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59812B - 带发电机的轮毂单元轴承 - Google Patents
带发电机的轮毂单元轴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659812B CN112659812B CN202011099714.4A CN202011099714A CN112659812B CN 112659812 B CN112659812 B CN 112659812B CN 202011099714 A CN202011099714 A CN 202011099714A CN 112659812 B CN112659812 B CN 11265981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xially
- flange
- generator
- unit bearing
- hub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0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3628 ero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172 regene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3746 surface roughn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JEIPFZHSYJVQDO-UHFFFAOYSA-N iron(III)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O=[Fe]O[Fe]=O JEIPFZHSYJVQD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304 jo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97 corro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NIXOWILDQLNWCW-UHFFFAOYSA-M Acrylate Chemical compound [O-]C(=O)C=C NIXOWILDQLNWCW-UHFFFAOYSA-M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93 Epox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549 butyl rub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971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084 poly(chloropr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 Sealing Of Bearings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带发电机的轮毂单元轴承,该发电机当汽车的起步时和加速时作为驱动源或辅助驱动源来使用且当汽车的减速时进行再生制动。将壳体无晃荡地外嵌于与轴向外侧的内圈滚道同轴加工的旋转凸缘的外周面,并且将第一O形环配置于旋转凸缘的层差部的内侧,且使其与双头螺栓的轴部的轴向中间部外周面和壳体的内向凸缘部的轴向内侧面弹性地抵接。将第二O形环配置于旋转凸缘的凹槽的内侧,且使其弹性地夹持于凹槽的底面与壳体的内向凸缘部的轴向内侧面之间。通过本构成实现如下构造,其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在外圈滚道和内圈滚道、滚动体的滚动面上发生电蚀,且能够良好地确保旋转凸缘与电机壳体之间的同轴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发电机的轮毂单元轴承,该发电机当汽车的起步时和加速时作为驱动源或辅助驱动源来使用且当汽车的减速时进行再生制动。
背景技术
汽车的车轮以及制动用旋转体通过轮毂单元轴承而相对于悬架装置旋转自如地支承。轮毂单元轴承具有:在内周面具有多列外圈滚道且支承固定于悬架装置的外圈;在外周面具有多列内圈滚道且支承车轮以及制动用旋转体的轮毂;和滚动自如地配置于多列的外圈滚道与多列的内圈滚道之间的多个滚动体。
近年来,为了响应汽车的高效率化以及低油耗化的要求,提出了具有发电机的轮毂单元轴承。带发电机的轮毂单元轴承当汽车的减速时进行再生制动,通过发电机产生电力,对二次电池进行充电,当汽车的起步时和加速时将发电机作为电机来使用,从二次电池供给电力进行旋转驱动,由此对车轮赋予驱动力或辅助驱动力。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带发电机的轮毂单元轴承,其将定子支承固定于外圈的周围,且将转子经由电机壳体以能够传递转矩的方式连接于轮毂的旋转凸缘。
在带发电机的轮毂单元轴承中,当伴随着进行再生制动或对车轮赋予驱动力或辅助驱动力,而对发电机的定子施加电压时,会在配置于定子的径向内侧的外圈产生感应电流。该结果为,外圈与轮毂之间的电位差变大,电流经由滚动体在外圈与轮毂之间流动,具有会在外圈滚道和内圈滚道、滚动体的滚动面上发生电蚀的可能性。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构造中,通过使支承于外圈的轴向外侧的端部的电刷的顶端部与轮毂的外周面滑动接触,而使外圈与轮毂电导通。由此,消除外圈与轮毂之间的电位差,防止在外圈滚道和内圈滚道、滚动体的滚动面上发生电蚀。
专利文献1所述的带发电机的轮毂单元轴承从更可靠地防止在外圈滚道和内圈滚道、滚动体的滚动面上发生电蚀的方面来看,还具有改良的余地。
即,伴随着再生制动或对车轮赋予驱动力或辅助驱动力而在发电机的定子内产生的磁场是大小以及方向与时间一同变化的交变磁场。因此,即使在使外圈与轮毂电导通的情况下,也难以完全防止在外圈产生感应电流,从而难以完全消除外圈与轮毂之间的电位差。
尤其,若雨水等水分从构成电机壳体的内向凸缘状的壳体底部与旋转凸缘之间的部分侵入,则存在收纳于电机壳体的内侧的各部件和各种配线彼此或配线与端子之间的连接部分(结线部分)的绝缘包覆膜发生腐蚀的可能性。另外,存在收纳于电机壳体的内部的各部件生锈变形(膨胀),而导致转子的摆动运动变大的可能性。在此,为了提高发电机的效率,定子与转子之间的间隙会设定得小,由此,若转子的摆动运动变大,则定子与转子有可能接触。若绝缘包覆膜发生腐蚀,或定子与转子接触,其结果导致发生漏电,则外圈与轮毂之间的电位差会显著变大,若在外圈滚道和内圈滚道、与滚动体的滚动面之间形成的油膜发生绝缘破坏,则在外圈滚道和内圈滚道、与滚动体的滚动面之间发生放电(spark),易于助长电蚀。
另外,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带发电机的轮毂单元轴承中,将发电机的定子安装于外圈的外周面,将转子经由电机壳体支承于旋转凸缘。因此,为了想要提高发电机的效率而尽可能地抑制定子与转子之间的径向间隙,从防止伴随车轮旋转的转子摆动运动的方面来看,希望良好地确保旋转凸缘与电机壳体之间的同轴度。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20475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以实现如下的带发电机的轮毂单元轴承为课题,该带发电机的轮毂单元轴承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在外圈滚道和内圈滚道、滚动体的滚动面上发生电蚀,且能够良好地确保旋转凸缘与电机壳体之间的同轴度。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带发电机的轮毂单元轴承具有轮毂单元轴承、发电机、结合部件、第一密封部件、和第二密封部件。
轮毂单元轴承具有外圈、轮毂、和多个滚动体。
外圈在内周面具有多列外圈滚道。
轮毂在外周面具有多列内圈滚道,且具有朝向径向外侧突出的旋转凸缘。
旋转凸缘在圆周方向多处部位具有沿轴向贯穿的安装孔,且在轴向外侧面中的将安装孔的轴向外侧开口包围的部分,在安装孔的内周面上具有在整周范围内开口的层差部。
多个滚动体滚动自如地配置于多列外圈滚道与多列内圈滚道之间。
发电机具有定子、转子和壳体。
定子与外圈同轴地相对于该外圈支承固定。
转子在定子的周围,与该定子同轴地且能够相对于该定子相对旋转地支承固定于壳体的内周面侧。
壳体具有无晃荡地外嵌(带有微小间隙的间隙嵌合)于旋转凸缘的外周面的筒状部、和从该筒状部的轴向外侧的端部朝向径向内侧折曲的内向凸缘部,且壳体经由结合部件以能够传递转矩的方式将旋转凸缘与转子连接。
内向凸缘部在圆周方向多处部位具有沿轴向贯穿的通孔,且使轴向内侧面的至少径向外侧部分与旋转凸缘的轴向外侧面抵接。
结合部件穿插于通孔,且穿插或螺合于安装孔。例如,结合部件由从轴向内侧压入至安装孔的双头螺栓、或从轴向外侧穿插至通孔且使形成于顶端部(轴向内侧的端部)外周面的外螺纹部与作为内螺纹孔的安装孔螺合的轮毂螺栓构成。
第一密封部件配置于层差部的内侧,且与结合部件的外周面和内向凸缘部的轴向内侧面弹性地抵接。
第二密封部件夹持于旋转凸缘中的与具有安装孔的部分相比的径向内侧部分的轴向外侧面、与内向凸缘部的轴向内侧面之间。
第一密封部件能够由O形环构成。
能够使层差部的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小于旋转凸缘的轴向外侧面中的除了层差部的表面之外的部分的表面粗糙度。
能够设为,旋转凸缘在轴向外侧面中的与具有安装孔的部分相比的径向内侧部分,在整周范围内具有凹槽,第二密封部件配置于凹槽的内侧。
或能够设为,旋转凸缘在轴向外侧面中的包括安装孔的轴向外侧开口在内的部分,在整周范围内具有凹槽,第二密封部件配置于凹槽的内侧中的与安装孔的轴向外侧开口相比的径向内侧部分。
能够设为,使凹槽的内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小于旋转凸缘的轴向外侧面中的除了凹槽的内表面以及层差部的表面以外的部分的表面粗糙度。
能够设为,内向凸缘部的轴向内侧面的径向内侧部分与旋转凸缘的轴向外侧面隔着间隙相对。
或者能够设为,使内向凸缘部的轴向内侧面在除了具有安装孔、层差部以及凹槽的部分以外的径向上的几乎整个宽度内,与旋转凸缘的轴向外侧面抵接。换言之,能够仅使旋转凸缘的轴向外侧面中的径向外侧部分与内向凸缘部的轴向内侧面抵接。
根据本发明,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在外圈滚道和内圈滚道、滚动体的滚动面上发生电蚀,且能够良好地确保旋转凸缘与电机壳体之间的同轴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的带发电机的轮毂单元轴承的剖视图。
图2是图1的X部放大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二例的与图2同样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三例的与图2同样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四例的与图2同样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以及图2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一例。本例的带发电机的轮毂单元轴承1当汽车的减速时进行再生制动,通过发电机3产生电力,对二次电池进行充电,当汽车的起步时和加速时将发电机3作为电机来使用,从二次电池供给电力进行旋转驱动,由此对车轮赋予驱动力或辅助驱动力。本例的带发电机的轮毂单元轴承1具有轮毂单元轴承2、发电机3、作为结合部件的双头螺栓4、作为第一密封部件的第一O形环5、和作为第二密封部件的第二O形环6。
轮毂单元轴承2具有外圈7、轮毂8、和滚动体9a、9b。
外圈7在内周面具有多列的外圈滚道10a、10b,且在轴向内侧的端面的圆周方向多处部位具有作为内螺纹孔的支承孔11。外圈7通过将穿插在构成悬架装置的转向节12的通孔13内的支承螺栓14与支承孔11螺合,而相对于转向节12支承固定,当车轮旋转时也不会旋转。
轮毂8与外圈7同轴地配置于外圈7的径向内侧。轮毂8在外周面具有多列的内圈滚道15a、15b,且在与外圈7的轴向外侧的端部相比位于轴向外侧的部分,具有朝向径向外侧突出的旋转凸缘16。旋转凸缘16的外周面以与轴向外侧的内圈滚道15b同轴的方式被实施车削加工等机械加工。
此外,关于轴向,“外”在将带发电机的轮毂单元轴承1组装于汽车的状态下成为车身的外侧,是指图1~图5的左侧。相反地,关于轴向,“内”在将带发电机的轮毂单元轴承1组装于汽车的状态下成为车身的中央侧,是指图1~图5的右侧。
旋转凸缘16在圆周方向多处部位具有沿轴向贯穿的安装孔17且在轴向外侧面中的安装孔17的轴向外侧开口部具有层差部18。换言之,旋转凸缘16在安装孔17的轴向外侧的端部具有内径尺寸比与轴向内侧相邻的部分大的层差部18。而且,旋转凸缘16在轴向外侧面中的与具有安装孔17的部分相比的径向内侧部分,在整周范围内具有仅轴向外侧开口且向轴向内侧凹陷的凹槽19。
在本例中,使层差部18的表面(在以安装孔17的中心轴为中心的径向上朝向内侧的面以及朝向轴向外侧的面)的表面粗糙度、以及凹槽19的内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小于(优于)旋转凸缘16的轴向外侧面中的除了具有层差部18的部分和具有凹槽19的部分之外的其余部分的表面粗糙度。此外,表面粗糙度例如能够由最大高度粗糙度Rz或十点平均粗糙度Rzjis来表现。
而且,本例的轮毂8在轴向外侧的端部具有圆筒状的先导部47。
本例的轮毂8具有内圈20和轮毂圈21。
内圈20在外周面具有多列的内圈滚道15a、15b中的轴向内侧的内圈滚道15a。
轮毂圈21在外周面的轴向中间部具有多列的内圈滚道15a、15b中的轴向外侧的内圈滚道15b,且在与轴向外侧的内圈滚道15b相比位于轴向外侧的部分具有朝向径向外侧突出的旋转凸缘16。轮毂圈21在轴向外侧的端部具有圆筒状的先导部47。另外,轮毂圈21在轴向内侧的端部具有外径比与轴向外侧相邻的部分小且供内圈20外嵌的嵌合筒部22,且在轴向中间部具有供内圈20的轴向外侧的端面抵住的朝向轴向内侧的层差面23。而且,轮毂圈21在轴向内侧的端面的中央部具有作为内螺纹孔的结合孔24。
本例的轮毂8通过将内圈20和轮毂圈21由按压板25和结合螺栓26结合固定而构成。也就是说,在将内圈20通过压入而外嵌于轮毂圈21的嵌合筒部22的状态下,将穿插在按压板25的中央部所具有的通孔27内的结合螺栓26与结合孔24螺合,通过按压板25的轴向外侧面按压内圈20的轴向内侧的端面。换言之,在层差面23与按压板25的轴向外侧面之间,从轴向两侧夹持内圈20。
然而,将内圈20和轮毂圈21结合的方法并不限于由按压板25和结合螺栓26结合的方法。例如能够为,在将内圈外嵌于轮毂圈的嵌合筒部的状态下,由通过使轮毂圈中的与内圈的轴向内侧的端面相比向轴向内侧突出的圆筒状的部分朝向径向外侧塑性变形所形成的凿紧部来按压内圈的轴向内侧的端面,由此将内圈与轮毂圈结合。或者也可以为,在将内圈外嵌于轮毂圈的嵌合筒部的状态下,将螺母与轮毂圈中的与内圈的轴向内侧的端面相比向轴向内侧突出的部分螺合,由此将内圈与轮毂圈结合。
滚动体9a、9b在多列的外圈滚道10a、10b与多列的内圈滚道15a、15b之间,以分别在各列配置有多个的方式在由保持架保持的状态下滚动自如地配置。由此,轮毂8旋转自如地支承于外圈7的径向内侧。
在本例中,作为滚动体9a、9b使用了滚珠,但也能够代替滚珠而使用圆锥滚子。另外,在本例中,将轴向内侧列的滚动体9a的节圆直径、和轴向外侧列的滚动体9b的节圆直径设为彼此相同,但本发明也能够适用于轴向内侧列的滚动体的节圆直径、与轴向外侧列的滚动体的节圆直径彼此不同的异径PCD型的轮毂单元轴承。
此外,本例的轮毂单元轴承2还具有存在于外圈7的内周面与轮毂8的外周面之间、且将配置有滚动体9a、9b的圆筒状的滚动体设置空间28的轴向两侧的开口部封闭的密封装置29a、29b。
发电机3具有定子30、转子31、和壳体32。
定子30与外圈7同轴地支承固定于该外圈7。在本例中,定子30通过与外圈7的外周面外嵌固定而与该外圈7同轴地支承固定于外圈7的周围。定子30经由逆变器与二次电池连接。
转子31以与该定子30同轴且能够相对于定子30相对旋转的方式配置于定子30的周围。转子31使内周面与定子30的外周面隔着微小的径向间隙相对。
壳体32以能够传递转矩的方式将轮毂8的旋转凸缘16与转子31连接。由此能够使转子31与支承固定于旋转凸缘16的车轮以及制动用旋转体33同步旋转。壳体32具有筒状部34、和从筒状部34的轴向外侧的端部朝向径向内侧折曲的圆圈板状的内向凸缘部35。
筒状部34使轴向外侧的端部内周面无晃荡地外嵌于旋转凸缘16的外周面。具体地,使筒状部34的轴向外侧的端部内周面,通过具有微小间隙的间隙嵌合而外嵌于旋转凸缘16的外周面。由此,确保旋转凸缘16与壳体32之间的同轴度。此外,在本例中,使筒状部34的轴向外侧的端部内周面的内径稍微小于转子31的内径,且稍微大于定子30的外径。由此,将转子31构成为,能够从旋转凸缘16的外周面通过,并且使筒状部34的轴向外侧的端部内周面与定子30的外周面相比稍微位于径向外侧。
另外,在本例中,筒状部34使轴向内侧部分的内周面以能够传递转矩的方式外嵌固定于转子31的外周面。具体地,使筒状部34的轴向内侧部分的内周面、和转子31的外周面,通过粘结和摩擦焊接、或者螺丝紧固等以能够传递转矩的方式外嵌固定。
内向凸缘部35在圆周方向多处部位具有沿轴向贯穿的通孔36。内向凸缘部35使内周面通过无晃荡的间隙嵌合而外嵌于先导部47,并且使轴向内侧面与旋转凸缘16的轴向外侧面抵接,且在使通孔36与旋转凸缘16的安装孔17匹配的状态下,支承固定于旋转凸缘16。具体地,内向凸缘部35通过使支承固定于旋转凸缘16的圆周方向多处部位的双头螺栓4穿插至通孔36,而支承固定于旋转凸缘16。
此外在本例中,内向凸缘部35的轴向内侧面在除了通孔36、以及与后述的第一O形环5以及第二O形环6相对(抵接)的部分之外的径向上的几乎整个宽度上,与旋转凸缘16的轴向外侧面抵接。
另外,内向凸缘部35使径向内侧的端部的轴向外侧面与径向外侧部分的轴向外侧面相比向轴向外侧偏移。也就是说,内向凸缘部35在径向内侧的端部具有朝向轴向外侧突出的突起部52。由此,内向凸缘部35在轴向外侧面的径向中间部(环状的突起部52的外周面)具有朝向径向外侧的径向层差部48。
本例的壳体32还具有将筒状部34的轴向内侧的开口部封闭的大致圆圈状的盖体37。
双头螺栓4是用于将壳体32、刹车盘或鼓等制动用旋转体33以及构成车轮的轮圈相对于旋转凸缘16结合固定的结合部件,具有轴部38和头部39。轴部38在轴向内侧部分具有外锯齿部40,且在轴向外侧部分具有外螺纹部41。双头螺栓4使外锯齿部40压入(锯齿嵌合)于旋转凸缘16的安装孔17,且使轴部38的轴向中间部穿插于壳体32的内向凸缘部35的通孔36。也就是说,在本例中,安装孔17由压入孔构成。
制动用旋转体33具有圆筒部49、从圆筒部49的轴向外侧的端部向径向内侧折曲的内径侧圆圈部50、和从圆筒部49的轴向内侧的端部向径向外侧折曲的外径侧圆圈部51。内径侧圆圈部50在径向中间部的圆周方向多处部位具有沿轴向贯穿的通孔42。
制动用旋转体33使双头螺栓4的轴部38的轴向中间部穿插于通孔42,而与旋转凸缘16结合。此外,在圆筒部49的内周面、与壳体32的筒状部34的外周面之间存在有未图示的间隙。为了将制动用旋转体33与旋转凸缘16结合固定,首先,在内向凸缘部35的通孔36内穿插双头螺栓4的轴部38,且使先导部47与内向凸缘部35的内周面卡合。接下来,在制动用旋转体33的通孔42内穿插双头螺栓4的轴部38,并且使内径侧圆圈部50的内周面无晃荡地外嵌于内向凸缘部35的径向层差部48。接下来,在将轮圈的径向中间部的圆周方向多处部位沿轴向贯穿的通孔内,穿插双头螺栓4的轴部38,并且在将轮圈的中心部沿轴向贯穿的中心孔内穿插先导部47。在该状态下,将轮毂螺母与双头螺栓4的外螺纹部41螺合,由此将壳体32、制动用旋转体33以及轮圈与旋转凸缘16结合固定。
此外,作为用于将制动用旋转体33以及轮圈相对于旋转凸缘16结合固定的结合部件,也能够代替双头螺栓4,而使用轮毂螺栓,且由内螺纹孔来构成安装孔17。在该情况下,使穿插于制动用旋转体的通孔和轮圈的通孔内的轮毂螺栓与安装孔螺合,由此将制动用旋转体以及轮圈相对于旋转凸缘结合固定。
第一O形环5配置于旋转凸缘16的层差部18的内侧,且与双头螺栓4的轴部38的轴向中间部外周面、和壳体32的内向凸缘部35的轴向内侧面弹性抵接。由此防止雨水等水分从双头螺栓4的外周面与安装孔17的内周面之间的部分通过,侵入至存在于旋转凸缘16的轴向内侧且壳体32的筒状部34的径向内侧的壳体内空间43。
第二O形环6配置于旋转凸缘16的凹槽19的内侧,且弹性夹持于凹槽19的底面(朝向轴向外侧的面)与壳体32的内向凸缘部35的轴向内侧面之间。由此防止水分侵入至旋转凸缘16的轴向外侧面与内向凸缘部35的轴向内侧面之间的部分。
此外,若能够防止水分向壳体内空间43侵入,则作为第一密封部件及/或第二密封部件,就不限于具有圆形截面形状的O形环,例如也能够使用具有矩形截面形状的环状的弹性圈。
在本例的带发电机的轮毂单元轴承1中,由于将壳体32的筒状部34中的轴向外侧的端部内周面无晃荡地外嵌于旋转凸缘16的外周面,所以能够良好地确保轮毂8的旋转凸缘16与壳体32之间的同轴度。由此,能够良好地确保支承于壳体32的转子31、与经由滚动体9a、9b以及外圈7支承于轮毂8的周围的定子30之间的同轴度,能够防止伴随车轮旋转的转子31的摆动运动。因此,能够将定子30与转子31之间的径向间隙的厚度抑制得小,能够提高发电机3的效率,且能够防止定子30与转子31接触而导致绝缘包覆膜破损。
另外,在本例中,通过第二O形环6来防止雨水等水分侵入至旋转凸缘16的轴向外侧面与内向凸缘部35的轴向内侧面之间的部分。因此,能够防止在旋转凸缘16的轴向外侧面与内向凸缘部35的轴向内侧面之间的抵接部生锈,能够使旋转凸缘16的轴向外侧面与内向凸缘部35的轴向内侧面之间的抵接状态长期稳定。该结果为,能够良好地维持旋转凸缘16与壳体32之间的同轴度,进而良好地维持定子30与转子31之间的同轴度。
在本例中,通过第二O形环6来防止水分侵入至旋转凸缘16的轴向外侧面与内向凸缘部35的轴向内侧面之间的部分,而且通过第一O形环5来防止水分从双头螺栓4的外周面与安装孔17的内周面之间的部分向壳体内空间43侵入。因此,能够防止收纳于壳体内空间43内的定子30以及转子31、和各种配线彼此或配线与端子彼此之间的连接部分(结线部分)的包覆膜的腐蚀。
而且,在本例中,通过使层差部18的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小于旋转凸缘16的轴向外侧面的其余部分的表面粗糙度,而使第一O形环5与层差部18的表面之间的紧密接触性良好。由此,能够更可靠地防止水分侵入至旋转凸缘16的轴向外侧面与内向凸缘部35的轴向内侧面之间的部分。因此,能够更好地获得旋转凸缘16的轴向外侧面与内向凸缘部35的轴向内侧面之间的抵接部的防锈效果、以及水分向壳体内空间43内侵入的防止效果。
另外,通过使凹槽19的内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小于旋转凸缘16的轴向外侧面的其余部分的表面粗糙度,而使第二O形环6与凹槽19的内表面之间的紧密接触性良好。从该方面来看,也能够更好地获得水分向壳体内空间43内侵入的防止效果。
此外在实施本发明的情况下,当将轮毂单元轴承2组装后,能够以外圈7为基准对旋转凸缘16的轴向外侧面以及外周面实施精加工。在该情况下,能够更好地确保定子30与转子31之间的同轴度。
[实施方式的第二例]
图3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二例。在本例中,在旋转凸缘16a的轴向外侧面所具有的凹槽19a的内侧,作为第二密封部件,代替如实施方式的第一例那样的第二O形环6而配置有密封部件44,将该密封部件44夹持在凹槽19a的底面与壳体32的内向凸缘部35的轴向内侧面之间。
此外,在本例中,使凹槽19a的轴向深度比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的凹槽19的轴向深度浅。另外,使凹槽19a的内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小于(优于)旋转凸缘16a的轴向外侧面中的除了具有凹槽19a和层差部18的部分以外的其余部分的表面粗糙度,提高凹槽19a的内表面与密封部件44之间的紧密接触性。
密封部件44例如由凝胶状的涂覆剂、非硫化丁基橡胶和氯丁橡胶等水膨胀橡胶、或丙烯酸酯和环氧等光固化性树脂构成。此外,在由光固化性树脂构成密封部件44的情况下,在凹槽19a的内侧涂覆(填充)糊状树脂,然后照射紫外线使其固化,由此设为密封部件44。
本例的密封部件44具有:基部45,其具有矩形的截面形状;和突条部46,其从基部45的轴向外侧面中的径向中间部朝向轴向外侧在整周范围内突出。基部45伴随着弹性保持于凹槽19a的内侧、及/或将构成密封部件44的材料涂覆或填充于凹槽19a内,而粘结支承于凹槽19a的内表面。另外,突条部46的顶端部(轴向外侧的端部)在使内向凸缘部35的轴向内侧面与旋转凸缘16a的轴向外侧面抵接之前的状态下,与旋转凸缘16a的轴向外侧面相比向轴向外侧突出。在使内向凸缘部35支承固定于旋转凸缘16a的状态下,突条部46的顶端部由内向凸缘部35的轴向内侧面压溃,密封部件44夹持在凹槽19a的底面与壳体32的内向凸缘部35的轴向内侧面之间。
在本例中,密封部件44的基部45弹性保持于凹槽19a的内侧、及/或粘结支承于凹槽19a的内表面。因此,在使内向凸缘部35的轴向内侧面与旋转凸缘16a的轴向外侧面抵接之前的状态下,能够防止密封部件44从凹槽19脱落,由此能够良好地确保组装性。其他部分的构成以及作用效果与实施方式的第一例同样。
[实施方式的第三例]
图4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三例。在本例中,壳体32的内向凸缘部35的径向内侧部分与旋转凸缘16b的轴向外侧面隔着间隙相对。也就是说,使旋转凸缘16b的轴向外侧面中的与具有安装孔17的部分相比靠径向外侧部分,例如通过增大轴向厚度而与径向内侧部分相比位于轴向外侧,仅使该径向外侧部分与壳体32的内向凸缘部35的轴向内侧面抵接。
根据本例,能够将旋转凸缘16b的轴向外侧面中的与内向凸缘部35的轴向内侧面抵接的部分的面积与实施方式的第二例的构造相比较抑制得小。因此,能够抑制对旋转凸缘16b的轴向外侧面实施的精加工的加工成本。其他部分的构成以及作用效果与实施方式的第一例以及第二例同样。
[实施方式的第四例]
图5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第四例。在本例中,旋转凸缘16c在轴向外侧面中的包括安装孔17的轴向外侧开口在内的部分,在整周范围内具有向轴向内侧凹陷的凹槽19b。换言之,安装孔17使轴向外侧的端部在形成于旋转凸缘16c的轴向外侧面的凹槽19b的底面上开口。而且,旋转凸缘16c在凹槽19b的底面中的将安装孔17的轴向外侧开口包围的部分,在安装孔17的内周面上具有在整周范围内开口的层差部18a。
构成第二密封部件的密封部件44配置于凹槽19b的内表面中的与安装孔17的轴向外侧开口相比的径向内侧部分。也就是说,密封部件44夹持在凹槽19b的底面中的与安装孔17的轴向外侧开口相比的径向内侧部分、与壳体32的内向凸缘部35的轴向内侧面之间。
根据本例,由于仅形成了用于配置密封部件44的凹槽19b,所以无需对旋转凸缘16c的轴向外侧面实施切削加工等。也就是说,在本例中,在旋转凸缘16c的轴向外侧面中的包括安装孔17的轴向外侧开口在内的部分,在整周范围内形成凹槽19b。因此,即使在伴随着将双头螺栓4的轴部38从轴向内侧压入至安装孔17内,而在旋转凸缘16c的轴向外侧面中的将安装孔17的轴向外侧开口包围的部分产生变形的情况下,也能够使旋转凸缘16c的轴向外侧面与壳体32的内向凸缘部35的轴向内侧面之间的抵接状态稳定。
此外,在图示的例子中,使凹槽19b的轴向深度(从层差部18a离开的部分的轴向深度)比层差部18a的轴向深度浅,提高了凹槽19b的内侧中的与安装孔17相比配置于径向内侧部分的密封部件44对于壳体32的内向凸缘部35的轴向内侧面的紧密接触性。其他部分的构成以及作用效果与实施方式的第一例~第三例同样。
Claims (4)
1.一种带发电机的轮毂单元轴承,其特征在于,具有轮毂单元轴承、发电机、结合部件、第一密封部件、和第二密封部件,
所述轮毂单元轴承具有:
在内周面具有多列外圈滚道的外圈;和
在外周面具有多列内圈滚道的轮毂,该轮毂还具有朝向径向外侧突出的旋转凸缘,
所述旋转凸缘在圆周方向多处部位具有沿轴向贯穿的安装孔,且在轴向外侧面中的将所述安装孔的轴向外侧开口包围的部分,在所述安装孔的内周面上具有在整周范围内开口的层差部,
所述轮毂单元轴承还具有滚动自如地配置于所述多列外圈滚道与所述多列内圈滚道之间的多个滚动体,
所述发电机具有:
与所述外圈同轴地相对于该外圈支承固定的定子;
与该定子同轴地且能够相对于该定子相对旋转地配置于所述定子的周围的转子;和
以能够传递转矩的方式将所述旋转凸缘与所述转子连接的壳体,
所述壳体具有:无晃荡地外嵌于所述旋转凸缘的外周面的筒状部;和从该筒状部的轴向外侧的端部朝向径向内侧折曲的内向凸缘部,
所述内向凸缘部在圆周方向多处部位具有沿轴向贯穿的通孔,且使轴向内侧面的至少径向外侧部分与所述旋转凸缘的轴向外侧面抵接,
所述结合部件穿插于所述通孔,且穿插或螺合于所述安装孔,
所述第一密封部件配置于所述层差部的内侧,且与所述结合部件的外周面和所述内向凸缘部的轴向内侧面弹性地抵接,
所述第二密封部件夹持于所述旋转凸缘中的与具有所述安装孔的部分相比的径向内侧部分的轴向外侧面、与所述内向凸缘部的轴向内侧面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发电机的轮毂单元轴承,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凸缘在轴向外侧面中的与具有所述安装孔的部分相比的径向内侧部分,在整周范围内具有凹槽,
所述第二密封部件配置于所述凹槽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发电机的轮毂单元轴承,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凸缘在轴向外侧面中的包括所述安装孔的轴向外侧开口在内的部分,在整周范围内具有凹槽,
所述第二密封部件配置于所述凹槽的内侧中的与所述安装孔的轴向外侧开口相比的径向内侧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带发电机的轮毂单元轴承,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向凸缘部的轴向内侧面的径向内侧部分与所述旋转凸缘的轴向外侧面隔着间隙相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9189382A JP7251440B2 (ja) | 2019-10-16 | 2019-10-16 | 発電機付ハブユニット軸受 |
JP2019-189382 | 2019-10-16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659812A CN112659812A (zh) | 2021-04-16 |
CN112659812B true CN112659812B (zh) | 2024-05-28 |
Family
ID=75403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099714.4A Active CN112659812B (zh) | 2019-10-16 | 2020-10-14 | 带发电机的轮毂单元轴承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7251440B2 (zh) |
CN (1) | CN11265981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220298912A1 (en) * | 2020-01-03 | 2022-09-22 | Halliburton Energy Services, Inc. | Resin sealed sensor port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3453296U (zh) * | 2012-07-05 | 2014-02-26 |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 车轮支承用滚动轴承单元 |
CN104271358A (zh) * | 2012-04-27 | 2015-01-07 | Ntn株式会社 | 车轮用轴承结构 |
CN207246232U (zh) * | 2016-09-16 | 2018-04-17 |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 轮毂单元轴承 |
CN208138310U (zh) * | 2017-04-24 | 2018-11-23 |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 轮毂单元轴承 |
JP2019027487A (ja) * | 2017-07-28 | 2019-02-21 |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 ハブユニット軸受 |
CN209067659U (zh) * | 2017-10-16 | 2019-07-05 |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 轮毂单元轴承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256847A (ja) * | 2002-02-28 | 2005-09-22 | Nsk Ltd | 車輪用軸受ユニット |
JP5422868B2 (ja) * | 2006-08-14 | 2014-02-19 |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 車軸用軸受装置 |
JP6046507B2 (ja) * | 2013-02-06 | 2016-12-14 | オートリブ日信ブレーキシステムジャパン株式会社 | 負圧ブースタ |
JP7164937B2 (ja) * | 2017-06-09 | 2022-11-02 | Ntn株式会社 | 発電機付き車輪用軸受装置および車両用システム |
JP7156787B2 (ja) * | 2017-09-08 | 2022-10-19 | Ntn株式会社 | 車輪用軸受装置およびこの車輪用軸受装置を備えた車両 |
-
2019
- 2019-10-16 JP JP2019189382A patent/JP7251440B2/ja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10-14 CN CN202011099714.4A patent/CN11265981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71358A (zh) * | 2012-04-27 | 2015-01-07 | Ntn株式会社 | 车轮用轴承结构 |
CN203453296U (zh) * | 2012-07-05 | 2014-02-26 |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 车轮支承用滚动轴承单元 |
CN207246232U (zh) * | 2016-09-16 | 2018-04-17 |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 轮毂单元轴承 |
CN208138310U (zh) * | 2017-04-24 | 2018-11-23 |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 轮毂单元轴承 |
JP2019027487A (ja) * | 2017-07-28 | 2019-02-21 |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 ハブユニット軸受 |
CN209067659U (zh) * | 2017-10-16 | 2019-07-05 |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 轮毂单元轴承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7251440B2 (ja) | 2023-04-04 |
JP2021063564A (ja) | 2021-04-22 |
CN112659812A (zh) | 2021-04-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978837B (zh) | 车轴轴承系统 | |
EP2169244B1 (en) | Hub unit bearing | |
US8066337B2 (en) | Wheel supporting system | |
WO2011152536A1 (ja) | インホイールモータ駆動装置 | |
US11193543B2 (en) | Sealing arrangement for a wheel bearing | |
WO2006059467A1 (ja) | 車輪用軸受装置 | |
CN112659812B (zh) | 带发电机的轮毂单元轴承 | |
JP5402619B2 (ja) | 車輪駆動装置用電食防止ユニットおよび車輪駆動装置 | |
JP2008045673A (ja) | 車輪用軸受装置 | |
US7926817B2 (en) | Sealing apparatus and bear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 |
EP1602844A1 (en) | Rolling bearing unit | |
KR102592737B1 (ko) | 드래그 토크를 저감할 수 있는 차량용 휠베어링 | |
JP5200418B2 (ja) | 軸受ユニット | |
JP2008240949A (ja) | 密封装置 | |
JP2002195280A (ja) | 車軸用軸受装置 | |
JP2006341751A (ja) | 車輪用軸受装置 | |
JP2021191966A (ja) | 車輪支持用転がり軸受ユニット | |
JP2007069746A (ja) | 軸受ユニット | |
JP2024102956A (ja) | ハブユニット軸受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KR20140070003A (ko) | 휠 베어링 조립체 | |
JP2005121172A (ja) | 発電機付車輪用軸受装置 | |
JP2023179063A (ja) | ハブユニット軸受 | |
JP6111113B2 (ja) | 回転速度検出装置付車輪用軸受装置 | |
JP2024136902A (ja) | ハブユニット軸受 | |
JP2022149090A (ja) | ハブユニット軸受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