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60055A - 用于车辆的防撞梁组件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的防撞梁组件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60055A
CN112660055A CN202110029698.XA CN202110029698A CN112660055A CN 112660055 A CN112660055 A CN 112660055A CN 202110029698 A CN202110029698 A CN 202110029698A CN 112660055 A CN112660055 A CN 1126600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beam body
impact beam
impact
colli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2969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匡凤岐
欧阳林
高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2969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60055A/zh
Publication of CN1126600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600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防撞梁组件和车辆,所述防撞梁组件包括:防撞梁本体,所述防撞梁本体沿左右方向延伸;缓冲板,所述缓冲板设置在所述防撞梁本体的外侧且与所述防撞梁本体间隔开;缓冲件,所述缓冲件设置在所述防撞梁本体与所述缓冲板之间且在所述缓冲板受到冲击时溃缩吸能。根据本申请的防撞梁组件的防撞梁本体的受损几率得到了降低,从而导致维修成本和人工成本得到了大幅降低。

Description

用于车辆的防撞梁组件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防撞梁组件和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车辆的前防撞梁在低速碰撞时,会首先压缩前防撞梁吸能盒,因此若前防撞梁发生变形后需要更换整个前防撞梁,因此维修工时及维修成本较高。此外,相关技术中的防撞梁在发生碰撞时如果驾驶员不能及时踩制动踏板会发生严重碰撞后果,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用于车辆的防撞梁组件,该防撞梁组件的防撞梁本体的受损几率得到了降低,从而导致维修成本和人工成本得到了大幅降低。
本申请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防撞梁组件的车辆。
根据本申请的用于车辆的防撞梁组件,包括:防撞梁本体,所述防撞梁本体沿左右方向延伸;缓冲板,所述缓冲板设置在所述防撞梁本体的外侧且与所述防撞梁本体间隔开;缓冲件,所述缓冲件设置在所述防撞梁本体与所述缓冲板之间且在所述缓冲板受到冲击时溃缩吸能。
根据本申请的用于车辆的防撞梁组件,通过在防撞梁本体的外侧设置缓冲板,且在防撞梁本体与缓冲板之间设置缓冲件,使得缓冲板率先受到冲击,且冲击能量在冲击到防撞梁本体前被部分吸收,从而有效降低了防撞梁本体受损的几率,降低了维修成本和人工成本得到了大幅降低。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缓冲件构造为多个,且多个缓冲件沿所述防撞梁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防撞梁组件还包括: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防撞梁本体与所述缓冲板之间,所述距离传感器适于检测所述缓冲板在受到冲击后的位置变化量;ESP模块,所述ESP模块与所述距离传感器通讯连接以在所述缓冲板的位置变化量超出预设值时紧急制动。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距离传感器为多个,且多个所述距离传感器沿所述防撞梁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防撞梁组件还包括:BCM模块,所述BCM模块与所述距离传感器和所述ESP模块均通讯连接以将所述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位置变化量传输至所述ESP模块。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防撞梁组件还包括:吸能盒,所述吸能盒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防撞梁本体的左端内侧和右端内侧。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吸能盒的自由端均设置有防撞梁安装座。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防撞梁本体内设置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内设置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加强板。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缓冲件为弹簧。
根据本申请的车辆包括上述的防撞梁组件,由于根据本申请的车辆设置有上述的防撞梁组件,因此该车辆可以有效地保护驾驶室内的驾乘人员,同时可以在缓冲板产生的变形量超过预设值时自动紧急制动,从而大幅提升车辆运行的安全性。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防撞梁组件的主视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防撞梁组件的仰视图。
附图标记:防撞梁组件100,防撞梁本体110,缓冲板130,缓冲件150,距离传感器170,吸能盒180,防撞梁安装座19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2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防撞梁组件100,本申请的防撞梁组件100可以为前防撞梁组件或后防撞梁组件,这里不做限定。
根据本申请的用于车辆的防撞梁组件100包括防撞梁本体110、缓冲板130和缓冲件150。
其中,防撞梁本体110作为防撞梁组件100的主体结构,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以承受一定程度的撞击,防撞梁本体110沿左右方向延伸。
缓冲板130设置在防撞梁本体110的外侧且与防撞梁本体110间隔开,缓冲件150设置在防撞梁本体110与缓冲板130之间且在缓冲板130受到冲击时溃缩吸能。缓冲板130直接承受冲击力,且在缓冲板130受到冲击时,缓冲件150溃缩从而将至少部分的冲击能量吸收。
也就是说,本申请中的防撞梁就具有吸收冲击能量的作用,同时在防撞梁组件100受到冲击时,缓冲板130首先受到冲击,在发生轻微碰撞、缓冲板130发生形变或者损坏时,可以仅仅对缓冲板130进行更维修或更换,从而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防撞梁发生损坏来整体更换防撞梁,维修成本和人工成本得到了大幅降低。
根据本申请的用于车辆的防撞梁组件100,通过在防撞梁本体110的外侧设置缓冲板130,且在防撞梁本体110与缓冲板130之间设置缓冲件150,使得缓冲板130率先受到冲击,且冲击能量在冲击到防撞梁本体110前被部分吸收,从而有效降低了防撞梁本体110受损的几率,降低了维修成本和人工成本得到了大幅降低。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缓冲件150构造为多个,且多个缓冲件150在防撞梁本体110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由此,多个缓冲件150可以大幅吸收冲击能量,进一步降低了防撞梁本体110受到的冲击。
在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中,缓冲件150为四个,且其中两个缓冲件150分别设置在防撞梁本体110在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与缓冲板130在长度方向上的同侧一端之间以及防撞梁本体110在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与缓冲板130在长度方向上的同侧另一端之间;另外两个缓冲件150均设置在防撞梁本体110的中间部分以及缓冲板130的中间部分之间。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防撞组件还包括距离传感器170和ESP(ElectronicStability Program,车身稳定控制系统)模块,距离传感器170设置在防撞梁本体110与缓冲板130之间,距离传感器170适于检测缓冲板130在受到冲击后的位置变化量,ESP模块与距离传感器170通讯连接以在缓冲板130的位置变化量发生变化超出预设值时紧急制动。
也就是说,制动系统不仅仅受控于驾驶人员的制动动作,而且还可以在缓冲板130的位置发生明显变化时自动由ESP模块进行紧急制动,从而有效避免了在发生较严重碰撞时由于驾驶人员制动不及时发生严重碰撞后果。
进一步地,距离传感器170为多个,且多个距离传感器170沿防撞梁本体11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因此多个距离传感器170可以检测缓冲板130上多个部位的位置变化量,从而更加灵敏地感知缓冲板130的受挤压程度。
本申请的防撞梁组件100还包括BCM(车身控制器)模块,BCM模块与距离传感器170和ESP模块均通讯连接以将距离传感器170检测到的位置变化量传输至ESP模块。当距离传感器170探测到缓冲板130到防撞梁的距离变化时,通过整车上的BCM模块传输信号到ESP模块,执行制动力分配并紧急制动,进一步降低碰撞造成的严重后果。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防撞梁组件100还包括吸能盒180,吸能盒180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防撞梁本体110的左端内侧和右端内侧。吸能盒180可以在缓冲板130不能将冲击能量完全吸收后,进一步吸收剩余的冲击能量,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车辆的防碰撞能力,保证了驾乘人员的安全。
进一步地,每个吸能盒180的自由端均设置有防撞梁安装座190,吸能盒180固定在防撞梁安装座190上,且防撞梁安装座190可以固定安装在车身上,具体地防撞梁安装座190可以固定安装在前机舱纵梁上。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防撞梁本体110内设置有容纳空间,容纳空间内设置有在前后方向延伸的加强板。加强板可以提高防撞梁本体110的强度,保障了防撞梁本体110在受到冲击时可以有效保护驾乘人员。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缓冲件150为弹簧,弹簧可以有效吸收缓冲板130受到的冲击能量,提高了防撞梁组件100的保护能力。此外,弹簧比较普遍,价格低廉,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防撞梁组件100的制造成本。
下面简单描述本申请的车辆。
根据本申请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防撞梁组件100,由于根据本申请的车辆设置有上述的防撞梁组件100,因此该车辆可以有效地保护驾驶室内的驾乘人员,同时可以在缓冲板130产生的变形量超过预设值时自动紧急制动,从而大幅提升车辆运行的安全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车辆的防撞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防撞梁本体,所述防撞梁本体沿左右方向延伸;
缓冲板,所述缓冲板设置在所述防撞梁本体的外侧且与所述防撞梁本体间隔开;
缓冲件,所述缓冲件设置在所述防撞梁本体与所述缓冲板之间且在所述缓冲板受到冲击时溃缩吸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防撞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构造为多个,且多个缓冲件沿所述防撞梁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防撞梁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防撞梁本体与所述缓冲板之间,所述距离传感器适于检测所述缓冲板在受到冲击后的位置变化量;
ESP模块,所述ESP模块与所述距离传感器通讯连接以在所述缓冲板的位置变化量超出预设值时紧急制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防撞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传感器为多个,且多个所述距离传感器沿所述防撞梁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防撞梁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BCM模块,所述BCM模块与所述距离传感器和所述ESP模块均通讯连接以将所述距离传感器检测到的位置变化量传输至所述ESP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防撞梁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吸能盒,所述吸能盒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防撞梁本体的左端内侧和右端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防撞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吸能盒的自由端均设置有防撞梁安装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防撞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本体内设置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内设置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加强板。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防撞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为弹簧。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撞梁组件。
CN202110029698.XA 2021-01-11 2021-01-11 用于车辆的防撞梁组件和车辆 Pending CN1126600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29698.XA CN112660055A (zh) 2021-01-11 2021-01-11 用于车辆的防撞梁组件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29698.XA CN112660055A (zh) 2021-01-11 2021-01-11 用于车辆的防撞梁组件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60055A true CN112660055A (zh) 2021-04-16

Family

ID=75414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29698.XA Pending CN112660055A (zh) 2021-01-11 2021-01-11 用于车辆的防撞梁组件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60055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25825B1 (ko) * 2014-03-10 2014-08-05 (주)아산 차량용 도어 임팩트 빔 및 그 제조방법
CN204452315U (zh) * 2014-12-18 2015-07-08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缓冲防撞梁的汽车保险杠结构
CN106541919A (zh) * 2016-12-23 2017-03-29 河南奔马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于保护行人的汽车防撞梁和保险杠结构
CN208306575U (zh) * 2018-06-07 2019-01-01 山东梅拉德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双层前防撞梁总成
CN109760652A (zh) * 2018-12-14 2019-05-17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防撞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211223337U (zh) * 2019-07-22 2020-08-11 湖北兰岳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乘用车后防撞梁焊接总成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25825B1 (ko) * 2014-03-10 2014-08-05 (주)아산 차량용 도어 임팩트 빔 및 그 제조방법
CN204452315U (zh) * 2014-12-18 2015-07-08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缓冲防撞梁的汽车保险杠结构
CN106541919A (zh) * 2016-12-23 2017-03-29 河南奔马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于保护行人的汽车防撞梁和保险杠结构
CN208306575U (zh) * 2018-06-07 2019-01-01 山东梅拉德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双层前防撞梁总成
CN109760652A (zh) * 2018-12-14 2019-05-17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防撞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211223337U (zh) * 2019-07-22 2020-08-11 湖北兰岳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乘用车后防撞梁焊接总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15675C (zh) 行人保护装置
US9527415B2 (en) Active suspension of a motor vehicle passenger seat
US7206678B2 (en) Motor vehicle with a pre-safe-system
JP5302643B2 (ja) 衝突検出装置及び衝突検出方法
US10035546B2 (en) Support device for a front end of a passenger motor vehicle
KR20100107035A (ko) 하나 이상의 에너지 흡수 부재를 구비한, 차량의 정면을 형성하기 위한 헤드부
US20140207340A1 (en) Adaptive crash structure for a vehicle and associated vehicle
CN105263781B (zh) 带有变形区的轨道车辆
EP2392481B1 (en) Road vehicle crash control method, and road vehicle implementing such a control method
EP2847035B1 (en) A vehicle with a suspended driver unit with locking and force absorbing means
US20080296918A1 (en) Safety Device for a Shell Structure of a Motor Vehicle
WO2021091514A1 (en) A supported crash box
CN205344790U (zh) 一种汽车防碰撞加强结构及汽车
CN112660055A (zh) 用于车辆的防撞梁组件和车辆
CN202429163U (zh) 一种汽车侧面碰撞乘员保护系统
KR101664042B1 (ko) 차량의 프론트 사이드 멤버
CN208715135U (zh) 一种具有高分子填充物的保险杠梁
KR101664048B1 (ko) 차량의 프론트 사이드 멤버
JP2003511309A (ja) 複数の衝突モードを持つ車両
CN106985776B (zh) 一种抗撞结构的导向刚度补偿装置
KR20100018747A (ko) 차량용 프레임의 충격흡수 시스템
CN211139237U (zh) 一种汽车防撞装置
CN207711995U (zh) 一种新型防汽车追尾碰撞保险杠结构
CN110316251B (zh) 前车架和客车
JPH07267132A (ja) 車体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