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26705B - 一种整体环形三维间隔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整体环形三维间隔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26705B
CN112626705B CN202011475399.0A CN202011475399A CN112626705B CN 112626705 B CN112626705 B CN 112626705B CN 202011475399 A CN202011475399 A CN 202011475399A CN 112626705 B CN112626705 B CN 1126267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pe
interweaving
ropes
thick
w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7539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26705A (zh
Inventor
黄锦波
祝成炎
张红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ci Tech University ZST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ci Tech University ZST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ci Tech University ZST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ci Tech University ZSTU
Priority to CN20201147539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2670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267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267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267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267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CBRAIDING OR MANUFACTURE OF LACE, INCLUDING BOBBIN-NET OR CARBONISED LACE; BRAIDING MACHINES; BRAID; LACE
    • D04C1/00Braid or lace, e.g. pillow-lace;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 D04C1/06Braid or lace serving particular purpo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整体环形三维间隔织物及其织造方法,包括环形立体织物,所述环形立体织物包括中间粗绳和外包裹绳,所述中间粗绳外部同向沿其长度方向贴合合拢有多个相互贴合的外围粗绳,位于所述中间粗绳外部呈环状缠绕有内第一交织绳,内第一交织绳呈波浪贴合缠绕在外围粗绳上,位于所述中间粗绳外部呈环状缠绕有内第二交织绳。本发明通过设置的中间粗绳和多根相互合拢贴合在中间粗绳上的外围粗绳保证整个呈环形分布的编织物骨架的稳定性,当内第一交织绳和内第二交织绳呈相互对称的波浪状对多根外围粗绳进行缠绕,保证整个环形分布的编织物的稳定性,并且最后在外部缠绕有外包裹绳,保证整个环形编织物的外部平整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整体环形三维间隔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整体环形三维间隔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三维编织技术是二维编织技术的扩展,在三维编织时纱线通过位置转换实现相互旋转或正交交织形成具有整体结构的织物,三维织物具有独特的结构,其结构复杂,形状各异,种类繁多。封顶三维织物是封顶三维织物复合材料制件的支撑体,在三维织物中属于异型织物,形状特殊,性能要求高、整体性要求好。然而,市面上的三维织物都是为了追求其强度、刚性,忽略了其柔软性和透气性,如果是制成衣物,人体在长时间使用时容易产生疲劳感。
现有技术中编织物都是通过单一的中间粗绳外部直接缠绕包裹绳,导致编织物容易出现坍塌情况,使用寿命较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整体环形三维间隔织物及其织造方法,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整体环形三维间隔织物,包括环形立体织物(1),所述环形立体织物包括中间粗绳和外包裹绳,所述中间粗绳外部同向沿其长度方向贴合合拢有多个相互贴合的外围粗绳,位于所述中间粗绳外部呈环状缠绕有内第一交织绳,内第一交织绳呈波浪贴合缠绕在外围粗绳上,位于所述中间粗绳外部呈环状缠绕有内第二交织绳,内第二交织绳呈波浪贴合缠绕在外围粗绳上;外包裹绳倾斜缠绕包裹在多根所述外围粗绳的外壁。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外围粗绳和中间粗绳的编织纱线为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芳纶纤维、碳纤维,玻璃纤维和石英纤维、高性能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内第一交织绳和内第二交织绳呈交错状分布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外围粗绳和中间粗绳均为尼龙绳。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位于所述内第一交织绳和内第二交织绳均为棉绳,位于所述内第一交织绳和内第二交织绳均为股编织棉绳。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整体环形三维间隔织物的织造步骤如下:
S1:在进行编织初期,首先将中间粗绳和多根外围粗绳进行合拢,并且保证首尾端部呈环形相接,并且进行缝制连接;
S2:将内第一交织绳和内第二交织绳的首端均缠绕一圈在中间粗绳首端,然后将内第一交织绳和内第二交织绳呈相互对称的波浪状对多根外围粗绳进行缠绕,这种缠绕呈无线循环的过程,直至整个编织步骤的结束;
S3:将外包裹绳的首端与内第一交织绳和内第二交织绳的首端一并合拢缝接,然后再将外包裹绳呈倾斜的包裹状进行紧密缠绕在外围粗绳外部;
S4:在进行缠绕过程中需要保证各个绳线的紧密性;
S5:整个编织结束后,将外包裹绳以及内第一交织绳和内第二交织绳的尾端塞入外围粗绳之间,并且进行缝制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设置的中间粗绳和多根相互合拢贴合在中间粗绳上的外围粗绳保证整个呈环形分布的编织物骨架的稳定性。
2.本发明当内第一交织绳和内第二交织绳呈相互对称的波浪状对多根外围粗绳进行缠绕,保证整个环形分布的编织物的稳定性,并且最后在外部缠绕有外包裹绳,保证整个环形编织物的外部平整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整体环形三维间隔织物及其织造方法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整体环形三维间隔织物及其织造方法的外围粗绳和中间粗绳分布位置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整体环形三维间隔织物及其织造方法的外包裹绳与外围粗绳上编织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中:1、环形立体织物;11、外包裹绳;12、外围粗绳;13、内第一交织绳;14、内第二交织绳;15、中间粗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整体环形三维间隔织物,包括环形立体织物1,环形立体织物1包括中间粗绳15和外包裹绳11,中间粗绳15外部同向沿其长度方向贴合合拢有多个相互贴合的外围粗绳12,位于中间粗绳15外部呈环状缠绕有内第一交织绳13,内第一交织绳13呈波浪贴合缠绕在外围粗绳12上,位于中间粗绳15外部呈环状缠绕有内第二交织绳14,内第二交织绳14呈波浪贴合缠绕在外围粗绳12上;外包裹绳11倾斜缠绕包裹在多根外围粗绳12的外壁。
本实施例中,由于设置的中间粗绳15和多根相互合拢贴合在中间粗绳15上的外围粗绳12保证整个呈环形分布的编织物骨架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当内第一交织绳13和内第二交织绳14呈相互对称的波浪状对多根外围粗绳12进行缠绕,保证整个环形分布的编织物的稳定性,并且最后在外部缠绕有外包裹绳11,保证整个环形编织物的外部平整效果。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外围粗绳12和中间粗绳15的编织纱线为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芳纶纤维、碳纤维,玻璃纤维和石英纤维、高性能纤维中的至少一种,内第一交织绳13和内第二交织绳14呈交错状分布设置,保证编织物的抗拉强度。
进一步的,外围粗绳12和中间粗绳15均为尼龙绳,强度高,不易变形,位于内第一交织绳13和内第二交织绳14均为棉绳,舒适性较高,位于内第一交织绳13和内第二交织绳14均为32股编织棉绳,保证穿戴者的舒适性和吸汗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整体环形三维间隔织物的织造步骤如下:
S1:在进行编织初期,首先将中间粗绳15和多根外围粗绳12进行合拢,并且保证首尾端部呈环形相接,并且进行缝制连接;
S2:将内第一交织绳13和内第二交织绳14的首端均缠绕一圈在中间粗绳15首端,然后将内第一交织绳13和内第二交织绳14呈相互对称的波浪状对多根外围粗绳12进行缠绕,这种缠绕呈无线循环的过程,直至整个编织步骤的结束;
S3:将外包裹绳11的首端与内第一交织绳13和内第二交织绳14的首端一并合拢缝接,然后再将外包裹绳11呈倾斜的包裹状进行紧密缠绕在外围粗绳12外部;
S4:在进行缠绕过程中需要保证各个绳线的紧密性;
S5:整个编织结束后,将外包裹绳11以及内第一交织绳13和内第二交织绳14的尾端塞入外围粗绳12之间,并且进行缝制固定。
在一种整体环形三维间隔织物及其织造方法使用的时候,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为一种整体环形三维间隔织物及其织造方法,各个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使用时,在进行编织初期,首先将中间中间粗绳15和多根外围粗绳12进行合拢,并且保证首尾端部呈环形相接,并且进行缝制连接;将内第一交织绳13和内第二交织绳14的首端均缠绕一圈在中间粗绳15首端,然后将内第一交织绳13和内第二交织绳14呈相互对称的波浪状对多根外围粗绳12进行缠绕,这种缠绕呈无线循环的过程,直至整个编织步骤的结束;将外包裹绳11的首端与内第一交织绳13和内第二交织绳14的首端一并合拢缝接,然后再将外包裹绳11呈倾斜的包裹状进行紧密缠绕在外围粗绳12外部;在进行缠绕过程中需要保证各个绳线的紧密性;整个编织结束后,将外包裹绳11以及内第一交织绳13和内第二交织绳14的尾端塞入外围粗绳12之间,并且进行缝制固定。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整体环形三维间隔织物,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立体织物(1),所述环形立体织物(1)包括中间粗绳(15)和外包裹绳(11),所述中间粗绳(15)外部同向沿其长度方向贴合合拢有多个相互贴合的外围粗绳(12),位于所述中间粗绳(15)外部呈环状缠绕有内第一交织绳(13),内第一交织绳(13)呈波浪贴合缠绕在外围粗绳(12)上,位于所述中间粗绳(15)外部呈环状缠绕有内第二交织绳(14),内第二交织绳(14)呈波浪贴合缠绕在外围粗绳(12)上;外包裹绳(11)倾斜缠绕包裹在多根所述外围粗绳(12)的外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整体环形三维间隔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粗绳(12)和中间粗绳(15)的编织纱线为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芳纶纤维、碳纤维,玻璃纤维和石英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整体环形三维间隔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第一交织绳(13)和内第二交织绳(14)呈交错状分布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整体环形三维间隔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粗绳(12)和中间粗绳(15)均为尼龙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整体环形三维间隔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第一交织绳(13)和内第二交织绳(14)均为棉绳,所述内第一交织绳(13)和内第二交织绳(14)均为32股编织棉绳。
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整体环形三维间隔织物的织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进行编织初期,首先将中间粗绳(15)和多根外围粗绳(12)进行合拢,并且保证首尾端部呈环形相接,并且进行缝制连接;
S2:将内第一交织绳(13)和内第二交织绳(14)的首端均缠绕一圈在中间粗绳(15)首端,然后将内第一交织绳(13)和内第二交织绳(14)呈相互对称的波浪状对多根外围粗绳(12)进行缠绕,这种缠绕呈无线循环的过程,直至整个编织步骤的结束;
S3:将外包裹绳(11)的首端与内第一交织绳(13)和内第二交织绳(14)的首端一并合拢缝接,然后再将外包裹绳(11)呈倾斜的包裹状进行紧密缠绕在外围粗绳(12)外部;
S4:在进行缠绕过程中需要保证各个绳线的紧密性;
S5:整个编织结束后,将外包裹绳(11)以及内第一交织绳(13)和内第二交织绳(14)的尾端塞入外围粗绳(12)之间,并且进行缝制固定。
CN202011475399.0A 2020-12-14 2020-12-14 一种整体环形三维间隔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Active CN1126267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75399.0A CN112626705B (zh) 2020-12-14 2020-12-14 一种整体环形三维间隔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75399.0A CN112626705B (zh) 2020-12-14 2020-12-14 一种整体环形三维间隔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26705A CN112626705A (zh) 2021-04-09
CN112626705B true CN112626705B (zh) 2022-08-23

Family

ID=753127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75399.0A Active CN112626705B (zh) 2020-12-14 2020-12-14 一种整体环形三维间隔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26705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36091B2 (ja) * 1995-05-22 1999-08-23 株式会社イノウエ ゴム芯入り組紐リング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9176972A (ja) * 1995-12-22 1997-07-08 Teruo Fujii 多用途輪紐組
CN1938478B (zh) * 2004-03-02 2011-10-05 德克斯悌勒股份有限公司 绳式结构
JP5806644B2 (ja) * 2012-05-31 2015-11-10 東京製綱株式会社 ハイブリッド心ロープ
KR101327290B1 (ko) * 2012-07-11 2013-11-11 (주)고려기업 합성섬유 라운드 슬링
CN203700704U (zh) * 2013-12-20 2014-07-09 苏州鑫帛泰纺织科研有限公司 一种圆形夹芯编织绳
US9540749B2 (en) * 2014-07-16 2017-01-10 Milliken & Company Monofilament jacketed woven tap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26705A (zh) 2021-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424220A (en) Isotensoid structures and method
CN112626705B (zh) 一种整体环形三维间隔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WO2023045993A1 (en) Joint-free continuous ropes and belts
CN110219188B (zh) 一种聚烯烃单丝乳胶弹力绳及其连续生产方法
CN212669973U (zh) 一种松紧绳
CN217145113U (zh) 一种弹性针织面料
CN213704831U (zh) 一种牦牛绒布料
CN201180183Y (zh) 具高抗张力的网布构造
JPH0516610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H04202825A (ja) 複合モノフィラメント
CN206752041U (zh) 高舒爽轻薄型亚麻、天丝、棉纤维混纺纱网眼纬编提花面料
CN219877642U (zh) 一种提高防滑效果及耐用性的束发松紧圈
CN213739854U (zh) 一种表面光洁的抗皱涡流纺纱线
CN215152791U (zh) 一种透气性好的瑜伽服用高弹力复合针织面料
CN217077926U (zh) 一种具有高弹性能纤维丝线
CN215360196U (zh) 一种弹性透气织带
CN212477060U (zh) 弹性伸缩牵引绳
CN113650365B (zh) 一种多彩织物及编织方法
CN212199527U (zh) 四组分混纺纱品
CN220594281U (zh) 一种尼龙松紧带
CN216378618U (zh) 一种床上用品用面料结构
JPH02251646A (ja) 細幅布帛
CN209975043U (zh) 一种弹性舒适布
CN219467196U (zh) 针织面料
JP3052165B2 (ja)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