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59578B - 一种低介电常数高导热系数硅胶片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介电常数高导热系数硅胶片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59578B
CN112659578B CN202011458038.5A CN202011458038A CN112659578B CN 112659578 B CN112659578 B CN 112659578B CN 202011458038 A CN202011458038 A CN 202011458038A CN 112659578 B CN112659578 B CN 1126595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irring
motor
rod body
rotating rod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5803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59578A (zh
Inventor
郭志军
陈文斌
黄国伟
杨兰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anhua Thermal Management Technology Co Ltd
Suzhou Kanronics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anhua Thermal Management Technology Co Ltd
Suzhou Kanronics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anhua Thermal Management Technology Co Ltd, Suzhou Kanronics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anhua Thermal Manage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5803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5957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595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595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595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595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0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Reinforced Plastic Material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介电常数高导热系数硅胶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可固化的导热复合胶料,将包括但不限于的六方氮化硼、有机硅树脂、固化剂、催化剂通过搅拌装置搅拌混合均匀可得;利用挤出机将导热复合胶料挤出成块后,加热固化得到六方氮化硼取向排列的块状物;利用切片刀制得在厚度方向上氮化硼竖直排列的低介电常数高导热系数的硅胶片。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介电常数高导热系数硅胶片的制备方法,可制得在厚度方向上氮化硼竖直排列的低介电常数高导热系数的硅胶片。提高了导热硅胶片的导热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低介电常数高导热系数硅胶片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热硅胶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低介电常数高导热系数硅胶片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路由器、电子标签系统等涉及信号传输的电子行业,低介电的导热硅胶已经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其介电常数一般小于4,导热系数大部分在2W/m.k左右。其基体为有机硅,粉体为六方氮化硼粉体。由于片状的六方氮化硼具有各向异性的特性,常规的六方氮化硼制备的导热硅胶的导热系数基本在1.2W/m.k左右,难以满足散热需求。
目前行业内普遍的做法是将六方氮化硼二次处理做成团聚体或聚集成球形,使之成为一个各向同性的粉体颗粒。这种团聚体或球形的氮化硼最终制备出来的低介电导热硅胶导热系数可以达到2W/m.k左右,部分进口的能做到接近3W/m.k。团聚体或球形的氮化硼存在两个较明显的缺点:一个是因为六方氮化硼的各向异性而存在大量低效的导热网络,另一个则是成本造价过高。制备出来的导热硅胶的导热系数也难以达到或超过3W/m.k。
发明内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介电常数高导热系数硅胶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制备可固化的导热复合胶料,将包括但不限于的六方氮化硼、有机硅树脂、固化剂、催化剂通过搅拌装置搅拌混合均匀可得;
利用挤出机将导热复合胶料挤出成块后,加热固化得到六方氮化硼取向排列的块状物;
利用切片刀制得在厚度方向上氮化硼竖直排列的低介电常数高导热系数的硅胶片。
优选的,六方氮化硼在导热复合胶料中的质量比为45%-73%,有机硅树脂在导热复合胶料中的质量比为25%-60%。
优选的,所述固化剂为含氢硅油固化剂或过氧化物固化剂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
优选的,所述催化剂为铂金催化剂,所述催化剂浓度含量为500-5000ppm。
优选的,所述挤出机包括:
储料段,所述储料段用于存储导热复合胶料;
导流段、分流段、汇流段、定型段,所述导流段、分流段、汇流段以及定型段依次位于储料段后端,所述导流段、分流段、汇流段以及定型段组合成流道式挤出模具,各段流道截面积沿流动方向逐步变小,且各段流道内壁沿流动方向呈渐趋平滑过渡;
其中,所述分流段为包括但不限于多层分流结构、扇形分流结构。
优选的,所述切片刀为机械切片刀、超声切片刀、激光切片刀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切片刀的切片进度在±0.1mm以内。
优选的,所述搅拌装置包括:
底座;
立式搅拌筒,所述立式搅拌筒固定于底座上,所述立式搅拌筒顶端预留有筒口;
电升降柱,所述电升降柱竖直安装于底座上;
连接横臂,所述连接横臂安装于电升降柱上;
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安装于连接横臂上,所述搅拌电机输出端竖直朝下设置,并正对所述筒口;
密封盖,所述密封盖通过支撑架安装于连接横臂上,所述密封盖正对所述筒口,所述搅拌电机输出端穿设密封盖;
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竖直安装于搅拌电机输出端;
搅拌棒,多个所述搅拌棒安装于搅拌轴上。
优选的,还包括:
辅助搅拌装置,所述辅助搅拌装置安装于搅拌轴远离搅拌电机端。
优选的,所述辅助搅拌装置包括:
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安装于所述搅拌轴远离搅拌电机端;
翻转座,所述翻转座位于固定座下方;
连接耳,所述连接耳安装于翻转座侧端;
L型连接臂,所述L型连接臂一端与连接耳铰接,所述L型连接臂另一端与固定座固定连接;
安装槽,所述安装槽横向开设于翻转座顶端;
伸缩槽,所述伸缩槽开设于所述安装槽侧端;
滑动块,所述滑动块通过第一弹簧安装于伸缩槽内,所述滑动块远离第一弹簧端伸入安装槽内;
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安装于所述滑动块远离第一弹簧端,所述安装块滑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槽内;
翻转臂,所述翻转臂位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翻转臂一端与所述固定座底端铰接,所述翻转臂另一端与所述安装块铰接;
转动杆体,所述转动杆体竖直位于所述翻转座下方;
第一电机安装室,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室设于所述转动杆体内靠近顶端位置;
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安装于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室内,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伸出所述转动杆体顶端,并与所述翻转座底端连接;
环形进液室,所述环形进液室以第一电机输出端为中心设于所述翻转座内;
进液通道,所述进液通道设于所述翻转座内,所述进液通道一端与环形进液室连通,所述进液通道另一端与所述伸缩槽槽底端连通;
环形进液孔,所述环形进液孔以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为中心开设于所述翻转座底端,所述环形进液孔连通环形进液室设置;
储液室,所述储液室居中设于转动杆体内,所述储液室位于第一电机安装室下方,所述储液室内存储有液压油;
第二电机安装室,所述第二电机安装室设于所述转动杆体内靠近底端位置;
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安装于第二电机安装室内;
转动螺杆,所述转动螺杆设于储液室内,所述转动螺杆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连接;
滑动套筒,所述滑动套筒设于储液室内,所述滑动套筒套设于所述转动螺杆另一端,所述转动套筒内壁开设有与所述转动螺杆啮合的内螺纹;
分液通道,多个所述分液通道以第一电机安装室为中心周向分布于所述转动杆体内靠近顶端位置,所述分液通道一端与储液室连通,所述分液通道另一端自所述转动杆体顶端穿设而出,并与环形进液孔连通;
搅拌叶片装置,所述搅拌叶片装置安装于转动杆体上。
优选的,所述搅拌叶片装置包括:
环形安装座,所述环形安装座套设于转动杆体上,所述环形安装座内圈直径大于所述转动杆体外径;
支撑板安装槽,所述支撑板安装槽以所述转动杆体中心线为中心周向开设于所述转动杆体外壁上;
弧形支撑板,所述弧形支撑板位于所述支撑板安装槽内,两个所述弧形支撑板拼成管状结构;
顶块安装槽,两个所述顶块安装槽对向开设于所述储液室内壁上;
顶块,所述顶块安装于顶块安装槽内,所述滑动套筒顶端设为适配顶块设置的半球状结构;
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一端与弧形支撑板内端连接,所述连接柱另一端所述支撑板安装槽槽底端伸入顶块安装槽内,并与所述顶块连接;
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位于支撑板安装槽内,所述第二弹簧套设于连接柱上;
搅拌叶片,两个所述搅拌叶片以所述转动杆体中心线为中心对称铰接于环形安装座上;
环形连接座,所述环形连接座套设于转动杆体上,并靠近所述转动杆体底端设置;
支撑臂,两个所述支撑臂对称铰接于所述环形连接座上,所述支撑臂远离环形连接座端铰接于所述搅拌叶片内端;
复位扭簧,所述复位扭簧安装于所述支撑臂与环形连接座的铰接端;
转环,所述转环通过轴承嵌设于转动杆体内,所述转环位于储液室下方,所述转环外环端与所述转动杆体外壁共面设置,所述转环内环端套设于第二电机输出端;
翻转杆,多个所述翻转杆周向铰接于所述转环外环端,所述翻转杆铰接端安装有复位扭簧;
钢球,所述钢球固定安装于所述翻转杆远离转环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制备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中分流段、汇流段以及定型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搅拌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辅助搅拌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标号A放大图;
图6为图4中标号B放大图。
图中:11、底座;12、立式搅拌筒;13、电升降柱;14、连接横臂;15、搅拌电机;16、密封盖;17、搅拌轴;18、搅拌棒;21、固定座;22、翻转座;23、连接耳;24、L型连接臂;25、安装槽;26、伸缩槽;27、滑动块;28、第一弹簧;29、安装块;30、翻转臂;31、转动杆体;32、第一电机;33、环形进液室;34、进液通道;35、环形进液孔;36、储液室;37、第二电机;38、转动螺杆;39、滑动套筒;40、分液通道;41、环形安装座;42、支撑板安装槽;43、弧形支撑板;44、顶块安装槽;45、顶块;46、连接柱;47、第二弹簧;48、搅拌叶片;49、环形连接座;50、支撑臂;51、转环;52、翻转杆;53、钢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低介电常数高导热系数硅胶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制备可固化的导热复合胶料,将包括但不限于的六方氮化硼、有机硅树脂、固化剂、催化剂通过搅拌装置搅拌混合均匀可得;
利用挤出机将导热复合胶料挤出成块后,加热固化得到六方氮化硼取向排列的块状物;
利用切片刀制得在厚度方向上氮化硼竖直排列的低介电常数高导热系数的硅胶片。
其中,六方氮化硼在导热复合胶料中的质量比为45%-73%,有机硅树脂在导热复合胶料中的质量比为25%-60%。
其中,固化剂为含氢硅油固化剂或过氧化物固化剂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
其中,所述催化剂为铂金催化剂,所述催化剂浓度含量为500-5000ppm。
如图2所示,其中,所述挤出机包括:
储料段,所述储料段用于存储导热复合胶料;
导流段、分流段、汇流段、定型段,所述导流段、分流段、汇流段以及定型段依次位于储料段后端,所述导流段、分流段、汇流段以及定型段组合成流道式挤出模具,各段流道截面积沿流动方向逐步变小,且各段流道内壁沿流动方向呈渐趋平滑过渡;
其中,所述分流段为包括但不限于多层分流结构、扇形分流结构。
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切片刀为机械切片刀、超声切片刀、激光切片刀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切片刀的切片进度在±0.1mm以内。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介电常数高导热系数硅胶片的制备方法,可制得在厚度方向上氮化硼竖直排列的低介电常数高导热系数的硅胶片,提高了导热硅胶片的导热性能。
有机硅树脂可以选择加成型液体硅树脂和过氧化物硫化型硅树脂,根据性能需求,可以选择其中一种,也可以两种组合一起。根据需要,可以适当添加增粘剂、固化剂、催化剂等。
成型液体硅树脂含有端乙烯基官能团,根据需要可以选择粘度100-100000mpa.s的乙烯基硅油,优选粘度1000-10000mpa.s的乙烯基硅油。
片状的六方氮化硼可以选择0.5-50um粒径的六方氮化硼,优选5um粒径的六方氮化硼与30um粒径的六方氮化硼。氮化硼根据需要可以选择未改性的六方氮化硼和表面处理改性的六方氮化硼。
实施例1
将质量1000g的10000mpa.s粘度的乙烯基硅油,质量800g的30um六方氮化硼及必要的其他助剂等加入搅拌装置中搅拌混合60min,除泡制得导热复合胶料。将导热复合胶料放入挤出机挤出,得到六方氮化硼取向排列的块状物。将其用切片机切取厚度分别为1mm、2mm、3mm的低介电常数高导热硅胶片,测得导热系数2.17W/m.k,密度1.35g/cm3,介电常数3.5(0-15GHz)。
实施例2
将质量1000g的10000mpa.s粘度的乙烯基硅油,质量1050g的30um六方氮化硼及必要的其他助剂等加入搅拌装置中搅拌混合60min,除泡制得导热复合胶料。将导热复合胶料放入挤出机挤出,得到六方氮化硼取向排列的块状物。
将其用切片机切取厚度分别为1mm、2mm、3mm的低介电常数高导热硅胶片,测得导热系数3.01W/m.k,密度1.4g/cm3,介电常数3.6(0-15GHz)。
实施例3
将质量1000g的10000mpa.s粘度的乙烯基硅油,质量1500g的30um六方氮化硼及必要的其他助剂等加入搅拌装置中搅拌混合60min,除泡制得导热复合胶料。将导热复合胶料放入挤出机挤出,得到六方氮化硼取向排列的块状物。将其用切片机切取厚度分别为1mm、2mm、3mm的低介电常数高导热硅胶片,测得导热系数4.9W/m.k,密度1.47g/cm3,介电常数3.7(0-15GHz)。
实施例4
将质量1000g的5000mpa.s粘度的乙烯基硅油,质量2300g的30um六方氮化硼及必要的其他助剂等加入搅拌装置中搅拌混合60min,除泡制得导热复合胶料。将导热复合胶料放入挤出机挤出,得到六方氮化硼取向排列的块状物。将其用切片机切取厚度分别为1mm、2mm、3mm的低介电常数高导热硅胶片,测得导热系数6.16W/m.k,密度1.52g/cm3,介电常数3.77(0-15GHz)。
比较例1
将质量1000g的10000mpa.s粘度的乙烯基硅油,质量1050g的30um六方氮化硼及必要的其他助剂等加入搅拌装置中搅拌混合60min,除泡制得导热复合胶料。将导热复合胶料按常规硅胶的压延方式制备1mm、2mm、3mm的导热硅胶片,测得导热系数0.7W/m.k。
比较例2
将质量1000g的5000mpa.s粘度的乙烯基硅油,质量2300g的30um六方氮化硼及必要的其他助剂等加入搅拌装置中搅拌混合60min,除泡制得导热复合胶料。将导热复合胶料放入挤出机挤出,得到六方氮化硼取向排列的块状物。将其用切片机切取1mm、2mm、3mm的低介电常数高导热硅胶片,测得导热系数1.2W/m.k。
Figure GDA0003725917970000101
Figure GDA0003725917970000111
由表中可看出取向排列制备的导热硅胶片导热系数从2W/m.k到6W/m.k均能制备;从比较例中可以看出未取向排列制备的导热硅胶片导热系数低,且六方氮化硼填充量的增加对于导热性能提高并不明显。
如图3所示,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搅拌装置包括:
底座11;
立式搅拌筒12,所述立式搅拌筒12固定于底座11上,所述立式搅拌筒12顶端预留有筒口;
电升降柱13,所述电升降柱13竖直安装于底座11上;
连接横臂14,所述连接横臂14安装于电升降柱13上;
搅拌电机15,所述搅拌电机15安装于连接横臂14上,所述搅拌电机15输出端竖直朝下设置,并正对所述筒口;
密封盖16,所述密封盖16通过支撑架安装于连接横臂14上,所述密封盖16正对所述筒口,所述搅拌电机15输出端穿设密封盖16;
搅拌轴17,所述搅拌轴17竖直安装于搅拌电机15输出端;
搅拌棒18,多个所述搅拌棒18安装于搅拌轴17上。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
电升降柱13工作,进而带动与其连接的连接横臂14、安装于连接横臂14上的搅拌电机15、安装于搅拌电机输出端的搅拌轴17、安装于搅拌轴17上的搅拌棒18、以及套设于搅拌电机15输出端并通过支撑架与连接横臂14连接的密封盖16同步上升,立式搅拌筒12的筒口打开,自筒口将六方氮化硼、有机硅树脂、固化剂、催化剂等倒入立式搅拌筒12内,电升降柱13下降,密封盖16封住筒口,搅拌电机15工作,进而带动装于搅拌电机输出端的搅拌轴17、安装于搅拌轴17上的搅拌棒18在立式搅拌筒12内对六方氮化硼、有机硅树脂、固化剂、催化剂等进行搅拌,使其充分混合。
如图4至图6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辅助搅拌装置,所述辅助搅拌装置安装于搅拌轴17远离搅拌电机15端。
其中,所述辅助搅拌装置包括:
固定座21,所述固定座21安装于所述搅拌轴17远离搅拌电机15端;
翻转座22,所述翻转座22位于固定座21下方;
连接耳23,所述连接耳23安装于翻转座22侧端;
L型连接臂24,所述L型连接臂24一端与连接耳铰接,所述L型连接臂24另一端与固定座21固定连接;
安装槽25,所述安装槽25横向开设于翻转座22顶端;
伸缩槽26,所述伸缩槽26开设于所述安装槽25侧端;
滑动块27,所述滑动块27通过第一弹簧28安装于伸缩槽26内,所述滑动块27远离第一弹簧28端伸入安装槽25内;
安装块29,所述安装块29安装于所述滑动块27远离第一弹簧28端,所述安装块29滑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槽25内;
翻转臂30,所述翻转臂30位于所述安装槽25内,所述翻转臂30一端与所述固定座21底端铰接,所述翻转臂30另一端与所述安装块29铰接;
转动杆体31,所述转动杆体31竖直位于所述翻转座22下方;
第一电机安装室,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室设于所述转动杆体31内靠近顶端位置;
第一电机32,所述第一电机32安装于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室内,所述第一电机32输出端伸出所述转动杆体31顶端,并与所述翻转座22底端连接;
环形进液室33,所述环形进液室33以第一电机32输出端为中心设于所述翻转座22内;
进液通道34,所述进液通道34设于所述翻转座22内,所述进液通道34一端与环形进液室33连通,所述进液通道34另一端与所述伸缩槽26槽底端连通;
环形进液孔35,所述环形进液孔35以所述第一电机32输出端为中心开设于所述翻转座22底端,所述环形进液孔35连通环形进液室33设置;
储液室36,所述储液室36居中设于转动杆体31内,所述储液室36位于第一电机安装室下方,所述储液室36内存储有液压油;
第二电机安装室,所述第二电机安装室设于所述转动杆体31内靠近底端位置;
第二电机37,所述第二电机37安装于第二电机安装室内;
转动螺杆38,所述转动螺杆38设于储液室36内,所述转动螺杆38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机37输出端连接;
滑动套筒39,所述滑动套筒39设于储液室36内,所述滑动套筒39套设于所述转动螺杆38另一端,所述转动套筒39内壁开设有与所述转动螺杆38啮合的内螺纹;
分液通道40,多个所述分液通道40以第一电机安装室为中心周向分布于所述转动杆体31内靠近顶端位置,所述分液通道40一端与储液室36连通,所述分液通道40另一端自所述转动杆体31顶端穿设而出,并与环形进液孔35连通;
搅拌叶片装置,所述搅拌叶片装置安装于转动杆体31上。
其中,所述搅拌叶片装置包括:
环形安装座41,所述环形安装座41套设于转动杆体31上,所述环形安装座41内圈直径大于所述转动杆体31外径;
支撑板安装槽42,所述支撑板安装槽42以所述转动杆体31中心线为中心周向开设于所述转动杆体31外壁上;
弧形支撑板43,所述弧形支撑板43位于所述支撑板安装槽42内,两个所述弧形支撑板43拼成管状结构;
顶块安装槽44,两个所述顶块安装槽44对向开设于所述储液室36内壁上;
顶块45,所述顶块45安装于顶块安装槽44内,所述滑动套筒39顶端设为适配顶块45设置的半球状结构;
连接柱46,所述连接柱46一端与弧形支撑板43内端连接,所述连接柱46另一端所述支撑板安装槽42槽底端伸入顶块安装槽44内,并与所述顶块45连接;
第二弹簧47,所述第二弹簧47位于支撑板安装槽42内,所述第二弹簧47套设于连接柱46上;
搅拌叶片48,两个所述搅拌叶片48以所述转动杆体31中心线为中心对称铰接于环形安装座41上;
环形连接座49,所述环形连接座49套设于转动杆体31上,并靠近所述转动杆体31底端设置;
支撑臂50,两个所述支撑臂50对称铰接于所述环形连接座49上,所述支撑臂50远离环形连接座49端铰接于所述搅拌叶片48内端;
复位扭簧,所述复位扭簧安装于所述支撑臂50与环形连接座49的铰接端;
转环51,所述转环51通过轴承嵌设于转动杆体31内,所述转环51位于储液室36下方,所述转环51外环端与所述转动杆体31外壁共面设置,所述转环51内环端套设于第二电机37输出端;
翻转杆52,多个所述翻转杆52周向铰接于所述转环51外环端,所述翻转杆52铰接端安装有复位扭簧;
钢球53,所述钢球53固定安装于所述翻转杆52远离转环51端。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
储液室36内放入液压油,当搅拌轴17转动时,进而带动安装于搅拌轴17底端的固定座21、与固定座21通过L型连接臂24、连接耳23连接的翻转座22转动,所述翻转座22与转动杆体31通过第一电机32输出端固定连接,由于第一电机32未工作,所述第一电机32输出端处于自由状态,进而使转动杆体31不跟随翻转座22同步转动,当需要改变转动杆体31与17的夹角时,位于第二电机安装室内的第二电机37转动,进而带动安装于第二电机37输出端的转动螺杆38在储液室36内转动,进而带动套设于转动螺杆38上的滑动套筒39在储液室36内向靠近翻转座22方向运动,滑动套筒39将储液室36内液压油依次通过分液通道40、环形进液孔35送入环形进液室33内,并通过进液通道34送入伸缩槽26内,伸缩槽26内压力变大,第一弹簧28拉伸,与第一弹簧28连接的滑动块27自伸缩槽26槽口端伸入安装槽25内,进而带动与滑动块27远离第一弹簧28端连接的安装块29在安装槽25内向靠近连接耳23方向运动,缩入安装槽25内的翻转臂30与滑动块27的夹角变小,翻转座22与固定座21之间夹角变大,进而使与翻转座22连接的转动杆体31以及与固定座21连接的搅拌轴17之间夹角变小,转动杆体31呈折弯状态,从而增大转动杆体31在立式搅拌筒12内的搅拌范围,随着第二电机37转动,嵌设于转动杆体31内并套设于第二电机37输出端的转环51转动,如图6可知,转环51将转动杆体31分为上下两部分,且转环51通过限位连接件与上下两部分分别连接,由于转动杆体31通过轴承嵌设于转动杆体31内,当转环51转动时,转动缸体3保持非转动状态,当第二电机37不间断周期性正反转时,套设于第二电机37输出端的转环51不间断且周期性转动,在钢球53离心力作用下,两个翻转杆52夹角张开,钢球53顶住支撑臂50,从而使两个支撑臂50之间夹角变大,铰接于环形安装座41上的两个搅拌叶片48之间夹角变大,与搅拌叶片48通过支撑臂50连接的环形连接座49、以及与搅拌叶片48铰接的环形安装座41两者向靠近彼此方向运动,环形安装座41运动到支撑板安装槽42槽口端,此时,由于滑动套筒39运动到顶块45所在位置,进而将顶块45抵入顶块安装槽44内,与顶块45通过连接柱46连接的弧形支撑板43自支撑板安装槽42内伸出,从而卡住环形安装座41内环端,当弧形支撑板43固定柱环形安装座41时,环形安装座41、搅拌叶片48、以及转动杆体31三者一体化设置,当转动杆体31与搅拌轴17保持固定夹角,第二电机37不工作时,由于滑动套筒39抵住顶块45,弧形支撑板43固定住环形安装座41的原因,从而使搅拌叶片48依然保持张开状态,此时,第一电机32工作,进而带动与第一电机32连接的转动杆体31、与转动杆体31通过环形安装座41固定连接的搅拌叶片48同步转动,从而使处于张开状态的搅拌叶片48自转,从而完成辅助搅拌装置在立式搅拌筒内全方位立体搅拌,提升了搅拌效果,当转动杆体31自转时,40与35之间始终保持连接,从而使17和31之间始终保持一定的折弯角度。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7)

1.一种低介电常数高导热系数硅胶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制备可固化的导热复合胶料,将包括但不限于的六方氮化硼、有机硅树脂、固化剂、催化剂通过搅拌装置搅拌混合均匀可得;
利用挤出机将导热复合胶料挤出成块后,加热固化得到六方氮化硼取向排列的块状物;
利用切片刀制得在厚度方向上氮化硼竖直排列的低介电常数高导热系数的硅胶片;
所述搅拌装置包括:
底座(11);
立式搅拌筒(12),所述立式搅拌筒(12)固定于底座(11)上,所述立式搅拌筒(12)顶端预留有筒口;
电升降柱(13),所述电升降柱(13)竖直安装于底座(11)上;
连接横臂(14),所述连接横臂(14)安装于电升降柱(13)上;
搅拌电机(15),所述搅拌电机(15)安装于连接横臂(14)上,所述搅拌电机(15)输出端竖直朝下设置,并正对所述筒口;
密封盖(16),所述密封盖(16)通过支撑架安装于连接横臂(14)上,所述密封盖(16)正对所述筒口,所述搅拌电机(15)输出端穿设密封盖(16);
搅拌轴(17),所述搅拌轴(17)竖直安装于搅拌电机(15)输出端;
搅拌棒(18),多个所述搅拌棒(18)安装于搅拌轴(17)上;
还包括:
辅助搅拌装置,所述辅助搅拌装置安装于搅拌轴(17)远离搅拌电机(15)端;
所述辅助搅拌装置包括:
固定座(21),所述固定座(21)安装于所述搅拌轴(17)远离搅拌电机(15)端;
翻转座(22),所述翻转座(22)位于固定座(21)下方;
连接耳(23),所述连接耳(23)安装于翻转座(22)侧端;
L型连接臂(24),所述L型连接臂(24)一端与连接耳铰接,所述L型连接臂(24)另一端与固定座(21)固定连接;
安装槽(25),所述安装槽(25)横向开设于翻转座(22)顶端;
伸缩槽(26),所述伸缩槽(26)开设于所述安装槽(25)侧端;
滑动块(27),所述滑动块(27)通过第一弹簧(28)安装于伸缩槽(26)内,所述滑动块(27)远离第一弹簧(28)端伸入安装槽(25)内;
安装块(29),所述安装块(29)安装于所述滑动块(27)远离第一弹簧(28)端,所述安装块(29)滑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槽(25)内;
翻转臂(30),所述翻转臂(30)位于所述安装槽(25)内,所述翻转臂(30)一端与所述固定座(21)底端铰接,所述翻转臂(30)另一端与所述安装块(29)铰接;
转动杆体(31),所述转动杆体(31)竖直位于所述翻转座(22)下方;
第一电机安装室,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室设于所述转动杆体(31)内靠近顶端位置;
第一电机(32),所述第一电机(32)安装于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室内,所述第一电机(32)输出端伸出所述转动杆体(31)顶端,并与所述翻转座(22)底端连接;
环形进液室(33),所述环形进液室(33)以第一电机(32)输出端为中心设于所述翻转座(22)内;
进液通道(34),所述进液通道(34)设于所述翻转座(22)内,所述进液通道(34)一端与环形进液室(33)连通,所述进液通道(34)另一端与所述伸缩槽(26)槽底端连通;
环形进液孔(35),所述环形进液孔(35)以所述第一电机(32)输出端为中心开设于所述翻转座(22)底端,所述环形进液孔(35)连通环形进液室(33)设置;
储液室(36),所述储液室(36)居中设于转动杆体(31)内,所述储液室(36)位于第一电机安装室下方,所述储液室(36)内存储有液压油;
第二电机安装室,所述第二电机安装室设于所述转动杆体(31)内靠近底端位置;
第二电机(37),所述第二电机(37)安装于第二电机安装室内;
转动螺杆(38),所述转动螺杆(38)设于储液室(36)内,所述转动螺杆(38)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机(37)输出端连接;
滑动套筒(39),所述滑动套筒(39)设于储液室(36)内,所述滑动套筒(39)套设于所述转动螺杆(38)另一端,所述转动套筒(39)内壁开设有与所述转动螺杆(38)啮合的内螺纹;
分液通道(40),多个所述分液通道(40)以第一电机安装室为中心周向分布于所述转动杆体(31)内靠近顶端位置,所述分液通道(40)一端与储液室(36)连通,所述分液通道(40)另一端自所述转动杆体(31)顶端穿设而出,并与环形进液孔(35)连通;
搅拌叶片装置,所述搅拌叶片装置安装于转动杆体(3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介电常数高导热系数硅胶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六方氮化硼在导热复合胶料中的质量比为45%-73%,有机硅树脂在导热复合胶料中的质量比为25%-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介电常数高导热系数硅胶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为含氢硅油固化剂或过氧化物固化剂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介电常数高导热系数硅胶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铂金催化剂,所述催化剂浓度含量为500-5000pp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介电常数高导热系数硅胶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出机包括:
储料段,所述储料段用于存储导热复合胶料;
导流段、分流段、汇流段、定型段,所述导流段、分流段、汇流段以及定型段依次位于储料段后端,所述导流段、分流段、汇流段以及定型段组合成流道式挤出模具,各段流道截面积沿流动方向逐步变小,且各段流道内壁沿流动方向呈渐趋平滑过渡;
其中,所述分流段为包括但不限于多层分流结构、扇形分流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介电常数高导热系数硅胶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片刀为机械切片刀、超声切片刀、激光切片刀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切片刀的切片进度在±0.1mm以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介电常数高导热系数硅胶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片装置包括:
环形安装座(41),所述环形安装座(41)套设于转动杆体(31)上,所述环形安装座(41)内圈直径大于所述转动杆体(31)外径;
支撑板安装槽(42),所述支撑板安装槽(42)以所述转动杆体(31)中心线为中心周向开设于所述转动杆体(31)外壁上;
弧形支撑板(43),所述弧形支撑板(43)位于所述支撑板安装槽(42)内,两个所述弧形支撑板(43)拼成管状结构;
顶块安装槽(44),两个所述顶块安装槽(44)对向开设于所述储液室(36)内壁上;
顶块(45),所述顶块(45)安装于顶块安装槽(44)内,所述滑动套筒(39)顶端设为适配顶块(45)设置的半球状结构;
连接柱(46),所述连接柱(46)一端与弧形支撑板(43)内端连接,所述连接柱(46)另一端所述支撑板安装槽(42)槽底端伸入顶块安装槽(44)内,并与所述顶块(45)连接;
第二弹簧(47),所述第二弹簧(47)位于支撑板安装槽(42)内,所述第二弹簧(47)套设于连接柱(46)上;
搅拌叶片(48),两个所述搅拌叶片(48)以所述转动杆体(31)中心线为中心对称铰接于环形安装座(41)上;
环形连接座(49),所述环形连接座(49)套设于转动杆体(31)上,并靠近所述转动杆体(31)底端设置;
支撑臂(50),两个所述支撑臂(50)对称铰接于所述环形连接座(49)上,所述支撑臂(50)远离环形连接座(49)端铰接于所述搅拌叶片(48)内端;
复位扭簧,所述复位扭簧安装于所述支撑臂(50)与环形连接座(49)的铰接端;
转环(51),所述转环(51)通过轴承嵌设于转动杆体(31)内,所述转环(51)位于储液室(36)下方,所述转环(51)外环端与所述转动杆体(31)外壁共面设置,所述转环(51)内环端套设于第二电机(37)输出端;
翻转杆(52),多个所述翻转杆(52)周向铰接于所述转环(51)外环端,所述翻转杆(52)铰接端安装有复位扭簧;
钢球(53),所述钢球(53)固定安装于所述翻转杆(52)远离转环(51)端。
CN202011458038.5A 2020-12-10 2020-12-10 一种低介电常数高导热系数硅胶片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126595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58038.5A CN112659578B (zh) 2020-12-10 2020-12-10 一种低介电常数高导热系数硅胶片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58038.5A CN112659578B (zh) 2020-12-10 2020-12-10 一种低介电常数高导热系数硅胶片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59578A CN112659578A (zh) 2021-04-16
CN112659578B true CN112659578B (zh) 2022-08-16

Family

ID=754041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58038.5A Active CN112659578B (zh) 2020-12-10 2020-12-10 一种低介电常数高导热系数硅胶片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5957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50558B (zh) * 2021-05-12 2021-11-26 广东思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定向导热片及其制备方法、及半导体散热装置
CN113717653B (zh) * 2021-10-13 2023-09-19 常州正邦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银行卡表层带胶膜用的耐候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15949A (zh) * 2007-02-13 2007-08-15 杭州双林塑业有限公司 交联聚乙烯管材专用模具
CN101774268A (zh) * 2010-03-05 2010-07-14 连云港杰瑞模具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精密挤出模头
CN103665882B (zh) * 2012-09-19 2016-04-20 浙江三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导热硅橡胶复合材料、导热硅胶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30708A (zh) * 2014-12-16 2015-04-22 惠州力王佐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性能导热材料
CA2900251C (en) * 2015-08-12 2018-05-22 Omachr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c. Extruder
CN106810877B (zh) * 2015-12-02 2020-11-10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一种导热界面材料及其应用
CN108250686A (zh) * 2018-02-05 2018-07-06 合肥市大卓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导热耐压高击穿电力绝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24922B (zh) * 2019-07-26 2020-12-1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导热硅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59578A (zh) 2021-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59578B (zh) 一种低介电常数高导热系数硅胶片的制备方法
CN106810877B (zh) 一种导热界面材料及其应用
CN103764733B (zh) 导热性片材的制备方法
EP0933791B1 (en) Electrode for an electric double layer capacitor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it
EP3432316B1 (en) Insulating resin material, metal-layer-attached insulating resin material using same, and wiring substrate
CN213412570U (zh) 一种泡沫塑料改性用定量加料设备
CN101173066B (zh) 羧基丁腈橡胶系高性能阻尼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US20110299222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resin film for thin film-capacitor and the film therefor
CN106810876A (zh) 一种填料定向排布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WO2022120700A1 (zh) 一种石墨取向型热界面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1875926A (zh) 一种环氧树脂膜
CN112693090B (zh) 一种高取向排列的低介电常数高导热系数硅胶片制备装置
US8524133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resin film for thin film-capacitor and the film therefor
CN111844824A (zh) Ptfe复合材料薄片的制备方法、ptfe复合材料薄片及应用该薄片的覆铜板
CN105778464A (zh) 一种石墨烯/玻璃纤维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50996A (zh) 一种微纳米环氧树脂电子封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304923B (zh) 一种低介电高导热垫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24680B (zh) 一种石墨取向型热界面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4773859A (zh) 导热硅凝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73923A (zh) 一种低比重高导热吸波垫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22194A (zh) 一种多尺度炭材料/硅橡胶界面导热材料及制备方法
CN209063380U (zh) 一种空调后盖板模具限位压料机构
CN112552690A (zh) 一种低介电常数高导热系数硅胶片
CN110746622A (zh) 一种提高高分子材料传导性能的方法和高传导性能的高分子材料
CN111346587A (zh) 一种石墨烯导电硅胶制备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98 Wangting Street, Wangting Town, Xiangche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100

Patentee after: Suzhou honglingd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HANHUA THERMAL MANAGEM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000 87 Wendu Road, Wangting Town, Xiangche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ZHOU KANRONICS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HANHUA THERMAL MANAGEMENT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