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55119A - 具有阴阳同体的端子和壳体的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具有阴阳同体的端子和壳体的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55119A
CN112655119A CN201980057830.9A CN201980057830A CN112655119A CN 112655119 A CN112655119 A CN 112655119A CN 201980057830 A CN201980057830 A CN 201980057830A CN 112655119 A CN112655119 A CN 1126551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connector
terminal
fingers
flat portion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5783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55119B (zh
Inventor
J·M·萨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gai Us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gai Us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gai Usa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gai Usa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6551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551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551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551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8Contacts for sliding cooperation with identically-shaped contact, e.g. for hermaphroditic coupl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84Hermaphroditic coupling devic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具有阴阳同体电源连接器的电源连接器组件。第一配接电源连接器和第二配接电源连接器的壳体和端子可以具有相似的配接接口。该第一电源连接器可以包括多个第一端子,其中所述多个第一端子中的每个第一端子的配接部分包括第一平坦部分以及第一折弯部分,该第一折弯部分联接到该第一平坦部分并且包括平行于该第一平坦部分第一组指状部。该第二电源连接器可以包括多个第二端子,其中多个第二端子中的每个第二端子具有配接部分,该配接部分具有第二平坦部分以及第二折弯部分,该第二折弯部分被联接到该第二平坦部分并且包括平行于该第二平坦部分的第二组指状部。

Description

具有阴阳同体的端子和壳体的电连接器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根据35U.S.C.§119(e)要求于2018年7月11日提交、名称为“ELECTRICALCONNECTOR WITH HERMAPHRODITIC TERMINAL AND HOUSING”、代理机构案卷编号为A1156.70286US00的美国临时申请62/696,764号的权益,该美国临时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总体上涉及用于互连电子组件的电互连系统,例如包括电连接器的那些电互连系统。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用于许多电子系统中。将系统制造成诸如印刷电路板(“PCB”)的单独电子子组件通常比较容易并且成本效益较高,单独电子子组件可以用电连接器连接在一起。一种用于连接多个PCB的已知布置是使一个PCB用作背板。其它PCB(被称为“子板”或“字卡”)可使用连接器连接到背板。这些连接器可以被构造成承载信号,使得背板在子卡之间路由信号。其它连接器可被构造成承载电力。
电源连接器中的导电元件可以被构造成承载电力,例如通过被构造得更宽以支持更高的电流。信号导体除了较窄之外,还可以相对于其它信号导体或者被指定用于接地的更宽的导电元件定位成在信号导体中提供所需的阻抗。组合式连接器是已知的,其在一个连接器中集成信号和电源导电元件。电源连接器可用于将被连接到背板的子组件的电源耦合到同样被连接到该背板的子卡。在其它构型中,电源连接器可以通过线缆耦合到电源。这些线缆连接器可以与待向其供电的子卡上的连接器、背板上的连接器或其它组件上的连接器配接。
已经使用各种技术将电力路由到被附接到背板的电源连接器。在一些系统中,电源连接器中的导电元件可以被附接到背板,使得电力通过背板分配。在其它系统中,电力可以通过被附接到背板的汇流排或通过线缆路由到连接器。
发明内容
根据一个实施例,电源连接器可以包括第一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包括第一平坦部分及第一折弯部分。所述第一折弯部分可以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被联接到所述第一平坦部分,所述第二端包括第一组指状部,所述第一组指状部包括面向所述第一平坦部分的接触表面。
根据一个方面,所述第一平坦部分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折弯部分的所述第一端在所述第一平坦部分的所述第一端处联接到所述第一平坦部分,所述第一平坦部分的所述第二端在从所述第一平坦部分的所述第一端到所述第一平坦部分的所述第二端的方向上延伸超出所述第一折弯部分的所述第二端。
根据另一个方面,所述第一平坦部分包括面向所述第一折弯部分的表面,所述表面包括形成接触表面的至少一个凸起部分。
根据另一个方面,所述第一端子还包括第二平坦部分以及第二折弯部分,所述第二折弯部分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被联接到所述第二平坦部分,并且所述第二端包括平行于所述第二平坦部分的第二组指状部。
根据另一个方面,所述第一平坦部分、所述第二平坦部分、所述第一折弯部分和所述第二折弯部分是一体的金属构件。
根据另一个方面,所述第一平坦部分、所述第二平坦部分、所述第一折弯部分和所述第二折弯部分一起具有小于10平方毫米的横截面。
根据另一个方面,所述第一端子还包括将所述第一平坦部分连接到所述第二平坦部分的带状部。
根据另一个方面,接触尾部从所述带状部或所述第一平坦部分或所述第二平坦部分的底表面延伸。
根据另一个方面,所述接触尾部是线缆安装接触尾部、直角表面安装接触尾部、竖向表面安装接触尾部或压配合接触尾部。
根据另一个方面,所述第一组指状部包括至少三个指状部,所述至少三个指状部中的每个提供面向所述第一平坦部分的接触表面,所述第二组指状部包括至少三个指状部,所述至少三个指状部中的每个提供面向所述第二平坦部分的接触表面。
根据另一个方面,所述电源连接器与第二电源连接器组合,所述第二电源连接器包括:第二端子,所述第二端子包括:第二平坦部分;以及第二折弯部分,所述第二折弯部分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被联接到所述第二平坦部分,并且所述第二端包括平行于所述第二平坦部分的第二组指状部。
根据另一个方面,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彼此配接,所述第二端子的所述第二组指状部接触所述第一平坦部分的表面,并且所述第一端子的所述第一组指状部接触所述第二平坦部分的表面。
根据另一个方面,所述第二组指状部提供与所述第一平坦部分的所述表面的至少三个接触点,并且所述第一组指状部提供与所述第二平坦部分的所述表面的至少三个接触点。
根据另一个方面,至少两个接触点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平坦部分和/或所述第二平坦部分上,从而在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彼此配接时提供十六个接触点。
根据另一个方面,所述第一平坦部分和所述第二平坦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凸起部分,所述凸起部分提供压靠在所述第一平坦部分和所述第二平坦部分中的另一个的表面上的接触表面。
在另一实施例中,电源连接器组件可以包括第一电源连接器和被构造成与所述第一电源连接器配接的第二电源连接器。所述第一电源连接器可以包括多个第一端子,并且所述第二电源连接器可以包括多个第二端子。所述多个第一端子中的每个第一端子可以包括第一平坦部分以及第一折弯部分。所述第一折弯部分可以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被联接到所述第一平坦部分,并且所述第二端包括平行于所述第一平坦部分的第一组指状部。所述多个第二端子中的每个第二端子可以包括第二平坦部分以及第二折弯部分。所述第二折弯部分可以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被联接到所述第二平坦部分,并且所述第二端包括平行于所述第二平坦部分的第二组指状部。
根据一个方面,所述第一电源连接器的每个第一端子被与所述第二电源连接器的对应第二端子配接,所述第二端子的所述第二组指状部接触所述第一平坦部分的表面,并且所述第一端子的所述第一组指状部接触所述第二端子的所述第二平坦部的表面。
根据另一个方面,所述第二组指状部提供与所述第一平坦部分的所述表面的至少三个接触点,并且所述第一组指状部提供与所述第二平坦部分的所述表面的至少三个接触点。
根据另一个方面,所述第一平坦部分和所述第二平坦部分中的一个包括凸起部分,所述凸起部分提供压靠在所述第一平坦部分和所述第二平坦部分中的另一个的表面上的接触表面。
根据另一个方面,所述第一电源连接器的每个第一端子被与所述第二电源连接器的对应第二端子配接,并且在配接的端子之间提供十六个接触点。
根据另一个方面,所述电源连接器组件的电流容量在75安培到125安培之间。
根据另一个方面,所述第一电源连接器和所述第二电源连接器是线缆安装电源连接器。
根据另一个方面,所述第一电源连接器是线缆安装电源连接器,并且所述第二电源连接器是直角表面安装电源连接器。
根据另一个方面,所述第一电源连接器是线缆安装电源连接器,并且所述第二电源连接器是竖向表面安装电源连接器。
根据另一个方面,所述第一电源连接器是竖向表面安装电源连接器,并且所述第二电源连接器是直角表面安装电源连接器。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制造用于电源连接器的端子的方法。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从金属板冲压出包括第一细长部分和第二细长部分的坯体,其中,所述第二细长部分包括多个指状部,将所述第二细长部分折弯成与所述第一细长部分平行,以及使所述第二细长部分形成为使得所述多个指状部中的每个包括面向所述第一细长部分的凸形部分。
根据一个方面,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细长部分上形成凸起部分。
根据另一个方面,所述坯体包括第三细长部分和第四细长部分;以及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四细长部分中形成多个指状部,以及对所述第四细长部分进行折弯,使得所述多个指状部与所述第三细长部分平行,并且所述多个指状部中的每个包括面向所述第三细长部分的凸形部分。
上述各方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在本文描述的任何实施例中一起使用任意数量的方面。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阅读时,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前述概要以及示例性实施例的下列详细描述,附图的视图中示出了示例性实施例以用于说明目的。但是,应理解,本申请并不局限于所示的具体布置和手段。在附图中:
图1A是根据一个实施例,两个示例性单一型/阴阳同体(hermaphroditic)电源连接器在配接时的透视图。
图1B是图1A的示例性连接器110在未配接时的前右侧透视图。
图1C是图1A的示例性连接器120在未配接时的前右侧透视图。
图1D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使用端子端接线缆的步骤的透视图。
图2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电源连接器的示例性端子。
图3A和图3B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电源连接器的两个示例性端子的俯视图,其中,示例性端子在图3A中被示出为未配接,在图3B中被示出为配接。
图3C和图3D是图3A和图3B的电源连接器的示例性端子的透视图。
图4A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两个典型的阴阳同体表面安装、平行电源连接器的透视图。
图4B是显示图4A的电源连接器中的一个的配接和安装接口的透视图。
图4C是显示图4A的电源连接器中的一个的背面和安装接口的透视图。
图4D是图4A至图4C的电源连接器的表面安装端子的透视图。
图5A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两个示例性的阴阳同体表面安装、夹层电源连接器的透视图。
图5B是显示图5A的电源连接器中的一个的配合接口的透视图。
图5C是显示图5A的电源连接器中的一个的安装接口的透视图。
图5D是图5A至图5C的电源连接器的表面安装端子的透视图。
图6A是显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具有压配合端子的示例性阴阳同体电源连接器的配接和安装接口的透视图。
图6B是显示图6A的电源连接器的背面的透视图。
图6C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示例性单一型压配合电源端子的下部左侧透视图。
图6D是图6C的示例性单一型压配合电源端子的下部右侧透视图。
图6E是根据可选实施例的示例性单一型压配合电源端子的下部左侧透视图,该端子被构造成比图6C的端子承载更大的电流。
图6F是图6E的示例性单一型压配合电源端子的下部右侧透视图。
图7A至图7C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不同电源连接器构型。
图8A至图8E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用于形成与不同类型的电源连接器相关联的电源端子的示例性坯体。
图9A和图9B是在组装期间带有一个或多个辅助弹簧的示例性电源端子分别从左前侧和右前侧的透视图。
图10A至图10B是在组装期间带有一个或多个辅助弹簧的示例性电源端子的侧视图,辅助弹簧以虚影示出。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各方面涉及具有低成本电源连接器组件的改进互连系统。
发明人已经认识到并赞赏用于设计能够在小体积内承载大的电流且制造成本低的电源连接器的技术。
发明人已经认识到并理解到,在阴阳同体/单一型电源连接器中连接器组件两侧的壳体和/或端子具有类似的形状,阴阳同体电源连接器可以用相同的工具和机械来制造,使得制造配接的两个连接器所需的冲压或折叠模具较少。因此,连接器组件的制造成本低。
发明人还认识到并赞赏这种端子的设计,其能够承载大的电流,并且这种电流承载能力可以在小体积内提供。大的电流容量(载流量)可以通过连接器之间大量接触点来实现。接触点的密度可以用具有叶片和面向叶片的多个指状部的端子来提供。在与同类端子配接时,一个端子的叶片可以配合在另一端子的指状部和叶片之间。每个指状部上的接触表面可以给配接端子的叶片提供低电阻接触。指状部还可以施加弹簧力以将叶片压在一起。在这些叶片中的一个或全部上的一个或多个接触表面可以在端子之间提供进一步的低电阻接触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端子可以具有两个或更多个配接区域,每个配接区域具有叶片和相对的指状部。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具有两个这种配接区域的端子可以提供16个接触点:与每个配接区域中接触叶片的3个指状部相关联的3个接触点,在2个配接端子上的指状部上提供6个接触点。在叶片上可以提供2个额外的接触点。在2个配接区域、每个配接区域具有8个接触点的情况下,在配接端子之间总共提供16个接触点。
根据一些实施例,每个端子与多个接触点可由同一金属板冲压成形。指状部和叶片最初可以被冲压为在同一平面内的细长构件。随后,指状部可以被折叠成平行于叶片。在每个端子提供两个配接区域的情况下,类似的结构可以由同一金属板冲压而成,通过带状部连接配接区域。被形成为端子的接触尾部的结构可以与带状部一体形成。
参考图1A至图1D,示例性电源连接器组件100可以包括阴阳同体电源连接器。在图1A所示的实施例中,电源连接器被构造为线缆连接器,其中第一线缆安装电源连接器110被配接到第二线缆安装电源连接器120。电源连接器110和120可以具有类似的结构,每个连接器的壳体和端子具有类似的形状。
如图1B和图1C所示,第一线缆安装电源连接器110和第二线缆安装电源连接器120中的每个可以包括由壳体支撑的多个端子。例如,第一线缆安装电源连接器110可以包括由壳体114支撑的第一端子112a、112b、112c和112d。类似地,第二线缆安装电源连接器120可以包括由壳体124支撑的第二端子122a、122b、122c和122d。第一线缆安装电源连接器110的每个第一端子被构造成与第二线缆安装电源连接器120的相应第二端子配接。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每个端子具有两个配接区域。每个配接区域被示出为包括叶片和多个接触指状部。应理解,电源端子可以被制成具有更多或更少的配接区域,例如一个配接区域。此外,连接器可以具有多于四个或者少于四个端子。
壳体114和124可以各自具有互补特征,以便于同类壳体的配接。参考图1B,壳体114具有互补对准特征。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互补对准特征包括开口130和突起132,突起132的尺寸被设计成适于配合在开口130内。突起132和/或开口130的口部可以是渐缩形的,以便于对准。当具有类似壳体的配接连接器旋转180度时,例如当连接器120(图1C)与连接器110配接时,连接器110上的开口130将接收来自配接连接器的突起132。同样,连接器110的突起132将配合在配接连接器的开口130内。
壳体114和124还可以包括围绕端子同时仍允许同类壳体的配接的特征。在图1B所示的实施例中,顶表面具有第一突片140和第二突片142。突片140和142中的每个被定位在连接器中的多个端子的一部分的配接区域上方。类似的突片(未添加附图标记)被定位在端子的下方,使得端子被定位在突片的后面,突片可以阻挡从顶部和底部对端子的不希望接触。壳体的其它部分阻挡从侧面和背面对端子的不希望接触,使触点在配接接口处暴露。
突片140和142的尺寸和位置可以被设计成使同类连接器能够配接。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突片140和142绕着侧向中心线CL1对称定位。但是,突片140和142距离横向中心线CL2以不同的距离定位。距离的差异等于或稍微超过突片140的厚度,突片140距离横向中心线CL2更远。当连接器110与具有类似壳体的连接器配接时,突片140将在侧向方向上与类似壳体的突片142对齐。但是,突片140将位于类似壳体的突片142上方,使得连接器110可以如图1A所示地与具有类似壳体的连接器配接。类似布置的突片在配接的连接器的底部互锁。
参考图1B和图1C,第一端子112a-112d中的每个可以分别被附接到电缆116a-116d,以便将电缆置于与端子的电气通信中。第二端子122a-122d中的每个可以分别被附接到电缆126a-126d,以便将电缆置于与端子电气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可以通过焊接或压接附接到相应的电缆。
图1D示出了被例如通过硬焊、钎焊、焊接附接到电缆116a的端子112a,端子112a可以作为端子112a...112d或122a...122d的示例,电缆116a可以作为电缆116a...116d或126a...126d的示例。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电缆116a内的导体可以例如通过焊接来熔入接线片118中。在接线片118和端子112a之间的焊接界面可以提供与端子的低电阻接触,但是也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附接机构。在一些实施例中,诸如图1D所示的电缆116a的电缆可以是大规格导线,例如具有小于8AWG的AWG的导线,其例如为4AWG的导线。这种导线在用如图1D所示的端子端接时可以提供具有这样的电流承载能力的线缆组件,该电流承载能力超过75安培并且可以在例如75和125安培之间。电流承载能力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确定,包括使用已知的标定系统来测量产生小于指定最大值的温升的电流。作为具体示例,电流承载能力可以通过产生小于30摄氏度的温升的电流来确定。
本文所述的构型使端子能够在相对较小的体积内提供如此大的电流承载能力。本文所述的具有两个叶片和两组指状部的端子可以装配在小体积中。例如,配接部分可以具有每个边为20毫米的方形横截面,或者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边小于15毫米,或者每个边小于10毫米,或者等同的非方形面积。在一些实施例中,如上所述,横截面可以是每个边5到15毫米或者每个边5到10毫米,并且仍提供超过75安培的电流承载能力。但是,应理解到,其它电流容量也是可能的,或者更小的尺寸也是可能的。
第一端子112a-112d和第二端子122a-122d中的每个具有类似的形状,例如如图2中的端子200所描绘的。在图2的示例中,端子200具有带两个配接区域210、220的配接部分202以及具有尾部206和208的安装部分204。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尾部206和208被构造成电连接到电缆。因此,端子200被构造成用于在如图1A...1D中所示的线缆连接器中使用。但是,端子200可以与尾部被构造成用于在其它连接器构型中使用的端子配接,这些端子具有与配接部分202相同构型的配接部分。
配接区域210可以包括第一叶片212和第一组指状部214。在此,叶片212是大致平坦的,但是前缘也可以是渐缩形的、精压的(coined)或者其它形状的,以便在与类似端子配接时在配接端子的类似指状部和类似叶片之间通过。
指状部214具有面向叶片212的配接接触表面。指状部214的远侧端头可以卷曲地远离叶片212。这种构型可以便利与类似端子的配接,因为其将便利类似端子的叶片插入叶片212与指状部214之间。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具有三个指状部214和一个叶片212。但是,应理解到,端子可以被形成有多于一个叶片和/或多于三个或少于三个指状部。
在与同类端子配接时,来自配接端子的相应叶片可以在指状部214与叶片212之间通过。指状部214可以压靠在来自配接端子的叶片上,从而既在指状部214与配接端子的叶片之间建立接触点,又使配接端子的叶片压靠在叶片212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叶片212和指状部214可以由整件金属形成。在这种构型中,指状部214可以在第一折弯部分216中被切出,该第一折弯部分216与叶片212是一体的,但被折弯以使指状部214面向叶片212定位。第一折弯部分216可以包括第一端232和第二端234,第一端232被联接到叶片212,第二端234包括平行于叶片212的指状部214。叶片212可以包括第一端236和第二端238,第一折弯部分216的第一端232在叶片212的第一端236处联接到叶片212。叶片212的第二端238可以在从叶片212的第一端236到第二端238的方向上延伸超出第一折弯部分216的第二端23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组指状部214可以包括至少三个指状部,该至少三个指状部中的每个提供面向叶片212的接触表面。但是,应理解到,该组指状部214可以包括多于或少于三个指状部。
类似地,配接区域220可以包括与第一叶片212平行的第二叶片222以及在第二折弯部分226上的第二组指状部224,该第二组指状部224与第二叶片222平行。第二叶片222、第二折弯部分226和第二组指状部224的构型可以与上述的第一叶片212、第一折弯部分216和第一组指状部214的构型类似。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组指状部224可以包括至少三个指状部,该至少三个指状部中的每个提供面向第二平坦部分222的接触表面。但是,应理解到,第二组指状部224可以包括多于或少于三个指状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配接区域210和220可以由整件金属形成。在这这种实施例中,端子200可以包括连接叶片212的第一表面242和第二叶片222的第一表面244的第一带状部240。端子200还可以包括连接叶片212的第二表面252和叶片222的第二表面254的第二带状部250(如图1D所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部分204的尾部206、208分别从第一带状部240和第二带状部250延伸。安装部分204的尾部206、208中的每个可以代表线缆安装接触尾部。参考图1D和图2,端子200可以包括从安装部分204的尾部206的前端延伸到第一带状部240的后端241的第一过渡区域260以及从安装部分204的尾部208的前端延伸到第二带状部250的后端251的第二过渡区域262。第一过渡区域260可以在第一带状部240的后端241与尾部206的前端之间沿其长度的至少一部分向弯曲。第二过渡区域262可以在第二带状部250的后端251与尾部208的前端之间沿着其长度的至少一部分向上弯曲。第一过渡区域260和第二过渡区域262可以被构造成在安装部分204与配接部分202之间传输电流,例如,从安装部分204到配接部分202。
图3A和图3B描绘了第一线缆安装电源连接器110的第一端子(例如端子112a)和第二线缆安装电源连接器120的第二端子(例如端子122a)的俯视图。第一线缆安装电源连接器110的第一端子112a被构造成与第二线缆安装电源连接器120的相应第二端子122a配合。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端子112a和第二端子122a中的每个可以像端子200(图2)那样构造。
图3A和图3B示出了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在相互配接之前和之后的构型。在图3A和图3B中,端子112a的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分别被标记为212-f和222-f;端子112a的第一组指状部和第二组指状部分别被标记为214-f和224-f;端子122a的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分别被标记为212-s和222-s;端子122a的第一组指状部和第二组指状部被标记为214-s和224-s。
在配接时,1)第一端子112a的第一叶片212-f配合在第二端子122a的第二叶片222-s与第二组指状部224-s之间,使第二端子122a的第二组指状部224-s与第一端子112a的第一叶片212-f的表面接触,并且使第一端子112a的第一组指状部214-f与第二端子122a的第二叶片222-s的表面接触,以及2)第一端子112a的第二叶片222-f配合在第二端子122a的第一叶片212-s与第一组指状部214-s之间,使第二端子122a的第一组指状部214-s与第一端子112a的第二叶片222-f的表面接触,并且使第一端子112a的第二组指状部224-f与第二端子122a的第一叶片212-s的表面接触。
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中的每个的指状部和叶片可以具有多个接触点,从而在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之间形成总体上低电阻、能够分离的连接。接触点可以被形成在一个端子的指状部与配接端子的叶片之间。此外,接触点可以被形成在配接端子的叶片之间,从而提供额外的接触点,这提供电阻更低、能够分离的连接。
指状部214-s和224-f上的接触表面可以形成在弯入指状部的凹段上,和/或通过在这些部分上选择性地涂覆合适的接触涂层形成。类似地,指状部214-f和224-s上的接触表面可以形成在弯入指状部的凹段上,和/或通过在这些部分上选择性地涂覆合适的接触涂层形成。合适的接触涂层的示例包括软金属(例如金或银)和/或抗锈蚀金属(例如镍或锡),或者上述任何金属的合金。指状部压靠在其上的叶片的表面的部分可以类似地具有施加到其的合适接触涂层。
叶片212-s和/或222-f上用于促进叶片之间接触的接触表面可以以任何合适方式形成。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使用诸如在叶片中的一个或两个中压印凹窝、凸起或其它凸起部分和/或通过在叶片的选定部分上涂覆合适的接触金属的技术来形成接触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接触表面可以形成在叶片212-s和222-f中的每个的相反侧上。在面向相应指状部的表面上,接触表面可以被形成为突起。在相反的表面上,接触表面可以通过施加涂层来形成。这种接触表面可以提供与配接端子的指状部的低电阻接触。另一方面,突起可以提供到配接端子的叶片的低电阻接触。类似的接触表面可以被形成在叶片212-f和/或222-s上。
因此,第一端子112a的第一组指状部214-f中的每个指状部上的接触表面可以提供到第二端子122a的第二叶片222-s的低电阻接触。第一端子112a的第二组指状部224-f中的每个指状部上的接触表面可以提供到第二端子122a的第一叶片212-s的低电阻接触。第二端子122a的第一组指状部214-s中的每个指状部上的接触表面可以提供到第一端子112a的第二叶片222-f的低电阻接触。第二端子122a的第二组指状部224-s中的每个指状部上的接触表面可以提供到第一端子112a的第一叶片212-f的低电阻接触。
此外,指状部214-s和224-f的折弯部分可以对叶片222-f和212-s提供弹簧力,将叶片推压在一起。这种弹簧力可以在叶片222-f和212-s之间提供一个或多个接触点。类似地,指状部214-f和224-s可以对叶片222-s和212-f提供弹簧力,将叶片推压在一起。这种弹簧力可以在叶片222-s和212-f之间提供一个或多个接触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端子112a的第一组指状部和第二组指状部可以具有至少三个指状部,以分别提供与第二端子122a的第二叶片和第一叶片的表面的至少三个接触点。类似地,第二端子122a的第一组指状部和第二组指状部可以具有至少三个指状部,以分别提供与第一端子112a的第二叶片和第一叶片的表面的至少三个接触点。因此,具有两个配接区域的端子112a、122a可以提供与端子上的两个叶片中的每个相关联的三个接触点,从而在每个配接区域的指状部上提供六个接触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端子112a和第二端子122a中的每个的叶片中的一个或两者上的一个或多个接触表面可以在端子之间提供进一步低电阻的接触点。例如,图3C示出了第二端子122a的第二叶片222-s包括至少一个凹窝302。在此示出了两个凹窝302。第二叶片222-s的内表面(即,第二叶片222-s面向第二折弯部分224-s的表面)可以包括由凹窝302产生的凸起部分,从而形成接触表面。在配接时,凹窝302提供了压靠在第一端子112a的第一叶片212-f的表面上的接触表面。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第二端子122a的第一叶片和/或第一端子112a的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上提供类似的凹窝。
端子可以另外地包括保持特征。在图3C的示例中,保持特征被形成为突片304,其在形成端子的金属中切出。在该示例中,突片是在端子的向外朝向的表面中切出的,在此可看到叶片222-s中的突片。突片304具有沿着与端子插入壳体的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朝向的凸起远端。附加的保持特征可以被形成在端子接触连接器壳体的表面的其它表面中。应理解,可以使用突片代替凹窝来形成接触结构的凸起表面。但是,保持特征可以不包括接触涂层。此外,当保持特征被邻近壳体的表面定位以使得其可以与壳体接合时,但是作为接触结构的凸起部分面向可以接收来自配合端子的配合接触部分的开放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对端子(例如,端子112a和122a)各自具有两个配接区域(例如,配接区域210、220),该对端子在配接时可提供十六个接触点:与一个端子上的两个叶片/平坦部分中的每个相关联的三个接触点,在每个配接区域中的指状部上提供六个接触点。在叶片/平坦部分上可以提供的呈凹窝形式的两个额外接触点。在有两个配接区域的情况下,每个配接区域具有八个接触点,则在相配接的端子之间提供十六个接触点。对于只有一个配接区域的端子,可以提供八个接触点。因此,无论具体构型如何,与传统的电源端子相比,本文所述的端子可以提供高密度的接触点。
应理解到,如本文所述的具有提供多个接触点的配合接触部分的端子可以被构造成用于除线缆连接器之外的连接器构型。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这种连接器的端子可以具有与上文描述的安装部分204不同的安装部分,但配接部分可以具有与配接部分202相同的构型。
图4A至图6F示出了其它的阴阳同体电源连接器设计,其中连接器组件两侧的壳体和端子具有类似的形状。例如,图4A至图4C示出了电源连接器组件400,其包括被构造成相互配接的阴阳同体直角表面安装PCB(印刷电路板)连接器402、404。如图所示,壳体具有对准和配接特征,其提供具有与图1B相同的构型的配接接口。
连接器402、404中的每个可以包括具有类似形状的多个端子,例如,图4D中描绘的端子410。端子410的配接部分420可以类似于端子112a或122a的配接部分。配接部分420可以包括在叶片中的每个上的一个或多个凹窝。叶片的内表面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凸起部分,以形成一个或多个接触表面,这些凸起部分由一个或多个凹窝产生。此外,安装和/或配接部分可以包括如本文结合其它实施例所述的保持特征、渐缩部、涂层和其它特征。
端子410的安装部分430可以包括分别从第一带状部440和第二带状部450延伸的尾部436、438。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安装部分430的尾部436、438中的每个被成形以提供直角表面安装接触尾部。这种接触尾部具有被构造成用于表面安装焊接到印刷电路板或类似基板的焊盘。
在图4D的实施例中,端子410由整件金属片形成,使得配接部分420和安装部分430通过该金属片来机械地和电气地连接。在尾部436的远端处的焊盘包括从该金属片冲压而成的未断开的焊盘。但是,在尾部438的远端处的焊盘由两个部分形成,这两个部分被折叠为相邻且平坦的。在将尾部438的焊盘焊接到基板上时,这些部分将成在电气和机械上连结,并且将具有高的电流承载能力。
图5A至图5C描绘了电源连接器组件500,其包括被构造成相互配接的阴阳同体竖向表面安装PCB(印刷电路板)连接器502、504。连接器502、504中的每个可以包括具有类似形状的多个端子,例如,图5D中描绘的端子510。端子510的配接部分520可以类似于端子112a或122a的配接部分。
端子510的安装部分530可以包括分别从第一带状部540和第二带状部550延伸的尾部536、538。安装部分530的尾部536、538中的每个可以被成形以用于表面安装,并且在此被示出为在其远端处具有焊盘以用于该目的。与图4D的实施例不同,端子510的尾部被成形为提供竖向表面安装连接器。
图6A和图6B示出了被构造成用于另一种配接构型的端子。在该示例中,端子被构造成实现阴阳同体的压配合PCB(印刷电路板)连接器。连接器602、604具有类似的构造,并且被构造成相互配接。连接器602、604中的每个可以包括具有类似形状的多个端子,例如在图6C和图6D中描绘的端子610。端子610的配接部分620可以类似于端子112a或122a的配接部分。配接部分620可以包括每个叶片上的一个或多个凹窝。平坦部分的内表面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凹窝的一个或多个凸起部分,以形成一个或多个接触表面。还可以包括与其它实施例相关的其它特征,例如保持特征和接触涂层。但是,应理解到,可以对这些特征的形状和位置作出变型。例如,保持突片可以被设置在叶片的边缘处,以补充于叶片的中心部分中的保持突片304(图3C)或者替代保持突片304。
端子610的安装部分630可以包括从配接部分620的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的底表面延伸的至少尾部638。安装部分630的至少尾部638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压配合部。在实施例中,压配合部从两个尾部636和638延伸。图示了八个压配合部,在尾部636和638的每个上有四个压配合部。但是,可以包括更多个或更少个压配合部。在此,压配合部具有“针眼”形状,使得当压配合部插入印刷电路板中的孔中时,压配合部将压缩,以对孔的壁产生力,并产生端子610和印刷电路板之间的电气和机械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E和图6F中的端子650所示,可以通过增加两个中间排来增加焊尾密度。例如,压配合尾部的数量可以增加到十六个,与端子610相比,这可以将对PCB的机械保持力增加一倍,并将端子与该端子安装在其上的PCB之间的接触电阻降低一半。从图6C和图6D与图6E和图6F的比较中可以看出,额外的压配合部可以通过将这些尾部冲压成比其最终构型更长并随后形成折叠部670和672来形成在尾部上,使得每个尾部的压配合部可以是平行的排。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A至图7C所示,本文描述的不同型式的电源连接器可以相互配接,因为不同电源连接器的端子的配接区域具有类似的设计。图7A示出了与直角表面安装连接器配接的线缆安装连接器。图7B示出了与竖向表面安装连接器配接的线缆安装连接器。图7C示出了与直角表面安装连接器配接的竖向表面安装连接器。
提供了制造用于电源连接器的端子的示例方法。已知的金属冲压、镀覆和成形技术可用于形成具有本文所述形状的端子。例如,图8A示出了从金属片冲压的坯体800。在该示例中,坯体被成形为形成第一电源连接器110和第二电源连接器120的第一端子112a-d或第二端子122a-d中的一者。坯体被成形为形成其它构型的端子,坯体可以通过类似的工艺制造,但与将形成为端子尾部的部分形状不同。坯体800可以由导电材料制成,导电材料例如为铜合金或其它金属,包括例如磷青铜。根据一些实施例,该材料的厚度可以在0.5mm到1.5mm之间,或者在一些实施例中在0.7mm到1.0mm之间,或者在一些实施例中在0.8mm的+/-5%之间。这种坯体可以提供足够的刚度以形成叶片,同时可以形成产生配合力的指状部。此外,这种坯体在形成如本文所述的端子时可以在触头尾部和配接接触部之间提供足够低的电阻,以支持超过70A的电流,或者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持在75A和125A之间的电流,且温升小于30摄氏度。
坯体800可以包括第一细长部分812、第二细长部分814、第三细长部分816和第四细长部分818。第一组指状部822可以被形成在第二细长部分814中,并且第二组指状部824可以被形成在第四细长部分818中。坯体800的各部分中的一些或全部可以镀覆或以其它方式涂覆接触涂层。该涂层可以被施加到上表面833或者被施加到相反的表面(未示出),以在坯体被形成为端子时在所需位置提供接触表面。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细长部分812与第二细长部分814对准。第二细长部分814可以被折弯以与平坦的第一细长部分812平行。第一细长部分812可以被成形以提供如本文所述的叶片,并且第二细长部分可以被成形以提供第一组指状部822。
第三细长部分816和第四细长部分818可以对准,使得第四细长部分818可以被折弯以与第三细长部分816平行。第三细长部分816可以被成形以提供叶片,并且第四细长部分818可以被成形以提供第二组指状部824。第一组指状部822中的每个指状部可以包括面向第一细长部分812的凸形部分,并且第二组指状部824中的每个指状部可以包括面向第三细长部分816的凸形部分。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第一细长部分812、第三细长部分816或这两者上形成凸起部分826。凸起部分可以通过在细长部分816中压印凹部或以任何其它合适的方式形成。类似地,固定突片和其它所需特征可以被形成在坯体的细长部分816和/或任何其它部分中。
坯体800包括在坯体被形成为端子时提供尾部的部分。在此,坯体800包括带状部,其连接细长部分812和816,并且给被形成为端子的尾部的部分提供连接。在图8A中示出的实施例中,坯体800包括可以被形成为用于附接到线缆的尾部的部分,如图2所示。例如,部分836可以被形成为尾部206的形状。部分838A和838B可以被形成以一起形成尾部208。
图8B至图8E分别示出了用于形成各种端子、例如端子410、端子510、端子610和端子650的坯体810、820、830、840。坯体810、820、830、840中的每个具有与坯体800相似的四个细长部分以及第一组指状部和第二组指状部。端子410、510、610和650可以以类似于端子112a、122a的方式形成,例如通过折弯细长部分,使指状部与平坦的细长部分平行。但是,坯体可以包括部分854、864、874A、874B、884A和884B,这些部分在形成时构成端子的安装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端子中的每个具有面向叶片的至少一组指状部。这种端子被构造成接收插在指状部和叶片之间的至少一个叶片并该至少一个叶片配接。例如,当端子112a与端子122a配接时,叶片222-s配合在指状部214-f和叶片212-f之间。在该构型中,由指状部214-f产生的弹簧力既在指状部214-f与叶片222-s之间提供配接力,又使叶片222-s压靠在叶片212-f上,使得具有多个接触点。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其中类似的端子相配接,指状部224-s类似地提供弹簧力,使得指状部224-s压靠在叶片212-f上,并将叶片212-f和222-s拉在一起,以增大其间的力。叶片212-f和222-s之间的力的这种增大是由配接类似的端子产生的,这些端子都具有叶片和指状部。配接力的增大降低了接触电阻,并且使得用这种端子形成的连接器能够在高电流下操作,如本文所述的每个端子75至100安培。
发明人已经意识到,在一些情况下,取决于给端子选择的基材,指状部施加的法向力可能是不足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辅助弹簧添加到端子中以增大法向力。例如,如图9A至图9B所示,一个或多个辅助弹簧可以被添加到第一端子和/或第二端子(例如,端子112a、122a)。在图10A的示例中,辅助弹簧912可以被设计成在端子(例如,端子112a)的第一叶片212和第一折弯部分216上滑动,并且辅助弹簧914可以被设计成在端子的第二叶片222和第二折弯部分226上滑动。辅助弹簧912可以具有类似于第一叶片212和第一折弯部分216的组合折弯形状的形状。辅助弹簧914可以具有类似于第二叶片222和第二折弯部分226的组合折弯形状的形状。辅助弹簧可以具有比端子的指状部更高的弹簧常数。例如,可以使用与用于形成端子的材料不同的材料来实现更高的弹簧常数。可以很容易地选择合适的材料,因为该材料可以具有比用于形成端子的指状部的材料更高的电阻,而不会影响端子的载流能力。
图10B示出了辅助弹簧912、914的布置,其中辅助弹簧912的第一部分922基本与第一折弯部分216和第一组指状部214交叠,并且辅助弹簧914的第一部分932基本与第二折弯部分226和第二组指状部224交叠。
应理解到,尽管图9A、图9B、图10A和图10B描绘了被添加到端子112a、122a的辅助弹簧,但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辅助弹簧也可以被添加到具有其它构型的端子,例如端子410、510、610和650。
应理解到,本文参考某些说明性实施例和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各方面。在此描述的说明性实施例不一定是为了显示本发明的所有方面,而是用于描述一些说明性实施例。因此,从说明性实施例来看,本发明的各方面并不旨在被狭义地解释。此外,应理解到,本发明的各方面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与本发明的其它方面进行任何合适的组合。

Claims (28)

1.一种电源连接器,包括:
第一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包括:
第一平坦部分;以及
第一折弯部分,所述第一折弯部分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被联接到所述第一平坦部分,所述第二端包括第一组指状部,所述第一组指状部包括面向所述第一平坦部分的接触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平坦部分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折弯部分的所述第一端在所述第一平坦部分的所述第一端处联接到所述第一平坦部分;以及
所述第一平坦部分的所述第二端在从所述第一平坦部分的所述第一端到所述第一平坦部分的所述第二端的方向上延伸超出所述第一折弯部分的所述第二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平坦部分包括面向所述第一折弯部分的表面;以及
所述表面包括形成接触表面的至少一个凸起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端子还包括:
第二平坦部分;以及
第二折弯部分,所述第二折弯部分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被联接到所述第二平坦部分,并且所述第二端包括平行于所述第二平坦部分的第二组指状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平坦部分、所述第二平坦部分、所述第一折弯部分和所述第二折弯部分是一体的金属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坦部分、所述第二平坦部分、所述第一折弯部分和所述第二折弯部分一起具有小于10平方毫米的横截面。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端子还包括将所述第一平坦部分连接到所述第二平坦部分的带状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连接器还包括:
从所述带状部或所述第一平坦部分或所述第二平坦部分的底表面延伸的接触尾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尾部是线缆安装接触尾部、直角表面安装接触尾部、竖向表面安装接触尾部或压配合接触尾部。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组指状部包括至少三个指状部,所述至少三个指状部中的每个提供面向所述第一平坦部分的接触表面;以及
所述第二组指状部包括至少三个指状部,所述至少三个指状部中的每个提供面向所述第二平坦部分的接触表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连接器,所述电源连接器与第二电源连接器组合,所述第二电源连接器包括:
第二端子,所述第二端子包括:
第二平坦部分;以及
第二折弯部分,所述第二折弯部分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被联接到所述第二平坦部分,并且所述第二端包括平行于所述第二平坦部分的第二组指状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彼此配接,所述第二端子的所述第二组指状部接触所述第一平坦部分的表面,并且所述第一端子的所述第一组指状部接触所述第二平坦部分的表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指状部提供与所述第一平坦部分的所述表面的至少三个接触点,并且所述第一组指状部提供与所述第二平坦部分的所述表面的至少三个接触点。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接触点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平坦部分和/或所述第二平坦部分上,从而在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彼此配接时提供十六个接触点。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坦部分和所述第二平坦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凸起部分,所述凸起部分提供压靠在所述第一平坦部分和所述第二平坦部分中的另一个的表面上的接触表面。
16.一种电源连接器组件,包括:
第一电源连接器,所述第一电源连接器包括多个第一端子,其中,所述多个第一端子中的每个第一端子包括:
第一平坦部分,以及
第一折弯部分,所述第一折弯部分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被联接到所述第一平坦部分,并且所述第二端包括平行于所述第一平坦部分的第一组指状部;以及
第二电源连接器,所述第二电源连接器被构造成与所述第一电源连接器配接,并且包括多个第二端子,其中,所述多个第二端子中的每个第二端子包括:
第二平坦部分,以及
第二折弯部分,所述第二折弯部分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被联接到所述第二平坦部分,并且所述第二端包括平行于所述第二平坦部分的第二组指状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源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连接器的每个第一端子被与所述第二电源连接器的对应第二端子配接,所述第二端子的所述第二组指状部接触所述第一端子的所述第一平坦部分的表面,并且所述第一端子的所述第一组指状部接触所述第二端子的所述第二平坦部的表面。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源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指状部提供与所述第一平坦部分的所述表面的至少三个接触点,并且所述第一组指状部提供与所述第二平坦部分的所述表面的至少三个接触点。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源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坦部分和所述第二平坦部分中的一个包括凸起部分,所述凸起部分提供压靠在所述第一平坦部分和所述第二平坦部分中的另一个的表面上的接触表面。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源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连接器的每个第一端子被与所述第二电源连接器的对应第二端子配接,并且在配接的端子之间提供十六个接触点。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源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连接器组件的电流容量在75安培到125安培之间。
22.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源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连接器和所述第二电源连接器是线缆安装电源连接器。
23.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源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连接器是线缆安装电源连接器,并且所述第二电源连接器是直角表面安装电源连接器。
24.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源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连接器是线缆安装电源连接器,并且所述第二电源连接器是竖向表面安装电源连接器。
25.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源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连接器是竖向表面安装电源连接器,并且所述第二电源连接器是直角表面安装电源连接器。
26.一种制造用于电源连接器的端子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从金属板冲压出包括第一细长部分和第二细长部分的坯体,其中,所述第二细长部分包括多个指状部;
将所述第二细长部分折弯成与所述第一细长部分平行;以及
使所述第二细长部分形成为使得所述多个指状部中的每个包括面向所述第一细长部分的凸形部分。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细长部分上形成凸起部分。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坯体包括第三细长部分和第四细长部分;以及
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四细长部分中形成多个指状部,以及
对所述第四细长部分进行折弯,使得所述多个指状部与所述第三细长部分平行,并且所述多个指状部中的每个包括面向所述第三细长部分的凸形部分。
CN201980057830.9A 2018-07-11 2019-06-28 具有阴阳同体的端子和壳体的电连接器 Active CN1126551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862696764P 2018-07-11 2018-07-11
US62/696,764 2018-07-11
PCT/US2019/039776 WO2020014010A1 (en) 2018-07-11 2019-06-28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hermaphroditic terminal and housi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55119A true CN112655119A (zh) 2021-04-13
CN112655119B CN112655119B (zh) 2023-10-13

Family

ID=691393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57830.9A Active CN112655119B (zh) 2018-07-11 2019-06-28 具有阴阳同体的端子和壳体的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050200B2 (zh)
CN (1) CN112655119B (zh)
WO (1) WO202001401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55119B (zh) * 2018-07-11 2023-10-13 富加宜(美国)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阴阳同体的端子和壳体的电连接器
US20230396030A1 (en) * 2020-12-10 2023-12-07 Molex, Llc High-speed, hermaphroditic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ies
TWI765537B (zh) * 2021-01-20 2022-05-21 台灣莫仕股份有限公司 連接器及連接器組件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49154A2 (en) * 1988-06-29 1990-01-03 Molex Incorporated Electrical terminal and connector for bladed fuse
US5762516A (en) * 1995-06-09 1998-06-09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Contact and terminal connector having the contact
CN201041855Y (zh) * 2007-03-20 2008-03-26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端子
CN101563815A (zh) * 2006-12-22 2009-10-21 泰科电子公司 用于端部安装面板构件的连接器组件
CN104798259A (zh) * 2012-11-29 2015-07-22 泰科电子公司 具有对准件的电力连接器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52425A (en) * 1983-07-27 1985-11-12 Amp Incorporated High current connector
US4963102A (en) * 1990-01-30 1990-10-16 Gettig Technologies Electrical connector of the hermaphroditic type
US6319075B1 (en) 1998-04-17 2001-11-20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Inc. Power connector
DE10226279C1 (de) * 2002-06-13 2003-11-13 Harting Electric Gmbh & Co Kg Hermaphroditisches Kontaktteil
JP4278129B2 (ja) * 2002-06-20 2009-06-10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ソケットコネクタ
EP1702389B1 (en) 2003-12-31 2020-12-09 Amphenol FCI Asia Pte. Ltd. Electrical power contacts and connectors comprising same
US7458839B2 (en) 2006-02-21 2008-12-02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s having power contacts with alignment and/or restraining features
US7137848B1 (en) * 2005-11-29 2006-11-21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Modular connector family for board mounting and cable applications
US7641500B2 (en) * 2007-04-04 2010-01-05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Inc. Power cable connector system
US8323049B2 (en) * 2009-01-30 2012-12-04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Llc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power contacts
JP4716529B2 (ja) * 2009-02-09 2011-07-06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ンタクト及び電気コネクタ
US8403707B2 (en) * 2010-06-22 2013-03-26 Alltop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Power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retaining member for being flexibly assembled to power contact
CN102723629B (zh) * 2011-03-30 2014-12-17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电源端子及电源连接器
CN110890639B (zh) 2013-04-18 2021-07-06 安费诺富加宜(亚洲)私人有限公司 绝缘位移连接器及其触头
US9634417B2 (en) * 2013-08-02 2017-04-25 Molex, Llc Power connector
WO2015081064A1 (en) * 2013-11-27 2015-06-04 Fci Asia Pte. Ltd Electrical power connector
US10050395B2 (en) * 2013-12-06 2018-08-14 Fci Usa Llc Cable for electrical power connection
WO2015191549A1 (en) 2014-06-12 2015-12-17 Fci Asia Pte. Ltd Electrical cable connector
US10355386B2 (en) 2015-02-03 2019-07-16 Fci Usa Llc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contact configured for surface mount
CN107690736B (zh) * 2015-06-03 2020-03-10 莫列斯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EP3369144B1 (en) * 2015-10-29 2021-08-25 Molex, LLC Power connector
USD813167S1 (en) * 2015-11-06 2018-03-20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Llc Electrical power connector
US10763605B2 (en) * 2015-11-06 2020-09-01 Fci Usa Llc Electrical connector including heat dissipation holes
US20170207563A1 (en) * 2016-01-15 2017-07-20 J.S.T. Corporation Hermaphroditic terminal
CN112655119B (zh) * 2018-07-11 2023-10-13 富加宜(美国)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阴阳同体的端子和壳体的电连接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49154A2 (en) * 1988-06-29 1990-01-03 Molex Incorporated Electrical terminal and connector for bladed fuse
US5762516A (en) * 1995-06-09 1998-06-09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Contact and terminal connector having the contact
CN101563815A (zh) * 2006-12-22 2009-10-21 泰科电子公司 用于端部安装面板构件的连接器组件
CN201041855Y (zh) * 2007-03-20 2008-03-26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端子
CN104798259A (zh) * 2012-11-29 2015-07-22 泰科电子公司 具有对准件的电力连接器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050200B2 (en) 2021-06-29
WO2020014010A1 (en) 2020-01-16
US20200021069A1 (en) 2020-01-16
CN112655119B (zh) 2023-10-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506597B1 (en) Electrical power connector
US7864544B2 (en) 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
EP0918376B1 (en) Modular connectors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CN112655119B (zh) 具有阴阳同体的端子和壳体的电连接器
US5641291A (en) Printed circuit board connector
CN108092015B (zh) 缆线、缆线组件以及将缆线连接到基板的方法
US20070004291A1 (en) Laminated electrical terminal
EP0854549A2 (en) Surface mount connector with integrated PCB assembly
US7556543B2 (en) One-piece PC board magnet wire terminal
JPH10189169A (ja) 電気コネクタ用コンタクト
JPH0613134A (ja) 接地バスを有するコネクタ
JPH08190968A (ja) コンタクト部材として金属ストリップを有するコネクタおよびこのコネクタを備えるコネクタ組立体
EP2963739B1 (en) Dual thickness double-ended male blade termina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it
JP4866223B2 (ja)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その組立体、並びに電気コネクタの組立方法
JP5798840B2 (ja) 接続端子
US7074075B2 (en) Reduced-size connector
US20210028563A1 (en) Safe, robust, compact connector
US20050277332A1 (en) Surface mount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TW201222992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JP4836740B2 (ja)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その組立体、並びに電気コネクタの組立方法
JP2012248281A (ja) 基板用端子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基板用コネクタ
US20230268679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CN209822910U (zh) 用于连接电路板的电气连接器、接触桥型部件和电路板
CN114976724A (zh) 电连接器组件
WO1998056077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formed area ground spr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