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60064A - 车辆中的安全带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车辆中的安全带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60064A
CN112660064A CN202011615893.2A CN202011615893A CN112660064A CN 112660064 A CN112660064 A CN 112660064A CN 202011615893 A CN202011615893 A CN 202011615893A CN 112660064 A CN112660064 A CN 1126600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safety belt
state information
condition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1589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60064B (zh
Inventor
岳文广
水佑民
魏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olkswagen Mobvoi Beij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olkswagen Mobvoi Beij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olkswagen Mobvoi Beij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Volkswagen Mobvoi Beij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61589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6006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600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600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600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600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otive Seat Belt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中的安全带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所述车辆的运行状态信息,和/或车辆内部至少一个安全带佩戴人的车内状态信息;根据运行状态信息和/或车内状态信息,判断是否满足安全带预紧条件或安全带放松条件;若是,则向安全带控制装置发送指向车辆中目标安全带的安全带控制指令,所述安全带控制指令,用于指示安全带控制装置收紧或者放松所述目标安全带。使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增强安全带保护的及时性,从而提高了行车安全性。

Description

车辆中的安全带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车辆控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车辆中的安全带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车辆的普及,人们越来越注重行车安全,车辆在出厂时均配置有乘员安全带,在发生安全事故时,安全带对保障乘车人员的人身安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发生安全事故时,乘员和座椅会发生相对位移,此时如果安全带张紧余量过大而未能及时绷紧,则无法起到缓冲作用,使乘员与弹出的安全气囊相撞时受伤。而现有技术中的安全带或没有预紧功能,或只能在检测到发生或即将发生碰撞事故进行收紧,无法在发生安全事故时及时保护乘员。同时,如果车辆在平稳行驶,乘车人员在正常乘车状态下,安全带收紧程度太多,将会影响乘车人员的舒适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中的安全带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以实现增强安全带保护的及时性,从而提高了行车安全性,并提高了乘车人员的舒适度。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中的安全带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车辆的运行状态信息,和/或车辆内部至少一个安全带佩戴人的车内状态信息;
根据运行状态信息和/或车内状态信息,判断是否满足安全带预紧条件或安全带放松条件;
若是,则向安全带控制装置发送指向车辆中目标安全带的安全带控制指令,所述安全带控制指令,用于指示安全带控制装置收紧或者放松所述目标安全带。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中的安全带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
状态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车辆的运行状态信息,和/或车辆内部至少一个安全带佩戴人的车内状态信息;
安全带控制条件判断模块,用于根据运行状态信息和/或车内状态信息,判断是否满足安全带预紧条件或安全带放松条件;
安全带控制指令发送模块,用于若是,则向安全带控制装置发送指向车辆中目标安全带的安全带控制指令,所述安全带控制指令,用于指示安全带控制装置收紧或者放松所述目标安全带。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车辆中的安全带控制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如本发明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车辆中的安全带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根据获取的车辆运行状态信息和安全带佩戴人的车内状态信息,判断满足安全带预紧或放松条件时,向安全带控制装置发送安全带控制指令,以指示安全带控制装置收紧或放松目标安全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安全带或没有预紧功能,或只能在检测到发生或即将发生碰撞事故进行收紧,无法在发生安全事故时及时保护乘员的问题,增强了安全带保护的及时性,从而提高了行车安全性,并提高了乘车人员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一种车辆中的安全带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一种车辆中的安全带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一种车辆中的安全带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车辆中的安全带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对车辆中的安全带进行预紧或放松的控制,从而保护乘车人员安全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车辆中的安全带控制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以由软件和/或硬件来实现,并一般集成在计算机设备中,与车载传感器、车载驾驶员监控系统等配合使用。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10、获取所述车辆的运行状态信息,和/或车辆内部至少一个安全带佩戴人的车内状态信息。
其中,车辆的运行状态信息用于表明车辆是否处于良好、平稳的运行状态,车辆的运行状态信息可以是车身俯仰角、航向角或者横滚角等,车身俯仰角是车身纵向(车身坐标系X轴)与地平线之间的夹角,航向角是车身水平旋转和原前进方向的角度,横滚角是车辆车身横向(车身坐标系Y轴)与地平线之间的夹角。各方向能保证车辆安全行驶的最大倾角,称为最大倾角,如最大横滚角。本实施例对运行状态信息的具体类型不进行限制。当根据运行状态信息判断车辆当前处于颠簸、倾斜等状态时,及时进行安全带预紧,可以保障乘车人员的安全。
安全带佩戴人包括驾驶员和乘客,车内状态信息是安全带佩戴人乘车时的精神状态。驾驶员的车内状态信息可以用于表示驾驶员是否处于疲劳驾驶或者不规范驾驶等状态,当根据驾驶员的车内状态信息判断驾驶员处于疲劳驾驶或者不规范驾驶等状态时,需要对全部乘车人员的安全带进行预紧,以进行安全防范。乘客的车内状态信息可以用于表示乘客是否处于睡眠或注意力不集中等状态,如果根据乘客的车内状态信息判定乘客当前处于睡眠或注意力不集中等状态时,乘客的安全带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被拉扯出余量或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自我防护,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此时对乘客的安全带进行预紧,以保障乘客的乘车安全。
S120、根据运行状态信息和/或车内状态信息,判断是否满足安全带预紧条件或安全带放松条件,如果是,则执行S130,否则返回执行S120。
安全带预紧是指在车辆或者乘车人员具有一定安全隐患时,提前将安全带进行收紧,以保障乘车人员的安全。相应的,运行状态信息和/或车内状态信息表明车辆或者乘车人员具有一定安全隐患时,满足安全带预紧条件。
安全带放松条件是指在车辆平稳行驶、乘车人员正常乘车状态下,当前安全带的收紧程度较高,此时可以将安全带放松,以提高乘车人员的舒适度。
车辆的运行状态信息可以是车身俯仰角、航向角或者横滚角等,相应的,运行状态信息满足安全带预紧条件可以是车身俯仰角、航向角或者横滚角等超过一定阈值。安全带佩戴人的车内状态信息是安全带佩戴人乘车时的精神状态,相应的,车内状态信息满足安全带预紧条件可以是驾驶员处于疲劳驾驶、不规范驾驶状态,乘客处于睡眠状态等。本发明实施例对何种情况下满足安全带预紧条件不进行限制,在发生安全事故之前,车辆或乘车人员面临安全风险时,即可认定为满足安全带预紧条件。
S130、向安全带控制装置发送指向车辆中目标安全带的安全带控制指令,所述安全带控制指令,用于指示安全带控制装置收紧或者放松所述目标安全带。
其中,安全带控制装置用于在接收到安全带控制指令时,对安全带进行收紧或放松。目标安全带可以是驾驶员安全带,或者乘员安全带,还可以是全部安全带,安全带控制指令指示安全带控制装置进行安全带收紧或放松。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根据运行状态信息和/或车内状态信息判断满足安全带预紧条件时,向安全带控制装置发送安全带控制指令,安全带控制装置对与安全带控制指令匹配的目标安全带进行收紧,从而可以实现在存在安全隐患时及时收紧安全带,提高了行车安全性。在根据运行状态信息和/或车内状态信息判断满足安全带放松条件时,向安全带控制装置发送安全带控制指令,安全带控制装置对与安全带控制指令匹配的目标安全带进行放松,从而可以提高目标安全带对应的乘客的乘车舒适度。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根据获取的车辆运行状态信息和安全带佩戴人的车内状态信息,判断满足安全带预紧或放松条件时,向安全带控制装置发送安全带控制指令,以指示安全带控制装置收紧或放松目标安全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安全带或没有预紧功能,或只能在检测到发生或即将发生碰撞事故进行收紧,无法在发生安全事故时及时保护乘员的问题,增强了安全带保护的及时性,从而提高了行车安全性,并且提高了乘车人员的舒适度。
实施例二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车辆中的安全带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本发明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对获取车辆运行状态信息、安全带佩戴人的车内状态信息的过程、判断是否满足安全带预紧条件的过程、判断是否满足安全带放松条件的过程以及发送安全带控制指令的过程进行了进一步的具体化,并加入了在满足安全带预紧解除条件时发送安全带预紧解除指令的步骤。
相应的,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210、判断检测到所述车辆的车速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车速阈值,如果是,则执行S220,否则返回执行S210。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设置安全带预紧控制的触发条件,在车辆车速大于或者等于车速阈值,并且至少一个安全带被使用时,触发安全带预紧控制机制。
设置车速和车速阈值的判断,原因在于当车速较低时,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较低,发生安全事故时对乘车人员的伤害也较小,因此可以设置为当车速超过预设车速阈值时,对车辆中被使用的安全带进行预紧控制。
示例性的,在一些内部道路,比如工厂园区内部道路、小区出入口、停车场出入口等,一般限速为15km/h左右,速度较低且相对安全可控,因此,可以预设车速阈值为15km/h。
可选的,还可以设置车身俯仰角的门限阈值,实时获取车身俯仰角和/或其他角度,当车身俯仰角和/或其他角度大于门限阈值时,即使当前车速小于预设车速阈值,仍向安全带控制装置发送指向车辆中全部状态为使用中的安全带的安全带控制指令,对车辆中使用中的安全带进行预紧控制。这样设置的原因在于,当车身俯仰角和/或其他角度过大时,即使车速较小,仍然可能发生车辆翻倒的安全事故,因此需要对安全带进行收紧,从而保护乘车人员的安全。
S220、判断是否车辆中的至少一个安全带的状态为使用中,如果是,则执行S230,否则返回执行S210。
可选的,可以在未检测到安全带被使用时,进行安全提示,提示乘车人员系好安全带。
可选的,还可以检测使用中安全带的类别,当只有驾驶员的安全带在使用中时,根据驾驶员的车内状态信息进行安全带预紧条件的判断。当驾驶员和至少一个乘客的安全带在使用中时,可以分别根据驾驶员和乘客的车内状态信息进行安全带预紧条件的判断。
S230、获取所述车辆的车身俯仰角、航向角或者横滚角,作为所述车辆的运行状态信息。
本实施例以车身俯仰角为例,对车辆运行状态信息的判断进行说明,还可以使用航向角和横滚角等作为车辆运行状态信息,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车身俯仰角用于表示车辆当前所处的坡度,车身俯仰角可以通过陀螺仪等传感器进行测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实时获取陀螺仪等传感器测量得到的车身俯仰角,作为车辆运行状态信息。
S240、判断预设时间段内获取的各车身俯仰角是否都大于或者等于预设车身俯仰角阈值,如果是,则执行S2150,否则执行S250。
可选的,可以计算车身俯仰角大于或者等于预设车身俯仰角阈值时的车速经过车身等长距离所需的时间,将该计算得到的时间与预设的上限时间进行比较,将其中较短的时间作为预设时间段。需要进行说明的是,还可以采用车速经过其他距离所需的时间与预设的上限时间进行比较,本实施例对计算时间时采用的具体距离不进行限制。
可选的,可以获取当前道路坡度,将当前道路坡度换算为道路倾角,根据道路倾角计算车身俯仰角阈值。示例性的,当道路坡度为5°,即路面倾角为2.86°时,将2.86×(1+10%)≈3.15°作为车身俯仰角阈值。但本发明实施例对车身俯仰角阈值的设置方式不进行限制,可以根据车辆型号、车辆底盘高度、车速以及基于车辆GPS(Global PositioningSystem,全球定位系统)信号所处的位置道路信息或者车载摄像头等识别得到的车身环境等,设定车身俯仰角阈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预设时间段的各车身俯仰角都大于或者等于车身俯仰角阈值时,说明车辆长时间处于晃动、颠簸状态或车辆行驶于坡度较大的路面,需要对车辆中全部使用中的安全带进行收紧,从而保障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
S250、检测所述车辆中的驾驶员监控系统发送的预警信号,并根据所述预警信号,获取驾驶员的车内状态信息。
驾驶员监控系统(Driver Monitor System,DMS)是指在驾驶员行驶过程中,全天候监测驾驶员的疲劳状态、危险驾驶行为的信息技术系统。在发现驾驶员出现疲劳、打哈欠、眯眼睛及其他错误驾驶状态后,DMS系统将会对此类行为进行及时的分析,并进行语音灯光提示,起到警示驾驶员,纠正错误驾驶行为的作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驾驶员监控系统发现驾驶员的错误驾驶状态时,生成预警信号发送至安全带预紧控制系统,安全带预紧控制系统根据预警信号,判断驾驶员的车内状态信息是否为分心驾驶状态。示例性的,可以根据DMS系统发送的预警信号确定预警等级,例如,当预警信号表明驾驶员有长时间走神、瞌睡等动作时,确定预警等级为重度预警,当预警信号表明驾驶员有吸烟、频繁查看手机等动作时,确定预警等级为中度预警,当预警信号表明驾驶员有与后排乘客说话等动作时,确定预警等级为轻度预警。并根据预警等级判断驾驶员的车内状态信息是否为分心驾驶状态,示例性的,可以将重度预警和中度预警情况下判定为分心驾驶状态,在DMS系统通过语音提示等方式对驾驶员进行提醒的同时,对车辆中全部使用中的安全带进行收紧,从而降低安全风险。在轻度预警时,通过DMS系统进行语音提示等方式,纠正驾驶员的错误驾驶状态的同时,安全带预紧器可规律性的收紧放松安全带以警示驾驶员。
本发明实施例对预警等级的分类、各预警等级对应的具体内容,以及预警等级与驾驶员的车内状态信息之间的具体对应方式不进行限制。同时,本实施例对根据预警信号确定驾驶员车内状态信息的具体方式不进行限制。
S260、判断根据所述预警信号是否确定驾驶员的车内状态信息为分心驾驶状态,如果是,则执行S2150,否则执行S270。
当驾驶员的车内状态信息为分心驾驶状态时,需要对车辆内全部使用中的安全带进行收紧,以使安全带更好的起到保护作用。
S270、判断预设压力值检测时间段内是否检测到车辆非平稳状态信号,如果是,则返回执行S270,否则执行S280。
压力值检测时间段可以是一个预设的定值,示例性的,可以取压力值检测时间段为3min,但本实施例对压力值检测时间段的选取方式和压力值检测时间段的具体数值不进行限制。
车辆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器单元)用于控制汽车的行驶状态以及实现其各种功能,主要是利用各种传感器、总线的数据采集与交换,来判断车辆状态以及司机的意图并通过执行器来操控汽车。车辆非平稳状态信号可以是刹车信号、转弯信号或者颠簸路况信号等。
具体的,当驾驶员踩刹车时,制动系统会通过车辆CAN(Controller AreaNetwork,控制器局域网总线)总线向车辆相关ECU发送刹车信号,车辆相关ECU检测到刹车信号时,将刹车信号转发给安全带预紧控制系统。同样的,当车辆转弯时,方向盘控制系统会向车辆ECU发送转弯信号,车辆ECU检测到转弯信号时,将转弯信号转发给安全带预紧控制系统。当车辆ECU基于车载导航系统的GPS信息或者车载摄像头获取的车辆前方图像,或车辆其他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确定前方路况为颠簸路段或者减速带时,向安全带预紧控制系统发送颠簸路况信号。
确定预设压力值检测时间段内未检测到车辆非平稳状态信号的目的在于,当车辆处于刹车、转弯或颠簸情形时,压力传感器获得的压力值浮动较大,检测结果不准确,因此需要将刹车、转弯或颠簸等车辆非平稳状态排除。
S280、获取所述车辆中至少一个乘客所在座椅中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并根据所述压力值,获取各所述乘客的车内状态信息。
其中,乘客座椅下设置有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当至少一个乘客安全带状态为使用中时,获取使用中的乘客安全带对应的乘客座椅下,各压力传感器在压力值检测时间段检测得到的各压力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根据乘客座椅下各压力传感器在同一时间获得的各压力值,计算得到乘客座椅在该时间对应的压力值。可以计算各压力传感器在同一时间获得的各压力值的平均值,作为乘客座椅在该时间对应的压力值,也可以计算各压力传感器在同一时间获得的各压力值与各压力传感器权重的乘积之和,作为在同一时间获得的各压力值,本实施例对根据各压力传感器在同一时间获得的各压力值计算乘客座椅该时间压力值的具体方式不进行限制。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车辆行驶平稳时,如果乘客比较清醒,则乘客座椅在压力值检测时间段内对应的压力值,会随乘客动作发生随机变化。但是如果乘客处于精力不集中、睡眠等状态下,乘客座椅在压力值检测时间段内对应的压力值会比较平稳。
S290、判断各压力值是否都在设定压力值波动范围之内,如果是,则执行S2100,否则执行S2160。
示例性的,车辆平稳行驶过程中,当t1时刻检测得到的压力值为100时,如果压力值检测时间段为3min,在t1起的3min内,如果目标乘客座椅的各压力值都在90-110之间,则可以确定乘客的车内状态为睡眠状态,目标乘客的安全带可能会由于目标乘客的睡眠姿势拉出较大的余量,因此,此时对目标乘客的安全带进行收紧,保障乘客的乘车安全。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S270-S290只是检测乘客车内状态信息的其中一种方式,还可以通过车内摄像头采集车内图像,进行乘客车内状态识别来实现,还可以通过驾驶员或乘客点击物理按键或车辆中控系统的人机交互界面上的按键来实现,本实施例对判定乘客车内状态的方式不进行限制。
同时,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S230-S240通过车身俯仰角对车辆运行状态的判定、S250-S260通过DMS系统的预警信号进行驾驶员车内状态的判定,以及S270-S290通过乘客座椅压力值进行乘客车内状态的判定,只是其中一种判定顺序,还可以先进行驾驶员车内状态和乘客车内状态的判定,再进行车辆运行状态的判定等,本实施例对S230-S240、S250-S260以及S270-S290的顺序不进行限制。
S2100、实时获取所述车辆的速度和加速度,并根据所述车辆的速度和加速度确定车辆的运行状态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传感器或者车辆ECU等实时获取车辆的速度和加速度,车辆的速度和加速度用于判断车辆当前是否处于危险行驶状态。
S2110、判断预设时间段内车辆的速度是否均大于或者等于预设速度阈值,如果是,则执行S2150,否则执行S2120。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在一个持续时间段内,车辆的速度都超过预设速度阈值,则可以判定为车辆长期超速行驶,需要对全部乘车人员的安全带进行收紧。预设速度阈值可以根据车辆性能、道路行驶要求等进行设定,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S2120、判断车辆的加速度是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加速度阈值,如果是,则执行S2150,否则执行S2130。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检测到车辆的加速度超过某一预设加速度阈值,说明车辆处于急加速或者急刹车的情况,需要对全部乘车人员的安全带进行收紧。同样,预设加速度阈值的设置可以根据车辆性能等因素进行设定,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S2130、判断是否根据运行状态信息确定车辆运行平稳,并且根据车内状态信息确定目标安全带对应的驾驶员和/或乘客为正常乘车状态,如果是,则执行S2140,否则返回执行S210。
根据运行状态信息确定车辆运行平稳可以是指,在较长的预设时间段内,车辆的速度维持在一定的速度范围内,车辆俯仰角、航向角或者横滚角等都小于预设阈值,车辆加速度都小于预设加速度阈值。根据车内状态信息确定目标安全带对应的驾驶员和/或乘客为正常乘车状态,可以是指在较长的预设时间段内,驾驶员都未处于分心驾驶状态,乘客未处于睡眠或其他分心状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车辆运行平稳,乘车人员状态良好,并且目标安全带收紧程度较高,则可以对目标安全带进行放松,从而增加目标安全带对应的乘车人员的舒适性。
S2140、向安全带控制装置发送指向目标安全带的安全带放松指令。返回执行S210。
S2150、向安全带控制装置发送指向车辆中全部状态为使用中的安全带的安全带预紧指令。执行S2170。
可选的,还可以在安全带的收紧速度方面设置不同的安全带控制指令等级,示例性的,当车身俯仰角超过预设车身俯仰角阈值的程度较高时,或者DMS系统发送的预警信号对应的预警等级为重度预警时,可以设置安全带控制指令为快速收紧安全带。当车身俯仰角超过预设车身俯仰角阈值的程度较小时,或者DMS系统发送的预警信号对应的预警等级为中度预警时,可以设置安全带控制指令为缓慢收紧安全带。
可选的,还可以在安全带的收紧程度方面设置不同的安全控制指令等级,安全带的收紧程度需要考虑情况的危急程度以及当前安全带的松紧程度。示例性的,当车身俯仰角超过预设车身俯仰角阈值的程度较高时,或者DMS系统发送的预警信号对应的预警等级为重度预警时,如果当前安全带已经较为紧迫,可以设置安全带控制指令为快速收紧较少的安全带余量。当确定乘客的车内状态为睡眠状态时,如果当前安全带较为宽松,可以设置安全带控制指令为缓慢收紧较多的安全带余量。
S2160、向安全带控制装置发送指向压力值在设定压力值波动范围之外的乘客安全带的安全带预紧指令。
S2170、判断根据运行状态信息和/或车内状态信息,是否确定满足安全带预紧解除条件,如果是,则执行S2180,否则返回执行S2170。
在安全带控制装置对安全带进行收紧的过程中,如果安全带预紧控制系统根据运行状态信息和/或车内状态信息确定满足安全带预紧解除条件,则向安全带控制装置发送安全带预紧解除指令,安全带控制装置不再继续对安全带进行收紧。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预设时间段内获取的各车身俯仰角都大于或者等于预设车身俯仰角阈值时,对全车乘员安全带进行收紧的过程中,如果预设收紧解除时间段内获取的各车身俯仰角都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车身俯仰角阈值时,确定满足安全带预紧解除条件。
示例性的,可以根据预设车身俯仰角阈值计算第二预设车身俯仰角阈值,计算车身俯仰角小于等于第二预设车身俯仰角阈值时的车速经过3倍车身等长距离所需的时间,将该计算得到的时间与预设的第二上限时间进行比较,将其中较短的时间作为预设收紧解除时间段。同样的,还可以采用车速经过其他距离所需的时间与预设的第二上限时间进行比较,本实施例对计算时间时采用的具体距离不进行限制。
当根据DMS系统发送的预警信号确定驾驶员的车内状态信息为分心驾驶状态时,对全车乘员安全带进行收紧的过程中,如果预设时间间隔内未再接收到DMS系统发送的预警信号,或者预设时间间隔内接收到的DMS系统发送的预警信号对应的预警等级都是轻度预警,则确定满足安全带预紧解除条件。
当确定压力值检测时间段内的各压力值都在设定压力值波动范围之内时,对乘客安全带进行收紧的过程中,如果确定检测得到的乘客座椅的压力值在设定压力值波动范围之外,则确定满足安全带预紧解除条件。或者根据车内摄像头采集的车内图像、或者车内物理按键或人机交互界面上的按键显示乘客的车内状态信息为清醒状态,则确定满足安全带预紧解除条件。
S2180、向安全带控制装置发送安全带预紧解除指令。返回执行S210。
其中,所述安全带预紧解除指令,用于指示安全带控制装置解除对所述目标安全带的收紧状态。
可选的,当根据车身俯仰角或者DMS系统发送的预警信号对安全带进行预紧时,安全带预紧解除指令可以指示安全带控制装置停止安全带的收紧,并将安全带的松紧程度恢复至进行预紧之前的程度。当根据乘客的车内状态信息进行安全带预紧时,安全带预紧解除指令可以指示安全带控制装置仅停止安全带的收紧,保持当前安全带较为收紧的状态,从而可以保护注意力不集中的乘客的安全。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获取车身俯仰角、驾驶员监控系统发送的预警信号或者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在满足安全带预紧条件时,向安全带控制装置发送安全带控制指令,以指示安全带控制装置收紧目标安全带,并在安全带控制装置收紧目标安全带的过程中,满足安全带预紧解除条件时,解除对目标安全带的收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安全带或没有预紧功能,或只能在检测到发生或即将发生碰撞事故进行收紧,无法在发生安全事故时及时保护乘员的问题,增强了安全带保护的及时性,从而提高了行车安全性,并且提高了乘车人员的舒适度。
实施例三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一种车辆中的安全带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状态信息获取模块310、安全带预紧条件判断模块320以及安全带控制指令发送模块330。其中:
状态信息获取模块310,用于获取所述车辆的运行状态信息,和/或车辆内部至少一个安全带佩戴人的车内状态信息;
安全带控制条件判断模块320,用于根据运行状态信息和/或车内状态信息,判断是否满足安全带预紧条件或安全带放松条件;
安全带控制指令发送模块330,用于若是,则向安全带控制装置发送指向车辆中目标安全带的安全带控制指令,所述安全带控制指令,用于指示安全带控制装置收紧或者放松所述目标安全带。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根据获取的车辆运行状态信息和安全带佩戴人的车内状态信息,判断满足安全带预紧或放松条件时,向安全带控制装置发送安全带控制指令,以指示安全带控制装置收紧或放松目标安全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安全带或没有预紧功能,或只能在检测到发生或即将发生碰撞事故进行收紧,无法在发生安全事故时及时保护乘员的问题,增强了安全带保护的及时性,从而提高了行车安全性,并且提高了乘车人员的舒适度。安全带控制装置安全带控制指令安全带控制装置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状态信息获取模块310,包括:
状态信息获取单元,用于如果检测到所述车辆的车速大于或等于预设车速阈值,并且车辆中的至少一个安全带的状态为使用中,则获取所述车辆的运行状态信息,和/或车辆内部至少一个安全带佩戴人的车内状态信息。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状态信息获取模块310,包括:
车身俯仰角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车辆的车身俯仰角、航向角或者横滚角,作为所述车辆的运行状态信息;
预警信号获取单元,用于检测所述车辆中的驾驶员监控系统发送的预警信号,并根据所述预警信号,获取驾驶员的车内状态信息;
压力值获取单元,用于检测所述车辆中至少一个乘客所在座椅中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并根据所述压力值,获取各所述乘客的车内状态信息。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状态信息获取模块310,还用于:
实时获取所述车辆的速度和加速度,并根据所述车辆的速度和加速度确定车辆的运行状态信息。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安全带预紧条件判断模块320,包括:
车身俯仰角判断单元,用于如果确定预设时间段内获取的各车身俯仰角都大于或者等于预设车身俯仰角阈值,则确定满足安全带预紧条件;或者,
如果确定预设时间段内获取的各航向角都大于或者等于预设航向角阈值,则确定满足安全带预紧条件;或者,
如果确定预设时间段内获取的各横滚角都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横滚角阈值,则确定满足安全带预紧条件。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安全带预紧条件判断模块320,包括:
分心驾驶状态判断单元,用于如果根据所述预警信号确定驾驶员的车内状态信息为分心驾驶状态,则确定满足安全带预紧条件。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安全带预紧条件判断模块320,包括:
超速判断单元,用于如果确定预设时间段内车辆的速度均大于或者等于预设速度阈值,则确定满足安全带预紧条件;和/或
加速度异常判断单元,用于如果确定车辆的加速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加速度阈值,则确定满足安全带预紧条件。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压力值获取单元,用于:
如果确定预设压力值检测时间段内未检测到车辆非平稳状态信号,则获取所述车辆中至少一个乘客所在座椅中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
所述安全带预紧条件判断模块320,包括:
压力值判断单元,用于如果确定各压力值都在设定压力值波动范围之内,则确定满足安全带预紧条件。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安全带预紧条件判断模块320,包括:
安全带放松判断单元,用于如果根据运行状态信息确定车辆运行平稳,并且根据车内状态信息确定目标安全带对应的驾驶员和/或乘客为正常乘车状态,则确定满足安全带放松条件。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装置,还包括:
安全带预紧解除条件判断模块,用于在指示所述安全带控制装置收紧目标安全带的过程中,如果根据运行状态信息和/或车内状态信息,确定满足安全带预紧解除条件,则向安全带控制装置发送安全带预紧解除指令;
其中,所述安全带预紧解除指令,用于指示安全带控制装置解除对所述目标安全带的收紧状态。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安全带控制指令发送模块330,包括:
第一安全带控制指令发送单元,用于如果根据车辆运行状态信息和/或驾驶员的车内状态信息确定满足安全带预紧条件,则向安全带控制装置发送指向车辆中全部状态为使用中的安全带的安全带控制指令;
第二安全带控制指令发送单元,用于如果根据乘客的车内状态信息确定满足安全带预紧条件,则向安全带控制装置发送指向压力值在设定压力值波动范围之外的乘客安全带的安全带控制指令。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车辆中的安全带控制装置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车辆中的安全带控制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实施例四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70、存储器71、输入装置72和输出装置73;计算机设备中处理器7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图4中以一个处理器70为例;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70、存储器71、输入装置72和输出装置73可以通过总线或其他方式连接,图4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存储器71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车辆中的安全带控制方法对应的模块(例如,车辆中的安全带控制装置中的状态信息获取模块310、安全带预紧条件判断模块320以及安全带控制指令发送模块330)。处理器7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71中的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计算机设备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车辆中的安全带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车辆的运行状态信息,和/或车辆内部至少一个安全带佩戴人的车内状态信息;
根据运行状态信息和/或车内状态信息,判断是否满足安全带预紧条件或安全带放松条件;
若是,则向安全带控制装置发送指向车辆中目标安全带的安全带控制指令,所述安全带控制指令,用于指示安全带控制装置收紧或者放松所述目标安全带。
存储器71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7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71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70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计算机设备。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输入装置72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计算机设备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输出装置73可包括显示屏等显示设备。
实施例五
本发明实施例五还提供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一种车辆中的安全带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车辆的运行状态信息,和/或车辆内部至少一个安全带佩戴人的车内状态信息;
根据运行状态信息和/或车内状态信息,判断是否满足安全带预紧条件或安全带放松条件;
若是,则向安全带控制装置发送指向车辆中目标安全带的安全带控制指令,所述安全带控制指令,用于指示安全带控制装置收紧或者放松所述目标安全带。
当然,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其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不限于如上所述的方法操作,还可以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车辆中的安全带控制方法中的相关操作。
通过以上关于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及必需的通用硬件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计算机的软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闪存(FLASH)、硬盘或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车辆中的安全带控制装置的实施例中,所包括的各个单元和模块只是按照功能逻辑进行划分的,但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划分,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即可;另外,各功能单元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1)

1.一种车辆中的安全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所述车辆的运行状态信息,和/或车辆内部至少一个安全带佩戴人的车内状态信息;
根据运行状态信息和/或车内状态信息,判断是否满足安全带预紧条件或安全带放松条件;
若是,则向安全带控制装置发送指向车辆中目标安全带的安全带控制指令,所述安全带控制指令,用于指示安全带控制装置收紧或者放松所述目标安全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车辆的运行状态信息,和/或车辆内部至少一个安全带佩戴人的车内状态信息,包括:
如果检测到所述车辆的车速大于或等于预设车速阈值,并且车辆中的至少一个安全带的状态为使用中,则获取所述车辆的运行状态信息,和/或车辆内部至少一个安全带佩戴人的车内状态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车辆的运行状态信息,和/或车辆内部至少一个安全带佩戴人的车内状态信息,包括下述至少一项:
获取所述车辆的车身俯仰角、航向角或者横滚角,作为所述车辆的运行状态信息;
检测所述车辆中的驾驶员监控系统发送的预警信号,并根据所述预警信号,获取驾驶员的车内状态信息;
检测所述车辆中至少一个乘客所在座椅中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并根据所述压力值,获取各所述乘客的车内状态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车辆的运行状态信息,还包括:
实时获取所述车辆的速度和加速度,并根据所述车辆的速度和加速度确定车辆的运行状态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运行状态信息,判断是否满足安全带预紧条件,包括:
如果确定预设时间段内获取的各车身俯仰角都大于或者等于预设车身俯仰角阈值,则确定满足安全带预紧条件;或者,
如果确定预设时间段内获取的各航向角都大于或者等于预设航向角阈值,则确定满足安全带预紧条件;或者,
如果确定预设时间段内获取的各横滚角都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横滚角阈值,则确定满足安全带预紧条件。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车内状态信息,判断是否满足安全带预紧条件,包括:
如果根据所述预警信号确定驾驶员的车内状态信息为分心驾驶状态,则确定满足安全带预紧条件。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运行状态信息,判断是否满足安全带预紧条件,包括:
如果确定预设时间段内车辆的速度均大于或者等于预设速度阈值,则确定满足安全带预紧条件;和/或
如果确定车辆的加速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加速度阈值,则确定满足安全带预紧条件。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所述车辆中至少一个乘客所在座椅中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包括:
如果确定预设压力值检测时间段内未检测到车辆非平稳状态信号,则获取所述车辆中至少一个乘客所在座椅中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
根据车内状态信息,判断是否满足安全带预紧条件,包括:
如果确定各压力值都在设定压力值波动范围之内,则确定满足安全带预紧条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运行状态信息和/或车内状态信息,判断是否满足安全带放松条件,包括:
如果根据运行状态信息确定车辆运行平稳,并且根据车内状态信息确定目标安全带对应的驾驶员和/或乘客为正常乘车状态,则确定满足安全带放松条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向安全带控制装置发送指向车辆中目标安全带的安全带控制指令之后,还包括:
在指示所述安全带控制装置收紧目标安全带的过程中,如果根据运行状态信息和/或车内状态信息,确定满足安全带预紧解除条件,则向安全带控制装置发送安全带预紧解除指令;
其中,所述安全带预紧解除指令,用于指示安全带控制装置解除对所述目标安全带的收紧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3-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安全带控制装置发送指向车辆中目标安全带的安全带控制指令,包括:
如果根据车辆运行状态信息和/或驾驶员的车内状态信息确定满足安全带预紧条件,则向安全带控制装置发送指向车辆中全部状态为使用中的安全带的安全带控制指令;
如果根据乘客的车内状态信息确定满足安全带预紧条件,则向安全带控制装置发送指向压力值在设定压力值波动范围之外的乘客安全带的安全带控制指令。
CN202011615893.2A 2020-12-30 2020-12-30 车辆中的安全带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6600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15893.2A CN112660064B (zh) 2020-12-30 2020-12-30 车辆中的安全带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15893.2A CN112660064B (zh) 2020-12-30 2020-12-30 车辆中的安全带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60064A true CN112660064A (zh) 2021-04-16
CN112660064B CN112660064B (zh) 2022-12-02

Family

ID=754114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15893.2A Active CN112660064B (zh) 2020-12-30 2020-12-30 车辆中的安全带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6006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07825A (zh) * 2021-11-12 2022-04-29 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安全带控制系统
CN116749911A (zh) * 2023-08-18 2023-09-15 宁波均联智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带自动解锁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13990A1 (fr) * 1987-04-17 1988-10-21 Garguir Joseph Structure de ceinture de securite facilitant l'accrochage et evitant la course a vide en cas de choc
US5553803A (en) * 1994-09-13 1996-09-10 Takata Vehicle Safety Technology Gmbh Belt tensioner for safety belts for motor vehicles
US5765869A (en) * 1996-09-06 1998-06-16 Huber; John F. Automatically tightened seatbelt
US6374168B1 (en) * 1998-12-25 2002-04-16 Takata Corporation Seat belt system
US20070018445A1 (en) * 2005-07-19 2007-01-25 Takata Corporation Seat belt retractor and seat belt device
EP1894794A1 (en) * 2006-08-31 2008-03-05 Hitachi, Ltd. Motorized seatbelt retractor
US20080054617A1 (en) * 2004-05-29 2008-03-06 Wilfried Schwant Vehicle Having At Least One Seat For At Least One Vehicle Occupant And A Belt System
DE102006045454A1 (de) * 2006-09-26 2008-04-03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Detroit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Warnen einer ein Kraftfahrzeug steuernden Person, Kraftfahrzeug und Verwendung eines Gurtstraffers
WO2011134574A1 (de) * 2010-04-27 2011-11-03 Autoliv Development Ab Straffervorrichtung für einen sicherheitsgurt
US20150097410A1 (en) * 2012-03-19 2015-04-09 Lazzerini Societa ' A Responsabilita' Limitata Vehicle seat provided with compact fast-installing safety belt system
CN105216745A (zh) * 2015-10-21 2016-01-06 芜湖金安世腾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可电动微调松紧的汽车安全带
US9517767B1 (en) * 2015-11-04 2016-12-13 Zoox, Inc. Internal safety systems for robotic vehicles
CN106904143A (zh) * 2015-12-23 2017-06-30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行人和乘客的保护方法、系统及控制器
CN108437928A (zh) * 2018-03-15 2018-08-24 上海艾铭思汽车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安全带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US20190071054A1 (en) * 2017-09-05 2019-03-07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seat belt system
CN110719860A (zh) * 2017-06-12 2020-01-21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约束装置
CN111284444A (zh) * 2018-12-07 2020-06-16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及其控制方法以及安全带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13990A1 (fr) * 1987-04-17 1988-10-21 Garguir Joseph Structure de ceinture de securite facilitant l'accrochage et evitant la course a vide en cas de choc
US5553803A (en) * 1994-09-13 1996-09-10 Takata Vehicle Safety Technology Gmbh Belt tensioner for safety belts for motor vehicles
US5765869A (en) * 1996-09-06 1998-06-16 Huber; John F. Automatically tightened seatbelt
US6374168B1 (en) * 1998-12-25 2002-04-16 Takata Corporation Seat belt system
US20080054617A1 (en) * 2004-05-29 2008-03-06 Wilfried Schwant Vehicle Having At Least One Seat For At Least One Vehicle Occupant And A Belt System
US20070018445A1 (en) * 2005-07-19 2007-01-25 Takata Corporation Seat belt retractor and seat belt device
EP1894794A1 (en) * 2006-08-31 2008-03-05 Hitachi, Ltd. Motorized seatbelt retractor
DE102006045454A1 (de) * 2006-09-26 2008-04-03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Detroit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Warnen einer ein Kraftfahrzeug steuernden Person, Kraftfahrzeug und Verwendung eines Gurtstraffers
WO2011134574A1 (de) * 2010-04-27 2011-11-03 Autoliv Development Ab Straffervorrichtung für einen sicherheitsgurt
US20150097410A1 (en) * 2012-03-19 2015-04-09 Lazzerini Societa ' A Responsabilita' Limitata Vehicle seat provided with compact fast-installing safety belt system
CN105216745A (zh) * 2015-10-21 2016-01-06 芜湖金安世腾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可电动微调松紧的汽车安全带
US9517767B1 (en) * 2015-11-04 2016-12-13 Zoox, Inc. Internal safety systems for robotic vehicles
CN106904143A (zh) * 2015-12-23 2017-06-30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行人和乘客的保护方法、系统及控制器
CN110719860A (zh) * 2017-06-12 2020-01-21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约束装置
US20190071054A1 (en) * 2017-09-05 2019-03-07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seat belt system
CN108437928A (zh) * 2018-03-15 2018-08-24 上海艾铭思汽车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安全带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1284444A (zh) * 2018-12-07 2020-06-16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及其控制方法以及安全带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熊兴福: "教室中的人机工程学研究", 《南昌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
熊兴福: "教室中的人机工程学研究", 《南昌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no. 03, 30 September 1995 (1995-09-30), pages 64 - 69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07825A (zh) * 2021-11-12 2022-04-29 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安全带控制系统
CN116749911A (zh) * 2023-08-18 2023-09-15 宁波均联智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带自动解锁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6749911B (zh) * 2023-08-18 2023-12-01 宁波均联智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带自动解锁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60064B (zh) 2022-1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37284B (zh) 一种基于驾驶分心状态的预警方法及预警装置
US6721659B2 (en) Collision warning and safety countermeasure system
JP6142718B2 (ja) 運転支援装置、および運転支援方法
US7299118B2 (en) Vehicle occupant protection apparatus
CN112660064B (zh) 车辆中的安全带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US7898400B2 (en) Enhanced vision road detection system
US9150194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reversible belt tensioner of a safety belt in a motor vehicle
CN103523012A (zh) 机动车辆碰撞警告系统
US11731595B2 (en) Emergency braking system of a single-track vehicle
JPH09188234A (ja) 道路交通での衝突状況を回避およびまたは最小限に抑える装置
US20080071446A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Safety-Relevant Component of a Motor Vehicle and Motor Vehicle Comprising a Preventively Activated Safety System
US20150100208A1 (en) Method for Activating Safety Systems of a Vehicle
US20150232091A1 (en) Method for avoiding an accident or for reducing the effects of an accident for a motorcycle rider
US8406960B2 (en) Vehicle safety system
CN112201052A (zh) 基于车路系统的危化品运输车高速公路弯道侧翻预警系统
CN112078517A (zh) 安全座椅的安全监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US7912605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iggering a reversible occupant protection function in a motor vehicle
JP4918922B2 (ja) 乗員保護装置
US7501942B2 (en) Device for triggering restraint means
US20220105952A1 (en) Method for activating safety features upon detection of driver impairment
CN115071689A (zh) 一种车辆紧急制动方法、系统以及车辆
Todt Transportation: Theory and Application
CN115862186A (zh) 摩托车安全监控系统
JP2023160512A (ja) 感情判別装置
JP2023075413A (ja) 車両の傾倒判定装置、および車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