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38590A - 电动工具 - Google Patents

电动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38590A
CN112638590A CN201980057783.8A CN201980057783A CN112638590A CN 112638590 A CN112638590 A CN 112638590A CN 201980057783 A CN201980057783 A CN 201980057783A CN 112638590 A CN112638590 A CN 1126385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final
shaft
power tool
elastic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5778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中根康政
大河内克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ki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ki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kita Corp filed Critical Maki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6385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385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FCOMBINATION OR MULTI-PURPOSE TOO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0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06Vibration damp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FCOMBINATION OR MULTI-PURPOSE TOO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0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01Gearings, speed selectors, clutches or the like specially adapted for rotary too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5/00Elements with teeth or friction surfa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Worms, pulleys or sheaves for gearing mechanisms
    • F16H55/02Toothed members; Worms
    • F16H55/14Construction providing resilience or vibration-damp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 Portable Power Tools In General (AREA)
  • Gears, Cams (AREA)

Abstract

在便携式切割机等电动工具中,尤其能够降低无负载时的减速齿轮列等的齿轮音。电动工具具有刀具(12)、电动马达(11)和齿轮列(20),其中,电动马达(11)具有马达轴(11a);齿轮列(20)用于将电动马达(11)的旋转输出传递给刀具(12),且齿轮列(20)具有第1齿轮(11g)、中间轴(22)、中间齿轮(21)、最终轴(16)、最终齿轮(26)和弹性部件(31、32),其中,第1齿轮(11g)被马达轴(11a)支承;中间齿轮(21)与第1齿轮(11g)啮合,且被中间轴(22)支承;最终轴(16)的顶端部被安装于刀具(12);最终齿轮(26)与中间齿轮(23)啮合,且被最终轴(16)支承;弹性部件(31、32)被介设于最终轴(16)和最终齿轮(26)之间。

Description

电动工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切割机(portable cutting machine)等电动工具。便携式切割机例如通过作业人员手持进行移动操作,使圆板形刀具切入被切割件来进行切割加工。
背景技术
便携式切割机具有以下的驱动路径,即,将作为驱动源的电动马达的旋转输出减速后传递到安装有圆板形刀具的输出轴的路径。作为用于使电动马达的旋转输出减速的减速机构,例如使用通过齿轮的啮合而减速的齿轮列。为了使齿轮减速机构紧凑且实现刀具的更大的切割力,而提供了一种通过两级齿轮列对电动马达的旋转输出进行减速的二级减速机构。在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9-90393号(以下称为“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0-194697号(以下称为“专利文献2”)、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5-324375号(以下称为“专利文献3”)、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5-297125号(以下称为“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以齿轮列为主体的减速机构。在专利文献1、2中公开了二级减速机构。在专利文献1、2中公开了通过将缓冲部件介设于中间轴之间来降低振动、噪音的技术。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一级减速机构,其通过间隙较多的间隙配合等松弛连接机构连接第2轴和第2齿轮,并在它们之间介设缓冲部件。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一种在第2轴与第2齿轮之间沿旋转方向介设有缓冲部件的一级减速机构。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专利文献1、2所记载的现有技术中的二级减速机构中,通过将最终齿轮压入到最终轴(输出轴)上而实质上一体化,从而使最终齿轮、最终轴和刀具这三者以较重的质量一体化。因此,由于刀具的旋转而产生的较大的惯性力矩作用在最终齿轮上。并且,马达轴与较重质量的转子一体化。因此,尤其在使刀具空转的无负载时,较轻质量的中间轴受到马达轴和最终轴的惯性力矩的双方的作用而进行不规则旋转。其结果,中间轴在与最终齿轮啮合的驱动侧的中间齿轮之间发生啮合齿相互的排斥反复进行的、所谓的碰撞振动,由此产生无负载时的齿轮音(咔嗒咔嗒音)。另外,在专利文献3、4所记载的一级减速机构的情况下,由于不存在质量较轻的中间轴,因此不会产生无负载时的齿轮音。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便携式切割机等电动工具中降低特别是无负载时的减速齿轮列等的齿轮音。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电动工具具有刀具、电动马达和齿轮列,其中,所述电动马达具有马达轴;所述齿轮列用于将所述电动马达的旋转输出传递给所述刀具,所述齿轮列具有第1齿轮、中间轴、中间齿轮、最终轴、最终齿轮和弹性部件,其中,所述第1齿轮被所述马达轴支承;所述中间齿轮与所述第1齿轮啮合,并被所述中间轴支承;所述最终轴的顶端部被安装于所述刀具;所述最终齿轮与所述中间齿轮啮合,并被所述最终轴支承;所述弹性部件被介设于所述最终轴和所述最终齿轮之间。
附图说明
图1是从切割行进的前侧观察实施方式的便携式切割机的纵向剖视图。如图2中的(I)-(I)所示,齿轮列由穿过马达轴、中间轴和最终轴的轴心的剖视向视图表示。
图2是从图1中的箭头(II)方向(旋转刀具侧)观察齿轮列的示意图。
图3是具有第1实施方式的齿轮缓冲结构的输出轴周边的纵向剖视图。
图4是图3的(IV)-(IV)的剖视向视图,且是第1实施方式的齿轮缓冲结构的横向剖视图。
图5是第1实施方式的齿轮缓冲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具有第2实施方式的齿轮缓冲结构的输出轴周边的纵向剖视图。
图7是图6的(VII)-(VII)的剖视向视图,且是第2实施方式的齿轮缓冲结构的横向剖视图。
图8是第2实施方式的齿轮缓冲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9是具有第3实施方式的齿轮缓冲结构的输出轴周边的纵向剖视图。
图10是图9的(X)-(X)的剖视向视图,且是第3实施方式的齿轮缓冲结构的横向剖视图。
图11是第3实施方式的齿轮缓冲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基于图1~图11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电动工具。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工具是便携式切割机。图1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便携式切割机1。便携式切割机1是也被称为便携式圆锯的手持式切割工具。便携式切割机1具有基座2和切割机主体10。基座2为矩形平板形状,且与被切割件W的上表面抵接。切割机主体10被支承在基座2的上表面侧。
切割机主体10具有作为驱动源的电动马达11、圆形的旋转刀具12和环形的手柄部13。旋转刀具12是主要用于切割木材的圆锯片。旋转刀具12的上侧大致半周的范围被固定罩14覆盖。
在固定罩14的左侧设置有减速齿轮部15。电动马达11与减速齿轮部15的左侧结合。减速齿轮部15具有大致圆筒形状的齿轮外壳15a。齿轮外壳15a一体地设置在固定罩14的左侧部。将电动马达11的旋转输出分2个等级进行减速的齿轮列20被安装于减速齿轮部15的内部。通过齿轮列20构成以下的动力传递路径,即,将电动马达11的旋转输出作为旋转动力(切割动力)最终传递给旋转刀具12的路径。
图2表示齿轮列20的示意图。图2表示从旋转刀具12侧观察齿轮列20的状态。如图2所示,相对于切割机主体10,将图示右侧作为前侧,将图示左侧作为后侧。切割机主体10被向前侧移动操作而使旋转刀具12切入被切割件W,由此进行切割加工。切割机主体10的移动操作由位于后侧的使用者进行。零部件和结构的左右方向以使用者为基准。
虽然图中未示出,但电动马达11的马达外壳11d被螺纹固定于齿轮外壳15a。马达外壳11d为圆筒形。定子11e沿着马达外壳11d的内表面被支承。在定子11e的内侧配置有转子11f。如图1所示,马达轴11a贯穿转子11f的中心,且沿左右方向延伸。马达轴11a通过左右的轴承11b、11c以绕马达轴线M自如旋转的方式被支承。右侧(旋转刀具侧)的轴承11b被支承于齿轮外壳15a。左侧(与旋转刀具相反一侧)的轴承11c被支承于马达外壳11d的左侧(与旋转刀具相反一侧)的端部。
马达轴11a的顶端部进入齿轮外壳15a内。在马达轴11a的顶端部设置有第1齿轮11g。第2齿轮21与第1齿轮11g啮合。第2齿轮21被固定在中间轴22的左部。中间轴22被配置在从马达轴11a到作为最终输出轴的最终轴16的动力传递路径的中途。在中间轴22的右部一体地设置有第3齿轮23。一体地设置在中间轴22上的第2齿轮21和第3齿轮23相当于中间齿轮,并且彼此一体地旋转。中间轴22通过左右的轴承24、25以绕中间轴线J自如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齿轮外壳15a。
第3齿轮23与作为最终齿轮的第4齿轮26啮合。第4齿轮26被支承在最终轴16上。最终轴16是减速齿轮部15的最终输出轴。经过第1齿轮11g与第2齿轮21的啮合、第3齿轮23与第4齿轮26的啮合,电动马达11的旋转输出分2个等级进行减速,并被传递给最终轴16。
最终轴16通过旋转刀具侧的2个轴承27、28和与旋转刀具相反侧的1个轴承29,以绕输出轴线S自如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齿轮外壳15a。2个轴承27、28是滚珠轴承。轴承29是滚针轴承。
最终轴16的顶端侧突出到固定罩14内。在固定罩14内,在最终轴16的顶端部安装有旋转刀具12。旋转刀具12以被夹在外凸缘12a和内凸缘12b之间的状态,通过将固定螺钉12c拧入最终轴16的顶端面而进行安装。
旋转刀具12的下部侧经由基座2的窗部2a向下表面侧突出。朝基座2的下表面侧突出的旋转刀具12的下部侧的周围被可动罩17覆盖。可动罩17能够沿着旋转刀具12的周围开闭。
在减速齿轮部15的上方设置有环形的手柄部13。在手柄部13的内周侧设置有扳机形式的开关操作柄18。当用指尖向上方扣动操作开关操作柄18时,电动马达11启动。
本实施方式是与第3齿轮23啮合的第4齿轮26对最终轴16进行支承的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主要是降低施加在第4齿轮26上的惯性力矩的缓冲支承结构。本实施方式的第3齿轮23和第4齿轮26是斜齿轮。通过斜齿轮(helical gear)的啮合,在减小齿隙(backlash)的同时,高效地传递较大的旋转动力(转矩)。以下,说明第4齿轮26的缓冲结构。图3~图5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第4齿轮26的缓冲结构。
如图3和图5所示,第4齿轮26不是被压入配合于最终轴16,而是键结合于最终轴16。通过进行H嵌合(“H”是由JIS规定的“配合的识别记号”)等间隙尽可能小的嵌合,而设定成使齿轮的动作稳定化且没有过盈量(无法压入配合的设定)。因此,在最终轴16的外周面设置有用于插入键30的键槽(最终轴键槽)16a。键槽16a沿输出轴线S较长地延伸。在键槽16a的左右分别设置有圆环形状的槽部16b、16c。如图4和图5所示,左右的槽部16b、16c在外周面整周上延伸。在槽部16b、16c中分别嵌入有圆环形的弹性部件31、32。因此,弹性部件31、32分别以沿径向被压缩的状态被介设。因此,弹性部件31、32被弹性按压在槽部16b、16c的底部和左右的侧壁部、以及第4齿轮26的内周面。本实施方式的弹性部件31、32是橡胶材料的O型环。因此,能够易于组装。另外,通过将2个弹性部件31、32配置在轴向上,第4齿轮26相对于最终轴16的相对位移被更可靠地缓冲,并且第4齿轮的姿势稳定。
在第4齿轮26的内周孔26a上也设置有用于插入键30的键槽(最终齿轮键槽)26b。第4齿轮26以H7(“H7”是JIS中规定的“配合的识别记号”)程度的配合公差被支承在最终轴16上。因此,在第4齿轮26的内周孔26a与最终轴16的外周面之间设有极小的间隙(clearance)。因此,与压入配合的情况不同,第4齿轮26以在绕输出轴线S的旋转方面允许包含径向位移的微小位移的状态被支承。
在键30的左右分别设置有向输出轴线S方向伸出的伸出部30a、30b。如图3所示,伸出部30a、30b分别向弹性部件31、32的外周侧(上侧)伸出。伸出部30a、30b限制弹性部件31、32进入第4齿轮26侧的键槽26b,防止弹性部件31、32的损伤。
由固定2个轴承27、28的锁紧螺母33来限制第4齿轮26向旋转刀具侧的位移。通过挡圈34来限制第4齿轮26向与旋转刀具相反一侧的位移。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第4齿轮26的缓冲结构,允许作为最终齿轮的第4齿轮26相对于最终轴16在旋转方向或径向上的相对位移位于配合程度的微小范围内。据此,在无负载时,与现有技术相比,作用于第4齿轮26的惯性力矩变小。因此,能够减小第4齿轮26与第3齿轮23的啮合齿的排斥(碰撞振动),而降低咔嗒咔嗒音等齿轮音。
另外,第4齿轮26相对于最终轴16的相对位移被弹性部件31、32缓冲,据此,抑制了啮合齿的排斥(碰撞振动),从而降低了齿轮音。
另外,作为最终齿轮的第4齿轮26,通过采用斜齿轮,能够减小与第3齿轮23啮合时产生的齿隙,并且第4齿轮26在旋转方向、径向和输出轴线S方向上的位移可被弹性部件31、32缓冲。因此,减小了第4齿轮26在无负载时的惯性力矩向各方向的作用,能够更可靠地减小与第3齿轮23之间的啮合齿的排斥,从而进一步降低了齿轮音。
另外,作为第4齿轮26,当使用斜齿轮或螺旋锥齿轮(spiral bevel gear)等具有螺旋的齿轮时,由于轴向的力作用于最终齿轮,因此,容易产生沿轴向的振动。在该情况下,除了旋转方向和径向之外,还允许沿轴向的相对位移。据此,减小了无负载时的惯性力矩向各方向的作用,由此更可靠地降低与中间齿轮之间的啮合齿的排斥,从而降低了齿轮音。
另外,2个弹性部件31、32以沿径向被压缩的状态被介设在最终轴16与第4齿轮26之间。据此,能更可靠地缓冲第4齿轮26相对于最终轴16在旋转方向、径向或者输出轴线S方向上的位移,减小了啮合齿相对于第3齿轮23的排斥。另外,除了弹性部件31、32的弹力之外,通过在弹性部件31、32与最终轴16之间、弹性部件31、32与第4齿轮26之间产生的摩擦滑动,也能够降低无负载时的齿轮音。
另外,在键30上设置有向输出轴线S方向即弹性部件31、32的侧方伸出的伸出部30a、30b。因此,能够使弹性部件31、32接近键30而配置。据此,提高了对第4齿轮26相对于最终轴16的相对位移的缓冲功能,限制弹性部件31、32进入键槽26b内。当弹性部件31、32变形后进入与最终轴16侧的键槽16a相向的第4齿轮26侧的键槽26b内时,会损坏弹性部件31、32的缓冲功能,并且还会损伤弹性部件31、32。但是,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保持弹性部件31、32的缓冲功能,并且防止损伤。另外,由于伸出部30a、30b抑制弹性部件31、32从槽部16b、16c脱离,因此,保持了缓冲功能,预防弹性部件31、32的损伤。
对于以上说明的第4齿轮26的缓冲支承结构,可以施加各种变更。例如,例示了第3齿轮23和第4齿轮26为斜齿轮的情况,但也可同样适用于为直齿轮的情况。另外,也可以省略设置在键30上的伸出部30a、30b。
<第2实施方式>
图6~图8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缓冲支承结构。对于不需要变更的部件和结构,使用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标记,并省略说明。作为第4齿轮26与最终轴16的结合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缓冲支承结构也不采用压入配合方式而是采用键结合方式。因此,第4齿轮26通过以H7程度的配合公差被支承于最终轴16而使第4齿轮26在旋转方向、径向上具有微小的间隙。本实施方式的键30不具有第1实施方式的伸出部30a、30b。
另外,第1实施方式的弹性部件31、32被配置在键30的输出轴线S方向的左右两处。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3个弹性部件35被配置在围绕输出轴线S的3个部位。
如图7和图8所示,在第4齿轮26的内周孔26a中除了1个键槽26b之外,还设置有3个矩形的槽部26c。3个槽部26c被设置在围绕输出轴线S的三等分位置。在相邻的2个槽部26c之间配置有键槽26b。3个槽部26c与键槽26b相同,从内周孔26a的左端到右端呈直线状贯穿。在3个槽部26c内,弹性地嵌入有棱柱形的弹性部件35。
沿第4齿轮26的内周孔26a嵌入的3个弹性部件35以被最终轴16的外周面弹性按压的状态被介设。
如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4齿轮26的输出轴线S方向上的位移由介设在锁紧螺母33的内周侧的套筒36和挡圈34限制。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缓冲支承结构,第4齿轮26相对于最终轴16也以在旋转方向、径向和轴向上能在因配合程度的间隙而产生的微小的范围内位移的方式被支承。据此,在无负载时,惯性力矩的作用变小,与第3齿轮23的排斥减小,从而降低了齿轮音。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不是将第1实施方式那样的O型环等圆环形的弹性部件31、32,而是将更简单形状的棱柱形等柱形的弹性部件35介设在最终轴16与第4齿轮26之间。据此,允许最终轴16和第4齿轮26的相对位移,减小了作用在第4齿轮26上的惯性力矩,从而能够抑制中间齿轮对啮合齿的排斥。另外,第4齿轮26相对于最终轴16的相对位移被缓冲,啮合齿的排斥被抑制。
另外,例如,通过将直线状的槽部26c与内周孔26a的键槽26b一起加工,能够降低加工成本。另外,与在最终轴16侧加工槽部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加工成本。
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了介设有3个棱柱形的弹性部件35的结构,但也可以将圆柱形的弹性部件介设在第4齿轮26的内周孔26a与最终轴16之间的、围绕输出轴线S的2个部位或4个部位以上的部位。
<第3实施方式>
图9~图11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缓冲支承结构。对于不需要变更的部件和结构,使用与第2实施方式相同的标记,并省略说明。
作为第4齿轮26与最终轴16的结合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缓冲支承结构也不采用压入配合方式而是采用键结合方式。因此,第4齿轮26通过以H7程度的配合公差被支承于最终轴16而使第4齿轮26在旋转方向、径向上具有微小的间隙。在本实施方式中也与第2实施方式相同,键30不具有第1实施方式的伸出部30a、30b。
如图9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弹性部件38为圆环形,被第4齿轮26的旋转刀具侧的端面弹性按压。在将旋转刀具侧的2个轴承27、28沿输出轴线S方向固定的锁紧螺母33的内周侧介设有套筒37。例如,套筒37被压入最终轴16的外周侧,在旋转方向、径向和输出轴线S方向上被固定。
在套筒37的与旋转刀具相反一侧的端部设置有向径向伸出的凸缘部37a。在凸缘部37a与第4齿轮26的旋转刀具侧的端面之间,沿输出轴线S方向弹性地夹入有1个弹性部件38。第4齿轮26向与旋转刀具相反一侧的位移与第1、第2实施方式相同,由挡圈34限制。因此,即使在第4齿轮26的螺旋角较大的情况下,通过在最终轴16与第4齿轮26之间以沿轴向压缩的状态被介设的弹性部件38,第4齿轮26相对于最终轴16除了在旋转方向、径向之外,特别是在轴向上的相对位移也被高效地缓冲。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使用1个橡胶制的O型环作为弹性部件38。在凸缘部37a的与旋转刀具相反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台阶部37b,该台阶部37b限制弹性部件38向径向的位移。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缓冲支承结构,第4齿轮26也相对于最终轴16也以在旋转方向、径向和轴向上因配合程度的间隙而产生的微小的范围内能够位移的方式被支承于最终轴16。据此,在无负载时,惯性力矩的作用变小,与第3齿轮23的排斥减小,从而降低了齿轮音。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第4齿轮26相对于最终轴16在旋转方向、径向和输出轴线S方向的相对位移也被弹性部件38缓冲。因此,啮合齿相对于第3齿轮23的排斥被抑制,从而降低了齿轮音。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弹性部件38,例示了夹持1个O型环的结构,但也可以是夹持多个O型环的结构、或者夹持1个圆板形的弹性片材或圆筒形的弹性套筒的结构。另外,也可以是沿着凸缘部37a的周向夹持多个弹性凸部的结构。
可以将第1~第3实施方式的缓冲支承结构组合。在第1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将弹性部件31、32安装在最终轴16侧的结构,但也可以将弹性部件31、32安装在最终齿轮26的内周孔26a侧或者安装在最终轴16侧和最终齿轮26的内周孔26a侧双方上。安装在最终轴16侧或最终齿轮26的内周孔26a侧的弹性部件可以是1个,也可以是2个以上。
此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将弹性部件35安装在最终齿轮26的内周孔26a侧的结构,但也可以将弹性部件35安装在最终轴16侧或者安装在最终齿轮26的内周孔26a侧和最终轴16侧双方上。在任何情况下,除了将弹性部件35配置在围绕轴的三等分位置之外,也可以配置在围绕轴的1个部位、2个部位、或者4个部位以上。
另外,在第1~第3实施方式中,例示了马达轴线M、中间轴线J、输出轴线S彼此平行的齿轮列20,但在使锥齿轮介设于中间而使各轴线交叉的齿轮列中,通过应用例示的缓冲支承结构,也能够得到同样的作用效果。
此外,各实施方式的缓冲支承结构不限于具有中间轴22的二级减速,也能够应用于三级以上的减速齿轮列、或者除了齿轮列外还一并存在有带传动机构的减速齿轮部。
另外,在介设有惰轮的齿轮列中也能够应用各实施方式的缓冲支承结构,其中,惰轮是与驱动侧的齿轮及从动侧(最终轴)的齿轮双方啮合且不是用于减速而仅用于确保轴间距离的齿轮。
此外,各实施方式的缓冲支承结构不限于木材切割用的便携式圆锯,也能够适用于具有金刚石砂轮作为刀具的切割机、具有砂轮作为旋转刀具的圆盘研磨机等其他方式的便携式切割机。另外,本发明不仅适用于便携式切割机,也可以广泛地适用于钻孔工具、螺钉拧紧工具、圆盘研磨机或抛光机等其他方式的输出旋转动力的电动工具的减速部。
[附图标记说明]
W:被切割件;1:便携式切割机;2:基座;2a:窗部;10:切割机主体;11:电动马达;11a:马达轴;11b、11c:轴承;11d:马达外壳;11e:定子;11f:转子;11g:第1齿轮;12:旋转刀具;12a:外凸缘;12b:内凸缘;12c:固定螺钉;13:手柄部;14:固定罩;15:减速齿轮部;15a:齿轮外壳;16:最终轴(输出轴);16a:键槽;16b、16c:槽部;17:可动罩;18:开关操作柄;20:齿轮列;21:第2齿轮;22:中间轴;23:第3齿轮;24、25:轴承;26:第4齿轮(最终齿轮);26a:内周孔;26b:键槽;26c:槽部;27、28、29:轴承;30:键;30a、30b:伸出部;31、32:弹性部件(第1实施方式);33:锁紧螺母;34:挡圈;35:弹性部件(第2实施方式);37:套筒;37a:凸缘部;37b:台阶部;38:弹性部件(第3实施方式)。

Claims (15)

1.一种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
具有刀具、电动马达和齿轮列,其中,
所述电动马达具有马达轴;
所述齿轮列用于将所述电动马达的旋转输出传递给所述刀具,且所述齿轮列具有第1齿轮、中间轴、中间齿轮、最终轴、最终齿轮和弹性部件,其中,
所述第1齿轮被所述马达轴支承;
所述中间齿轮与所述第1齿轮啮合,且被所述中间轴支承;
所述最终轴的顶端部被安装于所述刀具;
所述最终齿轮与所述中间齿轮啮合,且被所述最终轴支承;
所述弹性部件被介设于所述最终轴和所述最终齿轮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部件在所述最终轴与所述最终齿轮之间被弹性按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最终齿轮为具有螺旋的齿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最终齿轮为斜齿轮或螺旋锥齿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部件在所述最终轴与所述最终齿轮之间沿径向被压缩。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部件为圆环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最终轴具有沿周向延伸的圆环形的槽部,
所述弹性部件被配置于所述槽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最终齿轮具有沿周向延伸的圆环形的槽部,
所述弹性部件被配置于所述槽部。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
2个所述弹性部件沿轴向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将所述最终齿轮与所述最终轴结合的键,
所述最终轴具有与圆环形的所述槽部交叉的最终轴键槽,
所述最终齿轮具有与圆环形的所述槽部交叉的最终齿轮键槽,
所述键具有伸出部,该伸出部用于限制所述弹性部件进入所述最终齿轮键槽。
11.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部件为柱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最终轴具有沿轴向延伸的直线状的槽部,
所述弹性部件被配置于所述槽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最终齿轮具有沿轴向延伸的直线状的槽部,
所述弹性部件被配置于所述槽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部件为棱柱形,
多个所述弹性部件被配置于围绕所述最终齿轮的内周孔的轴线形成的多个所述槽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最终轴具有沿径向伸出的伸出部,
所述弹性部件在所述伸出部和所述最终齿轮之间沿轴向被压缩。
CN201980057783.8A 2018-10-02 2019-08-29 电动工具 Pending CN11263859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87325A JP7185472B2 (ja) 2018-10-02 2018-10-02 電動工具
JP2018-187325 2018-10-02
PCT/JP2019/033841 WO2020071014A1 (ja) 2018-10-02 2019-08-29 電動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38590A true CN112638590A (zh) 2021-04-09

Family

ID=700557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57783.8A Pending CN112638590A (zh) 2018-10-02 2019-08-29 电动工具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607791B2 (zh)
JP (1) JP7185472B2 (zh)
CN (1) CN112638590A (zh)
DE (1) DE112019004075T5 (zh)
WO (1) WO2020071014A1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30591A (ja) * 2004-11-05 2006-05-25 Hitachi Koki Co Ltd 電動工具及び電動工具用歯車装置
CN101403425A (zh) * 2007-10-05 2009-04-08 株式会社牧田 电动工具的减速机构
CN201735891U (zh) * 2009-02-27 2011-02-09 株式会社牧田 电动工具的减速机构
CN102307707A (zh) * 2009-02-09 2012-01-04 株式会社牧田 电动工具
JP2016043475A (ja) * 2014-08-27 2016-04-04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携帯用切断機
JP2016222183A (ja) * 2015-06-02 2016-12-28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鞍乗型電動車両
CN107438500A (zh) * 2015-03-31 2017-12-05 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电动工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1956Y2 (zh) 1973-11-15 1977-01-18
JPS6169401A (ja) * 1984-09-13 1986-04-10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電動丸鋸
JP2002137179A (ja) 2000-08-04 2002-05-14 Hitachi Koki Co Ltd 電動工具
JP4730580B2 (ja) * 2004-04-12 2011-07-20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電動工具及び歯車装置
JP4563074B2 (ja) 2004-05-12 2010-10-13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電動丸鋸
JP2006160168A (ja) * 2004-12-10 2006-06-22 Favess Co Ltd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30591A (ja) * 2004-11-05 2006-05-25 Hitachi Koki Co Ltd 電動工具及び電動工具用歯車装置
CN101403425A (zh) * 2007-10-05 2009-04-08 株式会社牧田 电动工具的减速机构
CN102307707A (zh) * 2009-02-09 2012-01-04 株式会社牧田 电动工具
CN201735891U (zh) * 2009-02-27 2011-02-09 株式会社牧田 电动工具的减速机构
JP2016043475A (ja) * 2014-08-27 2016-04-04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携帯用切断機
CN107438500A (zh) * 2015-03-31 2017-12-05 日立工机株式会社 电动工具
JP2016222183A (ja) * 2015-06-02 2016-12-28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鞍乗型電動車両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黄有斗: "《水泥工业技术革新经验汇编 第4辑》", 30 April 1987,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pages: 158 - 16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185472B2 (ja) 2022-12-07
JP2020055070A (ja) 2020-04-09
US11607791B2 (en) 2023-03-21
DE112019004075T5 (de) 2021-06-24
US20220088762A1 (en) 2022-03-24
WO2020071014A1 (ja) 2020-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452785B1 (en) Rotary tool
JP4730580B2 (ja) 電動工具及び歯車装置
EP2298504B1 (en) Power tool
KR101594975B1 (ko) 클러치 및 모터
RU2524019C2 (ru) Механизм для гашения удара зубчатой передачи
JP5566840B2 (ja) 回転工具
EP2295207B1 (en) Power tool
JP2009090393A (ja) 電動工具の減速機構
GB2303568A (en) Portable power tool with bevel gearing
CN112638590A (zh) 电动工具
WO2013127331A1 (en) Power tool and transmission thereof
EP2415563A1 (en) Impact tool
JP4501678B2 (ja) 振動ドリル
EP1872905A1 (en) Working tool
US9751204B2 (en) Hand-held power tool device
WO2007089039A1 (en) Power tool
JP2005324375A (ja) 電動丸鋸
WO2022178661A1 (en) Power tool having an anti-vibration assembly
JP5017186B2 (ja) 動力工具
EP1013377B1 (en) Power too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