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65130B -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65130B
CN112665130B CN202011522202.4A CN202011522202A CN112665130B CN 112665130 B CN112665130 B CN 112665130B CN 202011522202 A CN202011522202 A CN 202011522202A CN 112665130 B CN112665130 B CN 1126651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nditioner
wind
air
mode
preset cond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2220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65130A (zh
Inventor
陈姣
何振健
林金煌
梁博
李木湖
马忠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01152220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6513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651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651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651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651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空调器,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空调器进入工作模式,检测模块检测室内环境温度,比较模块比较室内环境温度和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当室内环境温度和设定温度的差值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或者,当室内环境温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控制模块控制空调器运行风感送风模式;当室内环境温度满足第三预设条件时,控制模块控制空调器运行无风感送风模式。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的气流组织的形式单一的问题。

Description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大部分空调器的出风方式为上下出风可逆,即,当空调器运行制热模式时,室内机的上风口进风,下风口出风;当空调器运行制冷模式时,室内机的下风口进风,上风口出风,但是,现有的空调器的气流组织的形式较为单一,导致热量的浪费,增加了空调器的能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的气流组织的形式单一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空调器进入工作模式,检测模块检测室内环境温度,比较模块比较室内环境温度和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当室内环境温度和设定温度的差值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或者,当室内环境温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控制模块控制空调器运行风感送风模式;当室内环境温度满足第三预设条件时,控制模块控制空调器运行无风感送风模式。
进一步地,工作模式包括制冷模式,风感送风模式包括凉感送风模式,室内环境温度包括第一环境温度T1内,设定温度包括制冷设定温度T,第一预设条件包括第一子预设条件,当空调器运行制冷模式,且第一子预设条件包括T1内-T≥T1时,空调器运行凉感送风模式,其中,T1为第一预设值。
进一步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第二子预设条件,当空调器运行制冷模式,且第二子预设条件包括T1内≥T2时,空调器运行凉感送风模式,其中,T2为第二预设值。
进一步地,空调器包括室内机,室内机具有上风口和下风口,当空调器运行凉感送风模式时,下风口进风,上风口出风,控制模块控制上风口处的扫风叶片沿竖直方向向下转动第一预设角度,以使上风口吹出的气流输送至生物体活动区域。
进一步地,无风感送风模式包括无风感制冷模式,第三预设条件包括第五子预设条件,当空调器运行制冷模式,且第五子预设条件为T1内<T2时,空调器运行无风感制冷模式。
进一步地,当空调器运行无风感制冷模式时,室内机的下风口进风,上风口出风,控制上风口处的扫风叶片向上转动第二预设角度,以使上风口吹出的气流输送至生物体活动区域的上方。
进一步地,工作模式包括制热模式,风感送风模式包括暖感送风模式,室内环境温度包括第二环境温度T2内,设定温度包括制热设定温度T,第一预设条件包括第三子预设条件,当空调器运行制热模式,且第三子预设条件包括T-T2内≥T3时,空调器运行暖感送风模式,其中,T3为第三预设值。
进一步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第四子预设条件,当空调器运行制热模式,且第四子预设条件包括T2内≤T4时,空调器运行暖感送风模式,其中,T4为第四预设值。
进一步地,空调器包括室内机,室内机具有上风口和下风口,当空调器运行暖感送风模式时,室内机的上风口进风,下风口出风,控制下风口处的扫风叶片向下转动第三预设角度,控制模块控制下风口的出风温度,以使下风口吹出的气流输送至生物体活动区域。
进一步地,无风感送风模式包括无风感制热模式,第三预设条件包括第六子预设条件,当空调器运行制热模式,且第六子预设条件为T2内>T4时,空调器运行无风感制热模式。
进一步地,当空调器运行无风感制热模式时,上风口进风,下风口出风,控制下风口处的扫风叶片向下转动第四预设角度,并控制下风口的出风温度,以使下风口吹出的气流输送至生物体活动区域的地面。
进一步地,第四预设角度大于第三预设角度。
进一步地,当空调器运行无风感制冷模式时,生物体活动区域的风速为V,其中,V≤0.26m/s。
进一步地,当空调器运行暖感送风模式时,生物体活动区域的垂直温降为C,其中,C≤0.5℃。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空调器执行上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包括检测模块、比较模块和控制模块,其中,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室内环境温度;比较模块用于比较室内环境温度和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空调器运行风感送风模式,或,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空调器运行无风感送风模式。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具体而言,空调器进入工作模式后,检测室内环境温度,通过比较室内环境温度和用户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当室内环境温度和用户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或者,当室内环境温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空调器运行风感送风模式,这样,将气流输送至房间内,同时让用户体验有风感的气流,确保空调器的送风可靠性的同时,确保房间内的舒适感;此外,当室内环境温度满足第三预设条件时,空调器运行无风感送风模式,这样,确保房间内的舒适感的同时,降低了风感,从而降低了空调器的能耗,有利于提升空调器的节能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例的空调器运行制冷模式时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例的空调器运行制热模式时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的气流组织的形式单一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空调器,空调器执行上述和下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包括检测模块、比较模块和控制模块,其中,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室内环境温度;比较模块用于比较室内环境温度和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空调器运行风感送风模式,或,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空调器运行无风感送风模式。
如图1和图2所示,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空调器进入工作模式,检测模块检测室内环境温度,比较模块比较室内环境温度和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当室内环境温度和设定温度的差值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或者,当室内环境温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控制模块控制空调器运行风感送风模式;当室内环境温度满足第三预设条件时,控制模块控制空调器运行无风感送风模式。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具体而言,空调器进入工作模式后,检测室内环境温度,通过比较室内环境温度和用户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当室内环境温度和用户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或者,当室内环境温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空调器运行风感送风模式,这样,将气流输送至房间内,同时让用户体验有风感的气流,确保空调器的送风可靠性的同时,确保房间内的舒适感;此外,当室内环境温度满足第三预设条件时,空调器运行无风感送风模式,这样,确保房间内的舒适感的同时,降低了风感,从而降低了空调器的能耗,有利于提升空调器的节能性。
如图1所示,工作模式包括制冷模式,风感送风模式包括凉感送风模式,室内环境温度包括第一环境温度T1内,设定温度包括制冷设定温度T,第一预设条件包括第一子预设条件,当空调器运行制冷模式,且第一子预设条件包括T1内-T≥T1时,空调器运行凉感送风模式,其中,T1为第一预设值。这样,当空调器运行凉感送风模式时,实现快速降温的效果,从而确保空调器的制冷可靠性。
如图1所示,第二预设条件包括第二子预设条件,当空调器运行制冷模式,且第二子预设条件包括T1内≥T2时,空调器运行凉感送风模式,其中,T2为第二预设值。这样,当空调器运行凉感送风模式时,实现快速降温的效果,从而确保空调器的制冷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空调器包括室内机,室内机具有上风口和下风口,当空调器运行凉感送风模式时,下风口进风,上风口出风,控制模块控制上风口处的扫风叶片沿竖直方向向下转动第一预设角度,以使上风口吹出的气流输送至生物体活动区域。这样,确保生物体活动区域能够快速降温,从而确保生物体的舒适感。
可选地,生物体可以是人体,也可以是用户养的宠物等。
如图1所示,无风感送风模式包括无风感制冷模式,第三预设条件包括第五子预设条件,当空调器运行制冷模式,且第五子预设条件为T1内<T2时,空调器运行无风感制冷模式。
具体而言,当空调器运行无风感制冷模式时,室内机的下风口进风,上风口出风,控制上风口处的扫风叶片向上转动第二预设角度,以使上风口吹出的气流输送至生物体活动区域的上方。这样,使得上风口吹出的气流输送至生物体活动区域的上方,由于冷气流的密度较大,利用冷气流贴壁流效应以及冷气流的自然沉降方式下沉至生物体活动区域,有利于降低生物体的吹风感,此外,由于将上风口吹出的气流输送至生物体活动区域的上方,使得输送的冷气流不直接作用于生物体活动区域,有较长的与室内空气进行混掺的距离,能够形成较为均匀的温度场和速度场。
可选地,当空调器运行无风感制冷模式预设时间后,生物体活动区域的较高温的空气被下风口吸入,经换热器换热冷却后再从上风口吹出,可降低吸入前后的空气的温差,从而减轻空调器的负荷,进而降低空调器的能耗,达到节能的效果。
可选地,空调器运行无风感制冷模式时,生物体活动区域的风速为V,其中,V≤0.26m/s。这样,在空调器运行无风感制冷模式时,确保生物体的无风感制冷体验。
如图2所示,工作模式包括制热模式,风感送风模式包括暖感送风模式,室内环境温度包括第二环境温度T2内,设定温度包括制热设定温度T,第一预设条件包括第三子预设条件,当空调器运行制热模式,且第三子预设条件包括T-T2内≥T3时,空调器运行暖感送风模式,其中,T3为第三预设值。这样,当空调器运行暖感送风模式时,实现快速温升的效果,从而确保空调器的制热可靠性。
如图2所示,第二预设条件包括第四子预设条件,当空调器运行制热模式,且第四子预设条件包括T2内≤T4时,空调器运行暖感送风模式,其中,T4为第四预设值。这样,当空调器运行暖感送风模式,实现快速温升的效果,从而确保空调器的制热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空调器包括室内机,室内机具有上风口和下风口,当空调器运行暖感送风模式时,室内机的上风口进风,下风口出风,控制下风口处的扫风叶片向下转动第三预设角度,控制模块控制下风口的出风温度,以使下风口吹出的气流输送至生物体活动区域。这样,确保热气流能够直接作用于生物体活动区域,降低送风气流的温度,满足生物体的舒适感的同时,还有利于降低空调器的能耗,确保生物体活动区域能够快速升温,从而确保生物体的舒适感。
可选地,生物体可以是人体,也可以是用户养的宠物等。
如图2所示,无风感送风模式包括无风感制热模式,第三预设条件包括第六子预设条件,当空调器运行制热模式,且第六子预设条件为T2内>T4时,空调器运行无风感制热模式。
具体而言,当空调器运行无风感制热模式时,上风口进风,下风口出风,控制下风口处的扫风叶片向下转动第四预设角度,并控制下风口的出风温度,以使下风口吹出的气流输送至生物体活动区域的地面。这样,使得下风口吹出的气流输送至生物体活动区域的地面,确保空调器以地暖式的制热模式进行制热,使得热气流能够贴地进行制热,实现热气流从生物体的脚底开始由下至上进行制热,确保生物体的热舒适感最佳,从而降低生物体的吹风感。
可选地,当空调器运行暖感送风模式时,生物体活动区域的垂直温降为C,其中,C≤0.5℃。这样,在空调器运行无风感制热模式时,确保生物体的无风感制热体验。
可选地,当空调器运行制冷模式预设时间后,较高温的热气流由上风口吸入,经换热器换热后再由下风口吹出,降低了吸入前后的空气的温差,从而减轻空调器的负荷,进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第四预设角度大于第三预设角度。这样,确保下风口处的扫风叶片向下转动第四预设角度后,吹出的热气流能够贴地而起,而下风口处的扫风叶片向下转动第三预设角度后,吹出的热气流能够直接到达生物体的活动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提供的空调器能够根据制冷或者制热模式时不同的气流的特性适应性的匹配输出最佳的送风气流组织,提升热舒适的同时还能够尽可能地降低空调器的能耗,本申请提供的空调器相对于现有的空调器,在制热时的垂直空气温差可减小至0.5℃以下,达到室内温度的均衡,制冷时生物体的活动区域的风速可小于0.26m/s,基本实现无风感体验。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空调器进入工作模式,检测模块检测室内环境温度,比较模块比较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和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当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和所述设定温度的差值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或者,当所述室内环境温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空调器运行风感送风模式;
当所述室内环境温度满足第三预设条件时,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空调器运行无风感送风模式;
所述工作模式包括制冷模式,所述风感送风模式包括凉感送风模式,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包括第一环境温度T1内,所述设定温度包括制冷设定温度T,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第一子预设条件,当所述空调器运行所述制冷模式,且所述第一子预设条件包括T1内-T≥T1时,所述空调器运行凉感送风模式,其中,T1为第一预设值;
所述工作模式包括制热模式,所述风感送风模式包括暖感送风模式,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包括第二环境温度T2内,所述设定温度包括制热设定温度T,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第三子预设条件,当所述空调器运行所述制热模式,且所述第三子预设条件包括T-T2内≥T3时,所述空调器运行暖感送风模式,其中,T3为第三预设值;
所述空调器包括室内机,所述室内机具有上风口和下风口,当所述空调器运行所述暖感送风模式时,室内机的上风口进风,下风口出风,控制所述下风口处的扫风叶片向下转动第三预设角度,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下风口的出风温度,以使所述下风口吹出的气流输送至生物体活动区域;
当所述空调器运行所述暖感送风模式时,所述生物体活动区域的垂直温降为C,其中,C≤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第二子预设条件,当所述空调器运行所述制冷模式,且所述第二子预设条件包括T1内≥T2时,所述空调器运行凉感送风模式,其中,T2为第二预设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室内机,所述室内机具有上风口和下风口,当所述空调器运行所述凉感送风模式时,所述下风口进风,所述上风口出风,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上风口处的扫风叶片沿竖直方向向下转动第一预设角度,以使所述上风口吹出的气流输送至生物体活动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风感送风模式包括无风感制冷模式,所述第三预设条件包括第五子预设条件,当所述空调器运行所述制冷模式,且所述第五子预设条件为T1内<T2时,所述空调器运行无风感制冷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空调器运行所述无风感制冷模式时,室内机的下风口进风,上风口出风,控制所述上风口处的扫风叶片向上转动第二预设角度,以使所述上风口吹出的气流输送至生物体活动区域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第四子预设条件,当所述空调器运行所述制热模式,且所述第四子预设条件包括T2内≤T4时,所述空调器运行暖感送风模式,其中,T4为第四预设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风感送风模式包括无风感制热模式,所述第三预设条件包括第六子预设条件,当所述空调器运行所述制热模式,且所述第六子预设条件为T2内>T4时,所述空调器运行无风感制热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空调器运行所述无风感制热模式时,所述上风口进风,所述下风口出风,控制所述下风口处的扫风叶片向下转动第四预设角度,并控制所述下风口的出风温度,以使所述下风口吹出的气流输送至生物体活动区域的地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预设角度大于所述第三预设角度。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空调器运行所述无风感制冷模式时,所述生物体活动区域的风速为V,其中,V≤0.26m/s。
11.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执行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
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室内环境温度;
比较模块,所述比较模块用于比较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和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
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空调器运行风感送风模式,或,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空调器运行无风感送风模式。
CN202011522202.4A 2020-12-21 2020-12-21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Active CN1126651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22202.4A CN112665130B (zh) 2020-12-21 2020-12-21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22202.4A CN112665130B (zh) 2020-12-21 2020-12-21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65130A CN112665130A (zh) 2021-04-16
CN112665130B true CN112665130B (zh) 2022-05-27

Family

ID=754071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22202.4A Active CN112665130B (zh) 2020-12-21 2020-12-21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651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69861B (zh) * 2021-08-04 2023-02-1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
CN113883694B (zh) * 2021-10-29 2023-05-12 海信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196978A (ja) * 2009-02-25 2010-09-09 Hitachi Appliances Inc 置換換気システム
JP2011137565A (ja) * 2009-12-25 2011-07-14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空気調和機
CN104949308A (zh) * 2014-03-27 2015-09-30 广东美的集团芜湖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进风调控组件、系统和进风调控方法
CN108488919A (zh) * 2018-04-26 2018-09-0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CN108775621A (zh) * 2018-04-26 2018-11-0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CN109442673A (zh) * 2018-11-08 2019-03-08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0657495A (zh) * 2018-06-29 2020-01-07 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空调内机
EP3627062A1 (en) * 2017-05-19 2020-03-25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air condition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00077945A (ko) * 2008-12-29 2010-07-08 위니아만도 주식회사 에어컨 운전 제어 방법
CN103245031B (zh) * 2012-02-06 2015-11-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4019524B (zh) * 2014-06-23 2017-02-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调控方法、装置
JP6242300B2 (ja) * 2014-06-25 2017-12-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機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JP2016117088A (ja) * 2014-12-22 2016-06-3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ダイカスト装置
CN104613604B (zh) * 2015-02-06 2018-04-1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6196409A (zh) * 2015-04-30 2016-12-0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室内风机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壁挂式空调
CN104864563B (zh) * 2015-05-11 2017-10-1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05588272B (zh) * 2015-09-29 2018-05-18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风机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247549A (zh) * 2016-08-11 2016-12-2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器
CN106288174A (zh) * 2016-08-11 2017-01-0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器
CN106247565B (zh) * 2016-09-05 2019-06-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的送风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440043B (zh) * 2016-10-19 2022-03-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106524355B (zh) * 2016-12-02 2019-10-0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节能控制方法
CN106766010B (zh) * 2017-02-28 2019-07-2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机制热控制方法、室内机及空调
CN106642364B (zh) * 2017-02-28 2022-05-1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内机及其导风板结构和空调内机导风控制方法
CN106839114B (zh) * 2017-02-28 2022-07-0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制冷空调内机及其导风板结构和导风控制方法
CN108072112B (zh) * 2017-12-11 2020-05-22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9780695A (zh) * 2018-12-20 2019-05-2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贯流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210511920U (zh) * 2019-08-02 2020-05-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10657490A (zh) * 2019-10-15 2020-01-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出风组件、空调器
CN110762797A (zh) * 2019-11-05 2020-02-0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10887187B (zh) * 2019-11-08 2021-05-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出风控制方法
CN110762618A (zh) * 2019-11-08 2020-02-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逆送风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11623412B (zh) * 2020-06-22 2024-05-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室内机、空调器及空调器控制方法
CN111853939A (zh) * 2020-07-09 2020-10-3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出风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196978A (ja) * 2009-02-25 2010-09-09 Hitachi Appliances Inc 置換換気システム
JP2011137565A (ja) * 2009-12-25 2011-07-14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空気調和機
CN104949308A (zh) * 2014-03-27 2015-09-30 广东美的集团芜湖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进风调控组件、系统和进风调控方法
EP3627062A1 (en) * 2017-05-19 2020-03-25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air conditioner
CN108488919A (zh) * 2018-04-26 2018-09-0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CN108775621A (zh) * 2018-04-26 2018-11-0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CN110657495A (zh) * 2018-06-29 2020-01-07 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空调内机
CN109442673A (zh) * 2018-11-08 2019-03-08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65130A (zh) 2021-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65130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01392940B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CN108019900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9564022B (zh) 空调机
CN101413710B (zh) 控制空调器出风方向的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7255307A (zh) 空调
CN104697109A (zh) 制冷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变频空调
CN106247565A (zh) 空调的送风方法、装置和系统
CN207113065U (zh) 室外机以及空调装置
CN102252367A (zh) 出风口在下部的空调器以及空调器的除霜和除湿方法
CN205316617U (zh) 一种照明与办公室工位送风一体化空调系统
CN107255337A (zh) 空调的送风方法
CN109751736A (zh) 用于风管式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风管式空调器
CN104964403B (zh) 除湿机导风板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765986A (zh) 空调及其出风控制方法
CN108870687A (zh) 一种空调导风板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AU2003254916B2 (en) Air conditioner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air conditioner
CN109631164B (zh) 一种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
CN112984748B (zh) 一种送风方法及控制装置、存储介质、送风系统
CN114046564A (zh) 空调室内机、空调器及空调室内机的送风控制方法
CN105864968A (zh) 一种防止多联机室内机环境温度误判的方法、系统和空调
WO2024045900A1 (zh) 空调及其制冷控制方法
CN202511386U (zh) 一种立柜式空调器
CN105066356A (zh) 一种基于养老环境热舒适区的空调自动调整方法
CN111023516A (zh) 运行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