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14339A - 超载监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超载监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14339A
CN112614339A CN202011420437.2A CN202011420437A CN112614339A CN 112614339 A CN112614339 A CN 112614339A CN 202011420437 A CN202011420437 A CN 202011420437A CN 112614339 A CN112614339 A CN 1126143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weight limit
determining
load
current lo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2043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14339B (zh
Inventor
魏文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uangtong Yuanch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uangtong Yuanc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uangtong Yuanch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uangtong Yuanc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2043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1433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143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143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143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143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01Detecting movement of traffic to be counted or controlled
    • G08G1/0104Measuring and analyzing of parameters relative to traffic condi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GWEIGHING
    • G01G19/00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 G01G19/02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for weighing wheeled or rolling bodies, e.g. vehicle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01Detecting movement of traffic to be counted or controlled
    • G08G1/0104Measuring and analyzing of parameters relative to traffic conditions
    • G08G1/0125Traffic data processing
    • G08G1/0129Traffic data processing for creating historical data or processing based on historical data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超载监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接收车辆的标识和所述车辆的当前载重;根据所述标识和预设的限重对应关系,确定所述车辆的目标限重;其中,所述限重对应关系包括不同车辆的标识与对应的限重之间的对应关系;若所述车辆的当前载重大于所述目标限重,则确定所述车辆超载。采用本方法能够减小人力物力的消耗,提高检测效率。

Description

超载监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超载监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车辆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交通事故也频频发生。因此,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成为交通部门关注的重点。
统计表明,超载是重大交通事故的主要诱因之一,特别是超速行驶的重型卡车,往往由于行驶速度和载重过大,在紧急情况下无法及时调整行驶状态,进而酿成惨祸。然而,在利益的驱使下,还是有人铤而走险,超载行驶。
传统技术中,是通过地磅称重来检测车辆是否超载,往往需要工作人员指导驾驶人员将车辆行驶至地磅设置点进行测量,不仅人力物力消耗大,而且检测效率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超载监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一种超载监控方法,包括:
接收车辆的标识和车辆的当前载重;
根据标识和预设的限重对应关系,确定车辆的目标限重;其中,限重对应关系包括不同车辆的标识与对应的限重之间的对应关系;
若车辆的当前载重大于目标限重,则确定车辆超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接收车辆的标识和车辆的当前载重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获取车辆的历史载重中未超载的最高载重;
根据车辆的当前载重和最高载重的大小关系,确定是否执行根据标识和预设的限重对应关系,确定车辆的目标限重的步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车辆的当前载重和最高载重的大小关系,确定是否执行根据标识和预设的限重对应关系,确定车辆的目标限重的步骤,具体包括:
若车辆的当前载重大于最高载重,则确定执行根据标识和预设的限重对应关系,确定车辆的目标限重的步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若车辆的当前载重大于目标限重,则确定车辆超载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向交管系统发送超载报警信息;其中,超载报警信息携带车辆的标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接收车辆的当前载重的步骤,具体包括:
接收车辆在预设时段内的至少两个实时载重;
比较至少两个实时载重中两两实时载重之间的差值是否在预设的载重误差范围内;
若是,则根据至少两个实时载重确定车辆的当前载重;
若否,则继续接收车辆在另一预设时段内的至少两个新的实时载重,并比较至少两个新的实时载重中两两新的实时载重之间的差值是否在预设的载重误差范围内,直至至少两个新的实时载重中两两新的实时载重之间的差值在载重误差范围内为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车辆的当前载重与目标限重的比值是否大于预设的比例阈值;
若是,则根据预设的用户对应关系向目标用户账号发送预报警信息;其中,用户对应关系包括车辆的标识与用户账号之间的对应关系,预报警信息用于指示车辆即将超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终端录入的车辆的标识和对应的限重,得到限重对应关系;
接收终端录入的车辆的标识和对应的用户账号,得到用户对应关系。
一种超载监控装置,包括:
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车辆的标识和车辆的当前载重;
限重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标识和预设的限重对应关系,确定车辆的目标限重;其中,限重对应关系包括不同车辆的标识与对应的限重之间的对应关系;
超载确定模块,用于在车辆的当前载重大于目标限重的情况下,确定车辆超载。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车辆的标识和车辆的当前载重;
根据标识和预设的限重对应关系,确定车辆的目标限重;其中,限重对应关系包括不同车辆的标识与对应的限重之间的对应关系;
若车辆的当前载重大于目标限重,则确定车辆超载。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车辆的标识和车辆的当前载重;
根据标识和预设的限重对应关系,确定车辆的目标限重;其中,限重对应关系包括不同车辆的标识与对应的限重之间的对应关系;
若车辆的当前载重大于目标限重,则确定车辆超载。
上述超载监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通过接收车辆的标识和车辆的当前载重,并根据标识和预设的限重对应关系,确定车辆的目标限重,在车辆的当前载重大于目标限重时,则确定车辆超载,以此实现对车辆是否超载的实时监控,无需设置地磅,更不需要工作人员引导测量,减小了人力物力的消耗,提高了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超载监控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超载监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中超载监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另一个实施例中超载监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确定车辆的当前载重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另一个实施例中超载监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另一个实施例中超载监控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超载监控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提供的超载监控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其中,车辆102与服务器104通过网络进行通信。车辆102通过重量传感器获取车辆的当前载重,并将自身的标识和获取到的当前载重发送至服务器104。服务器104接收车辆的标识和当前载重,根据标识和预设的限重对应关系,确定车辆的目标限重。其中,限重对应关系包括不同的车辆的标识与对应的限重之间的对应关系。若车辆的当前载重大于目标限重,则确定车辆超载。其中,服务器104可以用独立的服务器或者是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来实现。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超载监控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服务器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S210、接收车辆的标识和车辆的当前载重。
其中,车辆的标识可用于唯一识别该车辆。可选地,车辆的标识可以是车牌号码,也可以是车辆识别码(Vehicle Identification Numbe,VIN)。
可选地,车辆包括T-BOX(Telematics BOX,远程通信控制单元),车辆可以通过T-BOX与服务器之间通过CNET(蜂窝网络)进行通信。T-BOX与重量传感器连接,可获取重量传感器测量得到的车辆的当前载重。可选地,重量传感器的位于车辆的箱体底部,以检测车辆箱体的载重。
具体地,服务器接收T-BOX传输来的车辆的标识和车辆的当前载重。
S220、根据标识和预设的限重对应关系,则确定车辆的目标限重。
其中,限重对应关系包括不同车辆的标识与对应的限重之间的对应关系。
具体地,服务器中预先存储有上述限重对应关系,服务器在接收到车辆的标识后,在限重对应关系中提取与接收到的车辆的标识相同的标识所对应的限重,作为对应该车辆的目标限重。
S230、若车辆的当前载重大于车辆的目标限重,则确定车辆超载。
具体地,服务器比较接收到的车辆的当前载重与对应的目标限重的大小,若车辆的当前载重大于目标限重,则确定车辆超载。
本实施例中,服务器通过接收车辆的标识和车辆的当前载重,并根据标识和预设的限重对应关系,确定车辆的目标限重,在车辆的当前载重大于目标限重时,确定车辆超载,以此实现对车辆是否超载的实时监控,无需设置地磅,更不需要工作人员引导测量,减小了人力物力的消耗,提高了检测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进一步提高车辆超载的检测效率,如图3所示,在S210之后,上述方法还包括:
S310、获取车辆的历史载重中未超载的最高载重。
具体地,服务器中存储有标识所对应的车辆在预设历史时段,如过去1个月的历史载重,并包括表征对应历史载重是否超载的标签。服务器根据该接收到的标识获取该标识对应的车辆的历史载重,进一步提取标签为未超载的历史载重中的最大值,得到该车辆历史载重中未超载的最高载重。
S320、根据车辆的当前载重和最高载重的大小关系,确定是否执行根据标识和预设的限重对应关系,确定车辆的目标限重的步骤。
具体地,考虑误差影响,服务器比较车辆的当前载重和最高载重的大小,在当前载重大于最高载重时,进一步获取车辆的当前载重和最高载重之间的差值与最高载重的比值,若该比值大于预设阈值,服务器则确定该车辆则存在超载风险,执行根据标识和预设的限重对应关系,确定车辆的目标限重的步骤。若该比值不大于预设阈值,服务器则确定车辆未超载。而在车辆的当前载重不大于最高载重时,即可直接确定该车辆未超载。例如,若车辆的当前载重为4.38t,大于该车辆的未超载情况下的最高载重4.25t,服务器获取当前载重和最高载重之间的差值与最高载重的比值即(4.38-4.25)/4.25=3.06%,大于预设阈值2%,服务器则确定该车辆存在超载风险,进一步执行根据标识和预设的限重对应关系,确定车辆的目标限重的步骤,以具体确认车辆是否超载。
本实施例中,服务器在确定车辆的目标限重之前,查询对应车辆的历史载重中未超载情况下的载重最大值即最高载重,比较获取到的该车辆的当前载重与最高载重,在该车辆的当前载重大于最高载重的情况下,进一步调用限重对应关系,以确定车辆的目标限重,进而再进行车辆是否超载的具体判断。其中,服务器中存储限重对应关系的数据量远远大于车辆的历史载重的数据量,因此,在服务器确定车辆的目标限重之前,查询历史载重得到最高载重相对于调用限重对应关系确定目标限重的数据处理量更小,可进一步提高车辆超载检测的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简化检测中的计算,在S320具体包括:
若当前载重大于最高载重,服务器则确定该车辆则存在超载风险,并确定执行S220;若当前载重不大于最高载重,服务器则确定该车辆未超载,无需执行S220。通过直接判断当前载重和最高载重的大小,以确定车辆是否存在超载风险,减少数据计算量,简化了检测中的计算,提高了检测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有效降低车辆超载现象的发生,上述方法还包括:
向交管系统发送超载报警信息。
其中,超载报警信息携带车辆的标识,该超载报警信息用于指示对应该标识的车辆超载。
具体地,服务器还与交管系统通过网络连接,在确定车辆超载后,服务器则向交管系统发送携带有车辆的标识的超载报警信息,以向交管系统指示对应该标识的车辆超载。交管系统可根据接收到的车辆的标识,确定超载车辆,以及时对该超载车辆进行管控,如拦截或者扣分,以有效降低车辆超载现象的发生。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提高车辆超载的监控效果,如图4所示,上述方法还包括:
S410、判断车辆的当前载重与车辆的目标限重的比值是否大于预设的比例阈值。
具体地,服务器获取车辆的当前载重除以该车辆的目标限重得到的商值,并判断该商值是否大于预设的比例阈值。例如,该车辆的当前载重为4.38t,根据车辆的标识确定该车辆的目标限重为5.0t,服务器获取车辆的当前载重除以该车辆的目标限重得到的商值即为4.3/5.0=86%。服务器则进一步判断该商值是否大于预设的比例阈值,以确定该车辆是否即将超载。例如,预设的比例阈值为85%,上述商值86%>85%,服务器即可确定该车辆即将超载。
S420、若是,则根据预设的用户对应关系向目标用户账号发送预报警信息。
其中,用户对应关系包括车辆的标识与用户账号之间的对应关系,预报警信息用于指示对应标识的车辆即将超载。
可选地,用户账号可以是用户的电话号码,以使服务器通过短信或者语音通话的方式向用户发送预报警信息。用户账号还可以是应用账号,以使服务器通过应用消息的方式向用户发送预报警信息。
具体地,服务器判断车辆的当前载重除以该车辆的目标限重得到的商值大于预设的比例阈值时,则确定该车辆即将超载,则根据接收到的车辆的标识在用户对应关系中确定该标识对应的目标用户账号,以向该目标用户账号发送预报警信息,向用户指示该车辆即将超载。用户可调整车辆的运输计划,避免超载。
本实施例中,服务器在车辆的当前载重与目标限重的比值大于预设的比例阈值时,向车辆对应的目标用户账号发送预报警信息,以及时提醒用户车辆即将超载,便于用户及时调整运行计划,避免超载,进而提高车辆超载的监控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提高当前载重的准确性,如图5所示,S210中接收车辆的当前载重,包括:
S510、接收车辆在预设时段内的至少两个实时载重。
S520、比较至少两个实时载重中两两实时载重之间的差值是否在预设的载重误差范围内。
具体地,例如,服务器接收车辆在预设时段10min内得到的10个实时载重,比较这10个实时载重中两两实时载重之间的差值是否均在预设的载重误差范围内。
S530、若是,则根据至少两个实时载重确定车辆的当前载重。
S540、若否,则继续接收车辆在另一预设时段内的至少两个新的实时载重,并返回执行比较至少两个新的实时载重中两两实时载重之间的差值是否在预设的载重误差范围内的步骤,直至至少两个新的实时载重中两两新的实时载重之间的差值在载重误差范围内为止。
具体地,若是,即服务器确定接收到的至少两个实时载重中两两实时载重之间的差值均在预设的载重误差范围内,则确定车辆当前载重处于稳定状态。可选地,服务器则将该至少两个实时载重中任一个确定为该车辆的当前载重,还可以将该至少两个实时载重中最大的一个确定为该车辆的当前载重,也可以将该至少两个实时载重中最后得到的一个确定为该车辆的当前载重,本实施例中,对此不作具体限定。若否,即服务器确定接收到的至少两个实时载重中两两实时载重之间的差值不是均在预设的载重误差范围内,则确定车辆当前载重处于不稳定状态,则继续接收车辆在另一预设时段内的至少两个新的实时载重,并比较至少两个新的实时载重中两两新的实时载重之间的差值是否在预设的载重误差范围内,直至至少两个新的实时载重中两两新的实时载重之间的差值在载重误差范围内为止。
本实施例中,服务器通过接收车辆在预设时段内的至少两个实时载重,在至少两个实时载重中两两实时载重的差值在预设的载重误差范围内时,即确定车辆的当前载重处于稳定状态后,再根据至少两个实时载重确定车辆的实时载重,排除了车辆在装卸过程中载重波动造成的数据干扰,提高了车辆的当前载重的准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上述方法还包括:
S610、接收终端录入的车辆的标识和对应的限重,得到限重对应关系。
S620、接收终端录入的车辆的标识和对应的用户账号,得到用户对应关系。
具体地,上述方法应用于如图7所示的应用环境中。其中,车辆102和终端106分别与服务器104通过网络进行通信。服务器104接收终端106录入的车辆的标识和对应的限重,并将车辆的标识和对应的限重绑定关联,得到限重对应关系。同时,服务器104还可以接收终端106录入的车辆的标识和对应的用户账号,并将车辆的标识和对应的用户账号绑定关联,得到用户对应关系。可选地,上述限重对应关系和用户对应关系可以是同一对应关系,即该对应关系中包括了车辆的标识与对应的限重,以及对应的用户账号的对应关系,也可以是单独的对应关系。
本实施例中,服务器通过接收终端录入的车辆的标识和对应的限重,得到限重对应关系,并通过接收终端录入的车辆的标识和对应的用户账号,得到用户对应关系,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更上述限重对应关系或者用户对应关系,提高超载监控的准确性和灵活性。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1-7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1-7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提供了一种超载监控装置,包括:数据接收模块801、限重确定模块802和超载确定模块803,其中:
数据接收模块801用于接收车辆的标识和车辆的当前载重;
限重确定模块802用于根据标识和预设的限重对应关系,确定车辆的目标限重;其中,限重对应关系包括不同车辆的标识与对应的限重之间的对应关系;
超载确定模块803用于在车辆的当前载重大于目标限重的情况下,确定车辆超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数据接收模块801还用于:
获取车辆的历史载重中未超载的最高载重;根据车辆的当前载重和最高载重的大小关系,确定是否执行根据标识和预设的限重对应关系,确定车辆的目标限重的步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数据接收模块801具体用于:
若车辆的当前载重大于最高载重,则确定执行根据标识和预设的限重对应关系,确定车辆的目标限重的步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超载确定模块803还用于:
向交管系统发送超载报警信息;其中,超载报警信息携带车辆的标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数据接收模块801具体用于:
接收车辆在预设时段内的至少两个实时载重;比较至少两个实时载重中两两实时载重之间的差值是否在预设的载重误差范围内;若是,则根据至少两个实时载重确定车辆的当前载重;若否,则继续接收车辆在另一预设时段内的至少两个新的实时载重,并比较至少两个新的实时载重中两两新的实时载重之间的差值是否在预设的载重误差范围内,直至至少两个新的实时载重中两两新的实时载重之间的差值在载重误差范围内为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超载确定模块803还用于:
判断车辆的当前载重与目标限重的比值是否大于预设的比例阈值;若是,则根据预设的用户对应关系向目标用户账号发送预报警信息;其中,用户对应关系包括车辆的标识与用户账号之间的对应关系,预报警信息用于指示车辆即将超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数据接收模块801还用于:
接收终端录入的车辆的标识和对应的限重,得到限重对应关系;接收终端录入的车辆的标识和对应的用户账号,得到用户对应关系。
关于超载监控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超载监控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超载监控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9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和网络接口。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超载监控数据。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超载监控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9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车辆的标识和车辆的当前载重;根据标识和预设的限重对应关系,确定车辆的目标限重;其中,限重对应关系包括不同车辆的标识与对应的限重之间的对应关系;若车辆的当前载重大于目标限重,则确定车辆超载。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车辆的历史载重中未超载的最高载重;根据车辆的当前载重和最高载重的大小关系,确定是否执行根据标识和预设的限重对应关系,确定车辆的目标限重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若车辆的当前载重大于最高载重,则确定执行根据标识和预设的限重对应关系,确定车辆的目标限重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向交管系统发送超载报警信息;其中,超载报警信息携带车辆的标识。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车辆在预设时段内的至少两个实时载重;比较至少两个实时载重中两两实时载重之间的差值是否在预设的载重误差范围内;若是,则根据至少两个实时载重确定车辆的当前载重;若否,则继续接收车辆在另一预设时段内的至少两个新的实时载重,并比较至少两个新的实时载重中两两新的实时载重之间的差值是否在预设的载重误差范围内,直至至少两个新的实时载重中两两新的实时载重之间的差值在载重误差范围内为止。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判断车辆的当前载重与目标限重的比值是否大于预设的比例阈值;若是,则根据预设的用户对应关系向目标用户账号发送预报警信息;其中,用户对应关系包括车辆的标识与用户账号之间的对应关系,预报警信息用于指示车辆即将超载。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终端录入的车辆的标识和对应的限重,得到限重对应关系;接收终端录入的车辆的标识和对应的用户账号,得到用户对应关系。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车辆的标识和车辆的当前载重;根据标识和预设的限重对应关系,确定车辆的目标限重;其中,限重对应关系包括不同车辆的标识与对应的限重之间的对应关系;若车辆的当前载重大于目标限重,则确定车辆超载。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车辆的历史载重中未超载的最高载重;根据车辆的当前载重和最高载重的大小关系,确定是否执行根据标识和预设的限重对应关系,确定车辆的目标限重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若车辆的当前载重大于最高载重,则确定执行根据标识和预设的限重对应关系,确定车辆的目标限重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向交管系统发送超载报警信息;其中,超载报警信息携带车辆的标识。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车辆在预设时段内的至少两个实时载重;比较至少两个实时载重中两两实时载重之间的差值是否在预设的载重误差范围内;若是,则根据至少两个实时载重确定车辆的当前载重;若否,则继续接收车辆在另一预设时段内的至少两个新的实时载重,并比较至少两个新的实时载重中两两新的实时载重之间的差值是否在预设的载重误差范围内,直至至少两个新的实时载重中两两新的实时载重之间的差值在载重误差范围内为止。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判断车辆的当前载重与目标限重的比值是否大于预设的比例阈值;若是,则根据预设的用户对应关系向目标用户账号发送预报警信息;其中,用户对应关系包括车辆的标识与用户账号之间的对应关系,预报警信息用于指示车辆即将超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终端录入的车辆的标识和对应的限重,得到限重对应关系;
接收终端录入的车辆的标识和对应的用户账号,得到用户对应关系。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或光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超载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车辆的标识和所述车辆的当前载重;
根据所述标识和预设的限重对应关系,确定所述车辆的目标限重;其中,所述限重对应关系包括不同车辆的标识与对应的限重之间的对应关系;
若所述车辆的当前载重大于所述目标限重,则确定所述车辆超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车辆的标识和所述车辆的当前载重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车辆的历史载重中未超载的最高载重;
根据所述车辆的当前载重和所述最高载重的大小关系,确定是否执行所述根据所述标识和预设的限重对应关系,确定所述车辆的目标限重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车辆的当前载重和所述最高载重的大小关系,确定是否执行所述根据所述标识和预设的限重对应关系,确定所述车辆的目标限重的步骤,具体包括:
若所述车辆的当前载重大于所述最高载重,则确定执行所述根据所述标识和预设的限重对应关系,确定所述车辆的目标限重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若所述车辆的当前载重大于所述目标限重,则确定所述车辆超载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向交管系统发送超载报警信息;其中,所述超载报警信息携带所述车辆的标识。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车辆的当前载重的步骤,具体包括:
接收所述车辆在预设时段内的至少两个实时载重;
比较所述至少两个实时载重中两两实时载重之间的差值是否在预设的载重误差范围内;
若是,则根据所述至少两个实时载重确定所述车辆的当前载重;
若否,则继续接收所述车辆在另一预设时段内的至少两个新的实时载重,并比较所述至少两个新的实时载重中两两新的实时载重之间的差值是否在预设的载重误差范围内,直至所述至少两个新的实时载重中两两新的实时载重之间的差值在所述载重误差范围内为止。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车辆的当前载重与所述目标限重的比值是否大于预设的比例阈值;
若是,则根据预设的用户对应关系向目标用户账号发送预报警信息;其中,所述用户对应关系包括车辆的标识与用户账号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预报警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车辆即将超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终端录入的车辆的标识和对应的限重,得到所述限重对应关系;
接收终端录入的车辆的标识和对应的用户账号,得到所述用户对应关系。
8.一种超载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车辆的标识和所述车辆的当前载重;
限重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标识和预设的限重对应关系,确定所述车辆的目标限重;其中,所述限重对应关系包括不同车辆的标识与对应的限重之间的对应关系;
超载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车辆的当前载重大于所述目标限重的情况下,确定所述车辆超载。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011420437.2A 2020-12-07 2020-12-07 超载监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6143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20437.2A CN112614339B (zh) 2020-12-07 2020-12-07 超载监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20437.2A CN112614339B (zh) 2020-12-07 2020-12-07 超载监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14339A true CN112614339A (zh) 2021-04-06
CN112614339B CN112614339B (zh) 2022-08-05

Family

ID=752291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20437.2A Active CN112614339B (zh) 2020-12-07 2020-12-07 超载监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1433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47912A (zh) * 2021-09-22 2022-01-18 重庆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车辆重量识别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31288A (zh) * 2018-06-04 2018-12-04 云南力帆骏马车辆有限公司 车辆载重监测方法及装置
CN110646074A (zh) * 2019-09-16 2020-01-03 上海博泰悦臻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车载重量预警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及车载终端
CN110849454A (zh) * 2019-11-14 2020-02-28 北京安兔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超载检测方法及装置
WO2020109088A1 (de) * 2018-11-27 2020-06-04 General Dynamics European Land Systems-Mowag Verfahren und baugruppe zur energieabsorption zum schutz vor schäden bei einem überlastereigni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31288A (zh) * 2018-06-04 2018-12-04 云南力帆骏马车辆有限公司 车辆载重监测方法及装置
WO2020109088A1 (de) * 2018-11-27 2020-06-04 General Dynamics European Land Systems-Mowag Verfahren und baugruppe zur energieabsorption zum schutz vor schäden bei einem überlastereignis
CN110646074A (zh) * 2019-09-16 2020-01-03 上海博泰悦臻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车载重量预警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及车载终端
CN110849454A (zh) * 2019-11-14 2020-02-28 北京安兔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超载检测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47912A (zh) * 2021-09-22 2022-01-18 重庆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车辆重量识别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14339B (zh) 2022-08-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72885A (zh) 轮胎安全管理方法、装置、轮胎安全管理设备及汽车
CN112614339B (zh) 超载监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064841B (zh) 消息发送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11027934A (zh) 电梯维保任务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507883B (zh) 一种加油过程中获取车辆运行数据的方法
CN110766947A (zh) 一种超载车辆的管理系统、方法和设备
CN110160615B (zh) 车载称重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612378A (zh) 潜在碰撞风险预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11613060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以及设备
CN108564792A (zh) 车辆超载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11141971A (zh) 一种充电告警系统及方法
CN108860011B (zh) 一种车辆超载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14414023A (zh) 传感器异常诊断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KR101747233B1 (ko) 노면 상태 정보 제공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3911872A (zh) 故障处理方法、系统及预警救援系统
CN111813674B (zh) 分单业务的压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61686A (zh) 车辆载荷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656707B (zh) 计量数据采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798151A (zh) 企业欺诈风险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742539A (zh) 车辆保养时间的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1897701B (zh) 针对应用的告警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系统和介质
US20020161502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nalyzing payload information
CN115809713A (zh) 催派预测模型的训练方法、快递催派量的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13824590A (zh) 微服务网络的问题预测方法、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U2002254288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nalysing payload inform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