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39904A - 路线细分装置 - Google Patents

路线细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39904A
CN112639904A CN201980057727.4A CN201980057727A CN112639904A CN 112639904 A CN112639904 A CN 112639904A CN 201980057727 A CN201980057727 A CN 201980057727A CN 112639904 A CN112639904 A CN 1126399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ea
route
point
setting unit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5772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39904B (zh
Inventor
小山隆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6399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399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399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399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4Forecasting or optimis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or management purposes, e.g. linear programming or "cutting stock problem"
    • G06Q10/047Optimisation of routes or paths, e.g. travelling salesman problem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1/0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 G01C21/26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navigation in a road network
    • G01C21/34Route searching; Route guidance
    • G01C21/3407Route searching; Route guidance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1/0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 G01C21/26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navigation in a road network
    • G01C21/34Route searching; Route guidance
    • G01C21/3407Route searching; Route guidance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1C21/343Calculating itineraries, i.e. routes leading from a starting point to a series of categorical destinations using a global route restraint, round trips, touristic trip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3Shipping
    • G06Q10/0835Relationships between shipper or supplier and carriers
    • G06Q10/08355Routing method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09Arrangements for giving variable traffic instructions
    • G08G1/0962Arrangements for giving variable traffic instructions having an indicator mounted inside the vehicle, e.g. giving voice messages
    • G08G1/0968Systems involving transmission of navigation instructions to the vehicle
    • G08G1/096805Systems involving transmission of navigation instructions to the vehicle where the transmitted instructions are used to compute a route
    • G08G1/096811Systems involving transmission of navigation instructions to the vehicle where the transmitted instructions are used to compute a route where the route is computed offboard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123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indicating the position of vehicles, e.g. scheduled vehicles; Managing passenger vehicles circulating according to a fixed timetable, e.g. buses, trains, tra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Navig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对实施作业时的移动路线进行细分的路线细分装置(5),具备:区域设定部(203),其在地图上设定多个作业区域;路线设定部(204),其以通过多个作业区域中的连续的第1~第3区域的方式设定从起点到终点的预定路线;进入离开地点设定部(205),其设定预定路线的在各作业区域中的进入地点和离开地点;边界设定部(206),其分别在第1区域的离开地点与第2区域的进入地点之间以及第2区域的离开地点与第3区域的进入地点之间设定边界地点;以及路程计算部(207),其针对由边界地点分割成的每一区间,计算预定路线上的路程的长度。

Description

路线细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移动路线进行细分的路线细分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这种技术,以往已知有基于由用户终端的GPS接收机接收到的GPS信号得到的位置信息和时刻信息,掌握用户在任意时刻的位置的装置(参见例如专利文献1)。在该专利文献1记载的装置中,基于在特定期间的多个位置信息和时刻信息,推定该期间的移动路线。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08882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装置并不是指定移动路线的特定区间来计算所需时间的装置,因此难以细分移动路线,用于评价每一细小区间的移动路线。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为对实施作业时的移动路线进行细分的路线细分装置,具备:区域设定部,其在地图上设定多个作业区域;路线设定部,其以通过多个作业区域中的连续的第1区域、第2区域以及第3区域的方式设定从起点到终点的预定路线;进入离开地点设定部,其设定由路线设定部设定的预定路线的在多个作业区域的各作业区域中的进入地点和离开地点;边界设定部,其分别在由进入离开地点设定部设定的第1区域的离开地点与第2区域的进入地点之间以及第2区域的离开地点与第3区域的进入地点之间设定边界地点;以及路程计算部,其针对由边界设定部设定的多个边界地点分割出的每一区间,计算预定路线上的路程的长度。
发明效果
采用本发明,能够细分移动路线。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包含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路线细分装置的管理系统的系统构成的一例的图。
图2是示出图1的配送员终端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图3是示出图1的管理服务器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图4A是说明存储于图3的管理信息区域的预定路线的一例的图。
图4B是说明存储于图3的管理信息区域的预定路线另一例的图。
图5A是对由图3的边界设定部实施的区间的设定进行说明的图。
图5B是对预定路线的起点紧后的区间的设定进行说明的图。
图5C是对预定路线的终点紧前的区间的设定进行说明的图。
图5D是对作业区域之间分离开时的区间的设定进行说明的图。
图5E是对预定路线的起点与作业区域之间分离开时的区间的设定进行说明的图。
图5F是对作业区域与预定路线的终点之间分离开时的区间的设定进行说明的图。
图6是说明由图3的路线计算部计算出的实际路线的一例的图。
图7是说明图3的所需时间计算部对实际路线上的各区间的起点和终点的选择的图。
图8是说明使用网格状的区域来分割实际路线的比较例的图。
图9是示出由图3的信息输出部输出的路线评价信息的一例的图。
图10是示出由图3的管理服务器执行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图1的管理者终端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11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路线细分装置能够用于对在多个作业区域移动而进行作业的作业人员和作业时的移动路线进行管理的各种行业的管理系统。以下尤其是说明应用于配送员进行货物、传单、信件、明信片等邮件等的投递、配送的投递、配送服务的管理系统例子。即,说明对在配送公司、邮局等配送网点进行投递、配送作业的配送员和配送时的移动路线进行管理的例子。
在这样的投递、配送服务中,为了均衡地向各配送员分配投递、配送作业,以在各作业区域的所需时间均等的方式设定作业区域。然而,实际上,因作业区域内的配送目的地的件数的增减、周边交通状况的变化等,有时所需时间会变得比预想的长或者短。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能够从每一作业区域的所需时间这一方面来评价投递、配送作业时的移动路线,如下构成路线细分装置。
<管理系统100的功能构成>
首先,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管理系统100的功能构成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管理系统100的系统构成的一例的图。如图1所示,管理系统100包括用包括以互联网、移动电话网等为代表的公用无线通信网在内的网络4连接起来的多个(图中为2台)配送员终端1A、1B、管理服务器2、管理者终端3而构成。这样的管理系统100中的管理服务器2和管理者终端3作为整体构成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路线细分装置5。需要说明的是,管理服务器2或管理者终端3也能够单独构成路线细分装置5。另外,网络4也包括在每个规定的管理地域设置的封闭式通信网,例如无线LAN(局域网)、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注册商标)等。
配送员终端1A、1B能够由进行投递、配送作业的配送员A、B收纳于衣服的口袋、携带的包、小包等中或者设置于在投递、配送作业中使用的车辆6A、6B的支架等上进行使用。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能够进行公用无线通信连接的智能手机以及平板电脑终端、移动电话、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掌上电脑)以及各种可穿戴终端统称为配送员终端1A、1B。配送员终端1A和配送员终端1B具有共通的构成。需要说明的是,配送员终端1A、1B也可以是3台以上。车辆6A、6B是四轮车、两轮摩托车、自行车、手推车等运输车辆,作为一例,图1中示出广泛用于货物、传单、信件、明信片等邮件等的投递、收集配送的轻型货车(例如规定排气量以下的货车)6A和带原动机的自行车(例如具备规定排气量以下的原动机的两轮摩托车)6B。配送员A、B还可以不使用车辆6A、6B而徒步进行投递、配送作业。
接下来,说明配送员终端1A、1B、管理服务器2以及管理者终端3的各构成。
<配送员终端1A、1B>
首先,说明配送员终端1A、1B。在配送员终端1A、1B能够安装各种应用软件,本实施方式的配送员终端1A、1B由安装于智能手机的应用软件构成管理系统。通过使用市面上销售的智能手机,能够控制构建系统所需的成本。
图2是示出配送员终端1A、1B的概略结构的框图。如图2所示,配送员终端1A具有控制部10、存储部11、无线部12、传感器部13、显示部14以及输入部15。
存储部11由半导体存储器、硬盘等构成。存储部11中存储包括操作系统(OS)、用于支援投递、配送作业的应用程序在内的软件、道路地图、住宅地图等地图信息、配送目的地的顾客信息等各种信息。顾客信息中除了配送目的地的地址、电话号码外,还包括有无快递柜等与顾客相关的信息。需要说明的是,软件、地图信息、顾客信息既可以分别预先存储于存储部11,或者也可以从管理服务器2取得。
无线部12具有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等,构成为能够经由以3G、LTE(长期演进)、4G、5G等移动电话网为代表的无线通信网与管理服务器2进行无线通信。无线部12也可以构成为包括能够应用例如Wi-Fi(注册商标)、Bluetooth(注册商标)等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近距离无线通信部(未图示)。无线部12能够将用于识别配送员A、B的登录ID(也称为“配送员ID”)、配送员A、B或车辆6A、6B的当前位置信息、速度信息等发送至管理服务器2。
传感器部13由接收来自多个GPS卫星的定位信号并测定与配送员终端1A、1B相对应的配送员A、B的绝对位置(纬度、经度)的GPS传感器13a和检测角速度的陀螺仪传感器13b等构成。在无法从GPS卫星接收定位信号的情况下,还能够利用AGPS(Assisted GlobalPositioning System:辅助全球卫星定位系统)通信,基于从无线部12取得的无线通信网的基站信息,计算配送员A、B或车辆6A、6B的当前位置。
显示部14由液晶显示器或有机EL面板等显示装置构成。显示部14能够接受来自控制部10的指示,显示地图、触控面板用的操作按钮的图标等,并且显示配送员A、B或车辆6A、6B的当前位置、当前位置周边、配送目的地附近的地图等各种信息。
输入部15由配送员A、B所操作的数字键等物理开关、重叠设置于显示部14的显示面的触控面板等输入装置(未图示)等构成。基于来自输入部15的操作输入、例如配送员A、B按下数字键、按下触控面板而生成的信号被输出至控制部10,由此配送员A、B能够进行对显示部14的画面显示的切换等操作。
另外,配送员终端1A、1B此外还能够具备扬声器、振动器、照明、话筒等,省略图示。扬声器、振动器、照明通过声音、振动、光向配送员报告各种信息。并且,扬声器对配送员实施语音输出,话筒对配送员发出的语音等进行拾音。由此,能够从扬声器以语音输出各种信息,并且能够使用语音识别技术将由配送员通过话筒语音输入了的各种指令输入到控制部10。
控制部10包括具有CPU(中央处理器)、RAM(随机存取存储器)、ROM(只读存储器)、I/O(输入/输出接口)等的微处理器而构成。CPU执行预先存储的程序,与存储部11、无线部12、传感器部13、显示部14以及输入部15实施信号的收发。控制部10具有显示控制部101、连接处理部102以及位置信息通知部103,作为功能性结构。
显示控制部101根据输入部15的操作或者根据无线部12对各种信息的接收,生成图像信号,向显示部14发送,由此控制显示部14的画面显示。显示控制部101使显示部14显示的画面显示包括用于登录管理系统100的登录画面等。
连接处理部102将在显示于显示部14的登录画面上由配送员A、B通过输入部15输入的登录ID和密码经由无线部12向管理服务器2发送。由此,配送员终端1A、1B与管理服务器2以能够通信的状态连接。在配送员开始工作时,即配送员从配送网点出发时,执行由该配送员进行的登录输入。并且,当通过输入部15输入退出(logout)时,连接处理部102经由无线部12向管理服务器2发送退出。由此,配送员终端1A、1B与管理服务器2之间的通信连接结束。在配送员结束工作时,即配送员返回到配送网点时,执行由该配送员进行的退出输入。需要说明的是,退出也可以在配送员返回到网点时,基于时刻、位置信息自动地执行。
位置信息通知部103将基于由传感器部13(GPS传感器13a)接收到的信号计算出的与配送员终端1A、1B一起移动的配送员A、B或车辆6A、6B的当前位置信息和从计时部(未图示)取得的当前时刻信息等与配送员ID建立对应关系,以规定的时间间隔(例如1秒间隔)经由无线部12向管理服务器2发送。需要说明的是,时刻信息不仅包括时刻,也包括年月日等信息。
配送员A、B或车辆6A、6B的位置时时刻刻都在变化,因此当以规定时间间隔取得当前位置信息时,根据最近的当前位置信息求得的位置与实际的位置严格来说有时不一致。然而,因为其偏差较小,所以能够将根据以规定时间间隔取得的当前位置信息求得的位置视为当前位置。另外,也能够将以规定的时间间隔取得的配送员A、B或车辆6A、6B的当前位置信息、当前时刻信息等汇集多个一次发送(所谓的突发发送)。能够预先设定配送员或车辆的当前位置信息等的取得时间间隔(例如1秒间隔)、在汇集多个进行突发发送的情况下一次发送的数量等。
<管理服务器2>
接下来,说明管理服务器2。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管理服务器2作为具备各种功能的一个服务器进行说明,但既可以是每个功能都由单独的服务器构成的分布式服务器,也可以由云服务器(虚拟服务器)实现。
图3是示出管理服务器2的概略结构的框图。如图3所示,管理服务器2具有控制部20、存储部21、通信部22、显示部24以及输入部25。需要说明的是,显示部24和输入部25也能够省略。另外,显示部24和输入部25也能够由与管理服务器2连接的其它信息终端(未图示)构成。
存储部21由半导体存储器、硬盘驱动器等构成。存储部21中存储操作系统(OS)、被称为应用的软件、其它各种信息。因此,在存储部21确保配送员信息区域211、车辆信息区域212、投递目的地或配送目的地信息区域213、地图信息区域214、管理信息区域215这样的各种存储区域。需要说明的是,信息区域是例如数据库管理系统中的表等。
在配送员信息区域211中针对每个作为配送员的识别信息的员工ID(也称为“配送员ID”),存储与该配送员相关的基本信息,例如对配送员的姓名、隶属网点ID等进行管理的配送员信息。另外,在配送员信息区域211中存储配送员使用的车辆,即与配送员ID建立对应关系地存储作为车辆6A、6B的识别信息的车辆ID。关于车辆ID与配送员ID建立对应关系,例如在一天的投递、配送作业开始之前,由配送网点的管理者预先设定。
在车辆信息区域212中,针对每个车辆ID,存储与该车辆相关的信息,例如四轮车、两轮摩托车、自行车等车辆的种类、后备箱的大小等信息。
在投递目的地或配送目的地信息区域213中,存储包括配送目的地的地址(维度、经度)、电话号码、包含配送目的地的作业区域、负责包含配送目的地的作业区域的配送员A、B等在内的配送目的地的信息。需要说明的是,作业区域是为了方便向各配送员分配投递、配送作业而由配送网点的管理者预先设定的区域,由例如相当于一个或多个街区的10~30户的配送目的地构成。配送员A、B各自负责在由多个作业区域构成的负责区域的投递、配送作业。
在地图信息区域214预先保存道路地图、住宅地图等地图信息。地图信息包括道路链路信息、用于显示道路和道路地图等的背景的显示用地图数据等。这些地图信息定期进行更新。
在管理信息区域215存储由配送网点的管理者预先设定的预定路线的信息、从配送员终端1A、1B取得的配送员A、B或车辆6A、6B的时间序列的位置信息以及作业区域之间的边界地点的位置信息。
图4A、4B是说明存储于管理信息区域215的预定路线的一例的图。配送网点的管理者预先将在配送网点所管辖的所有(图中为5个)的配送目的地DA1~DA5分为例如以街区、门牌号或者大规模的集体住宅等为单位的多个(图中为2个)作业区域BL1、BL2。并且,向各作业区域BL1、BL2分配负责各个作业区域的投递、配送作业的配送员A、B。并且,设定作业区域的配送顺序(图中的例子为BL1→BL2)以及包括各作业区域的第一个配送目的地(DA1、DA5)和最后一个配送目的地(DA4)在内的配送目的地的配送顺序(图中的例子为DA1→DA2…)。具体而言,经由管理者终端3将作业区域的编号BL1、BL2、配送员A、B以及配送顺序设定为与配送目的地DA1~DA5的地址(纬度、经度)相关联的预定路线的信息。经由管理者终端3设定的预定路线的信息被发送至管理服务器2,存储于管理信息区域215。
通信部22在实施与配送员终端1A、1B的信息收发的情况下,例如安装能够进行3G、LTE、4G、5G等无线通信的通信协议。另一方面,通信部22在实施与管理者终端3的信息收发的情况下,安装能够进行有线通信(例如互联网线路等)或者无线通信的通信协议。
控制部20包括具有CPU、RAM、ROM、I/O等的处理器而构成。控制部20具有连接处理部201、信息取得部202、区域设定部203、路线设定部204、进入离开地点设定部205、边界设定部206、路程计算部207、所需时间计算部208、路线计算部209、信息输出部210,作为功能性结构。
连接处理部201执行来自配送员终端1A、1B的登录处理,与配送员终端1A、1B实施连接处理。另外,连接处理部201执行来自配送员终端1A、1B的退出处理,结束与配送员终端1A、1B的连接。并且连接处理部201执行来自管理者终端3的登录处理,与管理者终端3实施连接处理,并且执行来自管理者终端3的退出处理,结束与管理者终端3的连接。
信息取得部202通过经由通信部22接收从配送员终端1A、1B向管理服务器2发送的数据和从管理者终端3向管理服务器2发送的数据来取得各种信息。信息取得部202取得的信息包括从各配送员终端1A、1B的位置信息通知部103发送出的车辆6A、6B的位置信息和与其对应的时刻信息、从管理者终端3发送出的预定路线的信息等。位置信息具体用纬度和经度表示。
区域设定部203基于存储于地图信息区域214的地图信息和存储于管理信息区域215的预定路线的信息,设定作为地图上的区域的作业区域BL1、BL2。如图4A、4B所示,包括配送目的地DA1~DA4在内的作业区域BL1被设定为包含配送目的地DA1~DA4的区域,例如从各配送目的地DA1~DA4向道路RD侧分离规定距离(例如5m)的边界线的内侧的区域。表示由区域设定部203设定的作业区域BL1、BL2的区域的位置信息也作为预定路线的信息存储于管理信息区域215。
路线设定部204基于存储于地图信息区域214的地图信息和存储于管理信息区域215的预定路线的信息,将预定路线RTS设定为沿着地图上的道路RD的多段线。如图4A、4B所示,将预定路线RTS设定为按配送顺序通过配送目的地DA1~DA5的多段线。预定路线RTS在各作业区域内、例如作业区域BL1内,按配送顺序通过该作业区域BL1中的第一个配送目的地DA1直至最后一个配送目的地DA4。预定路线RTS当到达作业区域BL1的最后一个配送目的地DA4时,进入为了进入下一作业区域BL2所通行的道路RD上的点、例如距离配送目的地DA4最近的道路RD上的点PRD1。然后,预定路线RTS进入道路RD上的距离下一作业区域BL2的第一个配送目的地DA5最近的点PRD2,进入作业区域BL2的第一个配送目的地DA5。因此,在图4A的例子中,将以DA1、DA2、DA3、DA4、PRD1、PRD2、DA5为顶点的多段线设定为预定路线RTS。
如图4B所示,在从点PRD1进入点PRD2的中途右转或左转的情况下,将预定路线RTS设定为例如通过交叉路口的中央的点PRD3。因此,在图4B的例子中,将以DA1、DA2、DA3、DA4、PRD1、PRD3、PRD2、DA5为顶点的多段线设定为预定路线RTS。表示由路线设定部204设定的预定路线RTS的多段线的位置信息也作为预定路线的信息存储于管理信息区域215。
进入离开地点设定部205基于存储于管理信息区域215的预定路线的信息,设定预定路线RTS在地图上的作业区域BL1、BL2中的进入地点和离开地点。例如,如图4A、4B所示,设定预定路线RTS在作业区域BL1中的离开地点Pout1和预定路线RTS在作业区域BL2中的进入地点Pin2。将预定路线RTS在作业区域BL1中的离开地点Pout1设定为预定路线RTS与划定作业区域BL1的边界线的交点。同样地,将预定路线RTS在作业区域BL2中的进入地点Pin2设定为预定路线RTS与划定作业区域BL2的边界线的交点。由进入离开地点设定部205设定的进入地点Pin2和离开地点Pout1的位置信息也作为预定路线的信息存储于管理信息区域215。
边界设定部206基于存储于管理信息区域215的预定路线的信息,设定在配送顺序上连续的地图上的作业区域BL1与作业区域BL2之间的边界地点(边界线)。例如如图4A所示,在从前一作业区域BL1的离开地点Pout1到后一作业区域BL2的进入地点Pin2为止的多段线(图中为Pout1-PRD1-PRD2-Pin2)的长度小于规定距离L1(例如100m)的情况下,设定与构成多段线的线段中最长的线段(图中的例子中,为线段PRD1-PRD2)的中点相交例如正交的规定长度L2(例如40m)的边界线CT。边界线CT还可以设定在从前一作业区域BL1的离开地点Pout1到后一作业区域BL2的进入地点Pin2为止的整个多段线的中点。
另一方面,如图4B所示,在从前一作业区域BL1的离开地点Pout1到后一作业区域BL2的进入地点Pin2为止的多段线(图中为Pout1-PRD1-PRD3-PRD2-Pin2)的长度为规定距离L1以上的情况下,设定与从前一作业区域BL1离开后的第一个线段(图中的例子中为线段PRD1-PRD3)的中点正交的边界线CT。并且,设定与进入后一作业区域BL2之前的最后一个线段(图中的例子中为线段PRD3-PRD2)的中点正交的边界线CT。
需要说明的是,边界线CT的规定长度L2还可以根据道路RD的道路宽度等而变更。还有,构成多段线的线段不限于直线段,也可以是曲线段。在将边界线CT设定在曲线段上的情况下,边界线CT被设定为与以该曲线段的中点作为切点的该曲线段的切线正交。由边界设定部206设定的多个边界线CT的位置信息作为作业区域BL1、BL2之间的边界地点的位置信息存储于管理信息区域215。
图5A~5F是说明由边界设定部206对与作业区域相对应的区间的设定的图。在图5A~5F的例子中,示出通过在配送顺序上连续的三个作业区域BL1~BL3的从配送网点等起点PS至终点PE的预定路线RTS。预定路线RTS由在各作业区域BL1~BL3的前后设定的多个边界线CT分割成与作业区域BL1~BL3相对应的作业区间SCT1~SCT3。例如如图5A的例子所示,与作业区域BL2相对应的预定路线RTS上的作业区间SCT2由在作业区域BL2的前后设定的边界线CT来规定。作业区域BL2之前的边界线CT设定在从前一作业区域BL1的离开地点Pout1到作业区域BL2的进入地点Pin2的预定路线RTS上。并且,作业区域BL2之后的边界线CT设定在从作业区域BL2的离开地点Pout2到后一作业区域BL3的进入地点Pin3的预定路线RTS上。
如图5B的例子所示,与预定路线RTS的起点PS紧后的作业区域BL1相对应的作业区间SCT1也由在作业区域BL1的前后设定的边界线CT来规定。在该情况下,作业区域BL1之前的边界线CT设定在从起点PS到作业区域BL1的进入地点Pin1的预定路线RTS上。此外,如图5C的例子所示,与预定路线RTS的终点PE紧前的作业区域BL3相对应的作业区间SCT3也由在作业区域BL3的前后设定的边界线CT来规定。在该情况下,作业区域BL3之后的边界线CT设定在从作业区域BL3的离开地点Pout3到终点PE的预定路线RTS上。
如上所述,在配送顺序上连续的作业区域之间的预定路线RTS的路程的长度为规定距离L1以上时,在该作业区域之间设定两条边界线CT。如图5D的例子所示,当从前一作业区域BL1的离开地点Pout1到后一作业区域BL2的进入地点Pin2为止的路程(多段线)的长度为规定距离L1以上时,在作业区域BL1与作业区域BL2之间的预定路线RTS上设定两条边界线CT。在该情况下,到作业区域BL1紧后的边界线CT为止的预定路线RTS被规定为与作业区域BL1相对应的作业区间SCT1,并且从作业区域BL2紧前的边界线CT起的预定路线RTS被规定为与作业区域BL2相对应的作业区间SCT2。此外,从作业区域BL1紧后的边界线CT到作业区域BL2紧前的边界线CT为止的预定路线RTS被规定为与不是作业区域的区域(非作业区域)BA相对应的、作业区域之间的移动区间SCTBA。
图5E的例子是从预定路线RTS的起点PS到后一作业区域BL1的进入地点Pin1为止的路程(多段线)的长度为规定距离L1以上的情况。在该情况下,设定与构成多段线的线段中的进入作业区域BL1前的最后一个线段的中点正交的边界线CT。此外,从起点PS到作业区域BL1紧前的边界线CT为止的预定路线RTS被规定为与非作业区域BA相对应的从配送网点至作业区域为止的移动区间SCTBA。
如图5F的例子所示,在从预定路线RTS的终点PE紧前的作业区域BL3中的离开地点Pout3到终点PE为止的多段线的长度为规定距离L1以上的情况下,设定与从作业区域BL3离开后的第一个线段的中点正交的边界线CT。在该情况下,从作业区域BL3紧后的边界线CT到终点PE为止的预定路线RTS被规定为与非作业区域BA相对应的从作业区域至配送网点为止的移动区间SCTBA。
路程计算部207基于存储于管理信息区域215的预定路线的信息和边界地点的位置信息,针对每一作业区间SCT1~SCT3或者移动区间SCTBA计算预定路线RTS上的路程(多段线)的长度。由路程计算部207计算出的每一作业区间SCT1~SCT3或移动区间SCTBA的预定路线RTS上的路程的长度作为预定路线的信息存储于管理信息区域215。
所需时间计算部208基于由路程计算部207计算出的预定路线RTS上的路程的长度和预先设定的预定移动速度,计算每一作业区间SCT1~SCT3或者移动区间SCTBA的所需时间。预定移动速度根据作业区域中的作业内容、作业区域周边的交通状况,设定为例如10km/h左右。预定移动速度还可以考虑作业区域内的配送目的地所包含的集体住宅的规模、周边的交通状况等针对每一作业区域来设定。此外,还可以考虑配送员所使用的移动工具、投递和配送作业的熟练程度等针对每一配送员来设定。由所需时间计算部208计算出的每一作业区间SCT1~SCT3或移动区间SCTBA的所需时间也作为预定路线的信息存储于管理信息区域215。
路线计算部209基于存储于管理信息区域215的配送员A、B或车辆6A、6B的时间序列的位置信息,计算配送员A、B实际移动的实际路线。
图6是说明由路线计算部209计算出的实际路线RTA的一例的图,以点迹示出配送员A、B例如配送员A的以规定时间为单位的位置。如图6所示,配送员A的实际路线RTA作为按照时间序列将与配送员A的位置相对应的点迹连结起来的路线进行计算。具体而言,例如实际路线RTA作为用直线将按时间序列相邻的点迹彼此连结而成的多段线进行计算。
所需时间计算部208基于存储于管理信息区域215的配送员A、B或车辆6A、6B的时间序列的位置信息、作业区域之间的边界地点的位置信息,计算实际路线RTA上的每一作业区间SCT1~SCT3或移动区间SCTBA的所需时间。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从表示实际路线RTA的时间序列的多个点迹中分别选择多个(图中为2个)边界线CT紧后的点迹PAin1、PAin2作为实际路线RTA上的下一作业区间SCTA1、SCTA2的起点。此外,分别选择多个边界线CT紧前的点迹PAout0、PAout1作为实际路线RTA上的前一移动区间SCTBA或作业区间SCTA1的终点。
图7是说明由所需时间计算部208对实际路线RTA上的各区间的起点和终点的选择的图,用点迹P1~P13示出配送员A、B的时间序列的位置。图7的边界线CT指定作业区间SCT1的终点和作业区间SCT2的起点。如图7所示,有时在配送员A、B在同一场所、例如同一道路上往返的情况下,实际路线RTA多次通过边界线CT。即、包括点迹P1~P13的实际路线RTA最初在点迹P3与点迹P4之间通过边界线CT,之后在点迹P10与点迹P11之间再次通过边界线CT。
在这样的情况下,实际路线RTA在时间序列上最初通过边界线CT的点迹P3和点迹P4之间被分割为作业区间SCT1和作业区间SCT2。即,选择点迹P3作为边界线CT紧前的点迹PAout1(作业区间SCT1的终点),选择点迹P4作为边界线CT紧后的点迹PAin2(作业区间SCT1的下一作业区间SCT2的起点)。因此,在实际路线RTA往返于相同场所的情况下,也能够按时间序列的通过顺序将实际路线RTA分割为多个区间。需要说明的是,还可以考虑使用例如如图8所示那样的与纬度经度相对应的网格状的区域AR1~AR25来分割实际路线RTA的方法,但若是这样的方法难以将实际路线RTA分割成与时间序列的通过顺序相对应的多个区间。
当选择各区间的起点和终点时,实际路线RTA上的各区间确定下来。即,从作为实际路线RTA的起点的点迹PAin0到点迹PAout0为止确定为从与实际路线RTA上的非作业区域BA相对应的配送网点到作业区域BL1为止的移动区间SCTBA。此外,从点迹PAin1到点迹PAout1确定为与实际路线RTA上的作业区域BL1相对应的作业区间SCTA1。从点迹PAin2起之后的实际路线RTA规定为与作业区域BL2相对应的作业区间SCTA2。
当实际路线RTA上各区间确定下来时,计算每一区间的所需时间。即,基于点迹PAin0、PAout0的时刻信息计算用于通过移动区间SCTBA所需要的所需时间,基于点迹PAin1、PAout1的时刻信息计算用于通过作业区间SCTA1所需要的所需时间。由所需时间计算部208计算出的针对实际路线RTA上的每一作业区间SCT1~SCT3或移动区间SCTBA的所需时间作为路线评价信息被发送至配送网点的管理者终端3。配送网点的管理者经由管理者终端3确认每一区间的所需时间,由此能够对配送时的移动路线进行评价。
信息输出部210通过经由通信部22从管理服务器2向管理者终端3发送数据来输出各种信息。信息输出部210输出的信息中包括向管理者终端3发送的每一区间的所需时间等。
图9是示出由信息输出部210输出的路线评价信息的一例的图。如图9所示,路线评价信息包括实际路线RTA上的每一区间的所需时间(实际的所需时间)、存储于管理信息区域215的预定路线RTS上的每一区间的所需时间(预定的所需时间)的信息以及实际的所需时间与预定的所需时间之间的差分。配送网点的管理者经由管理者终端3确认这些信息,由此能够例如缩小实际的所需时间比预定的所需时间长的作业区域或者扩大实际的所需时间比预定的所需时间短的作业区域。通过调整为在各作业区域的所需时间均等,由此能够均衡地向各配送员A、B分配投递、配送作业。
图10是按照预先存储的程序由管理服务器2的CPU执行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该流程图所示的处理例如当从管理者终端3接收到路线评价信息的输出要求时开始。
首先,在步骤S1中,通过在信息取得部202的处理,读取从管理者终端3经由通信部22接收到的路线评价信息的输出要求,读取关于在指定的配送期间的指定的配送员A、B的预定路线的信息和实际路线的信息(时间序列的位置信息)。并且,读取存储于地图信息区域214的地图信息。接下来,在步骤S2中,通过在区域设定部203的处理,基于预定路线的信息和地图信息,在地图上设定多个作业区域BL1~BL3。接下来,在步骤S3中,通过在路线设定部204的处理,基于预定路线的信息和地图信息,设定按配送顺序通过在步骤S2中所设定的作业区域BL1~BL3的预定路线RTS。
接下来,在步骤S4中,通过在进入离开地点设定部205的处理,基于预定路线的信息和地图信息,设定步骤S3中所设定的预定路线RTS的在步骤S2中所设定的作业区域BL1~BL3中的进入地点Pin1~Pin3和离开地点Pout1~Pout3。接下来,在步骤S5中,通过在边界设定部206的处理,基于预定路线的信息,在步骤S2中所设定的作业区域BL1~BL3之间或者作业区域BL1~BL3与非作业区域BA之间设定多个边界线CL。接下来,在步骤S6中,通过在路程计算部207的处理,基于预定路线的信息和边界地点的位置信息,针对由在步骤S5中所设定的多个边界线CL分割成的每一作业区间SCT1~SCT3或移动区间SCTBA计算预定路线RTS上的路程的长度。接下来,在步骤S7中,通过在所需时间计算部208的处理,基于在步骤S3中计算出的预定路线RTS上的路程的长度和预先设定的预定移动速度,计算每一区间的预定的所需时间。
接下来,进入步骤S8,通过在路线计算部209的处理,基于关于在路线评价信息的输出要求中所指定的配送员A、B的实际路线的信息(时间序列的位置信息),计算所指定的配送员A、B实际移动的实际路线RTA。接下来,在步骤S9中,通过在所需时间计算部208的处理,基于在步骤S5中所设定的边界地点的位置信息和在步骤S8中计算出的实际路线RTA的信息,计算实际路线RTA上的每一实际的作业区间SCTA1~SCTA3或移动区间SCTBA的实际的所需时间。接下来,在步骤S10中,通过在信息输出部210的处理,将包括每一区间的预定的所需时间、实际的所需时间以及实际的所需时间与预定的所需时间之间的差分在内的路线评价信息向管理者终端3发送。
配送网点的管理者经由管理者终端3确认包括每一区间的预定的所需时间和实际的所需时间在内的路线评价信息,由此能够对投递、配送作业的移动路线进行评价。即,移动路线作为每一区间的所需时间被评价,因此能够定期重新评估例如每一与作业区间相对应的作业区域的作业负荷,由此能够均衡地对各配送员A、B实施投递、配送作业的分配。
<管理者终端3>
接下来,说明管理者终端3。管理者终端3用于配送网点的管理者对进行投递、配送作业的配送员A、B的移动路线进行设定、评价。管理者终端3包括在配送网点配备的个人计算机、平板电脑型终端、智能手机等各种计算机,通过网络4与管理服务器2进行信息的收发。
图11是示出管理者终端3的概略结构的框图。如图11所示,管理者终端3具有控制部30、存储部31、通信部32、显示部34以及输入部35。
存储部31由半导体存储器、硬盘驱动器等构成。存储部31中存储操作系统(OS)、被称为应用的软件以及其他各种信息。
通信部32安装能够进行有线通信(例如互联网线路等)或3G、LTE、4G、5G等无线通信的通信协议,与管理服务器2连接,收发各种数据。
显示部34由液晶显示器或有机EL(电致发光)面板等显示装置构成,接受来自控制部30的指示,显示地图、触控面板用的操作按钮的图标等。并且,显示部34显示从管理服务器2的信息输出部210发送出的路线评价信息等。
输入部35由管理者所操作的数字键等物理开关、重叠设置于显示部34的显示面的触控面板等输入装置(未图示)等构成。通过输入部35输入显示部34的显示画面的切换指令。能够通过输入部35进行作业区域BL1、BL2的设定(配送目的地DA1~DA5的划分)、向各作业区域分配配送员A、B、作业区域BL1、BL2的配送顺序和各作业区域中的配送目的地DA1~DA5的配送顺序的设定。
控制部30包括具有CPU、RAM、ROM、I/O等的处理器而构成。控制部30具有显示控制部301、连接处理部302、评价信息要求部303以及服务器信息取得部304作为功能性结构。
显示控制部301通过根据输入部35的操作生成图像信号向显示部34发送,由此对显示部34的画面显示进行控制。显示控制部301使显示部34显示的画面包括用于登录管理系统100的登录画面、设定作业区域BL1、BL2、负责各作业区域的配送员A、B、作业区域BL1、BL2的配送顺序以及各作业区域中的配送目的地DA1~DA5的配送顺序的设定画面以及显示路线评价信息(图9)的路线评价画面等。
连接处理部302例如使用用于识别配送网点的管理者或责任人的识别号码(网点管理者ID)和密码对管理服务器2执行登录处理。
评价信息要求部303根据管理者对输入部35的操作,指定配送员和配送期间,将路线评价信息的输出要求向管理服务器2发送。
服务器信息取得部304取得从管理服务器2(信息输出部210)发送出的路线评价信息等。当由服务器信息取得部304取得路线评价信息时,在显示部34显示路线评价信息(图9)。
<管理系统100的动作>
接下来,说明管理系统100的动作的一例。驾驶车辆6A的配送员A例如在从配送网点出发时,即开始工作时,在配送员终端1A的显示部14显示的登录画面上,通过输入部15输入自己的登录ID和密码。当进行该输入时,管理服务器2实施与配送员终端1A的连接处理。之后,配送员终端1A以规定的时间间隔(例如1秒间隔)与管理服务器2进行通信,将配送员A或车辆6A的位置信息向管理服务器2发送。配送员终端1A与管理服务器2之间的通信持续至配送员终端1A进行退出操作为止。
另一方面,配送网点的管理者在管理者终端3的显示部34显示的登录画面上,通过输入部35输入网点管理者ID和密码。当进行该输入时,管理服务器2实施与管理者终端3的连接处理。当管理者通过输入部35(触控面板)指定配送员A和配送期间并输入路线评价信息的输出要求时,向管理服务器2发送路线评价信息的输出要求。
响应该输入,管理服务器2设定配送员A在路线评价信息中所指定的配送期间负责投递、配送作业的多个作业区域BL1~BL3,并设定按配送顺序通过作业区域BL1~BL3的预定路线RTS(步骤S1~S3)。并且,设定预定路线RTS的在作业区域BL1~BL3中的进入地点Pin1~Pin3和离开地点Pout1~Pout3,并在作业区域BL1~BL3之间或者作业区域BL1~BL3与非作业区域BA之间设定多个边界线CL(步骤S4、S5)。而且,针对由多个边界线CL分割成的每一作业区间SCT1~SCT3或移动区间SCTBA计算预定路线RTS上的路程的长度,计算每一区间的预定的所需时间(步骤S6、S7)。
并且,管理服务器2计算配送员A在路线评价信息中所指定的配送期间实际移动的实际路线RTA,并基于边界地点的位置信息计算实际路线RTA上的每一实际的作业区间SCTA1~SCTA3或移动区间SCTBA的实际的所需时间(步骤S8、S9)。由管理服务器2计算出的每一区间的预定的所需时间和实际的所需时间的信息作为路线评价信息被发送至管理者终端3,在显示部34显示(步骤S10)。
配送网点的管理者经由管理者终端3确认包括每一区间的预定的所需时间和实际的所需时间在内的路线评价信息,由此能够对投递、配送作业的移动路线进行评价。由此能够根据需要重新评估每一与作业区间相对应的作业区域的工作负荷,均衡地对各配送员实施投递、配送作业的分配。在考虑到例如因各作业区域中所包括的配送目的地的件数的增减、周边的交通状况的变化等使得实际的所需时间变得比预定的所需时间长或者短的情况下,能够重新评估作业区域的范围。
采用本实施方式能够起到如下的作用效果。
(1)路线细分装置5对实施作业时的移动路线进行细分。路线细分装置5具备:区域设定部203,其在地图上设定多个作业区域;路线设定部204,其以通过多个作业区域中的连续的作业区域BL1~BL3的方式设定从起点PS到终点PE的预定路线RTS;进入离开地点设定部205,其设定由路线设定部204所设定的预定路线RTS的在多个作业区域的各作业区域中的进入地点Pin1~Pin3和离开地点Pout1~Pout3;边界设定部206,其分别在由进入离开地点设定部205所设定的作业区域BL1中的离开地点Pout1与作业区域BL2中的进入地点Pin2之间以及作业区域BL2中的离开地点Pout2与作业区域BL3中的进入地点Pin3之间设定边界线CT;以及路程计算部207,其针对由边界设定部206所设定的多个边界线CT分割成的每一作业区间SCT2,计算预定路线RTS上的路程的长度(图3)。
由此,能够针对与各作业区域相对应的每一细小的区间细分在多个作业区域移动而进行作业时的移动路线。即能够基于与配送目的地的地址(纬度、经度)相关联地预先设定的包括各作业区域BL1、BL2中的第一个配送目的地(DA1、DA5)和最后一个配送目的地(DA4)在内的配送顺序的信息(预定路线的信息),自动地对预定路线RTS进行细分(图4A~图5F)。
(2)路线细分装置5具备所需时间计算部208,该所需时间计算部208基于由路程计算部207计算出的路程的长度和预定的预定移动速度,计算用于通过路程的长度所需要的所需时间(图3)。由此能够从与各作业区域相对应的每一细小的区间的所需时间这方面对在多个作业区域移动而进行作业时的移动路线进行评价。
(3)路线设定部204以在起点PS之后通过作业区域BL1的方式设定预定路线RTS(图5B、5E)。边界设定部206在起点PS与作业区域BL1中的进入地点Pin1之间设定边界线CT(图5B、5E)。由此能够适当地设定与移动路线上的第一个作业区域相对应的区间。
(4)路线设定部204以在作业区域BL3之后通过终点PE的方式设定预定路线RTS(图5C、5F)。边界设定部206在作业区域BL3中的离开地点Pout3与终点PE之间设定边界线CT(图5C,5F)。由此能够适当地设定与移动路线上的最后一个作业区域相对应的区间。
(5)区域设定部203在作业区域BL1与作业区域BL2之间或者作业区域BL2与作业区域BL3之间设定非作业区域BA(图5D)。边界设定部206分别在紧接由区域设定部203所设定的非作业区域BA紧前的作业区域BL1或作业区域BL2与非作业区域BA之间以及非作业区域BA与非作业区域BA紧后的作业区域BL2或作业区域BL3之间设定边界线CT(图5D)。由此即使在移动路线上的作业区域之间存在不进行作业的区域即非作业区域的情况下,也能够适当地设定与进行作业的作业区域相对应的区间。
(6)区域设定部203在由进入离开地点设定部205所设定的作业区域BL1中的离开地点Pout1和作业区域BL2中的进入地点Pin2之间或者在作业区域BL2中的离开地点Pout2与作业区域BL3中的进入地点Pin3之间的预定路线RTS上的路程的长度为规定距离L1以上的情况下,在作业区域BL1与作业区域BL2之间或作业区域BL2与作业区域BL3之间设定非作业区域BA(图5D)。边界设定部206分别在由区域设定部203所设定的非作业区域BA紧前的作业区域BL1或作业区域BL2与非作业区域BA之间以及非作业区域BA与非作业区域BA紧后的作业区域BL2或作业区域BL3之间设定边界线CT(图5D)。
由此,即使在移动路线上的作业区域之间存在非作业区域BA、作业区域之间分离的情况下,也能够自动区别与非作业区域BA相对应的作业区域之间的移动区间SCTBA和与作业区域相对应的区间SCT1~SCT3并对移动路线进行细分(图5D)。
(7)区域设定部203在起点PS与作业区域BL1之间设定非作业区域BA(图5E)。边界设定部206分别在起点PS与非作业区域BA之间以及非作业区域BA与作业区域BL1中的进入地点Pin1之间设定边界线CT(图5E)。由此,在从移动路线的起点到第一个作业区域之间存在不进行作业的区域即非作业区域的情况下,也就是说在起点与第一个作业区域之间分离的情况下,也能够适当地设定与移动路线上的第一个作业区域相对应的区间。
(8)区域设定部203在作业区域BL3与终点PE之间设定非作业区域BA(图5F)。边界设定部206分别在作业区域BL3中的离开地点Pout3与非作业区域BA之间以及非作业区域BA与终点PE之间设定边界线CT(图5F)。由此在从移动路线上的最后一个作业区域到移动路线的起点之间存在不进行作业的区域即非作业区域的情况下,也就是说在最后一个作业区域与终点之间分离的情况下,也能够适当地设定与移动路线上的最后一个作业区域相对应的区间。
(9)路线细分装置5具备:信息取得部202,其取得在多个作业区域BL1~BL3移动而进行投递、配送作业的配送员A、B的位置的信息和与位置相对应的时刻的信息;和路线计算部209,其基于由信息取得部202取得的位置的信息和时刻的信息,计算配送员A、B实际移动的实际路线RTA(图3)。所需时间计算部208基于由信息取得部202取得的时刻的信息,针对由路线计算部209计算出的实际路线RTA,计算用于通过由边界设定部206所设定的多个边界线CT分割成的作业区间SCT1~SCT3或移动区间SCTBA所需要的实际的所需时间。由此能够比较与各作业区域相对应的每一区间的预定的所需时间和实际的所需时间,对在多个作业区域移动而进行作业时的移动路线进行评价。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变形成各种方式。以下说明变形例。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由路线细分装置5对进行投递、配送作业的配送员的移动路线进行细分的例子,但路线细分装置只要是对实施作业的工作人员的移动路线进行细分的装置,就可以是任何形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路线细分装置5细分进行投递、配送作业时的移动路线,但路线细分装置只要是对实施作业时的移动路线进行细分的装置即可,例如还可以细分进行对各家各户进行巡回来实施的设备检查等作业时的移动路线。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区域设定部203将作业区域BL1~BL3设定为从各配送目的地向道路RD侧分离规定距离的边界线的内侧的区域,但区域设定部只要是在地图上设定多个作业区域,就可以是任何形式。例如可以设定包含道路上的设备等的作业区域。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路线设定部204将预定路线RTS设定为沿着地图上的道路RD的多段线,但路线设定部只要是设定通过多个作业区域的预定路线,就可以是任何形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进入离开地点设定部205将作业区域的进入地点和离开地点设定为预定路线RTS与划定作业区域的边界线的交点,但设定进入地点和离开地点的进入离开地点设定部不局限于此。例如还可以将各作业区域中的第一个作业地点设定为进入地点,将最后一个作业地点设定为离开地点。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边界设定部206设定与预定路线RTS相交(正交)的边界线CL,但设定边界地点的边界设定部不局限于此。例如还可以将各作业区域的进入地点和离开地点直接作为边界地点。另外,边界地点不限于边界线,还可以利用地理围栏等来设定。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信息取得部202取得在配送员终端1A、1B侧计算出的位置的信息,但取得作业人员的位置的信息的信息取得部的构成不限于此。例如还可以是基于在配送员终端1A、1B侧接收到的GPS信号灯,在管理服务器2计算位置。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路线计算部209计算实际路线RTA作为用直线将沿时间序列相邻的位置点迹彼此连结起来的多段线,但只要路线计算部是计算作业人员实际移动的实际路线,就可以是任何形式。例如还可以基于位置点迹的移动平均值计算实际路线。
以上说明归根结底为一例,只要不破坏本发明的特征,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就不限定本发明。既能够将上述实施方式与变形例的一个或多个任意组合,也能够将变形例彼此进行组合。
附图标记说明:
1A、1B:配送员终端;2:管理服务器;3:管理者终端;4:网络;5:路线细分装置;6A、6B:车辆;10:控制部;11:存储部;12:无线部;13:传感器部;13a:GPS传感器;13b:陀螺仪传感器;14:显示部;15:输入部;20:控制部;21:存储部;22:通信部;24:显示部;25:输入部;30:控制部;31:存储部;32:通信部;34:显示部;35:输入部;100:管理系统;101:显示控制部;102:连接处理部;103:位置信息通知部;201:连接处理部;202:信息取得部;203:区域设定部;204:路线设定部;205:进入离开地点设定部;206:边界设定部;207:路程计算部;208:所需时间计算部;209:路线计算部;210:信息输出部;211:配送员信息区域;212:车辆信息区域;213:配送目的地信息区域;214:地图信息区域;215:管理信息区域;301:显示控制部;302:连接处理部;303:评价信息要求部;304:服务器信息取得部。

Claims (9)

1.一种路线细分装置,为对实施作业时的移动路线进行细分的路线细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区域设定部,其在地图上设定多个作业区域;
路线设定部,其以通过所述多个作业区域中的连续的第1区域、第2区域以及第3区域的方式设定从起点到终点的预定路线;
进入离开地点设定部,其设定由所述路线设定部设定的预定路线的在所述多个作业区域的各作业区域中的进入地点和离开地点;
边界设定部,其分别在由所述进入离开地点设定部设定的所述第1区域中的所述离开地点与所述第2区域中的所述进入地点之间以及所述第2区域中的所述离开地点与所述第3区域中的所述进入地点之间设定边界地点;以及
路程计算部,其针对由所述边界设定部所设定的多个所述边界地点分割成的每一区间,计算所述预定路线上的路程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线细分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所需时间计算部,所述所需时间计算部基于由所述路程计算部计算出的所述路程的长度和规定的预定移动速度,计算用于通过所述路程的长度所需要的所需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路线细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路线设定部以在所述起点之后通过所述第1区域的方式设定所述预定路线,
所述边界设定部还在所述起点与所述第1区域中的所述进入地点之间设定所述边界地点。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路线细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路线设定部以在所述第3区域之后通过所述终点的方式设定所述预定路线,
所述边界设定部还在所述第3区域中的所述离开地点与所述终点之间设定所述边界地点。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路线细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区域设定部在所述第1区域与所述第2区域之间或者所述第2区域与所述第3区域之间设定非作业区域,
所述边界设定部还分别在由所述区域设定部设定的所述非作业区域紧前的所述第1区域或所述第2区域与所述非作业区域之间以及所述非作业区域与所述非作业区域紧后的所述第2区域或所述第3区域之间设定所述边界地点。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路线细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区域设定部在由所述进入离开地点设定部设定的所述第1区域中的所述离开地点与所述第2区域中的所述进入地点之间或者所述第2区域中的所述离开地点与所述第3区域中的所述进入地点之间的在所述预定路线上的路程的长度为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在所述第1区域与所述第2区域之间或者在所述第2区域与所述第3区域之间设定非作业区域,
所述边界设定部还分别在由所述区域设定部设定的所述非作业区域紧前的所述第1区域或所述第2区域与所述非作业区域之间以及所述非作业区域与所述非作业区域紧后的所述第2区域或所述第3区域之间设定所述边界地点。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路线细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区域设定部在所述起点与所述第1区域之间设定非作业区域,
所述边界设定部分别在所述起点与所述非作业区域之间以及所述非作业区域与所述第1区域中的所述进入地点之间设定所述边界地点。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路线细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区域设定部在所述第3区域与所述终点之间设定非作业区域,
所述边界设定部分别在所述第3区域中的所述离开地点与所述非作业区域之间以及所述非作业区域与所述终点之间设定所述边界地点。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路线细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信息取得部,其取得在所述多个作业区域移动进行作业的作业人员的位置的信息和与所述位置相对应的时刻的信息;和
路线计算部,其基于由所述信息取得部取得的所述位置的信息和所述时刻的信息,计算所述作业人员实际移动的实际路线,
所述所需时间计算部还基于由所述信息取得部取得的所述时刻的信息,针对由所述路线计算部计算出的所述实际路线,计算用于通过由所述边界设定部所设定的多个所述边界地点分割成的区间所需要的所需时间。
CN201980057727.4A 2018-09-06 2019-08-30 路线细分装置 Active CN1126399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67050 2018-09-06
JP2018-167050 2018-09-06
PCT/JP2019/034096 WO2020050164A1 (ja) 2018-09-06 2019-08-30 経路細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39904A true CN112639904A (zh) 2021-04-09
CN112639904B CN112639904B (zh) 2022-10-11

Family

ID=697217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57727.4A Active CN112639904B (zh) 2018-09-06 2019-08-30 路线细分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796327B2 (zh)
JP (1) JP7019057B2 (zh)
CN (1) CN112639904B (zh)
WO (1) WO2020050164A1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65196A (zh) * 2011-09-23 2013-04-24 霍尼韦尔国际公司 利用建筑物信息模型及毗邻信息的最优高效的警卫巡视配置方法
CN103155012A (zh) * 2010-10-12 2013-06-1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驾驶评价系统及车载装置
CN103730005A (zh) * 2014-01-22 2014-04-1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路程行驶时间的预测方法和系统
CN103794053A (zh) * 2014-03-05 2014-05-14 中商商业发展规划院有限公司 一种城市短途物流单目标配送时间模糊预测方法及系统
CN105956695A (zh) * 2016-04-27 2016-09-21 苏州市伏泰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循环优化的垃圾收集转运规划方法及系统
CN108320122A (zh) * 2018-03-19 2018-07-24 后立新 信件智能寄取系统
CN108334065A (zh) * 2017-01-20 2018-07-27 株式会社久保田 行驶路径生成装置及行驶路径生成程序
CN108460488A (zh) * 2018-03-12 2018-08-28 舟谱数据技术南京有限公司 基于预测感知的深度学习智能物流配送规划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16299A (en) 1996-11-25 1999-06-29 Etak, Inc. Method for determining exits and entrances for a region in a network
JP3248582B2 (ja) 1999-11-09 2002-01-21 株式会社エクォス・リサーチ ナビゲーション装置
JP4051911B2 (ja) * 2001-10-03 2008-02-27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の制御装置
JP2006168914A (ja) * 2004-12-16 2006-06-29 Takara Butsuryu System Kk 荷物配送支援システムおよび荷物配送方法
JP5438061B2 (ja) 2011-03-30 2014-03-12 株式会社ゼンリンデータコム 滞在時刻情報生成システム及び滞在時刻情報生成方法
JP5914249B2 (ja) 2012-08-10 2016-05-11 クラリオン株式会社 経路計算システム、ナビゲーション装置および経路計算方法
JP6303540B2 (ja) 2014-01-27 2018-04-04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自動運転支援システム、自動運転支援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6075329B2 (ja) * 2014-06-06 2017-02-0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制御装置および車両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567376B2 (ja) * 2015-09-25 2019-08-2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装置
US20190250001A1 (en) * 2016-11-08 2019-08-15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 control system, vehicle control method, and vehicle storage medium
US10852727B2 (en) * 2018-11-26 2020-12-01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 of an autonomous vehicle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55012A (zh) * 2010-10-12 2013-06-1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驾驶评价系统及车载装置
CN103065196A (zh) * 2011-09-23 2013-04-24 霍尼韦尔国际公司 利用建筑物信息模型及毗邻信息的最优高效的警卫巡视配置方法
CN103730005A (zh) * 2014-01-22 2014-04-1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路程行驶时间的预测方法和系统
CN103794053A (zh) * 2014-03-05 2014-05-14 中商商业发展规划院有限公司 一种城市短途物流单目标配送时间模糊预测方法及系统
CN105956695A (zh) * 2016-04-27 2016-09-21 苏州市伏泰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循环优化的垃圾收集转运规划方法及系统
CN108334065A (zh) * 2017-01-20 2018-07-27 株式会社久保田 行驶路径生成装置及行驶路径生成程序
CN108460488A (zh) * 2018-03-12 2018-08-28 舟谱数据技术南京有限公司 基于预测感知的深度学习智能物流配送规划系统
CN108320122A (zh) * 2018-03-19 2018-07-24 后立新 信件智能寄取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796327B2 (en) 2023-10-24
CN112639904B (zh) 2022-10-11
WO2020050164A1 (ja) 2020-03-12
JP7019057B2 (ja) 2022-02-14
US20210341297A1 (en) 2021-11-04
JPWO2020050164A1 (ja) 2021-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3072024C (en) Augmented reality assisted pickup
KR101594395B1 (ko) 네트워크 상에서의 물품 배송자 중개 방법 및 이에 사용되는 중개 서버
JP6003824B2 (ja) 信号機制御システム
JP2008134957A (ja) 交通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JP7433380B2 (ja) 経路評価装置、経路評価方法および経路評価プログラム
US20220036284A1 (en) Request processing system
KR20130023812A (ko) 애플리케이션 기반 버스 운행정보 제공 방법
CN112601929A (zh) 路线评价装置
JP2013050792A (ja) 情報配信装置、情報配信システム、情報配信方法および情報配信プログラム
WO2018012506A1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2639904B (zh) 路线细分装置
KR20110129733A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를 이용한 택시 콜 서비스 시스템 및 방법
KR20110015140A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를 이용한 대중교통 환승 서비스 방법 및 시스템
KR102530824B1 (ko) 실시간 교통정보를 제공하는 온라인 내비게이션 시스템
JP2020047205A (ja) ルート表示方法
US20210172748A1 (en) Visit management apparatus, visit management method and visit management system
CN112534482B (zh) 驾驶评价装置
KR102086154B1 (ko) 가상 정거장을 이용한 무인 택시 시스템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무인 택시 매칭 방법
JP6656797B2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端末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CN113056755A (zh) 作业成果可视化装置、作业成果可视化系统、作业成果可视化方法和作业成果可视化程序
JP2007328629A (ja) 移動局車載装置
KR20140094263A (ko) 포인트를 이용한 콜 택시 서비스 방법
US11512966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KR101872649B1 (ko) 단말 장치, 중앙 서버 장치 및 이들에 의한 택배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JP2007139686A (ja) 車両配車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