CN112674856A - 切割尖端、鞘管组件和取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切割尖端、鞘管组件和取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74856A
CN112674856A CN202011490517.5A CN202011490517A CN112674856A CN 112674856 A CN112674856 A CN 112674856A CN 202011490517 A CN202011490517 A CN 202011490517A CN 112674856 A CN112674856 A CN 1126748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tting tip
cutting
sheath
outer side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9051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国庆
梁良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Nuomao Med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Nuomao Med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Nuomao Med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Nuomao Med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9051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74856A/zh
Publication of CN1126748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74856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38772 priority patent/WO2022127856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取出长期地植入在患者体内的电极导线的取出装置及其切割尖端和鞘管组件,该切割尖端具有两端开口的穿线通道,切割尖端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外侧面和第一内侧面,第一外侧面和第一内侧面设于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穿线通道贯穿第一端和第二端,在由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上,第一外侧面的径向尺寸逐渐减小;第二端开设有贯穿第一外侧面和第一内侧面的多个缺口槽,多个缺口槽沿切割尖端的周向排布。利用本发明的切割尖端切割包括诸如电极导线的细长结构时的安全性较高,可以减轻或消除血管组织被切割尖端的刀刃划伤或刮伤的风险。

Description

切割尖端、鞘管组件和取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取出长期地植入在患者体内的电极导线的取出装置及其切割尖端和鞘管组件。
背景技术
多种医疗处理和外科手术方法需要在人类或牲畜患者的身体内植入心脏电极导线,心脏电极导线可以是心脏起搏器或者心脏除颤器。其中,心脏起搏器通常植入患者胸壁内的皮下组织袋口内,心脏起搏器的多根导线从起搏器经由静脉延伸到患者心脏的腔室内;心脏除颤器的导线可以固定在心脏的内部或者外部,以上心脏电极导线可以称之为细长结构。事实上,这种细长结构还可以包括导液管、鞘管、以及多种其它装置。
在某些情况下,需要将植入患者身体内的导线去除,比如植入患者体内的导线断开而无法传输信号、电极尖端形成大量纤维(或钙化)组织而导致起搏器无法提供足够的能量来运行、导线部位感染、凝块或瘢痕组织阻塞静脉,或产生其他故障。由于细长结构植入患者体内时间较长,导线上会附着有很多纤维(或钙化)组织,使多根导线之间,导线与血管壁之间,或导线与心脏内壁之间附着在一起,导线无法直接取出,强行取出会出现导线断裂、损坏周边完好的导线、损坏血管壁或心脏内壁等问题。目前导线取出技术中会采用导线取出装置完成,所述导线取出装置一般是利用旋转鞘管顺着体内一根导线进行旋转进而带动旋转鞘管远端的切割尖端的旋转运动来达到切割纤维组织的目的。
然而,相关技术中切割头的多个刀刃突出于切割头的外周面,或者切割头的多个刀刃位于切割头径向的最外端,该刀刃的形成需要多道切割工序,加工制作工艺繁琐,并且利用该切割头切割包裹电极导线的组织时安全性较低。这是因为鞘管在携带切割头在血管内推进的过程中(切割头在到达切割点之前),切割头的刀刃容易与血管组织接触,导致血管组织易被切割头的刀刃所刮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临床效果好的切割尖端、鞘管组件和取出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切割尖端,具有两端开口的穿线通道,所述切割尖端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外侧面和第一内侧面,所述第一外侧面和所述第一内侧面设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所述穿线通道贯穿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在由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外侧面的径向尺寸逐渐减小;所述第二端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一外侧面和所述第一内侧面的多个缺口槽,多个所述缺口槽沿所述切割尖端的周向排布。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鞘管组件,包括鞘管和上述切割尖端,鞘管具有近端面、远端面以及设置于所述近端面与所述远端面之间的侧周面,所述鞘管开设有贯穿所述近端面与所述远端面的管孔;以及所述的切割尖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鞘管的远端面所在一侧连接,且所述穿线通道与所述管孔相互连通。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取出装置,用于取出植入在体内的细长结构,取出装置包括鞘管组件和操控手柄,所述操控手柄与所述海波管的所述近端面所在一侧连接,所述操控手柄用于控制所述海波管及所述切割尖端旋转,以切割体内包裹所述细长结构的障碍物。
本发明提供的切割尖端、鞘管组件和取出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缺口槽的槽壁与第一外侧面相交形成的相交线可以理解为第一刀刃,同时缺口槽的槽壁还与第一内侧面相交形成的相交线可以理解为第二刀刃,基于切割尖端外侧的第一刀刃与内侧的第二刀刃的配合作用,得以提高切割尖端切割例如体内组织等障碍物的锋利程度。另外,在由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上,第一外侧面的径向尺寸逐渐减小,此时缺口槽形成于第二端,即缺口槽形成于切割尖端的远端,使得外侧的第一刀刃不会位于切割尖端径向的最外端,利用该切割尖端切割包括诸如电极导线的细长结构时的安全性较高,这是因为鞘管在携带切割尖端在血管内推进的过程中,切割尖端的第一刀刃的最大径向尺寸小于第一端的径向尺寸,即使得第一刀刃不容易与血管组织接触,进而可以减轻或消除血管组织被第一刀刃划伤或刮伤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相关技术中海波管携带切割尖端顺着细长结构植入血管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海波管携带切割尖端同步旋转后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取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中的海波管携带切割尖端顺着细长结构植入血管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海波管携带切割尖端同步旋转后的示意图;
图6为沿图3中剖面线Ⅱ-Ⅱ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一中的海波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中海波管轴向延伸的平面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9中B处带有剖面线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a~12f为沿图11中各剖面线A-A的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9中的海波管沿其轴向切割后的平面展开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C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实施例二中的海波管轴向延伸的平面示意图;
图16为图15中D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实施例三中的海波管轴向延伸的平面示意图;
图18为图17中E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实施例四中的海波管轴向延伸的平面示意图;
图20为一实施例中的切割尖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图20中的切割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图20中的切割尖端的俯视图;
图23为沿图22中剖面线Ⅲ-Ⅲ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4为图23中F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5为另一实施例沿图22中剖面线Ⅲ-Ⅲ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6为图25中G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7为一实施例中的切割尖端的俯视图;
图28为另一实施例中的切割尖端的俯视图;
图29为在图20所示意的切割尖端中设置尖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0为图29中的切割尖端的俯视图;
图31为沿图30中剖面线Ⅳ-Ⅳ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2为图31中H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此外,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发明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发明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文中所述的限定术语“近端”、“远端”及“轴向”为介入医疗领域惯用术语。具体而言,“远端”表示手术操作过程中远离操作人员的一端;“近端”表示手术操作过程中靠近操作人员的一端;“轴向”指装置中轴线所在方向,径向为与中轴线垂直的方向。
参考图3、4和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取出装置10,用于剥离植入体内的细长结构20周围附着的身体组织30,并取出在体内的所述细长结构20。其中,所述细长结构20包括但不限定于心脏导线、神经起搏和刺激导线、导液管、护套、套管和其他管状类似物。为方便起见,本文将以细长结构20为起搏器导线为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起搏器导线的远端还连接有固定在心脏上的电极。
取出装置10包括操控手柄100、连接于所述操控手柄100远端的鞘管200、以及连接于所述鞘管200远端的切割尖端300。操控手柄100、鞘管200、以及切割尖端300沿取出装置10的轴向设有用于传输细长结构20的穿线内腔11(图6)。在利用取出装置10取出体内的细长结构20的过程中,细长结构20的远端用于依次穿过切割尖端300、鞘管200以及操控手柄100中的穿线内腔11从取出装置10的近端伸出。操控手柄100用于控制鞘管200及切割尖端300旋转,切割尖端300的远端具有用于切割包裹在细长结构20周围的纤维组织的刀刃,以便在细长结构20的取出过程中切穿或以其它方式断裂所遇到的障碍物30。
具体地,参考图3和图6,操控手柄100包括外壳110、驱动件120和转动件130。外壳110大概呈近端密封的管状结构,外壳110的近端设置鱼尾形的端块111,所述鱼尾形的端块111能增大与外科医生的手指接触的面积,方便操作。外壳110内沿轴向开设收纳槽112,收纳槽112的远端穿通外壳110的远端面,收纳槽112的近端延伸至端块111内,且没有穿通所述端块111的近端面。
驱动件120及转动件130至少部分收容于收纳槽112内,鞘管200的近端自外壳110的远端插入收纳槽112后连接于转动件130。在所述驱动件120由远端向近端或者由近端向远端运动的过程中,所述驱动件120用于驱动所述转动件130旋转,使得所述转动件130带动鞘管200及切割尖端300做同步运动。
本实施例中,驱动件120包括手柄121和蜗杆122,蜗杆122的外表面设置有螺旋槽1221,蜗杆122设于收纳槽112内并沿取出装置10的轴向延伸。手柄121与蜗杆122的远端固定连接,外壳110开设有轴向延伸的导槽113,手柄121滑动设置于导槽113,通过手柄121在导槽113内的轴向滑动带动蜗杆122的轴向运动。转动件130包括设于收纳槽112内的蜗轮131和管接头132,管接头132连接鞘管200的远端和蜗轮131的近端,蜗轮131和管接头132在取出装置10的轴向限位,即蜗轮131和管接头132在轴向不可运动。蜗杆122穿设于蜗轮131,蜗轮131上设置的导滑鞘嵌入螺旋槽1221内。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螺旋槽1221可以开设于蜗轮131,此时导滑鞘可以设置于所述蜗杆122。
使用取出装置10时,医生将患者体内的细长结构20(例如电极导线)的近端(靠近医生的一端)插入切割尖端300中。医生抓握操控手柄100并向远端(远离医生的一端)推动操控手柄100,使得鞘管200与切割尖端300沿着所述细长结构20(例如电极导线)逐渐进入患者的血管内。当向远端推动操控手柄100的阻力较大时,则说明切割尖端300抵触到结合在细长结构20周围的组织,此时操作人员(医生)可控制驱动件120驱动转动件130旋转以带动鞘管200及切割尖端300同步旋转,实现对包裹细长结构20的组织进行切割。具体地,通过回拉手柄121在导槽113内的滑动控制蜗杆122轴向运动,基于蜗杆122与蜗轮131通过导滑鞘嵌入螺旋槽1221实现配合,且蜗轮131在轴向限位,所以蜗杆122的轴向运动能够带动蜗轮131旋转,蜗轮131的旋转继续带动管接头132旋转,进而通过管接头132的旋转带动鞘管200及切割尖端300同步旋转,从而使切割尖端300的锋利的刀刃对结合在细长结构20周围的组织进行切割,实现细长结构20与组织的分离,以便利后续的细长结构20的取出操作。
在一实施例中,外壳110的远端设置有空心的软胶嘴400,鞘管200穿设于软胶嘴400。鞘管200的远端外围还可以套设有外护套500,外护套500的近端插入到软胶嘴400内。在其它实施例中,软胶嘴400和外护套500皆可省略。
参考图3和图6所示,穿线内腔11贯穿切割尖端300、鞘管200、蜗杆122的中空腔。外壳110近端开设有引导口1101,蜗杆122可以开设与其中空腔连通的缺口(图未示),缺口与引导口1101相对,体内细长结构20近端穿设于穿线内腔11并由缺口和引导口1101伸出,以便医生取出体内的细长结构20。
在一实施例中,鞘管200为海波管,以使鞘管200具有足够的柔顺性能够较容易地穿过迂回弯曲复杂的血管通路。参考7和图8所示,海波管为两端开口的细长中空管状结构,海波管在其轴向限定一贯穿海波管近端和远端的管孔11a,管孔11a可以理解为取出装置10的穿线内腔11的一部分。具体地,所述海波管具有近端面201、远端面202、以及设置于所述近端面201与所述远端面202之间的侧周面203,管孔11a贯穿海波管的近端面201和远端面202。
参考图9和图10,所述海波管在侧周面203设置有沿海波管的轴向间隔排布的多个阵列单元210a,阵列单元210a包括与管孔11a连通的多个狭缝210,多个狭缝210沿海波管的轴向间隔排布,且每一狭缝210的延伸方向与海波管的轴向呈夹角设置,例如图9和图10示意了每一狭缝210沿海波管的周向延伸,即每一狭缝210的延伸方向与海波管的轴向垂直。另外,每一狭缝210的延伸长度相等,参考图11和图12,也可以理解为每一狭缝210的两端到海波管中心轴连线的夹角θ相等,图12中各个剖面示意图所示意的未带剖面线的区域即为狭缝210所在区域。每一狭缝210的两端到海波管中心轴连线的夹角θ为200°~300°,即每一狭缝210的两端到海波管的中心轴的垂直连线与该狭缝210形成的扇形区的角度θ为200°~300°,例如240°。这样,该取值范围内的夹角θ既可以确保狭缝210周向尺寸的足够大以确保海波管的柔顺性,又可以避免狭缝210的延伸尺寸过大而导致海波管刚性不足而造成海波管推进性能的不良。
继续参考图11和图12,在侧周面203上的任意相邻两个狭缝210中,靠近近端面201的狭缝210相对靠近远端面202的狭缝210在海波管的周向上皆朝同一侧偏转相等角度α。α可以为60度,即相邻的两个狭缝210在海波管的周向上相互偏转60度角度设置,此时相邻的六个狭缝210可以看作为一个阵列单元210a。图12a~图12f示意了同一阵列单元210a中沿海波管的轴向顺序排布的六个狭缝210的截面示意图,更详细地,图12b示意的狭缝210相对图12a示意的相邻且位于远端的狭缝210逆时针偏转角度α;图12c示意的狭缝210相对图12a示意的狭缝210逆时针偏转角度2α,即相对图12b所示意的狭缝210逆时针偏转角度α;图12d所示意的狭缝210相对图12a所示意的狭缝210逆时针偏转角度3α,即相对图12c所示意的狭缝210逆时针偏转角度α;图12e所示意的狭缝210相对图12a所示意的狭缝210逆时针偏转角度4α,即相对图12d所示意的狭缝210逆时针偏转角度α;图12f所示意的狭缝210相对图12a所示意的狭缝210逆时针偏转角度5α,即相对图12e所示意的狭缝210逆时针偏转角度α。
图12仅以α为60°为例进行说明,当然,α也可取值为30°、72°、90°、120°和180°等等。此时α的取值角度分别对应阵列单元210a中的狭缝210数量为12个、5个、4个、3个、2个。需要知道,以上α取值为示例而非穷举。
如上所述,由于每一个阵列单元210a形成一个循环,每一个阵列单元210a的多个狭缝210在周向360°错位均匀的角度布置。如此,可以提高海波管周向360°任何位置的扭转性能,且保证其周向360°扭转性能的均匀性。更详细地,参考图4和图5所示,使用者例如医生可以手握操控手柄100令海波管携带切割尖端300通过迂回复杂的弯曲血管,此时控制操控手柄100令海波管旋转并带动远侧的切割尖端300对包裹细长结构20的组织30进行切割,海波管因为旋转而使得其周向位置发生变化。基于海波管多个狭缝210周向角度的错位规律设置,得以保证海波管周向任意位置扭转性能的均匀性,不会出现海波管在弯曲血管内旋转之后压迫和损坏血管组织的现象。并且海波管在通过旋转带动切割尖端300完成切割动作过程中,都能使在海波管近端施加旋转驱动力时不会出现卡顿费力的现象,使得导线等细长结构20的取出过程较为容易。
事实上,以上海波管的排布规律还具有如下解释,请参考图13和图14所示,任意相邻两个狭缝210的相互靠近的两端部在海波管周向间隔,且间隔距离T相等,该距离T的取值范围控制在2.83mm-2.93mm之间。定义一虚拟线段40,该虚拟线段40连接相邻两个狭缝230的相互靠近的两端部之间,则所有的虚拟线段40首尾相连能够形成缠绕海波管并轴向延伸的虚拟螺旋线圈。
海波管的材质可以选择304不锈钢材质,海波管上的狭缝210可以通过激光切割的方式形成。继续参考图13和图14所示,激光切割海波管形成的狭缝210的周向长度L控制在8mm-12mm之内,优选为10mm。狭缝210轴向的宽度S控制在0.275mm-0.3mm,优选为0.3mm。相邻两个狭缝210轴向之间的间距D控制在0.775mm-0.825mm,优选为0.8mm。本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狭缝210沿海波管的轴向等距间隔排布。切割尖端300的近端与海波管的远端连接,且切割尖端300的穿线内腔11与海波管200的穿线内腔11(即管孔11a)连通。切割尖端300与海波管可采用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例如,切割尖端300可采用焊接、粘接、螺纹连接或其它任何固定连接的方式与海波管的远端固定连接。或者,切割尖端300可与海波管为一体成型结构,即切割尖端300直接形成于海波管,例如可以采用车削加工的方式在海波管远端形成切割尖端300。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考图9所示,海波管在轴向被划分为远端的柔性段202和近端的刚性段204,海波管的远端面202形成于柔性段202远离刚性段204的端部,海波管的近端面201形成于刚性段204远离柔性段202的端部。狭缝210沿海波管的轴向按上述规律均匀分布在柔性段202,而刚性段204并不具有狭缝210。柔性段202远端用于与切割尖端300近端连接,柔性段202近端与刚性段204远端连接,刚性段204近端用于与转动件130连接。海波管具有的近端刚性结构和远端柔性结构得以兼顾海波管植入血管后的推送性能和柔顺性能,确保较好的临床使用效果。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刚性段204可以省略。
在一实施例中,柔性段202的轴向长度H1可控制在400mm-450mm,优选为425mm。刚性段204的轴向长度H2可控制在15mm-25mm,优选为20mm。
在一实施例中,任意相邻两个阵列单元210a之间的间距相等,且同一阵列单元210a中的任意相邻两个狭缝210之间的间距相等。例如图14示意了海波管上的任意相邻两个狭缝210之间的间距相等,即可以理解为任意相邻两个阵列单元210a的间距与同一阵列单元210a中的任意相邻两个狭缝的间距相等。
在其它实施例中,参考图15和图16所示,相邻两个所述阵列单元210a之间的间距L2,大于同一所述阵列单元210a中的任意相邻两个狭缝210之间的间距L1。如此设置,可以保证柔性段202既具有较好的柔顺性以通过迂回复杂的血管通路,又可通过相邻两阵列单元210a之间未开设狭缝210的区间保证足够的刚性以具有较好的推送性能。间距L2的大小可控制为间距L1大小的3~6倍。
狭缝210的延伸方向可以与海波管的轴向垂直,即狭缝210沿海波管的周向延伸,为便于理解,狭缝210的延伸方向可以解释为狭缝210的切线延伸方向。在另一实施例中,参考图17和图18所示,每一狭缝210也可以倾斜于海波管的轴向呈夹角β设置,β取值为锐角,例如,β取值范围可控制在60°-75°之间。狭缝210与海波管的轴向呈夹角β设置可增强海波管近端传递的旋转驱动力,以提高切割尖端300的切削效果。进一步,狭缝210朝向海波管的远端面202所在一侧倾斜。海波管在血管内推进时,狭缝210朝向海波管的远端倾斜设置可以使血管组织不易嵌入狭缝210、或者使卡于狭缝210内的组织更易脱离于狭缝210,从而可以避免或减轻海波管推进过程中对血管组织的损坏。
参考图8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海波管的轴向上,所述狭缝210的两端的最大开口宽度,大于所述狭缝210的中部延伸段的开口宽度。例如,图8示意了狭缝210的中间段为矩形长槽孔结构,狭缝210的两端部大致为圆形槽孔结构。圆形槽孔结构的直径大于矩形长槽孔结构在海波管轴向的长度,圆形槽孔与矩形长槽孔优选为圆滑过渡以避免局部应力集中。由于每一狭缝210相对的两端在海波管轴向的最大开口宽度大于狭缝210的中间段在轴向的开口宽度,所以可以避免海波管扭转时在狭缝210两端处的应力集中而损坏海波管,提高组织切割和导线取出效果、并同时提高海波管的使用寿命。
参考图19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本申请的狭缝210的中间段也可以不为矩形长槽孔结构,例如狭缝210的中间段可以大致为螺旋状的槽孔结构。当然,本申请狭缝210的中间段的形状并不以次为限定,还可以为其它任何形状。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虽然皆以鞘管200为海波管为例进行展开说明,但本申请各实施例的鞘管200也可以不为海波管,即不具有狭缝210结构。
切割尖端300具有贯穿切割尖端300相对两端的穿线通道301,切割尖端300与鞘管200的远端面202所在一侧连接,且穿线通道301与管孔11a相互连通,以使诸如导线等细长结构20的远端能够依次通过穿线通道301和管孔11a。
参考图20和图21,在一实施例中,切割尖端300包括切割部310和连接部320。切割部310包括相对的第一端302和第二端304、以及相对的第一外侧面305和第一内侧面306。第一外侧面305和第一内侧面306设于第一端302与第二端304之间,穿线通道301贯穿第一端302和第二端304。其中,在由第一端302至第二端304的方向上,第一外侧面305的径向尺寸逐渐减小。进一步,在由第一端302逐渐靠近第二端304的方向上,第一外侧面305被参考面所截图形上的各点与切割尖端300的中轴线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所述参考面为垂直于切割尖端300的轴向(即中轴线)的平面。例如,第一外侧面305可以为锥面但不限定于此。同时,第二端304开设有延伸至第一外侧面305和第一内侧面306的多个缺口槽3041,多个缺口槽3041沿切割尖端300的周向排布。
在由第一端302至第二端304的方向上,第一内侧面306的径向尺寸逐渐增大。进一步,在由第一端302逐渐靠近至第二端304的方向上,第一内侧面306被参考面所截图形上的各点与切割尖端300的中轴线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参考面为垂直于所述切割尖端300的轴向的平面。如此设置,在细长结构20(例如电极导线)的近端(靠近医生的一端)插入切割尖端300中之后,并且鞘管200在携带切割尖端300顺着细长结构20前进时,变径的第一内侧面306可以很好地对细长结构20起到保护作用,不会割伤或者磨损所述细长结构20。可以理解,在不考虑磨损的前提下,第一内侧面306也可平行于切割尖端300轴向。
第一端302用于与鞘管200的远端面202所在一侧连接。图20示意了第一端302与连接部320连接,穿线通道301贯穿连接部320和切割部310,第一端302用于通过连接部320与鞘管200的远端面202所在一侧连接。参考图22和图23所示,连接部32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二外侧面321和第二内侧面322,第二外侧面321与第一外侧面305相交,第二内侧面322与第一内侧面306相交。
一实施例中,参考图24所示,所述第二外侧面321与所述切割尖端300的轴向平行。所述第二内侧面322包括第一侧面3221和第二侧面3222,第一侧面3221延伸至连接部320背向切割部310的一端,且第一侧面3221平行于切割尖端300的轴向。第二侧面3222设置于第一侧面3221与第一内侧面306之间,第二侧面3222与第一内侧面306平滑连接,以使第二侧面3222与第一内侧面306共面。所谓“共面”,即两个面的径向尺寸在轴向的变化规律相同。
其中,第一外侧面305和第二外侧面321形成为切割尖端300的外周面31,第一内侧面306和第二内侧面322形成为切割尖端300的内周面32。需要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二侧面3222可以省略,即此时第二内侧面306只包括第一侧面3221,也即第二内侧面306为平行于切割尖端300的轴向的平面。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切割尖端300也可以省略掉连接部320。
对于上述切割尖端300而言,参考图21,缺口槽3041的槽壁与第一外侧面305相交形成的相交线可以理解为第一刀刃3051,同时缺口槽3041的槽壁还与第一内侧面306相交形成的相交线可以理解为第二刀刃3061,基于切割尖端300外侧的第一刀刃3051与内侧的第二刀刃3061的配合作用,得以提高切割尖端300切割例如体内组织等障碍物的锋利程度。另外,在由第一端302至第二端304的方向上,第一外侧面305的径向尺寸逐渐减小,此时缺口槽3041形成于第二端304,即缺口槽3041形成于切割尖端300的远端,使得外侧的第一刀刃3051不会位于切割尖端300径向的最外端,利用该切割尖端300切割包括诸如电极导线的细长结构20时的安全性较高,这是因为鞘管200在携带切割尖端300在血管内推进的过程中,切割尖端300的第一刀刃3051的最大径向尺寸小于第一端302的径向尺寸,即使得第一刀刃3051不容易与血管组织接触,进而可以减轻或消除血管组织被第一刀刃3051划伤或刮伤的风险。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第一外侧面305可以通过一刀切削加工而成,以简化生产制作工艺。
在一实施例中,参考图22所示,所述切割尖端300还包括多个安装面303,安装面303位于相邻的两个缺口槽3041的槽壁之间,以使相邻两个缺口槽3041间隔,且安装面303连接于第一外侧面305和第一内侧面306并分别与之相交。另外,请参考图23和图24所示,图23和图24示意了安装面303垂直于切割尖端300的轴向。在其它实施例中,参考图25和图26,为了提高切割尖端300的切割锋利程度,安装面303可以具有如下特点:即在由第一端302逐渐靠近至第二端304的方向上,安装面303被参考面所截图形上的各点与切割尖端300的中轴线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参考面为垂直于切割尖端300的轴向的平面。为了确保安装面303的顺滑程度,安装面303可以看作为锥面的一部分区域。
在其它实施例中,切割尖端300可以不具有所述安装面303。例如,参考图27所示,相邻两个所述缺口槽3041的槽壁相交形成交线3042,交线3042的两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外侧面305和所述第一内侧面306,交线3042可以垂直或倾斜于切割尖端300的轴向。又或者,参考图28所示,相邻两个所述缺口槽3041之间间隔形成间隔区域,在间隔区域,第一外侧面305相交于第一内侧面306。
在一实施例中,参考图20、图29和图30,切割尖端300还包括多个尖齿结构330,每一尖齿结构330设置于每一安装面303。所述尖齿结构330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331和第二表面332、以及连接第一表面331与第二表面332之间的过渡面333,第一表面331与第一外侧面305连接,第二表面332与第一内侧面306连接,过渡面333位于尖齿结构330背向安装面303所在一侧并与相邻的两个缺口槽3041的槽壁连接。在一实施例中,过渡面333包括沿切割尖端300的周向排布的第三表面3331和第四表面3332,第三表面3331与第四表面3332相对,第三表面3331和第四表面3332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缺口槽3041的槽壁连接。例如,第三表面3331与连接第三表面3331的缺口槽3041的槽壁平滑连接以实现共面,第四表面3332与连接第四表面3332的缺口槽3041的槽壁共面,第二表面332与第一内侧面306共面,第一表面331与第一外侧面305相交。
进一步,在由第一端302至第二端304方向上,第三表面3331与第四表面3332的距离逐渐缩小至第三表面3331与第四表面3332相交形成切割线3333,切割线3333两端延伸至第一表面331和第二表面332。需要理解,第三表面3331和第四表面3332之间可以不相交而是通过另一平面连接。另外,过渡面333可以为一连续过渡的弧面,此时第三表面3331与第四表面3332可以实现共面。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尖齿结构330还具有如下结构特点:参考图31和图32所示,所述尖齿结构330被参照面所截断后形成位于所述过渡面333的第一切线41、和位于第一表面331的第二切线42,第一切线41与第二切线42相交并呈锐角γ设置。其中,参照面为经过切割尖端300的中轴线且能够截断尖齿结构330的任意平面。由于形成的第一切线41与第二切线42相交并呈锐角设置,故过渡面333与第一表面331相交形成的相交线能够很好地提高切割尖端300的切割锋利程度,确保体内包裹细长结构20的组织能够顺利被切割去除。
事实上,为了确保切割尖端300具有所述的尖齿结构330,参考图29所示,切割部310和连接部320可以理解为切割尖端300的切割本体340。在包括切割本体340和尖齿结构330的实施例中,参考图20所示,切割本体340具有相对设置的近侧端341和远侧端342、以及相对设置的所述外周面31和所述内周面32,所述外周面31设置于所述近侧端341与所述远侧端342之间,穿线通道301贯穿所述近侧端341与所述远侧端342,此时多个尖齿结构330位于远侧端342并沿尖端本体340的周向排布,第一表面331与外周面31连接,第二表面332与内周面32连接,过渡面333位于尖齿结构330背向尖端本体340所在一侧。
需要理解,以上所述近侧端341可以理解为连接部320用于与鞘管200连接的一端,所述远侧端342可以理解为切割部310用于设置尖齿结构330的一端,即前述的第二端304。在一实施例中,切割本体340可只包括有切割部310,切割部310与鞘管200连接。在另一实施例中,切割本体340可同时包括切割部310和连接部320,连接部320与鞘管200连接。本申请在此不作任何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参考图31所示,所述尖齿结构330的最大径向尺寸D1小于所述第一外侧面305位于所述第一端302所在一侧部分的径向尺寸D2,即所述尖齿结构330的最大径向尺寸D1小于所述第一外侧面305的最大径向尺寸D2,也可以理解为尖齿结构330的最大径向尺寸D1小于外周面31的最大径向尺寸D2。如此设置,在鞘管200携带切割尖端300在血管内顺着细长结构20推进时,可以降低尖齿结构330与血管组织接触的风险,进而可以减轻或者消除血管组织被所述尖齿结构330划伤或者刮伤的风险,提高临床手术成功率。
参考图3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在由第一端302逐渐靠近至第二端304的方向上,或者说在由近侧端341逐渐靠近至远侧端342的方向上,第一切线41到切割尖端300的中轴线的距离M1逐渐增大,并且第二切线42到切割尖端300的中轴线的距离M2也可以表现为逐渐增大。如此,形成的尖齿结构330的尖端表现为指向外侧,并且第一表面305表现为内缩,这样的结构可以大大增加尖齿结构330的锋利程度,确保包裹细长结构20的组织能够被较容易地切除。
一实施例中,尖齿结构330被参照面截断后所形成的第一切线41与切割尖端300的中轴线所形成的夹角
Figure BDA0002840559730000161
为60°~85°,优选为80°。该取值范围的夹角
Figure BDA0002840559730000162
可以确保过渡面333的切割锋利度不至于过大或者过小。另外,尖齿结构330被参照面截断后形成的任意第一切线41可与切割尖端300的中轴线所形成的夹角相等,如此,可以保证过渡面333在周向切割组织时的切割均匀性。
一实施例中,尖齿结构330被参照面截断后所形成的第二切线42与切割尖端300的中轴线所形成的夹角为
Figure BDA0002840559730000163
为5°~30°,优选为15°。该取值范围的夹角
Figure BDA0002840559730000171
可确保第一表面331的锋利度不至于过大或者过小。另外,尖齿结构330被参照面截断后所形成的任意第二切线42可与切割尖端300的中轴线所形成的夹角相等,如此,可以保证第一表面331在周向切割组织时的切割均匀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原理的前提下,以上实施例中的具体技术方案,可以相互适用。
以上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1)

1.一种切割尖端,具有两端开口的穿线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尖端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外侧面和第一内侧面,所述第一外侧面和所述第一内侧面设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所述穿线通道贯穿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在由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外侧面的径向尺寸逐渐减小;所述第二端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一外侧面和所述第一内侧面的多个缺口槽,多个所述缺口槽沿所述切割尖端的周向排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切割尖端,其特征在于,在由第一端逐渐靠近第二端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外侧面被参考面所截图形上的各点与所述切割尖端的中轴线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所述参考面为垂直于所述切割尖端的轴向的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切割尖端,其特征在于,在由第一端逐渐靠近至第二端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内侧面被参考面所截图形上的各点与所述切割尖端的中轴线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所述参考面为垂直于所述切割尖端的轴向的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切割尖端,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缺口槽的槽壁相交形成交线,所述交线的两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外侧面和所述第一内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切割尖端,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缺口槽之间间隔形成间隔区域,在所述间隔区域,所述第一外侧面相交于所述第一内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切割尖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尖端还包括多个安装面,所述安装面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缺口槽的槽壁之间,以使相邻两个所述缺口槽间隔,且所述安装面连接于所述第一外侧面和所述第一内侧面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切割尖端,其特征在于,在由第一端逐渐靠近至第二端的方向上,所述安装面被参考面所截图形上的各点与所述切割尖端的中轴线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所述参考面为垂直于所述切割尖端的轴向的平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切割尖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尖端包括多个尖齿结构,每一尖齿结构设置于每一安装面,所述尖齿结构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及连接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的过渡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外侧面连接,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内侧面连接,所述过渡面位于所述尖齿结构背向所述安装面所在一侧并与相邻两个所述缺口槽的槽壁连接;所述尖齿结构被参照面截断后形成位于所述过渡面的第一切线、和位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二切线,所述第一切线与所述第二切线交叉并呈锐角设置,所述参照面为经过所述切割尖端的中轴线且能够截断所述尖齿结构的任意平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切割尖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尖齿结构的最大径向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外侧面位于所述第一端所在一侧部分的径向尺寸。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切割尖端,其特征在于,在由第一端逐渐靠近至第二端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切线到所述切割尖端的中轴线的距离逐渐增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切割尖端,其特征在于,在由第一端逐渐靠近至第二端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切线到所述切割尖端的中轴线的距离逐渐增大。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切割尖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面包括沿所述切割尖端的周向排布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所述第三表面与所述第四表面相对,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缺口槽的槽壁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切割尖端,其特征在于,在由第一端至第二端方向上,所述第三表面与所述第四表面的距离逐渐缩小至所述第三表面与所述第四表面相交形成切割线,所述切割线两端延伸至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切割尖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表面与连接所述第三表面的缺口槽的槽壁平滑连接以实现共面,所述第四表面与连接所述第四表面的缺口槽的槽壁共面,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内侧面共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意一项所述切割尖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尖端包括切割部和连接部,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形成于所述切割部相对的两端,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切割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穿线通道贯穿所述切割部和所述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二外侧面和第二内侧面,所述第二外侧面与所述第一外侧面相交,所述第二内侧面与所述第一内侧面相交。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切割尖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侧面平行于所述切割尖端的轴向,所述第二内侧面包括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延伸至所述连接部背向所述切割部的一端,所述第一侧面平行于所述切割尖端的轴向。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切割尖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侧面包括第二侧面,所述第二侧面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一内侧面之间,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一内侧面平滑连接,以使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一内侧面共面。
18.一种鞘管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鞘管,具有近端面、远端面以及设置于所述近端面与所述远端面之间的侧周面,所述鞘管开设有贯穿所述近端面与所述远端面的管孔;以及
如权利要求1至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切割尖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鞘管的远端面所在一侧连接,且所述穿线通道与所述管孔相互连通。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鞘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尖端与所述鞘管为一体成型结构;或者,所述切割尖端与所述鞘管可拆卸连接。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鞘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鞘管为海波管。
21.一种取出装置,用于取出植入在体内的细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8至2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鞘管组件;以及
操控手柄,与所述鞘管的所述近端面所在一侧连接,所述操控手柄用于控制所述鞘管及所述切割尖端旋转,以切割体内包裹所述细长结构的障碍物。
CN202011490517.5A 2020-12-16 2020-12-16 切割尖端、鞘管组件和取出装置 Pending CN11267485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90517.5A CN112674856A (zh) 2020-12-16 2020-12-16 切割尖端、鞘管组件和取出装置
PCT/CN2021/138772 WO2022127856A1 (zh) 2020-12-16 2021-12-16 切割尖端、海波管、鞘管组件和取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90517.5A CN112674856A (zh) 2020-12-16 2020-12-16 切割尖端、鞘管组件和取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74856A true CN112674856A (zh) 2021-04-20

Family

ID=754485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90517.5A Pending CN112674856A (zh) 2020-12-16 2020-12-16 切割尖端、鞘管组件和取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7485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27856A1 (zh) * 2020-12-16 2022-06-23 杭州德诺电生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切割尖端、海波管、鞘管组件和取出装置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52619A1 (en) * 2000-06-13 2002-05-02 Transue James A. Dermal punches
US20100292700A1 (en) * 2009-05-12 2010-11-18 Wolfgang Ries Spine cutter
JP2010540175A (ja) * 2007-10-05 2010-12-24 クック バスキュラー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リード線摘出装置の先端チップ
CN201719304U (zh) * 2010-05-26 2011-01-26 江苏瑞安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吻合器环形刀
US20110208089A1 (en) * 2010-02-25 2011-08-25 Promex Technologies, Llc Full core biopsy device
CN203539407U (zh) * 2013-09-09 2014-04-16 达吾力·沙里木江 颅骨外板层死骨凿除钻锯头
US20150351783A1 (en) * 2013-05-09 2015-12-10 Gyrus Acmi, Inc. D.B.A. Olympus Surgical Technologies America Oscillating lithotripter
US20160120562A1 (en) * 2006-12-22 2016-05-05 The Spectranetics Corporation Retractable separating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8348747A (zh) * 2015-08-28 2018-07-31 斯佩克特尼克斯公司 用于使用激光切割的海波管移除植入物体的医疗装置
WO2018207137A1 (en) * 2017-05-11 2018-11-15 Snpshot Trustee Limited A tissue sample punch
CN211934232U (zh) * 2019-12-30 2020-11-17 杭州诺茂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取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52619A1 (en) * 2000-06-13 2002-05-02 Transue James A. Dermal punches
US20160120562A1 (en) * 2006-12-22 2016-05-05 The Spectranetics Corporation Retractable separating systems and methods
JP2010540175A (ja) * 2007-10-05 2010-12-24 クック バスキュラー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リード線摘出装置の先端チップ
US20100292700A1 (en) * 2009-05-12 2010-11-18 Wolfgang Ries Spine cutter
US20110208089A1 (en) * 2010-02-25 2011-08-25 Promex Technologies, Llc Full core biopsy device
CN201719304U (zh) * 2010-05-26 2011-01-26 江苏瑞安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吻合器环形刀
US20150351783A1 (en) * 2013-05-09 2015-12-10 Gyrus Acmi, Inc. D.B.A. Olympus Surgical Technologies America Oscillating lithotripter
CN203539407U (zh) * 2013-09-09 2014-04-16 达吾力·沙里木江 颅骨外板层死骨凿除钻锯头
CN108348747A (zh) * 2015-08-28 2018-07-31 斯佩克特尼克斯公司 用于使用激光切割的海波管移除植入物体的医疗装置
WO2018207137A1 (en) * 2017-05-11 2018-11-15 Snpshot Trustee Limited A tissue sample punch
CN211934232U (zh) * 2019-12-30 2020-11-17 杭州诺茂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取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27856A1 (zh) * 2020-12-16 2022-06-23 杭州德诺电生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切割尖端、海波管、鞘管组件和取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75422A (zh) 海波管、鞘管组件和取出装置
US4920980A (en) Catheter with controllable tip
US5954737A (en) Thrombus macerator catheter
JP2522196B2 (ja) 右心房用誘導導入器
EP2337605B1 (en) Needle catheter with an angled distal tip lumen
US20080228104A1 (en) Energy Assisted Medical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EP1171193B1 (en) Medical electrode lead
CN108024694B (zh) 心外膜的进入系统和方法
EP3325092A1 (en) Introducer tool kit for implantation of subcutaneous lead
US6235021B1 (en) Ablation sheath
JP2020529271A (ja) ニードルおよびカテーテル挿入デバイス
US11291471B2 (en) Interventional medical systems for delivery of a medical electrical lead to an epicardial implant site
CA2818600C (en) Self-dilating cannula
CN112674855B (zh) 切割尖端、鞘管组件和取出装置
CN112674856A (zh) 切割尖端、鞘管组件和取出装置
EP1189654B1 (en) Splittable occlusion balloon sheath
EP0351206B1 (en) A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EA027149B1 (ru) Управляемые дефлекторы и способы их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я
WO2022127856A1 (zh) 切割尖端、海波管、鞘管组件和取出装置
CN211834660U (zh) 导线取出扩张头及取出装置
EP3912585A1 (en) Radiofreqeuncy ablation catheter for septal reduction therapy having cooling effect
KR102406833B1 (ko) 쿨링기능을 지닌 심실중격 시술용 rf 전극절제 카테터
JP2024501624A (ja) 生検のためのバルーン固定式可撓性針およびカテーテル
US20240090919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issue puncture during pericardiocentesis
JP4675475B2 (ja) ダイレータ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310000 room 316, 3 / F, building 2, 88 Jiangling Road, Xixing street,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Hangzhou DeNO electrophysiological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00 room 316, 3 / F, building 2, 88 Jiangling Road, Xixing street,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HANGZHOU NUOMAO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Gao Guoqing

Inventor after: Liang Liangjun

Inventor after: Li Jianmin

Inventor before: Gao Guoqing

Inventor before: Liang Liangju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