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22759A - 上下车防磕碰提醒系统的控制方法、提醒系统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上下车防磕碰提醒系统的控制方法、提醒系统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22759A
CN112622759A CN202011480535.5A CN202011480535A CN112622759A CN 112622759 A CN112622759 A CN 112622759A CN 202011480535 A CN202011480535 A CN 202011480535A CN 112622759 A CN112622759 A CN 1126227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tting
vehicle
collision
target person
remi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8053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辰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oneng Xian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oneng Xian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oneng Xian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oneng Xian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8053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22759A/zh
Publication of CN1126227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2275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9/00Arrangement or adaptation of signal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ne of main groups B60Q1/00 - B60Q7/00, e.g. haptic signalling
    • B60Q9/008Arrangement or adaptation of signal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ne of main groups B60Q1/00 - B60Q7/00, e.g. haptic signalling for anti-collision purpo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上下车防磕碰提醒系统的控制方法、提醒系统和车辆,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目标人员的上下车状态信息;根据所述上下车状态信息发出防磕碰提醒。根据本发明的上下车防磕碰提醒系统的控制方法,通过根据上下车人员上下车时的状态来对要上下车的人员发出防碰撞提醒,可以避免乘客在上下车时身体与车身碰撞,尤其是可以避免头部与车顶的磕碰,从而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上下车防磕碰提醒系统的控制方法、提醒系统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上下车防磕碰提醒系统的控制方法、提醒系统和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指出,司机或乘客打开车门上车过程中,身体容易与车身碰撞,尤其是头部容易碰撞车身门顶处,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提醒用户防止与车身磕碰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在于提出一种上下车防磕碰提醒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可以提醒用户以避免用户身体与车身的磕碰。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上下车防磕碰提醒系统。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车辆。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上下车防磕碰提醒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目标人员的上下车状态信息;根据所述上下车状态信息发出防磕碰提醒。
根据本发明的上下车防磕碰提醒系统的控制方法,通过根据上下车人员上下车时的状态来对要上下车的人员发出防碰撞提醒,可以避免乘客在上下车时身体与车身碰撞,尤其是可以避免头部与车顶的磕碰,从而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获取目标人员的上下车状态信息,包括:判断目标人员是否具有上下车意图;若目标人员具有上下车意图,获取目标人员的所述上下车状态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目标人员是否具有上下车意图,包括:检测车门状态;若车门由关闭状态转为打开状态,判断为目标人员具有上下车意图;若车门保持关闭状态或打开状态并维持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间,判断为目标人员不具有上下车意图。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获取目标人员的所述上下车状态信息,包括:获取目标人员的动作状态信息;若目标人员的动作缓慢和/或动作不协调,则发出防磕碰提醒。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获取目标人员的所述上下车状态信息,包括:获取目标人员是否抱持物品和/或人员;若目标人员抱持物品和/或人员,则发出防磕碰提醒。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上下车防磕碰提醒系统包括报警灯,所述根据所述上下车状态信息发出防磕碰提醒,包括:根据所述上下车状态信息控制所述报警灯常亮或闪烁。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上下车状态信息控制所述报警灯常亮或闪烁,包括:根据所述上下车状态信息控制所述报警灯的颜色和/或亮度值。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上下车状态信息发出防磕碰提醒,包括:根据所述上下车状态信息控制车辆的显示装置显示报警图标和/或控制所述车辆的扬声装置发出报警提示音。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上下车防磕碰提醒系统,包括:摄像头检测模块,所述摄像头检测模块用于获取目标人员的上下车状态信息,所述摄像头检测模块设于车门和/或车门框;提醒模块,所述提醒模块用于发出防磕碰提醒;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摄像头检测模块和所述提醒模块通讯,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摄像头检测模块的检测信息控制所述提醒模块发出防磕碰提醒。
根据本发明的上下车防磕碰提醒系统,通过应用上述实施例的控制方法,并将控制模块构造为根据摄像头检测模块的检测信息控制提醒模块发出防磕碰提醒,可以防止用户在上下车的过程中头部或其他部位与车框的磕碰,提升用户体验。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的车辆,包括: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所述的上下车防磕碰提醒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车辆,通过设置上述实施例的上下车防磕碰提醒系统,可以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和用户使用体验。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上下车防磕碰提醒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控制逻辑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上下车防磕碰提醒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所示的提醒模块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上下车防磕碰提醒系统100:
摄像头检测模块1,控制模块2,提醒模块3,报警灯31,显示装置32,扬声装置3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上下车防磕碰提醒系统的控制方法。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上下车防磕碰提醒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目标人员的上下车状态信息;根据所述上下车状态信息发出防磕碰提醒。
具体而言,首先获取目标人员的上下车状态信息,例如,目标人员是否准备上车或下车和目标人员上下车时的状态,如目标人员是否是疲劳、醉酒或怀抱儿童等,其中,目标人员可以是准备上车或下车的任何人员,由于人员在疲劳、醉酒、或怀抱其他物品或人员的状态下,会出现上下车动作缓慢或动作与正常人相比不协调的情况,其身体尤其是头部非常容易在上车或下车时磕碰到车顶车门框架。
根据本发明的上下车防磕碰提醒系统的控制方法,通过根据上下车人员上下车时的状态来对要上下车的人员发出防碰撞提醒,可以避免乘客在上下车时身体与车身碰撞,尤其是可以避免头部与车顶的磕碰,从而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获取目标人员的上下车状态信息,包括:判断目标人员是否具有上下车意图;若目标人员具有上下车意图,获取目标人员的所述上下车状态信息。
也就是说,获取目标人员的上下车状态信息,首先应当判断目标人员是否有上下车的意图,如果目标人员有上车或下车的意图,则控制上下车防磕碰提醒系统实时监测目标人员的状态并及时发出提醒,如果目标人员没有上车或下车的意图,则可以间隔一定的时间监测目标人员的状态或停止监测。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目标人员是否具有上下车意图,包括:检测车门状态;若车门由关闭状态转为打开状态,判断为目标人员具有上下车意图;若车门保持关闭状态或打开状态并维持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间,判断为目标人员不具有上下车意图。
也就是说,当车门由关闭状态转为打开状态,表示有目标人员准备上车或下车,此时控制模块可以判断为目标人员具有上下车意图,此时控制上下车防磕碰提醒系统实时监测目标人员的状态并及时发出防磕碰提醒;若车门始终保持关闭状态或者打开状态,或者车辆车门保持关闭状态或打开状态并维持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间时,控制模块可以判断为目标人员不具有上下车意图,此时可以间隔一定的时间监测目标人员的状态或停止监测。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获取目标人员的所述上下车状态信息,包括:获取目标人员的动作状态信息;若目标人员的动作缓慢和/或动作不协调,则发出防磕碰提醒。
具体地,当准备上下车的目标人员处于醉酒、疲劳或瞌睡状态时,由于此类人员可能意识不是足够清醒,导致其上下车的动作较为缓慢,甚至出现动作不协调的情况,此时上下车防磕碰提醒系统可以发出防磕碰提醒。需要说明的是,此处动作缓慢和动作不协调均是相对于身体健康、意识清醒、肢体健全、自身不存在任何阻碍其正常行为的因素的人员而言。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获取目标人员的所述上下车状态信息,包括:获取目标人员是否抱持物品和/或人员;若目标人员抱持物品和/或人员,则发出防磕碰提醒。
具体而言,当目标人员抱持较大物品、或者怀抱婴幼儿、或者背负物品或人员时,容易忽略自身与车框可能存在的碰撞风险,因此,当监测到目标人员为上述人员时,可以发出防磕碰提醒。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上下车防磕碰提醒系统包括报警灯,所述根据所述上下车状态信息发出防磕碰提醒,包括:根据所述上下车状态信息控制所述报警灯常亮或闪烁。
报警灯可以为车内车顶的照明灯,也可以单独设置在醒目位置的报警灯,当目标人员的动作缓慢和/或动作不协调以及抱持物品和/或人员时,控制模块可以控制报警灯常亮或闪烁来提醒上下车人员。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上下车状态信息控制所述报警灯常亮或闪烁,包括:根据所述上下车状态信息控制所述报警灯的颜色和/或亮度值。
也就是说,还可以通过控制报警灯的颜色以及亮度值来提醒用户,例如,可以控制报警灯发出红光或黄光等较为醒目的颜色,还可以控制报警灯的亮度维持恒定或者渐亮或者渐暗来提醒目标人员。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上下车状态信息发出防磕碰提醒,还可以包括:根据所述上下车状态信息控制车辆的显示装置显示报警图标和/或控制所述车辆的扬声装置发出报警提示音。
具体而言,当监测到目标人员准备上车或下车时,可以通过显示装置显示报警图标的方式发出防磕碰提醒,显示装置可以为仪表盘或者信息娱乐系统;也可以通过扬声装置发出报警提示音的方式发出防磕碰提醒,报警提示音可以为铃声或语音,扬声装置可以包括:仪表、主机或音响等。
下面参考图2和图3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上下车防磕碰提醒系统100。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上下车防磕碰提醒系统100,可以应用上述实施例的上下车防磕碰提醒系统100的控制方法,其中,上下车防磕碰提醒系统100可以包括:摄像头检测模块1、提醒模块3和控制模块2。
具体地,摄像头检测模块1用于获取目标人员的上下车状态信息,摄像头检测模块1设于车门和/或车门框,例如,摄像头检测模块1可以包括多个摄像头,每个车门框的顶部或者车门的内侧均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摄像头,从而监测目标人员的头部或其他部位与车顶的。
提醒模块3用于发出防磕碰提醒,提醒模块3可以包括:报警灯31例如车内照明灯或氛围灯、显示装置32例如仪表盘或者信息娱乐系统、扬声装置33例如仪表、主机或音响等。
控制模块2分别与摄像头检测模块1和提醒模块3通讯连接,控制模块2根据摄像头检测模块1的检测信息控制提醒模块3发出防磕碰提醒。
根据本发明的上下车防磕碰提醒系统100,通过应用上述实施例的控制方法,并将控制模块2构造为根据摄像头检测模块1的检测信息控制提醒模块3发出防磕碰提醒,可以防止用户在上下车的过程中头部或其他部位与车框的磕碰,提升用户体验。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上下车防磕碰提醒系统100的其他构成例如信息娱乐系统和仪表盘等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下面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的车辆。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的车辆,包括: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上下车防磕碰提醒系统100。
根据本发明的车辆,通过设置上述实施例的上下车防磕碰提醒系统100,可以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和用户使用体验。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上下车防磕碰提醒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目标人员的上下车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上下车状态信息发出防磕碰提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车防磕碰提醒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目标人员的上下车状态信息,包括:
判断目标人员是否具有上下车意图;
若目标人员具有上下车意图,获取目标人员的所述上下车状态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下车防磕碰提醒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目标人员是否具有上下车意图,包括:
检测车门状态;
若车门由关闭状态转为打开状态,判断为目标人员具有上下车意图;
若车门保持关闭状态或打开状态并维持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间,判断为目标人员不具有上下车意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车防磕碰提醒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目标人员的所述上下车状态信息,包括:
获取目标人员的动作状态信息;
若目标人员的动作缓慢和/或动作不协调,则发出防磕碰提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车防磕碰提醒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目标人员的所述上下车状态信息,包括:
获取目标人员是否抱持物品和/或人员;
若目标人员抱持物品和/或人员,则发出防磕碰提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车防磕碰提醒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车防磕碰提醒系统包括报警灯,所述根据所述上下车状态信息发出防磕碰提醒,包括:
根据所述上下车状态信息控制所述报警灯常亮或闪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上下车防磕碰提醒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上下车状态信息控制所述报警灯常亮或闪烁,包括:
根据所述上下车状态信息控制所述报警灯的颜色和/或亮度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车防磕碰提醒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上下车状态信息发出防磕碰提醒,包括:
根据所述上下车状态信息控制车辆的显示装置显示报警图标和/或控制所述车辆的扬声装置发出报警提示音。
9.一种上下车防磕碰提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摄像头检测模块,所述摄像头检测模块用于获取目标人员的上下车状态信息,所述摄像头检测模块设于车门和/或车门框;
提醒模块,所述提醒模块用于发出防磕碰提醒;
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摄像头检测模块和所述提醒模块通讯,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摄像头检测模块的检测信息控制所述提醒模块发出防磕碰提醒。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上下车防磕碰提醒系统。
CN202011480535.5A 2020-12-15 2020-12-15 上下车防磕碰提醒系统的控制方法、提醒系统和车辆 Pending CN11262275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80535.5A CN112622759A (zh) 2020-12-15 2020-12-15 上下车防磕碰提醒系统的控制方法、提醒系统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80535.5A CN112622759A (zh) 2020-12-15 2020-12-15 上下车防磕碰提醒系统的控制方法、提醒系统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22759A true CN112622759A (zh) 2021-04-09

Family

ID=753133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80535.5A Pending CN112622759A (zh) 2020-12-15 2020-12-15 上下车防磕碰提醒系统的控制方法、提醒系统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2275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66793A (zh) * 2022-08-22 2022-11-22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上下车防磕碰提醒方法、系统和车辆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413691U (zh) * 2011-12-16 2012-09-05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防止上下车头部碰撞结构
JP2013084108A (ja) * 2011-10-07 2013-05-09 Nec Soft Ltd 車両内でのアラーム対象者検知装置、アラーム対象者検知方法、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およびアラーム対象者検知システム
CN103204103A (zh) * 2013-04-24 2013-07-17 无锡市崇安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 一种基于汽车车门的提示系统
CN107571819A (zh) * 2016-07-05 2018-01-12 奥迪股份公司 驾驶辅助系统、方法和车辆
CN108973853A (zh) * 2018-06-15 2018-12-11 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警示装置及车辆警示方法
CN110217176A (zh) * 2019-07-03 2019-09-10 科世达(上海)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迎宾踏板调控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084108A (ja) * 2011-10-07 2013-05-09 Nec Soft Ltd 車両内でのアラーム対象者検知装置、アラーム対象者検知方法、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およびアラーム対象者検知システム
CN202413691U (zh) * 2011-12-16 2012-09-05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防止上下车头部碰撞结构
CN103204103A (zh) * 2013-04-24 2013-07-17 无锡市崇安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 一种基于汽车车门的提示系统
CN107571819A (zh) * 2016-07-05 2018-01-12 奥迪股份公司 驾驶辅助系统、方法和车辆
CN108973853A (zh) * 2018-06-15 2018-12-11 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警示装置及车辆警示方法
CN110217176A (zh) * 2019-07-03 2019-09-10 科世达(上海)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迎宾踏板调控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66793A (zh) * 2022-08-22 2022-11-22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上下车防磕碰提醒方法、系统和车辆
CN115366793B (zh) * 2022-08-22 2024-05-03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上下车防磕碰提醒方法、系统和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95988B1 (en) Intelligent vehicle occupancy monitoring system
US7812716B1 (en) Seat belt status external monitor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8205731B (zh) 情境评估车辆系统
WO2016067593A1 (ja) 車両制御装置
CN206049585U (zh) 碰撞警告系统
JP6217172B2 (ja) 車室内監視装置
JP6341055B2 (ja) 車載制御装置
US8190332B2 (en) Intelligent child safety seat
EP3556657B1 (en) Seat assembly, seatbelt security system, and method
JP6593485B2 (ja) 停車時車両制御装置
US20210053528A1 (en) Wheelchair securing structure
KR20140126928A (ko) 차량용 하차 경고 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US10017106B2 (en) Cell phone texting external monitor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13581189A (zh) 车内安全坐姿提醒系统和方法
CN112622759A (zh) 上下车防磕碰提醒系统的控制方法、提醒系统和车辆
CN207274544U (zh) 一种车载防碰撞装置
CN207360272U (zh) 一种新型安全带未系提醒装置
JP2000289459A (ja) 車室内異常検知装置
CN214084149U (zh) 乘员监测系统及车辆
JP2015064764A (ja) 車載装置
JP2019069725A (ja) 乗り物用搭乗者シートベルト着用検知システム
JP2006117046A (ja) 乗員保護システム、及び乗員保護装置
KR101611926B1 (ko) 차량 탑승객 안전 시스템 및 이를 사용한 차량 탑승객 안전 관리 방법
US20110282543A1 (en) Seat belt monitor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use
JP2022182338A (ja) 車両の置去警報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409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