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32009U - 电子设备支架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32009U
CN208832009U CN201821452393.XU CN201821452393U CN208832009U CN 208832009 U CN208832009 U CN 208832009U CN 201821452393 U CN201821452393 U CN 201821452393U CN 208832009 U CN208832009 U CN 2088320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mounting portion
rotation section
shell
electronic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5239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德利
潘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45239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320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320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320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支架,包括壳体、左夹臂、右夹臂、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及连接件;壳体包括用于放置电子设备的承载部,左夹臂包括左夹持部和左安装部,右夹臂包括右夹持部和右安装部,左安装部和右安装部均可滑动地设置在承载部的底部,左夹持部和右夹持部分别位于承载部的左右两侧;第一连杆的上端与左安装部转动连接,第二连杆的上端与右安装部转动连接,第一连杆的下端和第二连杆的下端分别与连接件的上端转动连接;当外力作用于承载部时,壳体相对连接件移动,第一连杆的上端和和第二连杆的上端分别绕连接件的上端旋转,端左安装部和右安装部相互远离或靠近地滑动,左夹持部和右夹持部夹持或松开电子设备。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支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等电子设备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通讯工具。在开车过程中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进行导航等操作时,为保证驾驶安全,通常需要在驾驶室内靠近汽车方向盘的位置处安装支架以支撑固定手机等电子设备,从而方便用户开车时查看或操作手机等电子设备,方便用户使用。
但现有电子设备支架一般包括左夹臂及右夹臂,在常态下左夹臂和右夹臂一般处于夹紧状态,用户将手机等电子设备夹持固定到支架上时,需要一只手操作支架上的开关按钮或掰动左夹臂或右夹臂以将左夹臂和右夹臂分开,再用另一只手将手机放入左夹臂和右夹臂之间才能将手机夹持固定在支架上,即用户将手机固定到支架上时,需要双手操作,不方便用户使用。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电子设备支架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支架,用户可单手操作以将电子设备夹持固定至支架上,方便用户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设备支架,用于夹持固定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左夹臂、右夹臂、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及连接件;所述壳体包括用于放置所述电子设备的承载部,所述承载部具有顶部和底部;所述左夹臂包括左夹持部和左安装部,所述右夹臂包括右夹持部和右安装部,所述左安装部和所述右安装部均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承载部的底部,所述左夹持部和所述右夹持部分别位于所述承载部的左右两侧并与所述承载部的顶部共同形成用于夹持固定所述电子设备的夹持空间;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承载部的底部下方,所述第一连杆的上端与所述左安装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上端与所述右安装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下端和所述第二连杆的下端分别与所述连接件的上端转动连接;当外力作用于所述承载部时,所述壳体相对所述连接件移动,所述第一连杆的上端和和所述第二连杆的上端分别绕所述连接件的上端旋转,所述左安装部和所述右安装部相互远离或靠近地滑动,所述左夹持部和所述右夹持部夹持或松开所述电子设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电子设备支架,用户使用时,通过单手抓住电子设备放至壳体的承载部上并抵压使得壳体相对连接件向下移动,即可将电子设备夹持固定至支架上,方便用户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电子设备支架松开电子设备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电子设备支架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电子设备支架的纵向剖视图。
图4为图1中电子设备支架的横向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电子设备支架夹持电子设备时的示意图。
图6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电子设备支架夹持电子设备时的纵向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电子设备支架的纵向剖视图。
图8为图7中电子设备支架松开电子设备时的纵向剖视图。
图9为图7中电子设备支架夹持电子设备时的纵向剖视图。
图10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电子设备支架松开电子设备时的纵向剖视图。
图11为图10中电子设备支架夹持电子设备时的纵向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电子设备100;壳体1;收容腔10;承载部101,开口102;限位壁103;滑槽104;限位槽105;前壳体11;后壳体12;限位壁13;倾斜面131;滑槽14;限位槽15;隔板16;左夹臂2;左夹持部21;左安装部22;左连杆23;右夹臂3;右夹持部31;右安装部32;右连杆33;第一连杆4;第一轴孔40;第一转动部41;第三转动部42;第一齿部43;第二连杆5;第二轴孔50;第二转动部51;第四转动部52;第二齿部53;啮合部54;连接件6;第三轴孔60;连接部61;转接部62;滑杆63;销轴64;软胶垫7;凸起部71;弹性件8;销钉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6,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电子设备支架的示意图,本发明电子设备支架用于夹持固定电子设备100,电子设备100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等用户常用的电子设备。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电子设备支架包括壳体1、左夹臂2、右夹臂3、第一连杆4、第二连杆5及连接件6;所述壳体1包括用于放置电子设备100的承载部101,承载部101具有顶部和底部;左夹臂包括左夹持部21和左安装部22,右夹臂3包括右夹持部31和右安装部32,左安装部21和右安装部31均可滑动地设置在承载部101的底部,左夹持部21和右夹持部31分别位于承载部101的左右两侧;连接件6设置在承载部101的底部下方,第一连杆4的上端与左安装部22转动连接,第二连杆5的上端与右安装部32转动连接,第一连杆4的下端和第二连杆5的下端分别与连接件6的上端转动连接;当外力作用于承载部101时,壳体1相对连接件6移动,第一连杆4的上端和和第二连杆5的上端分别绕连接件6的上端旋转,左安装部22和右安装部32相互远离或靠近地滑动,左夹持部21和右夹持部31夹持或松开电子设备,用户使用时,通过单手抓住电子设备100放至壳体1的承载部101上并抵压使得壳体1相对连接件6向下移动,即可将电子设备100夹持固定至支架上,方便用户使用。
本实施例中,壳体1包括相互组装连接的前壳体11和后壳体12,前壳体11和后壳体12组装后共同形成收容腔10,收容腔10具有顶壁、与顶壁相对的底壁及连接在顶壁和底壁之间的侧壁,顶壁上设有用于放置电子设备100的所述承载部101,底壁设有向下贯穿的开口102。
左夹臂2包括左夹持部21和左安装部22,右夹臂3包括右夹持部31和右安装部32,左夹持部21和右夹持部31分别位于承载部101的左右两侧并与承载部101的顶部共同形成用于夹持固定电子设备100的夹持空间,左安装部22和右安装部32均可滑动地设置在承载部101的底部,从而使得左夹臂2与右夹臂3分别活动连接于壳体1的左右两侧,具体地,左安装部22和右安装部32分别可滑动地穿设于收容腔10的左右侧壁上,左安装部22和右安装部32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分别设有让位空间,左安装部22和右安装部32相互靠近地滑动时,左安装部22部分滑动至右安装部32的让位空间内,右安装部32部分滑动至左安装部22的让位空间内;左夹持部21和右夹持部31分别沿竖直方向延伸形成,左夹持部21和右夹持部31的内侧分别设有软胶垫7,软胶垫7的上端内侧设有凸起部71,从而使得电子设备支架能够更稳固地夹持住电子设备100。
具体地,左安装部22设有向下延伸的左连杆23,右安装部32设有向下延伸的右连杆33,左连杆23更靠近壳体的右侧,右连杆33更靠近壳体的左侧,第一连杆4的上端与左连杆23转动连接并形成有第一转动部41,第二连杆5的上端与右连杆33转动连接并形成有第二转动部51,第一转动部41更靠近壳体1的右侧,第二转动部51更靠近壳体1的左侧;本发明实施例中,左连杆23和右连杆33分别自左安装部22和右安装部32的末端向下一体延伸形成,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左连杆23和右连杆33还可以是分别组装至左安装部22和右安装部32的末端形成;本发明实施例中,左连杆23、右连杆33、第一连杆6及第二连杆7均为长条形,呈杆状,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左连杆23、右连杆33、第一连杆6及第二连杆7还可以根据需要设计成片状或其它不规则形状,本发明对左连杆23、右连杆33、第一连杆6及第二连杆7的具体形状不作限定。
连接件6的上端具有连接部61,第一连杆4的下端与连接部61转动连接并形成有第三转动部42,第二连杆5的下端与连接部61转动连接并形成有第四转动部52,第三转动部42和第四转动部52处于同一水平面上;连接件6的下端具有转接部62,转接部62用于与固定架(未图示)转动连接,固定架用于固定至汽车方向盘旁边的位置处,例如夹持固定于出风口处或粘贴(吸附)固定于汽车方向盘旁边等方便司机用户观察到电子设备的位置处。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在转接部62的底部设置粘贴/吸附结构从而可直接将电子设备支架通过转接部62固定至汽车驾驶室内。
请参阅图3、图4、图5及图6,本实施例中,左夹臂2和右夹臂3常态为松开状态,将电子设备100放至承载部101上并抵压使得壳体1相对连接件6向下移动时,具体操作时,可将电子设备100放至承载部101上后抵压电子设备100作用压力在承载部100上,使得壳体1相对连接件6向下移动,第一转动部41(也即第一连杆4的上端)绕第三转动部42(也即连接件6的上端)顺时针旋转,同时带动左连杆23移动到壳体1右侧并使得左夹持部21向右移动,第二转动部51(也即第二连杆5的上端)绕第四转动部52(也即连接件6的上端)逆时针旋转,同时带动右连杆33移动到壳体1左侧并使得右夹持部31向左移动,从而使得左夹持部21和右夹持部31夹持电子设备100,停止抵压电子设备100,左夹持部21和右夹持部31将电子设备100夹持固定于夹持空间内;优选地,左夹持部21和右夹持部31夹持固定电子设备100时,第一转动部41和第二转动部51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且低于第三转动部42和第四转动部52所在的水平面,从而使得左夹持部21和右夹持部31稳定地将电子设备100夹持固定在支架上。
当电子设备100夹持固定至支架上后要取下时,用户可单手抓住电子设备100然后向上施力即可将电子设备100从支架上取下,具体地,在用户抓住电子设备100向上施力的过程中,由于左夹持部21和右夹持部31分别夹持在电子设备100的两侧,因此电子设备100被抓住向上移动的同时会带动左夹持部21和右夹持部31向上移动,即带动左夹臂2和右夹臂3向上移动,左夹臂2和右夹臂3向上移动时又会将向上的作用力施加在承载部101上使得壳体1相对连接件6向上移动,同时也会向上拉第一连杆4和第二连杆5的上端,即第一转动部41和第二转动部51,使得第一转动部41绕第三转动部42逆时针旋转并带动左连杆23向左移动,从而使得左夹持部21向左移动,第二转动部51绕第四转动部52顺时针旋转并带动右连杆33向右移动,从而使得右夹持部31向右移动,从而使得左夹持部21和右夹持部31松开电子设备100,从而可将电子设备100从夹持空间内取出,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支架,用户可单手操作将电子设备100夹持固定在支架上和从支架上取下,方便用户使用。
本发明实施例中,左连杆23和右连杆33分别位于收容腔10内,左夹持部21和右夹持部31松开电子设备100时,第一连杆4和第二连杆5向下伸出至开口101下方,左夹持部21和右夹持部31夹持固定电子设备100时,第一连杆4和第二连杆5从开口101向上收容至收容腔10内;优选地,开口101的底部周缘设有自底壁向下延伸形成的限位壁13,限位壁13围合形成滑槽14,连接件6的上端位于滑槽14内,抵压承载部101使得壳体1相对连接件4向下移动时,可使得连接件4的上端从开口101进入至收容腔10内,滑槽14的设计,能够有效防止第一连杆4、第二连杆5和连接件6左右晃动,使得结构更为稳固;进一步地,限位壁13的上端设有分别与第一连杆4和第二连杆5相配合的倾斜面131,使得滑槽14的上端呈扩口状,倾斜面131的设计可以使得滑槽14整体设计的小些,只需滑槽14的上端设置稍微大点即可。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是开口101的底部周缘设有自底壁向下延伸形成的限位壁13,限位壁13上设有限位槽15,连接件6的上端设有滑杆63,壳体1相对所述连接件6上下移动时,滑杆63的端部在限位槽15内上下滑动,限位槽15限制滑杆63左右滑动,如此也能够有效防止第一连杆6、第二连杆7和连接件6左右晃动,使得结构更为稳固。
具体地,第一连杆4的下端具有第一轴孔40,第二连杆5的下端具有第二轴孔50,连接部61具有第三轴孔60,第一轴孔40、第二轴孔50和第三轴孔60套设在同一销轴64上从而使得第一连杆4的下端和第二连杆5的下端分别与连接部61转动连接,优选地,连接部61夹持于第一连杆4和第二连杆5的下端之间,即销轴64依次穿过第一轴孔40、第三轴孔60和第二轴孔50,从而使得第一连杆4的下端和第二连杆5的下端分别与连接部61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三转动部42和第四转动部52前后并列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第一连杆4的上端及第二连杆5的上端分别与左连杆23和右连杆33转动连接的方式可以是采用上述销轴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采用铰接的方式实现。
优选地,还包括弹性件8,弹性件8的一端与左安装部22连接,弹性件8的另一端与右安装部32连接,本实施例中,弹性件8为弹簧,弹簧8的一端与左安装部2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右安装部32固定连接,左安装部22和右安装部32上分别设有销钉9,弹簧8的两端分别套设在销钉9上从而分别连接至左安装部22和右安装部32。弹性件8用于对左安装部22和右安装部32施加弹性力和进行复位,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弹性件8还可以为弹片,弹片的一端与左安装部2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右安装部32固定连接,也可以为弹性绳,弹性绳的一端左安装部2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右安装部32固定连接。
左夹臂2和右夹臂3处于松开状态时,弹簧8处于初始状态未发生弹性变形,将电子设备100放至承载部101上并抵压使得壳体1相对连接件6向下移动,使得左夹持部21和右夹持部31夹持电子设备100时,弹簧8处于拉伸状态,左夹持部21和右夹持部31通过弹簧8的弹性恢复力将电子设备100弹性夹持固定支架上,通过弹簧8的弹簧恢复力,从而使得夹持更为稳固,电子设备100夹持固定于支架上时,第一转动部41和第二转动部51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且低于第三转动部42,此时第一连杆4通过弹簧8的弹性恢复力朝第三转动部42施加有一个力F1,第二连杆5通过弹簧8的弹性恢复力朝第四转动部52施加有一个力F2,第三转动部42和第四转动部52是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因此力F1和力F2会相抵,而第一转动部41和第二转动部51又是处于同一水平面且低于第三转动部42和第四转动部52所在的水平面,原本此时第一连杆4和第二连杆5的上端会分别继续向下移动,但是第一连杆4和第二连杆5的上端分别被左连杆23和右连杆33连接而阻止其继续向下移动,因此会使得弹簧8处于持续拉伸状态而不会自动复位,使得电子设备100被稳固弹性夹持在支架上;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在壳体1对应第一转动部41和第二转动部51的位置设置卡扣件,使得在电子设备100夹持固定于支架上时,第一转动41和第二转动部51被卡扣件卡持固定,如此也能有效防止弹簧8自动复位,使得电子设备100被稳固夹持在支架上,在该实施例中,可以不将第一转动部41设计成在电子设备夹持固定在支架上时与第二转动部51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低于第三转动部42。
当电子设备100夹持固定至支架上后要取下时,用户可单手抓住电子设备100然后向上施力即可将电子设备100从支架上取下,具体地,在用户抓住电子设备100向上施力的过程中,由于左夹持部21和右夹持部31分别夹持在电子设备100的两侧,因此电子设备100被抓住向上移动的同时会带动左夹持部21和右夹持部31向上移动,即带动左夹臂2和右夹臂3向上移动,左夹臂2和右夹臂3向上移动时又会带动壳体1相对连接件8向上移动,同时也会向上拉第一连杆4和第二连杆5的上端,即向上拉第一转动部41和第二转动部51向上移动,当第一转动部41和第二转动部51向上移动到超过第三转动部42的位置时,第一连杆4和第二连杆5会在弹簧8的弹性恢复力下快速回到初始状态,左夹臂2和右夹臂3也因弹簧8的弹性恢复力快速恢复到初始状态,此时,电子设备100已脱离支架,左夹臂2和右夹臂3又恢复到松开状态,左夹持部21和右夹持部31之间的宽度尺寸大于电子设备100的宽度尺寸,用户下次需要再将电子设备100夹持固定到支架上时,只需再次将电子设备100放至承载部101上并抵压使得壳体1相对连接件6向下移动即可使得电子设备100重新夹持固定至支架上,因此本发明的电子设备支架,用户可单手操作将电子设备100夹持固定在支架上和从支架上取下,方便用户使用。
本实施例中,弹性件8的两端是分别与左安装部22和右安装部32固定连接,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弹性件8还可以是一端与左安装部22连接,另一端与壳体1连接,具体地,可以通过在左安装部22的左连杆23上设置销钉9,将弹簧4的一端套设在销钉9上从而使得弹簧4的一端与左安装部22连接,而壳体1的内侧靠近左边的位置处延伸设有轴柱,弹簧8的另一端套设在轴柱上从而使得弹簧8的另一端与壳体1连接,将电子设备100放置于承载部101上并抵压使得壳体1向下移动时,第一转动部41绕连接件6的上端顺时针旋转并带动左夹持部21向左移动,第二转动部51绕连接件8的上端逆时针旋转并带动右夹臂3向左移动,弹簧8被拉伸,左夹持部21通过弹簧8的弹性恢复力具有一个向左的弹性夹持力,从而配合右夹持部31共同将电子设备100稳定的夹持固定在支架上;当然还可以是弹簧8的两端分别与右安装部32和壳体1连接,具体连接方式同上,如此也能使得电子设备100能够被稳定的夹持在支架上。
进一步地,壳体1于收容腔10内还设有隔板16,隔板16将收容腔10分开成上腔室和下腔室,弹性件8位于上腔室内,第一转动部41和第二转动部51位于下腔室内,如此设计,使得结构更为稳固。
请参阅图7、图8及图9,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电子设备支架的示意图,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第一转动部41更靠近壳体1的左侧,第二转动部51更靠近壳体1的右侧,左夹持部21和右夹持部31未夹持电子设备100时,左夹臂2和右夹臂3常态为夹持状态,即左夹持部21和右夹持部31之间的宽度尺寸小于电子设备100的宽度尺寸。
将电子设备100夹持固定至上时,先抵压承载部101使得壳体1相对连接件6向下移动,使得第一转动部41绕第三转动部42逆时针旋转并使得左夹持部21向左移动,第二转动部51绕第四转动部52顺时针旋转并使得右夹持部31向右移动,连接件6的上端从开口102进入至收容腔10内,弹性件8处于拉伸状态,左夹持部21和右夹持部31之间的宽度尺寸大于电子设备100的宽度尺寸,然后将电子设备100放至承载部101上并停止抵压承载部101,左夹持部21和右夹持31部通过弹性件8的弹性恢复力将电子设备100夹持固定于支架上,此时,第一转动部41和所述第二转动部51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且高于所述第三转动部42(具体参阅图8,图中电子设备未示出);同样地,电子设备夹持固定至支架上后要取下时,用户可先进一步往下按压电子设备100即作用压力在承载部101上,使得壳体1相对连接件6移动到最下方位置(具体参阅图9,图中电子设备未示出),此时左夹持部21和右夹持部31张开到最大宽度,用户可轻松将所述电子设备100取下,方便用户使用。本实施例中的其它结构均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相同,在本实施例的其它实施方式中,弹性件8的两端也可以是分别与左安装部22和壳体1连接或分别与右安装部32和壳体1连接,也可以是不设置弹性件8,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10及图11,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电子设备支架的示意图,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杆4的下端具有第一轴孔(未标示),第二连杆5的下端具有第二轴孔(未标示),连接部61的左侧具有第三轴孔(未标示),右侧具有第四轴孔(未标示),第一轴孔和第四轴孔套设在第一销轴(未标示)上从而使得第一连杆4的下端与连接部61转动连接,第二轴孔和第三轴孔套设在第二销轴(未标示)上从而使得所述第二连杆5的下端与连接部61转动连接,第三转动部42和第四转动部52左右并排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第一连杆4的下端还设有第一齿部43,第二连杆5的下端还设有第二齿部53,第一齿部43和第二齿部53相啮合并形成啮合部54,电子设备100夹持固定于夹持空间内时,第一转动部41与第二转动部51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并低于啮合部54,啮合部54与第三转动部42及第四转动部52左右并排位于同一水平面上,通过在第一连杆4和第二连杆5的下端进一步增设相互啮合啮合的第一齿部43和第二齿部53,能够有效增加第一连杆4、第二连杆5和连接件6的结构稳定性,一方面使第一连杆4、第二连杆5能够同步地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左夹臂2、右夹臂3同步地往壳体1内收缩或往壳体1外伸出以缩短夹持状态与松开状态的切换时间,另一方面还可以使第一连杆4与第二连杆5之间相互限制而防止壳体1相对于连接件6左右晃动,使得产品结构更为稳固;本实施例中,连接件6的转接部62为球形,可与固定架的球形凹槽配合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中壳体1不具有滑槽14和限位槽15。本实施例中的其它结构均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相同,故在此不再赘述。
虽然本发明的实施例揭露如上所述,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举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当可做些许的变更,因此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须视本专利权利要求书所界定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支架,用于夹持固定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左夹臂、右夹臂、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及连接件;
所述壳体包括用于放置所述电子设备的承载部,所述承载部具有顶部和底部;
所述左夹臂包括左夹持部和左安装部,所述右夹臂包括右夹持部和右安装部,所述左安装部和所述右安装部均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承载部的底部,所述左夹持部和所述右夹持部分别位于所述承载部的左右两侧并与所述承载部的顶部共同形成用于夹持固定所述电子设备的夹持空间;
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承载部的底部下方,所述第一连杆的上端与所述左安装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上端与所述右安装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下端和所述第二连杆的下端分别与所述连接件的上端转动连接;
当外力作用于所述承载部时,所述壳体相对所述连接件移动,所述第一连杆的上端和所述第二连杆的上端分别绕所述连接件的上端旋转,所述左安装部和所述右安装部相互远离或靠近地滑动,所述左夹持部和所述右夹持部夹持或松开所述电子设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安装部设有向下延伸的左连杆,所述右安装部设有向下延伸的右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上端与所述左连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上端与所述右连杆转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的上端与所述左安装部转动连接并形成有第一转动部,所述第二连杆的上端与所述右安装部转动连接并形成有第二转动部,所述第一转动部更靠近所述壳体的右侧,所述第二转动部更靠近所述壳体的左侧;或所述第一转动部更靠近所述壳体的左侧,所述第二转动部更靠近所述壳体的右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的上端与所述左安装部转动连接并形成有第一转动部,所述第二连杆的上端与所述右安装部转动连接并形成有第二转动部;所述连接件的上端具有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杆的下端与所述连接部转动连接并形成有第三转动部,所述第二连杆的下端与所述连接部转动连接并形成有第四转动部,所述第三转动部和所述第四转动部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左夹持部和所述右夹持部夹持固定所述电子设备时,所述第一转动部和所述第二转动部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且低于所述第三转动部和所述第四转动部所在的水平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左安装部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右安装部连接;或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左安装部或右安装部连接,另一端与壳体连接。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收容腔,所述收容腔具有顶壁、与所述顶壁相对的底壁及连接在所述顶壁和所述底壁之间的侧壁,所述顶壁上设有所述承载部,所述左安装部和所述右安装部分别可滑动地穿设于所述收容腔的左右侧壁上,所述底壁设有向下贯穿的开口,抵压所述承载部使得所述壳体相对所述连接件向下移动时,可使得所述连接件的上端从所述开口进入至所述收容腔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的底部周缘设有自所述底壁向下延伸形成的限位壁,所述限位壁围合形成滑槽,所述连接件的上端位于所述滑槽内,所述限位壁的上端设有分别与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相配合的倾斜面。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的底部周缘设有自所述底壁向下延伸形成的限位壁,所述限位壁上设有限位槽,所述连接件的上端设有滑杆,所述壳体相对所述连接件上下移动时,所述滑杆的端部在所述限位槽内上下滑动,所述限位槽限制所述滑杆左右滑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的下端具有第一轴孔,所述第二连杆的下端具有第二轴孔,所述连接件的上端具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左侧具有第三轴孔,右侧具有第四轴孔,所述第一轴孔和所述第四轴孔套设在第一销轴上从而使得所述第一连杆的下端与所述连接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轴孔和所述第三轴孔套设在第二销轴上从而使得所述第二连杆的下端与所述连接部转动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的下端还设有第一齿部所述第二连杆的下端还设有第二齿部,所述第一齿部和所述第二齿部相啮合。
CN201821452393.XU 2018-09-05 2018-09-05 电子设备支架 Active CN2088320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52393.XU CN208832009U (zh) 2018-09-05 2018-09-05 电子设备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52393.XU CN208832009U (zh) 2018-09-05 2018-09-05 电子设备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32009U true CN208832009U (zh) 2019-05-07

Family

ID=663122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52393.XU Active CN208832009U (zh) 2018-09-05 2018-09-05 电子设备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32009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58689A (zh) * 2018-09-05 2018-12-21 深圳市蓝禾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支架
CN111130248A (zh) * 2020-02-27 2020-05-08 泉州泉港博洋机械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机的安装结构
CN112671059A (zh) * 2020-12-10 2021-04-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夹持装置及充电设备
CN112762327A (zh) * 2021-01-16 2021-05-07 兰州大学 一种型面夹紧装置及夹紧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58689A (zh) * 2018-09-05 2018-12-21 深圳市蓝禾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支架
CN109058689B (zh) * 2018-09-05 2020-07-28 深圳市蓝禾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支架
CN111130248A (zh) * 2020-02-27 2020-05-08 泉州泉港博洋机械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机的安装结构
CN112671059A (zh) * 2020-12-10 2021-04-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夹持装置及充电设备
CN112671059B (zh) * 2020-12-10 2024-02-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夹持装置及充电设备
CN112762327A (zh) * 2021-01-16 2021-05-07 兰州大学 一种型面夹紧装置及夹紧方法
CN112762327B (zh) * 2021-01-16 2024-04-12 兰州大学 一种型面夹紧装置及夹紧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832009U (zh) 电子设备支架
CN109058689A (zh) 电子设备支架
CN207766314U (zh) 全自动夹紧式车载支架
US8672282B2 (en) Fixing structure for electronic device with display screen
CN109040390A (zh) 电子设备支架
CN208827732U (zh) 电子设备支架
CN210142297U (zh) 一种计算机机箱插孔用紧固装置
CN208967372U (zh) 电子设备支架
CN209414889U (zh) 电子设备支架
CN209767757U (zh) 一种便携usb蓝牙音箱
CN210380969U (zh) 一种按压联动手机支架
CN209001254U (zh) 一种防止电源线脱落的供电插线板
CN109027585A (zh) 电子设备支架
CN210075319U (zh) 一种电控夹持型手机支架
CN113545602A (zh) 平面设计绘图装置
CN209562608U (zh) 移动终端固定支架
CN111083588A (zh) 一种方便教学使用的麦克风
CN218387566U (zh) 一种手机支架
CN209495122U (zh) 一种摄像设备折叠手持支架
CN212960673U (zh) 全方位智能桌面跟拍云台
CN109449682A (zh) 一种防止电源线脱落的供电插线板
CN212060468U (zh) 一种电力输变电设备运行状态监测装置
CN112428935B (zh) 一种多杆联动车载手机支架
CN218463861U (zh) 一种机翼便于收纳的折叠无人机
CN215436266U (zh) 一种手机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