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74698A - 一种内窥镜导管辅助清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窥镜导管辅助清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74698A
CN112674698A CN202011560212.7A CN202011560212A CN112674698A CN 112674698 A CN112674698 A CN 112674698A CN 202011560212 A CN202011560212 A CN 202011560212A CN 112674698 A CN112674698 A CN 1126746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valve core
valve
pipe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6021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贺亦峰
王志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Reborn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Reborn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Reborn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Reborn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6021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74698A/zh
Publication of CN1126746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746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ndoscopes (AREA)
  • Instrument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窥镜导管辅助清洁装置,包括:外壳,外壳为空腔结构,外壳的一端连接有内镜导管,外壳上安设有送水单元和送气单元,送气单元的输出端分两条支路,其中一条支路与送水单元输入端连通,另一条支路与内镜导管连通,送水单元的输出端与内镜导管连通,外壳上设置有用于将患者体内的残留液体排出的排吸管,外壳上安设有用于调节内镜导管与外部气压的通气阀门。本发明送水管道与送气管道分开工作,互不干扰,送气单元可快速送出不含水滴的气体,能快速将物镜窗口表面的水彻底清理。本发明安设通气阀门,内窥镜在运输时,使内窥镜内部气体与大气接通,保证内窥镜内外压力相同,内窥镜进行清洗或浸泡消毒时,防止消毒水进入外壳内部。

Description

一种内窥镜导管辅助清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镜导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内窥镜导管辅助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内镜导管在手术过程中由于腔道本身有杂物或因手术切割出现血液,会对医生的视线产生极大的影响,此时需向体内、管腔、体腔或体内腔送水,冲洗组织以去除血液、排泄物或其它有机物质,以便在内镜诊疗过程中提高诊断和治疗的可视度。因此在电子内镜导管上一般都配有辅助送水管道,通过此管道借助医用送水装置可向镜头前方输送冲洗用水,清洗后的水滴会残留在物镜窗口上,因此还需向内镜导管送气,通过送气将清洁后残留在物镜窗口上的水滴彻底清理,目前大多数内镜导管送水与送气两个功能均通过一根Y字型管道实现,Y型管道上方两端分别连接送水装置与送气装置,Y型管道下方与内镜导管连通,送水与送气分开操作,首先此结构复杂,操作麻烦,其次由于送水与送气共用Y型管道下方较长的一段管道,当停止送水时,管道内会有大量水残留,再次送气时管道内的水会被吹出,影响送气效果,因此本领域急需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内窥镜导管辅助清洁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内窥镜导管辅助清洁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内窥镜导管辅助清洁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为空腔结构,所述外壳的一端连接有内镜导管,所述外壳上安设有送水单元和送气单元,所述送气单元的输出端分两条支路,其中一条支路与所述送水单元输入端连通,另一条支路与所述内镜导管连通,所述送水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内镜导管连通,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用于将患者体内的残留液体排出的排吸管,所述外壳上安设有用于调节内镜导管与外部气压的通气阀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送水单元包括用于储水的水瓶、第一气管、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和第一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外壳上,所述第一气管套设在所述第一出水管外侧,所述第一气管的一端与所述水瓶的瓶口处连通,所述第一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头连通,所述第一连接头与所述送气单元输出端的其中一条支路连通,所述第一出水管的一端与所述水瓶的瓶底连通,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头与所述第二出水管连通,所述第二出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内镜导管连通。
所述送气单元包括进气管、第二气管、第三气管、第二连接头和外部气源,所述第二连接头安设在外壳的内部,所述进气管安设在外壳远离内镜导管的一端,所述进气管输入端与外部气源连接,所述进气管的输出端贯穿所述外壳与第二连接头连通,所述第二连接头分别与第二气管和第三气管连通,所述第二气管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头连通,第三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内镜导管连通。
所述通气阀门包括阀体、阀芯和阀帽,所述阀体安设于所述外壳上,所述阀体内部开设有通气室,所述阀体远离所述外壳的一端开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与所述通气室连通,所述阀芯安设在所述通气室内,所述阀芯的一端安设与所述通气孔密封配合的密封塞,所述阀芯的另一端贯穿所述阀体,所述阀芯上开设有用于连通所述通气室与所述外壳的通气槽,所述阀芯与所述通气室远离所述通气孔一侧的内壁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阀帽与所述阀体卡接,所述阀帽内侧开设有凹槽,所述阀帽上开设有与所述凹槽连通的进气孔,所述凹槽内安设有用于挤压所述密封塞朝所述通气室移动的压杆,所述压杆的尺寸小于所述通气孔的尺寸。
所述通气室包括第一通气室与第二通气室,所述第一通气室为圆锥体腔,所述第二通气室为圆柱体腔,所述第一通气室的一端与所述通气孔连通,所述第一通气室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通气室连通。
所述阀芯包括第一阀芯段、第二阀芯段和第三阀芯段,所述第一阀芯段为圆锥体,所述第一阀芯段与所述第一通气室密封配合,所述第一阀芯段的一端与所述密封塞连接,所述第一阀芯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阀芯段连接,所述第二阀芯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阀芯段连接,所述第三阀芯段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阀体,所述第二阀芯段和第三阀芯段外表面开设有用于将所述第二通气室与所述外壳连通的通气槽,所述第三阀芯段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阀芯段,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第三阀芯段上。
所述第一阀芯段与所述第二阀芯段连接处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安设有密封圈。
所述阀帽外壁上沿周向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末端开设有沿轴向的缺口,所述阀体外表面对应所述卡槽位置安设有与所述卡槽相配合的卡柱。
所述第二通气室远离所述第一通气室一端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二阀芯段的外侧安设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与所述第二通气室内侧壁滑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的内窥镜导管辅助清洁装置采用送水管道与送气管道分开工作,互不干扰,送气单元可快速送出不含水滴的气体,能快速将物镜窗口表面的水彻底清理。
2、本发明的送气单元为送气单元提供动力,通过气压使水抽出,从而不需要另外安装水泵之类的驱动装置,大大减小了生产成本。
3、本发明设置有吸引通道,能将手术过程中产生的残留液体吸取出来,便于医生进行手术。
4、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布局紧凑,体积轻巧,操作方便,生产成本低等特点。
5、本发明安设有通气阀门,内窥镜在运输时,使内窥镜内部气体与大气接通,保证内窥镜内外压力相同,内窥镜进行清洗或浸泡消毒时,防止消毒水进入外壳内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外壳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一气管和第一出水管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通气阀门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阀芯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阀帽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外壳;2、内镜导管;3、送水单元;31、水瓶;32、第一气管;33、第一出水管;34、第二出水管;35、第一连接头;4、送气单元;41、进气管;42、第二气管;43、第三气管;44、第二连接头;5、排吸管;6、通气阀门;61、阀体;611、通气室;6111、第一通气室;6112、第二通气室;6113、第一套筒;612、通气孔;613、卡柱;62、阀芯;621、密封塞;622、通气槽;623、第一阀芯段;6231、环形槽;6232、密封圈;624、第二阀芯段;6241、第二套筒;625、第三阀芯段;63、阀帽;631、凹槽;632、进气孔;633、压杆;634、卡槽;635、缺口;64、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内窥镜导管辅助清洁装置,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为空腔结构,所述外壳1的一端连接有内镜导管2,所述外壳1上安设有送水单元3和送气单元4,所述送气单元4的输出端分两条支路,其中一条支路与所述送水单元3输入端连通,另一条支路与所述内镜导管2连通,所述送水单元3的输出端与所述内镜导管2连通,所述外壳1上还设置有用于将患者体内的残留液体排出的排吸管5,所述外壳1上安设有用于调节内镜导管2与外部气压的通气阀门6。外壳1的一端与外部主机连接,外壳1的另一端与内镜导管2连通,内镜导管2与内窥镜连通,外壳1为空腔结构,送水单元3与送气单元4其中的一些部件包覆在外壳1内部,使得整个结构非常紧凑,送水单元3将外部的医用水送至患者体内,冲洗组织以去除血液、排泄物或其它有机物质,以便在内镜诊疗过程中提高诊断和治疗的可视度。送气单元4的输入端与外部气泵连接,通过气泵对送气单元4进行充气,送气单元4的输出端分两条支路,其中一条送气单元4支路与送水单元3连接,气体进入送水单元3后,送水单元3内的压力增大,从而将送水单元3中的医用水推至患者体内,因此送气单元4给送水单元3提供了驱动力,免去了常规的送水单元3需另加水泵,大大节省了生产成本,送气单元4的输出端另一支路将气体送入患者体内,实现对患者体内进行充气,同时送水与送气通过两个独立的管道进行,送水与送气通过阀门交换控制,避免了送水与送气共用管道,在送水之后切换送气状态时水残留量多,不能快速将前端上的物镜窗口表面的残留水彻底清理,同时避免送入的气体过多,造成患者不适。排吸管5的一端与外部的负压装置连通,负压装置产生的负压将患者体内的残留液体吸取出来,这里负压吸取残留液体是现有技术,因此这里不再赘述,首先会对患者体内送水进行清洗,清洗后将残留液体排出体外,再对体内充气,实现体内膨胀供医生更好的观察以外,将清洁后残留在物镜窗口上的水滴彻底清理才不会影响图像成像。内窥镜在运输时,通气阀门6使内窥镜内部气体与大气接通,保证内窥镜内外压力相同,避免损坏内窥镜内部的零件,内窥镜进行清洗或浸泡消毒时,将内窥镜与外部通道关闭,防止消毒水进入内窥镜内部。
本实施例中,所述送水单元3包括用于储水的水瓶31、第一气管32、第一出水管33、第二出水管34和第一连接头35,所述第一连接头35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外壳1上,所述第一气管32套设在所述第一出水管33外侧,所述第一气管32的一端与所述水瓶31的瓶口处连通,所述第一气管3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头35连通,所述第一连接头35与所述送气单元4输出端的其中一条支路连通,所述第一出水管33的一端与所述水瓶31的瓶底连通,所述第一出水管33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头35与所述第二出水管34连通,所述第二出水管34的另一端与所述内镜导管2连通。密封结构的水瓶31用于盛装医用清洗水,水瓶31上还可设有刻度线,方便控制送水量,第一连接头35为硬质管,第一连接头35与第一气管32、第一出水管33一体成型,第一连接头35内有个空腔,第一气管32与空腔连通,外壳1外壁上有两个金属连接头,第一连接头35插接在两个金属连接头上,使第一气管32、空腔与金属连接头连通,第一出水管33穿过空腔与另一个金属连接头接通,金属连接头的另一端对应与第二出水管34和送气单元4输出端连通,送气单元4将一部分气体通过第一气管32送至水瓶31内,使水瓶31内气压升高,通过第一出水管33和第二出水管34将水瓶31内的医用水排到患者体内,第一气管32与第一出水管33套接在一起,共用一个第一连接头35,相比两根独立的管道连接,减少管道占用空间,且此种连接方式方便拆装且密封性更好。
本实施例中,送气单元4包括进气管41、第二气管42、第三气管43、第二连接头44和外部气源,所述第二连接头44安设在外壳1的内部,所述进气管41安设在外壳1远离内镜导管2的一端,所述进气管41输入端与外部气源连接,所述进气管41的输出端贯穿所述外壳1与第二连接头44连通,所述第二连接头44分别与第二气管42和第三气管43连通,所述第二气管42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头35连通,第三气管43的另一端与所述内镜导管2连通。进气管41为硬质钢管,外部气源为气泵,进气管41与气泵连通,进气管41的气体经过第二连接头44分别进入第二气管42和第三气管43,第二气管42内的气体用于将水瓶31中的水压出,第三气管43内的气体用于进入患者体内。
本实施例中,通气阀门6包括阀体61、阀芯62和阀帽63,所述阀体61安设于所述外壳1上,所述阀体61内部开设有通气室611,所述阀体61远离所述外壳1的一端开设有通气孔612,所述通气孔612与所述通气室611连通,所述阀芯62安设在所述通气室611内,所述阀芯62的一端安设与所述通气孔612密封配合的密封塞621,所述阀芯62的另一端贯穿所述阀体61,所述阀芯62上开设有用于连通所述通气室611与所述外壳1的通气槽622,所述阀芯62与所述通气室611远离所述通气孔612一侧的内壁之间连接有弹簧64,所述阀帽63与所述阀体61卡接,所述阀帽63内侧开设有凹槽631,所述阀帽63上开设有与所述凹槽631连通的进气孔632,所述凹槽631内安设有用于挤压所述密封塞621朝所述通气室611移动的压杆633,所述压杆633的尺寸小于所述通气孔612的尺寸。内窥镜运输时,将阀帽63卡接在阀体61上,阀帽63内侧的压杆633进入通气孔612,压杆633将密封塞621顶入通气室611,外部的气体通过进气孔632、凹槽631与通气孔612进入通气室611,再通过通气槽622进入外壳1内部,外壳1内部的气体进入内镜导管2及内窥镜内部,使内窥镜内部气体与大气接通,保证内窥镜内外压力相同;清洗内窥镜时,取掉阀帽63,弹簧64复原,阀芯62在弹簧64的推动下移动,密封塞621堵塞通气孔612,内部弹性阀门将通道关闭,防止外部气体进入内窥镜内部,达到内窥镜防水的效果,便于对内窥镜进行清洗或浸泡消毒。
本实施例中,通气室611包括第一通气室6111与第二通气室6112,所述第一通气室6111为圆锥体腔,所述第二通气室6112为圆柱体腔,所述第一通气室6111的一端与所述通气孔612连通,所述第一通气室611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通气室6112连通。
本实施例中,阀芯62包括第一阀芯段623、第二阀芯段624和第三阀芯段625,所述第一阀芯段623为圆锥体,所述第一阀芯段623与所述第一通气室6111密封配合,所述第一阀芯段623的一端与所述密封塞621连接,所述第一阀芯段62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阀芯段624连接,所述第二阀芯段62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阀芯段625连接,所述第三阀芯段625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阀体61,所述第二阀芯段624和第三阀芯段625外表面开设有用于将所述第二通气室6112与所述外壳1连通的通气槽622,所述第三阀芯段625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阀芯段624,所述弹簧64套设在所述第三阀芯段625上。第一阀芯段623为圆锥体,第一通气室6111为圆锥体腔,清洗内窥镜时,弹簧64处于复原状态,此时弹簧64对阀芯62有个推力,密封塞621堵塞通气孔612的同时,第一阀芯段623与第一通气室6111密封,更好的起到密封效果。
本实施例中,第一阀芯段623与所述第二阀芯段624连接处开设有环形槽6231,所述环形槽6231内安设有密封圈6232。密封圈6232安装在环形槽6231上,清洗内窥镜时,弹簧64推动阀芯62朝通气孔612移动,密封圈6232与第一通气室6111内壁密封连接,达到第三层密封效果。
本实施例中,阀帽63外壁上沿周向开设有卡槽634,所述卡槽634的末端开设有沿轴向的缺口635,所述阀体61外表面对应所述卡槽634位置安设有与所述卡槽634相配合的卡柱613。盖上阀帽63,按压阀帽63,使卡柱613从缺口635进入,同时旋转阀帽63,卡柱613进入卡槽634,松开阀帽63,弹簧64对阀芯62有个推力,密封塞621对压杆633有个推力,从而对阀帽63有个推力,使卡柱613紧紧卡住卡槽634。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气室6112远离所述第一通气室6111一端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筒6113,第二阀芯段624的外侧安设有第二套筒6241,所述第二套筒6241与所述第二通气室6112内侧壁滑动连接。内窥镜运输时,盖上阀帽63,按压阀帽63,使卡柱613卡入卡槽634,此时第二套筒6241下端抵住第一套筒6113上端,阀芯62上端被压杆633顶住,阀芯62下端被第一套筒6113顶住,将阀芯62进行轴向固定,避免内窥镜运输时,路途颠簸,阀芯62上下晃动。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构思前提下所得到的改进和变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内窥镜导管辅助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为空腔结构,所述外壳(1)的一端连接有内镜导管(2),所述外壳(1)上安设有送水单元(3)和送气单元(4),所述送气单元(4)的输出端分两条支路,其中一条支路与所述送水单元(3)输入端连通,另一条支路与所述内镜导管(2)连通,所述送水单元(3)的输出端与所述内镜导管(2)连通,所述外壳(1)上还设置有用于将患者体内的残留液体排出的排吸管(5),所述外壳(1)上安设有用于调节内镜导管(2)与外部气压的通气阀门(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导管辅助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水单元(3)包括用于储水的水瓶(31)、第一气管(32)、第一出水管(33)、第二出水管(34)和第一连接头(35),所述第一连接头(35)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外壳(1)上,所述第一气管(32)套设在所述第一出水管(33)外侧,所述第一气管(32)的一端与所述水瓶(31)的瓶口处连通,所述第一气管(3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头(35)连通,所述第一连接头(35)与所述送气单元(4)输出端的其中一条支路连通,所述第一出水管(33)的一端与所述水瓶(31)的瓶底连通,所述第一出水管(33)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头(35)与所述第二出水管(34)连通,所述第二出水管(34)的另一端与所述内镜导管(2)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导管辅助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气单元(4)包括进气管(41)、第二气管(42)、第三气管(43)、第二连接头(44)和外部气源,所述第二连接头(44)安设在外壳(1)的内部,所述进气管(41)安设在外壳(1)远离内镜导管(2)的一端,所述进气管(41)输入端与外部气源连接,所述进气管(41)的输出端贯穿所述外壳(1)与第二连接头(44)连通,所述第二连接头(44)分别与第二气管(42)和第三气管(43)连通,所述第二气管(42)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头(35)连通,第三气管(43)的另一端与所述内镜导管(2)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导管辅助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阀门(6)包括阀体(61)、阀芯(62)和阀帽(63),所述阀体(61)安设于所述外壳(1)上,所述阀体(61)内部开设有通气室(611),所述阀体(61)远离所述外壳(1)的一端开设有通气孔(612),所述通气孔(612)与所述通气室(611)连通,所述阀芯(62)安设在所述通气室(611)内,所述阀芯(62)的一端安设与所述通气孔(612)密封配合的密封塞(621),所述阀芯(62)的另一端贯穿所述阀体(61),所述阀芯(62)上开设有用于连通所述通气室(611)与所述外壳(1)的通气槽(622),所述阀芯(62)与所述通气室(611)远离所述通气孔(612)一侧的内壁之间连接有弹簧(64),所述阀帽(63)与所述阀体(61)卡接,所述阀帽(63)内侧开设有凹槽(631),所述阀帽(63)上开设有与所述凹槽(631)连通的进气孔(632),所述凹槽(631)内安设有用于挤压所述密封塞(621)朝所述通气室(611)移动的压杆(633),所述压杆(633)的尺寸小于所述通气孔(612)的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窥镜导管辅助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室(611)包括第一通气室(6111)与第二通气室(6112),所述第一通气室(6111)为圆锥体腔,所述第二通气室(6112)为圆柱体腔,所述第一通气室(6111)的一端与所述通气孔(612)连通,所述第一通气室(611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通气室(6112)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窥镜导管辅助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62)包括第一阀芯段(623)、第二阀芯段(624)和第三阀芯段(625),所述第一阀芯段(623)为圆锥体,所述第一阀芯段(623)与所述第一通气室(6111)密封配合,所述第一阀芯段(623)的一端与所述密封塞(621)连接,所述第一阀芯段(62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阀芯段(624)连接,所述第二阀芯段(62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阀芯段(625)连接,所述第三阀芯段(625)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阀体(61),所述第二阀芯段(624)和第三阀芯段(625)外表面开设有用于将所述第二通气室(6112)与所述外壳(1)连通的通气槽(622),所述第三阀芯段(625)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阀芯段(624),所述弹簧(64)套设在所述第三阀芯段(625)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窥镜导管辅助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芯段(623)与所述第二阀芯段(624)连接处开设有环形槽(6231),所述环形槽(6231)内安设有密封圈(623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窥镜导管辅助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帽(63)外壁上沿周向开设有卡槽(634),所述卡槽(634)的末端开设有沿轴向的缺口(635),所述阀体(61)外表面对应所述卡槽(634)位置安设有与所述卡槽(634)相配合的卡柱(61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窥镜导管辅助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气室(6112)远离所述第一通气室(6111)一端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筒(6113),所述第二阀芯段(624)的外侧安设有第二套筒(6241),所述第二套筒(6241)与所述第二通气室(6112)内侧壁滑动连接。
CN202011560212.7A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内窥镜导管辅助清洁装置 Pending CN11267469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60212.7A CN112674698A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内窥镜导管辅助清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60212.7A CN112674698A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内窥镜导管辅助清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74698A true CN112674698A (zh) 2021-04-20

Family

ID=754515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60212.7A Pending CN112674698A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内窥镜导管辅助清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74698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73258A (ja) * 2002-08-09 2004-03-11 Pentax Corp 内視鏡用アダプタ
CN101065049A (zh) * 2004-12-15 2007-10-31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送气装置、送气装置的控制方法、送气系统和内窥镜系统
CN110279386A (zh) * 2019-07-23 2019-09-27 重庆金山医疗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送水、送气的电子内窥镜系统
CN110859588A (zh) * 2019-12-18 2020-03-06 上海澳华光电内窥镜有限公司 内窥镜气液输送装置
CN210749125U (zh) * 2019-09-17 2020-06-16 重庆金山医疗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送水送气结构及内窥镜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73258A (ja) * 2002-08-09 2004-03-11 Pentax Corp 内視鏡用アダプタ
CN101065049A (zh) * 2004-12-15 2007-10-31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送气装置、送气装置的控制方法、送气系统和内窥镜系统
CN110279386A (zh) * 2019-07-23 2019-09-27 重庆金山医疗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送水、送气的电子内窥镜系统
CN210749125U (zh) * 2019-09-17 2020-06-16 重庆金山医疗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送水送气结构及内窥镜
CN110859588A (zh) * 2019-12-18 2020-03-06 上海澳华光电内窥镜有限公司 内窥镜气液输送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795404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leaning channels of an endoscope
US7645231B2 (en) Endoscopic fluid supply conduit system
US4667691A (en) Device for cleaning channels of an endoscope
US20220192479A1 (en) Tubing assemblies and methods for fluid delivery
JPH01160525A (ja) 内視鏡
JPS5886133A (ja) 内視鏡用送液装置
JPH0134050B2 (zh)
CN112674698A (zh) 一种内窥镜导管辅助清洁装置
CN112674697A (zh) 一种内窥镜系统
JPH079301U (ja) 内視鏡の送気送水切換装置
JP2006042874A (ja) 内視鏡
CN211461519U (zh) 一种配合内窥镜用冲洗装置
JPH01280437A (ja) 内視鏡用送液装置
JPS59200622A (ja) 内視鏡管路の洗浄方式
JPH066102B2 (ja) 内視鏡の送気送液装置
US20240000305A1 (en) Refillable water reservoir for an endoscope
JPH04802Y2 (zh)
JPS6345821B2 (zh)
JP3621798B2 (ja) 管路分離型内視鏡装置
JP3230617B2 (ja) 内視鏡カバー方式の内視鏡システム
JPS59211423A (ja) 内視鏡管路の洗浄方式
JPS59192345A (ja) 内視鏡管路の洗浄方式
JP3729972B2 (ja) 管路分離型内視鏡装置
JP3712820B2 (ja) 内視鏡の管路ユニット連結構造
JP3729969B2 (ja) 管路分離型内視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42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