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29309A - 一种组合动态扰流插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合动态扰流插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29309A
CN112629309A CN202011558946.1A CN202011558946A CN112629309A CN 112629309 A CN112629309 A CN 112629309A CN 202011558946 A CN202011558946 A CN 202011558946A CN 112629309 A CN112629309 A CN 1126293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oiler
carrier ring
dynamic
vortex
body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5894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29309B (zh
Inventor
柳林
顾晓奕
曹子勇
张玲
屈松正
奚颖
陈悦
吴政
缪昆
张琳
许伟刚
卜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155894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2930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293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293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293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293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24Arrangements for promoting turbulent flow of heat-exchange media, e.g. by plat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动态扰流插件,用于热交换设备的换热管内,其特征在于:包括扰流载体环(1)和两个以上的动态扰流片(2),扰流载体环(1)在使用状态下用于与换热管的内表面相配合,动态扰流片(2)设置在扰流载体环(1)上,在使用状态下动态扰流片(2)可随换热管中流动工质的作用而相对扰流载体环(1)摆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流动工质作用下摆动的动态扰流片,在兼顾增强湍流程度、干扰和破坏近壁面流体边界层的发展、强化换热管的传热性能基础上,更适用于具有一定浓度的含尘或其它颗粒的流体工质中,通过摆动的动态扰流片有效抑制近壁面的颗粒沉积,甚至由摆动提供的机械外力作用下,已沉积的颗粒物或颗粒层一定程度上可以被破坏清除。

Description

一种组合动态扰流插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动态扰流插件,用于热交换设备的换热管中。
背景技术
强化传热技术广泛应用于热交换设备中。扰流元件是常用的强化传热技术之一,多用于热交换设备内的换热管中。它可以干扰流体工质流动形态,增强湍流程度,一定程度上干扰和破坏近壁面流体边界层的发展,从而削弱传热热阻,增加换热管的传热性能。但是,常规的静态扰流元件对于流动工质流态的适应性不强,在不匹配的流态下产生的流动阻力可能会过大或者扰流效果不佳。另外,静态扰流元件通常适用于洁净流动工质,而在具有一定浓度的含尘或其它颗粒的流体工质条件下,对于干扰和破坏近壁面流体边界层发展的能力显著下降,且无法抑制壁面颗粒物的沉积和有效清除,反而由于自身的存在,加速了颗粒物的沉积,甚至导致流道的阻塞,因此存在一定局限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合动态扰流插件,用于热交换设备的换热管中,包括扰流载体环和两个以上的动态扰流片,扰流载体环在使用状态下用于与换热管的内表面相配合,动态扰流片设置在扰流载体环上,在使用状态下动态扰流片可随换热管中流动工质的作用而相对扰流载体环摆动。本发明中动态扰流片在扰流载体环上,热交换设备的换热管内工质流动冲刷动态扰流片,使动态扰流片在扰流载体环上摆动,通过摆动的动态扰流片有效抑制近壁面的颗粒沉积,甚至由摆动提供的机械外力作用下,已沉积的颗粒物或颗粒层一定程度上可以被破坏清除,避免颗粒物或者颗粒层在热交换设备中的换热管内壁上沉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扰流载体环用于与换热管内表面相贴合的外圆环面上开设有转动槽,动态扰流片上开设有转动口,扰流载体环穿过转动口,转动口与转动槽相对应,动态扰流片可在转动槽处相对扰流载体环摆动。本发明通过在动态扰流片上开设转动口,便于将动态扰流片安装于扰流载体环上,在扰流载体环上开设转动槽,再将动态扰流片安装在扰流载体环上后,可确保动态扰流片的安装不会对扰流载体环与换热管的安装产生干涉,同时也便于动态扰流片在使用时相对扰流载体环摆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动态扰流片包括片基体和切风刃,切风刃的一端与片基体连接,切风刃与片基体连接的一端的厚度与片基体的厚度相同,并且切风刃的厚度由片基体所在的一端朝另一端逐渐减小,转动口开设在片基体上远离切风刃的一端处。本发明中动态扰流片的片基体用于安装在扰流载体环上,由于片基体的厚度较切风刃大,连接强度大,在使用中不易发生形变,切风刃的厚度逐渐减小,减小对换热管内工质流动的阻力。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转动口远离切风刃的一侧构成动态扰流片的悬臂,悬臂的一端与片基体固定,另一端与片基体相分离,用于在将片基体套在扰流载体环上后与片基体固定,使转动口形成封闭的结构。本申请中悬臂一端与片基体分离的结构,可通过扳动悬臂使其弯曲变形而使转动口形成开口结构,可将扰流载体环伸入在转动口内,方便将动态扰流片安装在扰流载体环上,再扳动悬臂,将其自由端与片基体焊接固定即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限位套,转动口的一端延伸至片基体的边沿形成一端开口的结构,用于将扰流载体环从转动口开口的一端伸入转动口内,安装开口远离切风刃的一侧构成动态扰流片的悬臂,限位套在将片基体安装在扰流载体环上后固定在片基体上位于转动口开口的一侧,用于封闭转动口的开口。本申请中的转动口本身为一端开口的结构,可直接将扰流载体环从转动口的开口处伸入转动口内,方便动态扰流片的安装,设置限位套,将限位套设置在转动口的开口外,可阻止扰流载体环从转动口的开口处移出,避免本申请在使用中由于工质的作用而散开。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悬臂上远离切风刃的一侧开有凹口,限位套与片基体固定后,其远离切风刃的一侧与凹口相配合用于防止动态扰流片相对扰流载体环摆动时,限位套沿悬臂的长度方向摆动。本申请在悬臂上开设凹口,其与限位套相配合,使限位套在使用状态下靠近换热管内壁的一侧不凸出于悬臂,避免限位套与换热管内表面相抵而对动态扰流片的摆动产生干扰。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转动槽包括第一槽体单元、第二槽体单元和第三槽体单元,第一槽体单元和第三槽体单元对称的设置在第二槽体单元的两侧,并且与第二槽体单元相通,第一槽体单元和第三槽体单元呈等腰梯形状,并且第一槽体单元和第三槽体单元远离第二槽体单元一端的宽度大于另一端的宽度,动态扰流片相对扰流载体环摆动时,动态扰流片的两侧分别在第一槽体单元和第三槽体单元内活动。本申请中转动槽的形状对动态扰流片的摆动范围进行限定,在动态扰流片摆动至最大范围的时候,等腰梯形状第一槽体单元和第三槽体单元的腰抵住动态扰流片,阻止动态扰流片继续朝着同一方向摆动,在工质的持续作用下,动态扰流片往复摆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两个以上的连接臂,连接臂的一端与扰流载体环固定连接,并且连接臂位于扰流载体环的同一侧,连接臂的另一端用于和与其相邻的扰流载体环相接。本申请设置连接臂,在使用时,将多个本申请同时设置于换热管内,由连接臂连接,连接臂将本申请中的扰流载体环隔开,避免相邻的两个扰流载体环上的动态扰流片在摆动时产生相互干扰。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扰流载体环上开有多个形状与连接臂的端部形状相适配的连接槽,用于在与和其相邻的扰流载体环连接时,与该扰流载体环上的连接臂相配合。本申请在扰流载体环上开设连接槽,方便连接臂与扰载体环的连接,由于连接槽的形状与连接臂的形状相同,在将两者连接后,基本做到无连接缝隙,避免工质在连接缝隙沉积。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扰流载体环的两侧设置有斜倒角,用于在使用状态下降低流体工质通过时产生的额外压力损失。本申请中扰载体环上设置斜倒角,减小工质流经扰流载体环时产生的额外阻力,并且使本申请在换热管内的安装更稳定。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具有在流动工质作用下摆动的动态扰流片,在兼顾增强湍流程度、干扰和破坏近壁面流体边界层的发展、强化换热管的传热性能基础上,更适用于具有一定浓度的含尘或其它颗粒的流体工质中,通过摆动的动态扰流片有效抑制近壁面的颗粒沉积,甚至由摆动提供的机械外力作用下,已沉积的颗粒物或颗粒层一定程度上可以被破坏清除;另外,将多个组合动态扰流插件串联,通过调整各插件的串联角度和间距,使得动态扰流片根据工艺需要呈现出一定的排列规律,从而更有效地进行连续扰流,增强传热、抑制积尘,甚或清除沉积物。并且,每个该插件的边缘端面均进行了斜倒角的加工处理,更符合流体力学的需要,有效降低流体工质通过时产生的额外压力损失,以及抑制附近区域的颗粒物沉积或冲蚀。
附图说明
图1是组合动态扰流插件。
图2是扰流载体环。
图3是反映本发明中转动槽的示意图。
图4是反映本发明中转动槽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1的动态扰流片。
图6是实施例1的动态扰流片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1的动态扰流片的侧视图。
图8是实施例2的动态扰流片。
图9是实施例2的动态扰流片和限位套的安装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2中限位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立体状态下的局部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中动态扰流片摆动至另一状态的局部示意图。
图13是多个插件的相同角度串联组合示意图。
图14是多个插件的不同角度串联组合示意图。
图15是多个插件的不同间距串联组合示意图。
图16是反映插件边缘的斜倒角的示意图。
其中:1、扰流载体环;1-1、环基体;1-2、连接槽;1-3、连接臂;1-4、转动槽;1-5、第一槽体单元;1-6、第二槽体单元;1-7、第三槽体单元;2、动态扰流片;2-1、片基体;2-2、转动口;2-3、悬臂;2-4、切风刃;2-5、扫壁刃;2-6、安装缝;2-7、凹口;3、限位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7以及图11至图16所示的组合动态扰流插件,用于热交换设备的换热管中,该组合动态扰流插件包括扰流载体环1和两个以上的动态扰流片2,扰流载体环1在使用状态下用于与热管的内表面相配合,动态扰流片2设置在扰流载体环1上,在使用状态下动态扰流片2可随换热管中流体工质的作用而相对扰流载体环1摆动,本实施例中的扰流载体环1包括环基体1-1,环基体1-1的厚度为T,其中T是大于零的实数,环基体1-1通过薄金属带按照首尾相接成圆环状,再焊接固定,并经表面处理,剔除焊接痕迹,并保证圆度,本实施例以环基体1-1靠近其圆环中心线的圆环面为内表面,远离其中心线的圆环面为外表面,本实施例以设置六个动态扰流片2为例进行说明,其中六个动态扰流片2沿环基体1-1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即相邻的两个动态扰流片2间的夹角为60度。
本实施例在扰流载体环1的外圆环面用于在使用状态下与换热管的内表面相贴合,在环基体1-1的外表面上开设有转动槽1-4,在动态扰流片2上开设有长条形的转动口2-2,转动口2-2贯穿动态扰流片2的两侧,即转动口2-2的深度与扰流片2的厚度相同,本实施例中转动口2-2为矩形状,转动口2-2的长度为L,宽度为H,其中L和H均为大于零的实数,并且L大于H,转动口2-2的宽度H应略大于环基体1-1的厚度T,这样便于制造时动态扰流片2穿套在环基体1-1上,扰流载体环1穿过转动口2-2,转动口2-2与转动槽1-4相对应,动态扰流片2可在转动槽1-4处相对扰流载体环1摆动。本实施例中的转动槽1-4包括第一槽体单元1-5、第二槽体单元1-6和第三槽体单元1-7,第一槽体单元1-5和第三槽体单元1-7对称的设置在第二槽体单元1-6的两侧,并且与第二槽体单元1-6相通,第一槽体单元1-5和第三槽体单元1-7呈等腰梯形状,并且第一槽体单元1-5和第三槽体单元1-7远离第二槽体单元1-6一端的宽度大于另一端的宽度,第一槽体单元1-5与第三槽体单元1-7相互远离的一端的宽度相等,第一槽体单元1-5、第二槽体单元1-6和第三槽体单元1-7的深度相等,均为D,其中D为大于零的实数,并且D小于T,动态扰流片2在相对扰流载体环1摆动时,动态扰流片2的两侧分别在第一槽体单元1-5和第三槽体单元1-7内活动。本实施例中第一槽体单元1-5与第三槽体单元1-7的斜向最大距离为B,转动口2-2的长度L应大于转动槽1-4的斜向最大距离B,这样可保证动态扰流片2摆至限位的最大角度。等腰梯形状的第一槽体单元1-5和第三槽体单元1-7的两腰夹角用于限制动态扰流片2的摆动角度,矩形状的第二槽体单元1-6仅为加工槽,便于转动槽1-4的制造。
本实施例中的动态扰流片2包括片基体2-1和切风刃2-4,切风刃2-4的一端与片基体2-1连接,本实施例优选的片基体2-1与切风刃2-4一体成型,切风刃2-4与片基体2-1连接的一端的厚度与片基体2-1的厚度相同,并且切风刃2-4的厚度由片基体2-1所在的一端朝另一端厚度逐渐减小,转动口2-2开设在片基体2-1上远离切风刃2-4的一端处,本实施例中的切风刃2-4的一个表面与片基体2-1的表面共面,另一表面由于厚度的逐渐减小而形成内凹的弧面,此种不对称的减薄的切风刃2-4的厚度,更易于流体工质通过时产生一定的推力,促使动态扰流件2摆动。本实施例中的片基体2-1的两侧设置倒圆角,形成扫壁刃2-5,而扫壁刃2-5倒圆角的确定可以依据动态扰流片2在转动槽1-4内转动最大角度时与换热管内壁面紧密贴合所形成的曲线轮廓,切风刃2-4的两端用于与片基体2-1连接的一端与片基体2-1两端的倒圆角圆弧过渡。
本实施例实现动态扰流片2安装于环基体1-1上的具体结构是:在转动口2-2远离切风刃2-4的一侧构成动态扰流片2的悬臂2-3,悬臂2-3的宽度为W,本实施例中悬臂2-3的宽度W与转动槽1-4的深度D相等或略小于转动槽1-4的深度D,如此在使用时将扰流载体环1安放于换热管中时,悬臂2-3远离转动口2-2的一侧可与换热管的内表面相贴合或间具有较小的间隙,在动态扰流片2发生摆动时,悬臂2-3可刮动换热器热管的内表面,将换热器热管内表面上已沉积的颗粒物或颗粒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破坏清除,并且当插件放置于换热管中而动态扰流片2也卡入转动槽1-4时,可以更好的限位,且确保动态扰流片2可摆动,本实施例中的悬臂2-3的一端与片基体2-1固定,另一端在制造时与片基体2-1相分离,即形成悬臂2-3的自由端,悬臂2-3的自由端可随着悬臂2-3的弯曲形变而与片基体2-1接触或分离,在悬臂2-3弯曲时,转动口2-2形成开口的结构,在将扰流载体环1从转动口2-2的开口处伸入转动口2-2内,使片基体2-1套在扰流载体环1上后,再扳动悬臂2-2,使悬臂2-3的自由端与片基体2-1接触,在悬臂2-3与片基体2-1间形成安装缝2-6,再固定悬臂2-3的自由端与片基体2-1,本实施例优选的悬臂2-3的一端与片基体2-1一体成型,将动态扰流片2安装在环基体1-1上的方式是:先手动扳动悬臂2-3使悬臂2-3弯曲变形,此时转动口2-2不封闭,将环基体1-1从转动口2-2的开口处伸入转动口2-2内,再扳动悬臂2-3使其封闭转动口2-2,再将悬臂2-3的自由端与动态扰流片2于安装缝2-6处焊接固定,环基体1-1被限定于转动口2-2内。
本实施例可单独使用,也可以多个组合使用,为了方便多个本实施例的组合使用,本实施例还设置有两个以上的连接臂1-3,用于将两个本实施例的扰流插件连接实现串联,连接臂1-3的一端与扰流载体环1的环基体1-1固定连接,并且同一个扰流载体环1上的连接臂1-3位于扰流载体环1的同一侧,连接臂1-3的长度方向与扰载体环1中心线的方向平行,本实施例优选的连接臂1-3与环基体1-1一体成型制成,连接臂1-3的远离环基体1-1的一端用于在使用状态下和位于同一换热管内与其相邻的一个扰流载体环1相接。本实施例中同一扰流载体环1上的连接臂1-3长度相等,不同的扰流载体环1上的连接臂1-3的长度根据需要设置,其长度可相等,亦可不相等。本实施例中的连接臂1-3优选的沿着环基体1-1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如本实施例中每个环基体1-1上设置有三个连接臂1-3,三个连接臂1-3沿着环基体1-1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为了方便连接臂1-3和与其相连接的环基体1-1的连接,本实施例在扰流载体环1的环基体1-1上开有多个形状与连接臂1-3的端部形状相适配的连接槽1-2,用于在与和其相邻的扰流载体环1连接时,与该扰流载体环1上的连接臂1-3相配合,本实施例中连接臂1-3的厚度与环基体1-1位于转动槽1-4以外的部分的厚度相同,即连接臂1-3的厚度为T,本实施例中连接臂1-3远离环基体1-1中心线一侧的表面为与换热管内表面相贴合的圆弧面,本实施例中的连接槽1-2沿圆周方向均匀开设,并且连接槽1-2避开转动槽1-4开设,本实施例中连接槽1-2的形状可以是梯形、三角形、半圆形和矩形等。本实施例中连接槽1-2的数量大于或等于连接臂1-3的数量。
本实施例优选的在环基体1-1上设置连接臂1-3的一侧亦开设有多个连接槽1-2,并且位于连接臂1-3一侧的连接槽1-2与连接臂1-3交错设置,而远离连接臂1-3一侧的连接槽1-2的数量与连接臂1-3的数量可相等,也可不等,如本申请附图中位于远离连接臂1-3一侧的连接槽1-2的数量为连接臂1-3的两倍,并且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其中两个连接槽1-2分别与三根连接臂1-3相对的位置。本实施例通过选择不同长度的连接臂1-3的扰流插件,可调整相邻两个扰流插件间的距离,同时可通过将连接臂1-3与不同的连接槽1-2相配合,调整各扰流插件的相对角度,使得动态扰流片2根据工艺需要呈现出一定的排列规律,从而更有效地进行连续扰流,增强传热、抑制积尘,甚或清除沉积物。
本发明的扰流插件用于换热管中时,在流动工质作用下,所述动态扰流片2会随流态进行摆动,从而干扰流体工质流动形态,增强湍流程度,一定程度上干扰和破坏近壁面流体边界层的发展,从而削弱传热热阻,增加换热管的传热性能,并且由摆动提供的机械外力作用下,换热管内壁面中已沉积的颗粒物或颗粒层一定程度上可以被破坏清除。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做的另一种改进,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设置有限位套3,转动口2-2的一端延伸至片基体2-1的边沿开成一端开口的结构,用于将扰流载体环1从转动口2-2开口的一端伸入转动口2-2内,转动口远离切风刃2-4的一侧构成动态扰流片2的悬臂2-3,限位套3在将片基体2-1安装在扰流载体环1上后固定在片基体2-1上位于转动口2-2开口的一侧,用于封闭转动口2-2的开口,将动态扰流片2安装在扰流载体环1上,如图8至图10所示。
本实施例中的悬臂2-3上远离切风刃2-4的一侧开有凹口2-7,限位套3与片基体2-1固定后,其远离切风刃2-4的一侧与凹口2-7相配合用于防止动态扰流片2相对扰流载体环1摆动时,限位套3沿悬臂2-3的长度方向摆动。本实施例中的限位套3由两个平行设置的固定板和一个连接板构成,固定板的一端分别与连接板固定连接,并且连接板与固定板垂直,使限位套3构成截面形状为“匚”字形的开口结构,并且连接板的长度大于悬臂2-3的宽度W与转动口2-2的宽度H之和,在将动态扰流片2从转动口2-2开口的一端套在环其体1-1上后,再将限位套3从开口套在悬臂2-3上,并且使连接板与凹口2-7和底面相贴合,再将两个固定板分别与片基体2-1的两侧表面焊接固定即可。
本实施例除上述结构外,其余部分的结构均与实施例1相同,具体可参考实施例1,本实施例对该相同的结构不予赘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系在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基础上所做的进一步的改进,与上述实施例1或实施例2相比,本实施例中的扰流载体环1的两侧设置有斜倒角θ,且0°<θ<90°,用于在使用状态下降低流体工质通过时产生的额外压力损失,本实施例中的斜倒角设置在扰流载体环1上除连接槽1-2以外的部分。本实施例在扰载体环1的边缘端面均进行了倾斜倒角的加工处理,更符合流体力学的需要,有效降低流体工质通过时产生的额外压力损失,以及抑制附近区域的颗粒物沉积或冲蚀。
本实施例除上述结构外,其余部分的结构均与实施例1或实施例2相同,具体可参考实施例1或实施例2,本实施例对该相同的结构不予赘述。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了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式实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它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组合动态扰流插件,用于热交换设备的换热管内,其特征在于:包括扰流载体环(1)和两个以上的动态扰流片(2),扰流载体环(1)在使用状态下用于与换热管的内表面相配合,动态扰流片(2)设置在扰流载体环(1)上,在使用状态下动态扰流片(2)可随换热管中流动工质的作用而相对扰流载体环(1)摆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动态扰流插件,其特征在于:扰流载体环(1)用于与换热管内表面相贴合的外圆环面上开设有转动槽(1-4),动态扰流片(2)上开设有转动口(2-2),扰流载体环(1)穿过转动口(2-2),转动口(2-2)与转动槽(1-4)相对应,动态扰流片(2)可在转动槽(1-4)处相对扰流载体环(1)摆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动态扰流插件,其特征在于:动态扰流片(2)包括片基体(2-1)和切风刃(2-4),切风刃(2-4)的一端与片基体(2-1)连接,切风刃(2-4)与片基体(2-1)连接的一端的厚度与片基体(2-1)的厚度相同,并且切风刃(2-4)的厚度由片基体(2-1)所在的一端朝另一端逐渐减小,转动口(2-2)开设在片基体(2-1)上远离切风刃(2-4)的一端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动态扰流插件,其特征在于:转动口(2-2)远离切风刃(2-4)的一侧构成动态扰流片(2)的悬臂(2-3),悬臂(2-3)的一端与片基体(2-1)固定,另一端与片基体(2-1)相分离,用于在将片基体(2-1)套在扰流载体环(1)上后与片基体(2-1)固定,使转动口(2-2)形成封闭的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动态扰流插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套(3),转动口(2-2)的一端延伸至片基体(2-1)的边沿形成一端开口的结构,用于将扰流载体环(1)从转动口(2-2)开口的一端伸入转动口(2-2)内,转动口(2-2)远离切风刃(2-4)的一侧构成动态扰流片(2)的悬臂(2-3),限位套(3)在将片基体(2-1)安装在扰流载体环(1)上后固定在片基体(2-1)上位于转动口(2-2)开口的一侧,用于封闭转动口(2-2)的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动态扰流插件,其特征在于:悬臂(2-3)上远离切风刃(2-4)的一侧开有凹口(2-7),限位套(3)与片基体(2-1)固定后,其远离切风刃(2-4)的一侧与凹口(2-7)相配合用于防止动态扰流片(2)相对扰流载体环(1)摆动时,限位套(3)沿悬臂(2-3)的长度方向摆动。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任一项所述的组合动态扰流插件,其特征在于:转动槽(1-4)包括第一槽体单元(1-5)、第二槽体单元(1-6)和第三槽体单元(1-7),第一槽体单元(1-5)和第三槽体单元(1-7)对称的设置在第二槽体单元(1-6)的两侧,并且与第二槽体单元(1-6)相通,第一槽体单元(1-5)和第三槽体单元(1-7)呈等腰梯形状,并且第一槽体单元(1-5)和第三槽体单元(1-7)远离第二槽体单元(1-6)一端的宽度大于另一端的宽度,动态扰流片(2)在相对扰流载体环(1)摆动时,动态扰流片(2)的两侧分别在第一槽体单元(1-5)和第三槽体单元(1-7)内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组合动态扰流插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以上的连接臂(1-3),连接臂(1-3)的一端与扰流载体环(1)固定连接,并且连接臂(1-3)位于扰流载体环(1)的同一侧,连接臂(1-3)的另一端用于和与其相邻的扰流载体环(1)相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合动态扰流插件,其特征在于:扰流载体环(1)上开有多个形状与连接臂(1-3)的端部形状相适配的连接槽(1-2),用于在与和其相邻的扰流载体环(1)连接时,与该扰流载体环(1)上的连接臂(1-3)相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组合动态扰流插件,其特征在于:扰流载体环(1)的两侧设置有斜倒角,用于在使用状态下降低流体工质通过时产生的额外压力损失。
CN202011558946.1A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组合动态扰流插件 Active CN1126293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58946.1A CN112629309B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组合动态扰流插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58946.1A CN112629309B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组合动态扰流插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29309A true CN112629309A (zh) 2021-04-09
CN112629309B CN112629309B (zh) 2022-06-03

Family

ID=753250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58946.1A Active CN112629309B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组合动态扰流插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2930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53559A (zh) * 2022-03-17 2022-04-15 山东华业阳光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集热管
CN117470719A (zh) * 2023-12-27 2024-01-30 山西省生态环境监测和应急保障中心(山西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具有多功能的环境监测机器人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00711A1 (en) * 1987-07-18 1989-01-25 Ford Motor Company Limited Turbulence-producing insert for a heat exchanger
DE4028437A1 (de) * 1990-09-07 1992-03-12 Behr Gmbh & Co Waermetauscher
CN101762203A (zh) * 2008-12-23 2010-06-30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换热管内边界层剪切扰动径向混流装置
CN102645120A (zh) * 2012-05-10 2012-08-22 北京化工大学 换热管内低驱动扰流转子
CN102878856A (zh) * 2012-10-25 2013-01-16 北京化工大学 折流扰流组合式强化传热内插件
CN103217055A (zh) * 2013-05-02 2013-07-24 北京化工大学 换热管内异旋向组合式转子
CN103411474A (zh) * 2013-08-27 2013-11-27 北京化工大学 换热管内高扰流球形转子
KR101716086B1 (ko) * 2016-05-10 2017-03-14 신경재 열교환 장치용 유체 이송 파이프 내 삽입 장치
CN109813169A (zh) * 2019-03-25 2019-05-28 湖南科技大学 一种弹性管束振动增强换热型太阳能腔体吸热器
CN110608288A (zh) * 2019-09-24 2019-12-24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密封腔体
CN210400134U (zh) * 2019-08-05 2020-04-24 南乐县富强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螺旋纽带式扰流器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00711A1 (en) * 1987-07-18 1989-01-25 Ford Motor Company Limited Turbulence-producing insert for a heat exchanger
DE4028437A1 (de) * 1990-09-07 1992-03-12 Behr Gmbh & Co Waermetauscher
CN101762203A (zh) * 2008-12-23 2010-06-30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换热管内边界层剪切扰动径向混流装置
CN102645120A (zh) * 2012-05-10 2012-08-22 北京化工大学 换热管内低驱动扰流转子
CN102878856A (zh) * 2012-10-25 2013-01-16 北京化工大学 折流扰流组合式强化传热内插件
CN103217055A (zh) * 2013-05-02 2013-07-24 北京化工大学 换热管内异旋向组合式转子
CN103411474A (zh) * 2013-08-27 2013-11-27 北京化工大学 换热管内高扰流球形转子
KR101716086B1 (ko) * 2016-05-10 2017-03-14 신경재 열교환 장치용 유체 이송 파이프 내 삽입 장치
CN109813169A (zh) * 2019-03-25 2019-05-28 湖南科技大学 一种弹性管束振动增强换热型太阳能腔体吸热器
CN210400134U (zh) * 2019-08-05 2020-04-24 南乐县富强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螺旋纽带式扰流器
CN110608288A (zh) * 2019-09-24 2019-12-24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密封腔体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姬长发 等: "《插入扰流元件换热管强化换热效果分析》", 《化工学报》 *
王嘉毅 等: "《内置开孔梯形波带换热管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 《机械设计与制造》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53559A (zh) * 2022-03-17 2022-04-15 山东华业阳光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集热管
CN114353559B (zh) * 2022-03-17 2022-05-27 山东华业阳光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集热管
CN117470719A (zh) * 2023-12-27 2024-01-30 山西省生态环境监测和应急保障中心(山西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具有多功能的环境监测机器人
CN117470719B (zh) * 2023-12-27 2024-03-12 山西省生态环境监测和应急保障中心(山西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具有多功能的环境监测机器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29309B (zh) 2022-06-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29309B (zh) 一种组合动态扰流插件
JP4707388B2 (ja) 煤を含有する燃焼排気ガス用の伝熱管並びにこの伝熱管を組み付けた熱交換器
JPH11108578A (ja) Egrガス冷却装置
JPH08291988A (ja) 熱交換器の構造
WO2014059893A1 (zh) 一种热交换器
CN103090713B (zh) 热交换器
ITRM970512A1 (it) Alette per scambiatore di calore di un condizionatore di aria
CN206131846U (zh) 复合双金属免切涂一次成型散热管
CN107024132B (zh) 一种用于热交换器的翅片及热交换器
JPH08170890A (ja) クロスフィン熱交換器
CN211626218U (zh) 一种具有扰流腔结构的h型翅片管
CN211317039U (zh) 一种换热器的翅片、换热器及空调
CN211575931U (zh) 一种盘状散热结构
CN113108638A (zh) 一种带有三角小翼的一体化翅片
JPS59185992A (ja) 熱交換器
CN221280046U (zh) 一种换热通道及换热器
CN215725328U (zh) 一种列管式换热器
CN206709356U (zh) 离心风机换热器及应用其的空调器
CN216554586U (zh) 离心风机叶轮用降噪叶片及应用其的叶轮、离心风机
JPS63210596A (ja) プレ−トフインチユ−ブ熱交換器
CN217330855U (zh) 一种表面冲压金字塔的双面强化传热管
CN211258835U (zh) 散热器及其散热管
CN216205479U (zh) 一种基于类椭圆水道的铸铝散热器
CN212512624U (zh) 一种耐腐蚀和易于清洗的涡流热膜换热器
WO2022135623A1 (en) Tubular shell heat exchanger with sheet baffl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