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45113U - 一种弹性针织面料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弹性针织面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45113U
CN217145113U CN202220088045.9U CN202220088045U CN217145113U CN 217145113 U CN217145113 U CN 217145113U CN 202220088045 U CN202220088045 U CN 202220088045U CN 217145113 U CN217145113 U CN 2171451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yarn
cavity
basic unit
knitted fab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8804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洪波
陈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Beirui Text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Beirui Text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Beirui Text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Beirui Text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08804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451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451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451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弹性针织面料,涉及纺织面料,包括基层和表层,基层由第一纱线和第二纱线经纬编织而成,第一纱线由若干石墨烯纤维加捻而成,第二纱线由若干聚乳酸纤维加捻而成,基层与表层之间设置有若干弹性带,弹性带的截面均呈S形,弹性带与基层之间形成有第一空腔,弹性带与表层之间形成有第二空腔,弹性带中间位置沿长度方向均匀开设有若干换气孔,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之间通过换气孔相互连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较好的弹性和耐磨性,且抗菌抑菌效果较好,通过弹性带的设置,保证了面料的透气性,使得面料具有较好的穿着舒适性。

Description

一种弹性针织面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面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弹性针织面料。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纺织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面料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不同种类的面料应运而生。
针织面料是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织物,分经编针织布和纬编针织布,是众多面料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针织布具有质地柔软、吸湿透气、排汗保暖等特性,且具备较大的延伸性和弹性,因此常被制成内衣、紧身衣和运动服等,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和喜爱。
目前,现有的针织面料通常较厚,透气性较差,在制成衣服并进行穿着时较为闷热,穿着舒适性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弹性针织面料,透气性好,穿着舒适性较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弹性针织面料,包括基层和表层,所述基层与表层之间设置有若干弹性带,所述弹性带的截面均呈S形,所述弹性带与基层之间形成有第一空腔,所述弹性带与表层之间形成有第二空腔,所述弹性带中间位置沿长度方向均匀开设有若干换气孔,所述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之间通过换气孔相互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基层与表层之间设置有若干弹性带,则在面料制成衣服并进行穿着时,空气能够在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之间自由流通,且在外力挤压导致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变形后,一旦外力消失,通过弹性带的弹性回复,也能使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恢复原形,从而保证了面料的透气性,使得面料具有较好的穿着舒适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弹性带由若干弹性纱线编织而成,所述弹性纱线包括线芯,所述线芯外侧螺旋缠绕有第一绕线和第二绕线,所述第一绕线与第二绕线的缠绕方向相反,所述第一绕线由若干氨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第二绕线由若干聚醚酯弹性纤维加捻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弹性带由若干弹性纱线编织而成,弹性纱线包括线芯,在线芯外侧螺旋缠绕有第一绕线和第二绕线,且第一绕线由若干氨纶纤维加捻而成,氨纶纤维具有高弹性,从而使得弹性带具有较好的弹性和延展性,第二绕线由若干聚醚酯弹性纤维加捻而成,聚醚酯弹性纤维具有较好的韧性和弹性,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弹性带的弹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线芯由若干凯夫拉纤维加捻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线芯由若干凯夫拉纤维加捻而成,凯夫拉纤维具有高强度、高耐磨和高抗撕裂性,从而能够保证弹性带的强度,使得弹性带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和抗撕裂性,耐用性较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基层由第一纱线和第二纱线经纬编织而成,所述第一纱线由若干石墨烯纤维加捻而成,所述第二纱线由若干聚乳酸纤维加捻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基层由第一纱线和第二纱线经纬编织而成,且第一纱线由若干石墨烯纤维加捻而成,石墨烯纤维具有较好的吸湿排干效果,从而使得面料具有较好的吸湿速干性,第二纱线由若干聚乳酸纤维加捻而成,聚乳酸纤维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从而使得面料具有较好的抗菌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表层由第三纱线和第四纱线经纬编织而成,所述第三纱线由若干锦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第四纱线由若干涤纶纤维加捻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表层由第三纱线和第四纱线经纬编织而成,且第三纱线由若干锦纶纤维加捻而成,锦纶纤维具有高耐磨性,从而使得面料具有较好的耐磨效果,第四纱线由若干涤纶纤维加捻而成,涤纶纤维具有高强度、高韧性和良好的保形性,从而使得面料具有较高的强度,且不易褶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基层、弹性带与表层之间通过热熔胶粘接在一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基层、弹性带与表层之间通过热熔胶粘接在一起,连接牢固性较高,使得基层、弹性带与表层之间不易发生分离,从而有效保证了面料结构的稳固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具有较好的弹性和耐磨性,且抗菌抑菌效果较好,在面料制成衣服并进行穿着时,空气能够在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之间自由流通,且在外力挤压导致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变形后,一旦外力消失,通过弹性带的弹性回复,也能使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恢复原形,从而保证了面料的透气性,使得面料具有较好的穿着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弹性纱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基层的编织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表层的编织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基层;2、表层;3、弹性带;4、第一空腔;5、第二空腔;6、换气孔;7、线芯;8、第一绕线;9、第二绕线;10、第一纱线;11、第二纱线;12、第三纱线;13、第四纱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所示,一种弹性针织面料,包括基层1和表层2,在基层1与表层2之间设置有若干弹性带3,基层1、弹性带3与表层2之间通过热熔胶粘接在一起,弹性带3的截面均呈S形,在弹性带3与基层1之间形成有第一空腔4,且在弹性带3与表层2之间形成有第二空腔5,在弹性带3中间位置沿长度方向均匀开设有若干换气孔6,且第一空腔4与第二空腔5之间通过换气孔6相互连通,其中,弹性带3由若干弹性纱线编织而成,弹性纱线包括线芯7,线芯7由若干凯夫拉纤维加捻而成,在线芯7外侧螺旋缠绕有第一绕线8和第二绕线9,第一绕线8与第二绕线9的缠绕方向相反,且第一绕线8由若干氨纶纤维加捻而成,第二绕线9由若干聚醚酯弹性纤维加捻而成。
请参阅图3、图4所示,基层1由第一纱线10和第二纱线11经纬编织而成,且第一纱线10由若干石墨烯纤维加捻而成,第二纱线11由若干聚乳酸纤维加捻而成,表层2由第三纱线12和第四纱线13经纬编织而成,且第三纱线12由若干锦纶纤维加捻而成,第四纱线13由若干涤纶纤维加捻而成。
由于在基层1与表层2之间设置有若干弹性带3,弹性带3与基层1、表层2之间分别形成有第一空腔4和第二空腔5,且第一空腔4与第二空腔5之间通过换气孔6相互连通,则在面料制成衣服并进行穿着时,空气能够在第一空腔4与第二空腔5之间自由流通,且在外力挤压导致第一空腔4和第二空腔5变形后,一旦外力消失,通过弹性带3的弹性回复,也能使第一空腔4和第二空腔5恢复原形,从而保证了面料的透气性,使得面料具有较好的穿着舒适性。
由于弹性带3由若干弹性纱线编织而成,弹性纱线包括线芯7,在线芯7外侧螺旋缠绕有第一绕线8和第二绕线9,且第一绕线8由若干氨纶纤维加捻而成,氨纶纤维具有高弹性,从而使得弹性带3具有较好的弹性和延展性,第二绕线9由若干聚醚酯弹性纤维加捻而成,聚醚酯弹性纤维具有较好的韧性和弹性,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弹性带3的弹性,且由于线芯7由若干凯夫拉纤维加捻而成,凯夫拉纤维具有高强度、高耐磨和高抗撕裂性,从而能够保证弹性带3的强度,使得弹性带3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和抗撕裂性,耐用性较好。
由于基层1由第一纱线10和第二纱线11经纬编织而成,且第一纱线10由若干石墨烯纤维加捻而成,石墨烯纤维具有较好的吸湿排干效果,从而使得面料具有较好的吸湿速干性,第二纱线11由若干聚乳酸纤维加捻而成,聚乳酸纤维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从而使得面料具有较好的抗菌效果。
由于表层2由第三纱线12和第四纱线13经纬编织而成,且第三纱线12由若干锦纶纤维加捻而成,锦纶纤维具有高耐磨性,从而使得面料具有较好的耐磨效果,第四纱线13由若干涤纶纤维加捻而成,涤纶纤维具有高强度、高韧性和良好的保形性,从而使得面料具有较高的强度,且不易褶皱。
由于基层1、弹性带3与表层2之间通过热熔胶粘接在一起,连接牢固性较高,使得基层1、弹性带3与表层2之间不易发生分离,从而有效保证了面料结构的稳固性。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弹性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层(1)和表层(2),所述基层(1)与表层(2)之间设置有若干弹性带(3),所述弹性带(3)的截面均呈S形,所述弹性带(3)与基层(1)之间形成有第一空腔(4),所述弹性带(3)与表层(2)之间形成有第二空腔(5),所述弹性带(3)中间位置沿长度方向均匀开设有若干换气孔(6),所述第一空腔(4)与第二空腔(5)之间通过换气孔(6)相互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弹性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带(3)由若干弹性纱线编织而成,所述弹性纱线包括线芯(7),所述线芯(7)外侧螺旋缠绕有第一绕线(8)和第二绕线(9),所述第一绕线(8)与第二绕线(9)的缠绕方向相反,所述第一绕线(8)由若干氨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第二绕线(9)由若干聚醚酯弹性纤维加捻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弹性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芯(7)由若干凯夫拉纤维加捻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弹性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1)由第一纱线(10)和第二纱线(11)经纬编织而成,所述第一纱线(10)由若干石墨烯纤维加捻而成,所述第二纱线(11)由若干聚乳酸纤维加捻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弹性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2)由第三纱线(12)和第四纱线(13)经纬编织而成,所述第三纱线(12)由若干锦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第四纱线(13)由若干涤纶纤维加捻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弹性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1)、弹性带(3)与表层(2)之间通过热熔胶粘接在一起。
CN202220088045.9U 2022-01-13 2022-01-13 一种弹性针织面料 Active CN2171451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88045.9U CN217145113U (zh) 2022-01-13 2022-01-13 一种弹性针织面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88045.9U CN217145113U (zh) 2022-01-13 2022-01-13 一种弹性针织面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45113U true CN217145113U (zh) 2022-08-09

Family

ID=826892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88045.9U Active CN217145113U (zh) 2022-01-13 2022-01-13 一种弹性针织面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4511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05308A (zh) * 2022-12-26 2023-04-25 常熟市亚细亚纺织装饰有限公司 一种高牢度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05308A (zh) * 2022-12-26 2023-04-25 常熟市亚细亚纺织装饰有限公司 一种高牢度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782951U (zh) 一种耐用型针织染色布
CN217145113U (zh) 一种弹性针织面料
CN214458631U (zh) 一种防变形防勾纱弹力面料
CN215397448U (zh) 一种透气舒适经编面料
CN213830615U (zh) 一种新型服装面料
CN213138066U (zh) 一种透气舒适印花针织布
CN211689382U (zh) 一种透气纤维面料
CN217993726U (zh) 一种绣花针织面料
CN215435363U (zh) 一种耐用型针织面料
CN219467196U (zh) 针织面料
CN219820882U (zh) 针织坯布
CN216579519U (zh) 一种新型针织面料
CN217671495U (zh) 一种粗针罗纹面料
CN218477241U (zh) 一种透气型梭织面料
CN216942092U (zh) 一种新型针织坯布
CN219820836U (zh) 复合提花面料
CN214137741U (zh) 一种耐磨性好的弹力面料
CN220280750U (zh) 针织布
CN218577179U (zh) 一种耐用型针织坯布
CN217671545U (zh) 一种新型罗纹面料
CN215512559U (zh) 一种低弹服装网布面料
CN219523265U (zh) 复合罗纹布
CN213652794U (zh) 一种舒适型衬衫面料
CN216885525U (zh) 一种耐用型针织面料
CN217622614U (zh) 一种弹力针织面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