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移动终端使用过程中温度过高导致的降频,给用户带来不佳的使用体验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散热装置及移动终端散热组件。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移动终端散热装置,其中,所述移动终端散热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若干散热孔;
制冷组件,所述制冷组件包括:
制冷件,所述制冷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
散热件,所述散热件贴合设置在所述制冷件上的一侧,所述散热件包括若干鳍片,若干所述鳍片相互连接且间隔预设距离;
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磁吸构件,所述第一磁吸构件套设固定在所述制冷件上。
所述的移动终端散热装置,其中,所述制冷组件还包括:
散热基板,所述散热基板夹合设置在所述制冷件与所述散热件之间,所述散热基板上设置有风扇,所述散热鳍片与所述风扇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让位孔,所述风扇套设在所述让位孔的内侧,且与所述制冷件电路连接。
所述的移动终端散热装置,其中,所述散热基板上设置有热保护开关,所述热保护开关的一侧与所述制冷件电路连接,另一侧与所述风扇电路连接。
所述的移动终端散热装置,其中,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压力开关,所述第一压力开关凸出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上端面上,且所述第一压力开关与所述制冷件电路连接。
所述的移动终端散热装置,其中,所述移动终端散热装置还包括无线充电组件,所述无线充电组件包括:
电路控制板,所述电路控制板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形状与所述制冷件的形状相同,所述电路控制板套设卡合在所述制冷件的外侧;
无线充电圈,所述无线充电圈设置在所述电路控制板的一侧,且与所述电路控制板电路连接,所述无线充电圈套设在所述制冷件的外侧;
导热片,所述导热片贴合设置在所述制冷件的另一侧上。
所述的移动终端散热装置,其中,所述壳体上的一侧、与所述制冷件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数据接口,所述数据接口分别与所述制冷件和所述电路控制板电路连接。
所述的移动终端散热装置,其中,所述导热片的形状与所述壳体的横截面的形状相同,所述导热片卡合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开口上;
所述导热片上还设置有第二压力开关,所述第二压力开关与所述制冷件以及所述电路控制板电路连接,且所述第二压力开关凸出设置在所述导热片上。
一种移动终端散热组件,其中,所述移动终端散热组件包括上述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散热装置。
所述的移动终端散热组件,其中,所述移动终端散热组件还包括移动终端保护壳,所述移动终端保护壳上设置有第二磁吸构件,所述第二磁吸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移动终端保护壳的一侧上,且所述第二磁吸构件的形状与所述第一磁吸构件的形状相同,所述第一磁吸构件与所述第二磁吸构件磁吸连接。
所述的移动终端散热组件,其中,所述移动终端保护壳上还设置有热传导层,所述热传导层贴合设置在所述移动终端保护壳的内侧,或所述移动终端保护壳由所述热传导层制成。
所述的移动终端散热组件,其中,所述第二磁吸构件为环形构件,且所述第二磁吸构件为引磁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在壳体的内部设置制冷组件,该制冷组件包括制冷件和散热件,散热件包括间隔预设距离的若干鳍片,制冷件通过制冷实现对移动终端降温的效果,并通过散热件将吸收的热量交换到空气中,在壳体内部还设置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第一磁吸构件,通过磁性吸引了与移动终端实现安装,本发明结构小巧、使用便捷,能够有效对移动终端降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所述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所述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所述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所述“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现有技术中,用户在使用移动终端的过程中随着CPU使用率过高,会导致移动终端发热的情况发生,当温度升高至一预定温度后,CPU启动自我保护的机制,进行降频以保证移动终端的继续使用,降频对移动终端使用的直接体现为系统操作不流畅、屏幕发生卡顿、屏幕亮度降低等,这些情况在用户进行游戏时的体现尤为明显,给用户带来不佳的使用体验。
基于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散热装置及移动终端散热组件,其中,如图1所示,所述移动终端散热装置包括:壳体100,所述壳体100上设置有若干散热孔110;制冷组件200,所述制冷组件200包括:制冷件210,所述制冷件210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100的内部;散热件220,所述散热件220贴合设置在所述制冷件210上的一侧,所述散热件220包括若干鳍片,若干所述鳍片相互连接且间隔预设距离;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磁吸构件310,所述第一磁吸构件310套设固定在所述制冷件210上。
本发明在壳体100的内部设置制冷组件200,该制冷组件200包括制冷件210和散热件220,散热件220包括间隔预设距离的若干鳍片,制冷件210通过制冷实现对移动终端降温的效果,并通过散热件220将吸收的热量交换到空气中,在壳体100内部还设置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第一磁吸构件310,通过磁性吸引了与移动终端实现安装,本发明结构小巧、使用便捷,能够有效对移动终端降温。
在上述实施例中,壳体100采用铝合金材料或塑料材料制成,以使移动终端散热装置的重量能够尽可能的减轻,从而实现便于携带的效果,同时,较轻重量的移动终端散热装置还可保证与移动终端贴合安装过程的稳定性,避免发生意外脱离、掉落的情况。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该壳体100可被设置为圆柱形,在此实施例中,圆柱形壳体100的直径应当设置为小于移动终端的宽度,从而使壳体100与移动终端相互结合后,壳体100不会影响到移动终端横向状态下双手握持的手感。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壳体100还可被设置为其他便于用户进行握持的形状,对此,申请人并不进行限定。
以圆柱形状的壳体100为例,在壳体100上设置有若干散热孔110,散热孔110均匀布置在壳体100的侧壁上,以便于壳体100内部的散热件220实现散热,在壳体100的上端面上,还可设置更大面积的散热孔110,以实现多角度散热的效果。
在壳体100的内部,设置有制冷组件200,制冷组件200主要包括制冷件210和散热件220,其中,散热件220贴合设置在制冷件210上的一侧,即面向壳体100上端面的一侧,制冷件210对移动终端进行降温时,另一端产生的热量可通过散热件220进行散失,即通过壳体100上设置的散热孔110与空气进行热交换,辅助提升降温效率,在实际设置时,上述散热件220采用易于导热的材料制成,同时,其形状可被制作成环形,环形散热件220的侧面对应壳体100的侧壁,散热件220是由若干个鳍片制成的,在实际制作时,若干个易于导热的鳍片间隔预设距离首尾顺次连接,其中相邻鳍片之间空隙可供空气流动,以实现提高热效率的效果。
另一方面,上述制冷件210具体为半导体制冷片,半导体制冷片是一种热传递的工具,其包含一块N型半导体材料和一块P型半导体材料,当N型半导体材料和P型半导体材料联接,形成热电偶对后,当中有电流流过时,N型半导体材料和P型半导体材料两端会产生热量转移,即一端制冷,另一端制热,在该过程中,两个极板之间的温差热量会通过空气和半导体制冷片自身进行逆向热传递,当制冷端和制热端达到一定温差后,会达到一个平衡点,在电流恒定的条件下,制冷端保持一个恒定的温度,制热端也会保持一个恒定的温度,因此,本发明通过上述原理将半导体制冷片作为制冷媒介,应用子啊移动终端散热装置中,可实现对移动终端有效的降温。
在上述实施例中,上述散热件220设置在制冷件210上释放热量的一端,并且由于散热件220设置的位置与壳体100上散热孔110的位置对应,因此在不断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的过程中会保证制冷件210的制冷效果,从而为移动终端提供源源不断的冷源,在实际安装时,壳体100上对应制冷件210制冷的一侧与移动终端的背侧贴合,从而使制冷件210对移动终端的背侧进行降温,由于移动终端的电池和CPU主要设置在移动终端后侧的位置,因此在制冷件210制冷的过程中可以实现对移动终端的电池和CPU有效的降温,从而避免发生移动终端因温度过高产生的自主降频的情况发生,降温后的移动终端即使在大型应用程序持续运行的状态下依旧可以保证流畅的运行,为用户提供更佳的游乐体验。
基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发明的另一可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制冷组件200还包括散热基板230,散热基板230设置在制冷件210与散热件220之间的位置,且散热基板230的形状与散热件220的形状相同,在实际使用时,散热基板230的一端与制冷件210上散热的一侧贴合,散热基板230的另一侧贴合在散热件220上,这样设置的好处是通过散热基板230更加均匀地将制冷件210上产生热量一侧的热能传递到散热件220上,从而使散热件220整体受热均匀,方可与空气进行更高效率的热交换。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散热基板230上的中心位置还设置有风扇231,与之对应地,在上述散热件220上,设置有让位孔221,即环形结构的中心区域,该让位孔221的直径尺寸大于风扇231的直径尺寸,当风扇231开始运转时,形成的风力可在散热件220的相邻鳍片间流动,并通过设置在壳体100上的散热孔110进行更新交换,从而进一步提高制冷件210上散热端的散热效果,保持制冷件210上制冷端的制冷效果。
在该实施例中,风扇231与制冷件210之间通过电路进行连接,即对制冷件210进行通电后,制冷件210的制冷端即开始制冷,同时,风扇231转动以保证制冷件210上散热端的散热,同样地,当制冷件210停止使用后,与之电路连接的风扇231也同步停止,以避免电能的浪费。
更加具体地,在上述散热基板230上,还设置有热保护开关211,热保护开关211即温控仪,是一种双金属片作为感温组件的温控器,当制冷件210正常工作时,双金属片处于自由状态,触点闭合,当散热基板230上的温度达到一定温度阈值时,双金属片受热产生内应力而迅速动作,打开触点以切断电路,从而起到控制移动终端散热装置温度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热保护开关211的一侧与制冷件210电路连接,另一侧与风扇231电路连接,当热保护开关211监测到温度达到预设值时,切断后的热保护开关211同时将电扇和制冷件210关闭,避免继续用电造成温度持续增高,在本申请中,设置热保护开关211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移动终端散热装置,避免因温度过高造成移动终端散热装置内部电路损坏的情况发生。
在本发明的另一可实施方式中,在壳体100的上端面上还设置有第一压力开关101,第一压力开关101为触碰式开关,即当第一压力开关101被按压触碰时,即可实现对电路联通状态的转换,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压力开关101与上述制冷件210之间电路连接,当第一压力开关101被触碰后,电路的连接状态由连通转变为切断,从而暂停制冷件210的运转,本发明设置的第一压力开关101的目的是应对以下场景:当用户使用移动终端进行游戏时,安装了移动终端散热装置进行降温,在游戏的一段过程中,用户临时放置了移动终端,并未进行游戏,此时,壳体100与放置移动终端的桌面接触,导致散热孔110通风不畅,容易发生温度积累持续增高的情况,因此在此情况下时,当第一压力开关101被桌面按压触发后,制冷件210的电路被切断,此时移动终端散热装置处于暂停工作状态,而当用户重新拿起移动终端后,第一压力开关101被释放,即制冷件210的电路重新连通,使移动终端散热装置继续工作,本申请通过设置第一压力开关101,能够实现对移动终端的使用状态进行监控的效果,从而避免用户在未使用移动终端时,移动终端散热装置空转,浪费电能。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压力开关101不局限于触碰式开关,例如,在本发明的另一可实施方式中,通过红外感应开关同样可以实现上述效果,对此,本申请并不进行限定。
在本发明移动终端散热装置中,还设置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中包括第一磁吸构件310,第一磁吸构件310采用具有永磁效果的材料制成,在现有技术中的移动终端中,无线充电功能附带的磁吸装置与本发明中的第一磁吸构件310相互适配,因此在进行移动终端散热装置的安装时,通过第一磁吸构件310与移动终端本身具备的磁吸装置即可实现磁吸安装。
具体地,本使用新型第一磁吸构件310被设置为环形,且环形第一磁吸构件310的内径大于制冷件210的最大直径,在实际装配时,第一磁吸构件310通过套设固定在制冷件210的外侧,并不会影响到制冷件210与移动终端贴合接触的同时,第一磁吸构件310与移动终端中自带的磁吸装置形状匹配,可以实现稳定的连接。
在本发明的另一可实施方式中,在壳体100的内部还设置有无线充电组件400,无线充电组件400包括:电路控制板410、无线充电圈420以及导热片430。
在本实施例中,电路控制板410即印制电路板,电路控制板410将无线充电所需的电路进行集成,并与上述制冷件210通过电路连接,在电路控制板410的中心,设置有安装孔411,该安装孔411的形状与制冷件210的形状相同,在实际安装时,制冷件210通过套设固定设置在制冷件210的外侧,从而对无线充电组件400进行固定,在电路控制板410的下方固定设置有无线充电圈420,无线充电圈420为环形结构,其中间空洞的直径大于制冷件210的直径,因此在实际安装时,无线充电圈420通过套设固定设置在制冷件210的外侧,并与电路控制板410之间电路连接。
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由于电路控制板410与制冷件210之间电路连接,因此在当制冷件210开始运转时,无线充电圈420在电路控制板410的控制下同样可以运行,从而实现在对移动终端进行降温的同时进行无线充电的效果,有效避免用户在使用移动终端的过程中遭遇频繁电量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在现有技术中,移动终端的充电速度存在瓶颈,尤其是IOS系统下的移动终端,其主要原因在于提高充电功率后的移动终端在充电的过程中会存在电池过热的情况,因此通过本发明移动终端散热装置中设置的制冷件210,可在移动终端进行无线充电的过程中进行降温,以保证高功率充电过程的正常运行,在此基础上,通过此原理设计的无线充电器可有效突破现有技术中的充电速度限制,为用户提供更佳的使用体验。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在壳体100上的一侧,与制冷件210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数据接口102,该数据接口102与制冷件210以及电路控制板410电路连接,数据接口102可采用TYPE-A、TYPE-C等主流的充电接口,通过与对应的充电数据线进行插拔连接,可实现对制冷件210以及电路控制板410供电的效果,以保证制冷组件200和无线充电组件400的正常使用,另一方面,本发明通过在壳体100上设置数据接口102,使移动终端散热装置与电源之间可便捷拆分,便于携带的同时还可适应多种电源的供给,例如可通过移动电源进行电能供给,或通过固定的电源插座进行电源供给。
在实际安装时,上述第一磁吸构件310优选设置在电路控制板410与无线充电圈420之间的位置,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一方面尽可能拉近第一磁吸构件310与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保障移动终端与移动终端散热装置之间的安装效果,另一方面,第一磁吸构件310的设置并不会影响到无线充电圈420的正常使用,因此可最大程度上满足两项功能的正常使用。
上述导热片430设置在壳体100开口处,且导热片430的形状与壳体100的横截面的形状相同,导热片430通过卡合固定设置在壳体100的开口上,在实际安装后,导热片430对壳体100形成封堵,将上述所有构件封闭在壳体100的内部,从而形成完整的整体,在实际设置时,导热片430采用易于导热的材料制成,例如铝,铜等,导热片430贴合设置在制冷件210的制冷端,即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导热片430与移动终端的背侧贴合,并将移动终端背侧产生的热量传递到制冷件210上,当制冷件210开始运行后,制冷件210中的制冷端产生的低温同样通过导热片430传递到移动终端背侧,由于制冷片所产生的低温最低可至0摄氏度,因此能够有效对移动终端产生的热量进行中和,甚至使移动终端的温度下降到更低,因此能构保证移动终端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降频的情况。
基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发明的另一可实施方式中,在上述导热片430上还设置有第二压力开关431,第二压力开关431与电路控制板410之间电路连接,第二压力开关431与第一压力开关101结构相同,都是通过按压实现电路连接状态的转换,与之不同的是,第二压力开关431的连通和断开的设定与第一压力开关101相反,即当第二压力开关431被按压时,电路处于连通状态,而当第二压力开关431被释放时,电路处于断开状态,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使第二压力开关431直接检测移动终端散热装置与移动终端之间是否已完全贴合,在完全贴合的状态下,第二压力开关431连通电路,此时在通电的状态下制冷组件200与无线充电组件400均可实现正常运转,然而在第二压力开关431未连通电路的情况下,即便已连接了电源,制冷组件200与无线充电组件400依旧无法完成正常运转,即避免了移动终端散热装置空转使用的发生。
与上述功能相互配合地,在导热片430上还设置有固定孔432,该固定孔432的截面形状与第二压力开关431的截面形状相同,因此可将第二压力开关431固定在导热片430的固定孔432上,且第二压力开关431在固定孔432上凸出设置,这样在安装移动终端散热装置时,即可实现使移动终端后盖对第二压力开关431按压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使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散热装置,该移动终端散热装置在与移动终端相互安装后,会触发移动终端散热装置的第二压力开关431,从而在电力的驱动下开启制冷组件200和无线充电组件400,对移动终端进行降温的同时还可同时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另一方面,移动终端降温装置还设置了第一压力开关101,用于在用户暂停使用移动终端时切断电路,以及热保护开关211,用于对移动终端散热装置进行过热保护,本发明结构精巧,使用便捷,可有效满足用户在移动终端进行高功率使用状态下保障移动终端的正常使用,为用户提供更佳的使用效果。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散热组件,该移动终端散热组件包括上述移动终端散热装置,与此同时,本使用新型移动终端散热组件还包括一移动终端保护壳500,该移动终端保护壳500的结构如图2所示。
该移动终端保护壳500的样式存在多种,分别与市面上不同型号的移动终端相适配,即该移动终端保护壳500是通过套设卡合在移动终端上进行使用的,在移动终端保护壳500上,设置有第二磁吸构件510,第二磁吸构件510与第一磁吸构件310相互配合,可以实现磁吸连接,从而将移动终端散热装置固定在移动终端保护壳500上,第二磁吸构件510的设置是针对不具备无线充电功能的移动终端进行使用的,同样配置移动终端保护壳500同样实现安装移动终端散热装置的效果。
同样地,在不具备无线充电功能的移动终端中,上述无线充电组件400为可选配置,或通过预设的开关对无线充电组件400进行关闭,以实现节约电能的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二磁吸构件510可采用引磁片进行制作,引磁片的厚度极薄,可以贴纸的形式贴覆在移动终端保护壳500上,同时,引磁片无需区分磁极,保证了移动终端散热装置装配过程的防呆性,另一方面,引磁片上可印制图案,在实现磁吸功能的同时还提高了移动终端保护壳500的美观程度,从而增大市场竞争力。
当上述第二磁吸构件510采用引磁片进行制作时,该第二磁吸构件510的形状被设置为环形,在实际设置时,第一磁吸构件310的形状与第二磁吸构件510的形状相同,即均为环形,当移动终端散热装置与移动终端保护壳500相互接近时,第一磁吸构件310与第二磁吸构件510通过磁吸相互吸引结合,同时,由于第一磁吸构件310和第二磁吸构件510均被设置为环形,因此在磁力的作用下二者会趋于向面积重叠的区域移动,从而实现自动对正的效果,即可同时实现校正无线充电圈420位置的效果,保证无线充电圈420的位置与移动终端对应充电的位置相互对应,以便于用户的操作。
进一步地,在移动终端保护壳500上还设置有热传导层,热传导层分布在移动终端后侧容易发热的对应位置上,并将这些区域与导热片430对应的区域相互连接,从而为移动终端散热装置散热提供便捷,并增强移动终端的散热效率。在本发明的另一可实施方式中,还可将移动终端保护壳500这个整体采用与热传导层相同的材料制成,即移动终端保护壳500整体就是热传导层,可以实现上述功能的材料包括导热橡胶等。
基于上述实施例,热传导层的传导中心位于上述第二磁吸构件510的环形内部,当移动终端散热装置与移动终端保护壳相互贴合时,制冷件210对应贴合在热传导层的位置上,即当移动终端散热装置运行后,制冷件210对该位置的热传导层降温,热导层又对移动终端的发热部位降温,从而避免了移动终端因发热导致的降频问题,同时,无线充电圈420可同步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在移动终端无大型程序运行时,同样可启动移动终端的上述功能,使制冷件抵消移动终端电池充电过程中产生的热能,在移动终端充电过程中电池发热的问题解决后,能够保证移动终端以更高的功率进行充电,从而实现提高移动终端充电效率的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中,本发明移动终端散热装置可不佩戴无线充电组件400,此时针对没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移动终端,通过移动终端保护壳500上第二磁吸构件510与第一磁吸构件310的相互配合,将移动终端散热装置安装在移动终端上,以实现对移动终端降温的效果。
本发明移动终端散热组件通过在移动终端散热装置的基础上设置了与不同型号移动终端适配的移动终端保护壳500,解决了不具备无线充电功能的移动终端与移动终端散热装置无法安装的问题,并且能够实现将移动终端各个发热部位的温度快速传导至制冷片周围的效果,提高移动终端散热效率的同时为用户使用提供便捷。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散热装置及移动终端散热组件,其中,该移动终端散热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若干散热孔;制冷组件,所述制冷组件包括:制冷件,所述制冷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散热件,所述散热件贴合设置在所述制冷件上的一侧,所述散热件包括若干鳍片,若干所述鳍片相互连接且间隔预设距离;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磁吸构件,所述第一磁吸构件套设固定在所述制冷件上。本发明在壳体的内部设置制冷组件,该制冷组件包括制冷件和散热件,散热件包括间隔预设距离的若干鳍片,制冷件通过制冷实现对移动终端降温的效果,并通过散热件将吸收的热量交换到空气中,在壳体内部还设置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第一磁吸构件,通过磁性吸引了与移动终端实现安装,本发明结构小巧、使用便捷,能够有效对移动终端降温。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