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72623B - 通风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通风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72623B
CN112672623B CN202110057051.8A CN202110057051A CN112672623B CN 112672623 B CN112672623 B CN 112672623B CN 202110057051 A CN202110057051 A CN 202110057051A CN 112672623 B CN112672623 B CN 1126726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ntilation device
louver
shutter
ventilation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5705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72623A (zh
Inventor
罗龙
尚鹏涛
吴丙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5705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7262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726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726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726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726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风装置以及包括所述通风装置的电子设备。所述通风装置包括百叶窗和加热件,所述百叶窗包括固定架和多片百叶窗片,多片百叶窗片沿第一方向间隔安装于所述固定架,相邻两片所述百叶窗片之间形成风道,所述风道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上,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错开设置,所述加热件设于所述百叶窗片的表面或内部。本申请旨在获得一种能够有效消融冰雪的通风装置和电子设备。

Description

通风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风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位于户外的电子设备,例如变电箱、数据中心的空调外机等,在冬季雨雪天气的环境下,冰雪容易覆盖在电子设备的外表面,堵住电子设备的通风口,导致电子设备无法有效通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风装置以及包括所述通风装置的电子设备,旨在冬季雨雪天气实现良好的通风效果,获得一种能够有效消融冰雪的通风装置和电子设备。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风装置。所述通风装置包括百叶窗和加热件,所述百叶窗包括固定架和多片百叶窗片,多片百叶窗片沿第一方向间隔安装于所述固定架,相邻两片所述百叶窗片之间形成风道,所述风道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上,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错开设置,所述加热件设于所述百叶窗片的表面或内部。
本申请中的百叶窗片的表面设有加热件,用于加热百叶窗片。冰雪沉降于百叶窗片时,加热件能够通过给百叶窗片加热,以使沉降于百叶窗片上的冰雪融化,及时清理疏通通风装置的风道。同时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方向上,进风口和出风口错开设置,也就是说,风道的进风口和出风口不正对设置,百叶窗的风道的进风口朝向百叶窗片的表面,风道曲折设置,实现多级融化冰雪的效果,保证冰雪在到达出风侧之前已经完全融化,具有很好的融化冰雪的效果。且风道曲折设置增加了冰雪穿过通风装置的出风侧的难度,有效防止冰雪进入电子设备的内部,也就是说,更少的冰雪能进入到通风装置内部,降低了融化冰雪的难度,有效融化冰雪,避免通风装置堵塞,在极端天气下也具有很好的通风效果,保证数据中心的服务器及时散热,提高服务器的冷却安全和运行稳定性,保证服务器高效运行。
相比于手动多频次清理电子设备通风口处的冰雪,操作难度大,费时费力,本申请避免了在手动作业费时费力,及手动作业过程中容易导致的电子设备中的相关器件堵塞,如后端换热芯、冷凝器等堵塞的问题。还避免了在手动作业过程中,沙尘等其他异物进入到电子设备内部,导致电子设备损坏的问题。本申请一方面通过加热件对百叶窗片进行加热,实现融化冰雪的效果,及时清理疏通通风装置的风道。另一方面通过将风道曲折设置,避免更多冰雪积累在通风装置内,降低融化冰雪难度,有效融化冰雪,避免通风装置堵塞,在极端天气下也具有很好的通风效果,保证数据中心的服务器及时散热,提高服务器的冷却安全和运行稳定性,保证服务器高效运行,大幅降低空调外机运行维护成本,节省人力物力。
根据第一方面,在所述通风装置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风道的形状为阶梯形或弧形,增加了冰雪穿过通风装置的出风侧的难度,有效防止冰雪进入电子设备的内部,也就是说,更少的冰雪能进入到通风装置内部,降低了融化冰雪的难度,有效融化冰雪,避免通风装置堵塞。
根据第一方面,在所述通风装置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百叶窗片在其宽度方向上呈阶梯形或弧形,增加了冰雪穿过通风装置的出风侧的难度,有效防止冰雪进入电子设备的内部。
根据第一方面,在所述通风装置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百叶窗片包括本体和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固定连接所述本体朝向所述通风装置的进风侧的一侧,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本体呈夹角设置,所述本体在其宽度上呈阶梯形或弧形。第一挡板可以减小相邻两个百叶窗片之间的风道的进风口,减少进入风道的冰雪,有效降低通风装置的堵塞,以使通风装置有效通风。
根据第一方面,在所述通风装置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风装置还包括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设于所述百叶窗朝向所述通风装置的出风侧的一侧。过滤网用于过滤飞虫、沙尘、杂物等,避免飞虫、沙尘、杂物等进入到电子设备的内部。
根据第一方面,在所述通风装置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百叶窗片还包括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固定连接于所述本体背向第一挡板一侧,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本体呈夹角设置,且所述第二挡板和所述第一挡板分别朝相反的方向延伸。第二挡板用于减小风道的出风口,防止冰雪通过出风口进入到过滤网或透过过滤网进入到电子设备内部,有效防止过滤网堵塞和电子设备损坏。
根据第一方面,在所述通风装置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百叶窗片的表面设有疏水层。疏水层的材料为疏水材料,通过在百叶窗片的表面形成疏水材料,保证被百叶窗片融化的雪水能够顺着百叶窗片的表面及时排出,避免加热件不工作后雪水在百叶窗片的表面再次结冰,造成二次冰堵。
根据第一方面,在所述通风装置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风装置还包括压力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通风装置的进风侧和出风侧均设有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控制器和所述压力传感器均与所述加热件电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的数据控制所述加热件的温度,实现通风装置自动化控制。
根据第一方面,在所述通风装置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风装置还包括压差开关,所述压差开关电连接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压力传感器之间,所述压差开关用于检测所述通风装置的进风侧和出风侧之间的压差,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压差控制所述加热件的温度。
根据第一方面,在所述通风装置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风装置还包括刮杆,所述刮杆安装于所述固定架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刮杆能够滑动于所述百叶窗朝向所述通风装置的进风侧的表面。控制器可通过控制刮杆滑动于百叶窗朝向进风侧的表面,以清除百叶窗朝向进风侧的表面上的冰雪,提高通风装置融化冰雪的效率,保证通风装置的通风效果。
根据第一方面,在所述通风装置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风装置还包括推杆,所述推杆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推杆用于推动所述百叶窗片,以改变所述百叶窗片相对所述固定架的开合角度。通过设置推杆推动百叶窗片转动,能快速高效的调整百叶窗片相对固定架的开合角度,防止过多冰雪进入风道,堵住通风装置。
根据第一方面,在所述通风装置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固定架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所述百叶窗片的两端分别安装于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所述百叶窗片与第一架体呈锐角、直角或钝角设置。当所述百叶窗片与第一架体呈锐角或钝角设置时,百叶窗片相对第三架体倾斜设置,以便于冰雪融化成水后快速从百叶窗片的一侧流出,避免加热件不工作后雪水在百叶窗片的表面再次结冰,造成二次冰堵。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风机和上述的通风装置,所述风机设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壳体具有通风口,所述通风装置安装于所述壳体,并覆盖所述通风口,所述通风装置的出风侧朝向所述通风口。具有该通风装置的电子设备能够在冬季极寒天气实现良好的通风效果。
第三方面,本申请所述例提供了一种通风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通风装置包括百叶窗和加热件,所述百叶窗包括固定架和多片百叶窗片,所述加热件设于所述百叶窗片的表面或内部;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天气数据,当所述天气数据为预设天气数据时,控制所述加热件的温度为预热温度;
检测所述通风装置两侧的压差值,根据所述压差值调节所述加热件的加热温度。
本实施例提供的通风装置的控制方法,通过获取天气数据预先加热百叶窗片,避免雨水打在百叶窗片后结冰,或者避免冰雪沉降在百叶窗片后在百叶窗片上积累,有效避免百叶窗的风道被冰雪堵塞。还通过通风装置两侧的压差值,调节加热件的加热温度。能够兼顾融化冰雪的效率和节约能源,保证通风装置通风效果的基础上节约通风装置的运行成本。
根据第三方面,在所述控制方法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天气数据包括环境温度和天气状态,所述预设天气数据为所述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零度,且天气状态为下雨或下雪。当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零度,且天气状态为下雨或下雪时,控制器控制加热件的温度为预热温度,以提前加热百叶窗片,避免雨水打在百叶窗片后结冰,或者避免雪沉降在百叶窗片后在百叶窗片上积累,有效避免百叶窗的风道被冰雪堵塞。当天气数据不为预设天气数据时,也就是说当环境温度大于零度,天气状态为下雨时,或者当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零度,天气状态为阴或者晴时,控制器控制加热件关闭。也就是说,在不会产生冰雪的天气,控制器控制加热件关闭,有效节约能源,降低通风装置的运行成本。
根据第三方面,在所述控制方法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加热件加热预设时间之后,若所述压差值超过预设压差值,控制所述百叶窗片的开启角度,以控制进入通风装置风道的冰雪,保证通风装置的融化冰雪的效率,有效降低通风装置的堵塞问题。
根据第三方面,在所述控制方法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风装置还包括刮杆,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当所述压差值超过预设压差值时,控制所述刮杆滑动于所述百叶窗朝向通风装置的进风侧的表面。可以理解的是,当通风装置两侧的压差值超过预设压差值时,通风装置的风道堵塞的程度较大,此时通过控制器控制刮杆滑动于百叶窗朝向进风侧的表面,以将位于百叶窗表面的冰雪刮掉,减小通风装置融化冰雪的压力,提高通风装置融化冰雪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电子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电子设备中的通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的通风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的通风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3所示的电子设备中的通风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的通风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3所示的电子设备中的通风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3所示的电子设备中的通风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所示的通风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3所示的电子设备中的通风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风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也可以是不可拆卸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其中,“固定连接”是指彼此连接且连接后的相对位置关系不变。“转动连接”是指彼此连接且连接后能够相对转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位用语,例如,“内”、“外”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位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申请实施例,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多个”是指至少两个。
近年来,数据中心的服务器功率密度急剧增长,对服务器的冷却设备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以保证冷却设备为服务器散热,便于服务器正常运行。通常数据中心的冷却设备为空调机组,通过空调机组为服务器散热。空调机组具有空调外机,空调外机通常置于室外,空调外机的通风口风速高、风量大,在北方等冬季严寒的地区,空调外机的通风口容易被冰雪堵塞,造成风量衰减乃至风机被堵住不能转动,不能实现空调机组的连续制冷,导致数据中心的服务器不能及时散热,服务器高温,对服务器的冷却安全和运行稳定性造成较大隐患。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且不限于空调外机、变电箱等设于户外的具有通风装置的电子设备。本申请的电子设备能在北方等冬季严寒的地区防止冰雪堵塞,实现有效通风散热,正常稳定运行。本申请以电子设备是空调外机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请参阅图1-图3,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100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电子设备100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100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电子设备100包括壳体10、通风装置20、换热芯30、冷凝器40、蒸发器50、风机60等器件。其中,换热芯30、冷凝器40、蒸发器50、风机60等器件设于壳体10内部。壳体10具有贯通壳体10的内部和外部的通风口11,通风装置20安装于壳体10,并覆盖通风口11。通风装置20包括进风侧201和出风侧202,通风装置20的出风侧202朝向通风口11,从而外界的空气通过通风装置20进入到壳体10内部。具体的,来自外界的空气(图2中实线箭头所示)通过通风装置20进入换热芯30,同时来自室内的风(图2中虚线箭头所示)通过换热芯30,为室内的风进行初步降温,然后进入到蒸发器50中,以实现进一步降温后进入到室内,以实现室内风的内循环。经过换热芯30的外界的空气,通过冷凝器40后通过风机60排出电子设备100外部,以实现室外的风的外循环。本实施例中的通风装置20能够有效消融冰雪,避免电子设备100通风口堵塞,实现电子设备100连续制冷,具有该通风装置20的电子设备100能够在冬季极寒天气实现良好的通风效果。
请参阅图4和图5,图4是图3所示的电子设备100中的通风装置20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的通风装置20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通风装置20包括百叶窗21、加热件22和过滤网23。百叶窗21包括固定架211和多片百叶窗片212,多片百叶窗片212沿第一方向D间隔安装于固定架211,相邻两片百叶窗片212之间形成风道213,风道213包括进风口2131和出风口2132,进风口2131朝向百叶窗片的表面,在垂直于第一方向D的方向上,进风口2131和出风口2132错开设置。加热件22设于百叶窗片212的表面。过滤网23设于百叶窗21朝向出风侧202(图3)的一侧。也就是说,过滤网23位于百叶窗21和通风口11之间,过滤网23用于过滤飞虫、沙尘、杂物等,避免飞虫、沙尘、杂物等进入到电子设备100的内部。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加热件22还可以设于百叶窗片212的内部。
可以理解的是,垂直于第一方向D可以理解为与第一方向D呈90度,也可以理解为与第一方向D大致垂直,如,与第一方向D呈89度、91度等其他度数。
当置于户外的电子设备100遭遇冰雪天气时,冰雪会从通风装置20的进风侧201沉降于百叶窗片212上,部分冰雪还会从通风装置20的进风侧201(图3)通过风道213进入到电子设备100的壳体10内部,导致通风装置20堵塞,且损坏电子设备100的内部元件。本申请中的百叶窗片212的表面设有加热件22,用于加热百叶窗片212。冰雪沉降于百叶窗片212时,加热件22能够通过给百叶窗片212加热,以使沉降于百叶窗片212上的冰雪融化,及时清理疏通通风装置20的风道213。同时在垂直于第一方向D的方向上,进风口2131和出风口2132错开设置,也就是说,风道213的进风口2131和出风口2132不正对设置,百叶窗21的风道213的进风口2131朝向百叶窗片212的表面,风道213曲折设置,实现多级融化冰雪的效果,保证冰雪在到达出风侧202之前已经完全融化,具有很好的融化冰雪的效果。且风道213曲折设置增加了冰雪穿过通风装置20的出风侧202的难度,有效防止冰雪进入电子设备100的内部,也就是说,更少的冰雪能进入到通风装置20内部,降低了融化冰雪的难度,有效融化冰雪,避免通风装置20堵塞,在极端天气下也具有很好的通风效果,保证数据中心的服务器及时散热,提高服务器的冷却安全和运行稳定性,保证服务器高效运行。
相比于手动多频次清理电子设备100通风口11处的冰雪,操作难度大,费时费力,本申请避免了在手动作业费时费力,及手动作业过程中容易导致的电子设备100中的相关器件堵塞,如后端换热芯、冷凝器等堵塞的问题。还避免了在手动作业过程中,沙尘等其他异物进入到电子设备100内部,导致电子设备100损坏的问题。本申请一方面通过加热件22对百叶窗片212进行加热,实现融化冰雪的效果,及时清理疏通通风装置20的风道213。另一方面通过将风道213曲折设置,避免更多冰雪积累在通风装置20内,降低融化冰雪难度,有效融化冰雪,避免通风装置20堵塞,在极端天气下也具有很好的通风效果,保证数据中心的服务器及时散热,提高服务器的冷却安全和运行稳定性,保证服务器高效运行,大幅降低空调外机运行维护成本,节省人力物力。
如图4,本实施例中,固定架211为方形架体。固定架211包括第一架体211a、第二架体211b、第三架体211c和第四架体211d。第一架体211a和第二架体211b相对间隔设置,第三架体211c和第四架体211d相对间隔设置,第三架体211c连接在第一架体211a和第二架体211b位于同一方向的端部之间,第四架体211d连接在第一架体211a和第二架体211b远离第三架体211c的端部之间。也就是说,第一架体211a、第三架体211c、第二架体211b和第四架体211d依次连接形成框架。第一方向D即为第一架体211a的延伸方向。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固定架211还可以为圆形、星形、菱形等形状的架体。
多片百叶窗片212的两端分别安装于第一架体211a和第二架体211b。百叶窗片212与第一架体211a呈直角设置,也就是说,百叶窗片212与第三架体211c平行。可以理解的是,百叶窗片212与第一架体211a直角设置时,百叶窗片212与第一架体211a之间的角度可以是90度,或者临近90度(80度、95度或100度)。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百叶窗片212还可以与第三架体211c呈夹角设置。
如图5,本实施例中,百叶窗片212在其宽度方向上呈阶梯形,以使相邻两个百叶窗片212之间的风道213为阶梯形,以将风道213曲折设置。可以理解的是,百叶窗片212的宽度为百叶窗21处于闭合状态时,在第一方向D上的宽度。百叶窗片212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第一架体211a和第二架体211b,以便于根据天气情况调整百叶窗片212相对固定架211的开合角度,防止过多冰雪进入风道213,堵住通风装置20。百叶窗片212的材料为金属,以便于加热件22的温度快速传导到百叶窗片212,提高百叶窗片212融化冰雪的效率。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6,百叶窗片212在其宽度方向上呈弧形,以使相邻两个百叶窗片212之间的风道213呈弧形,以将风道213曲折设置。或者,百叶窗片还在其宽度方向上还可以呈其他形状,只要相邻两个百叶窗片之间的风道的出风口和进风口在垂直于第一方向D的方向上错开设置即可。
百叶窗片212的表面设有疏水层。疏水层的材料为疏水材料,通过在百叶窗片212的表面形成疏水材料,保证被百叶窗片212融化的雪水能够顺着百叶窗片212的表面及时排出,避免加热件22不工作后雪水在百叶窗片212的表面再次结冰,造成二次冰堵。
本实施例中,加热件22为加热板,加热板设于百叶窗片212的背面,百叶窗片212的背面为百叶窗片212背向第三架体211c的表面,加热板可以通过导热胶粘贴于百叶窗片212的整个背面,以保证整个百叶窗片212的表面都能维持有效融化冰雪的温度。当然,在其他实施例的一种实施场景中,加热件22还可以螺接或卡接固定于百叶窗片212的背面、正面或内部。在其他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场景中,加热件22还可以是加热丝。
在其他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场景中,百叶窗片朝向进风口的部分冰雪最多,加热板还可以仅设于百叶窗片朝向进风口的部分,达到融化冰雪的同时还有利于节能。或者加热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加热板的温度可以根据冰雪的量设置,举例来说,冰雪较多的百叶窗片的部分对应的加热板温度比冰雪较少的百叶窗片的部分对应的加热板温度更高,有效融化冰雪的同时有效节能。
如图5,通风装置20还包括推杆24,推杆24用于推动百叶窗片212,以改变百叶窗片212相对固定架211的开合角度。也就是说,推杆24用于推动百叶窗片212,以使百叶窗片212转动,以改变百叶窗片212相对固定架211的开合角度。通过设置推杆24推动百叶窗片212转动,能快速高效的调整百叶窗片212相对固定架211的开合角度,防止过多冰雪进入风道213,堵住通风装置20。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其他结构来改变百叶窗片212相对固定架211的开合角度。
通风装置20还包括压力传感器、压差开关和控制器。本实施例中,压力传感器有两个,两个压力传感器分别设于通风装置20的进风侧201和出风侧202。设于出风侧202的压力传感器可以设于过滤网23背向百叶窗21的一侧,设于进风侧201的压力传感器可以设于固定架211朝向进风侧201的表面。两个压力传感器与压差开关电连接,控制器与压差开关、加热件22及推杆24均电连接。可以理解的是,控制器通过压差开关与压力传感器电连接,压差开关用于检测通风装置20的进风侧201和出风侧202之间的压差,控制器根据该压差控制加热件22的温度。控制器还可以根据该压差控制推杆24调节百叶窗片212相对固定架211的开合角度。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压力传感器还可以是多个,设于出风侧202和进风侧201的压力传感器的数量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
本实施例中,通风装置20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其出风侧202和进风侧201的压差,根据压差可以了解通风装置20内部的冰雪的量,也就是说,可以了解通风装置20的堵塞情况,从而便于控制器对加热件22的温度及推杆24的操作进行调控,快速解决通风装置20内部堵塞的情况,以使通风装置20有效通风,避免人工维护不及时导致的进风侧201冰堵雪堵后电子设备100无法维持有效进风量。且控制器可以根据不同风雪天气等条件进行自动控制,高精度调节加热件22的开启温度和百叶窗片212的开启角度,在保证充分融化冰雪的同时,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通风装置20还包括自动查询模块,自动查询模块与当地气象站建立连接,通过气象站反馈的气象数据,在冰雪天气来临之前,控制器根据气象数据提前开启加热件22,使百叶窗片212提前维持有限融雪化冰温度,避免通风装置20被冰雪堵塞。
请参阅图7和图8,图7是图3所示的电子设备100中的通风装置20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所示的通风装置20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通风装置20包括百叶窗21、加热件、过滤网23、推杆24、压力传感器、压差开关、控制器和自动查询模块。百叶窗21包括固定架211和多片百叶窗片212,多片百叶窗片212沿第一方向D间隔安装于固定架211,相邻两片百叶窗片212之间形成风道213,风道213包括进风口2131和出风口2132,进风口2131朝向百叶窗片212的表面,在垂直于第一方向D的方向上,进风口2131和出风口2132错开设置。本实施例中,通风装置20的各部件结构之间的连接关系可以对应地参考图4和图5所示的通风装置20的相关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8,本实施例中,百叶窗片212包括本体212a和第一挡板212b,第一挡板212b固定连接本体212a朝向通风装置20的进风侧201的一侧,第一挡板212b与本体212a呈夹角设置,本体212a在其宽度方向上呈阶梯形。其中,本体212a的宽度方向和百叶窗片212的宽度相同。具体的,第一挡板212b自本体212a朝向进风侧201的边缘弯折延伸形成,也就是说,第一挡板212b与本体212a为一体结构,以保证百叶窗片212的整体强度。第一挡板212b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架体211a的延伸方向相同,以便于减小相邻两个百叶窗片212之间的风道213的进风口2131,减少进入风道213的冰雪,有效降低通风装置20的堵塞,以使通风装置20有效通风。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本体212a在其宽度上还可以呈弧形。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挡板212b还可以可拆卸连接于本体212a。在其他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挡板212b的延伸方向还可以与第一架体211a的延伸方向呈一定角度,只要保证第一挡板212b能够减小相邻两个百叶窗片212之间的风道213的进风口即可。
请参阅图9,图9是图3所示的电子设备100中的通风装置20的另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通风装置20包括百叶窗21、加热件、过滤网23、推杆24、压力传感器、压差开关、控制器和自动查询模块。百叶窗21包括固定架211和多片百叶窗片212,多片百叶窗片212沿第一方向D间隔安装于固定架211,相邻两片百叶窗片212之间形成风道213,风道213包括进风口2131和出风口2132,进风口2131朝向百叶窗片212的表面,在垂直于第一方向D的方向上,进风口2131和出风口2132错开设置。本实施例中,通风装置20的各部件结构之间的连接关系可以对应地参考图7和图8所示的通风装置20的相关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不再赘述。
如图9所示,百叶窗片212包括本体212a、第一挡板212b和第二挡板212c。第一挡板212b固定连接本体212a朝向通风装置20的进风侧201的一侧,第二挡板212c固定连接于本体212a背向第一挡板212b一侧,也就是说,第二挡板212c固定连接于本体212a朝向通风装置20的出风侧202的一侧。第一挡板212b和第二挡板212c均与本体212a呈夹角设置,且第二挡板212c和第一挡板212b分别朝相反的方向延伸。本体212a在其宽度上呈阶梯形。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本体在其宽度上还可以呈弧形。
具体的,第一挡板212b自本体212a朝向进风侧201的边缘弯折延伸形成,第二挡板212c子本体212a朝向出风侧202的边缘弯折延伸形成。也就是说,第一挡板212b、第二挡板212c与本体212a为一体结构,以保证百叶窗片212的整体强度。第一挡板212b朝向第四架体211d的方向延伸,以便于减小风道213的进风口2131,减少进入风道213的冰雪,有效降低通风装置20的堵塞,以使通风装置20有效通风。第二挡板212c朝向第三架体211c的方向延伸,以减小风道213的出风口2132,防止冰雪通过出风口2132进入到过滤网23或透过过滤网23进入到电子设备100内部,有效防止过滤网23堵塞和电子设备100损坏。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挡板212b和/或第二挡板212c还可以可拆卸连接于本体212a。在其他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挡板212c的延伸方向还可以与第一挡板212b的延伸方向相同。第二挡板212c的延伸方向还可以与第一架体211a的延伸方向呈一定角度,只要保证第一挡板212b能够减小风道213的进风口2131,第二挡板212c能够减小风道213的进风口2131即可。
请参阅图10和图11,图10是图3所示的电子设备100中的通风装置20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所示的通风装置20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通风装置20包括百叶窗21、加热件、过滤网23、推杆24、压力传感器、压差开关、控制器和自动查询模块。百叶窗21包括固定架211和多片百叶窗片212,多片百叶窗片212沿第一方向D间隔安装于固定架211,相邻两片百叶窗片212之间形成风道213,风道213包括进风口2131和出风口2132,进风口2131朝向百叶窗片212的表面,在垂直于第一方向D的方向上,进风口2131和出风口2132错开设置。本实施例中,通风装置20的各部件结构之间的连接关系及通风装置20的各部件结构的具体结构可以对应地参考图9所示的通风装置20的相关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不再赘述。
如图10所示,通风装置20还包括刮杆25,刮杆25安装于固定架211,刮杆25能够滑动于百叶窗21朝向进风侧201(图3)的表面。具体的,刮杆25与控制器电连接,当压差开开关检测到通风装置20的进风侧201和出风侧202之间的压差太大时,就说明风道213内积累了过多冰雪,控制器可通过控制刮杆25滑动于百叶窗21朝向进风侧201的表面,以清除百叶窗21朝向进风侧201的表面上的冰雪,提高通风装置20融化冰雪的效率,保证通风装置20的通风效果。
请参阅图12,图12是图3所示的电子设备100中的通风装置20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通风装置20包括百叶窗21、加热件、过滤网、推杆、压力传感器、压差开关、控制器和自动查询模块。百叶窗21包括固定架211和多片百叶窗片212,多片百叶窗片212沿第一方向D间隔安装于固定架211,相邻两片百叶窗片212之间形成风道213,风道213包括进风口2131和出风口2132,进风口2131朝向百叶窗片212的表面,在垂直于第一方向D的方向上,进风口2131和出风口2132错开设置。
本实施例中,多片百叶窗片212的两端分别安装于第一架体211a和第二架体211b。百叶窗片212与第一架体211a呈锐角或钝角设置,也就是说,百叶窗片212与第三架体211c之间呈夹角设置,即百叶窗片212相对第三架体211c倾斜设置,以便于冰雪融化成水后快速从百叶窗片212的一侧流出,避免加热件不工作后雪水在百叶窗片212的表面再次结冰,造成二次冰堵。
可以理解的是,通风装置20的各部件结构之间的连接关系及通风装置20的各部件结构的具体结构可以对应地参考图9所示的通风装置20的相关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不再赘述。
本申请中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上述所有实施例,所有实施例的任意组合也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也就是说,上述描述的多个实施例还可根据实际需要任意组合。
请参阅图13,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风装置20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的通风装置20,如图13所示,通风装置20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的S110~S120。
S110:获取天气数据,当天气数据为预设天气数据时,控制加热件22的温度为预热温度。
具体的,结合参阅图4和图5,通过通风装置20的自动查询模块联网查询,以获取天气数据。天气数据包括环境温度和天气状态。自动查询模块将天线数据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天气数据进行操作。具体的,预设天气数据是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零度,且天气状态为下雨或下雪。当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零度,且天气状态为下雨或下雪时,控制器控制加热件22的温度为预热温度,以提前加热百叶窗片212,避免雨水打在百叶窗片212后结冰,或者避免雪沉降在百叶窗片212后在百叶窗片212上积累,有效避免百叶窗21的风道213被冰雪堵塞。
本实施例中,当加热件22的温度为预热温度时,加热件22的开启功率最小,在预先防止通风装置20冰雪堵塞的情况下,有效节约能源,降低通风装置20的运行成本。
当天气数据不为预设天气数据时,也就是说当环境温度大于零度,天气状态为下雨时,或者当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零度,天气状态为阴或者晴时,控制器控制加热件22关闭。也就是说,在不会产生冰雪的天气,控制器控制加热件22关闭,有效节约能源,降低通风装置20的运行成本。
S120:检测通风装置20两侧的压差值,根据压差值调节加热件22的加热温度。
具体的,结合参阅图4和图5,压差开关通过设于通风装置20的进风侧201和出风侧202的压力传感器获取百叶窗21两侧的压差值。可以理解的是,冰雪堵塞通风装置20的风道213的程度不同,压差值不同。当压差值较小时,风道213的堵塞程度较小,当压差值较大时,风道213的堵塞程度较大。通过压差值的大小控制加热件22的加热温度,从而能够兼顾融化冰雪的效率和节约能源,保证通风装置20通风效果的基础上节约通风装置20的运行成本。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压差开关时刻监控通风装置20两侧的压差值,当压持值升高时,控制器控制加热件22升温,当压差值降低时,控制器控制加热件22降温。当压差值显示通风装置20内没有冰雪堵塞时,控制器控制加热件22关闭或维持在预热温度。通过压差开关时刻监控压差值,能够根据冰雪的堵塞情况来调节加热件22的温度,达到融化冰雪的基础上,有效节约能源,降低通风装置20的运行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参阅图10,当压差值超过预设压差值时,控制刮杆25滑动于百叶窗21朝向进风侧201的表面。可以理解的是,当通风装置20两侧的压差值超过预设压差值时,通风装置20的风道213堵塞的程度较大,此时通过控制器控制刮杆25滑动于百叶窗21朝向进风侧201的表面,以将位于百叶窗21表面的冰雪刮掉,减小通风装置20融化冰雪的压力,提高通风装置20融化冰雪的效率。
本实施例中,结合参阅图5,加热件22加热预设时间之后,若压差值超过预设压差值,控制百叶窗片212的开启角度,以控制进入通风装置20风道213的冰雪,保证通风装置20的融化冰雪的效率,有效降低通风装置20的堵塞问题。本实施例中,控制器通过驱动推杆24减小百叶窗片212的开启角度。预设时间可以为一分钟,或几分钟。当压差值小于预设压差值时,控制器可以通过驱动推杆24增大百叶窗片212的开启角度,保证风道213更好的通风。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检测压差值超过预设压差值时,就通过控制器驱动推杆24调节百叶窗片212的开启角度。
本实施例提供的通风装置的控制方法,通过获取天气数据预先加热百叶窗片212,避免雨水打在百叶窗片212后结冰,或者避免冰雪沉降在百叶窗片212后在百叶窗片212上积累,有效避免百叶窗21的风道213被冰雪堵塞。还通过通风装置20两侧的压差值,调节加热件22的加热温度。能够兼顾融化冰雪的效率和节约能源,保证通风装置20通风效果的基础上节约通风装置20的运行成本。同时还通过控制百叶窗片212的开启角度,以控制进入通风装置20风道213的冰雪,保证通风装置20的融化冰雪的效率,有效降低通风装置20的堵塞问题,保证通风装置20的通风效果,以使具有该通风装置20的电子设备在极寒天气也能稳定运行。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和实施方式,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此,任何熟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装置包括百叶窗、加热件、压力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百叶窗包括固定架和多片百叶窗片,多片所述百叶窗片沿第一方向间隔安装于所述固定架,相邻两片所述百叶窗片之间形成风道,所述风道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上,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错开设置,所述加热件设于所述百叶窗片的表面或内部,所述百叶窗片在其宽度方向上曲折设置,以使所述风道曲折设置,所述通风装置的进风侧和出风侧均设有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控制器和所述压力传感器均与所述加热件电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的数据控制所述加热件的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的形状为阶梯形或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窗片在其宽度方向上呈阶梯形或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窗片包括本体和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固定连接所述本体朝向所述通风装置的进风侧的一侧,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本体呈夹角设置,所述本体在其宽度上呈阶梯形或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窗片还包括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固定连接于所述本体背向第一挡板一侧,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本体呈夹角设置,且所述第二挡板和所述第一挡板分别朝相反的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装置还包括压差开关,所述压差开关电连接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压力传感器之间,所述压差开关用于检测所述通风装置的进风侧和出风侧之间的压差,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压差控制所述加热件的温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装置还包括刮杆,所述刮杆安装于所述固定架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刮杆能够滑动于所述百叶窗朝向所述通风装置的进风侧的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装置还包括推杆,所述推杆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推杆用于推动所述百叶窗片,以改变所述百叶窗片相对所述固定架的开合角度。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所述百叶窗片的两端分别安装于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所述百叶窗片与第一架体呈锐角、直角或钝角设置。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风机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通风装置,所述风机设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壳体具有通风口,所述通风装置安装于所述壳体,并覆盖所述通风口,所述通风装置的出风侧朝向所述通风口。
11.一种通风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装置包括百叶窗、加热件、压力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百叶窗包括固定架和多片百叶窗片,所述加热件设于所述百叶窗片的表面或内部,多片所述百叶窗片沿第一方向间隔安装于所述固定架,相邻两片所述百叶窗片之间形成风道,所述风道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上,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错开设置,所述百叶窗片在其宽度方向上曲折设置,以使所述风道曲折设置,所述通风装置的进风侧和出风侧均设有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控制器和所述压力传感器均与所述加热件电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的数据控制所述加热件的温度;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天气数据,当所述天气数据为预设天气数据时,所述天气数据包括环境温度和天气状态,所述预设天气数据为所述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零度,且天气状态为下雨或下雪,控制所述加热件的温度为预热温度;
检测所述通风装置两侧的压差值,根据所述压差值调节所述加热件的加热温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加热预设时间之后,若所述压差值超过预设压差值,控制所述百叶窗片的开启角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装置还包括刮杆,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当所述压差值超过预设压差值时,控制所述刮杆滑动于所述百叶窗朝向通风装置的进风侧的表面。
CN202110057051.8A 2021-01-15 2021-01-15 通风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1126726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57051.8A CN112672623B (zh) 2021-01-15 2021-01-15 通风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57051.8A CN112672623B (zh) 2021-01-15 2021-01-15 通风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72623A CN112672623A (zh) 2021-04-16
CN112672623B true CN112672623B (zh) 2024-04-26

Family

ID=754153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57051.8A Active CN112672623B (zh) 2021-01-15 2021-01-15 通风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7262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35027A (zh) * 2021-08-02 2021-09-03 徐州海伦哲特种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车全自动组合式顶置排风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WO2023016003A1 (zh) * 2021-08-11 2023-02-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机箱和边缘设备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50800A (zh) * 2009-03-26 2009-10-07 重庆大学 一种多功能百叶窗
CN107860111A (zh) * 2017-12-19 2018-03-30 淄博代克环能空调有限公司 自动阻隔被动气流的进风装置及空调主机
CN207994451U (zh) * 2018-03-31 2018-10-19 石河子大学 一种变电站防雨挡沙进风口
CN109099649A (zh) * 2018-10-18 2018-12-28 湖南夏巍齐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排气控温烘干装置
CN208476075U (zh) * 2018-07-12 2019-02-05 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开式冷却塔的百叶窗
CN209653883U (zh) * 2018-09-30 2019-11-19 广州威能机电有限公司 百叶窗及发电机组
CN210866822U (zh) * 2019-10-17 2020-06-26 张习波 一种配电柜防积雪结构
CN111412651A (zh) * 2020-04-24 2020-07-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壳体组件及具有其的送风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50800A (zh) * 2009-03-26 2009-10-07 重庆大学 一种多功能百叶窗
CN107860111A (zh) * 2017-12-19 2018-03-30 淄博代克环能空调有限公司 自动阻隔被动气流的进风装置及空调主机
CN207994451U (zh) * 2018-03-31 2018-10-19 石河子大学 一种变电站防雨挡沙进风口
CN208476075U (zh) * 2018-07-12 2019-02-05 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开式冷却塔的百叶窗
CN209653883U (zh) * 2018-09-30 2019-11-19 广州威能机电有限公司 百叶窗及发电机组
CN109099649A (zh) * 2018-10-18 2018-12-28 湖南夏巍齐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排气控温烘干装置
CN210866822U (zh) * 2019-10-17 2020-06-26 张习波 一种配电柜防积雪结构
CN111412651A (zh) * 2020-04-24 2020-07-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壳体组件及具有其的送风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72623A (zh) 2021-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72623B (zh) 通风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US5490557A (en) Housing for a heat recovery ventilator with fans hingedly mounted to housing
AU2004309796B2 (en) A two stage indirect evaporative cooling system
US20210404673A1 (en) External-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and ventilation system
CN107676892B (zh) 一种空调器及控制方法
CN210959210U (zh) 一种集成热交换功能的空调机柜系统
CN205392045U (zh) 一种发电设备的降温除尘装置
CN109564012B (zh) 空调机
JP4965227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CN113147645B (zh) 一种集成进气调节格栅的汽车散热器总成及其控制方法
JP2002213898A (ja) 冷却塔の運転方法とこの冷却塔
CN108344070A (zh) 一种散热式空调外机以及空调器
CN208282380U (zh) 可变风量冷凝散热装置及排风系统
CN209840380U (zh) 化冰装置及空调室外机
CN210381705U (zh) 一种通信工程用交换机柜
CN2811829Y (zh) 空调器室外机底盘
CN112747389A (zh) 一种防积雪的暖通用挂壁式空调室外机
KR0175867B1 (ko) 공기조화기용 실내기의 흡입구 개폐장치
CN2310956Y (zh) 防冻表冷器
KR200390617Y1 (ko) 공기흡입구의 결빙 및 이물질 제거장치
CN114875191B (zh) 一种带有自动清洗功能的高炉鼓风除湿机
CN218328407U (zh) 一种自处理冷凝水的一体式移动空调
CN210042647U (zh) 一种用于服务器机柜的回风装置
CN220959721U (zh) 一种具有闭式冷却塔除冰装置
CN220648452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空调用主控电路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12

Address after: 518043 No. 01, 39th floor, building a, antuoshan headquarters building, No. 33, antuoshan Sixth Road, Xiang'an community, Xiangmihu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Huawei Digital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Bantian,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