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56104B - 一种机械臂及洗头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械臂及洗头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56104B
CN112656104B CN202110010172.7A CN202110010172A CN112656104B CN 112656104 B CN112656104 B CN 112656104B CN 202110010172 A CN202110010172 A CN 202110010172A CN 112656104 B CN112656104 B CN 1126561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link
assembly
gear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1017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56104A (zh
Inventor
伍砺矸
应传才
黄波
万勇
褚巍
王洪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Robot (zhongshan) Unmanned Equipment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Robot (zhongshan) Unmanned Equipment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Robot (zhongshan) Unmanned Equipment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Robot (zhongshan) Unmanned Equipment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11001017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5610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561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561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561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561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洗头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机械臂及洗头机。机械臂包括第二驱动机构、连杆组件和手指组件,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部和第一弹性件,第二驱动机构与第一连杆驱动连接,第二驱动机构适于驱动第一连杆转动,第二连杆部分别与第一连杆和手指组件连接,第一弹性件用于第二连杆部或第二连杆部和第一连杆的弹性缓冲。本发明通过第一弹性件对第二连杆部或第二连杆部和第一连杆的弹性缓冲,针对不同用户,用户头型的大小均不相同,通过第一弹性件可以实现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第一连杆,第一连杆带动第二连杆部和手指组件按压头部时的缓冲,从而防止手指组件对用户头部的过度按压,提高用户使用的舒适性。

Description

一种机械臂及洗头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洗头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机械臂及洗头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洗头机的机械臂在控制按摩手指对用户头部按压时,机械臂按压的位置和按压的距离每次均保持一致,对于不同头型的用户,尤其是头型较大的用户,机械臂在控制手指组件向头部按压时,可能造成对用户头部的过度压迫,从而导致用户疼痛或者体验较差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保障机械臂洗头过程中的舒适性,保障清洗按摩效果。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机械臂,用于洗头机,所述机械臂包括第二驱动机构、连杆组件和手指组件,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部和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连杆驱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适于驱动所述第一连杆转动,所述第二连杆部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手指组件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用于所述第二连杆部或所述第二连杆部和所述第一连杆的弹性缓冲。
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杆部包括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所述第三连杆与所述第一连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三连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手指组件连接,所述第四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第三连杆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第二连杆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杆包括安装平台,所述安装平台上开设有导向孔,所述连接轴与所述第三连杆连接,所述连接轴穿设于所述导向孔中,所述连接轴适于沿所述导向孔滑动,所述第一弹性件分别与所述连接轴和所述第二连杆连接。
可选地,当所述第二连杆位于初始状态时,所述连接轴与所述导向孔远离所述手指组件的一端的内壁抵接。
可选地,还包括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位于所述安装平台靠近所述手指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一弹性件分别与所述安装部和所述连接轴活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部包括两组,两组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部分别对称设置,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适于同时驱动两组所述第一连杆转动。
可选地,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和第二齿轮组件,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齿轮组件驱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适于带动所述第二齿轮组件转动,所述第二齿轮组件与所述第一连杆传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齿轮组件包括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三转轴,所述第二电机的转轴与所述第一锥齿轮键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适于带动所述第二锥齿轮转动,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三转轴键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三转轴同轴心,所述第三转轴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杆键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至少一个加强杆,所述加强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三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转动连接,和/或所述加强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四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转动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机械臂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第一弹性件对第二连杆部或第二连杆部和第一连杆的弹性缓冲,当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第一连杆转动后,与其相连的第二连杆部和手指组件向用户头部按压,并且,针对不同用户,用户头型的大小均不相同,通过第一弹性件可以实现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第一连杆,第一连杆带动第二连杆部和手指组件按压头部时的缓冲,从而防止手指组件对用户头部的过度按压,提高用户使用的舒适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自动洗头机,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机械臂,所述机械臂包括两组,两组所述机械臂对称设置。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自动洗头机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势是:通过两组机械臂可以分别对用户的左半边头部和右半边头部进行清洗,本实施例中的对称结构与上述单侧结构所具有的其他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机械臂的一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机械臂的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机械臂的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机械臂连杆组件的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机械臂连接轴的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机械臂第一驱动机构的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机械臂的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图7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本发明的机械臂第二驱动机构的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手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三驱动机构在第二安装座上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三驱动机构和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图12中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连接组件和摆臂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按摩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的图15中的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摆臂和按摩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第一驱动机构;101-第一电机;102-第一齿轮组件;1021-第一锥齿轮;1022-第二锥齿轮;1023-第三转轴;14-连接轴;15-安装部;3-连杆组件;30-第二驱动机构;301-第二电机;302-第二齿轮组件;3021-第一齿轮;3022-第一转轴;3023-第二齿轮;3024-第二转轴;3025-第三齿轮;3026-第四齿轮;31-第一连杆;32-第二连杆部;321-第二连杆;3211-第一段;3212-第二段;3213-导向孔;322-第三连杆;323-第四连杆;33-加强杆;34-第一弹性件;6-手指组件;60-壳体;61-第一安装座;62-按摩部;66-连接柱;661-导向孔;69-第二弹性件;71-第二安装座;711-导向柱;712-弹性连接件;714-条形孔;72-第三驱动机构;721-第三电机;722-偏心连接件;723-第五连杆;73-连接组件;731-导滑块;732-第一连接件;733-第二连接件;74-摆臂;741-插轴;75-连接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提供的坐标系XYZ中,X轴正向代表的右方,X轴的反向代表左方,Y轴的正向代表前方,Y轴的反向代表后方,Z轴的正向代表上方,Z轴的反向代表下方。同时,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机械臂,用于洗头机,机械臂包括第一驱动机构10、连杆组件3和手指组件6,所述连杆组件3包括第一连杆31、第二连杆部32和第一弹性件34,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0与所述第一连杆31驱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0适于驱动所述第一连杆31转动,所述第二连杆部32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杆31和所述手指组件6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34用于所述第二连杆部32或所述第二连杆部32和所述第一连杆31的弹性缓冲。
连杆组件3具有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部32,第一连杆31的运动方向可以为图3中的Z轴方向,第一连杆31向Z轴负方向移动时,第一连杆31带动第二连杆部32和手指组件6向用户头部按压;第一连杆31向Z轴正方向移动时,第一连杆31带动第二连杆部32和手指组件6远离用户头部。第二连杆部32的运动方向可以为图3中X轴的方向,第二连杆部32沿X轴正方向移动时,第二连杆部32可以带动手指组件6贴合用户头部,从用户左耳处滑移到用户右耳处或者从用户右耳处滑移到用户左耳处;第二连杆部32沿X轴负方向移动时,第二连杆部32可以带动手指组件6从用户右耳处滑移到用户左耳处或者从用户左耳处滑移到用户右耳处。
第一驱动机构10可以驱动第一连杆31转动,第一连杆31可以带动与其相连的第二连杆部32和手指组件6向用户头部靠近或者远离,当第一驱动机构10正转时,第一连杆31可以相对于用户头部靠近或者远离,当第一驱动机构10反转时,第一连杆31可以相对于用户头部远离或者靠近,通过控制第一驱动机构10的正转反转,以实现连杆组件3和手指组件6相对于用户头部做按压或者远离,当按压到用户头部后,手指组件6可以对用户的头部进行按摩清洗,当按摩清洗结束后,手指组件6离开用户头部。第一弹性件34可以安装于第二连杆部32和第一连杆31之间,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部32之间可以相对移动,以实现手指组件6按压到用户头部后,可能由于手指组件6的过度按压对用户造成不适,当第一连杆31部和第二连杆部32产生相对移动时,第一弹性件34可以被拉伸或者被压缩,被拉伸或者压缩的第一弹性件34具备弹力,能为手指组件6按摩时对用户头部提供压力保障按摩清洗效果,还能在按摩清洗结束后通过自身储存的弹性势能进行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部32之间的复位。同理,第一弹性件34还可以用于第二连杆部32的缓冲,以实现手指组件6按压到用户头部后,由于用户头型大小不一致,避免手指组件6对用户头部过度按压而造成用户疼痛或者体验感较差。
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通过第一弹性件34对第二连杆部32或第二连杆部32和第一连杆31的弹性缓冲,当第一驱动机构10驱动第一连杆31转动后,与其相连的第二连杆部32和手指组件6向用户头部按压,并且,针对不同用户,用户头型的大小均不相同,通过第一弹性件34可以实现第一驱动机构10驱动第一连杆31,第一连杆31带动第二连杆部32和手指组件6按压头部时的缓冲,从而防止手指组件6对用户头部的过度按压,提高用户使用的舒适性。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第二连杆部32包括第二连杆321、第三连杆322和第四连杆323,所述第三连杆322与所述第一连杆3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321与所述第三连杆322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321与所述手指组件6连接,所述第四连杆32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杆31和所述第二连杆32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34与所述第三连杆322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34与所述第二连杆321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杆321的内侧壁可以开设有滑槽,第三连杆322上可以设置有凸起结构,凸起结构与滑槽滑动连接,第二连杆321可以绕第四连杆323与第二连杆321的转动连接处转动,此时第三连杆322相对于第二连杆321通过滑槽滑动。第一弹性件34用于第二连杆321相对于第三连杆322滑动时的复位,当手指组件6从用户头部离开后,第一弹性件34可以由压缩状态还原到初始状态,以此实现第二连杆321的自动复位。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杆321的内侧壁可以开设有滑槽,第四连杆323上可以设置有凸起结构,凸起结构与滑槽滑动连接,第二连杆321可以绕第三连杆322与第二连杆321的转动连接处转动,此时第四连杆323可以相对于第二连杆321通过滑槽滑动。第一弹性件34用于第二连杆321相对于第三连杆322滑动时的复位,当手指组件6从用户头部离开后,第一弹性件34可以由压缩状态还原到初始状态,以此实现第二连杆321的自动复位。
如图1至图5所示,机械臂还包括连接轴14,所述第二连杆321包括安装平台,所述安装平台上开设有导向孔3213,所述连接轴14与所述第三连杆322连接,所述连接轴14穿设于所述导向孔3213中,所述连接轴14适于沿所述导向孔3213滑动,所述第一弹性件34分别与所述连接轴14和所述第二连杆321连接。
导向孔3213可以为弧形,且导向孔3213内任意一点到第四连杆323和第二连杆321的转动连接处的距离相等,以此保障连接轴14在沿导向孔3213移动时不会产生干涉,保障第二连杆321可以正常的通过第四连杆323和第二连杆321的转动连接处转动。连接轴14与第三连杆322连杆,第三连杆322的长度固定,当手指组件6按压到用户头部后继续按压时,第二连杆321相对于第四连杆323和第二连杆321的转动连接处转动,连接轴14距离手指组件6的距离减小,第一弹性件34被压缩,导向孔3213限制了第二连杆321相对于连接轴14的位置,保障第二连杆321只能沿着导向孔3213通过连接轴14移动。
如图1至图5所示,当所述第二连杆321位于初始状态时,所述连接轴14与所述导向孔3213远离所述手指组件6的一端的内壁抵接。
当手指组件6按压到用户头部后,由于第一连杆31下压的位置和转动的角度保持一致,当碰到大头型的用户时,手指组件6可与带动第二连杆321相对第一连杆31滑动,滑动的方向为导向孔3213的方向。初始状态下,连接轴14位于导向孔3213远离手指组件6的一侧,手指组件6从远离用户头部到向用户头部按压的过程中,连接轴14可以从导向孔3213远离手指组件6的一侧向靠近手指组件6的一侧滑动,第一弹性件34可以为弹簧,在此过程中弹簧逐渐被压缩。在初始状态下导向孔3213远离手指组件6一端的内壁可以对连接轴14进行支撑和限位,通过第一弹性件34与导向孔3213内壁相互间力的作用对连接轴14进行固定,防止手指组件6在未按压用户头部时产生晃动。
如图1至图5所示,机械臂还包括安装部15,所述安装部15位于所述安装平台靠近所述手指组件6的一侧,所述第一弹性件34分别与所述安装部15和所述连接轴14活动连接。
安装部15上可以开设有开孔,第一弹性件34可以为弹簧,弹簧的两端可以设置有挂钩,挂钩的两端分别钩住连接轴14和开孔,安装部15的位置位于安装平台靠近手指组件6的一侧。当连接轴14从远离手指组件6的一侧向靠近手指组件6的一侧移动时,连接轴14与安装部15之间的相对距离缩短,连接轴14和安装部15可以将弹簧压缩,当手指组件6在用户头部移动时,手指组件6按摩到头部的不同位置时,第一弹性件34由于具备弹力可以始终保障手指组件6贴合用户的头皮移动。安装部15可以位于导向孔3213两端连线的延长线处,当连接轴14沿着导向孔3213移动时,可以保障弹簧沿其长度方向压缩,提升洗头机运行时的稳定性。
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第一连杆31和所述第二连杆部32包括两组,两组所述第一连杆31和所述第二连杆部32分别对称设置,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0适于同时驱动两组所述第一连杆31转动。
通过对称设置的两组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部32可以保障运行时的稳定性,仅通过一组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部32进行手指组件6的驱动时,由于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部32的厚度较薄,可能产生连杆在驱动手指组件6贴合用户头部运动时,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部32可能造成其向自身较薄一侧进行弯折,弯折后的连杆可能产生无法准确贴合用户头部,造成洗头按摩效果不佳。通过两组对称设置的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部32对手指组件6的驱动与固定,可以有效地避免上述可能产生弯折的情况,保障洗头机运行的可靠性,在长时间使用后也能保障洗头机的洗头和按摩效果,并且通过第一驱动机构10同时驱动两组第一连杆31转动,有助于减小体积、节约能源,实现一个第一驱动机构10带动多组连杆运动。
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0包括第一电机101和第一齿轮组件102,所述第一电机101与所述第一齿轮组件102驱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101适于带动所述第一齿轮组件102转动,所述第一齿轮组件102与所述第一连杆31传动连接。
第一齿轮组件102可以包括驱动齿和从动齿,驱动齿可以与第一电机101的转轴键连接,从动齿可以安装于第一连杆31上,驱动齿与从动齿的转动方向相反,第一电机101的转轴正转时,可以通过驱动齿和从动齿驱动第一连杆31向用户头部按压或者远离用户头部;第一电机101的转轴反转时,可以通过驱动齿和从动齿驱动第一连杆31远离用户头部或者向用户头部按压。从动齿还可以有多个,多个从动齿轮相互啮合,以此实现对第一电机101的减速,防止第一电机101转动时由于转轴转速过快,从而驱动第一连杆31迅速转动打到用户头部可能造成危险。通过第一电机101带动第一齿轮组件102转动从而使得与第一齿轮组件102相连的第一连杆31缓慢接触用户头部,保障用户使用安全。
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齿轮组件102包括第一锥齿轮1021、第二锥齿轮1022、第三转轴1023,所述第一电机101的转轴与所述第一锥齿轮1021键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1021与所述第二锥齿轮1022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1021适于带动所述第二锥齿轮1022转动,所述第二锥齿轮1022与所述第三转轴1023键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1022与所述第三转轴1023同轴心,所述第三转轴1023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杆31键连接。
第一锥齿轮1021与第二锥齿轮1022可以相互垂直设置,第一锥齿轮1021与第二锥齿轮1022相互啮合,通过相互啮合的第一锥齿轮1021和第二锥齿轮1022以改变运动方向,从而可以将第一电机101垂直于第三转轴1023设置,有利于空间的利用缩小了第一驱动机构10的体积,而且锥齿轮传动还具有传动效率高、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结构紧凑等特点。同时,通过将第二锥齿轮1022与第三转轴1023键连接,第一电机101的转轴在转动时会带动与其键连接的第一锥齿轮1021转动,第一锥齿轮1021可以带动第二锥齿轮1022转动,第二锥齿轮1022转动时可以带动第三转轴1023转动,第三转轴102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杆31键连接,以此实现通过第一电机101同时带动两个第一连杆31转动,以确保第一连杆31转动时的平稳性,加强了传动时的可靠性,保障第一连杆31驱动第二连杆部32按压用户头部时的力度,以实现较好的按摩效果和清洗效果。
如图6所示,机械臂还包括至少一个加强杆33,所述加强杆3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三连杆322和所述第二连杆321转动连接,和/或所述加强杆3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四连杆323和所述第二连杆321转动连接。
加强杆33可以有一根,加强杆33的两端可以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三连杆322和所述第二连杆321转动连接,通过加强杆33将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三连杆322和第二连杆321连接以达到固定的目的,当第一驱动机构10驱动连杆组件3向用户头部下压时,加强杆33可以起到增加强度的目的,保障连杆组件3带动手指组件6按压到头部后,洗头机对用户头部进行清洗按摩时的稳定性,保障在洗头机清洗按摩时,连杆组件3可以支撑手指组件6按压在用户头部,并且加强杆33分别与第三连杆322和第二连杆321转动连接,可以避免加强杆33对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部32产生干涉,保障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部32可以正常转动;加强杆33的两端还可以分别与两个所述第四连杆323和所述第二连杆321转动连接,本实施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加强杆33可以有两根,其中一根加强杆3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三连杆322和所述第二连杆321转动连接,另外一根加强杆3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四连杆323和所述第二连杆321转动连接,通过两根加强杆33分别对两个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部32进行固定,保障结构的可靠性,防止第二连杆部32在相对一第一连接杆转动时可能产生晃动,保障洗头机洗头过程的平稳舒适。
如图6所示,所述第二连杆321包括第一段3211和第二段3212,所述第一段3211与所述第二段3212呈预设夹角设置,所述第一段3211分别与所述第三连杆322和所述第四连杆323连接,所述第二段3212与所述手指组件6连接。
所述第一段3211与所述第二段3212之间的预设夹角可以在30°到150度之间,优选地,所述第一段3211与所述第二段3212可以相互垂直设置,当所述第三连杆322绕其与所述第一连杆31转动时会带动与其相连的第二连杆321左右侧滑,以此实现与第二连杆321相连的手指组件6在用户头部滑动,手指组件6贴合用户头部曲线,可以使得手指组件6沿着用户头部表面从左耳处向用户右耳的方向滑移,再接着从用户右耳沿着头皮表面向用户左耳处的方向滑移,以此实现手指组件6绕着用户头部做往复转动。通过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一段3211和第二段3212可以使得手指组件6再通过第二连杆321驱动其滑动时,使得手指组件6可以始终贴合用户头部滑动,避免当所述手指组件6滑动到用户头顶部时,所述手指组件6无法完全贴合用户头部,从而造成清洗不干净或者无法按摩的情况。
如图7、图8所示,所述手指组件6包括壳体60和至少两组第二弹性件69,所述第二弹性件69设置于所述壳体60上,所述第二弹性件69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杆321宽度方向的两端面抵接。
第二连杆321与手指组件6可以转动连接,手指组件6上可以设置有转轴,第二连杆321上可以开设有开孔,手指组件6上的转轴穿设于开孔中,手指组件6可以通过转轴相对于第二连杆321转动,以实现第二连杆321带动手指组件6对用户头部进行按摩时,使得手指组件6可以始终贴合用户的头皮运动,以适应用户的头部曲线。第二连杆321的宽度方向为第二连杆321通过转轴转动时的方向,在第二连杆321转动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弹性件69,手指组件6上可以开设有凹槽,第二连杆321位于凹槽中,两个第二弹性件69分别与凹槽和第二连杆321的其中一端抵接,在手指组件6相对于第二连杆321转动时,第二弹性件69可以为手指组件6提供复位的弹性力。并且当手指组件6在用户头部移动时,手指组件6会相对于第二连杆321转动,此时通过第二弹性件69可以为手指组件6提供一定的弹力,使得手指组件6对用户头部也可以产生一定的压力,保障洗头按摩的效果。
如图9所示,所述第二驱动机构30与所述第二连杆部32驱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30适于驱动所述第二连杆部32绕所述第一连杆31转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30包括第二电机301和第二齿轮组件302,所述第二电机301与所述第二齿轮组件302驱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301适于带动所述第二齿轮组件302转动,所述第二齿轮组件302与所述第三连杆322或所述第四连杆323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组件302包括第一齿轮3021、第一转轴3022和第二齿轮3023,所述第二电机301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杆31上,所述第二电机301的转轴与所述第一齿轮3021键连接,所述第一齿轮3021与所述第二齿轮3023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3021适于带动所述第二齿轮3023转动,所述第二齿轮3023与所述第一转轴3022键连接,所述第二齿轮3023与所述第一转轴3022同轴心,所述第一转轴3022与两个所述第三连杆322键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二齿轮组件302与第三连杆322传动连接,当第二电机301驱动第二齿轮组件302转动时,第二齿轮组件302可以带动与其相连的第三连杆322的一端转动,此时第三连杆322可以相对于第一连杆31转动,第三连杆322的另一端可以带动第二连杆321以第三连杆322为半径绕第一连杆31转动。第二齿轮组件302包括第一齿轮3021、第一转轴3022和第二齿轮3023,第二电机301的转轴与第一齿轮3021键连接,第一齿轮3021和第二齿轮3023相互啮合,第二齿轮3023与第一转轴3022键连接,当第一齿轮3021通过第二电机301驱动的第二齿轮3023转动时,会带动第一转轴3022转动,第一转轴3022的两端可以分别与两个第三连杆322键连接,第一转轴3022在转动时可以带动两个第三连杆322一起转动,以实现通过第一转轴3022可以同时驱动两个第三连杆322的目的。并且第二电机301安装于第一连杆31上,第二电机301随着第一连杆31一起运动,当第一连杆31按压到位后,位于第一连杆31上的第二电机301可以驱动第三连杆322转动,以此分别带动第二连杆321第四连杆323一起运动,以实现手指组件6在用户头部的左右侧滑运动,实现对用户头部进行按摩。
如图9所示,所述第二齿轮组件302还包括第二转轴3024、第三齿轮3025和第四齿轮3026,所述第一齿轮3021与所述第三齿轮3025啮合,所述第四齿轮3026与所述第二齿轮3023啮合,所述第三齿轮3025和所述第四齿轮3026分别与所述第二转轴3024键连接,所述第三齿轮3025、所述第四齿轮3026和所述第二转轴3024同轴心。
第二转轴302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连杆31转动连接,第三齿轮3025、第四齿轮3026分别与第二转轴3024键连接,且第三齿轮3025、第四齿轮3026与第二转轴3024同轴心,第二转轴3024、第三齿轮3025、第四齿轮3026转动的角速度相同,第三齿轮3025与第一齿轮3021啮合,第二电机301通过第一齿轮3021驱动第三齿轮3025转动,第三齿轮3025转动时会带动第二转轴3024转动,第二转轴3024上的第四齿轮3026与第二齿轮3023相啮合,第四齿轮3026可以带动第二齿轮3023转动,通过第二电机301的正转反转可以实现第二连杆部32驱动手指组件6在用户头部左右侧滑,并且通过第二转轴3024、第三齿轮3025和第四齿轮3026可以实现对第二电机301的减速,防止第二电机301直接通过第一齿轮3021、第二齿轮3023带动第三连杆322或者第四连杆323转动,造成手指组件6在用户头部过快摩擦无法达到良好的按摩清洗效果,反而可能造成用户的使用不适。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中,第二齿轮组件302与第四连杆323传动连接,当第二电机301驱动第二齿轮组件302转动时,第二齿轮组件302可以带动与其相连的第四连杆323的一端转动,此时第四连杆323可以相对于第一连杆31转动,第四连杆323的另一端可以带动第二连杆321以第四连杆323为半径绕第一连杆31转动。第二齿轮组件302包括第一齿轮3021、第一转轴3022和第二齿轮3023,第二电机301的转轴与第一齿轮3021键连接,第一齿轮3021和第二齿轮3023相互啮合,第二齿轮3023与第一转轴3022键连接,当第一齿轮3021通过第二电机301驱动的第二齿轮3023转动时,会带动第一转轴3022转动,第一转轴3022的两端可以分别与两个第四连杆323键连接,第一转轴3022在转动时可以带动两个第四连杆323一起转动,以实现通过第一转轴3022可以同时驱动两个第四连杆323的目的。并且第二电机301安装于第一连杆31上,第二电机301随着第一连杆31一起运动,当第一连杆31按压到位后,位于第一连杆31上的第二电机301可以驱动第四连杆323转动,以此分别带动第二连杆321第三连杆322一起运动,以实现手指组件6在用户头部的左右侧滑运动,实现对用户头部进行按摩。
如图10至图12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手指组件6,包括第三驱动机构72、连接组件73、摆臂74、第一安装座61和按摩部62;所述第三驱动机构72和所述连接组件73驱动连接,所述摆臂74的一端和所述连接组件73转动连接,所述摆臂74的另一端与所述按摩部62连接,所述按摩部62和所述第一安装座61转动连接;所述第三驱动机构72用于带动所述连接组件73直线往复运动,所述连接组件73用于通过所述摆臂74带动所述按摩部62转动。
所述第三驱动机构72可以为电动推杆、线性步进电机或伸缩气缸,所述第三驱动机构72的输出端可以与所述连接组件73螺栓连接、卡接或焊接,所述第三驱动机构72推动所述连接组件73直线往复运动。所述连接组件73上开设有第一插孔,所述摆臂74上开设有第二插孔,第一转轴穿设于所述第一插孔和所述第二插孔内,所述摆臂74可以相对所述连接组件73转动。所述按摩部62上开设有第三插孔,所述摆臂74的另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三插孔内。所述按摩部62包括连接柱66,所述第一安装座61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连接柱66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以实现所述按摩部62和所述第一安装座61的转动连接。
在所述第三驱动机构72运行的过程中,所述第三驱动机构72先带动所述连接组件73沿Y轴的正方向运动,所述连接组件73带动所述摆臂74的一端沿Y轴的正方向运动,在所述第一安装座61的限位作用下,所述摆臂74的一端绕所述第一转轴的轴心线转动,所述摆臂74的另一端带动所述按摩部62绕所述连接柱66以逆时针方向转动,然后所述驱动机构带动所述连接组件73沿Y轴的负方向运动,所述连接组件73带动所述摆臂74的一端沿Y轴的负方向运动,在所述第一安装座61的限位作用下,所述摆臂74的一端绕所述第一转轴的轴心转动,所述摆臂74的另一端带动所述按摩部62可以绕所述连接柱66以顺时针方向转动。如此循环往复,以实现所述按摩部62的往复转动。
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通过所述第三驱动机构72和所述连接组件73驱动连接,使所述第三驱动机构72可以带动所述连接组件73直线往复运动,通过所述摆臂74的一端和所述连接组件73转动连接,使所述连接组件73可以带动所述摆臂74直线往复运动,通过所述摆臂74的另一端和所述按摩部62连接,所述按摩部62和所述第一安装座61转动连接,使所述摆臂74可以带动所述按摩部62往复转动,从而使所述按摩部62可以对用户的头发进行往复揉搓,以便于湿水后缠结在一起的头发进行整体清洗,从而增强了对用户头发的清洗效果。
如图11、图12所示,所述第三驱动机构72包括第三电机721、偏心连接件722和第五连杆723,所述第三电机721和所述偏心连接件722驱动连接,所述第五连杆723的一端与所述偏心连接件722连接,所述第五连杆723的另一端和所述连接组件73连接,所述第三电机721用于带动所述偏心连接件722转动,所述偏心连接件722用于带动所述第五连杆723的一端作偏心运动,所述第五连杆723的另一端用于带动所述连接组件73直线往复运动。
所述第三电机721可以为直流电动机、异步电动机或同步电动机,所述第三电机721的转轴可以与所述偏心连接件722键连接、销接或螺钉连接。所述偏心连接件722可以为偏心套、偏心轴承或连接杆,所述偏心连接件722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内开设有键槽,所述第三电机721的转轴与所述第一连接孔键连接,所述第五连杆723的一端开设有第三连接孔,第一连接轴插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孔和所述第三连接孔内,所述第一连接轴的轴心线与所述第三电机721的转轴的轴心线平行且在同一直线上。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组件73上开设有第四连接孔,所述第五连杆723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五连接孔,第二连接轴插设于所述第四连接孔和所述第五连接孔内。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手指组件6还包括连接架75,所述连接架75与所述连接组件73焊接或螺钉连接,所述第四连接孔开设于所述连接架75上。
在所述第三电机721运行的过程中,所述第三电机721的转轴带动所述偏心连接件722转动,所述偏心连接件722带动所述第五连杆723的一端相对所述第三电机721的转轴做偏心运动,所述第五连杆723的另一端带动所述连接组件73沿Y轴方向直线往复运动。举例地,在所述偏心连接件722转动一圈的过程中,所述偏心连接件722先转动90°,所述第五连杆723的靠近所述连接组件73一端与所述第三电机721转轴的相对距离逐渐变长,所述第五连杆723将所述连接组件73顶向前;所述偏心连接件722继续转动90°,所述第五连杆723的靠近所述连接组件73一端与所述第三电机721转轴的相对距离逐渐变短,所述偏心连接件722带动所述第五连杆723回到原位;所述偏心连接件722继续转动90°,所述第五连杆723的靠近所述连接组件73一端与所述第三电机721转轴的相对距离变长,所述第五连杆723将所述连接组件73向后牵拉;然后所述连接件722继续转动90°,所述第五连杆723的靠近所述连接组件73一端与所述第三电机721的转轴的相对距离逐渐变短,所述偏心连接件722带动所述第五连杆723回到原位。
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在所述第三电机721运行的过程中,所述第三电机721只需沿着一个方向进行转动,通过所述第三电机721和所述偏心连接件722驱动连接,使所述第三电机721可以带动所述偏心连接件722转动,通过所述第五连杆723的一端与所述偏心连接件722连接,使所述偏心连接件722可以带动所述第五连杆723的一端做偏心运动,通过所述第五连杆723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组件73连接,使所述第五连杆723的另一端可以带动所述连接组件73直线往复运动,从而实现了所述连接组件73直线往复运动,避免了所述第三电机721转轴切换转动方向所产生的扭矩,进而使所述第三电机721的运行更为稳定。
如图11至图14所示,所述手指组件6还包括导向柱711和第二安装座71,所述导向柱711与所述第二安装座71连接,所述连接组件73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导向柱711穿设于所述通孔中,所述连接组件73适于沿所述导向柱711做往复直线运动。
所述导向柱711与所述第二安装座71键连接、卡接、焊接或螺纹连接;所述通孔沿所述导向柱711的轴向设置,所述连接组件73可以相对所述导向柱711滑动。所述导向柱711沿Y轴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三驱动机构72运行的过程中,所述第三驱动机构72带动所述连接组件73沿所述导向柱711的轴向方向运动。
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通过所述导向柱711与所述第二安装座71连接,实现了所述导向柱711的安装;通过所述连接组件73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导向柱711穿设于所述通孔中,实现了所述连接组件73的导向;在所述导向柱711的导向作用下,所述连接组件73可以沿所述导向柱711的轴向方向运动,实现了所述连接组件73的直线往复运动;另外,所述导向柱711限制了所述连接组件73的位移,使所述连接组件73在运动过程中更为稳定。
如图10至图13所示,所述第二安装座71上开设有条形孔714,所述条形孔714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导向柱711的轴心线方向相同,所述连接组件73包括导滑块731,所述导滑块731穿设于所述条形孔714中,所述导滑块731可沿所述条形孔714滑动;所述第一安装座61和所述第三驱动机构72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座71的相对两侧。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条形孔714位于所述导向柱711的上侧,所述导滑块731的外壁贴合于所述条形孔714的内壁,所述条形孔714沿Y轴方向设置。所述导滑块731可以在所述条形孔714内滑动。所述导滑块731可以与所述第三驱动机构72驱动连接。所述第三驱动机构72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座71的上,所述第三驱动机构72与所述第二安装座71螺栓连接、卡接或焊接。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安装座71的上设置有安装支架,所述第三驱动机构72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第一安装座61可以与所述第二安装座71螺钉连接、卡接或焊接。
由此,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座61和所述第三驱动机构72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座71的相对两侧,实现了所述第一安装座61和所述第三驱动机构72的安装,通过所述导滑块731穿设于所述条形孔714内,使所述导滑块731可以沿所述条形孔714滑动,使所述第三驱动机构72可以通过所述导滑块731驱动所述连接组件73运动,通过所述条形孔714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导向柱711的轴心线方向相同,使所述导滑块731与所述导向柱711的导向方向相同,避免所述条形孔714干涉所述导滑块731运动。
如图12至图14所示,所述连接组件73包括第一连接件732和第二连接件733,所述第一连接件732与所述第三驱动机构72驱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733与所述摆臂74销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732和所述第二连接件733分别与所述导向柱711销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733可相对所述导向柱711转动。
所述第一连接件732可以与所述第三驱动机构72的驱动端键连接、螺钉连接或销接。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件732包括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连接件733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之间,所述第二连接件733在导向柱711轴向方向的两端面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相贴合。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上开设有第一导向孔,所述第二连接件733上开设有第二导向孔,所述导向柱711穿设于所述第一导向孔和所述第二导向孔内,以实现所述第一连接件732和所述第二连接件733与所述导向柱711的销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732和所述第二连接件733均可以沿所述导向柱711的轴向方向滑动,所述第二连接件733可以绕所述导向柱711轴向线转动。由此,通过第二连接件733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内,使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可以限定所述第二连接件733在所述导向柱711径向方向的位移,进而使所述第二连接件733运动的过程中更为稳定。所述第二连接件733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摆臂74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摆臂74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转轴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内,所述摆臂74可以绕所述转轴的轴心线转动。由此,通过所述摆臂74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一方面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可以限定所述摆臂74的位置,另一方面加固了所述摆臂74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的连接。
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732与所述第三驱动机构72驱动连接,使所述第三驱动机构72可以驱动所述第一连接件732直线往复运动,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732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分别与所述导向柱711销连接,一方面,使所述第一连接件732可以带动所述第二连接件733沿所述导向柱711运动,另一方面,使所述第二连接件733可以相对所述导向柱711转动,避免所述第一连接件732干涉所述第二连接件733转动,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733与所述摆臂74销连接,使所述摆臂74可以相对所述第二连接件733转动,从而实现了所述第二连接件733与所述摆臂74的转动连接。
如图15、图17所示,所述按摩部62还包括连接柱66,所述第一安装座61上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连接柱66穿设于所述第三通孔内,所述摆臂74与所述连接柱66连接,所述摆臂74适于带动所述连接柱66转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安装座61包括第一安装座本体和盖板,所述第三通孔开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座本体上,所述盖板上开设有限位孔,所述连接柱66穿设于所述限位孔和所述第三通孔内,所述限位孔和所述第三通孔同轴心,所述盖板与所述第一安装座本体螺栓紧固连接或螺钉连接。由此,通过所述盖板上开设有限位孔,所述连接柱66同时穿设于所述限位孔和所述第三通孔内,使所述限位孔可以对所述连接柱66进行限位,避免所述连接柱66晃动。所述连接柱66还设置有环形凸起结构,所述环形凸起结构贴合于所述第一安装座61,以将所述连接柱66卡紧在所述第一安装座61上,防止所述连接柱66从所述第一安装座61上滑脱。所述摆臂74为可伸缩连接臂或弹性臂,所述摆臂74的一端设置有螺纹结构,所述连接柱66的侧壁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摆臂74与所述连接柱66螺纹连接。在所述连接组件73运动的过程中,所述连接组件73带动所述摆臂74的一端沿Y轴方向直线往复运动,所述摆臂74的一端相对所述连接组件73转动,所述摆臂74的另一端带动所述连接柱66转动。
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通过所述连接柱66穿设于所述第三通孔内,使所述连接柱66可以相对所述第一安装座61转动,实现了所述连接柱66和所述第一安装座61的转动连接,通过所述摆臂74与所述连接柱66连接,使所述摆臂74可以带动所述连接柱66转动,从而实现了所述按摩部62的转动。
如图17所示,所述连接柱66的侧壁上开设有导向孔661,所述导向孔661沿所述连接柱66的径向设置,所述摆臂74包括插轴741,所述插轴741穿设于所述导向孔661中,且所述插轴741可沿所述导向孔661滑动。
所述导向孔661贯穿于连接柱66,所述摆臂74包括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与所述连接组件73销连接,所述插轴741与所述连接头螺纹连接或焊接,在所述连接组件73运动的过程中,所述连接组件73带动所述摆臂74的一端直线往复运动,所述摆臂74的一端绕所述连接柱66的轴心转动,所述插轴741在所述导向孔661内滑动抽出或伸入,并带动所述连接柱66转动。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摆臂74的长度可伸缩调节,所述摆臂74包括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沿所述第一连接管的轴心线贯穿于所述第一连接管本体,所述第二连接管穿设于所述通孔内,所述第二连接管可以相对所述第一连接管滑动,在所述摆臂74带动所述连接柱66转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二连接管可以向对所述第一连接管滑动,以适应所述摆臂74与所述连接柱66之间相对距离的变化。在其它的实施例中,所述摆臂74还可以为弹簧或伸缩杆。
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在所述摆臂74带动所述连接柱66转动的过程中,通过所述插轴741穿设于所述导向孔661内,所述导向孔661沿所述连接柱66的径向设置,使所述插轴741可以沿所述导向孔661滑动,使所述插轴741可以适应所述摆臂74与所述连接柱66的相对距离的变化,从而避免所述连接柱66干涉所述摆臂74的运动。
如图15、图16所示,所述第一安装座61与所述导向柱711轴孔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座61可相对所述导向柱711转动。
所述第一安装座61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导向柱711穿设于所述连接孔内,所述第一安装座61可以绕所述导向柱711的轴心线转动,所述按摩部62跟随所述第一安装座61转动。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安装座61和所述导向柱711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座61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座71的两端,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座61分别与所述导向柱711销连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安装座61和所述第二安装座71之间设置有弹性连接件712,所述弹性连接件71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座61相接触并具有一定的弹性作用力,所述弹性连接件71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座71相接触并具有一定的弹性作用力,所述弹性连接件712可以为弹片或者扭簧。在所述第一安装座61转动的过程中,所述弹性连接件712可以限定所述第一安装座61的转动角度,当所述第一安装座61上的作用力消失时,所述弹性连接件712使所述第一安装座61复位。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安装座61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二安装座71上开设限位孔,所述弹性连接件712的一端插设于所述限位孔内,所述弹性连接件712的另一端插设于所述限位槽内。通过所述弹性连接件712的两端分别插设于所述限位孔和所述限位槽内,使所述限位孔和所述限位槽可以对所述弹性连接件712进行限位,避免所述弹性连接件712从所述第一安装座61和所述第二安装座71之间滑脱。
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座61与所述导向柱711销连接,使所述第一安装座61可相对所述导向柱711转动,当所述按摩部62作用于人体时,所述第一安装座61可以进行自适应转动,以使所述按摩部62贴合于待按摩部位。
如图10至图12所示,手指组件6还包括连接架75,所述连接组件73、所述摆臂74、第一安装座61和按摩部62分别有多个,所述第三驱动机构72与所述连接架75驱动连接,所述第三驱动机构72适于驱动所述连接架75做直线往复运动,所有所述连接组件73分别与所述连接架75连接,所述连接组件73至少与两个所述摆臂74转动连接,所述摆臂74分别用于带动所述按摩部62转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组件73和所述第一安装座61有两个,所述摆臂74和所述按摩部62有四个,两个所述连接组件73相对设置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座71的两端,两个所述连接组件73分别与所述连接架75螺钉连接或焊接,每个所述连接组件73分别与两个所述摆臂74铰接,每个所述摆臂74分别与所述按摩部62连接,每个所述第一安装座61分别与两个所述按摩部62转动连接,且两个所述按摩部62相对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座61的两端。在所述第三驱动机构72运行的过程中,所述第三驱动机构72带动所述连接架75直线往复运动,所述连接架75带动所有所述连接组件73直线往复运动,每个所述连接组件73分别带动两个所述摆臂74转动,所有所述摆臂74分别带动所述按摩部62转动。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架75上设置有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凸起于所述第二安装座71的上端面,所述第三驱动机构72与所述凸起结构连接。由此,通过所述连接架75上设有凸起结构,使所述凸起结构与所述第二安装座71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一方面,可以便于所述第三驱动机构72与所述连接架75连接,另一方面可以避免所述第二安装座71对所述第三驱动机构72的驱动形成干涉。
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通过所述连接架75的设置,所述连接架75与所述第三驱动机构72驱动连接;使所述第三驱动机构72可以驱动所述连接架75直线往复运动,通过所有所述连接组件73分别与所述连接架75连接,使所述连接架75可以带动所有所述连接组件73直线往复运动,通过所述连接组件73至少与两个所述摆臂74转动连接,使所述连接组件73可以带动至少两个所述摆臂74转动,从而使所述第三驱动机构72可以同时驱动多个所述按摩部62同步运行,一方面提高了所有所述按摩部62同步性,另一方面,避免了多个第三驱动机构72的设置,从而可以节约能源并使空间利用更为紧凑。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洗头机,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机械臂,所述机械臂包括两组,两组所述机械臂对称设置。
洗头机包括两组机械臂,两组机械臂呈左右对称的结构,当用户使用洗头机时,两组机械臂可以分别对用户的左半边头部和右半边头部进行清洗,本实施例中的对称结构与上述单侧结构所具有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虽然本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机械臂,用于洗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驱动机构(10)、连杆组件(3)和手指组件(6),所述连杆组件(3)包括第一连杆(31)、第二连杆部(32)和第一弹性件(34),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0)与所述第一连杆(31)驱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0)适于驱动所述第一连杆(31)转动,所述第二连杆部(32)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杆(31)和所述手指组件(6)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34)用于所述第二连杆部(32)或所述第二连杆部(32)和所述第一连杆(31)的弹性缓冲,所述第二连杆部(32)包括第二连杆(321)、第三连杆(322)和第四连杆(323),所述第三连杆(322)与所述第一连杆(3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321)与所述第三连杆(322)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321)与所述手指组件(6)连接,所述第四连杆(32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杆(31)和所述第二连杆(32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34)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杆(322)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3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32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轴(14),所述第二连杆(321)包括安装平台,所述安装平台上开设有导向孔(3213),所述连接轴(14)与所述第三连杆(322)连接,所述连接轴(14)穿设于所述导向孔(3213)中,所述连接轴(14)适于沿所述导向孔(3213)滑动,所述第一弹性件(34)的一端与所述连接轴(14)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3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32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臂,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连杆(321)位于初始状态时,所述连接轴(14)与所述导向孔(3213)远离所述手指组件(6)的一端的内壁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部(15),所述安装部(15)位于所述安装平台靠近所述手指组件(6)的一侧,所述第一弹性件(34)分别与所述安装部(15)和所述连接轴(14)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31)和所述第二连杆部(32)包括两组,两组所述第一连杆(31)和所述第二连杆部(32)分别对称设置,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0)适于同时驱动两组所述第一连杆(31)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械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0)包括第一电机(101)和第一齿轮组件(102),所述第一电机(101)与所述第一齿轮组件(102)驱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101)适于带动所述第一齿轮组件(102)转动,所述第一齿轮组件(102)与所述第一连杆(31)传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械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组件(102)包括第一锥齿轮(1021)、第二锥齿轮(1022)、第三转轴(1023),所述第一电机(101)的转轴与所述第一锥齿轮(1021)键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1021)与所述第二锥齿轮(1022)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1021)适于带动所述第二锥齿轮(1022)转动,所述第二锥齿轮(1022)与所述第三转轴(1023)键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1022)与所述第三转轴(1023)同轴心,所述第三转轴(1023)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杆(31)键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械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加强杆(33),所述加强杆(3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三连杆(322)和所述第二连杆(321)转动连接,和/或所述加强杆(3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四连杆(323)和所述第二连杆(321)转动连接。
9.一种洗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机械臂,所述机械臂包括两组,两组所述机械臂对称设置。
CN202110010172.7A 2021-01-04 2021-01-04 一种机械臂及洗头机 Active CN1126561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10172.7A CN112656104B (zh) 2021-01-04 2021-01-04 一种机械臂及洗头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10172.7A CN112656104B (zh) 2021-01-04 2021-01-04 一种机械臂及洗头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56104A CN112656104A (zh) 2021-04-16
CN112656104B true CN112656104B (zh) 2023-03-31

Family

ID=754130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10172.7A Active CN112656104B (zh) 2021-01-04 2021-01-04 一种机械臂及洗头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56104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08567A (zh) * 2011-06-14 2013-05-1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头护理系统及使用该头护理系统的洗发装置
CN105167382A (zh) * 2015-10-13 2015-12-23 新昌县泽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洗发机器人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46646A1 (ja) * 2011-09-30 2013-04-0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自動頭部ケア装置及び自動頭部ケア方法
CN206880312U (zh) * 2017-04-07 2018-01-16 方明 一种自动按摩洗头机的头部按摩罩驱动结构装置
CN206958189U (zh) * 2017-06-19 2018-02-02 广州星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洗头机摆臂驱动机构
CN211632110U (zh) * 2019-12-12 2020-10-09 黄�良 万向摆动机构及洗头机
CN112075748B (zh) * 2020-09-29 2023-08-29 哈工大机器人(中山)无人装备与人工智能研究院 一种自动洗头机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08567A (zh) * 2011-06-14 2013-05-1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头护理系统及使用该头护理系统的洗发装置
CN105167382A (zh) * 2015-10-13 2015-12-23 新昌县泽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洗发机器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56104A (zh) 2021-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017742U (zh) 洗头机揉搓头距离调节机构
CN112075748B (zh) 一种自动洗头机
CN102283766B (zh) 一种具有多种专业按摩手法的按摩装置
CN112656104B (zh) 一种机械臂及洗头机
CN112568575A (zh) 一种机械臂及洗头机
CN112826201B (zh) 一种机械臂及洗头机
CN112568574B (zh) 一种按摩手和洗头机
CN112617377A (zh) 一种机械臂及洗头机
CN111166618A (zh) 一种康复科用术后恢复设备
CN112568576B (zh) 一种后脑按摩机械臂及洗头机
CN213696025U (zh) 一种手指组件及洗头机
CN112568577B (zh) 一种洗头机
WO2021003976A1 (zh) 一种按摩器和按摩椅
CN219022193U (zh) 一种防夹按摩机芯和按摩机
CN112806690A (zh) 一种后脑按摩手摆动驱动装置及洗头机
CN116274051B (zh) 一种医疗器械用的清洗装置
CN214596434U (zh) 一种多功能按摩机芯和按摩机
CN220025549U (zh) 一种应用于按摩披肩的按摩机芯
CN214858973U (zh) 一种夹揉揉捏机芯
CN216879976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工件喷涂设备
CN220632539U (zh) 一种脚部按摩器和按摩椅
CN112690550A (zh) 一种后脑按摩手升降驱动装置及洗头机
CN211364361U (zh) 用于座椅的伸缩式腿托
CN210542367U (zh) 腿部揉搓刮痧按摩机构
CN113967158A (zh) 一种按摩机芯和按摩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