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60470B - 一种卡片状标签的下料收集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卡片状标签的下料收集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660470B CN112660470B CN202011477515.2A CN202011477515A CN112660470B CN 112660470 B CN112660470 B CN 112660470B CN 202011477515 A CN202011477515 A CN 202011477515A CN 112660470 B CN112660470 B CN 11266047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rd
- conveying
- conveyor belt
- shaped
- blank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卡片状标签的下料收集装置,包括:真空传送装置,包括传送带和负压结构;顶推机构,沿真空传送装置的传送方向并列设置有至少两个;下料滑台机构,包括接料槽和直线移动装置,接料槽对下落的卡片状标签按自下而上堆叠的方式进行收集,直线移动装置带动接料槽直线往复运动;转移机构,对达到设定数量且通过直线移动装置进行运送的卡片状标签进行转移;捆绑下料机构,对来自转移机构的设定数量的卡片状标签进行捆绑并输送下料。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使得生产完成的电子标签自动化进行收集和整理,有效了降低了生产成本且提高了效率。同时,本发明中还请求保护一种卡片状标签的下料收集装置的工作方法。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卡片状标签的下料收集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电子标签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来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需人工干预,作为条形码的无线版本,RFID技术具有条形码所不具备的防水、防磁、耐高温、使用寿命长、读取距离大、标签上数据可以加密、存储数据容量更大、存储信息更改自如等优点。电子标签的编码方式、存储及读写方式与传统标签或手工标签不同,电子标签编码的存储是在集成电路上以只读或可读写格式存储的;特别是读写方式,电子标签是用无线电子传输方式实现的。RFID电子标签突出的技术特点是:可以识别单个的非常具体的物体,而不像条形码那样只能识别一类物体;可以同时对多个物体进行识读,而条形码只能一个一个地读;存储的信息量很大;采用无线电射频,可以透过外部材料读取数据,而条形码必须靠激光或红外在材料介质的表面读取信息。
鉴于上述优点,电子标签被广泛的应用,其在生产的过程中较容易实现较高生产效率,现有生产完成的电子标签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收集和整理,通过定数捆绑的方式发往下游的客户,在上述过程中付出的人工成本较高。
鉴于上述问题的存在,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卡片状标签的下料收集装置及其工作方法,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中提供了一种卡片状标签的下料收集装置及其工作方法,有效的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卡片状标签的下料收集装置,包括:
真空传送装置,包括传送带和负压结构,所述传送带循环往复转动,所述负压结构对所述传送带位于底部的水平部分进行吸附;
顶推机构,沿所述真空传送装置的传送方向并列设置有至少两个,对贴附于所述水平部分上的卡片状标签提供推力,使得所述卡片状标签下落;
下料滑台机构,包括接料槽和直线移动装置,所述接料槽对下落的所述卡片状标签按自下而上堆叠的方式进行收集,所述直线移动装置带动所述接料槽直线往复运动;
转移机构,对达到设定数量且通过所述直线移动装置进行运送的卡片状标签进行转移;
捆绑下料机构,来自所述转移机构的设定数量的所述卡片状标签进行捆绑并输送下料。
进一步地,所述顶推机构包括座体、顶推气缸和顶块,所述座体固定设置,对所述顶推气缸进行固定,所述顶推气缸带动所述顶块垂直于所述水平部分运动,所述顶块对所述卡片状标签进行推动而使其下落;
所述传送带沿宽度方向并列设置有两个,所述顶块在两所述传送带之间上下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负压结构包括负压腔和导气板,所述导气板对所述负压腔的敞口端进行密封,且与所述传送带贴合设置,其上沿所述传送带的贴合范围均匀分布有若干通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顶块底部为平面结构,所述平面结构与所述水平部分的来料一侧成锐角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接料槽包括第一固定板体、第二固定板体和第一移动板体;
所述卡片状标签的下料收集装置还包括第二移动板体,设置于所述接料槽移动方向的一侧的设备本体上;
所述第一固定板体与所述第一移动板体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移动板体在动力装置的带动下相对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固定板体,所述第二移动板体与所述第二固定板体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二移动板体在动力装置的带动下相对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固定板体。
进一步地,所述转移机构包括至少可沿两个方向进行移动的直线移动单元以及固定设置于所述直线移动单元上的夹爪结构;
所述夹爪结构用于对设定数量的所述卡片状标签进行夹取,所述直线移动单元带动所述夹爪结构沿至少两个方向进行直线移动,从而到达所述捆绑下料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转移机构还包括转动单元,连接所述直线移动单元和所述夹爪结构,带动所述夹爪结构相对于所述直线移动单元转动。
进一步地,还设置有分拣机构,包括分料动力单元、导向单元、收集箱和传送单元;
所述导向单元设置于所述传送单元一端,用于对向所述传送单元传递的指定所述卡片状标签施加朝向所述导向单元的力,所述导向单元将到达的所述卡片状标签引导至所述收集箱内;
所述传送单元传送方向的末端位于真空传送装置传送方向起始端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单元包括:
相对于所述传送单元的传送平面向上倾斜的第一传送皮带,所述第一传送皮带自所述分料动力单元一侧延伸至另一侧;
第二传送皮带,位于所述分料动力单元的一侧;
在分料动力单元的作用下所述卡片状标签被吹送至所述第一传送皮带超出第二传送皮带的部分表面;所述第一传送皮带和第二传送皮带中至少所述第一传送皮带成循环往复转动状态,通过循环往复的转动带动所述卡片状标签移动,当自第一传送皮带和第二传送皮带间移动到间隙的末端时,因惯性而自二者间缝隙进入到收集箱内。
进一步地,卡片状标签的下料收集装置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启动所述传送带和负压结构,并自所述传送带底部逐一进行卡片状标签的供给,使得所述卡片状标签被所述传送带的所述水平部分吸附;
通过所述水平部分的移动带动所述卡片状标签进行直线移动;
对所述顶推机构进行控制,使得所述顶推机构逐一的按照设定频率进行推力的供给,且推力的供给次数为设定的卡片状标签每次的捆绑数量;
控制所述转移机构与所述顶推机构同步动作,所述转移机构对来自各个所述直线移动装置上接料槽中的所述卡片状标签进行位置转移;
捆绑下料机构对来自所述转移机构的设定数量的所述卡片状标签进行捆绑并下料。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使得生产完成的电子标签自动化进行收集和整理,有效了降低了生产成本且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卡片状标签的下料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真空传送装置和顶推机构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3为增设高度调节装置后图2中结构在底部朝上角度下的示意图;
图4为顶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下料滑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在另一角度下的示意图;
图7为转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导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第二固定板体端部的示意图;
图11为图7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2为分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的正视图(省略部分盖板);
图14为图13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5为图12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6为图3调整为底部朝下角度后的示意图;
图17为图16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
1、真空传送装置;11、传送带;11a、水平部分;12、负压结构;12a、导气板;12b、通气孔;2、顶推机构;21、座体;22、顶推气缸;23、顶块;3、下料滑台机构;31、接料槽;31a 、第一固定板体;31b、第二固定板体;31c、第一移动板体;31d、第二移动板体;32、直线移动装置;33、电机;34、从动轴;4、转移机构;41、直线移动单元;42、夹爪结构;43、转动单元;5、捆绑下料机构;6、分拣机构;61、分料动力单元;62、导向单元;62a、第一传送带;62b、第二传送带;63、收集箱;64、传送单元;65、压轮;7、高度调节装置; 71、支撑座;72、导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属于“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7所示,一种卡片状标签的下料收集装置,包括:真空传送装置1,包括传送带11和负压结构12,传送带11循环往复转动,负压结构12对传送带11位于底部的水平部分11a进行吸附;在使用的过程中,传送带11可采用现有的结构形式,通过主动滚轮和从动辊轮对皮带进行支撑和动力传输,负压结构12也可采用现有的结构形式,只要能够满足本发明中对传送带11进行吸附的要求即可。本发明中为了使得传送过程中卡片状标签的下料更加方便,通过传送带11底部的水平部分11a对其进行吸附,因卡片状标签的重量较轻,因此可保证吸附和传输的有效性;顶推机构2,沿真空传送装置1的传送方向并列设置有至少两个,对贴附于水平部分11a上的卡片状标签提供推力,使得卡片状标签下落;本发明中,顶推机构2的动作依据需要通过控制系统对卡片状标签数量的计数实现,当下落的数量满足下料要求时,则需要停止推力的提供,其中,多个顶推机构2的设置目的在于实现多工位的交替工作;下料滑台机构3,包括接料槽31和直线移动装置32,接料槽31对下落的卡片状标签按自下而上堆叠的方式进行收集,直线移动装置32带动接料槽31直线往复运动;接料槽31的位置根据卡片状标签下落的具体范围调节,循环往复的直线运动目的在于对堆叠完成的卡片状标签进行位置的转移;转移机构4,对达到设定数量且通过直线移动装置32进行运送的卡片状标签进行转移;捆绑下料机构5,对来自转移机构4的设定数量的卡片状标签进行捆绑并输送下料,其中,捆绑设备可采用现有的捆绑设备。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使得生产完成的电子标签自动化进行收集和整理,有效了降低了生产成本且提高了效率。
在具体工作时,卡片状标签的下料收集装置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启动传送带11和负压结构12,并自传送带11底部逐一进行卡片状标签的供给,使得卡片状标签被传送带11的水平部分11a吸附;为了保证上述过程的顺利进行,需要控制卡片状标签相对于水平部分11a的之间的供给距离;
S2:通过水平部分11a的移动带动卡片状标签进行直线移动;
S3:对顶推机构2进行控制,使得顶推机构2逐一的按照设定频率进行推力的供给,且推力的供给次数为设定的卡片状标签每次的捆绑数量;其中,设定频率需要根据卡片状标签的移动速度进行调节,从而使得顶推机构2按照次序逐一的对卡片状标签进行推力的供给,在推力的供给次数提供完成后则对应的顶推机构2停止工作。如图1所示,在上述两个顶推结构2交替工作的过程中,当前端的顶推机构2将卡片状标签推离水平部分11a时,后端的顶推机构2静止,而当后端的顶推机构2提供推力的供给时,前端因停止工作而使得卡片状标签自然的被传送至此位置;
S4:控制转移机构4与顶推机构2同步动作,转移机构4对来自各个直线移动装置32上接料槽31中的卡片状标签进行位置转移;上述同步性可根据直线移动装置32的移动速度进行调节,从而保证各个接料槽31中卡片状标签均获得及时的位置转移;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展示了转移机构4中对卡片状标签进行施力的部分的两种工作位置,从而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明确转移机构4的工作过程,而并非表示需要设置两个施力的部分;
S5:捆绑下料机构5对来自转移机构4的设定数量的卡片状标签进行捆绑并下料。
其中,参见图4,顶推机构2包括座体21、顶推气缸22和顶块23,座体21固定设置,对顶推气缸22进行固定,顶推气缸22带动顶块23垂直于水平部分11a运动,顶块23对卡片状标签进行推动而使其下落;顶推气缸22的运动通过控制系统的控制实现,动作或不动作的依据在于卡片状标签的数量是否到达设定标准,垂直的推动方式可保证卡片状标签的顺利下落;传送带11沿宽度方向并列设置有两个,顶块23在两传送带11之间上下移动;通过顶块23上述位置的优化,使得推力作用于卡片状标签的位置更加准确,可保证卡片状标签较为平稳的下落,从而保证堆叠的效果。其中,顶块23底部为平面结构,平面结构与水平部分11a的来料一侧成锐角设置。此种锐角的设置形式可使得卡片状标签在传递的过程中获得导向,从而使得卡片状标签沿坡面的结构形式下滑,通过上述导向形式一方面使得卡片状标签的下落位置更加准确,另一方面通过平滑的导向避免对卡片状标签边缘或中部位置造成破坏,保证卡片状标签的有效性。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负压结构12包括负压腔和导气板12a,导气板12a对负压腔的敞口端进行密封,且与传送带11贴合设置,参见图8,导气板12a上沿传送带11的贴合范围均匀分布有若干通气孔12b。负压结构12通过真空泵体等可实现负压,其中导气板12a的设置使得对传送带11的吸附力更加平均,其中,优选将通气孔12b设置为沿传送方向设置的一字型孔位,可提高吸附的面积,其中需要说明的传送带11需要采用可透气的材料形式,例如织物等,从而可实现卡片状标签有效的吸附,顶块23作用于卡片状标签接近宽度方向中部的位置,可保证卡片状标签稳定的下落。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参见图9和10,接料槽31包括第一固定板体31a、第二固定板体31b和第一移动板体31c;卡片状标签的下料收集装置还包括第二移动板体31d,设置于接料槽31移动方向的一侧的设备本体上;第一固定板体31a与第一移动板体31c平行设置,且第一移动板体31c在动力装置的带动下相对靠近或远离第一固定板体31a,第二移动板体31d与第二固定板体31b平行设置,且第二移动板体31d在动力装置的带动下相对靠近或远离第二固定板体31b。第一固定板体31a、第二固定板体31b和第一移动板体31c三者围设成了可初步对卡片状标签进行定位的槽型结构,对卡片状标签进行初步定位,其中,第一固定板体31a和第二固定板体31b为最终卡片状标签的准确位置的基准,通过第一移动板体31c和第二移动板体31d的顶推作用可对略微偏移的卡片状标签进行位置的纠正,最终通过四者共同的限制将堆叠的卡片状标签形成边缘整体的一摞。在本优选方案中,第二移动板体31d设置于接料槽31一侧的设备本体上一方面使得接料槽31在移动至转移机构4的位置后形成敞口,便于转移机构4对卡片状标签的作用和转移,另一方面使得整个接料槽31的宽度有效降低,仅在直线移动的方向上通过移动动力结构的设置而相对延长。针对第一移动板体31c和第二移动板体31d动力部分的选择,优选采用气缸形式对第一移动板体31c和第二移动板体31d进行移动动力的供给,更加方便快捷。
针对上述各个板体结构优选均在末端设置向卡片状标签容纳部分以外弯折的部分,从而对下落的卡片状标签进行导向,使卡片状标签更好的进行位置的确定。在接料槽31底部,针对卡片状标签的支撑板体优选在第二移动板体31d设置一侧开设槽口,从而对第二移动板体31d的底部局部位置进行展示,便于转移机构4的施力。
针对直线移动装置32优选通过伺服电机33进行位置的精确控制,与之对应的设置丝杆组件进行位置的移动即可,上述结构形式可通过现有技术实现,如图6所示,图中的电机33进行动力输出,而位于丝杆一端的从动轴34可与电机33的输出轴通过齿轮或皮带轮进行动力的传输,从而带动直线移动装置32进行设定方向的直线往复运动。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7和11所示,转移机构4包括至少可沿两个方向进行移动的直线移动单元41以及固定设置于直线移动单元41上的夹爪结构42;夹爪结构42用于对设定数量的卡片状标签进行夹取,直线移动单元41带动夹爪结构42沿至少两个方向进行直线移动,从而到达捆绑下料机构5。其中,直线移动单元41可采用现有的直线动力装置,如电机带动的丝杆组件、气缸等均可实现上述目的,为了简化运动形式,优选采用两个方向的直线移动单元41,而通过直线移动装置32作为第三轴向,从而形成了可进行三维空间内位置的准确定位,夹爪结构42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夹爪气缸,便于获取且工作稳定可靠。
为了使得卡片状标签更加适于捆绑方位,转移机构4还包括转动单元43,连接直线移动单元41和夹爪结构42,带动夹爪结构42相对于直线移动单元41转动。转动单元43的使用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具体需要以捆绑设备匹配,其设置增加了整个装置的通用性和灵活性。在图7中左侧展示了直线移动单元41未移动且夹爪结构42未转动前的状态示意图,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进行理解及比对,图中右侧展示了直线移动单元41移动后且夹爪结构42转动后的状态示意图。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为了实现前后游设备的更好衔接,还设置有分拣机构6,如图12~14所示,包括分料动力单元61、导向单元62、收集箱63和传送单元64;导向单元62设置于传送单元64一端,用于对向传送单元64传递的指定卡片状标签施加朝向导向单元62的力,导向单元62将到达的卡片状标签引导至收集箱63内;传送单元64传送方向的末端位于真空传送装置1传送方向起始端的底部。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分料动力单元61的动作来自于上述设备对卡片状标签的质量检测结果,即在卡片状标签质量合格时,分料动力单元61不作出任何动作,从而保证卡片状标签的正常传输,但当卡片状标签被检测出存在质量问题时,可通过分料动力单元61进行作用,具体地,优选采用气嘴作为分料动力单元61,通过对质量较轻的卡片状标签进行吹风而将其引导至导向单元62的位置处,由导向单元62将到达的卡片状标签引导至收集箱63内。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导向单元62包括相对于传送单元64的传送平面向上倾斜的第一传送皮带62a,第一传送皮带62a自分料动力单元61一侧延伸至另一侧;第二传送皮带62b,位于分料动力单元61的一侧;指定的卡片状标签自第一传送皮带62a底部进入第一传送皮带62a与第二传送皮带62b之间而被导向至收集箱63内,其中,第一传送皮带62a和第二传送皮带62b中至少第一传送皮带62a成循环往复转动状态,从而对卡片状标签提供移动的力,当然,二者同步反向转动则使得上述传动更加顺畅。卡片状标签在分料动力单元61的作用下被吹送至第一传送皮带62a超出第二传送皮带62b的部分表面,通过其循环往复的转动而被摩擦力带动至收集箱63,当自第一传送皮带62a和第二传送皮带62b间移动到间隙的末端时,因惯性而自二者间缝隙进入到收集箱63内,从而顺利的完成指定卡片状标签的分拣,而未被分拣出的卡片状标签自传送单元64而被传送至真空传送装置1底部,从而被传送带11吸附而进行后续的传送。
如图15所示,还可在传送单元64的传送平面上设置压轮65,从而克服气嘴的风力对卡片状标签的位置影响。
为了保证卡片状标签在真空传送装置1和传送单元64之间更好的进行交替传送,如图3、16和17所示,需要保证二者间的间隙在设定范围内,还设置有高度调节装置7,因为调节频率较低,为了节约成本,可采用手动转动的方式,包括手动控制转动的蜗轮,以及与蜗轮啮合且在蜗轮转动过程中进行直线运动的蜗杆,通过与蜗杆固定连接的支撑座71对真空传送装置1进行支撑,即可在支撑座71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实现真空传送装置1的高度调节,其中可在支撑座71底部设置导向杆72,从而通过导向套等结构实现导向杆72运动方向的限制。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8)
1.一种卡片状标签的下料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真空传送装置(1),包括传送带(11)和负压结构(12),所述传送带(11)循环往复转动,所述负压结构(12)对所述传送带(11)位于底部的水平部分(11a)进行吸附;
顶推机构(2),沿所述真空传送装置(1)的传送方向并列设置有至少两个,对贴附于所述水平部分(11a)上的卡片状标签提供推力,使得所述卡片状标签下落;
下料滑台机构(3),包括接料槽(31)和直线移动装置(32),所述接料槽(31)对下落的所述卡片状标签按自下而上堆叠的方式进行收集,所述直线移动装置(32)带动所述接料槽(31)直线往复运动;
转移机构(4),对达到设定数量且通过所述直线移动装置(32)进行运送的卡片状标签进行转移;
捆绑下料机构(5),对来自所述转移机构(4)的设定数量的所述卡片状标签进行捆绑并输送下料;
还设置有分拣机构(6),包括分料动力单元(61)、导向单元(62)、收集箱(63)和传送单元(64);所述导向单元(62)设置于所述传送单元(64)一端,用于对向所述传送单元(64)传递的指定所述卡片状标签施加朝向所述导向单元(62)的力,所述导向单元(62)将到达的所述卡片状标签引导至所述收集箱(63)内;
所述传送单元(64)传送方向的末端位于真空传送装置(1)传送方向起始端的底部;
所述导向单元(62)包括:
相对于所述传送单元(64)的传送平面向上倾斜的第一传送皮带(62a),所述第一传送皮带(62a)自所述分料动力单元(61)一侧延伸至另一侧;
第二传送皮带(62b),位于所述分料动力单元(61)的一侧;
在分料动力单元(61)的作用下所述卡片状标签被吹送至所述第一传送皮带(62a)超出第二传送皮带(62b)的部分表面;所述第一传送皮带(62a)和第二传送皮带(62b)中至少所述第一传送皮带(62a)成循环往复转动状态,通过循环往复的转动带动所述卡片状标签移动,当自第一传送皮带(62a)和第二传送皮带(62b)间移动到间隙的末端时,因惯性而自二者间缝隙进入到收集箱(6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片状标签的下料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推机构(2)包括座体(21)、顶推气缸(22)和顶块(23),所述座体(21)固定设置,对所述顶推气缸(22)进行固定,所述顶推气缸(22)带动所述顶块(23)垂直于所述水平部分(11a)运动,所述顶块(23)对所述卡片状标签进行推动而使其下落;
所述传送带(11)沿宽度方向并列设置有两个,所述顶块(23)在两所述传送带(11)之间上下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片状标签的下料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结构(12)包括负压腔和导气板(12a),所述导气板(12a)对所述负压腔的敞口端进行密封,且与所述传送带(11)贴合设置,其上沿所述传送带(11)的贴合范围均匀分布有若干通气孔(12b)。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片状标签的下料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块(23)底部为平面结构,所述平面结构与所述水平部分(11a)的来料一侧成锐角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片状标签的下料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槽(31)包括第一固定板体(31a)、第二固定板体(31b)和第一移动板体(31c);
所述卡片状标签的下料收集装置还包括第二移动板体(31d),设置于所述接料槽(31)移动方向的一侧的设备本体上;
所述第一固定板体(31a)与所述第一移动板体(31c)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移动板体(31c)在动力装置的带动下相对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固定板体(31a),所述第二移动板体(31d)与所述第二固定板体(31b)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二移动板体(31d)在动力装置的带动下相对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固定板体(31b)。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片状标签的下料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机构(4)包括至少可沿两个方向进行移动的直线移动单元(41)以及固定设置于所述直线移动单元(41)上的夹爪结构(42);
所述夹爪结构(42)用于对设定数量的所述卡片状标签进行夹取,所述直线移动单元(41)带动所述夹爪结构(42)沿至少两个方向进行直线移动,从而到达所述捆绑下料机构(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卡片状标签的下料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机构(4)还包括转动单元(43),连接所述直线移动单元(41)和所述夹爪结构(42),带动所述夹爪结构(42)相对于所述直线移动单元(41)转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片状标签的下料收集装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启动所述传送带(11)和负压结构(12),并自所述传送带(11)底部逐一进行卡片状标签的供给,使得所述卡片状标签被所述传送带(11)的所述水平部分(11a)吸附;
通过所述水平部分(11a)的移动带动所述卡片状标签进行直线移动;
对所述顶推机构(2)进行控制,使得所述顶推机构(2)逐一的按照设定频率进行推力的供给,且推力的供给次数为设定的卡片状标签每次的捆绑数量;
控制所述转移机构(4)与所述顶推机构(2)同步动作,所述转移机构(4)对来自各个所述直线移动装置(32)上接料槽(31)中的所述卡片状标签进行位置转移;
捆绑下料机构(5)对来自所述转移机构(4)的设定数量的所述卡片状标签进行捆绑并下料。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477515.2A CN112660470B (zh) | 2020-12-15 | 2020-12-15 | 一种卡片状标签的下料收集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477515.2A CN112660470B (zh) | 2020-12-15 | 2020-12-15 | 一种卡片状标签的下料收集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660470A CN112660470A (zh) | 2021-04-16 |
CN112660470B true CN112660470B (zh) | 2021-07-06 |
Family
ID=754047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477515.2A Active CN112660470B (zh) | 2020-12-15 | 2020-12-15 | 一种卡片状标签的下料收集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66047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501170A (zh) * | 2021-06-11 | 2021-10-15 | 深圳创视智能视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打包系统及一出一智能理袋机器人 |
CN113967941B (zh) * | 2021-10-18 | 2023-03-14 | 广州山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标签自动分拣切片机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28552A (zh) * | 2013-01-17 | 2013-04-10 | 上海美声服饰辅料有限公司 | 电子标签自动检测整理收集装置 |
CN206613751U (zh) * | 2015-12-16 | 2017-11-07 | 株式会社理光 | 片材搬送·积载装置及片材检查·区分装置 |
CN109433632A (zh) * | 2018-10-10 | 2019-03-08 | 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票卡分拣识别方法、系统及票卡分拣设备 |
CN109592293A (zh) * | 2018-11-30 | 2019-04-09 | 广州超音速自动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片状物料分类下料装置 |
CN109703980A (zh) * | 2019-02-21 | 2019-05-03 |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转运装置 |
CN209455686U (zh) * | 2019-01-16 | 2019-10-01 | 良记造机工厂有限公司 | 金属薄片的集料装置 |
CN209506187U (zh) * | 2019-01-30 | 2019-10-18 | 四川卡库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片状物料自动化生产系统 |
CN110844182A (zh) * | 2019-12-02 | 2020-02-28 | 昆山杰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票卡自动打包机 |
CN210230708U (zh) * | 2019-05-25 | 2020-04-03 | 嘉兴美宝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标签次品检测清理装置 |
CN211619514U (zh) * | 2020-01-19 | 2020-10-02 | 上海贝辉木业有限公司 | 一种浸渍纸分选装置 |
-
2020
- 2020-12-15 CN CN202011477515.2A patent/CN11266047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28552A (zh) * | 2013-01-17 | 2013-04-10 | 上海美声服饰辅料有限公司 | 电子标签自动检测整理收集装置 |
CN206613751U (zh) * | 2015-12-16 | 2017-11-07 | 株式会社理光 | 片材搬送·积载装置及片材检查·区分装置 |
CN109433632A (zh) * | 2018-10-10 | 2019-03-08 | 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票卡分拣识别方法、系统及票卡分拣设备 |
CN109592293A (zh) * | 2018-11-30 | 2019-04-09 | 广州超音速自动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片状物料分类下料装置 |
CN209455686U (zh) * | 2019-01-16 | 2019-10-01 | 良记造机工厂有限公司 | 金属薄片的集料装置 |
CN209506187U (zh) * | 2019-01-30 | 2019-10-18 | 四川卡库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片状物料自动化生产系统 |
CN109703980A (zh) * | 2019-02-21 | 2019-05-03 |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转运装置 |
CN210230708U (zh) * | 2019-05-25 | 2020-04-03 | 嘉兴美宝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标签次品检测清理装置 |
CN110844182A (zh) * | 2019-12-02 | 2020-02-28 | 昆山杰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票卡自动打包机 |
CN211619514U (zh) * | 2020-01-19 | 2020-10-02 | 上海贝辉木业有限公司 | 一种浸渍纸分选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660470A (zh) | 2021-04-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660470B (zh) | 一种卡片状标签的下料收集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 |
CN201512131U (zh) | 一种玻片贴标机构 | |
CN204368495U (zh) | 液晶模组分类包装装置 | |
CN205151071U (zh) | 一种片状工件自动上料机构 | |
CN103625920A (zh) | 工件自动输送及组装生产系统及生产方法 | |
CN215709173U (zh) | 一种产品输送生产线 | |
CN107310939B (zh) | 一种电池片全自动分选机 | |
CN106328566B (zh) | 一种多芯智能卡的芯片封装生产线 | |
CN110092032B (zh) | 装盒机构及电芯装盒机 | |
CN217806966U (zh) | 一种电芯步进搬运装置 | |
CN110921032A (zh) | 一种全自动方形产品多面贴标系统 | |
CN108346602B (zh) | 一种高效的智能卡的芯片封装装置 | |
CN214779016U (zh) | 一种能往复移动的送料装置 | |
CN110525959B (zh) | 一种瓶盖自动排列打码设备 | |
CN110092030B (zh) | 电芯装盒机 | |
CN110053805B (zh) | 输送机构及电芯装盒机 | |
CN211544188U (zh) | 一种贴标及传输装置 | |
CN207192363U (zh) | 一种金卡纸印刷机的上料装置 | |
CN206277862U (zh) | 一种多色彩马赛克的对称分布式自动铺贴设备 | |
CN110788615A (zh) | 组装设备 | |
CN213140395U (zh) | 一种Tray盘整理装置 | |
CN204368511U (zh) | 液晶模组分类包装用间隔纸传送装置 | |
CN214113814U (zh) | 一种吸附式传料装置 | |
CN217168903U (zh) | 一种板件循环封边设备 | |
CN211221740U (zh) | 一种新型标仓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