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72322B - 车辆间数据自组织传输方法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车辆间数据自组织传输方法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72322B
CN112672322B CN202011476466.0A CN202011476466A CN112672322B CN 112672322 B CN112672322 B CN 112672322B CN 202011476466 A CN202011476466 A CN 202011476466A CN 112672322 B CN112672322 B CN 1126723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tter
relay
data packet
channel quality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7646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72322A (zh
Inventor
王晔
顾昕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Priority to CN20201147646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7232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723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723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723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723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间数据自组织传输方法和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假设发射机与接收机的距离为r,发射机接收2r距离附近的干扰机的SCI;利用发射机接收SCI的接收功率和SCI里的干扰机的发射功率,估算信道质量;取直射径且取信道质量最差的信道,对发射机的发射功率进行功率控制;将十字路口中信道质量最好的接收机作为中继车辆;中继车辆将正交道路上的两个发射机所发送的数据包进行异或,得到中继数据包;对中继车辆的发射功率进行功率控制,发送中继数据包;接收机接收中继数据包并进行解码,得到所需数据包。本说明书提供的方法和电子设备能够减小车辆发包时对其他车辆传输的影响,提高数据包传输的成功率。

Description

车辆间数据自组织传输方法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智能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间数据自组织传输方法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驾驶的发展,车联网(vehicle to everything,V2X)通信变得尤为重要。
功率控制在车联网中是一项关键技术,由于车联网实现了车辆与车辆之间通过直接通信来完成信息的传输,即发射机(发送数据包的车辆)直接将数据包发送给接收机(接收数据包的车辆)。但是,发射机的发射功率太小会直接导致一定范围内的接收机无法持续成功接收数据包,难以有效通信,从而影响了车联网的连通性;然而,发射功率过大,可能导致其他车辆之间数据包传输的干扰大幅增加,丢包率增大。由此可见,发射功率过大或过小,都可能影响车联网的通信效果。所以,为了保证车联网的通信效果,需要对发射机进行功率控制。
另外,由于建筑物的遮挡,尤其是在十字路口,车辆间数据包的传输会存在非视距(NLOS)链路,会降低车辆间数据包的传输成功率。
基于此,需要一种能够实现对发射功率进行合理控制,并将非视距(NLOS)链路转为视距(LOS)链路的车辆间数据传输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间数据自组织传输方法和电子设备,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基于上述目的,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间数据自组织传输方法,包括:
假设发射机与接收机的距离为r,发射机接收2r距离附近的干扰机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其中,所述SCI中带有干扰机的发射功率;
利用所述干扰机的发射功率与所述发射机接收所述SCI的接收功率,估算发射机与干扰机的信道质量;
根据所述信道质量,对发射机的发射功率进行功率控制。
可选的,所述车辆间数据自组织传输方法,还包括:
将十字路口中信道质量最好的接收机作为中继车辆;
所述中继车辆将处于正交道路上的两个发射机所发送的数据包进行异或,得到中继数据包;
所述中继车辆将所述中继数据包广播发送;
接收机接收所述中继数据包并进行解码,得到所需数据包。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车辆间数据自组织传输方法和电子设备,将车辆的发射功率进行了合理控制,减小了对其他车辆之间数据包的传输所造成的干扰;利用十字路口的车辆进行中继传输,使得受建筑物遮挡影响的NLOS链路转换为LOS链路,提高了数据包传输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车辆间数据自组织传输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发射机、接收机与干扰机的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中继车辆功率控制的距离依据原理图;
图4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发射机、接收机与中继车辆的位置示意图;
图5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车辆间数据自组织传输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公开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定义,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
如背景技术部分所述,发射功率过大或过小,都可能影响车联网的通信效果,因此需要对发射机进行功率控制。申请人在实现本公开的过程中发现,现有的发射功率控制方法,例如等功率控制方法和随机功率控制方法不能合理地控制不同发射机的发射功率。另外,NLOS链路会降低车辆间数据包的传输成功率。
有鉴于此,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间数据自组织传输方法,具体的,首先,对于评价指标半径范围r,即假设发射机与接收机的距离为r,发射机接收2r距离附近的干扰机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其中,所述SCI中带有干扰机的发射功率。然后,利用所述干扰机的发射功率与所述发射机接收所述SCI的接收功率,通过估算发射机与干扰机信道的路损来得出信道质量。进一步的,根据所述信道质量,对发射机的发射功率进行功率控制,其中,若有多个干扰机位于所述发射机2r距离附近,则取直射径且取信道质量最差的信道。另外,在对发射机的发射功率进行功率控制后,将十字路口中信道质量最好的接收机作为中继车辆;所述中继车辆将处于正交道路上的两个发射机所发送的数据包进行异或得到中继数据包,再对中继车辆的发射功率进行功率控制,将中继数据包并广播发送出去。最后接收机接收所述中继数据包并进行解码,得到与所述接收机处于NLOS链路的发射机所发送的数据包。
可见,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车辆间数据自组织传输方法,将车辆的发射功率进行了合理控制,减小了对其他车辆之间数据包的传输所造成的干扰;利用十字路口的车辆进行中继传输,使得受建筑物遮挡影响的NLOS链路转换为LOS链路,提高了数据包传输的成功率。
以下,通过具体的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
参考图1,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的车辆间数据自组织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假设发射机与接收机的距离为r,发射机接收2r距离附近的干扰机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其中,所述SCI中带有干扰机的发射功率。
本步骤中,设发射机为T,接收机为R,干扰机为I。发射机T为:发送数据包的车辆;接收机R为:接收数据包的车辆;干扰机I为:和T使用了同样的物理资源块(PRB)的车辆(从I自身发送数据包的角度来看,I为发射机,T为干扰机)。
具体的,参考图2,为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中的发射机T、接收机R与干扰机I的位置示意图。
对于评价指标半径范围r,即假设发射机T与接收机R的距离为r(r的取值通常为100米左右,此处不限定r的取值范围),发射机T接收距离2r-5至2r+5范围内的所有干扰机I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其中,SCI中带有各干扰机I的位置信息和发射功率。
另外,发射机2r距离附近(2r-5至2r+5范围内)的干扰机可能有很多个,也有可能只有一个,也有可能没有。对于发射机2r距离附近没有干扰机的情况,则以10米为步长,逐步减小范围,直到有干扰机出现。例如:第一次减小范围后,发射机接收距离2r-15至2r-5范围内的干扰机的SCI,若第一次减小范围后,还是没有干扰机出现,则进行第二次减小范围,直到有干扰机出现在范围内。
之所以发射机要接收2r距离附近的干扰机的SCI,是为了保证与其距离为r的接收机能够正确接收数据包,就需要知道2r距离附近的其他干扰机所选用的无线资源,从而避免与其他干扰机选用同样的无线资源,从而避免资源碰撞,以使接收机能够正确接收数据包。
步骤S102、利用所述干扰机的发射功率与所述发射机接收所述SCI的接收功率,估算发射机与干扰机的信道质量。
具体的,当发射机接收到干扰机的SCI时,可以获取到发射机接收干扰机的SCI的接收功率,利用所述接收功率,可以计算得到发射机接收干扰机的SCI的接收的信号强度指示,计算公式为:
RSSI=10*log10(Pr,TI/2);
其中,Pr,TI为发射机接收干扰机发来的SCI的接收功率;RSSI为发射机接收干扰机发来的SCI的接收的信号强度指示;
利用SCI中的干扰机的发射功率与所述RSSI,可估算出发射机与干扰机的信道的路损,计算公式为:
PL=10*log10(Pt,I)-30-RSSI;
其中,Pt,I为干扰机的发射功率;PL为估计出的信道的路损,PL大则信道质量差,PL小则信道质量好。
步骤S103、根据所述发射机与干扰机的信道质量,对发射机的发射功率进行功率控制。
具体的,首先,若有多个干扰机位于所述发射机2r距离附近(2r-5至2r+5范围内)或位于以10米为步长减小的范围内,则取发射机与干扰机之间为直射径(直射径为没有遮挡物遮挡的路径),且取发射机与干扰机的信道质量最差的信道;其中,信道质量最差则意味着PL最大,即取最大的PL。
此处,取直射径且取信道质量最差的信道作为功率控制的依据的原因是:首先取直射径的意义是:在极少数情况下,发射机也有可能收到非直射径的干扰机的SCI,但是如果以非直射径的信道质量来作为功率控制的依据的话,就会导致功率过大(因为非直射径的信道的质量通常很差);其次,取信道质量最差的信道是为了保证2r距离附近的干扰机都能接收到SCI。
然后,根据所述信道质量最差的信道的PL,计算控制后的发射机的发射功率,功率控制的计算公式为:
Pt,T=min{Pmax,10*log10(MPSSCH)+P0+α*PL};
其中,Pt,T为控制后的发射机的发射功率,Pmax为发射机的最大发射功率;MPSSCH为发送物理侧链路共享信道PSSCH所用的物理资源块PRB的数目(可从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TR 36.213协议中获取);P0和α为上层所提供的参数p0-r12和alpha-r12,一般情况下,P0∈(-126,31),α=1;
最后,按照计算得到的Pt,T作为发射机的发射功率。
另外,若有只有一个干扰机位于所述发射机2r距离附近(2r-5至2r+5范围内)或位于以10米为步长减小的范围内,则直接将此干扰机与发射机的PL代入上述功率控制的计算公式,按照计算得到的Pt,T作为发射机的发射功率。
步骤S104、将十字路口中信道质量最好的接收机作为中继车辆。
具体的,在对发射机的发射功率进行功率控制后,每两个周期(100ms),在十字路口的每个车辆统计过去两个周期(100ms)中成功接收数据包的数量,成功接收数据包数量最多的车辆为信道质量最好的接收机,被选为中继车辆。
步骤S105、所述中继车辆将处于正交道路上的两个发射机所发送的数据包进行异或,得到中继数据包。
本步骤中,中继车辆启用两个缓存,分别缓存来自纵向道路和横向道路的数据包,当来自两个方向的数据包各一个时,将这两个数据包进行异或,组成一个合并包,这个合并包就称之为中继数据包。
步骤S106、所述中继车辆在下一个周期(50ms)内选择无线资源,将所述中继数据包广播发送出去。
本步骤中,为了接收机能够判断中继数据包的组成,中继车辆在广播发送中继数据包时,需要在控制信息里指示组成该中继数据包的两个发射机(即数据包的来源车辆)的ID以及地理位置信息,以便接收机进行判断与计算。
另外,在中继车辆将中继数据包广播发送出去之前,还需要对中继车辆的发射功率进行功率控制,具体的:
中继车辆从中继数据包的来源车辆中,选出离中继车辆最近的一辆,距离为dmin,则功控后需要达到的最小传播范围为
Figure BDA0002835586750000061
具体的,参考图3,为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中的中继车辆功率控制的距离依据原理图,假设由于建筑物的遮挡,发射机T1与接收机Rα无法直接通信,发射机T2与接收机Rβ也无法直接通信,此时,处于十字路口的中继车辆R接收到T1、T2发来的数据包,R将两个数据包进行异或,得到中继数据包。由于要让Rα和Rβ都能接收到中继数据包,所以R的功率控制要保证能同时覆盖Rα和Rβ。假设T1离R最近,距离为dmin,由于T1与Rα和T2与Rβ的距离都为r,所以Rα与R的距离比Rβ与R的距离大,因此以Rα与R的距离
Figure BDA0002835586750000071
来作为R功率控制的距离依据。
对中继车辆的发射功率进行功率控制的方法同步骤S101至步骤S103所述的发射机的功率控制方法相同(此处不再赘述功率控制方法的步骤的细节),包括:中继车辆接收
Figure BDA0002835586750000072
距离附近的干扰机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利用所述干扰机的发射功率与中继车辆接收干扰机的SCI的接收功率,估算中继车辆与干扰机的信道质量;取直射径取且信道质量最差的信道,对中继车辆的发射功率进行功率控制。
步骤S107、接收机接收所述中继数据包并进行解码,得到所需数据包。
具体的,接收机接收中继数据包;其中,中继数据包中包含两个发射机(即数据包的来源车辆)的ID及地理位置信息;然后,接收机将已获取的所述两个发射机中的其中一个未遮挡的发射机所发送的数据包与所述中继数据包进行解码(即再进行一次异或),得到被遮挡的另一个发射机所发送的数据包。
以下,结合具体的例子来详细说明步骤S105至步骤S107中的中继数据包的收发。
参考图4,为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中的发射机、接收机与中继车辆的位置示意图,图中T1、T2、T3为发射机,R1、R2、R3为接收机,R为处于十字路口的中继车辆,4块黑色矩形为由于建筑物等遮挡形成的NLOS区域。
例如,中继车辆R将T1发送的数据包P1和T2发送的数据包P2进行异或,得到中继数据包P12,假设P1的序列为1010,P2的序列为0111,则P12的序列1101。
然后,中继车辆R将中继数据包P12广播发送出去,由于建筑物的遮挡,R2和R3无法接收到T1发送的数据包P1,所以需要通过接收中继数据包P12来获取P1,又因为R2、R3与T2之间没有遮挡,所以R2和R3可以直接获取到T2发送的数据包P2,因此,R2和R3可以将P12与已知的P2进行解码(即再进行一次异或),得到P1。
另外,中继车辆R在对两个数据包进行异或时,必须考虑发射机的位置,若R将T2发出的数据包P2和T3发出的数据包P3进行异或,R1在接收到中继数据包时,两个数据包的信息都无法解码。因此,中继车辆R必须选择处于相互正交的道路上的两个发射机所发送的数据包进行异或。
可见,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车辆间数据自组织传输方法,取直射径且取信道质量最差的信道,将车辆的发射功率进行了合理控制,减小了对其他车辆之间数据包的传输所造成的干扰;将十字路口中信道质量最好的车辆作为中继车辆,中继车辆将两个数据包合并为中继数据包并广播发送出去,可以实现在一个资源块内转发两个数据包,从而减少资源占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利用中继车辆进行中继传输,使得受建筑物遮挡影响的NLOS链路转换为LOS链路,提高了数据包传输的成功率。
可以理解,该方法可以通过任何具有计算、处理能力的装置、设备、平台、设备集群来执行。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方法可以由单个设备执行,例如一台计算机或服务器等。本实施例的方法也可以应用于分布式场景下,由多台设备相互配合来完成。在这种分布式场景的情况下,这多台设备中的一台设备可以只执行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方法中的某一个或多个步骤,这多台设备相互之间会进行交互以完成所述的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间数据自组织传输装置。参考图5,所述的车辆间数据自组织传输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501,被配置为假设发射机与接收机的距离为r,发射机接收2r距离附近的干扰机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其中,所述SCI中带有干扰机的发射功率;
估算模块502,被配置为利用所述干扰机的发射功率与所述发射机接收所述SCI的接收功率,估算发射机与干扰机的信道质量;
控制模块503,被配置为根据所述信道质量,对发射机的发射功率进行功率控制。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所述车辆间数据自组织传输装置,还包括:
选取模块,被配置为将十字路口中信道质量最好的接收机作为中继车辆;
第一生成模块,被配置为所述中继车辆将处于正交道路上的两个发射机所发送的数据包进行异或,得到中继数据包;
发送模块,被配置为所述中继车辆将所述中继数据包广播发送;
第二生成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机接收所述中继数据包并进行解码,得到所需数据包。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模块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时可以把各模块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上述实施例的装置用于实现前述实施例中相应的方法,并且具有相应的方法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任意一实施例所述的车辆间数据自组织传输方法。
图6示出了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更为具体的电子设备硬件结构示意图,该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1010、存储器1020、输入/输出接口1030、通信接口1040和总线1050。其中处理器1010、存储器1020、输入/输出接口1030和通信接口1040通过总线1050实现彼此之间在设备内部的通信连接。
处理器1010可以采用通用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微处理器、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等方式实现,用于执行相关程序,以实现本说明书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
存储器1020可以采用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静态存储设备,动态存储设备等形式实现。存储器1020可以存储操作系统和其他应用程序,在通过软件或者固件来实现本说明书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时,相关的程序代码保存在存储器1020中,并由处理器1010来调用执行。
输入/输出接口1030用于连接输入/输出模块,以实现信息输入及输出。输入输出/模块可以作为组件配置在设备中(图中未示出),也可以外接于设备以提供相应功能。其中输入设备可以包括键盘、鼠标、触摸屏、麦克风、各类传感器等,输出设备可以包括显示器、扬声器、振动器、指示灯等。
通信接口1040用于连接通信模块(图中未示出),以实现本设备与其他设备的通信交互。其中通信模块可以通过有线方式(例如USB、网线等)实现通信,也可以通过无线方式(例如移动网络、WIFI、蓝牙等)实现通信。
总线1050包括一通路,在设备的各个组件(例如处理器1010、存储器1020、输入/输出接口1030和通信接口1040)之间传输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上述设备仅示出了处理器1010、存储器1020、输入/输出接口1030、通信接口1040以及总线1050,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该设备还可以包括实现正常运行所必需的其他组件。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设备中也可以仅包含实现本说明书实施例方案所必需的组件,而不必包含图中所示的全部组件。
上述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用于实现前述实施例中相应的方法,并且具有相应的方法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与上述任意实施例方法相对应的,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上任意一实施例所述的车辆间数据自组织传输方法。
本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
上述实施例的存储介质存储的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上任一实施例中相应的方法,并且具有相应的方法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公开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
尽管已经结合了本公开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了描述,但是根据前面的描述,这些实施例的很多替换、修改和变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其它存储器架构(例如,动态RAM(DRAM))可以使用所讨论的实施例。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宽泛范围之内的所有这样的替换、修改和变型。因此,凡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辆间数据自组织传输方法,应用于车联网,其特征在于,包括:
假设发射机与接收机的距离为r,发射机接收2r距离附近的干扰机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其中,所述SCI中带有干扰机的发射功率;
利用所述干扰机的发射功率与所述发射机接收所述SCI的接收功率,估算发射机与干扰机的信道质量;
根据所述信道质量,对发射机的发射功率进行功率控制,以减小对所述干扰机与所述接收机之间数据包的传输的干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十字路口中信道质量最好的接收机作为中继车辆;
所述中继车辆将处于正交道路上的两个发射机所发送的数据包进行异或,得到中继数据包;
所述中继车辆将所述中继数据包广播发送;
接收机接收所述中继数据包并进行解码,得到所需数据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机接收2r距离附近的干扰机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具体为:
发射机接收距离2r-5至2r+5范围内的干扰机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干扰机的发射功率与所述发射机接收所述SCI的接收功率,估算发射机与干扰机的信道质量,具体包括:
利用所述发射机接收干扰机的SCI的接收功率Pr,TI,计算所述发射机接收干扰机的SCI的接收的信号强度指示RSSI:
RSSI=10*log10(Pr,TI/2);
利用所述发射机接收干扰机的SCI的RSSI与所述干扰机的发射功率Pt,I,估算出发射机与干扰机的信道的路损PL:
PL=10*log10(Pt,I)-30-RSSI;
其中,PL大则信道质量差,PL小则信道质量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信道质量,对发射机的发射功率进行功率控制,具体包括:
若有多个干扰机位于所述发射机2r距离附近,则取发射机与干扰机之间为直射径且取信道质量最差的信道;
根据所述直射径且信道质量最差的信道的PL,计算控制后的发射机的发射功率Pt,T
Pt,T=min{Pmax,10*log10(MPSSCH)+P0+α*PL};
其中,Pmax为发射机的最大发射功率;MPSSCH为发送物理侧链路共享信道PSSCH所用的物理资源块PRB的数目;P0和α为上层所提供的参数p0-r12和alpha-r12,一般情况下,P0∈(-126,31),α=1;
按照计算得到的Pt,T作为发射机的发射功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发射机2r距离附近没有干扰机,则以10米为步长,逐步减小范围,直到有干扰机出现。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十字路口中信道质量最好的接收机作为中继车辆,具体包括:
在十字路口的每个车辆统计过去100ms中成功接收数据包的数量,成功接收数据包数量最多的车辆为信道质量最好的接收机,被选为中继车辆。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继车辆将所述中继数据包广播发送之前,还包括:对所述中继车辆的发射功率进行功率控制:
中继车辆接收
Figure FDA0003561990270000021
距离附近的干扰机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其中,dmin取所述两个发射机与所述中继车辆的距离中的最小值;
利用所述干扰机的发射功率与中继车辆接收所述SCI的接收功率,估算中继车辆与干扰机的信道质量;
根据所述信道质量,对中继车辆的发射功率进行功率控制。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机接收所述中继数据包并进行解码,得到所需数据包,具体包括:
接收机接收所述中继数据包;其中,所述中继数据包中包含所述两个发射机的ID及地理位置信息;
接收机将已获取的所述两个发射机中的其中一个未遮挡的发射机所发送的数据包与所述中继数据包进行异或,得到被遮挡的另一个发射机所发送的数据包。
10.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1476466.0A 2020-12-14 2020-12-14 车辆间数据自组织传输方法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1126723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76466.0A CN112672322B (zh) 2020-12-14 2020-12-14 车辆间数据自组织传输方法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76466.0A CN112672322B (zh) 2020-12-14 2020-12-14 车辆间数据自组织传输方法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72322A CN112672322A (zh) 2021-04-16
CN112672322B true CN112672322B (zh) 2022-08-05

Family

ID=754060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76466.0A Active CN112672322B (zh) 2020-12-14 2020-12-14 车辆间数据自组织传输方法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72322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94764A (zh) * 2018-12-07 2020-06-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质量检测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49330B1 (ko) * 2004-09-02 2008-07-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적응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US8068826B2 (en) * 2008-02-01 2011-11-29 Motorola Solu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ransmit power and incumbent protection in a cognitive radio system
CN104703142B (zh) * 2015-03-10 2018-09-04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博弈论的车联网位置追踪的车辆功率控制方法
CN107071854B (zh) * 2017-04-25 2019-11-26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车联网最大化中继转发概率的分布式多跳广播方法
WO2020096693A1 (en) * 2018-11-08 2020-05-14 Convida Wireless, Llc Sidelink transmit power control for new radio v2x
CN114375034A (zh) * 2019-02-15 2022-04-19 成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功率控制方法及功率控制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94764A (zh) * 2018-12-07 2020-06-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质量检测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72322A (zh) 2021-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30501A (zh) 定位方法、装置及设备
US20070270102A1 (en) Distributed coordination of a clear channel assessment (CCA) threshold
US975649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covering neighbor device in D2D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9644437B (zh) 设备对设备通信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US10524302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KR20230132820A (ko) 앵커 단말 결정 방법, 정보 송신 방법, 통신 노드 및저장 매체
US20210410080A1 (en) Power Control Method and Power Control Apparatus
CN110351682B (zh) 一种通信设备定位方法及相关设备
EP3442284B1 (en)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of vehicle network
CN111092673B (zh) 一种资源选择方法及终端设备
EP3354048A1 (en) Speed dependent transmission format for vehicular transmission
US20220053498A1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resource selection
JP7410318B2 (ja) V2x通信におけるリソース割り当てを処理するための方法、システム、およびデバイス、ならびに媒体
WO2017121378A1 (zh) 网络管理侧和用户设备侧的装置及方法、中央管理装置
CN111866719A (zh) 通信方法、距离确定方法及装置
WO2015159411A1 (ja) 周波数割り当て装置、周波数割り当て方法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CN112312455B (zh) 波束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12911652A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2672322B (zh) 车辆间数据自组织传输方法和电子设备
US9137673B2 (en) Interference control system for simultaneously supporting low power communication and high spectral efficient communication
CN111867076B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US2021034535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response information,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4554421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Su et al. A robust deafness-free MAC protocol for directional antennas in ad hoc networks
CN109391922A (zh) 一种旁路通信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