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56869B - 一种治疗肺热咳喘的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肺热咳喘的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56869B
CN112656869B CN202011624462.2A CN202011624462A CN112656869B CN 112656869 B CN112656869 B CN 112656869B CN 202011624462 A CN202011624462 A CN 202011624462A CN 112656869 B CN112656869 B CN 1126568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thanol
water
cortex
cortex lycii
filt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2446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56869A (zh
Inventor
李虹
李国栋
苑鹏翀
杨玉
王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oning Herbpex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aoning Herbpex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oning Herbpex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aoning Herbpex Pharmaceutic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62446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5686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568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568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568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568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肺热咳喘的新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该中药组合物包括或由4‑8重量份炒桑白皮提取物、1‑3重量份炙甘草提取物和2‑6重量份焙地骨皮提取物组成,其中,所述组合物中,桑白皮苷A不少于18mg/g、地骨皮乙素不少于12mg/g、甘草苷不少于1.8mg/g、甘草酸不少于3.5mg/g。本发明的组合物能够清肺热治咳喘,尤其治疗小儿咳喘。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肺热咳喘的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肺热咳喘的新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泻白散出自北宋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是治疗小儿肺热喘咳的经典方剂,由桑白皮、地骨皮、甘草、组成。桑白皮、地骨皮均为炒制品,炒制能够缓和其苦寒之性,而甘草蜜炙能够增强其润肺止咳的功效,健脾胃而和中作用突出。明代李时珍谓此方为“泻肺诸方之准绳”。方中的桑白皮为君药,味甘而辛、性寒,具有清泄肺热,平喘止咳功效;地骨皮性甘、寒,可泻肺中伏火,有养阴之功,为臣药;甘草和粳米味甘性平,可缓和桑白皮、地骨皮两味药材的寒性为佐使药,几味药材合用具有标本兼治之功。
桑白皮,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肺热咳喘,面目浮肿,小便不利等症;有效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包括:桑素,桑色烯,环桑素,环桑色烯,桑根皮素,环桑根皮素,桑黄酮,桑白皮素,桑根酮等。地骨皮中主要成分有生物碱类、有机酸类化合物等,其中地骨皮甲素、乙素体外可以从源头阻断细胞的炎症活化,避免免疫反应紊乱,体内可对脂多糖和 CpGDNA发挥拮抗作用。炙甘草中主要有效成分是黄酮类化合物和三萜类化合物,有甘草酸、甘草苷等;甘草酸类成分有止咳祛痰、平喘及肺保护和抗肺纤维化作用。
发明内容
《小儿药证直诀》(宋,钱乙)中记载了泻白散原方,“地骨皮(洗去土,焙),桑白皮(细锉炒黄)各一两,甘草(炙)一钱。上锉散,入粳米一撮,水二小盏,煎七分,食前服。”但对于汤剂的实际操作过程,参数和关键控制点的描述不详,存在太多的随意性,而汤药又往往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为了更好的改善这种随意性,更好的发挥古方的药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肺热咳喘的新泻白散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并且为新泻白散组合物中桑白皮苷A、地骨皮乙素、甘草苷和甘草酸的药量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标准。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其包括或由以下组分组成:炒桑白皮提取物4-8重量份、炙甘草提取物1-3重量份和焙地骨皮提取物2-6重量份,其中,所述组合物中,桑白皮苷A不少于18mg/g、地骨皮乙素不少于12mg/g、甘草苷不少于1.8mg/g、甘草酸不少于3.5mg/g。为方便陈述,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简称为新泻白散组合物。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炒桑白皮提取物为炒桑白皮乙醇提取物,炙甘草提取物为炙甘草乙醇提取物,焙地骨皮提取物为焙地骨皮水提醇沉提取物。
中医素有“中医不传之秘在于剂量”之说,可见自古始,人们已经意识到剂量的考证对于药物的疗效尤为关键。根据泻白散原方的记载,地骨皮和桑白皮需十倍剂量于甘草,且需以粳米为佐使。与此不同的,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取炒桑白皮乙醇提取物、炙甘草乙醇提取物和焙地骨皮水提醇沉提取物分别以4-8重量份、1-3重量份和2-6重量份复配能够更好的协调各味药材的药性,发挥桑白皮君药、地骨皮臣药和甘草使药的功能,实现标本兼治的功效,相较于原方不仅能够更有效的延长咳嗽的潜伏期、抑制咳嗽次数起到更优异的镇咳效果,而且能够明显延长引喘潜伏期起到更优异的平喘作用。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上述第一方面中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方法,其包括:取药材桑白皮、地骨皮和甘草分别炮制获得炒桑白皮、焙地骨皮和炙甘草;取10-15重量份炒白桑皮制备炒桑白皮提取物、取10-15重量份焙地骨皮制备焙地骨皮提取液,取1-2重量份炙甘草制备炙甘草提取物;然后按比例合并上述三种提取物,得到中药组合物。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炒桑白皮的炮制工艺包括:水洗桑白皮药材后以水闷润,切丝晾干后炒制,摊凉,即得;其中,炒制温度以 110-120℃(物料温度)炒制30-80min为宜,尤其以炒制60min为优。
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炒桑白皮的炮制工艺包括:取外表面白色或淡黄色、较平坦、厚度不小于3mm的桑白皮药材,用10倍量水进行浸洗,每次浸洗30s,至水的颜色不再变化为止。再加0.2倍量水到洗好的桑白皮药材中,闷润1h。切制成5~10mm的宽丝,摊开,晾干,即得桑白皮饮片;取桑白皮饮片,置炒制容器内,以110-120℃(物料温度)炒制60min后,取出,摊凉。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地骨皮的炮制工艺包括:去地骨皮鲜药材加水刷洗,粗布滤水后搅洗、切片得地骨皮饮片,干燥,即得;其中,干燥条件为30-50℃、30-50%湿度为宜。尤其,以45℃、40%湿度为优。
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地骨皮的炮制工艺包括:取长 8-12cm、圆筒直径1.5-2cm大小均匀而整齐的地骨皮鲜药材,加15倍量水,用大毛刷搅20秒,频率90r/min,粗孔纱布滤去水,搅洗4次,然后切制成长3~10cm,宽0.5~1.5cm的地骨皮饮片;再用45℃、40%湿度进行干燥,即得。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炙甘草的炮制工艺包括:取甘草加水闷润后切片晾干,加入炼蜜拌匀,闷润,炒至黄色至深黄色,不粘手时取出,晾凉,即得;其中,炼蜜宜用水1:1稀释后使用,闷润宜进行30min,炼蜜与药材的混合比例以1:4为宜,炒制温度为80-120℃,炒制40min。
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炙甘草的炮制工艺包括:取长15-60 厘米、顶端直径1.6cm以上、尾端直径≥1cm直径的甘草,加2.5倍量水,闷润48小时后,进行切制成2~4mm厚片,晾干;将炼蜜用水1:1进行稀释,加入药材量1/4的炼蜜拌匀,闷润30min,于80~120℃下炒40min至黄色至深黄色,不粘手时取出,晾凉,即得。
在中药炮制方法中,润,又称伏或闷,属水制法范畴。其目的是:在不损失或少损失药物有效成分的前提下,使清水或液体辅料徐徐渗入药材组织内部,使药材吸收相当量的水分后,提高煎煮质量。闷润能够影响药材质量,因而直接关系到药效的发挥。如陈嘉漠在《本草蒙荃》中所述的“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此处所述气味并非嗅觉感官上的概念,而主要指药性和药效。在本发明的炮制方法中,发明人着重研究了闷润的时间以使其适中,比如,以桑白皮为例,本发明采用不小于3mm 的桑白皮药材洗净后闷润1h,相较于现有的针对2-4mm档桑白皮闷润4-8h 的指导,本发明不仅大大缩短了炮制时间,而且在本发明的研究中发现,1h 的闷润效果更有利于后期药材的切片、炒制以及提取物中有效成分(比如桑白皮苷A)的获得。比如甘草的处理,本发明的对于甘草共进行2次闷润,第一次闷润48h后切片晾干,第二次用蜜炼水拌匀后闷润30min,两次闷润均无需加温操作,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经此两次处理后,更有利于炒制充分以及后续提取物(比如甘草苷、甘草酸有效成分)的获得,相较于现有技术在70℃下闷润软化的教导,更好的释放了药性,更有利于药效的发挥。
本发明提供了获取炒白桑皮、炙甘草和焙地骨皮提取物的方法。其中,炒白桑皮、炙甘草和焙地骨皮的取量关系为:桑白皮(炒)10-15重量份,地骨皮(焙)10-15重量份,甘草(炙)1-2重量份。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该取量关系为:桑白皮(炒)12重量份,地骨皮(焙)12重量份,甘草(炙)2重量份。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炒桑白皮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取炒桑白皮粉碎成0.3-0.5cm粗颗粒,加70%乙醇回流提取2次,第一次加6-10倍量70%乙醇,加热至沸腾,于80-100℃保持微沸1-2h,过滤,第二次加4-8倍量70%乙醇,加热至沸腾,于80-100℃保持微沸0.5-1.5h,过滤,合并滤液,回收乙醇,继续浓缩至比重р1.05-1.08(50℃测),4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干燥,即得。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炙甘草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取炙甘草粗破成0.3-0.5cm粗颗粒,加50%乙醇回流提取2次,第一次加6-10倍量 50%乙醇,加热至沸腾,于90-120℃保持微沸1-2h,过滤,第二次加6-8倍量50%乙醇,加热至沸腾,于90-120℃保持微沸0.5-1.5h,过滤,合并滤液,回收乙醇,继续浓缩至比重р1.05-1.08(50℃测),4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干燥,即得。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地骨皮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取地骨皮粗破成粗颗粒,加水回流提取2次,第一次加8-12倍量水加热回流1-2h,过滤,第二次加6-10倍量水加热回流0.5-1.5h,过滤,合并滤液,50-65℃减压浓缩至比重р1.10-1.15(50℃测),放置室温后,加3倍量乙醇,搅拌0.5h 后,静置12h,取上清回收乙醇,并继续浓缩至比重р1.05-1.08(50℃测), 4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干燥,即得。
将炒桑白皮提取物4-8重量份、炙甘草提取物1-3重量份和焙地骨皮提取物2-6重量份混合即得中药组合物,其中,该中药组合物中,桑白皮苷A不少于18mg/g、地骨皮乙素不少于12mg/g、甘草苷不少于1.8mg/g、甘草酸不少于3.5mg/g。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药物制剂,其以上述第一方面中所述的新泻白散组合物为活性成分。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可以单位剂量形式给药。给药剂型可以是液体剂型、固体剂型等等。比如可以是片剂、胶囊、滴丸、气雾剂、丸剂、粉剂、溶液剂、混悬剂、颗粒剂等等。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药物制剂为口服液、微丸、颗粒剂、片剂等等。
本发明所涉及药物制剂含有本发明的新泻白散组合物和一种或多种药用辅料。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包括生产药物制剂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本发明的新泻白散组合物与药用辅料混合。通常通过以所需比例均匀混合新泻白散组合物与液体和/或微细粉碎的固体辅料制备,然后如果需要,使所得混合物形成所需的形状。
常用的辅料比如赋型剂,例如粘合剂、填充剂、可接受的润湿剂、制片润滑剂和崩解剂,这些可用在口服给药的片剂和胶囊剂中。用于口服给药的液体制剂比如可以为溶液剂(比如口服液)、乳剂、水性混悬剂、油性混悬剂和糖浆剂等等。可选择地,口服制剂可呈干燥粉末剂的形式,所述干燥粉末剂可在使用前用水或另一种合适的液体媒介物复溶。可将其它辅料添加剂例如助悬剂、乳化剂、非水性媒介物(包括食用油)、防腐剂、矫味剂和着色剂等加到液体制剂中。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使用公知的技术将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配制成制剂,当然,除本发明提到的以外,合适的药用辅料可以是其他本领域已知的,例如参见《药用辅料手册(第4版)》。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口服液,其包含或由以下原料制备:新泻白散组合物7-15wt%、无水柠檬酸0.1-0.2wt%、纽甜 0.009-0.015wt%、水85-92wt%,其中,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不大于100%。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所述口服液的方法,包括:取新泻白散组合物、无水柠檬酸、纽甜和纯化水,按用量搅拌混合均匀,使用板框过滤机进行过滤或采用0.5-0.8μm的微孔滤膜进行过滤,灭菌,灌装,制备得到口服液。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丸,其包含或由以下原料制备:新泻白散组合物35-45wt%、微晶纤维素25-40wt%、羧甲基淀粉钠10-25wt%,其中,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不大于100%。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微丸的方法,包括:取新泻白散组合物、微晶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按用量混合均匀,过100目筛,加入60-75%乙醇制成软材,将制得的软材投入挤出机内,在一定的挤出速度下通过0.5mm直径的筛孔挤出,挤出转速为30Hz;滚圆:挤出物加到滚圆机内,调节转速和滚圆时间,逐渐滚成圆球形,滚圆转速为35Hz,滚圆时间为3-8min;微丸干燥:所得物料加入到流化床的底喷制粒室中,开启流化床造粒包衣机,调节进风频率为30Hz,进风温度为45-60℃,干燥5-15min,即得。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颗粒剂,其包含或由以下原料制备:新泻白散组合物60-80wt%、浓度10%的蔗糖水溶液20-40wt%,其中,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不大于100%。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颗粒剂的方法,包括:取新泻白散组合物、10%蔗糖水溶液,采用流化床式沸腾制粒机,设置参数:风机频率35Hz,进风温度70℃,物料温度45-50℃,蠕动泵转速2-5rpm,待蔗糖水溶液全部喷入后,关闭蠕动泵,再继续干燥10-15min,即得颗粒。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片剂,其包含或由以下原料制备:新泻白散组合物30-48wt%、木糖醇20-35wt%、糖粉25-40wt%、硬脂酸镁0.5-1wt%,其中,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不大于100%。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片剂的方法,包括:取新泻白散组合物、木糖醇、糖粉、硬脂酸镁,混合均匀,压片,即得。
在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新泻白散组合物或上述第三方面所述的药物制剂在制备治疗肺热咳喘的药物中的应用。尤其是,本发明的新泻白散组合物或其药剂能够清肺热、治疗小儿咳喘,且口服液、颗粒、微丸等制剂特别适合儿童应用。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本发明采用全新的工艺和剂量改善了泻白散原方,减少了使药粳米的使用,更加大了甘草的用量,结合本发明的炮制以及提取工艺,使得本发明的新泻白散组合物在发挥原方治疗肺热咳喘的基础上,相较于原方能够显著延长咳嗽的潜伏期和引喘潜伏期,明显抑制咳嗽的次数更好地发挥镇咳和平喘作用。此外,本发明明确规定了新泻白散组合物中桑白皮苷A、地骨皮乙素、甘草苷和甘草酸的药量,能够更好的控制药物质量,为药物评价提供一定参考标准。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以下,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其中:
图1:A为实施例6中桑皮苷A标准品的液相色谱图,B为新泻白散组合物供试品的液相色谱图。
图2:A为实施例6中甘草混合标准品的液相色谱图,B为新泻白散组合物供试品的液相色谱图。
图3:A为实施例6中地骨皮乙素标准品液相色谱图,B为新泻白散组合物供试品的液相色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
除非另行定义,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与科学用语与本领域熟练人员所熟悉的意义相同。本发明所使用的试剂或原料均可通过常规途径购买获得,如无特殊说明,本发明所使用的试剂或原料均按照本领域常规方式使用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使用。此外,任何与所记载内容相似或均等的方法及材料皆可应用于本发明方法中。文中所述的较佳实施方法与材料仅作示范之用。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中药理论,按照医疗、调配、制剂的不同要求,以及药材自身性质,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又称炮炙、修事或修治。对中药的药性、中药的化学成分及临床疗效影响密切。比如宋代《太平圣惠方》中便对炮制的重要性早有记载“炮制失其体性,筛罗粗恶,分剂差殊,虽有疗疾之名,永无必愈之效,是以医者必须殷勤注意。”此外,本领域公知,中药炮制的主要目的及作用包括但不限于:减低或消除药物的不良反应,保障用药的安全;改变药性与功能,增强临床的疗效;便于调剂制剂,保证药物的质量;改变不良的气味,便于服用;便于保管贮存与保存药效;改变药物或增强药物作用趋向等。药物经过不同的加工处理后,其化学成分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其变化主要涉及分解、异构化、氧化、置换、分解、缩合等。这些变化会导致化学成分的溶解度与浸出量增强或降低,和/或导致新的化学成分地生成,必然影响导致药物疗效的变化或升高或降低,药物的毒性、烈性和副作用等或升高或减轻,使药物的性能发生改变。
本发明提供了对于本发明组方药材的炮制工艺,该工艺安全、有效,并在最大限度发挥疗效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和消除了毒副作用,本发明的所述炮制工艺如下所示,如无特殊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药材均采用该炮制方式:
炒桑白皮:取外表面白色或淡黄色、较平坦、厚度不小于3mm的桑白皮药材,用10倍量水进行浸洗,每次浸洗30s,至水的颜色不再变化为止。再加0.2倍量水到洗好的桑白皮药材中,闷润1h。切制成5~10mm的宽丝,摊开,晾干,即得桑白皮饮片;取桑白皮饮片,置炒制容器内,以110-120℃ (物料温度)炒制60min后,取出,摊凉。
地骨皮(焙):取长8-12cm、圆筒直径1.5-2cm大小均匀而整齐的地骨皮鲜药材,加15倍量水,用大毛刷搅20秒,频率90r/min,粗孔纱布滤去水,搅洗4次,然后切制成长3~10cm,宽0.5~1.5cm的地骨皮饮片;再用 45℃、40%湿度进行干燥,即得。
甘草(炙):取长15-60厘米、顶端直径1.6cm以上、尾端直径≥1cm直径的甘草,加2.5倍量水,闷润48小时后,进行切制成2~4mm厚片,晾干;将炼蜜用水1:1进行稀释,加入药材量1/4的炼蜜拌匀,闷润30min,于 80~120℃下炒40min至黄色至深黄色,不粘手时取出,晾凉,即得。
经本发明的炮制工艺处理后,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药材中桑白皮苷A、地骨皮乙素、甘草苷和甘草酸的成分及其在后续工艺中的浸出。
此外,本发明的不同于泻白散原方,即根据《小儿药证直诀》记载“地骨皮(洗去土,焙),桑白皮(细锉炒黄)各一两,甘草(炙)一钱。上锉散,入粳米一撮,水二小盏,煎七分,食前服。”本发明以炒桑白皮乙醇提取物、炙甘草乙醇提取物和地骨皮水提醇沉提取物为方复配得到新的泻白散组合物,并限定了组合物中关键化学组分的含量,其中,桑白皮苷A不少于18mg/g、地骨皮乙素不少于12mg/g、甘草苷不少于1.8mg/g、甘草酸不少于3.5mg/g。使得本发明的新泻白散组合物疗效明确、工艺清晰明确便于实施。
其中,如无特殊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提取物的提取方法按如下所示实施:
其中,制备提取物时,桑白皮(炒)、甘草(炙)和地骨皮(焙)的取用量为:桑白皮(炒)10-15重量份、地骨皮(焙)10-15重量份、甘草(炙) 1-2重量份。
炒桑白皮乙醇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取炒桑白皮粉碎成0.3-0.5cm粗颗粒,加70%乙醇回流提取2次,第一次加6-10倍量70%乙醇,加热至沸腾,于 80-100℃保持微沸1-2h,过滤,第二次加4-8倍量70%乙醇,加热至沸腾,于80-100℃保持微沸0.5-1.5h,过滤,合并滤液,回收乙醇,继续浓缩至比重р1.05-1.08(50℃测),4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干燥,即得。
炙甘草乙醇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取炙甘草粗破成0.3-0.5cm粗颗粒,加50%乙醇回流提取2次,第一次加6-10倍量50%乙醇,加热至沸腾,于 90-120℃保持微沸1-2h,过滤,第二次加6-8倍量50%乙醇,加热至沸腾,于90-120℃保持微沸0.5-1.5h,过滤,合并滤液,回收乙醇,继续浓缩至比重р1.05-1.08(50℃测),4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干燥,即得。
地骨皮水提醇沉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取地骨皮粗破成粗颗粒,加水回流提取2次,第一次加8-12倍量水加热回流1-2h,过滤,第二次加6-10倍量水加热回流0.5-1.5h,过滤,合并滤液,50-65℃减压浓缩至比重р1.10-1.15 (50℃测),放置室温后,加3倍量乙醇,搅拌0.5h后,静置12h,取上清回收乙醇,并继续浓缩至比重р1.05-1.08(50℃测),4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干燥,即得。
将按照上述工艺制备得到的三种提取物按照4-8重量份炒桑白皮提取物、1-3重量份炙甘草提取物和2-6重量份焙地骨皮提取物组成复配即得新泻白散药用组合物。
实施例1
桑白皮(炒)、甘草(炙)和地骨皮(焙)的取用量为:桑白皮(炒) 10-15重量份、地骨皮(焙)10-15重量份、甘草(炙)1-2重量份。
炒桑白皮乙醇提取物:取外表面白色或淡黄色、较平坦、厚度不小于3mm 的桑白皮药材炮制后的炒桑白皮饮片300g,粗破成0.3-0.5cm粗颗粒,加70%乙醇回流提取2次,第一次加8倍量70%乙醇,加热至沸腾,于95℃保持微沸1.5h,过滤,第二次加6倍量70%乙醇,加热至沸腾,于95℃保持微沸1h,过滤,合并滤液,回收乙醇,继续浓缩至比重р1.06(50℃测),4000r/min 离心10min,取上清,干燥,得提取物60g。
炙甘草乙醇提取物:取长15-60厘米、顶端直径1.6cm以上、尾端直径≥1cm直径的甘草炮制的炙甘草50g,粗破成0.3-0.5cm粗颗粒,加50%乙醇回流提取2次,第一次加10倍量50%乙醇,加热至沸腾,于110℃保持微沸 1.5h,过滤,第二次加8倍量50%乙醇,加热至沸腾,于110℃保持微沸1h,过滤,合并滤液,回收乙醇,继续浓缩至比重р1.05-1.08(50℃测),4000r/min 离心10min,取上清,干燥,得提取物12g。
地骨皮水提醇沉提取物:取长8-12cm、圆筒直径1.5-2cm大小均匀而整齐的地骨皮药材炮制后的地骨皮饮片300g,加水回流提取2次,第一次加 10倍量水加热回流1.5h,过滤,第二次加8倍量水加热回流1h,过滤,合并滤液,60℃减压浓缩至比重р1.12(50℃测),放置室温后,加3倍量乙醇,搅拌0.5h后,静置12h,取上清回收乙醇,并继续浓缩至比重р1.06(50℃测),4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干燥,得提取物40g。
合并以上提取物,即得新泻白散组合物。
实施例2
取新泻白散组合物50g(按实施例1方法配制)、无水柠檬酸0.52g、纽甜0.05g、纯化水450ml,搅拌混合均匀,采用0.6μm的微孔滤膜进行过滤,灭菌,灌装为5ml/瓶,得新泻白散组合物口服液。
用法及用量:建议日服用量2瓶,早晚各一瓶。
实施例3
取新泻白散组合物50g(按实施例1方法配制)、微晶纤维素44g、羧甲基淀粉钠30g,混合均匀,过100目筛,加入60%乙醇制成软材,将制得的软材投入挤出机内,在一定的挤出速度下通过0.5mm直径的筛孔挤出,挤出转速为30Hz;滚圆:挤出物加到滚圆机内,调节转速和滚圆时间,逐渐滚成圆球形,滚圆转速为35Hz,滚圆时间为5min;所得物料加入到流化床的底喷制粒室中,开启流化床造粒包衣机,调节进风频率为30Hz,进风温度为60℃,物料温度45℃,干燥10min,即得泻白散微丸110g。
用法及用量:建议日服用量2g,早晚各1g,为方便儿童服用可用蜂蜜水送服。
实施例4
取新泻白散组合物50g(按实施例1方法配制)、10%蔗糖水溶液20g,采用流化床式沸腾制粒机,设置参数:风机频率35Hz,进风温度70℃,物料温度45-50℃,蠕动泵转速3rpm,待蔗糖水溶液全部喷入后,关闭蠕动泵,再继续干燥10-15min,出料,整粒,即得泻白散颗粒50g,包装成0.5g/袋。
用法与用量:建议日服用量2袋,早晚各一袋。
实施例5
取新泻白散组合物50g(按实施例1方法配制)、木糖醇27g、糖粉33g、硬脂酸镁1g,混合均匀,压片,制成0.5g/片,即得新泻白散组合物片200 片。
用法与用量:建议日服用量4片,早晚各2片。
实施例6药物组合物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检测
对上述实施例1中的中药组合物进行有效成分检测,【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桑皮苷A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为流动相A,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B,按下表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25nm。理论板数按桑皮苷A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
流动相梯度洗脱表
Figure GDA000333351923000012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桑皮苷A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60%甲醇制成每1mL含0.1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新泻白散组合物,研细(过三号筛),取约0.20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60%甲醇20mL,称定重量,静置0.5 小时,超声0.5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6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5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甘草苷、甘草酸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0.1%磷酸水为流动相A,以乙腈为流流动相B;检测波长:237nm;理论塔板数按甘草苷峰计算应不小于3000;流速:0.8ml/min;柱温:30℃。梯度洗脱见下表。
流动相梯度洗脱表
Figure GDA000333351923000013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甘草苷、甘草酸铵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分别含甘草苷10μg、甘草酸铵200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新泻白散组合物,研细(过三号筛),取约0.20g,精密称定,置于50ml锥形瓶中,加10ml 50%甲醇溶解,称重,超声溶解,放冷,补足重量,摇匀,取溶液,离心,取上清液,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地骨皮乙素
色谱条件与系统性试验:BEH Shield RP18(2.1×100mm,1.7μm);柱温: 30℃;流速:0.2mL/min;流动相:乙腈(A)-0.1%磷酸水(B);梯度洗脱条件见下表,理论板数按地骨皮乙素计算应不低于1000。
流动相梯度洗脱表
Figure GDA0003333519230000132
Figure GDA000333351923000014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地骨皮乙素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 含地骨皮乙素250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新泻白散组合物,研细(过三号筛),取约0.50g,精密称定,加水15mL溶解后,取溶解液1mL置离心管中,13000r/min,离心5min,取上清,过0.22μm微孔滤膜,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各1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色谱图如图1-3中所示。经检测,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中含有桑白皮苷A不少于18mg/g、地骨皮乙素不少于12mg/g、甘草苷不少于1.8mg/g、甘草酸不少于3.5mg/g。
实验例
1、镇咳作用
实验材料
(1)实验动物:SPF级昆明小鼠,雌雄兼用,体重20-24g;饲养温度 20~22℃,相对湿度52%左右。
(2)主要仪器:BS224S电子天平、小鼠灌胃针、诱咳引喘仪(YLS-8A)
(3)药物及试剂:泻白散原工艺组(临床等效剂量);新泻白散组合物 (临床等效剂量);川贝枇杷露:150ml/瓶,广西邦琪药业有限公司;氨水,天津市津东天正精细化学制剂厂;生理盐水,吉林省通化天立药业有限公司。
新泻白散组合物用10倍量去离子水溶解后用于灌胃。
其中,泻白散原工艺为:称取桑白皮(炒),地骨皮(焙)各39.3g,甘草(炙)3.9g,三味饮片粉碎过10目筛,粳米15g。加水3600ml,武火(500W) 煎煮,沸腾后改文火(300W)继续煎煮20min至煎液剩七分,300目趁热滤过,滤液浓缩,干燥,即得。
实验方法:取昆明种小鼠(22g±2):20只雄鼠与20只雌鼠,按性别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泻白散原工艺组、新泻白散组合物组(实施例1方法制备)、川贝枇杷露组(5.8ml/kg)4组。每组10只,分别灌胃给药,川贝枇杷露组给5.8ml/kg,空白对照组给等体积生理盐水,泻白散原工艺组和新泻白散组合物组分别灌胃临床等效剂量,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8天,末次给药后1h,按照组别逐只将小鼠放入诱咳引喘仪,喷入浓度5%氨水,刺激小鼠致咳(以收腹、缩胸、仰头、张口或咳嗽为咳嗽指标),观察小鼠咳嗽潜伏期(计时开始到咳嗽指标出现的时间)及3min内的咳嗽次数(以腹肌收缩,同时张开大口为指标计咳嗽一次)。
统计学分析:应用Excel软件录入数据并建立数据库,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齐性检验和One-way ANOVA检验,重复测量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多重比较采用LSD法。所有资料统计、分析均采用SPSS 19.0软件完成,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结果:泻白散原工艺和新泻白散组合物对小鼠的镇咳作用结果见表 1-1。
表1-1泻白散原提取物和新泻白散组合物对小鼠的镇咳作用实验结果
Figure GDA0003333519230000151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
实验结果以看出,各给药组同空白对照组比较,泻白散原工艺组、新泻白散组合物组均能显著延长小鼠咳嗽的潜伏期(**P<0.01),明显抑制小鼠的咳嗽次数(**P<0.01)。说明新泻白散组合物具有一定的镇咳作用。
2、平喘作用
实验材料
(1)实验动物:豚鼠,雌雄兼用,体重190-210g;饲养温度20~22℃,相对湿度52%左右,稳定喂养一周后用于实验。
(2)主要仪器:BS224S电子天平、小鼠灌胃针、诱咳引喘仪(YLS-8A)
(3)药物及试剂:泻白散原工艺组(临床等效剂量);新泻白散组合物 (临床等效剂量);咳露口服液:180ml/瓶,陕西步长制药有限公司;碳酸氢钠溶液,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理盐水,吉林省通化天立药业有限公司;乙酰胆碱,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磷酸组胺,上海王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新泻白散组合物用10倍量去离子水溶解后用于灌胃。
实验方法:取体重190~210g豚鼠,放入诱咳引喘仪,恒量持续喷入 2%氯化乙酰胆碱(Ach)和0.1%磷酸组胺等量混合液20s进行预挑选,喷雾停止后观察引起豚鼠呼吸急促、抽搐及跌倒翻滚时间,潜伏期超过150s的为不敏感不可用,并以跌倒翻滚时间小于150s为哮喘合格豚鼠。
第二天取预选合格体重(190~210g)豚鼠:20只雄鼠与20只雌鼠,按性别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泻白散原工艺组、新泻白散组合物组(实施例1方法制备)、咳露口服液组4组。每组10只,分别灌胃给药,咳露口服液组给4.6ml/kg,空白对照组给等体积生理盐水,泻白散原工艺组和新泻白散组合物组分别灌胃临床等效剂量,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8天,末次给药后1h,每次1只放入诱咳引喘仪,喷2%氯化乙酰胆碱(Ach)和0.1%磷酸组胺等量混合液,持续喷入30s,观察豚鼠的引喘潜伏期,从开始喷雾至出现哮喘反应(出现呼吸困难、前足抓挠面部、身体倾斜、跌倒等)的时间。
统计学分析:应用Excel软件录入数据并建立数据库,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齐性检验和One-way ANOVA检验,重复测量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多重比较采用LSD法。所有资料统计、分析均采用SPSS 19.0软件完成,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结果:泻白散原提工艺和新泻白散组合物对豚鼠的平喘作用结果见表2-1。
表2-1泻白散原提取物和新泻白散组合物对豚鼠的平喘作用实验结果
Figure GDA0003333519230000161
Figure GDA0003333519230000171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P<0.01
实验结果以看出,各给药组同空白对照组比较,泻白散原工艺组、新泻白散组合物组可使引喘潜伏期显著延长(**P<0.01),说明新泻白散组合物具有一定的平喘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中药组合物,其由4-8重量份炒桑白皮提取物、1-3重量份炙甘草提取物和2-6重量份焙地骨皮提取物组成,其中,所述组合物中,桑白皮苷A不少于18mg/g、地骨皮乙素不少于12mg/g、甘草苷不少于1.8mg/g、甘草酸不少于3.5mg/g;
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取药材桑白皮、地骨皮和甘草分别炮制获得炒桑白皮、焙地骨皮和炙甘草;分别取炒桑白皮为10-15重量份、焙地骨皮为10-15重量份、炙甘草为1-2重量份制备炒桑白皮、焙地骨皮和炙甘草的提取物;按比例合并三种提取物,得到中药组合物;
炒桑白皮的炮制工艺包括:水洗桑白皮药材后以水闷润,切丝晾干后110-120℃炒制30-80min,摊凉,即得;
地骨皮的炮制工艺包括:去地骨皮鲜药材加水刷洗,粗布滤水后搅洗、切片得地骨皮饮片,然后30-50℃、30-50%湿度干燥,即得;
炙甘草的炮制工艺包括:取甘草加水闷润后切片晾干,将炼蜜用水稀释与药材拌匀,闷润,于80-120℃炒至黄色至深黄色,不粘手时取出,晾凉,即得;
所述炒桑白皮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取炒桑白皮粉碎成0.3-0.5cm粗颗粒,加70%乙醇回流提取2次,第一次加6-10倍量70%乙醇,加热至沸腾,于80-100℃保持微沸1-2h,过滤,第二次加4-8倍量70%乙醇,加热至沸腾,于80-100℃保持微沸0.5-1.5h,过滤,合并滤液,回收乙醇,继续浓缩至50℃时比重р1.05-1.08,4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干燥,即得;
炙甘草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取炙甘草粗破成0.3-0.5cm粗颗粒,加50%乙醇回流提取2次,第一次加6-10倍量50%乙醇,加热至沸腾,于90-120℃保持微沸1-2h,过滤,第二次加6-8倍量50%乙醇,加热至沸腾,于90-120℃保持微沸0.5-1.5h,过滤,合并滤液,回收乙醇,继续浓缩至50℃时比重р1.05-1.08,4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干燥,即得;
地骨皮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取地骨皮粗破成粗颗粒,加水回流提取2次,第一次加8-12倍量水加热回流1-2h,过滤,第二次加6-10倍量水加热回流0.5-1.5h,过滤,合并滤液,50-65℃减压浓缩至50 ℃测 比重р1.10-1.15,放置室温后,加3倍量乙醇,搅拌0.5h后,静置12h,取上清回收乙醇,并继续浓缩至50℃时比重р1.05-1.08,4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干燥,即得。
2.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方法,其包括:取药材桑白皮、地骨皮和甘草分别炮制获得炒桑白皮、焙地骨皮和炙甘草;分别取炒桑白皮为10-15重量份、焙地骨皮为10-15重量份、炙甘草为1-2重量份制备炒桑白皮、焙地骨皮和炙甘草的提取物;按比例合并三种提取物,得到中药组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炒桑白皮的炮制工艺包括:水洗桑白皮药材后以水闷润,切丝晾干后110-120℃炒制30-80min,摊凉,即得;
地骨皮的炮制工艺包括:去地骨皮鲜药材加水刷洗,粗布滤水后搅洗、切片得地骨皮饮片,然后30-50℃、30-50%湿度干燥,即得;
炙甘草的炮制工艺包括:取甘草加水闷润后切片晾干,将炼蜜用水稀释与药材拌匀,闷润,于80-120℃炒至黄色至深黄色,不粘手时取出,晾凉,即得;
所述炒桑白皮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取炒桑白皮粉碎成0.3-0.5cm粗颗粒,加70%乙醇回流提取2次,第一次加6-10倍量70%乙醇,加热至沸腾,于80-100℃保持微沸1-2h,过滤,第二次加4-8倍量70%乙醇,加热至沸腾,于80-100℃保持微沸0.5-1.5h,过滤,合并滤液,回收乙醇,继续浓缩至50℃时比重р1.05-1.08,4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干燥,即得;
炙甘草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取炙甘草粗破成0.3-0.5cm粗颗粒,加50%乙醇回流提取2次,第一次加6-10倍量50%乙醇,加热至沸腾,于90-120℃保持微沸1-2h,过滤,第二次加6-8倍量50%乙醇,加热至沸腾,于90-120℃保持微沸0.5-1.5h,过滤,合并滤液,回收乙醇,继续浓缩至50℃时比重р1.05-1.08,4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干燥,即得;
地骨皮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取地骨皮粗破成粗颗粒,加水回流提取2次,第一次加8-12倍量水加热回流1-2h,过滤,第二次加6-10倍量水加热回流0.5-1.5h,过滤,合并滤液,50-65℃减压浓缩至50 ℃测 比重р1.10-1.15,放置室温后,加3倍量乙醇,搅拌0.5h后,静置12h,取上清回收乙醇,并继续浓缩至50℃时比重р1.05-1.08,4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干燥,即得。
4.药物制剂,其以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中药组合物为活性成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制剂为口服液、微丸、颗粒剂、片剂。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为一种口服液,包含或由以下原料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7-15wt%、无水柠檬酸0.1-0.2wt%、纽甜0.009-0.015wt%、水85-92wt%,其中,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不大于100%。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为一种微丸,包含或由以下原料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35-45wt%、微晶纤维素25-40wt%、羧甲基淀粉钠10-25wt%,和乙醇,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不大于100%。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为一种颗粒剂,包含或由以下原料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60-80wt%、浓度10%的蔗糖水溶液20-40wt%,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不大于100%。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为一种片剂,包含或由以下原料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30-48wt%、木糖醇20-35wt%、糖粉25-40wt%、硬脂酸镁0.5-1wt%,所有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不大于100%。
10.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中药组合物或权利要求4至9任一中所述的药物制剂在制备治疗肺热咳喘的药物中的应用。
CN202011624462.2A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治疗肺热咳喘的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126568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24462.2A CN112656869B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治疗肺热咳喘的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24462.2A CN112656869B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治疗肺热咳喘的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56869A CN112656869A (zh) 2021-04-16
CN112656869B true CN112656869B (zh) 2022-03-08

Family

ID=754122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24462.2A Active CN112656869B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治疗肺热咳喘的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5686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77941B (zh) * 2022-03-07 2023-06-20 陕西步长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止咳化痰中药的指纹图谱检测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26479A (zh) * 2019-08-24 2019-11-08 合肥九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泻白散物质基准的hplc特征图谱测定方法
CN111624294A (zh) * 2020-07-08 2020-09-04 湖北美思创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泻白散颗粒中地骨皮乙素和桑皮苷a的uplc含量检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26479A (zh) * 2019-08-24 2019-11-08 合肥九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泻白散物质基准的hplc特征图谱测定方法
CN111624294A (zh) * 2020-07-08 2020-09-04 湖北美思创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泻白散颗粒中地骨皮乙素和桑皮苷a的uplc含量检测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泻白散中桑白皮的尊古炮制及现代工艺研究;于澎等;《时珍国医国药》;20201201;第31卷(第10期);第2383-2386页 *
泻白散处方演变历史及方剂开发的研究进展;李璐等;《中成药》;20190831;第41卷(第8期);第1923页第2.5节 *
经典名方泻白散物质基准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及3种指标成分含量测定;王彦帅等;《中草药》;20200630;第51卷(第11期);第2947页第1-2段以及第2949页第2.2节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56869A (zh) 2021-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53983C (zh) 一种降糖中药制剂
WO2021120972A1 (zh) 一种治疗气血两虚症候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806853B (zh) 一种缓解体力疲劳和/或提高缺氧耐受力的中药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362020B (zh) 一种具有改善通便作用的松花粉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56869B (zh) 一种治疗肺热咳喘的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785412B (zh) 一种具有改善睡眠功能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69712A (zh) 一种治疗感冒风寒的中药组合物
CN108813465A (zh) 一种无花果功能咀嚼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29608A (zh) 小儿消积止咳制剂在制备治疗发热证药物中的应用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01990A (zh) 一种辅助降血糖的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0386093C (zh) 一种治疗感冒及上呼吸道感染的药物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11298021A (zh) 一种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中药组合物
WO2023109574A1 (zh) 一种治疗甲状腺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0515441C (zh) 治疗新生儿肺炎的外用药
CN1157200C (zh) 咽喉炎糖浆和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209758A (zh) 一种具有维持血糖健康水平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3952419A (zh) 一种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158286B (zh) 一种用于治疗雾霾致呼吸道损伤诱发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95522B (zh) 一种治疗失眠的中药组合物
CN100355440C (zh) 治疗ⅱ型糖尿病、降低血糖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53567B (zh) 一种抗疲劳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8079172B (zh) 一种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药物
CN114748567B (zh) 一种含有牛樟芝的降血糖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9745452A (zh) 一种用于治疗老年性视网膜黄斑变性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5282235B (zh) 一种清热解毒的中药复方、复方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