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14429B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14429B
CN112614429B CN202011482482.0A CN202011482482A CN112614429B CN 112614429 B CN112614429 B CN 112614429B CN 202011482482 A CN202011482482 A CN 202011482482A CN 112614429 B CN112614429 B CN 1126144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panel
curved surface
layer
curved
thickn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8248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14429A (zh
Inventor
韩乐乐
付恒野
赵文
党鹏乐
许立雄
于振坤
刘金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8248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1442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144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144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144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144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用于和曲面盖板形成曲面显示装置,曲面盖板包括平面区域和位于平面区域两侧的曲面边框,显示面板对应曲面边框处的厚度小于显示面板对应平面区域的厚度。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降低了显示面板的破损率。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曲面显示装置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等显示装置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现有的曲面显示装置包括曲面盖板和贴合在曲面盖板上的显示面板,其中,曲面盖板包括平面区域和位于平面区域两侧的曲面边框。现有技术中存在缺陷是,贴合在曲面边框的显示面板的破损率较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曲面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降低显示面板的破损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用于和曲面盖板形成曲面显示装置,所述曲面盖板包括平面区域和位于所述平面区域两侧的曲面边框,所述显示面板对应所述曲面边框处的厚度小于所述显示面板对应所述平面区域的厚度。
该技术方案,通过显示面板对应曲面边框处的厚度小于显示面板对应平面区域的厚度的设置,显示面板对应曲面边框处的厚度与显示面板对应平面区域的厚度的差值补偿了曲面边框对应显示面板处的内表面的段差高度值(曲面边框对应显示面板处的内表面与平面区域内表面之间的最大垂直距离值),以保证显示面板对应曲面边框处不会受到曲面边框的挤压,避免了曲面边框内表面处的显示面板产生应力集中或者变形的情况,降低了显示面板的破损率。此外,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以避免曲面边框处的显示面板发生翘曲和气泡的产生,实现了显示面板和曲面盖板贴合之后仍能保持平整表面,避免了显示面板发出的光从曲面盖板出射时出现光学干涉,影响显示面板显示效果的问题,且提高了曲面盖板对显示面板的封装效果。
可选的,包括阵列层以及依次叠加的显示器件层、封装层和功能层;其中,
所述阵列层、所述显示器件层、封装层对应所述曲面边框的部分未被所述功能层覆盖,且所述封装层对应所述曲面边框的厚度小于所述封装层对应所述平面区域的厚度。
该技术方案,显示面板对应曲面边框处的厚度由阵列层、显示器件层和封装层的厚度之和组成;显示面板对应平面区域的厚度由阵列层、显示器件层、封装层和功能层组成。显示面板对应曲面边框处的厚度和显示面板对应平面区域的厚度的差值为封装层对应曲面边框的厚度与封装层对应平面区域的厚度的差值与功能层的厚度值之和,以实现显示面板对应曲面边框处的厚度小于显示面板对应平面区域的厚度,保证了曲面边框对应的显示面板不会受到挤压,避免了曲面边框内表面处的显示面板产生应力集中或者变形的情况,降低了显示面板的破损率。
可选的,沿远离所述显示面板中心的方向上,所述封装层对应所述曲面边框部分的厚度呈台阶式下降。
该技术方案,实现了显示面板对应曲面边框处的厚度小于显示面板对应平面区域的厚度,保证了曲面边框对应的显示面板不会受到挤压,避免了曲面边框内表面处的显示面板产生应力集中或者变形的情况,降低了显示面板的破损率。
可选的,所述封装层对应所述曲面边框的厚度与所述封装层对应所述平面区域的厚度的差值为所述曲面边框对应所述显示面板处的内表面与所述平面区域内表面之间的最大垂直距离值。
该技术方案中,封装层对应曲面边框的厚度与封装层对应平面区域的厚度的差为曲面边框对应显示面板处的内表面与平面区域内表面之间的最大垂直距离值,可以满足显示面板对应曲面边框处不会受到曲面边框的挤压,避免了曲面边框内表面处的显示面板产生应力集中或者变形的情况,降低了显示面板的破损率。此外,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以避免曲面边框处的显示面板发生翘曲和气泡的产生,实现了显示面板和曲面盖板贴合之后仍能保持平整表面,避免了显示面板发出的光从曲面盖板出射时出现光学干涉,影响显示面板显示效果的问题,且提高了曲面盖板对显示面板的封装效果。
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层以及依次叠加的显示器件层、封装层、功能层和补偿层;其中,
所述补偿层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平面区域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内。
该技术方案,由于补偿层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平面区域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内,可以满足显示面板对应曲面边框处的厚度小于显示面板对应平面区域的厚度,显示面板对应曲面边框处的厚度与显示面板对应平面区域的厚度的差值补偿了曲面边框对应显示面板处内表面的段差高度值,以保证显示面板对应曲面边框处不会受到曲面边框的挤压,避免了曲面边框内表面处的显示面板产生应力集中或者变形的情况,降低了显示面板的破损率。此外,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以避免曲面边框处的显示面板发生翘曲和气泡的产生,实现了显示面板和曲面盖板贴合之后仍能保持平整表面,避免了显示面板发出的光从曲面盖板出射时出现光学干涉,影响显示面板显示效果的问题,且提高了曲面盖板对显示面板的封装效果。
可选的,所述阵列层、所述显示器件层、封装层对应所述曲面边框的部分未被所述功能层覆盖,所述功能层和所述补偿层的厚度之和为所述曲面边框对应所述显示面板处的内表面与所述平面区域内表面之间的最大垂直距离值。
该技术方案中,功能层和补偿层的厚度之和为曲面边框对应显示面板处的内表面与平面区域内表面之间的最大垂直距离值,可以满足阵列层、显示器件层以及封装层对应曲面边框处不会受到曲面边框的挤压,避免了曲面边框内表面处的阵列层、显示器件层以及封装层产生应力集中或者变形的情况,降低了显示面板的破损率。此外,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以避免曲面边框处的显示面板发生翘曲和气泡的产生,实现了显示面板和曲面盖板贴合之后仍能保持平整表面,避免了显示面板发出的光从曲面盖板出射时出现光学干涉,影响显示面板显示效果的问题,且提高了曲面盖板对显示面板的封装效果。
可选的,所述补偿层为透明树脂材料。
该技术方案中,透明树脂材料一方面可以满足显示面板对应曲面边框处的厚度小于显示面板对应平面区域的厚度,另一方面,透明树脂材料透光率较高,不会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可选的,所述封装层对应所述曲面边框的部分的宽度大于或等于1.0毫米,且小于或等于1.4毫米。
具体的,封装层对应曲面边框的宽度的数值是和曲面盖板的形状相关的。在现有曲面盖板的制作工艺下,曲面边框的弯折角度越大,曲面边框对应显示面板处内表面平整度越差,封装层对应曲面边框的部分的宽度越宽。受限于现有弯折曲面盖板的边缘,得到曲面边框的工艺条件,曲面边框的内表面不平整,存在预设高度的段差。其中,预设高度大约为0.04毫米,预设高度的段差在平行于平面区域所在平面方向上的数值大于或等于1.0毫米,且小于或等于1.4毫米。如果封装层对应曲面边框的部分的宽度小于1.0毫米,曲面边框对应的显示面板会受到曲面边框的挤压而变形,如果封装层对应曲面边框的部分的宽度大于1.4毫米,对应平面区域的显示面板厚度出现不均一的情况,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因此,将封装层对应曲面边框的部分的宽度设置为大于或等于1.0毫米,且小于或等于1.4毫米,以保证包括曲面边框对应的显示面板不会受到曲面边框的挤压,避免了曲面边框内表面处的显示面板产生应力集中或者变形的情况,降低了显示面板的破损率。此外,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以避免曲面边框处的显示面板发生翘曲和气泡的产生,实现了显示面板和曲面盖板贴合之后仍能保持平整表面,避免了显示面板发出的光从曲面盖板出射时出现光学干涉,影响显示面板显示效果的问题,且提高了曲面盖板对显示面板的封装效果。
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为非柔性显示面板。
该技术方案中,显示面板为柔性显示面板时,柔性显示面板的柔韧性比较好,曲面边框处的柔性显示面板可以弯曲至和曲面边框相同的形状,完全贴合至曲面边框的内表面。当显示面板为非柔性显示面板时,非柔性显示面板的柔性较差,曲面边框处的非柔性显示面板受到曲面边框对应显示面板处内表面的挤压,会出现变形甚至破损的情况。因此,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通过显示面板对应曲面边框处的厚度小于显示面板对应平面区域的厚度的设置,以保证显示面板对应曲面边框处不会受到曲面边框内表面的挤压,避免了曲面边框内表面贴合的显示面板变形的情况,进而降低了显示面板的破损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意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和曲面盖板,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曲面盖板之间通过OCA胶粘结。
该技术方案中,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显示面板,通过显示面板对应曲面边框处的厚度小于显示面板对应平面区域的厚度的设置,显示面板对应曲面边框处的厚度与显示面板对应平面区域的厚度的差值补偿了曲面边框对应显示面板处的内表面的段差高度值(曲面边框对应显示面板处的内表面与平面区域内表面之间的最大垂直距离值),以保证显示面板对应曲面边框处不会受到曲面边框的挤压,避免了曲面边框内表面处的显示面板产生应力集中或者变形的情况,降低了显示面板的破损率,提高了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显示面板对应曲面边框处的厚度小于显示面板对应平面区域的厚度的设置,显示面板对应曲面边框处的厚度与显示面板对应平面区域的厚度的差值补偿了曲面边框对应显示面板处的内表面的段差高度值(曲面边框对应显示面板处的内表面与平面区域内表面之间的最大垂直距离值),以保证显示面板对应曲面边框处不会受到曲面边框的挤压,避免了曲面边框内表面处的显示面板产生应力集中或者变形的情况,降低了显示面板的破损率。此外,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以避免曲面边框处的显示面板发生翘曲和气泡的产生,实现了显示面板和曲面盖板贴合之后仍能保持平整表面,避免了显示面板发出的光从曲面盖板出射时出现光学干涉,影响显示面板显示效果的问题,且提高了曲面盖板对显示面板的封装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曲面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正如上述背景技术中所述,现有的曲面显示装置中,贴合在曲面盖板的曲面边框的显示面板的破损率较高。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曲面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b为图1a中S区域的放大图。究其原因,参见图1,曲面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10和曲面盖板20,其中,曲面盖板20包括平面区域21和位于平面区域21两侧的曲面边框22。由于曲面边框22对应显示面板10处的内表面为曲面,存在段差,其中段差高度为H,曲面边框22对应显示面板10处的宽度为L,因此曲面盖板20对应的显示面板10受到曲面边框22内表面的挤压,存在变形甚至破损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说的段差指的是,在弯折曲面盖板20的边缘,得到曲面边框22的过程中,曲面边框22的内表面为曲面,存在预设高度H的段差。预设高度H的段差在平行于平面区域21所在平面方向上的宽度为L。段差高度H指的是曲面盖板20对应显示面板10处的内表面在垂直于平面区域21方向上的高度差,同时也是曲面边框22对应显示面板10处的内表面与平面区域21内表面之间的最大垂直距离值。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a示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b示出的是图2a中的显示面板和曲面盖板形成的曲面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c为图2b中S区域的放大图。参见图2,本发明实施例包括的显示面板10用于和曲面盖板20形成曲面显示装置,曲面盖板20包括平面区域21和位于平面区域21两侧的曲面边框22,显示面板10对应曲面边框22处的厚度T2小于显示面板10对应平面区域21的厚度T1。
可知的,参见图2c,曲面边框22对应显示面板10处的内表面不平整,存在段差,其中段差高度为H,曲面边框22对应显示面板10处的宽度为L。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显示面板10对应曲面边框22处的厚度T2小于显示面板10对应平面区域21的厚度T1的设置,显示面板10对应曲面边框22处的厚度T2与显示面板10对应平面区域21的厚度T1的差值补偿了曲面边框22对应显示面板10处的内表面的段差高度值H(曲面边框22对应显示面板10处的内表面与平面区域21内表面之间的最大垂直距离值),以保证显示面板10对应曲面边框22处不会受到曲面边框22的挤压,避免了曲面边框22内表面处的显示面板10产生应力集中或者变形的情况,降低了显示面板10的破损率。此外,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以避免曲面边框22处的显示面板10发生翘曲和气泡的产生,实现了显示面板10和曲面盖板20贴合之后仍能保持平整表面,避免了显示面板10发出的光从曲面盖板20出射时出现光学干涉,影响显示面板10显示效果的问题,且提高了曲面盖板20对显示面板10的封装效果。其中光学干涉可包括牛顿环。
下面具体介绍,如何通过对于显示面板10包括的膜层进行调整,以实现显示面板10对应曲面边框22处的厚度T2小于显示面板10对应平面区域21的厚度T1。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3a示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b示出的图3a中显示面板和曲面盖板形成的曲面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c为图3b中S区域的放大图。参见图3,该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层11以及依次叠加的显示器件层12、封装层13和功能层14;其中,阵列层11、显示器件层12、封装层13对应曲面边框22的部分未被功能层14覆盖,且封装层13对应曲面边框22的厚度小于封装层13对应平面区域21的厚度。在本实施例中,阵列层11设置有氧化物薄膜晶体管、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非晶硅薄膜晶体管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可作为显示器件层12所需的驱动电路。封装层13用于保护显示器件层12,避免外界水汽的入侵。为了提高显示面板10的显示效果,功能层14可以包括偏光膜层,为了使得显示面板10具有触控功能,功能层14还可以包括触控层。
具体的,显示面板10对应曲面边框22处的厚度T2由阵列层11、显示器件层12和封装层13的厚度之和组成;显示面板10对应平面区域21的厚度由阵列层11、显示器件层12、封装层13和功能层14组成。显示面板10对应曲面边框22处的厚度T2和显示面板10对应平面区域21的厚度T1的差值为封装层13对应曲面边框22的厚度与封装层13对应平面区域21的厚度的差值与功能层14的厚度值之和,以实现显示面板10对应曲面边框22处的厚度T2小于显示面板10对应平面区域21的厚度T1,保证了曲面边框22对应的显示面板10不会受到挤压,避免了曲面边框22内表面处的显示面板10产生应力集中或者变形的情况,降低了显示面板10的破损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显示面板10对应曲面边框22处的厚度T2小于显示面板10对应平面区域21的厚度T1,参见图3,在沿远离显示面板10中心的方向上封装层13对应曲面边框22部分的厚度呈台阶式下降,以实现显示面板10对应曲面边框22处的厚度T2小于显示面板10对应平面区域21的厚度T1,保证了曲面边框22对应的显示面板10不会受到挤压,避免了曲面边框22内表面处的显示面板10产生应力集中或者变形的情况,降低了显示面板10的破损率。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曲面边框22对应显示面板10处的内表面不平整的程度,封装层13对应曲面边框22部分可以是一个台阶,也可以是沿远离显示面板10中心方向上多个连续下降的台阶。其中,曲面边框22对应显示面板10处的内表面的段差高度H与曲面边框22对应显示面板10处的宽度L的比值越大,封装层13对应曲面边框22部分的台阶的数量越多,即封装层13的台阶数量与曲面边框22对应显示面板10处的内表面的段差高度H与曲面边框22对应显示面板10处的宽度L的比值正相关。
示例性的,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4a示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b示出的图4a中显示面板和曲面盖板形成的曲面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c为图4b中S区域的放大图。参见图4,在沿远离显示面板10中心的方向上封装层13对应曲面边框22部分呈弧形倒角,同样可以实现显示面板10对应曲面边框22处的厚度T2小于显示面板10对应平面区域21的厚度T1的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参见图3和图4,封装层13对应曲面边框22的厚度与封装层13对应平面区域21的厚度的差为曲面边框22对应显示面板10处的内表面与平面区域21内表面之间的最大垂直距离值。
曲面边框22对应显示面板10处的内表面与平面区域21内表面之间的最大垂直距离值即曲面边框22对应显示面板10处内表面的段差高度H。受限于现有弯折曲面盖板20的边缘,得到曲面边框22的工艺条件,面边框22的内表面不平整,存在预设高度约0.04毫米的段差。
具体的,封装层13对应曲面边框22的厚度与封装层13对应平面区域21的厚度的差为曲面边框22对应显示面板10处的内表面与平面区域21内表面之间的最大垂直距离值,可以满足显示面板10对应曲面边框22处不会受到曲面边框22的挤压,避免了曲面边框22内表面处的显示面板10产生应力集中或者变形的情况,降低了显示面板10的破损率。此外,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以避免曲面边框22处的显示面板10发生翘曲和气泡的产生,实现了显示面板10和曲面盖板20贴合之后仍能保持平整表面,避免了显示面板10发出的光从曲面盖板20出射时出现光学干涉,影响显示面板10显示效果的问题,且提高了曲面盖板20对显示面板10的封装效果。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5a示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b示出的图5a中显示面板和曲面盖板形成的曲面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c为图5b中S区域的放大图。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参见图5,该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层11以及依次叠加的显示器件层12、封装层13、功能层14和补偿层15;其中,补偿层15在显示面板10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平面区域21在显示面板10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内。
具体的,由于补偿层15在显示面板10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平面区域21在显示面板10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内,可以满足显示面板10对应曲面边框22处的厚度T2小于显示面板10对应平面区域21的厚度T1,显示面板10对应曲面边框22处的厚度T2与显示面板10对应平面区域21的厚度T1的差值补偿了曲面边框22对应显示面板10处内表面的段差高度H,以保证显示面板10对应曲面边框22处不会受到曲面边框22的挤压,避免了曲面边框22内表面处的显示面板10产生应力集中或者变形的情况,降低了显示面板10的破损率。此外,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以避免曲面边框22处的显示面板10发生翘曲和气泡的产生,实现了显示面板10和曲面盖板20贴合之后仍能保持平整表面,避免了显示面板10发出的光从曲面盖板20出射时出现光学干涉,影响显示面板10显示效果的问题,且提高了曲面盖板20对显示面板10的封装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参见图5,阵列层11、显示器件层12、封装层13对应曲面边框22的部分未被功能层14覆盖,功能层14和补偿层15的厚度之和为曲面边框22对应显示面板10处的内表面与平面区域21内表面之间的最大垂直距离值。
具体的,曲面边框22对应显示面板10处的内表面与平面区域21内表面之间的最大垂直距离值即曲面边框22对应显示面板10处内表面的段差高度H。
具体的,功能层14和补偿层15的厚度之和为曲面边框22对应显示面板10处的内表面与平面区域21内表面之间的最大垂直距离值,可以满足阵列层11、显示器件层12以及封装层13对应曲面边框22处不会受到曲面边框22的挤压,避免了曲面边框22内表面处的阵列层11、显示器件层12以及封装层13产生应力集中或者变形的情况,降低了显示面板10的破损率。此外,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以避免曲面边框22处的显示面板10发生翘曲和气泡的产生,实现了显示面板10和曲面盖板20贴合之后仍能保持平整表面,避免了显示面板10发出的光从曲面盖板20出射时出现光学干涉,影响显示面板10显示效果的问题,且提高了曲面盖板20对显示面板10的封装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补偿层15为透明树脂材料。
具体的,透明树脂材料一方面可以满足显示面板10对应曲面边框22处的厚度T2小于显示面板10对应平面区域21的厚度T1,另一方面,透明树脂材料透光率较高,不会影响显示面板10的显示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参见图2-图5,封装层14对应曲面边框22的部分的宽度大于或等于1.0毫米,且小于或等于1.4毫米。
具体的,封装层14对应曲面边框22的宽度的数值是和曲面盖板20的形状相关的。在现有曲面盖板20的制作工艺下,曲面边框22的弯折角度越大,曲面边框22对应显示面板10处内表面平整度越差,封装层14对应曲面边框22的部分的宽度越宽。受限于现有弯折曲面盖板20的边缘,得到曲面边框22的工艺条件,面边框22的内表面不平整,存在预设高度H的段差。其中,预设高度H大约为0.04毫米,预设高度H的段差在平行于平面区域21所在平面方向上的数值大于或等于1.0毫米,且小于或等于1.4毫米。如果封装层14对应曲面边框22的部分的宽度小于1.0毫米,曲面边框22对应的显示面板10会受到曲面边框22的挤压而变形,如果封装层14对应曲面边框22的部分的宽度大于1.4毫米,对应平面区域21的显示面板10厚度出现不均一的情况,影响显示面板10的显示效果。因此,将封装层14对应曲面边框22的部分的宽度设置为大于或等于1.0毫米,且小于或等于1.4毫米,以保证曲面边框22对应的显示面板10不会受到曲面边框22的挤压,避免了曲面边框22内表面处的显示面板10产生应力集中或者变形的情况,降低了显示面板10的破损率。此外,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以避免曲面边框22处的显示面板10发生翘曲和气泡的产生,实现了显示面板10和曲面盖板20贴合之后仍能保持平整表面,避免了显示面板10发出的光从曲面盖板20出射时出现光学干涉,影响显示面板10显示效果的问题,且提高了曲面盖板20对显示面板10的封装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显示面板10为非柔性显示面板。
具体的,显示面板10为柔性显示面板时,封装层13由无机膜层和有机膜层交叠形成,此时封装层13通过薄膜封装形成,显示面板的柔韧性比较好,曲面边框22处的柔性显示面板可以弯曲至和曲面边框22相同的形状,完全贴合至曲面边框22的内表面。当显示面板10为非柔性显示面板时,封装层13的材料为玻璃,封装层13采用玻璃料(Frit)封装形成,显示面板的柔性较差,曲面边框22处的非柔性显示面板受到曲面边框22对应显示面板10处内表面的挤压,会出现变形甚至破损的情况。因此,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通过显示面板10对应曲面边框22处的厚度T2小于显示面板10对应平面区域21的厚度T1的设置,以保证显示面板10对应曲面边框22处不会受到曲面边框22内表面的挤压,避免了曲面边框22内表面贴合的显示面板10变形的情况,进而降低了显示面板的破损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6a为显示装置的俯视图。图6b为图6a中A1-A2方向的剖面图。
参见图6,显示装置100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意所述的显示面板10和曲面盖板20,显示面板10和曲面盖板20之间通过OCA胶30粘结。本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100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显示面板10,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也具备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示例性的,显示装置可以是手机,或者可以是电脑或可穿戴设置等电子设备,本发明实施例对显示装置的具体形式不作限定。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用于和曲面盖板形成曲面显示装置,所述曲面盖板包括平面区域和位于所述平面区域两侧的曲面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对应所述曲面边框处的厚度小于所述显示面板对应所述平面区域的厚度,以补偿段差高度值,其中,所述段差高度值为所述曲面边框对应所述显示面板处的内表面与所述平面区域内表面之间的最大垂直距离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阵列层以及依次叠加的显示器件层、封装层和功能层;其中,
所述阵列层、所述显示器件层、封装层对应所述曲面边框的部分未被所述功能层覆盖,且所述封装层对应所述曲面边框的厚度小于所述封装层对应所述平面区域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沿远离所述显示面板中心的方向上,所述封装层对应所述曲面边框部分的厚度呈台阶式下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层对应所述曲面边框的厚度与所述封装层对应所述平面区域的厚度的差值为所述曲面边框对应所述显示面板处的内表面与所述平面区域内表面之间的最大垂直距离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层以及依次叠加的显示器件层、封装层、功能层和补偿层;其中,
所述补偿层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平面区域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层、所述显示器件层、封装层对应所述曲面边框的部分未被所述功能层覆盖,所述功能层和所述补偿层的厚度之和为所述曲面边框对应所述显示面板处的内表面与所述平面区域内表面之间的最大垂直距离值。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层为透明树脂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层对应所述曲面边框的部分的宽度大于或等于1.0毫米,且小于或等于1.4毫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为非柔性显示面板。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和曲面盖板,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曲面盖板之间通过OCA胶粘结。
CN202011482482.0A 2020-12-15 2020-12-15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26144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82482.0A CN112614429B (zh) 2020-12-15 2020-12-15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82482.0A CN112614429B (zh) 2020-12-15 2020-12-15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14429A CN112614429A (zh) 2021-04-06
CN112614429B true CN112614429B (zh) 2022-07-29

Family

ID=752409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82482.0A Active CN112614429B (zh) 2020-12-15 2020-12-15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1442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99663B (zh) * 2021-04-08 2022-10-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5529373B (zh) * 2022-01-25 2023-09-1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及曲面盖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12912B2 (ja) * 2011-12-14 2015-05-07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ディスプレイ用カバーガラス
KR101615791B1 (ko) * 2012-11-14 2016-04-2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측부 구부림 구조를 갖는 무-베젤 표시 패널
JP6539067B2 (ja) * 2015-03-04 2019-07-03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及び電子部品
CN106980406A (zh) * 2017-03-15 2017-07-25 安徽华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触摸屏模组及其制造方法、电子设备
CN107507924A (zh) * 2017-08-11 2017-12-2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视窗防护玻璃及制作方法
CN208477849U (zh) * 2018-06-29 2019-02-05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盖板以及显示设备
CN111048699A (zh) * 2018-10-15 2020-04-21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oled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显示屏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09375810B (zh) * 2018-10-31 2022-03-1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
CN111128010B (zh) * 2018-11-01 2021-10-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及显示装置
CN209401249U (zh) * 2019-01-18 2019-09-17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屏与曲面盖板的贴合装置
CN113257112B (zh) * 2020-02-12 2022-07-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584743A (zh) * 2020-05-13 2020-08-2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508343B (zh) * 2020-05-29 2022-03-18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768707B (zh) * 2020-06-30 2022-03-1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14429A (zh) 2021-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44038B2 (en)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thereof
US11696489B2 (en) Flexible display apparatus with curved edg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the same
US11398504B2 (en)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US20190206968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2614429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10376280A1 (en) Display panel, jig,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display panel with the same
CN111863891A (zh) 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TWI737182B (zh) 顯示面板、顯示裝置及顯示面板的製造方法
US9465256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10718159A (zh) Oled显示屏及oled显示装置
TWI734074B (zh) 顯示面板及其製作方法
CN109817831B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WO2018113144A1 (zh) 曲面显示面板及曲面显示装置
CN110610662B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8376519B (zh) 一种异形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WO2021104404A1 (zh) 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WO2021031512A1 (zh) 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US20200321429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WO2022011748A1 (zh) 屏幕组件和显示装置
CN112599018A (zh) 显示装置
US20240172404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20240049413A1 (en) Display device
WO2021227752A1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WO2020019468A1 (zh) Tft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与柔性液晶显示面板
WO2023092724A1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