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38761B - 跨骑型车辆 - Google Patents

跨骑型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38761B
CN112638761B CN201980057644.5A CN201980057644A CN112638761B CN 112638761 B CN112638761 B CN 112638761B CN 201980057644 A CN201980057644 A CN 201980057644A CN 112638761 B CN112638761 B CN 1126387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nister
battery
housing
electrical component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5764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38761A (zh
Inventor
前田宪一
田中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6387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387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387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387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1/00Support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astening specific devices to cycles, e.g. supports for attaching ma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37/00Arrangements of fuel supply lines, taps, or the like, on motor cycles or engine-assisted cy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9/00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e.g. panniers or saddle ba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25/00Engine-pertinent apparatus for adding non-fuel substances or small quantities of secondary fuel to combustion-air, main fuel or fuel-air mixture
    • F02M25/08Engine-pertinent apparatus for adding non-fuel substances or small quantities of secondary fuel to combustion-air, main fuel or fuel-air mixture adding fuel vapours drawn from engine fuel reservoi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upplying Secondary Fuel Or The Like To Fuel, Air Or Fuel-Air Mixtures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种跨骑型车辆,在车架上支承有吸附来自燃料箱的气化燃料的碳罐和能够收容蓄电池的电气部件收容箱,其中,在安装于车架(F)的电气部件收容箱(20),向车宽度方向外侧开放地形成有收容使前侧壁(24b)向后上方倾斜的蓄电池(24)的蓄电池收容部(21)和收容沿着前侧壁(24b)配置的碳罐(28)的碳罐收容部(22)。由此,能够在提高蓄电池以及碳罐的组装性以及定位性的同时紧凑地配置蓄电池以及碳罐。

Description

跨骑型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跨骑型车辆,该跨骑型车辆在车架上搭载有内燃机和燃料箱,并且支承有吸附来自所述燃料箱的气化燃料的碳罐和能够收容蓄电池的电气部件收容箱。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已知一种机动二轮车,该机动二轮车在车架上支承有收容蓄电池的电气部件收容箱,与所述蓄电池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排列的碳罐通过橡胶带安装在所述电气部件收容箱的前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5524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结构中,虽然蓄电池能够从车宽度方向外侧插拔地收容于电气部件收容箱,但是碳罐从车辆前后方向后方安装在电气部件收容箱的后部,蓄电池以及碳罐的组装性以及定位性成为课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形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跨骑型车辆,能够在提高蓄电池以及碳罐的组装性以及定位性的同时紧凑地配置蓄电池以及碳罐。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特征在于,在车架上搭载有内燃机和燃料箱,并且支承有吸附来自所述燃料箱的气化燃料的碳罐和能够收容蓄电池的电气部件收容箱,其中,在安装于所述车架的所述电气部件收容箱,收容使前侧壁向后上方倾斜的蓄电池的蓄电池收容部和收容沿着所述前侧壁配置的所述碳罐的碳罐收容部以向车宽度方向外侧开放的形状形成。
另外,本发明的第二特征在于,在第一特征的结构的基础上,在所述电气部件收容箱突出设置有保持肋,所述保持肋在车宽度方向上插通在保持所述碳罐的碳罐保持架所具有的卡定孔中。
本发明的第三特征在于,在第一或第二特征的结构的基础上,保持与所述碳罐连接的大气开放管路的前端开口部的管路保持部以在侧视时配置在所述蓄电池的下方的方式形成在所述电气部件收容箱的下部。
本发明的第四特征在于,在第一~第三特征的结构中的任一结构的基础上,所述碳罐具有:与所述蓄电池的所述前侧壁相向的筒状的侧壁;以及与该侧壁的上下两端部呈直角地分别连接设置并向上前方倾斜的上端壁及下端壁,所述前侧壁的上端部配置在比所述上端壁的后端部靠上方的位置,在侧视时配置在比所述上端壁的后端部靠上方的位置的端子设置在所述蓄电池的前侧上部。
本发明的第五特征在于,在第一~第四特征的结构中的任一结构的基础上,所述电气部件收容箱具有构成所述蓄电池收容部以及所述碳罐收容部的底部并向上前方倾斜的底壁,收容于所述蓄电池收容部的所述蓄电池的长度方向与收容于所述碳罐收容部的所述碳罐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地设定,并且所述蓄电池的长度方向以及所述碳罐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底壁正交地设定。
本发明的第六特征在于,在第一~第五特征的结构中的任一结构的基础上,所述碳罐在侧视时配置在所述内燃机的内燃机主体与所述燃料箱之间。
此外,本发明的第七特征在于,在第一~第六特征的结构中的任一结构的基础上,在所述电气部件收容箱形成有收容起动机电磁开关的开关收容部,所述起动机电磁开关配置在将所述碳罐夹在该起动机电磁开关与所述蓄电池之间的位置。
另外,实施方式的第一卡定孔30与本发明的卡定孔对应,实施方式的第一保持肋31与本发明的保持肋对应,实施方式的大气开放用软管44与本发明的大气开放管路对应。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特征,由于电气部件收容箱具有向车宽度方向外侧开放的形状的蓄电池收容部以及碳罐收容部,使前侧壁向后上方倾斜的蓄电池和沿着该蓄电池的前侧壁配置的碳罐收容于蓄电池收容部以及碳罐收容部,因此,能够紧凑地配置蓄电池以及碳罐,并且,能够从车宽度方向外方相对于蓄电池收容部以及碳罐收容部插拔蓄电池以及碳罐,能够提高定位性,并且,能够提高维护性并提高组装性。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特征,由于突出设置于电气部件收容箱的保持肋在车宽度方向上插通在保持碳罐的碳罐保持架所具有的卡定孔中,因此,能够实现碳罐从车宽度方向外方向碳罐收容部的插拔,并且能够可靠地定位碳罐而简单地安装于电气部件收容箱。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特征,由于与碳罐连接的大气开放管路的前端开口部由管路保持部保持,该管路保持部以在侧视时配置在所述蓄电池的下方的方式形成于电气部件收容箱,因此,即便从大气开放管路排出了冷凝燃料等异物,也不会对蓄电池造成影响。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特征,由于蓄电池的前侧壁的上端部位于比向上前方倾斜的碳罐的上端壁的后端部靠上方的位置,设置在蓄电池的前侧上部的端子在侧视时配置在比所述上端壁的后端部靠上方的位置,因此,即便由于某种理由而滴到所述碳罐的上端壁上的液体流到后方侧,也能够防止该液体对端子造成不良影响。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特征,由于电气部件收容箱具有构成蓄电池收容部以及碳罐收容部的底部并向上前方倾斜的底壁,蓄电池以及碳罐的长度方向与底壁正交且相互平行地设定,因此,能够将蓄电池和碳罐以空间效率良好的方式收容于电气部件收容箱。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特征,由于碳罐在侧视时配置在内燃机主体与燃料箱之间,因此,能够实现燃料箱与碳罐之间的配管的缩短化。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七特征,由于在电气部件收容箱形成有收容起动机电磁开关的开关收容部,起动机电磁开关配置在将碳罐夹在该起动机电磁开关与蓄电池之间的位置,因此,能够将电气部件更紧凑地配置于电气部件收容箱,并且,通过在碳罐的斜上前方配置起动机电磁开关,从而能够防止来自碳罐的滴下物落到起动机电磁开关。
附图说明
图1是机动二轮车的左视图。(第一实施方式)
图2是表示卸下侧罩的状态下的图1的主要部分的放大侧视图。(第一实施方式)
图3是电气部件收容箱的侧视图。(第一实施方式)
图4是电气部件收容箱的立体图。(第一实施方式)
图5是图2的5-5线剖视图。(第一实施方式)
附图标记说明
11 内燃机主体
13 燃料箱
20 电气部件收容箱
20a 底壁
21 蓄电池收容部
22 碳罐收容部
23 开关收容部
24 蓄电池
24a 顶壁
24b 蓄电池的前侧壁
24ba 前侧壁的上端部
27 端子
28 碳罐
28a 侧壁
28b 上端壁
28ba后端部
28c 下端壁
29 碳罐保持架
30 第一卡定孔
31 第一保持肋
44 大气开放管路即大气开放用软管
45 管路保持部
50 起动机电磁开关
E 内燃机
F 车架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5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前后、左右以及上下是指从乘坐于机动二轮车的乘员观察的方向。
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在图1中,作为跨骑型车辆的机动二轮车的车架F在其前端部具有的头管5上,能够转向地支承有对前轮WF进行轴支承的前叉6以及转向车把7,在后端部对后轮WR进行轴支承的摇臂8的前端部能够摆动地支承于所述车架F的前后方向中间部,在所述车架F与所述摇臂8之间设置有后缓冲单元10。
以发挥驱动所述后轮WR的动力的方式搭载于所述车架F的内燃机E的内燃机主体11在所述前轮WF与所述后轮WR之间支承于所述车架F,配置在该内燃机主体11的上方的燃料箱13和配置在该燃料箱13的后方的乘车用座椅14支承于所述车架F。
一并参照图2,所述车架F具备:主框架15,所述主框架15以支承所述燃料箱13的方式从所述头管5向后下方延伸;左右一对枢轴框架16,所述左右一对枢轴框架16从该主框架15的后端部向下方延伸;左右一对座椅框架17,所述左右一对座椅框架17以支承所述乘车用座椅14的方式从所述主框架15的后端部向后方延伸;以及左右一对后框架18,所述左右一对后框架18向后上方延伸并将所述枢轴框架16和所述座椅框架17之间连接,所述摇臂8的前端部能够摆动地支承于所述枢轴框架16的下部。
在所述车架F的车宽度方向左侧,在侧视时比所述燃料箱13的后部以及所述乘车用座椅14的前部靠下方的位置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在所述内燃机主体11与所述后轮WR之间,配置有安装于所述车架F的电气部件收容箱20,在该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气部件收容箱20以在侧视时大部分配置在由所述枢轴框架16、所述座椅框架17以及所述后框架18构成的三角形内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枢轴框架16以及所述后框架18。
一并参照图3以及图4,在所述电气部件收容箱20中,从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的后方侧朝向前方侧依次配置的蓄电池收容部21、碳罐收容部22以及开关收容部23以在车宽度方向外侧开放的方式相互相邻地形成。
所述蓄电池收容部21具有向车宽度方向内方凹陷的形状,从车宽度方向外侧收容于该蓄电池收容部21的蓄电池24通过利用螺栓26将安装金属配件25紧固于所述电气部件收容箱20而固定于该电气部件收容箱20。而且,利用所述螺栓26进行紧固的紧固位置被设定在能够从车宽度方向外方对螺栓26进行旋转操作的位置,能够从车宽度方向外方相对于蓄电池收容部21插拔蓄电池24。
另外,所述蓄电池24具有顶壁24a和上端部24ba与该顶壁24a的前端部呈直角地相连的前侧壁24b,该蓄电池24以使所述前侧壁24b向后上方倾斜的姿势、即使所述顶壁24a向上前方倾斜的姿势收容于所述蓄电池收容部21。在该蓄电池24的前侧上部即所述顶壁24a的前部,以使一部分比所述前侧壁24b向前方突出的方式设置有端子27,在该端子27上连接有与配置在所述电气部件收容箱20的前方侧下方并配设于所述内燃机主体11的起动电机56相连的导线57。
另外,所述碳罐收容部22具有向车宽度方向内方凹陷的形状,并且与所述蓄电池收容部21的车辆前后方向前方相邻地配置,在该碳罐收容部22中,能够从车宽度方向外方收容吸附来自所述燃料箱13的气化燃料的碳罐28。
另外,所述碳罐28具有圆筒状的侧壁28a和与该侧壁28a的长度方向两端部呈直角地相连的上端壁28b及下端壁28c,在安装于所述侧壁28a并保持碳罐28的橡胶制的碳罐保持架29所具有的一对狭缝状的第一卡定孔30中,插通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在所述碳罐收容部22的前后两端部突出设置于所述电气部件收容箱20的一对第一保持肋31,从而将收容于所述碳罐收容部22的碳罐28固定地保持于所述电气部件收容箱20。
而且,所述第一保持肋31形成为沿着车宽度方向延伸,通过使所述碳罐保持架29在车宽度方向上移动,从而能够切换所述第一保持肋31向所述第一卡定孔30的插通、脱离,能够从车宽度方向外方相对于碳罐收容部22插拔碳罐28。另外,在收容于所述碳罐收容部22的状态下,所述碳罐28的侧壁28a沿着收容于所述蓄电池收容部21的所述蓄电池24的所述前侧壁24b配置。
在收容于所述碳罐收容部22的状态下,所述碳罐28的所述上端壁28b以及所述下端壁28c分别向上前方倾斜,所述蓄电池24的前侧壁24b的上端部24ba配置在比所述上端壁28b的后端部28ba靠上方的位置,所述端子27在与所述前侧壁24b的上端部24ba呈直角地相连的所述顶壁24a的前部,以在侧视时配置在比所述上端壁28b的后端部28ba靠上方的位置的方式设置。即,在侧视时通过所述上端壁28b的后端部28ba的假想水平线L通过比所述蓄电池24的所述前侧壁24b的上端部24ba靠下方的位置,并通过比所述端子27靠下方的位置。
另外,所述电气部件收容箱20具有构成所述蓄电池收容部21以及所述碳罐收容部22的底部并向上前方倾斜的底壁20a,收容于所述蓄电池收容部21的所述蓄电池24以及收容于所述碳罐收容部22的所述碳罐28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底壁20a正交且相互平行地设定。
如图2中明示的那样,收容于所述碳罐收容部22的所述碳罐28在侧视时配置在所述内燃机E的所述内燃机主体11与所述燃料箱13之间。
另外,在所述碳罐28的所述上端壁28b突出设置有供给用连接管32和配置在比该供给用连接管32靠下方的位置的吹扫用连接管33,一端部与所述供给用连接管32相连的供给用软管34向上方延伸至所述燃料箱13。另外,一端部与所述吹扫用连接管33相连的第一吹扫用软管35与在所述电气部件收容箱20的前方且所述碳罐28的上方安装于所述主框架15的控制阀36连接。另一方面,在构成所述内燃机E中的内燃机主体11的一部分的气缸盖12的后壁12a上,连接有包括与该后壁12a连接的进气管38的进气系统39,所述控制阀36与所述进气系统39之间通过第二吹扫用软管37连接。
一并参照图5,所述电气部件收容箱20的所述底壁20a以支承所述碳罐28的所述下端壁28c的外周的大致半周的方式形成,在未被所述底壁20a覆盖的部分,在所述下端壁28c突出设置有排出用连接管41以及大气导入用连接管42。一端部与所述排出用连接管41相连的排出用软管43通过所述电气部件收容箱20的下方而向后方延伸。
另外,向所述碳罐28导入大气的大气开放管路即大气开放用软管44的一端部与所述大气导入用连接管42连接,向所述电气部件收容箱20的下方延伸的所述大气开放用软管44的前端开口部44a为了防止来自路面的浸水而由管路保持部45保持,所述管路保持部45以在侧视时配置在所述内燃机主体11的曲轴箱59的上方且所述蓄电池24的下方的方式形成在所述电气部件收容箱20的下部。
所述管路保持部45由保持壁47和一对限制肋48构成,所述保持壁47在所述蓄电池收容部21以及所述碳罐收容部22的边界附近从所述底壁20a向下方突出,并且具有供所述大气开放用软管44插通并将其保持的保持孔46,所述一对限制肋48在从该保持壁47向车宽度方向后方侧隔开间隔的位置与所述大气开放用软管44的前端开口部44a抵接,在以从下方以及前方包围贯通所述保持壁47的所述大气开放用软管44的前端部的方式与所述底壁20a连接设置的包围壁49上突出设置有所述限制肋48。
通过所述保持壁47以及所述包围壁49,在所述蓄电池收容部21的下方形成有与该蓄电池收容部21隔开的大气开放用软管收容部58,所述大气开放用软管44的前端开口部44a收容于该大气开放用软管收容部58。由此,即便冷凝燃料等异物从所述大气开放用软管收容部58万一漏出,该液体也不会进入所述蓄电池收容部21侧。
再次在图2中,在所述电气部件收容箱20的开关收容部23中收容有起动机电磁开关50,所述起动机电磁开关50配置于将所述碳罐28夹在该起动机电磁开关50与所述蓄电池24之间的位置。安装于该起动机电磁开关50的橡胶制的开关保持架51具有一对狭缝状的第二卡定孔52,通过将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在所述开关收容部23的前后两端部突出设置于所述电气部件收容箱20的一对第二保持肋53插通在所述第二卡定孔52中,从而将收容于所述开关收容部23的起动机电磁开关50固定地保持于所述电气部件收容箱20。
而且,所述第二保持肋53形成为沿车宽度方向延伸,通过使所述开关保持架51在车宽度方向上移动,从而能够切换所述第二保持肋53向所述第二卡定孔52的插通、脱离,能够从车宽度方向外方相对于所述开关收容部23插拔所述起动机电磁开关50。
另外,收容于所述电气部件收容箱20的状态下的所述蓄电池24、所述碳罐28以及所述起动机电磁开关50与所述控制阀36一起被能够装卸的侧罩54(参照图1)覆盖。
接着,对该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由于在安装于车架的电气部件收容箱20中收容有使前侧壁24b向后上方倾斜的蓄电池24和沿着所述前侧壁24b配置的碳罐28,因此,能够紧凑地配置蓄电池24以及碳罐28。而且,收容蓄电池24的蓄电池收容部21及收容所述碳罐28的碳罐收容部21均具有向车宽度方向外侧开放的形状,所述蓄电池24以能够从车宽度方向外方插拔的方式收容于所述蓄电池收容部21,所述碳罐28以能够从车宽度方向外方插拔的方式收容于所述碳罐收容部22,因此,能够提高定位性,并且,能够提高维护性并提高组装性。
另外,由于在所述电气部件收容箱20突出设置有第一保持肋31,所述第一保持肋31在车宽度方向上插通在保持所述碳罐28的碳罐保持架29所具有的第一卡定孔30中,因此,能够实现碳罐28从车宽度方向外方向碳罐收容部22的插拔,并且能够可靠地定位碳罐28而简单地安装于电气部件收容箱20。
另外,由于保持与所述碳罐28连接的大气开放用软管44的前端开口部的管路保持部45以在侧视时配置在所述蓄电池24的下方的方式形成在所述电气部件收容箱20的下部,因此,即便从大气开放用软管44排出了冷凝燃料等异物,也不会对蓄电池24造成影响。
另外,由于所述碳罐28具有:与所述蓄电池24的所述前侧壁24b相向的筒状的侧壁28a;以及与该侧壁28a的上下两端部呈直角地分别连接设置并向上前方倾斜的上端壁28b及下端壁28c,所述前侧壁24b的上端部24ba配置在比所述上端壁28b的后端部28ba靠上方的位置,在侧视时配置在比所述上端壁28b的后端部28ba靠上方的位置的端子27设置在所述蓄电池24的前侧上部,因此,即便由于某种理由而滴到所述碳罐28的上端壁28b上的液体流到后方侧,也能够防止该液体对端子27造成不良影响。例如,供给用连接管32在侧视时在所述端子27的上方设置于所述碳罐28的上端壁28b,即便液体万一从供给用连接管32以及供给用软管34的连接部泄漏,该漏出液体也不会对所述端子27造成不良影响。
另外,由于所述电气部件收容箱20具有构成所述蓄电池收容部21以及所述碳罐收容部22的底部并向上前方倾斜的底壁20a,收容于所述蓄电池收容部21的所述蓄电池24以及收容于所述碳罐收容部22的所述碳罐28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底壁20a正交且相互平行地设定,因此,能够将蓄电池24和碳罐28以空间效率良好的方式收容于电气部件收容箱20。
另外,由于所述碳罐28在侧视时配置在内燃机主体11与燃料箱13之间,因此,能够实现燃料箱与碳罐28之间的配管即供给用软管34的缩短化。
而且,由于在所述电气部件收容箱20形成有收容起动机电磁开关50的开关收容部23,所述起动机电磁开关50配置于将所述碳罐28夹在该起动机电磁开关50与所述蓄电池24之间的位置,因此,能够将电气部件更紧凑地配置于电气部件收容箱20,并且,通过在碳罐28的斜上前方配置起动机电磁开关50,从而能够防止来自碳罐28的滴下物落到起动机电磁开关50。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情况下进行各种设计变更。

Claims (7)

1.一种跨骑型车辆,在车架(F)上搭载有内燃机(E)和燃料箱(13),并且支承有吸附来自所述燃料箱(13)的气化燃料的碳罐(28)和能够收容蓄电池(24)的电气部件收容箱(20),所述跨骑型车辆的特征在于,
在安装于所述车架(F)的所述电气部件收容箱(20),收容使前侧壁(24b)向后上方倾斜的蓄电池(24)的蓄电池收容部(21)和收容沿着所述前侧壁(24b)配置的所述碳罐(28)的碳罐收容部(22)以向车宽度方向外侧开放的形状形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气部件收容箱(20)突出设置有保持肋,所述保持肋在车宽度方向上插通在保持所述碳罐(28)的碳罐保持架(29)所具有的卡定孔中。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保持与所述碳罐(28)连接的大气开放管路(44)的前端开口部的管路保持部(45)以在侧视时配置在所述蓄电池(24)的下方的方式形成在所述电气部件收容箱(20)的下部。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碳罐(28)具有:与所述蓄电池(24)的所述前侧壁(24b)相向的筒状的侧壁(28a);以及与该侧壁(28a)的上下两端部呈直角地分别连接设置并向上前方倾斜的上端壁(28b)及下端壁(28c),所述前侧壁(24b)的上端部(24ba)配置在比所述上端壁(28b)的后端部(28ba)靠上方的位置,在侧视时配置在比所述上端壁(28b)的后端部(28ba)靠上方的位置的端子(27)设置在所述蓄电池(24)的前侧上部。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气部件收容箱(20)具有构成所述蓄电池收容部(21)以及所述碳罐收容部(22)的底部并向上前方倾斜的底壁(20a),收容于所述蓄电池收容部(21)的所述蓄电池(24)的长度方向与收容于所述碳罐收容部(22)的所述碳罐(28)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地设定,并且所述蓄电池(24)的长度方向以及所述碳罐(28)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底壁(20a)正交地设定。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碳罐(28)在侧视时配置在所述内燃机(E)的内燃机主体(11)与所述燃料箱(13)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跨骑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气部件收容箱(20)形成有收容起动机电磁开关(50)的开关收容部(23),所述起动机电磁开关(50)配置在将所述碳罐(28)夹在该起动机电磁开关(50)与所述蓄电池(24)之间的位置。
CN201980057644.5A 2018-09-05 2019-08-27 跨骑型车辆 Active CN11263876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66158 2018-09-05
JP2018-166158 2018-09-05
PCT/JP2019/033457 WO2020050096A1 (ja) 2018-09-05 2019-08-27 鞍乗り型車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38761A CN112638761A (zh) 2021-04-09
CN112638761B true CN112638761B (zh) 2022-04-19

Family

ID=697225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57644.5A Active CN112638761B (zh) 2018-09-05 2019-08-27 跨骑型车辆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049468B2 (zh)
CN (1) CN112638761B (zh)
WO (1) WO202005009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02849B2 (ja) * 2021-09-30 2023-12-2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7430Y2 (ja) * 1980-03-29 1985-05-28 スズキ株式会社 オ−トバイのキヤニスタ取付装置
CN102317612B (zh) * 2009-02-16 2014-04-1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蒸发燃料处理装置
JP5301374B2 (ja) * 2009-06-30 2013-09-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2輪車
JP5864117B2 (ja) * 2011-03-29 2016-02-1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キャニスタの配置構造
JP5766570B2 (ja) * 2011-09-29 2015-08-1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2輪車のドレイン構造
CN105121265B (zh) * 2013-03-29 2019-07-2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摩托车的滤罐安装结构
JP6905805B2 (ja) * 2016-08-24 2021-07-21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JP6769252B2 (ja) * 2016-11-14 2020-10-14 スズ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のキャニスター配置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20050096A1 (ja) 2021-08-26
CN112638761A (zh) 2021-04-09
JP7049468B2 (ja) 2022-04-06
WO2020050096A1 (ja) 2020-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52661B2 (en) Saddle seat type vehicle
US10131396B2 (en) Saddled vehicle
JP2010155506A (ja) 鞍乗型車両
JP2010001823A (ja) 自動二輪車
JP5546897B2 (ja) 自動二輪車の吸気温センサ配置構造
JP2011011599A (ja) 自動2輪車
JPWO2013094631A1 (ja) 鞍乗型車両
JP7329039B2 (ja) 鞍乗型車両
JP2011070801A (ja) バッテリの固定構造
CN112638761B (zh) 跨骑型车辆
JP5507359B2 (ja) 自動二輪車の蒸発燃料処理装置
JP5719738B2 (ja) スクータ型車両
JP5420490B2 (ja) 車両の可撓性部材配索構造
JP4126957B2 (ja) スクータ型車両の吸気系構造
JP6237245B2 (ja) キャニスタシステム配設構造
WO2021172422A1 (ja) 鞍乗型車両
JP2018030441A (ja) 鞍乗型車両の燃料タンク取付構造
JP5778947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排気浄化装置
JP4276040B2 (ja) 内燃機関のブローバイガス還元構造
US11511622B2 (en) Mounting structure for fuel shutoff valve unit
JP6660927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CN113165715B (zh) 跨骑型车辆
JP7232170B2 (ja) 鞍乗型車両
EP4023874A1 (en) Saddle-type vehicle
JP6366193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