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71059B - 夹持装置及充电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夹持装置及充电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671059B CN112671059B CN202011455294.9A CN202011455294A CN112671059B CN 112671059 B CN112671059 B CN 112671059B CN 202011455294 A CN202011455294 A CN 202011455294A CN 112671059 B CN112671059 B CN 11267105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amping
- assembly
- sliding
- base
- bea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0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3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10000000988 bone and bon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3013 elast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97 corro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267 cellular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260 foa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060 rub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41 silica g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2027 silica g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844 transform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夹持装置,该夹持装置包括:基座、承载机构以及夹持机构;基座具有安装面,用于连接承载机构;承载机构设置于安装面的一侧;承载机构还具有承载面,且承载面与安装面平行设置;当承载面受力时,承载机构相对于基座运动;夹持机构设置于基座上,并与承载机构连接;夹持机构在承载机构的带动下,可运动至夹持位置以实现夹持功能;其中,夹持机构的运动轨迹为弧线。通过上述方式,可以利用夹持物的自重力,对夹持物进行自动夹持,提高了用户使用夹持装置的便利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夹持装置及充电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的不断发展,电子设备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娱乐工具和社交工具,同时也衍生出了很多与电子设备相关的产品。例如,手机支架可以和手机配合进行使用,对手机起到夹持或支撑的作用,以便于用户对手机进行操作。目前,多数的手机支架采用弹簧实现夹持,需要用户克服弹簧的弹力将两个夹头张开,然后再将手机放入两个夹头之间,最后利用弹簧的弹力带动夹头将手机夹紧,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了不便。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基座、承载机构以及夹持机构;所述基座具有安装面,用于连接所述承载机构;所述承载机构设置于所述安装面的一侧;所述承载机构还具有承载面,且所述承载面与所述安装面平行设置;当所述承载面受力时,所述承载机构相对于所述基座运动;所述夹持机构设置于所述基座上,并与所述承载机构连接;所述夹持机构在所述承载机构的带动下,可运动至夹持位置以实现夹持功能;其中,所述夹持机构的运动轨迹为弧线。
本申请实施例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充电设备,所述充电设备包括:充电线圈、散热板以及夹持装置;所述充电线圈和所述散热板设置于所述夹持装置内;夹持装置包括:基座、承载机构以及夹持机构;所述基座具有安装面,用于连接所述承载机构;所述承载机构设置于所述安装面的一侧;所述承载机构还具有承载面,且所述承载面与所述安装面平行设置;当所述承载面受力时,所述承载机构相对于所述基座运动;所述夹持机构设置于所述基座上,并与所述承载机构连接;所述夹持机构在所述承载机构的带动下,可运动至夹持位置以实现夹持功能;其中,所述夹持机构的运动轨迹为弧线;其中,所述散热板设置于所述基座在所述安装面的一侧,且位于所述承载机构与所述基座之间;所述充电线圈设置于所述散热板背离所述安装面的一侧,且所述充电线圈在所述承载机构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承载面的覆盖范围内。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夹持装置,通过将夹持物放置于承载机构的承载面上,使得承载面能够受到来自于夹持物的重力,进而实现承载机构在重力的影响下,相对于基座发生的运动。通过将夹持机构的运动轨迹设置为弧线,使得夹持机构能够在承载机构的带动下进行转动,从而转动至夹持位置对承载面上的夹持物进行夹持。同时,将基座上的安装面和承载机构上的承载面平行设置,使得承载机构在承载面上受力时,夹持装置能够在平置状态下,对放置于承载面上的夹持物进行夹持。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夹持装置在平置状态下,可以利用夹持物的自重力,对夹持物进行自动夹持,而用户仅需将夹持物放置于承载面上即可,提高了用户使用夹持装置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夹持装置10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夹持装置10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基座100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基座100沿Ⅴ-Ⅴ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4中第一壳体110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图4中第二壳体120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2中基座100与承载机构200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基座100和承载机构200沿Ⅺ-Ⅺ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承载支架211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0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3是图12中承载板2111滑入滑动空间101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2中滑动杆213a和导向柱123a在另一实施例中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2中弹性件212在另一实施例中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2中滑动杆213a和导向柱123a在又一实施例中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0中承载支架211在另一实施例中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10中承载支架211与基座100沿Ⅺ-Ⅺ在另一实施例中的部分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图18中承载支架211与基座100沿Ⅺ-Ⅺ在又一实施例中的部分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0是图9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21是图20中两根连杆222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2是图2中基座100、承载机构200以及夹持机构300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3是图22中基座100、承载机构200以及夹持机构300沿Ⅵ-Ⅵ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4是图23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25是图24中夹持机构300旋出收容空间102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6是图23中夹持支架311的结构示意图;
图27是图22中基座100、承载机构200以及夹持机构300在另一实施例中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8是图26中夹持支架311在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9是图28中F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0是图24中限位板321的结构示意图;
图31是图24中两个传动件322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设备20的结构示意图;
图33是图32中充电设备20沿Ⅸ-Ⅸ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4是图33中H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5是手机5放置于充电设备20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6是充电设备20对手机5进行夹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作为在此使用的“电子设备”(或简称为“终端”)包括,但不限于被设置成经由有线线路连接(如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数字用户线路(DSL)、数字电缆、直接电缆连接,以及/或另一数据连接/网络)和/或经由(例如,针对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WLAN)、诸如DVB-H网络的数字电视网络、卫星网络、AM-FM广播发送器,以及/或另一通信终端的)无线接口接收/发送通信信号的装置。被设置成通过无线接口通信的通信终端可以被称为“无线通信终端”、“无线终端”或“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卫星或蜂窝电话;可以组合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传真以及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PCS)终端;可以包括无线电电话、寻呼机、因特网/内联网接入、Web浏览器、记事簿、日历以及/或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器的PDA;以及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或包括无线电电话收发器的其它电子装置。手机即为配置有蜂窝通信模块的电子设备。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对本申请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请参阅图1至图2,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夹持装置10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夹持装置10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夹持装置10可以用于夹持或支撑,诸如手机、平板电脑以及便携式设备等电子设备,以便于用户对电子设备进行使用。本实施例以夹持装置10用于夹持手机为例进行如下说明。
如图1至图2所示,该夹持装置10可以包括:基座100、承载机构200、夹持机构300以及功能件400。其中,承载机构200、夹持机构300以及功能件400可以设置于基座100上。承载机构200具有承载面201,用于放置手机。当承载面201受力时,承载机构200可相对于基座100运动。夹持机构300与承载机构200连接,并可在承载机构200的带动下运动,以夹持放置于承载面201上的手机。功能件400可以与承载面201上的手机配合进行使用。在本实施例中,夹持装置10在平置状态下,可以利用手机的自重力,驱动夹持机构300对承载面201上的手机进行自动夹持,提高了用户使用的便利性。
请参阅图3至图8,图3是图2中基座100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基座100沿Ⅴ-Ⅴ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图4中第一壳体110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8是图4中第二壳体120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和图4所示,基座100可以用于安装夹持装置10所需的部件,以实现夹持装置10的相关功能。该基座100可以包括: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其中,第一壳体110可以盖设于第二壳体120,且两者可以共同围设形成滑动空间101。该滑动空间101可以用于安装承载机构200和功能件400。同时,第一壳体110还可以形成有收容空间102。该收容空间102用于收容夹持机构300,使得夹持机构300在未夹持手机时,可以运动至收容空间102内,以提高夹持装置10在外形上的一致性。
如图4至图6所示,第一壳体110可以包括:顶壁111和侧壁112。其中,侧壁112可以设置于顶壁111的一侧,并在顶壁111的厚度方向上延伸。顶壁111和侧壁112可以共同围设形成相应的敞口结构。第二壳体120可以盖设于侧壁112背离顶壁111的一侧,以封闭上述敞口结构,从而与第一壳体110共同围设形成滑动空间101。该滑动空间101除了可以用于安装承载机构200和功能件400以外,还可以用于安装实现功能件400功能所需的电路板以及相应的走线。在本实施例中,顶壁111和侧壁112可以是一体结构。例如,两者可以通过注塑成型、冲压成型、热吸成型等工艺一体成型。在一些实施例中,顶壁111和侧壁112也可以是两个相互独立的结构件,两者可以通过卡接、粘接和焊接等组装方式中的一种及其组合进行连接。
顶壁111可以开设有连通滑动空间101的缺口1111。该缺口1111用于为承载机构200的运动提供避让空间,使得承载机构200具有承载面201的部分可以通过缺口1111运动至滑动空间101外,以便于将手机放置在承载面201上。在本实施例中,缺口1111在外形上可以是类似于矩形的形状。在一些实施例中,缺口1111在外形上还可以是类似于圆形、三角形或者梯形的形状,仅需承载机构200具有承载面201的部分区域能够通过缺口1111运动至滑动空间101外即可。此外,顶壁111还可以设置有限位挡墙1112,用于限制承载机构200的运动范围。如图5所示,顶壁111环绕缺口1111的部分区域,可以向滑动空间101内凸出设置,以形成限位挡墙1112。当承载机构200向滑动空间101外运动时,限位挡墙1112就能够与承载机构200上相配合的部件卡接,以避免承载机构200从滑动空间101内脱出。
侧壁112背离滑动空间101的一侧可以开设有收容空间102,以收容夹持机构300,提高夹持装置10的外观一致性。例如,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112,在其背离滑动空间101的一侧,均开设有收容空间102。即,第一壳体110可开设有两个收容空间102,且两个收容空间102分别位于第一壳体110相对设置的两侧。相应地,夹持机构300也可以有两个,且两个夹持机构300可以分别收容在两个相对设置的收容空间102内,当需要夹持手机时,两个夹持机构300可以从收容空间102内运动至收容空间102外,以将放置在承载面201上的手机夹持在中间。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侧壁112背离顶壁111一侧可以开设有螺钉孔,而第二壳体120与盖设于侧壁112的区域也开设有螺钉孔。由此,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可以通过螺钉装配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也可以通过其他固定方式进行装配,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如图6至图7所示,侧壁112在收容空间102内可以包括:第一壁面1121、第二壁面1122、第三壁面1123以及第四壁面1124。其中,第一壁面1121和第二壁面1122相对设置。第三壁面1123分别与第一壁面1121和第二壁面1122相接。第四壁面1124分别与第一壁面1121、第二壁面1122以及第三壁面1123相接。如图6所示,侧壁112在收容空间102内的壁面上还可以形成有第一孔洞1125、第二孔洞1126、通槽1127以及骨位板1128。例如,第一壁面1121和第二壁面1122均开设有第一孔洞1125和第二孔洞1126,且两个壁面上的第一孔洞1125和第二孔洞1126相对设置。第三壁面1123在靠近第一壁面1121和第二壁面1122的区域均开设有两个通槽1127,且两个通槽1127可以并排设置在第三壁面1123上。第三壁面1123还形成有凸出壁面的骨位板1128,且骨位板1128上可以开设有与第一孔洞1125相对应的通孔1128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孔洞1125可以与骨位板1128的通孔11281配合,以安装承载机构200的部分结构,实现承载机构200相对于基座100的运动。第二孔洞1126可以用于安装夹持机构300的部分结构,以实现夹持机构300相对于基座100的运动。通槽1127可以连通滑动空间101和收容空间102,使得承载机构200可以通过通槽1127与夹持机构300连接,进而带动夹持机构300运动。
如图4和图8所示,第二壳体120可以盖设于侧壁112背离顶壁111的一侧,以与第一壳体110共同围设形成滑动空间101。该第二壳体120可以包括:底板121以及支撑台122。其中,底板121可以盖设于侧壁112背离顶壁111的一侧,以与第一壳体110共同围设形成滑动空间101。支撑台122可以设置于底板121背离第一壳体110的一侧,用于支撑底板121。
底板121与侧壁112相接的区域可以形成有螺钉孔,与侧壁112的螺钉孔相对应,使得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可以通过螺钉装配连接。同时,底板121还具有用于连接承载机构200的安装面1211。例如,底板121位于滑动空间101内的壁面可以作为连接承载机构200的安装面1211,以实现承载机构200与基座100的连接。其中,安装面1211可以与承载机构200的承载面201平行设置,使得夹持装置10可以在平置状态下,也即是安装面1211与桌面相平行的状态,对放置在承载面201上的手机进行夹持。如图7所示,安装面1211可以开设有多个透气孔1212,该透气孔1212在厚度方向上可以贯穿底板121,用于对安装在滑动空间101内的功能件400进行散热。
支撑台122可以设置于底板121背离侧壁112的一侧,并与侧壁112相对设置。当第二壳体120放置于桌面时,支撑台122可以支撑起底板121,使得底板121与桌面间隔设置,以提高透气孔1212的散热效率。相应地,支撑台122也可以开设有散热孔1221,以进一步提升第二壳体120的散热性能。此外,支撑台122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且两个支撑台122分别与开设有收容空间102的两个侧壁112相对设置,以提高支撑台122的支撑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的材质可以是硬质塑料。同时,由于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一般会直接暴露于外界环境,因此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可以具有一定的耐磨耐蚀防刮等性能,或者在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的外表面涂布一层用于耐磨耐蚀防刮的功能材料。此外,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的外表面上还可以设置有相应的品牌标识(LOGO),以美化夹持装置10的外观,提高品牌辨识度。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请参阅图9至图10,图9是图2中基座100与承载机构200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中基座100和承载机构200沿Ⅺ-Ⅺ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如图9至图10所示,承载机构200可以设置于安装面1211的一侧,其可以用于放置手机,并带动夹持机构300对手机进行夹持。该承载机构200可以包括:滑动组件210和传动组件220。其中,滑动组件210可以设置于安装面1211的一侧,且滑动组件210可以与基座100滑动连接。传动组件可以与基座100转动连接,且传动组件220还分别连接滑动组件210和夹持机构300。在本实施例中,滑动组件210可以具有承载面201。当承载面201受力时,滑动组件210可相对于基座100在垂直于承载面201的方向上滑动,以提供正向作用力。传动组件220则可以在滑动组件210的带动下相对于基座100转动,从而带动夹持机构300运动,以对承载面201上的手机进行夹持。
如图10所示,滑动组件210可以包括:承载支架211和弹性件212。其中,承载支架211可以具有承载面201,且承载支架211与基座100滑动连接,滑动方向与承载面201垂直,用于带动传动组件220相对于基座100转动。弹性件212可以分别连接承载支架211和基座100,用于实现承载支架211滑动后的自动复位。
请结合图10参阅图11至图13,图11是图10中承载支架211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0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3是图12中承载板2111滑入滑动空间101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承载支架211可以位于滑动空间101内,且承载支架211具有承载面201的部分区域可以在弹性件212的作用下,可以滑出滑动空间101,以便于将手机放置在承载面201上。如图11所示,承载支架211可以包括:承载板2111和连接板2112。其中,承载板2111与底板121平行设置,且承载板2111背离底板121的一面可以为承载面201,以实现承载面201与安装面1211的平行设置。承载板2111还可以在弹性件212的作用下,滑出滑动空间101,以便于将手机放置在承载面201上。同时,当承载板2111在承载面201处受手机自重力影响,滑入滑动空间101时,手机还可以与顶壁111相接触,使得承载面201可以与顶壁111背离底板121的一侧齐平设置,以便于夹持机构300对承载面201上的手机进行夹持。连接板2112设置于承载板2111的一侧,并向靠近底板121的方向延伸,用于连接传动组件220,以带动传动组件220相对于基座100转动。同时,连接板2112还用于与限位挡墙1112相配合,避免承载支架211相对于基座100滑动时,脱出滑动空间101。
承载板2111可以与第二壳体120滑动连接,以实现承载支架100相对于基座100的滑动。如图8和图11所示,承载板2111可以设置有滑动件213,而第二壳体120的底板121可以设置有导向件123。滑动件213可以与导向件123滑动连接,且滑动件213的滑动方向与承载面201相垂直,以提供正向作用力带动传动组件220转动。
如图12至图13所示,滑动件213可以是滑动杆213a,导向件123可以是导向柱123a。其中,滑动杆213a可以设置于承载板2111背离承载面201的一侧,并向靠近底板121的方向延伸。导向柱123a可以设置于底板121的安装面1211上,并向靠近承载板2111的方向延伸。在本实施例中,导向柱123a可以具有盲孔1231,滑动杆213a可以通过盲孔1231插设于导向柱123a,并可沿导向柱123a在盲孔1231内的壁面滑动,以实现滑动杆213a和导向柱123a的滑动连接。当滑动杆213a相对于导向柱123a滑动时,承载板2111就可以在滑动杆213a的带动下,相对于底板121在垂直于承载面201的方向上滑动,以带动传动组件220相对于基座100转动,最终通过传动组件220带动夹持机构300运动,实现夹持装置10的夹持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承载板2111可以设置有四根滑动杆213a,且四根滑动杆213a可以分别位于承载板2111的四个角落上。相应地,导向柱123a的数量可以与滑动杆213a相适配,且在底板121上的设置位置也可以与滑动杆213a相对应。通过设置四组滑动杆213a和导向柱123a,可以提高承载板2111相对于底板121滑动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在一些实施例中,滑动杆213a的数量也可以不限于四根,其具体的数量和设置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具体设置,仅需滑动杆213a能够与导向柱123a相配合实现滑动即可。
请参阅图14,图14是图12中滑动杆213a和导向柱123a在另一实施例中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滑动杆213a和导向柱123a还可以设置有相应的限位结构,以限制承载板2111的滑动,避免承载支架211脱出滑动空间101。如图14所示,滑动杆213a设置于盲孔1231内的区域可以开设有限位槽2131,导向柱123a上可以设置有销钉1232。该销钉1232穿设于导向柱123a,且位于限位槽2131内。由此,当滑动杆213a相对于导向柱123a滑动时,销钉1232可以与限位槽2131相卡接,以避免滑动杆213a从导向柱123a中脱出,进而可以起到限位挡墙1112的作用,实现对承载支架211的限位,避免承载支架211在滑动时脱出滑动空间101。
如图12所示,弹性件212可以套设于滑动杆213a,且弹性件212的一端可以连接承载板2111,另一端可以连接导向柱123a。当承载面201上放置有手机时,承载板2111可以在手机的重力作用下滑入滑动空间101。此时,弹性件212受承载板2111挤压,可以产生形变作用力,以抵接承载板2111。当承载面201上的手机被取走时,承载板2111就可以在弹性件212的形变作用力的推动下,滑出滑动空间101,实现自动复位,以便于下次在承载面201上放置手机。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212可以是弹簧,以产生弹性件212所需的形变作用力。弹性件212的数量也可以为四根,与滑动杆213a和导向柱123a的数量相对应。
请参阅图15,图15是图12中弹性件212在另一实施例中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如图15所示,当弹性件212为弹簧时,弹性件212也可以不套设于滑动杆213a,其也可以设置于导向柱123a的盲孔1231内,其相对两端可以分别抵接滑动杆213a和导向柱123a。当滑动杆213a相对于导向柱123a滑动时,弹性件212可以产生形变作用力推动滑动杆213a,进而带动承载板2111滑动实现自动复位。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弹性件212设置于盲孔1231内时,弹性件212也可以是橡胶、硅胶以及泡沫等弹性材料。通过将弹性材料填充在盲孔1231内,利用弹性材料的形变产生作用力,也可以实现弹性件212的复位功能。
请参阅图16,图16是图12中滑动杆213a和导向柱123a在又一实施例中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滑动杆213a和导向柱123a的设置位置也可以互换。如图16所示,承载板2111背离承载面201的一侧可以设置有导向柱123a,而底板121的安装面1211上则可以设置有滑动杆213a。其中,滑动杆213a依然可以插设于导向柱123a,从而实现滑动杆213a和导向柱123a的滑动连接,其具体的滑动方式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或类似,本实施例在此不与赘述。相应地,弹性件212的设置方式也可以随滑动杆213a和导向柱123a的变化而改变。例如,当滑动杆213a设置于底板121上,而导向柱123a设置于承载板2111上时,弹性件212可以套设于滑动杆213a,且弹性件212的一端可以连接底板121,另一端则可以连接导向柱123a,以实现其复位功能。
请参阅图17至图18,图17是图10中承载支架211在另一实施例中结构示意图,图18是图10中承载支架211与基座100沿Ⅺ-Ⅺ在另一实施例中的部分截面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滑动件213和导向件123也可以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中的滑动杆213a和导向柱123a的方案。滑动件213也可以是滑动块213b,而导向件123也可以是滑动槽123b,通过将滑动块213b设置于滑动槽123b内,也可以实现滑动件213与导向件123的滑动连接。如图17和图18所示,承载支架211还可以设置有滑动板2113。该滑动板2113可以位于承载板2111的一侧,并与侧壁112在滑动空间101内的壁面相对设置。其中,滑动块213b可以设置于滑动板2113与侧壁112相对设置的表面上,而滑动槽123b则可以开设于侧壁112在滑动空间101内与滑动板2113相对设置的壁面上,且开设方向与承载面210相垂直。由此,滑动块213b可以设置于滑动槽123b内,并可相对于滑动槽123b滑动,从而实现滑动件213和导向件123的滑动连接。通过设置滑动块213b和滑动槽123b的方式,还可以利用滑动槽123b与滑动块213b的卡接,起到限位挡墙1112的作用,实现对承载支架211的限位,避免承载支架211在滑动时,脱出滑动空间101。相应地,承载板2111和底板121可以形成有相对设置的安装柱202,用于安装弹性件212以实现承载板2111的自动复位。例如,弹性件212的两端可以分别套设于承载板2111和底板121的安装柱202上,通过安装柱202保持弹性件212的作用力方向与承载板2111的滑动方向一致。当滑动块213b相对于滑动槽123b滑动时,弹性件212就可以产生形变作用力,以实现承载板2111的自动复位。
请参阅图19,图19是图18中承载支架211与基座100沿Ⅺ-Ⅺ在又一实施例中的部分截面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滑动块213b和滑动槽123b的设置位置也可以互换。如图19所示,滑动块213b可以设置于侧壁112在滑动空间101的壁面上,而滑动槽123b可以开设于滑动板2113与侧壁112相对设置的壁面上,仅需滑动块213b能够设置于滑动槽123b内,并可相对于滑动槽123b滑动即可,本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滑动件213和导向件123还可以是其他能够实现滑动的结构件,如滑轨以及与滑轨相配合的部件等等,仅需滑动件213能够相对于导向件123滑动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滑动组件210除了利用手机自重力的方式带动传动组件220转动以外,还可以采用电驱的方式,带动传动组件220转动。例如,滑动组件210除了原本的承载支架211以外,还可以设置有传感器、电机以及丝杆,以代替上述实施例中的弹性件212。其中,传感器可以设置在承载板2111上。电机和丝杆位于滑动空间101内,且电机和丝杆连接。丝杆上的运动块与传动组件220连接。当传感器检测到承载板2111受到重力时,电机可以带动丝杆运动,使得丝杆上的运动块可以带动传动组件220转动。此外,传感器也可以采用距离传感器,检测承载板2111的滑动距离,当滑动距离达到预设值时,电机带动丝杆工作,以实现传动组件220的转动。电机、丝杆以及传感器的具体设置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具体设置,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如图11至图13所示,连接板2112可以用于与传动组件220连接,以带动传动组件220相对于基座100转动。其中,连接板2112可以与侧壁112在第三壁面1123上的通槽1127相对设置,以便于与连接板2112连接的传动组件220通过通槽1127与收容空间102内的夹持机构300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板2112上可以开设有开口21121,传动组件220的部分结构可以设置于开口21121内。当连接板2112在承载板2111的带动下滑动时,传动组件220就可以与开口21121内的壁面相接触,从而在连接板2112的带动下相对于基座100转动。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板2112与传动组件220的连接方式也可以不限于上述开设开口21121的方式,仅需连接部2112能够带动传动组件220相对于基座100转动即可。
连接板2112还可以与限位挡墙1112相卡接,避免承载支架211相对于基座100滑动时,脱出滑动空间101。例如,连接板2112的部分区域可以向侧壁112的方向凸出设置,以形成卡接部21122。当承载支架211相对于基座100滑动时,卡接部21122就可以与限位挡墙1112相卡接,从而避免承载支架211脱出滑动空间101。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板2112的数量可以为四个,且四个连接板2112可以分布于承载板2111的四个角落,仅需连接板2112与侧壁112在第三壁面1123上开设的通槽1127相对设置即可。
请结合图12参阅图20至图21,图20是图9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图21是图20中两根连杆222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如图12和图20所示,传动组件220可以作为滑动组件210和夹持机构300的桥梁,实现两者的联动。传动组件220可以包括:第一转轴221和连杆222。其中,第一转轴221可以穿设于连杆222,且第一转轴221的一端可以设置于侧壁112的第一孔洞1125内,另一相对端可以设置于骨位板1128的通孔11281内,由此连杆222可以通过第一转轴221相对于侧壁112转动,以实现传动组件220相对于基座100的转动。连杆222的一端可以通过通槽1127设置于滑动空间101内,并与连接板2112连接。例如,连杆222的一端可以设置于连接板2112的开口21121内。连杆222的另一端可以设置于收容空间102内,用于与夹持机构300连接。当承载板2111相对于底板121滑动时,连杆222就可以在连接板2112的带动下,相对于侧壁112转动,从而带动夹持机构300运动。
如图21所示,连杆222的数量可以为两根,且两根连杆222可以并排设置。两根连杆222可以通过两个通槽1127连接夹持机构300和连接板2112,以增加传动组件220带动夹持机构300运动的稳定性。同时,两根连杆222可以连接在一起,以保持两个连杆222相对于基座100转动的一致性。在本实施例中,传动组件220的数量也可以为四个,与连接板2112的数量相同。四个传动组件220可以两两一组设置于两个收容空间102内,并与侧壁112开设的通槽1127相对设置,以便于传动组件220通过通槽1127连接夹持机构300和连接板2112。
在一些实施例中,传动组件220也可以将连杆222替换为扭簧。例如,扭簧可以套设于第一转轴221,其一端可以与连接板2112连接,另一端可以与夹持机构300连接。通过设置扭簧代替连杆222,可以利用扭簧的弹性形变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避免传动组件220在受不正常作用力时,与连接板2112或夹持机构300发生硬接触,导致夹持装置10损坏。
请参阅图22至图27,图22是图2中基座100、承载机构200以及夹持机构300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3是图22中基座100、承载机构200以及夹持机构300沿Ⅵ-Ⅵ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4是图23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图25是图24中夹持机构300旋出收容空间102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6是图23中夹持支架311的结构示意图,图27是图22中基座100、承载机构200以及夹持机构300在另一实施例中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如图22至图23所示,夹持机构300可以设置于收容空间102内,且夹持机构300可在连杆222的带动下运动,以夹持承载面201上的手机。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连杆222在连接板2112的带动下相对于侧壁112转动,因此夹持机构300在连杆222的带动下,可相对于第一转轴221进行转动。即,夹持机构300的运动轨迹可以为弧线。由此,当连杆222相对于侧壁112转动时,夹持机构300可以在连杆222的带动下旋出收容空间102,并转动至夹持位置对手机进行夹持。该夹持位置可以是夹持机构300从收容空间102旋出后,转动至与承载面201上的手机相接触的位置。
如图23所示,夹持机构300可以包括:夹持组件310和限位组件320。其中,夹持组件310可以与连杆222连接,用于夹持承载面201上的手机。限位组件320可以设置于夹持组件310内,当夹持组件310在连杆222的带动下转动时,限位组件320可相对于夹持组件310滑动,并可滑动至夹持组件310外,以增加夹持组件310的夹持范围。在本实施例中,夹持组件310在旋出或旋入收容空间102的过程中,夹持组件310还可相对于基座100和连杆222转动,以改变连杆222带动夹持组件310转动的作用力方向,使得夹持组件310对手机侧边框施加的夹持力方向更加偏向于垂直于手机侧边框的方向,提高夹持组件310的夹持效果和夹持稳定性。
如图24和图25所示,夹持组件310可以包括:夹持支架311、第二转轴312以及第三转轴313。其中,夹持支架311可以设置于收容空间102内,并与连杆222位于收容空间102内的一端连接,从而在连杆222的带动下旋出或旋入收容空间102。第二转轴312可以穿设于连杆222和夹持支架311。第三转轴312可以穿设于侧壁112和夹持支架311。由此,当夹持支架311在连杆222的带动下转动时,受第二转轴312和第三转轴313的影响,夹持支架311就可以实现相对于侧壁112和连杆222的转动,进而改变连杆222带动夹持支架311转动的作用力方向,使得夹持支架311对手机侧边框施加的夹持力方向更加偏向于垂直于手机侧边框的方向,提高夹持支架310的夹持效果和夹持稳定性。
如图26所示,夹持支架311可以具有夹持面3111,且夹持面3111可以位于夹持支架311背离第四壁面1124的一侧,用于夹持承载面201上的手机。夹持面3111可以为斜面,以提高夹持支架311对手机放偏后的修正能力。夹持支架311还可以具有容纳空间3112,且夹持支架311在容纳空间3112内还设置有支撑板3113。该支撑板3113可以用于安装第二转轴312和第三转轴313,以实现夹持支架311相对于侧壁112和连杆222的转动。例如,连杆222可以设置于容纳空间3112内,第二转轴312可以穿设于连杆222,且第二转轴312的一端可以穿设于支撑板3113,另一端可以穿设于夹持支架311在容纳空间3112内与支撑板3113相对设置的侧壁。由此,连杆222可以通过第二转轴312带动夹持支架311转动,且在转动过程中,夹持支架311还可通过第二转轴312相对于连杆222转动。第三转轴313的一端可以设置于第二孔洞1126内,另一端可以设置于容纳空间3112内,并穿设于支撑板3113。由此,当夹持支架311在连杆222带动下转动时,夹持支架311还可通过第三转轴313相对于侧壁112转动。通过上述方式,在连杆222带动夹持支架311转动的过程中,夹持支架311还可相对于侧壁112和连杆222转动,使得夹持面3111可以从夹持支架311背离第四壁面1124的一侧,转动至夹持支架311靠近第三壁面1123的一侧,并与承载面201上的手机侧边框相对设置,从而改变连杆222带动夹持支架311转动的作用力方向,使得夹持支架311对手机施加的夹持力方向更加偏向于垂直于手机侧边框的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夹持支架311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转轴312,用于与收容空间102内的两个传动组件220相对应,以便于传动组件220从夹持支架311的两端带动夹持支架311转动,以及实现夹持支架311相对于连杆222的转动。同时,夹持支架311的两端还都设置有第三转轴313,以便于夹持支架311与侧壁112上两个相对设置第二孔洞1126连接,从而实现夹持支架311相对于第一壳体110转动。此外,由于具有两个收容空间102,因此,夹持组件310的数量也可以为两个,且两个夹持组件310可以分别设置于两个收容空间102内。由此,两个收容空间102的夹持支架311可以在连杆222的带动下,从收容空间102内旋出,以将放置在承载面201上的手机夹持在中间。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7所示,还可以将单个收容空间102内的夹持组件310一分为二,以形成两个独立的夹持组件310,且两个独立的夹持组件310可以分别位于侧壁112在收容空间102内的第一壁面1121和第二壁面1122处,以实现从承载面201的四个角落对承载面201上的手机进行夹持。
在一些实施例中,夹持支架311上还可以设置有相应的磁吸件,用于增大夹持机构311的夹持力。其中,磁吸件的设置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具体设置,本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在夹持机构300内增加齿轮减速箱,与夹持机构300的传动结构进行连接,以提升夹持机构300的夹持力。其中,齿轮减速箱的设置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具体设置,本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如图24至图25所示,限位组件320可以设置于夹持支架310的容纳空间3112内,并可在夹持支架311的转动过程中,相对于夹持支架311滑动,以滑出容纳空间3112,增大夹持支架311的夹持范围。该限位组件320可以包括:限位板321、传动件322以及第四转轴323。其中,限位板321设置于容纳空间3112内,并与夹持支架311滑动连接,以在夹持支架311转动过程中,滑出容纳空间3112。传动件322设置于容纳空间3112内,且传动件322分别连接限位板321和第二转轴312,用于带动限位板321相对于夹持支架311滑动。第四转轴323设置于容纳空间3112内,且第四转轴323穿设于夹持支架311和传动件322,用于实现传动件322相对于夹持支架311的转动。在本实施例中,当夹持支架311在连杆222的带动下转动时,传动件322可在连杆222的带动下,相对于第四转轴323转动,从而带动限位板321相对于夹持支架311滑动,并滑出容纳空间3112,以增大夹持支架311的夹持范围。
请结合图24至图25参阅图28至图31,图28是图26中夹持支架311在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9是图28中F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0是图24中限位板321的结构示意图,图31是图24中两个传动件322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如图28至图29所示,夹持支架311在容纳空间3112内可以形成有滑槽3114,且该滑槽3114可以位于夹持支架311背离夹持面3111的一侧。限位板321可以设置在夹持支架311背离夹持面3111的一侧,且限位板321上的滑块3211可以设置于滑槽3114内,从而实现限位板321相对于夹持支架311的滑动。相应地,夹持支架311的外壁面还开设有通槽3115,限位板321可从通槽3115中滑出容纳空间3112。当限位板321滑出容纳空间3112后,其可以与夹持面3111平行设置,以增加夹持支架311的夹持范围,同时进一步提升夹持支架311对手机放偏后的修正能力。
如图30和图31所示,传动件322可以为传动齿轮,而限位板321上可以开设有相应的齿槽,通过传动齿轮与限位板321啮合,使得传动件322相对于第四转轴323转动时,限位板321能够在传动件322的带动下相对于夹持支架311滑动。如图24至图25所示,第四转轴323可以穿设于传动件322,且第四转轴323的一端可以穿设于支撑板3113,另一端可以穿设于夹持支架311在容纳空间3112内与支撑板3113相对设置的侧壁。由此,传动件322可相对于第四转轴323转动。同时,第二转轴312也可以穿设于传动件322,使得传动件322可以在连杆222的带动下转动。当连杆222带动夹持支架311转动时,由于第四转轴323在夹持支架311的带动下,会相对于侧壁112和连杆222转动,而第二转轴312在连杆222的带动下,会相对于第一转轴211转动,因此传动件322连接第四转轴323的端部,与连接第二转轴312的端部,会具有不同的转动轨迹,使得传动件322在连杆222的带动下,可相对于第四转轴323转动,从而带动限位板321相对于夹持支架311滑动。如图2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传动件322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两个传动件322并排设置,且相互连接,以保持两个传动件322的转动一致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传动件322还可以是其他能够带动限位板321滑动的结构。例如传动件322还可以是扭簧,扭簧可以套设于第四转轴323,且扭簧的一端可以与限位板321连接,另一端可以与第二转轴312连接。当连杆222带动夹持支架311转动时,扭簧在连杆222的作用下可以相对于第四转轴323转动,从而带动限位板321相对于夹持支架311滑动。采用扭簧实现限位板321的滑动,可以提供一定的缓冲能力,避免限位板321在不正常受力时,与夹持支架311硬接触,导致夹持装置10损坏。
请参阅图32至图34,图3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设备20的结构示意图,图33是图32中充电设备20沿Ⅸ-Ⅸ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4是图33中H处的局部放大图。
如图32至图34所示,滑动空间101内还可以设置有功能件400,该功能件400可以与放置在承载面201上的手机配合进行使用。例如,功能件400可以是充电线圈、电池以及信号放大器中的任意一种。在本实施例中,功能件400可以是充电线圈401,当承载面201上放置手机后,充电线圈401就能够与手机上的线圈相配合,对手机进行充电。由此,夹持装置10就可以成为具有夹持功能的充电设备20。相应地,为了降低充电过程中散发的热量,滑动空间101内还可以设置有散热板500,用于对充电线圈401进行散热。
如图33至图34所示,散热板500可以设置于底板121在安装面1211的一侧,且位于承载板2111和底板121之间。散热板500上可以设置有与底板121相配合的螺钉孔,使得散热板500可以通过螺钉与底板121装配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散热板500位于底板121和承载板2111之间,承载板2111无法直接与底板121滑动连接,因此可以将设置于底板121上的导向柱123a设置于散热板500上。例如,导向柱123a可以设置于散热板500靠近底板121的一侧,承载板2111上的滑动杆213a可以穿设于散热板500,以插入导向柱123a的盲孔1231内,实现滑动杆213a和导向柱123a的滑动连接。或者是,散热板500上也可以直接形成有与导向柱123a相同的结构,用于与滑动杆213a相配合,实现承载板2111的滑动。相应地,弹性件212的设置方式也随之改变。例如,弹性件212套设于滑动杆213a,其一端与承载板2111连接,另一端与散热板500连接。当承载板2111相对于散热板500滑动后,弹性件212可以产生形变作用力,以推动承载板2111自动复位。
充电线圈401可以设置于散热板500背离安装面1211的一侧,且位于承载板2111与散热板121之间。同时,充电线圈401在承载板2111上的正投影,位于承载面201的覆盖范围之内。当承载板2111滑入滑动空间101时,充电线圈401就可以与承载面201上的手机相对齐,从而与手机内的线圈配合,实现对手机的充电功能。此过程中,由于手机放置在承载面201后,夹持机构300会对手机进行夹持对中,因此在对手机充电时,可以避免因手机放偏,导致充电线圈401与手机线圈未对准,带来的充电效率降低的问题。
请参阅图35至图36,图35是手机5放置于充电设备20上的结构示意图,图36是充电设备20对手机5进行夹持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3至图34所示,当用户需要对手机5进行充电时,可以将手机5放置于承载板2111的承载面201上,利用手机5的自重力克服弹性件212的形变作用力,使得承载板2111可以滑入滑动空间101。此时,连杆222在连接板2112的带动下,相对于侧壁112转动,使得夹持支架311可以在连杆222的带动下,从收容空间102中旋出。在夹持支架311在旋出收容空间102的过程中,夹持支架311还相对于侧壁112和连杆222转动,使得夹持支架311的夹持面3111可以转动至面向手机5的侧边框的一侧,对手机5进行夹持。相应地,传动件322在连杆222的带动下,相对于第四转轴323转动,从而带动限位板321滑出容纳空间3112,使得限位板321可以增大夹持支架311的夹持范围,以及对放偏后的手机5进行修正。由此,当手机5放置在承载面201后,可以通过夹持机构300对手机5进行夹持对中,以修正手机5的放置位置,避免因手机5放偏,导致手机5上线圈与充电线圈401未对准,带来的充电效率低的问题。
当手机5充电完成后,用户仅需将承载面201上的手机5取走,承载板2111即可在弹性件212的形变作用力的推动下,滑出滑动空间101实现自动复位。此过程中,连接板3112带动连杆222反向运动,连杆222带动夹持支架311反向运动,使得夹持支架311可以旋入收容空间102内。相应地,传动件322也在连杆222的带动下,反向转动,从而带动限位板321滑入容纳空间3112。由此,夹持支架311在不需要夹持手机5时,可以收容在收容空间102内,提高了充电设备10的外观一致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夹持装置10,通过将手机放置于承载机构200的承载面201上,使得承载面201能够受到来自于手机的重力,进而实现承载机构200在重力的影响下,相对于基座100发生的运动。通过将夹持机构300的运动轨迹设置为弧线,使得夹持机构300能够在承载机构200的带动下进行转动,从而转动至夹持位置对承载面201上的夹持物进行夹持。同时,将基座100上的安装面1211和承载机构200上的承载面201平行设置,使得承载机构200在承载面201上受力时,夹持装置10能够在平置状态下,对放置于承载面201上的手机进行夹持。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夹持装置10在平置状态下,可以利用手机的自重力,对手机进行自动夹持,而用户仅需将手机放置于承载面201上即可,提高了用户使用夹持装置10的便利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装置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8)
1.一种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基座、承载机构以及夹持机构;
所述基座具有安装面,用于连接所述承载机构;
所述承载机构设置于所述安装面的一侧,并设置有滑动组件和传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具有与所述安装面平行的承载面,并与所述基座滑动连接;当所述承载面受力时,所述滑动组件相对于所述基座滑动,且滑动方向与所述承载面垂直;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滑动组件连接,并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且当所述滑动组件滑动时,所述传动组件在所述滑动组件的带动下相对于所述基座转动;
所述夹持机构设置于所述基座上,并设置有夹持组件和限位组件;所述夹持组件与所述传动组件连接,并能够在所述传动组件的带动下转动至夹持位置,以实现夹持功能;所述夹持组件还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且当所述夹持组件在所述传动组件的带动下转动时,所述夹持组件还相对于所述基座和所述传动组件转动;所述限位组件设置于所述夹持组件内,且所述限位组件还与所述夹持组件滑动连接;当所述夹持组件在所述传动组件的带动下转动时,所述限位组件相对于所述夹持组件滑动,并滑动至所述夹持组件外,以增加所述夹持组件的夹持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承载支架和弹性件;
所述承载支架具有所述承载面,且所述承载支架与所述基座滑动连接;当所述滑动组件相对于所述基座滑动时,所述承载支架相对于所述基座滑动,且滑动方向与所述承载面垂直;所述弹性件分别与所述承载支架和所述基座连接;当所述承载支架相对于所述基座滑动后,所述弹性件产生形变作用力,以推动所述承载支架复位;其中,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承载支架连接,且所述传动组件在所述承载支架的带动下相对于所述基座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支架和所述基座中的任意一个设置有滑动件,另一个设置有导向件;
所述滑动件与所述导向件滑动连接,且所述滑动件的滑动方向与所述承载面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为滑动杆,所述导向件为导向柱;
所述滑动杆插设于所述导向柱,并相对于所述导向柱滑动;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滑动杆,且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所述承载支架,另一端连接所述基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杆设置于所述承载支架背离所述承载面的一侧,所述导向柱设置于所述基座在所述安装面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转轴和连杆;
所述第一转轴穿设于所述连杆和所述基座;所述连杆与所述承载支架连接;当所述承载支架带动所述传动组件转动时,所述连杆在所述承载支架的带动下相对于所述基座转动;其中,所述夹持机构与所述连杆连接,且所述夹持机构在所述连杆的带动下转动至所述夹持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支架具有开口,所述连杆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开口内;当所述承载支架相对于所述基座滑动时,所述承载支架与所述连杆相接触,以带动所述连杆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具有滑动空间,所述承载支架位于所述滑动空间内,且所述承载支架具有所述承载面的部分区域,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滑出所述滑动空间;所述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承载支架,另一端穿设于所述基座在所述滑动空间内的侧壁,显露于所述滑动空间外,用于连接所述夹持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还包括:功能件;
所述功能件设置于所述滑动空间内,且位于所述承载支架和所述基座之间;其中,所述功能件为充电线圈、电池以及信号放大器中的任意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在所述滑动空间内的侧壁上设置有限位挡墙;当所述承载支架相对于所述基座滑出所述滑动空间时,所述限位挡墙与所述承载支架卡接,以限制所述承载支架的滑动范围。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与所述连杆显露于所述滑动空间外的一端转动连接,且所述夹持组件在所述连杆的带动下相对于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至所述夹持位置;其中,所述夹持组件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当所述夹持组件在所述连杆的带动下转动时,所述夹持组件还相对于所述基座和所述连杆转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夹持支架、第二转轴以及第三转轴;
所述第二转轴穿设于所述连杆和所述夹持支架,所述第三转轴穿设于所述基座和所述夹持支架;当所述连杆带动所述夹持组件转动时,所述夹持支架在所述连杆的带动下相对于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至所述夹持位置,且所述夹持支架还相对于所述基座和所述连杆转动;其中,所述夹持支架具有容纳空间,所述限位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并与所述夹持支架滑动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板、传动件以及第四转轴;
所述限位板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并与所述夹持支架滑动连接;所述传动件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并与所述限位板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穿设于所述传动件;所述第四转轴穿设于所述传动件和所述夹持支架;其中,当所述连杆带动所述夹持支架转动时,所述传动件相对于所述第四转轴转动,使得所述限位板在所述传动件的带动下,相对于所述夹持支架滑动,并滑动至所述容纳空间外。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支架在所述容纳空间的内壁上开设有滑槽,所述限位板的滑块设置于所述滑槽内,并相对于所述滑槽滑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为传动齿轮;所述限位板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当所述传动齿轮相对于所述第四转轴转动时,所述限位板在所述传动齿轮的带动下相对于所述夹持支架滑出所述容纳空间。
16.一种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设备包括:充电线圈、散热板以及夹持装置;所述充电线圈和所述散热板设置于所述夹持装置内;
夹持装置包括:基座、承载机构以及夹持机构;
所述基座具有安装面,用于连接所述承载机构;
所述承载机构设置于所述安装面的一侧,并设置有滑动组件和传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具有与所述安装面平行的承载面,并与所述基座滑动连接;当所述承载面受力时,所述滑动组件相对于所述基座滑动,且滑动方向与所述承载面垂直;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滑动组件连接,并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且当所述滑动组件滑动时,所述传动组件在所述滑动组件的带动下相对于所述基座转动;
所述夹持机构设置于所述基座上,并设置有夹持组件和限位组件;所述夹持组件与所述传动组件连接,并能够在所述传动组件的带动下转动至夹持位置,以实现夹持功能;所述夹持组件还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且当所述夹持组件在所述传动组件的带动下转动时,所述夹持组件还相对于所述基座和所述传动组件转动;所述限位组件设置于所述夹持组件内,且所述限位组件还与所述夹持组件滑动连接;当所述夹持组件在所述传动组件的带动下转动时,所述限位组件相对于所述夹持组件滑动,并滑动至所述夹持组件外,以增加所述夹持组件的夹持范围;其中,
所述散热板设置于所述基座在所述安装面的一侧,且位于所述滑动组件与所述基座之间;所述充电线圈设置于所述散热板背离所述安装面的一侧,且所述充电线圈在所述滑动组件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承载面的覆盖范围内。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承载支架和弹性件;
所述承载支架具有所述承载面,且所述承载支架与所述基座滑动连接;当所述滑动组件相对于所述基座滑动时,所述承载支架相对于所述基座滑动,且滑动方向与所述承载面垂直;所述弹性件分别与所述承载支架和所述基座连接;当所述承载支架相对于所述基座滑动后,所述弹性件产生形变作用力,以推动所述承载支架复位;其中,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承载支架连接,且所述传动组件在所述承载支架的带动下相对于所述基座转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支架设置有滑动杆,所述散热板设置有导向柱;
所述滑动杆设置于所述承载支架背离所述承载面的一侧,所述导向柱设置于所述散热板背离所述充电线圈的一侧;所述滑动杆插设于所述导向柱,并相对于所述导向柱滑动;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滑动杆,且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所述承载支架,另一端连接所述散热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455294.9A CN112671059B (zh) | 2020-12-10 | 2020-12-10 | 夹持装置及充电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455294.9A CN112671059B (zh) | 2020-12-10 | 2020-12-10 | 夹持装置及充电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671059A CN112671059A (zh) | 2021-04-16 |
CN112671059B true CN112671059B (zh) | 2024-02-27 |
Family
ID=754024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455294.9A Active CN112671059B (zh) | 2020-12-10 | 2020-12-10 | 夹持装置及充电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67105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713625B (zh) * | 2020-12-21 | 2023-09-22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夹持组件、无线充电器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8006875U (zh) * | 2018-03-15 | 2018-10-26 | 林晓东 | 一种车载电子设备支架 |
CN208306542U (zh) * | 2018-06-05 | 2019-01-01 | 粟洵 | 车载支架 |
CN208461873U (zh) * | 2018-05-24 | 2019-02-01 | 深圳市熙元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重力感应移动终端夹持支架 |
CN208559213U (zh) * | 2018-03-16 | 2019-03-01 | 廖润珍 | 无线充电车载支架 |
CN208827732U (zh) * | 2018-09-05 | 2019-05-07 | 深圳市蓝禾技术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支架 |
CN208832009U (zh) * | 2018-09-05 | 2019-05-07 | 深圳市蓝禾技术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支架 |
CN210822081U (zh) * | 2019-08-30 | 2020-06-23 | 深圳市纯淳科技有限公司 | 车载用折叠式手机支架 |
CN211364440U (zh) * | 2019-12-20 | 2020-08-28 | 深圳市一起造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车载充电支架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8479726U (zh) * | 2018-08-13 | 2019-02-05 | 深圳市史迪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自动夹持功能的手机支架 |
-
2020
- 2020-12-10 CN CN202011455294.9A patent/CN11267105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8006875U (zh) * | 2018-03-15 | 2018-10-26 | 林晓东 | 一种车载电子设备支架 |
CN208559213U (zh) * | 2018-03-16 | 2019-03-01 | 廖润珍 | 无线充电车载支架 |
CN208461873U (zh) * | 2018-05-24 | 2019-02-01 | 深圳市熙元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重力感应移动终端夹持支架 |
CN208306542U (zh) * | 2018-06-05 | 2019-01-01 | 粟洵 | 车载支架 |
CN208827732U (zh) * | 2018-09-05 | 2019-05-07 | 深圳市蓝禾技术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支架 |
CN208832009U (zh) * | 2018-09-05 | 2019-05-07 | 深圳市蓝禾技术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支架 |
CN210822081U (zh) * | 2019-08-30 | 2020-06-23 | 深圳市纯淳科技有限公司 | 车载用折叠式手机支架 |
CN211364440U (zh) * | 2019-12-20 | 2020-08-28 | 深圳市一起造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车载充电支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671059A (zh) | 2021-04-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22033154A1 (zh) | 转轴模组、折叠组件和电子装置 | |
US8514558B2 (en) | Hinge assembly and portable device having the same | |
US8699211B2 (en) | Peripheral device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 |
WO2022057538A1 (zh) | 转轴机构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 |
US20090144938A1 (en) | Swivel hinge assembly for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 |
CN111550525B (zh) | 折叠模组、显示装置、电子设备 | |
CN112671059B (zh) | 夹持装置及充电设备 | |
CN114844964A (zh) | 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 |
US8823898B2 (en) | Suspension and tolerance absorption subassembly for a display screen | |
US20100046180A1 (en) | Self-powere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 |
US8433062B2 (en) | Tilting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 |
CN114909387B (zh) | 转轴模组和电子装置 | |
CN218311833U (zh) | 组装设备 | |
WO2022218007A1 (zh) | 转轴模组、壳体组件及电子装置 | |
CN113708450A (zh) | 充电设备 | |
US20040209659A1 (en) | Mobile phone and battery-fixing device | |
CA2778324C (en) | Suspension and tolerance absorption subassembly for a display screen | |
CN212627184U (zh) | 充电装置、电子系统 | |
CN214429614U (zh) | 马达、摄像头模组、电子设备 | |
CN212034154U (zh) | 折叠机构、壳体、电子装置 | |
CN108600433B (zh) | 电子通信装置 | |
CN212034151U (zh) | 电子装置 | |
US20070238325A1 (en) | Connector alignment system for a highly integrated, installable miniaturized form factor car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functions | |
CN117715345A (zh) | 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及其壳体组件 | |
CN115596759A (zh) | 转轴模组、折叠组件及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