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47565B - 空调的送风方法、装置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空调的送风方法、装置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47565B
CN106247565B CN201610805470.4A CN201610805470A CN106247565B CN 106247565 B CN106247565 B CN 106247565B CN 201610805470 A CN201610805470 A CN 201610805470A CN 106247565 B CN106247565 B CN 1062475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air
conditioning
air supply
supply patter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0547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47565A (zh
Inventor
叶务占
熊军
林金煌
赵万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61080547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47565B/zh
Publication of CN1062475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475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475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475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2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users or occupants
    • F24F2120/20Feedback from user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的送风方法、装置和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检测空调所在地理空间内的温度;判断温度落入的温度区间,其中,温度区间为预先配置的至少一个温度区间中的一个,至少一个温度区间中的每个温度区间分别对应了空调的送风方式;根据判断结果,控制空调的送风模式,其中,送风模式至少包括如下至少之一:无风感送风模式和常规送风模式。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空调送风方式和温度阈值无法根据用户需求人为设定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空调的送风方法、装置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电控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的送风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空调作为一种已经成为人们室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家庭、商场、车辆以及工作场所等生活的各个方面。随着智能家居浪潮的兴起,以及用户对舒适性要求的提升,具有无风感送风功能的空调已成为国内外各大企业争相开发的新品,而在无风感送风的控制方法上,各企业却大相径庭。
现有大多数空调器对风速的控制通常使用遥控器或面板上设置按键进行调节,当用户需要什么风速和扫风方向的时候,用户需要手动按遥控器或空调面板上的风速、风向按键来实现风速、风向的选择性控制。专利CN201510289681.2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及风速控制方法,风速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空调器制冷运行时,如果接收到无风感控制指令,控制空调器进入无风感运行模式;S2,当空调器进入无风感运行模式后,判断室内环境温度;S3,如果室内环境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则控制散风板做摆动运动或控制导风板向上运动以改变室内机的出风方向,并控制室内风机的转速小于等于第一预设转速;S4,如果室内环境温度小于等于第一温度阈值与预设的修正温度之差,则控制散风板闭合第一预设时间后打开第二预设时间,并控制导风板打开到预设出风角度运行第一预设时间后再向上运动以使室内机向上出风第二预设时间,以及控制室内风机的转速小于等于第二预设转速,其中,第二预设转速小于第一预设转速。
由上可知,专利CN201510289681.2公开的技术方案为当用户选定无风感模式后,通过不断监测室内温度,当室内温度达到一定阈值时,来调节导风板角度及风机转速。由于上述专利需要人为先选定无风感模式,再根据周围环境进一步开始调节空调器的送风角度及风机转速,且温度阈值无法根据用户需要调节,该控制模式尚不够智能。
针对上述现有空调送风方式和温度阈值无法根据用户需求人为设定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的送风方法、装置和系统,以至少解决现有空调送风方式和温度阈值无法根据用户需求人为设定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的送风方法,包括:检测空调所在地理空间内的温度;判断温度落入的温度区间,其中,温度区间为预先配置的至少一个温度区间中的一个,至少一个温度区间中的每个温度区间分别对应了空调的送风方式;根据判断结果,控制空调的送风模式,其中,送风模式至少包括如下至少之一:无风感送风模式和常规送风模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空调的送风系统,包括:温度检测部件,用于检测空调所在地理空间内的温度;控制部件,与所述温度检测部件连接,用于判断温度落入的温度区间,并根据判断结果,控制空调的送风模式,其中,温度区间为预先配置的至少一个温度区间中的一个,至少一个温度区间中的每个温度区间分别对应了空调的送风方式,送风模式至少包括如下至少之一:无风感送风模式和常规送风模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空调的送风装置,包括:第一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空调所在地理空间内的温度;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温度落入的温度区间,其中,温度区间为预先配置的至少一个温度区间中的一个,至少一个温度区间中的每个温度区间分别对应了空调的送风方式;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判断结果,控制空调的送风模式,其中,送风模式至少包括如下至少之一:无风感送风模式和常规送风模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根据空调所在地理空间的温度调整空调送风模式的方式,通过检测空调所在地理空间内的温度;判断温度落入的温度区间,其中,温度区间为预先配置的至少一个温度区间中的一个,至少一个温度区间中的每个温度区间分别对应了空调的送风方式;根据判断结果,控制空调的送风模式,其中,送风模式至少包括如下至少之一:无风感送风模式和常规送风模式,达到了使空调所在地理空间的温度始终处于人体感官舒适的温度区的目的,从而实现了自动检测房间内温度状况、智能调整送风方式、保持房间内温度处于舒适区、提升人体在空调房间内的舒适性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空调送风方式和温度阈值无法根据用户需求人为设定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空调的送风方法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通过安装传感器的空调检测房间温度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空调的送风方法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空调的送风方法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空调的送风方法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优选的空调的送风方法流程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空调的送风系统示意图;以及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空调的送风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实施例1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的送风方法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空调的送风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2,检测空调所在地理空间内的温度。
在上述步骤中,上述地理空间可以是利用空调作为温度调节方式的室内空间,可以是房间、商场或办公区域;通过在上述空调上安装温度检测装置,可以实时检测到空调所在地理空间的温度。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地理空间可以为如图2所示的房间,通过带有传感器的空调室内机可以实时检测房间的室内温度T。
可选地,上述温度检测装置可以是温度传感器、红外热传感器或感温包等任何温感装置。
步骤S104,判断温度落入的温度区间,其中,温度区间为预先配置的至少一个温度区间中的一个,至少一个温度区间中的每个温度区间分别对应了空调的送风方式。
在上述步骤中,上述温度区间可以为预先设置的一个或多个温度区间,每一个温度区间对应空调不同的送风模式,在检测到空调所在地理空间的温度之后,判断检测到的当前温度所在的温度区间。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温度区间可以包括: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区间、高温区间和低温区间。
优选地,上述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区间可以设为Tc+ΔT,其中,Tc=27℃,ΔT=±0.5℃;上述高温区间可以设为Th,Th=35℃±1℃;上述低温区间可以设为Tl,Tl=20℃±1℃。
步骤S106,根据判断结果,控制空调的送风模式,其中,送风模式至少包括如下至少之一:无风感送风模式和常规送风模式。
在上述步骤中,根据温度落入的温度区间来控制空调的送风模式,其中,送风模式包括:无风感送风模式和常规送风模式。
由上可知,通过在空调上安装的温度检测装置,实时监测空调所在地理空间的温度,然后根据当前温度所在的温度区间,控制空调采用不同的送风模式,达到了使空调所在地理空间的温度始终处于人体感官舒适的温度区的目的,从而实现了自动检测房间内温度状况、智能调整送风方式、保持房间内温度处于舒适区、提升人体在空调房间内的舒适性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空调送风方式和温度阈值无法根据用户需求人为设定的技术问题。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根据判断结果,控制空调的送风,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6a,在温度落入第一预设温度区间的情况下,控制空调开启无风感模式,其中,无风感模式为控制温度保持在第一预设温度区间内的送风模式,其中,第一预设温度区间为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区间;
步骤S106b,在温度落入除第一预设温度区间的其他温度区间的情况下,控制空调开启常规送风模式,其中,常规送风模式为控制风机转速提升至预定功率值的送风模式。
在上述步骤中,上述第一预设温度区间可以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区间(例如,27℃±0.5℃);上述无风感模式为控制空调所在地理空间当前的温度在第一预设温度区间的模式;上述常规送风模式为控制空调的风机转速提升至预定功率值的送风模式,包括:制冷和制热两种常规送风模式;通过空调上安装的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空调所在地理空间当前的温度在第一预设温度区间内时,控制空调开启无风感模式。
通过上述步骤,实现了根据空调所在地理空间的温度,智能调整空调送风模式的效果。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在温度落入除第一预设温度区间的其他温度的情况下,控制空调开启常规送风模式,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2,如果空调所在地理空间的温度处于第二预设温度区间,控制空调开启制冷模式下的常规送风模式,其中,第二预设温度区间为高温区;
步骤S204,如果空调所在地理空间的温度处于第三预设温度区间,控制空调开启制热模式下的常规送风模式,其中,第三预设温度区间为低温区。
在上述步骤中,上述第二预设温度区间可以为温度高于第一预设温度区间的一个温度区间,上述第三预设温度区间可以为温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区间的一个温度区间,当空调所在地理空间的温度处于第二预设温度区间时,控制空调开启制冷模式下的常规送风模式,使空调所在地理空间的温度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第一预设温度区间;当空调所在地理空间的温度处于第三预设温度区间时,可以控制空调开启制热模式下的常规送风模式,使空调所在地理空间的温度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第一预设温度区间。
通过上述步骤,实现了根据空调所在地理空间的温度对空调制冷和制热模式的控制。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在控制空调开启常规送风模式之后,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02,继续检测空调所在地理空间的温度;
步骤S304,当检测到温度调整到第一预设温度区间后,控制空调从常规送风模式切换到无风感模式。
在上述步骤中,在控制空调开启常规送风模式之后,通过温度检测装置继续检测空调所在地理空间的温度,当检测到空调所在地理空间的温度达到第一预设温度区间后,控制空调从常规送风模式切换到无风感模式。
通过上述步骤,实现了始终保持空调所在地理空间的温度处于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区间,从而提升人体在空调房间内的舒适性。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用于确定温度区间的参数值为预先设定或允许动态修改的值。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温度区间和第二预设温度区间可以由用户设定,即可以以用户设定的Th、Tl、Tc及ΔT为标准,或以用户的舒适性感官“热、暖、冷、凉、舒适”为标准,进行以人为基础的智能送风控制,当用户认为室内温度过高、过低或感觉热、冷时,用户通过语音控制、遥控器控制等反馈方式,将信息传递给空调器,则空调器迅速反应,采用常规送风模式对房间进行迅速降温或升温,当用户反馈房间内温度舒适后,空调器立即转变出风方式为无风感送风,维持房间温度在用户认为舒适的区间内。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检测空调所在地理空间内的温度的过程中,空调器接收以下至少一种控制指令来控制送风模式:语音指令、遥控指令或动作指令。
在上述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通过以下至少一种方式来控制空调的送风模式:语音、遥控或直接操控空调。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可以结合图6所示的空调智能控制送风方法流程图来说明本申请上述实施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602,通过传感器检测房间温度T。
在上述步骤中,通过在空调上安装温度传感器,可以实时检测房间内的温度T。
步骤S604,判断房间内温度T是否在Tc+ΔT内。
在上述步骤中,判断房间内温度T是否在温度区间Tc+ΔT内,如果房间内温度T在温度区间Tc+ΔT内,则执行步骤S608;如果房间内温度T不在温度区间Tc+ΔT内,则执行步骤S606。
步骤S606,制冷工况:当房间内温度T处于高温区Th时,空调采用常规送风模式,风机转速提升至空调容许的最大值,对房间进行强劲制冷,快速降低房间温度。制热工况:当房间内温度T处于低温区Tl时,空调采用常规送风模式,风机转速提升至空调容许的最大值,速提升至空调容许的最大值,对房间进行强劲制热,快速提升房间温度。
在上述步骤中,当空调处于制冷工况下,当T处于高温区Th时,优选的,Th=35℃±1℃,空调开启常规送风模式,风机转速提升至空调容许的最大值,对房间进行强劲制冷,快速降低房间温度,当温度降至舒适温度区间27±0.5℃内时,常规送风模式转化为无风感送风模式,维持房间温度在舒适温度区间内。同理,当空调处于制热工况下,当T处于低温区Tl时,优选的,Tl=20℃±1℃,空调开启常规送风模式,风机转速提升至空调容许的最大值,对房间进行快速制热,迅速提升房间温度,当温度升至舒适温度区间27±0.5℃内时,常规送风模式转化为无风感送风模式,维持房间温度在舒适温度区间内。
步骤S608,制冷与制热:开启无风感模式,维持房间内温度在Tc+ΔT的舒适区间内。
在上述步骤中,当房间内温度T在温度区间Tc+ΔT内,则控制空调开启无风感模式,维持房间内温度在Tc+ΔT的舒适区间内。
步骤S610,根据用户反馈确定当前的温度所属的温度区间。
在上述步骤中,空调可以接收用户通过语音或者遥控等反馈的温度状态,如果用户反馈房间温度过高或过低,则执行步骤S614;如果用户反馈舒适,则执行步骤S602。
步骤S612,若用户反馈舒适,则认为当前的温度在Tc+ΔT内。
在上述步骤中,如果用户反馈当前房间内的温度舒适,则认为当前的温度在Tc+ΔT内,执行步骤S608。
步骤S614,若用户反馈过热或过冷,则认为当前的温度不在Tc+ΔT内。
在上述步骤中,如果用户反馈当前房间内的温度过热或过冷,则认为当前的温度不在Tc+ΔT内,执行步骤S602。
可选地,用户反馈信息可以是语音、手势、文字、表情、体温、身体动作或直接遥控器遥控等。
通过以上步骤,实现了空调的两个闭环控制方式,一是空调通过传感器自动控制空调送风方式,二是让用户直接控制或根据用户反馈对空调送风进行控制。
实施例2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的送风系统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空调的送风方法可以在本发明实施例2的系统中执行。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空调的送风系统示意图,如图7所示,包括:温度检测部件701和控制部件703。
其中,温度检测部件701,用于检测空调所在地理空间内的温度;
控制部件703,与温度检测部件连接,用于判断温度落入的温度区间,并根据判断结果,控制空调的送风;其中,温度区间为预先配置的至少一个温度区间中的一个,至少一个温度区间中的每个温度区间分别对应了空调的送风方式,送风模式至少包括如下至少之一:无风感送风模式和常规送风模式。
由上可知,通过在空调上安装的温度检测装置,实时监测空调所在地理空间的温度,然后根据当前温度所在的温度区间,控制空调采用不同的送风模式,达到了使空调所在地理空间的温度始终处于人体感官舒适的温度区的目的,从而实现了自动检测房间内温度状况、智能调整送风方式、保持房间内温度处于舒适区、提升人体在空调房间内的舒适性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空调送风方式和温度阈值无法根据用户需求人为设定的技术问题。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温度检测部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温度传感器、红外热传感器、感温包装置。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控制部件703还用于在温度落入第一预设温度区间的情况下,控制空调开启无风感模式,其中,无风感模式为控制温度保持在第一预设温度区间内的送风模式,其中,第一预设温度区间为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区间;
在温度落入除第一预设温度区间的其他温度区间的情况下,控制空调开启常规送风模式,其中,常规送风模式为控制风机转速提升至预定功率值的送风模式。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控制部件703还用于如果空调所在地理空间的温度处于第二预设温度区间,控制空调开启制冷模式下的常规送风模式,其中,第二预设温度区间为高温区;
如果空调所在地理空间的温度处于第三预设温度区间,控制空调开启制热模式下的常规送风模式,其中,第三预设温度区间为低温区。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温度检测部件701还用于继续检测空调所在地理空间的温度;上述控制部件703还用于当检测到温度调整到第一预设温度区间后,控制空调从常规送风模式切换到无风感模式。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用于确定温度区间的参数值为预先设定或允许动态修改的值。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检测空调所在地理空间内的温度的过程中,空调接收以下至少一种控制指令来控制送风模式:语音指令、遥控指令或动作指令。
实施例3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的送风装置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空调的送风方法可以在本发明实施例3的装置中执行。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空调的送风装置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装置包括:第一检测模块801、判断模块803和第一控制模块805。
其中,第一检测模块801,用于检测空调所在地理空间内的温度;
判断模块803,用于判断温度落入的温度区间,其中,温度区间为预先配置的至少一个温度区间中的一个,至少一个温度区间中的每个温度区间分别对应了空调的送风方式;
第一控制模块805,用于根据判断结果,控制空调的送风模式,其中,送风模式至少包括如下至少之一:无风感送风模式和常规送风模式。
由上可知,通过在空调上安装的温度检测装置,实时监测空调所在地理空间的温度,然后根据当前温度所在的温度区间,控制空调采用不同的送风模式,达到了使空调所在地理空间的温度始终处于人体感官舒适的温度区的目的,从而实现了自动检测房间内温度状况、智能调整送风方式、保持房间内温度处于舒适区、提升人体在空调房间内的舒适性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空调送风方式和温度阈值无法根据用户需求人为设定的技术问题。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控制模块805包括:第一子控制模块,用于在温度落入第一预设温度区间的情况下,控制空调开启无风感模式,其中,无风感模式为为控制温度保持在第一预设温度区间内的送风模式,其中,第一预设温度区间为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区间;第二子控制模块,用于在温度落入除第一预设温度区间的其他温度区间的情况下,控制空调开启常规送风模式,其中,常规送风模式为控制风机转速提升至预定功率的送风模式。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子控制模块包括:
第一执行模块,用于如果空调所在地理空间的温度处于第二预设温度区间,控制空调开启制冷模式下的常规送风模式,其中,第二预设温度区间为高温区;
第二执行模块,用于如果空调所在地理空间的温度处于第三预设温度区间时,控制空调开启制热模式下的常规送风模式,其中,第三预设温度区间为低温区。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装置还包括:第二检测模块,用于继续检测空调所在地理空间的温度;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温度调整到第一预设温度区间后,控制空调从常规送风模式切换到无风感模式。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用于确定温度区间的参数值为预先设定或允许动态修改的值。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检测空调所在地理空间内的温度的过程中,空调接收以下至少一种控制指令来控制送风模式:语音指令、遥控指令或动作指令。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单元的划分,可以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空调的送风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空调所在地理空间内的温度,其中,所述地理空间是利用空调作为温度调节方式的室内空间;
判断所述温度落入的温度区间,其中,所述温度区间为预先配置的至少一个温度区间中的一个,所述至少一个温度区间中的每个温度区间分别对应了所述空调的送风方式;
根据判断结果,控制所述空调的送风模式,其中,所述送风模式至少包括如下至少之一:无风感送风模式和常规送风模式;
其中,根据判断结果,控制所述空调的送风模式包括:
在所述温度落入第一预设温度区间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空调开启无风感模式,其中,所述无风感模式为控制所述温度保持在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区间内的送风模式,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区间为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区间;
在所述温度落入除第一预设温度区间的其他温度区间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空调开启常规送风模式,其中,所述常规送风模式为控制风机转速提升至预定功率值的送风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温度落入除第一预设温度区间的其他温度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空调开启常规送风模式,包括:
如果所述空调所在地理空间的温度处于第二预设温度区间,控制所述空调开启制冷模式下的常规送风模式,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区间为高温区;
如果所述空调所在地理空间的温度处于第三预设温度区间,控制所述空调开启制热模式下的常规送风模式,其中,所述第三预设温度区间为低温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控制所述空调开启常规送风模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继续检测所述空调所在地理空间的温度;
当检测到所述温度调整到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区间后,控制所述空调从所述常规送风模式切换到所述无风感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确定所述温度区间的参数值为预先设定或允许动态修改的值。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检测空调所在地理空间内的温度的过程中,所述空调接收以下至少一种控制指令来控制所述送风模式:语音指令、遥控指令或动作指令。
6.一种空调的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温度检测部件,用于检测所述空调所在地理空间内的温度,其中,所述地理空间是利用空调作为温度调节方式的室内空间;
控制部件,与所述温度检测部件连接,用于判断所述温度落入的温度区间,并根据判断结果,控制所述空调的送风模式;
其中,所述温度区间为预先配置的至少一个温度区间中的一个,所述至少一个温度区间中的每个温度区间分别对应了所述空调的送风方式,所述送风模式至少包括如下至少之一:无风感送风模式和常规送风模式;
其中,所述控制部件还用于在温度落入第一预设温度区间的情况下,控制空调开启无风感模式,其中,无风感模式为控制温度保持在第一预设温度区间内的送风模式,其中,第一预设温度区间为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区间;
在温度落入除第一预设温度区间的其他温度区间的情况下,控制空调开启常规送风模式,其中,常规送风模式为控制风机转速提升至预定功率值的送风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部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温度传感器、红外热传感器和感温包装置。
8.一种空调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空调所在地理空间内的温度,其中,所述地理空间是利用空调作为温度调节方式的室内空间;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温度落入的温度区间,其中,所述温度区间为预先配置的至少一个温度区间中的一个,所述至少一个温度区间中的每个温度区间分别对应了所述空调的送风方式;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判断结果,控制所述空调的送风模式,其中,所述送风模式至少包括如下至少之一:无风感送风模式和常规送风模式;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
第一子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温度落入第一预设温度区间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空调开启无风感模式,其中,所述无风感模式为为控制所述温度保持在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区间内的送风模式,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区间为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区间;
第二子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温度落入除第一预设温度区间的其他温度区间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空调开启常规送风模式,其中,所述常规送风模式为控制风机转速提升至预定功率的送风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控制模块包括:
第一执行模块,用于如果所述空调所在地理空间的温度处于第二预设温度区间,控制所述空调开启制冷模式下的常规送风模式,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区间为高温区;
第二执行模块,用于如果所述空调所在地理空间的温度处于第三预设温度区间时,控制所述空调开启制热模式下的常规送风模式,其中,所述第三预设温度区间为低温区。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检测模块,用于继续检测所述空调所在地理空间的温度;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所述温度调整到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区间后,控制所述空调从所述常规送风模式切换到所述无风感模式。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确定所述温度区间的参数值为预先设定或允许动态修改的值。
12.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检测空调所在地理空间内的温度的过程中,所述空调接收以下至少一种控制指令来控制所述送风模式:语音指令、遥控指令或动作指令。
CN201610805470.4A 2016-09-05 2016-09-05 空调的送风方法、装置和系统 Active CN1062475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05470.4A CN106247565B (zh) 2016-09-05 2016-09-05 空调的送风方法、装置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05470.4A CN106247565B (zh) 2016-09-05 2016-09-05 空调的送风方法、装置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47565A CN106247565A (zh) 2016-12-21
CN106247565B true CN106247565B (zh) 2019-06-04

Family

ID=575985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05470.4A Active CN106247565B (zh) 2016-09-05 2016-09-05 空调的送风方法、装置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4756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05374A (zh) * 2016-12-30 2017-05-24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642592A (zh) * 2016-12-30 2017-05-10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839304B (zh) * 2017-01-24 2019-05-1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出风口切换方法、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空调器
CN106907830A (zh) * 2017-02-28 2017-06-3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机制冷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
CN106895484A (zh) * 2017-02-28 2017-06-2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机制冷控制方法、室内机及空调
CN107367038A (zh) * 2017-06-29 2017-11-21 合肥同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媒体办公室温度智能调节系统
CN107272764A (zh) * 2017-06-29 2017-10-20 合肥同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会议室内温度自动调节方法
CN107357331A (zh) * 2017-06-29 2017-11-17 合肥同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会议室温度智能调节方法
CN107291127A (zh) * 2017-06-29 2017-10-24 合肥同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办公室内温度自动调节系统
CN107388369B (zh) * 2017-07-31 2020-05-2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柜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7726565B (zh) * 2017-10-19 2020-10-2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19075909A1 (zh) * 2017-10-19 2019-04-2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906701A (zh) * 2017-10-19 2018-04-1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932944A (zh) * 2017-12-15 2019-06-25 惠州市世育五金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情境模式判断系统及方法
CN108489034B (zh) * 2018-03-07 2020-12-0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控制方法、终端、空调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458444B (zh) * 2018-03-07 2020-05-2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控制方法、终端、空调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319547B (zh) * 2019-08-09 2023-05-2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运行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425997B (zh) * 2020-02-20 2021-05-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吹风模式的确定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2665130B (zh) * 2020-12-21 2022-05-2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12793384B (zh) * 2021-01-04 2022-07-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空调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CN114845523B (zh) * 2022-04-11 2023-03-24 广东云下汇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中心精密空调的制冷控制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90873A (ja) * 2003-09-18 2005-04-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空気調和機
KR20050032668A (ko) * 2003-10-02 2005-04-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 조화기의 취침 운전 제어방법
KR101335164B1 (ko) * 2012-07-04 2013-11-29 박원흠 리듬풍 운전용 공조기 제어 방법
CN104566774A (zh) * 2013-10-28 2015-04-29 广东美的集团芜湖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04154633A (zh) * 2014-08-19 2014-11-1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智能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987482B (zh) * 2015-02-05 2019-03-26 海尔(深圳)研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及空调
CN104913443B (zh) * 2015-05-29 2017-10-1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的风速控制方法
CN104930662B (zh) * 2015-06-25 2017-08-0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精准送风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4949294B (zh) * 2015-07-23 2017-10-0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和空调器
CN105180270B (zh) * 2015-08-07 2017-12-2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室内出风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47565A (zh) 2016-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47565B (zh) 空调的送风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8168036B (zh) 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及空调系统
CN103822327B (zh) 一种变频空调器电加热控制方法
EP3348917B1 (en) Air volume regulation method
CN103940058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和空调器
CN105387562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6679079A (zh) 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及空调系统
CN105650811A (zh) 控制空调室内机的方法和装置
CN101178242A (zh) 操作空调系统的设备及控制空调系统的方法
CN109506335A (zh) 空调电辅热装置的控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空调
CN103528134A (zh) 空调器及其加热控制方法
CN104456887B (zh) 出风装置及空调器及出风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6247534A (zh) 一种空调的环境状态判断装置、方法及空调
CN105444327B (zh) 一种空调运行控制方法
CN105752774B (zh) 电梯空调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03900208A (zh)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及空调
CN106440230A (zh) 智能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服务器和空调器
CN103940032A (zh)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及空调
CN106352632A (zh) 空调系统及其制热控制方法
CN104566782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和空调器
CN111442461B (zh) 一种调温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和调温系统
CN104949265B (zh) 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的能源管理方法
JPWO2015034079A1 (ja) 空調制御システム
CN108332350A (zh)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TWI604161B (zh) Cooperative system and centralized controller and centralized control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