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08012B - 加热调整装置和玻璃厚度调整方法 - Google Patents

加热调整装置和玻璃厚度调整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08012B
CN112608012B CN202011462050.3A CN202011462050A CN112608012B CN 112608012 B CN112608012 B CN 112608012B CN 202011462050 A CN202011462050 A CN 202011462050A CN 112608012 B CN112608012 B CN 1126080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ing
pipe section
section
heating
heating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6205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08012A (zh
Inventor
李青
李赫然
何怀胜
张延洪
杨道辉
姚文龙
周伟
李飞
涂双庆
杨柳
马跃跃
赵光明
缪夕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xu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Tunghsu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Wuhu Dongxu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xu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Tunghsu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Wuhu Dongxu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xu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Tunghsu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Wuhu Dongxu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xu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6205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0801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080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080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080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080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17/00Forming molten glass by flowing-out, pushing-out, extruding or drawing downwardly or laterally from forming slits or by overflowing over lips
    • C03B17/06Forming glass sheets
    • C03B17/064Forming glass sheets by the overflow downdraw fusion process; Isopipes theref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17/00Forming molten glass by flowing-out, pushing-out, extruding or drawing downwardly or laterally from forming slits or by overflowing over lips
    • C03B17/06Forming glass sheets
    • C03B17/067Forming glass sheets combined with thermal conditioning of the shee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加热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加热调整装置和玻璃厚度调整方法。加热调整装置包括具有第一内部通道的第一绝缘管段、具有第二内部通道的第二绝缘管段、具有贯通通道的绝缘结构和电加热丝,绝缘结构设置在第一绝缘管段和第二绝缘管段彼此靠近的一端之间;电加热丝穿入到第一内部通道后通过贯通通道进入到第二内部通道,电加热丝从第二内部通道穿出后在第二绝缘管段上沿着返回方向以预定螺距螺旋缠绕以形成第二加热段,并在第一绝缘管段上沿着返回方向布置;绝缘结构能够活动以允许第二绝缘管段能够相对于第一绝缘管段弯折到所需角度。该加热调整装置能够提供良好稳定的加热辐射的范围,以提供稳定可靠的加热。

Description

加热调整装置和玻璃厚度调整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热装置例如玻璃基板生产中用到的加热调整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加热调整装置和一种玻璃厚度调整方法。
背景技术
玻璃基板生产技术领域中,在采用溢流下拉法制造显示基板玻璃的过程中,溢流砖的溢流面上,高温玻璃液由于受热不均存在温差,导致局部的玻璃液的粘度不同。玻璃液横向流动性就存在差异,进而影响到玻璃基板的成型厚度。温度高的玻璃液粘度小,由于下方设备的拉引,造成其下方成型的玻璃基板变薄,而温度低的玻璃液粘度大,经拉引后其下方的玻璃基板会变厚。横向温差大制成的玻璃基板厚度曲线会出现高低不平,很难满足品质的需求。同时,在成型炉两侧设置有冷却机构,冷却机构内安装冷却风管。
为此,现有技术中,为保证厚度曲线平滑且厚度极差稳定在规格内,需对厚度高低点位置进行冷风管风量调节,厚度低点位置需开大风量增加低点位置厚度,厚度高点位置需将原来两侧的冷却风管更换为铂金热风管对相应位置加热以减小高点位置厚度。
然而,铂金热风管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功率衰减现象,且单根铂金热风管的功率受限,只能达到点对点的调整,厚度调整效果差,在生产中为了增加厚度调整效果,往往要在冷却机构左右侧安装多根铂金热风管,随着生产时间的延长,铂金热风管功率衰减,为了稳定厚度极差,需要继续增加铂金热风管的功率,当铂金热风管的功率增加到上限还不能满足厚度极差调整时,厚度调整效果变差,厚度曲线发生变化,导致厚度极差波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热调整装置,该加热调整装置能够提供良好稳定的加热辐射的范围,以提供稳定可靠的加热。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加热调整装置,该加热调整装置包括第一绝缘管段、第二绝缘管段、绝缘结构和电加热丝,其中,所述第一绝缘管段内具有第一内部通道,所述第二绝缘管段内具有第二内部通道;所述绝缘结构内具有贯通通道,并且所述绝缘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管段和所述第二绝缘管段彼此靠近的一端之间;所述电加热丝穿入到所述第一内部通道后通过所述贯通通道进入到所述第二内部通道,所述电加热丝从所述第二内部通道穿出后在所述第二绝缘管段上沿着返回方向以预定螺距螺旋缠绕以形成第二加热段,并在所述第一绝缘管段上沿着返回方向布置;其中,所述绝缘结构能够活动,以允许所述第二绝缘管段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绝缘管段弯折到所需角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电加热丝穿入到第一内部通道后通过贯通通道进入到第二内部通道,电加热丝从第二内部通道穿出后在第二绝缘管段上沿着返回方向以预定螺距螺旋缠绕以形成第二加热段,并在第一绝缘管段上沿着返回方向布置,并且绝缘结构能够活动以允许第二绝缘管段能够相对于第一绝缘管段弯折到所需角度,这样,在实际使用中,可以根据需要加热空间结构,将第二绝缘管段弯折到所需角度后将第二绝缘管段伸入到加热空间内,使得第二加热段位于该加热空间内,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加热的部位来调整第二绝缘管段在该加热空间内的所需状态,以能够对需要加热的部位提供良好的加热辐射范围,同时电加热丝的加热功率可以根据实际加热需求来调整,从而可以提供稳定可靠的加热。
例如,在实际的一种应用场合中,该加热调整装置应用在玻璃基板生产技术领域中时,根据玻璃板的需要加热的部位,第二绝缘管段可以弯折到相对于第一绝缘管段的所需角度,然后可以将弯折到所需角度的第二绝缘管段从炉体和冷却机构之间的条形间缝伸入,以使得所述第一绝缘管段位于所述条形间缝内,并使得所述第二绝缘管段位于冷却机构和玻璃板之间,这样,所述第二绝缘管段上的第二加热段对所述玻璃板的局部厚度提供稳定可靠的加热辐射范围,并根据实际需求来调整电加热丝的加热功率,以对玻璃板的厚度进行加热调整。因此,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铂金热风管的辐射范围窄、调整效果差、功率上限低等问题,并提供稳定可靠的加热辐射范围和炉内局部温度,有效地使得玻璃板的厚度曲线平滑,厚度极差稳定在规格内。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结构能够在360°的角度范围内弯折,以允许所述第二绝缘管段能够在360°的角度范围内弯折到所述所需角度。
更进一步地,所述绝缘结构包括多个绝缘珠,所述电加热丝穿过各个所述绝缘珠内的贯通通道以将多个所述绝缘珠串联以形成串珠链,其中,所述串珠链限位在所述第一绝缘管段和所述第二绝缘管段彼此靠近的端部之间。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绝缘管段和所述第二绝缘管段彼此靠近的端部分别包括各自的端壁,所述串珠链限位在所述第一绝缘管段和所述第二绝缘管段的彼此靠近的所述端壁之间,所述电加热丝穿过所述端壁。
进一步地,所述电加热丝从所述第二绝缘管段的另一端穿出后在所述第二绝缘管段上沿着所述返回方向螺旋缠绕以使得所述第二绝缘管段整体形成为所述第二加热段。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绝缘管段相对于所述第一绝缘管段的相对位置通过所述电加热丝来保持。
进一步地,所述电加热丝在所述第一绝缘管段上沿着所述返回方向以预定螺距螺旋缠绕以形成第一加热段。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绝缘管段包括内管和套装在所述内管的外部的外管,所述内管的内部通道作为所述第一内部通道,其中,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之间形成环形间隙,所述电加热丝在所述环形间隙中沿着所述返回方向布置并从所述外管穿出。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绝缘管段的另一端设置有对穿入到所述第一内部通道内的电加热丝和从所述外管穿出的电加热丝进行限位的限位结构。
更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结构包括: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形成在所述内管的另一端的端面上;两个第二缺口,两个所述第二缺口周向间隔地形成在所述外管的另一端的端面上;其中,穿入到所述第一内部通道内的电加热丝限位在所述第一缺口和一个所述第二缺口中;从所述外管穿出的电加热丝限位在另一个所述第二缺口中。
另外,所述第一绝缘管段和所述第二绝缘管段分别为陶瓷管段,所述绝缘结构为陶瓷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调整装置用于玻璃厚度调整的加热。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玻璃厚度调整方法,该玻璃厚度调整方法包括:将以上任意所述的加热调整装置的第二绝缘管段弯折到相对于第一绝缘管段的所需角度;将弯折到所需角度的第二绝缘管段从炉体和冷却机构之间的条形间缝伸入,以使得所述第一绝缘管段位于所述条形间缝内,并使得所述第二绝缘管段位于冷却机构和玻璃板之间,所述第二绝缘管段上的第二加热段对所述玻璃板的局部厚度进行加热调整。
在该技术方案中,如上所述的,根据玻璃板的需要加热的部位,第二绝缘管段可以弯折到相对于第一绝缘管段的所需角度,然后可以将弯折到所需角度的第二绝缘管段从炉体和冷却机构之间的条形间缝伸入,以使得所述第一绝缘管段位于所述条形间缝内,并使得所述第二绝缘管段位于冷却机构和玻璃板之间,这样,所述第二绝缘管段上的第二加热段对所述玻璃板的局部厚度提供稳定可靠的加热辐射范围,并根据实际需求来调整电加热丝的加热功率,以对玻璃板的厚度进行加热调整。因此,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铂金热风管的辐射范围窄、调整效果差、功率上限低等问题,并提供稳定可靠的加热辐射范围和炉内局部温度,有效地使得玻璃板的厚度曲线平滑,厚度极差稳定在规格内。
进一步地,使所述第二绝缘管段和所述玻璃板保持平行,以对所述玻璃板的局部厚度进行单点调整。
更进一步地,能够根据所述玻璃板的局部厚度的调整需求来进行以下至少一种操作:操作一:将所述第一绝缘管段沿着所述条形间缝的延伸方向调整位置;操作二:调整所述第一绝缘管段的插入量以调整所述第二绝缘管段和所述玻璃板之间的间隔;操作三:调整电加热丝的加热功率。
另外,在所述玻璃板的局部厚度连续多点处于玻璃厚度曲线的高位而需要调整时,先将所述第二绝缘管段和所述玻璃板保持平行,然后根据玻璃板的需要调整厚度部分所处的位置来翻转所述第一绝缘管段以调整所述第二绝缘管段和所述玻璃板之间的夹角,以使得所述第二绝缘管段处于所需夹角位置处,以对所述玻璃板的局部厚度进行多点调整。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二绝缘管段处于所述所需夹角位置时,能够根据所述玻璃板的局部厚度的调整需求来进行以下至少一种操作:操作一:将所述第一绝缘管段沿着所述条形间缝的延伸方向调整位置;操作二:调整所述第一绝缘管段的插入量以调整所述第二绝缘管段和所述玻璃板之间的间隔;操作三:调整电加热丝的加热功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加热调整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一个位置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另一个位置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加热调整装置应用在玻璃基板生产技术领域中对玻璃板的局部厚度进行加热调整的一种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绝缘管段,2-第二绝缘管段,3-绝缘结构,4-电加热丝,5-第二加热段,6-第一加热段,7-内管,8-外管,9-炉体,10-冷却机构,11-第一缺口,12-第二缺口,13-条形间缝,14-玻璃板,15-溢流砖。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对应附图的图形界面中的结构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对应附图的图形界面中的结构的内外。
参考图1、图2、图3和图4,本发明提供的加热调整装置包括第一绝缘管段1、第二绝缘管段2、绝缘结构3和电加热丝4,其中,第一绝缘管段1内具有第一内部通道,第二绝缘管段2内具有第二内部通道;绝缘结构3内具有贯通通道,并且绝缘结构3设置在第一绝缘管段1和第二绝缘管段2彼此靠近的一端之间;电加热丝4穿入到第一内部通道后通过贯通通道进入到第二内部通道,电加热丝4从第二内部通道穿出后在第二绝缘管段2上沿着返回方向以预定螺距螺旋缠绕以形成第二加热段5,并在第一绝缘管段1上沿着返回方向布置;其中,绝缘结构3能够活动,以允许第二绝缘管段2能够相对于第一绝缘管段1弯折到所需角度。
由于电加热丝穿入到第一内部通道后通过贯通通道进入到第二内部通道,电加热丝从第二内部通道穿出后在第二绝缘管段上沿着返回方向以预定螺距螺旋缠绕以形成第二加热段,并在第一绝缘管段上沿着返回方向布置,并且绝缘结构能够活动以允许第二绝缘管段能够相对于第一绝缘管段弯折到所需角度,这样,在实际使用中,可以根据需要加热空间结构,将第二绝缘管段弯折到所需角度后将第二绝缘管段伸入到加热空间内,使得第二加热段位于该加热空间内,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加热的部位来调整第二绝缘管段在该加热空间内的所需状态,以能够对需要加热的部位提供良好的加热辐射范围,同时电加热丝的加热功率可以根据实际加热需求来调整,从而可以提供稳定可靠的加热。
例如,在实际的一种应用场合中,该加热调整装置应用在玻璃基板生产技术领域中时,根据玻璃板的需要加热的部位,第二绝缘管段可以弯折到相对于第一绝缘管段的所需角度,然后可以将弯折到所需角度的第二绝缘管段从炉体和冷却机构之间的条形间缝伸入,以使得第一绝缘管段位于条形间缝内,并使得第二绝缘管段位于冷却机构和玻璃板之间,这样,第二绝缘管段上的第二加热段对玻璃板的局部厚度提供稳定可靠的加热辐射范围,并根据实际需求来调整电加热丝的加热功率,以对玻璃板的厚度进行加热调整。因此,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铂金热风管的辐射范围窄、调整效果差、功率上限低等问题,并提供稳定可靠的加热辐射范围和炉内局部温度,有效地使得玻璃板的厚度曲线平滑,厚度极差稳定在规格内。
电加热丝4可以为铂金电加热丝或者耐高温的加热丝。
在该加热调整装置中,一种实施例中,绝缘结构3可以为铰接结构,例如,第一绝缘管段1和第二绝缘管段2通过铰接轴连接,铰接轴形成有贯通通道,电加热丝从从该贯通通道穿过,只要铰接轴将从该贯通通道穿过的电加热丝和在返回方向上返回的电加热丝隔离绝缘即可,该铰接结构可以使得第二绝缘管段2能够绕铰接轴线转动,以使得第二绝缘管段2弯折到所需角度。或者,另一种实施例中,绝缘结构3能够在360°的角度范围内弯折,以允许第二绝缘管段2能够在360°的角度范围内弯折到所需角度,也就是,第二绝缘管段2可以在任何方向上弯折到所需角度。这样,由于第二绝缘管段2能够在360°的角度范围内弯折到所需角度,从而能够有效地提升该加热调整装置的适用性,以能够应用于不同的加热场合。
另外,一种实施例中,绝缘结构3可以为耐高温绝缘柔性管体,耐高温绝缘柔性管体的两端可以分别连接于第一绝缘管段1和第二绝缘管段2,这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将耐高温绝缘柔性管体进行任何所需方位的弯折,而电加热丝从该耐高温绝缘柔性管体的内部通道穿过即可。
可选择地,另一种实施例中,绝缘结构3包括多个绝缘珠,当然该绝缘珠是耐高温的,而电加热丝4穿过各个绝缘珠内的贯通通道以将多个绝缘珠串联以形成串珠链,其中,串珠链限位在第一绝缘管段1和第二绝缘管段2彼此靠近的端部之间。这样,由于多个绝缘珠通过电加热丝串联,因此,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通过在任何所需方位上弯折穿过多个绝缘珠的电加热丝,就可以将第二绝缘管段2进行任何所需方位的弯折,而多个串联的绝缘珠只要将从该串联多个绝缘珠的电加热丝和在返回方向上返回的电加热丝隔离绝缘即可。
另外,串珠链的两端的1个或多个绝缘珠可以分别位于第一绝缘管段1和第二绝缘管段2内。或者,第一绝缘管段1和第二绝缘管段2彼此靠近的端部分别包括各自的端壁,串珠链限位在第一绝缘管段1和第二绝缘管段2的彼此靠近的端壁之间,也就是,串珠链的第一个绝缘珠和最后一个绝缘珠分别抵接在各自对应的端壁的外表面上,而电加热丝4穿过端壁。这样,可以使得串珠链更易于在任何所需方位上弯折。
另外,在该加热调整装置中,电加热丝4穿入到第一内部通道后通过贯通通道进入到第二内部通道后,可以在第二内部通道内延伸任何所需长度后从第二绝缘管段2上穿出,例如,一种实施例中,第二绝缘管段2的管壁上形成有开口,电加热丝4在第二内部通道中延伸到开口处时从该开口中穿出,然后在返回方向上以预定螺距螺旋缠绕以形成第二加热段,也就是,第二加热段的轴向长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调整。例如,第二绝缘管段2的管壁上形成有多个轴向间隔布置的开口,而在第二内部通道中延伸的电加热丝4则可以从任何一个开口中穿出,或者,进一步地,第二绝缘管段2的管壁上形成有多个轴向间隔布置的开口,同时,第二绝缘管段2的另一端的端面上形成有缺口,而在第二内部通道中延伸的电加热丝4则可以从多个开口和缺口中的任何一个穿出,然后在返回方向上以预定螺距螺旋缠绕以形成第二加热段,从而形成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形成不同轴向长度的第二加热段5。可选择地,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电加热丝4从第二绝缘管段2的另一端穿出后在第二绝缘管段2上沿着返回方向螺旋缠绕以使得第二绝缘管段2整体形成为第二加热段。这样,可以尽量延长第二加热段5的轴向长度,从而提供更大的加热辐射范围。
另外,一种实施例中,第二绝缘管段2相对于第一绝缘管段1的相对位置可以铰接结构来实现,例如,铰接结构包括锁紧螺钉,在第二绝缘管段2转动到所需位置后,拧紧锁紧螺钉以顶紧铰接结构的转轴,从而将第二绝缘管段2保持在所需位置。或者,另一种实施例中,第二绝缘管段2相对于第一绝缘管段1的相对位置通过电加热丝4来保持,也就是,电加热丝4具有一定的支撑定位强度,但电加热丝4可以弯曲,而将电加热丝4弯曲到所需位置后电加热丝4的自身强度则可以支撑第二绝缘管段2。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电加热丝自身结构来支撑第二绝缘管段2,从而简化了结构。
另外,电加热丝4从第二绝缘管段2返回到第一绝缘管段1上后,可以在第一绝缘管段1上沿着返回方向直接平直延伸。或者,参考图1,电加热丝4在第一绝缘管段1上沿着返回方向以预定螺距螺旋缠绕以形成第一加热段6,这样,在实际使用中,第一加热段6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伸入到加热空间,例如在图4中,第一加热段6的至少一部分伸入到冷却机构10和玻璃板14之间的加热空间中。这样,第一加热段6可以提升该加热调整装置的加热辐射范围,特别是避免第二绝缘管段2靠近第一绝缘管段1的一端的加热温度,使得第二绝缘管段2的第二加热段的加热辐射范围更均衡。
另外,在该加热调整装置中,一种实施例中,第一绝缘管段1可以为单一管体,而在单一管体上的返回的电加热丝则可以包裹有绝缘套。或者,另一种实施例中,参考图1和图3,第一绝缘管段1包括内管7和套装在内管7的外部的外管8,当然,内管7和外管8都是绝缘管,内管7的内部通道作为第一内部通道,其中,外管8和内管7之间形成环形间隙,电加热丝4在环形间隙中沿着返回方向布置并从外管8穿出,也就是,外管8对电加热丝4提供绝缘防护,同时避免电加热丝4受到外部冲击而断裂。例如,在图4中,外管8可以和条形间缝13的内表面接触,从而对电加热丝4提供绝缘防护。
内管7和外管8之间可以设置径向支撑柱来支撑连接,或者,外管8通过在内管7的外表面上的电加热丝4来支撑,这样,能够充分利用电加热丝4来支撑外管8,使得第一绝缘管段1的结构更简化紧凑。
另外,为了提升电加热丝定位的可靠性,避免电加热丝移位,第一绝缘管段1的另一端(例如第一绝缘管段1远离第二绝缘管段2的一端)设置有对穿入到第一内部通道内的电加热丝和从外管8穿出的电加热丝进行限位的限位结构。这样,通过限位结构,可以保持穿入和穿出的电加热处于良好的定位,避免由于移位而磨损断裂。
当然,限位结构可以具有多种形式,例如一种形式中,限位结构包括形成在内管7和外管8各自管壁上并与端面保持轴向间隔的贯通孔,电加热丝可以位于该贯通孔中。或者,另一种形式中,为了便于电加热丝的装配,参考图1和图3,限位结构包括第一缺口11和两个第二缺口12,其中,第一缺口11形成在内管7的另一端的端面上;两个第二缺口12,两个第二缺口12周向间隔地形成在外管8的另一端的端面上;其中,穿入到第一内部通道内的电加热丝限位在第一缺口11和一个第二缺口12中;从外管8穿出的电加热丝限位在另一个第二缺口12中。这样,可以将穿入和穿出的电加热丝便捷地卡入在对应的缺口中。
另外,在该加热调整装置,第一绝缘管段1和第二绝缘管段2以及绝缘结构3可以采用任何适当的耐高温绝缘材料。当然,耐高温绝缘材料的具体选择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的加热场合的所需温度来决定。例如,一种实施例中,第一绝缘管段1和第二绝缘管段2分别为陶瓷管段,绝缘结构3为陶瓷结构,例如陶瓷圆珠或陶瓷条形珠(例如椭圆珠和长方体珠)。这样,通过陶瓷,可以使得该加热调整装置的耐高温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使得该加热调整装置的适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另外,该加热调整装置可以适用到任何所需的加热场合,只要能够将第二绝缘管段2伸入到加热空间内即可。例如,一种实施例中,该加热调整装置用于玻璃厚度调整的加热。例如,可以参考图4,根据玻璃板的需要加热的部位,第二绝缘管段可以弯折到相对于第一绝缘管段的所需角度,然后可以将弯折到所需角度的第二绝缘管段从炉体和冷却机构之间的条形间缝伸入,以使得第一绝缘管段位于条形间缝内,并使得第二绝缘管段位于冷却机构和玻璃板之间,这样,第二绝缘管段上的第二加热段对玻璃板的局部厚度提供稳定可靠的加热辐射范围,并根据实际需求来调整电加热丝的加热功率,以对玻璃板的厚度进行加热调整。因此,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铂金热风管的辐射范围窄、调整效果差、功率上限低等问题,并提供稳定可靠的加热辐射范围和炉内局部温度,有效地使得玻璃板的厚度曲线平滑,厚度极差稳定在规格内。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玻璃厚度调整方法,参考图4,该玻璃厚度调整方法包括:将以上任意所述的加热调整装置的第二绝缘管段2弯折到相对于第一绝缘管段1的所需角度;将弯折到所需角度的第二绝缘管段2从炉体9和冷却机构10之间的条形间缝13伸入,也就是,条形间缝13的尺寸满足弯折后的第二绝缘管段2通过,以使得第一绝缘管段1位于条形间缝13内,并使得第二绝缘管段2位于冷却机构10和玻璃板14之间,例如在图4中,将弯折后的第二绝缘管段2水平放置以从右到左通过条形间缝13后,向上或向下转动第一绝缘管段1,使得第二绝缘管段2向上或向下布置,第二绝缘管段上的第二加热段对玻璃板的局部厚度进行加热调整。
在该技术方案中,如上所述的,根据玻璃板的需要加热的部位,第二绝缘管段可以弯折到相对于第一绝缘管段的所需角度,然后可以将弯折到所需角度的第二绝缘管段从炉体和冷却机构之间的条形间缝伸入,以使得第一绝缘管段位于条形间缝内,并使得第二绝缘管段位于冷却机构和玻璃板之间,这样,第二绝缘管段上的第二加热段对玻璃板的局部厚度提供稳定可靠的加热辐射范围,并根据实际需求来调整电加热丝的加热功率,以对玻璃板的厚度进行加热调整。因此,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铂金热风管的辐射范围窄、调整效果差、功率上限低等问题,并提供稳定可靠的加热辐射范围和炉内局部温度,有效地使得玻璃板的厚度曲线平滑,厚度极差稳定在规格内。
另外,一种实施例中,可以对玻璃板14的局部厚度进行单点调整,也就是,使第二绝缘管段2和玻璃板14保持平行,以对玻璃板14的局部厚度进行单点调整,这样,由于第二绝缘管段2和玻璃板14保持平行,此时第二绝缘管段2的热辐射区域更集中,对单点玻璃液的粘度影响较大,影响单点的玻璃板厚度。
进一步地,为了提升局部厚度的加热调整效果,能够根据玻璃板14的局部厚度的调整需求来进行以下至少一种操作,操作一:将第一绝缘管段1沿着条形间缝13的延伸方向调整位置,这样,可以适应于不同位置的局部厚度调整;操作二:调整第一绝缘管段1的插入量以调整第二绝缘管段2和玻璃板14之间的间隔,该间隔的调整可以影响第二绝缘管段2对玻璃板14的加热辐射量,从而更好地调整局部厚度;操作三:调整电加热丝的加热功率,可以根据局部厚度的调整需求,来增大或降低加热功率。
另外,另一种实施例中,可以对玻璃板14的局部厚度的连续多个位置进行调整,也即是,在玻璃板的局部厚度连续多点处于玻璃厚度曲线的高位而需要调整时,先将第二绝缘管段2和玻璃板14保持平行,然后根据玻璃板的需要调整厚度部分所处的位置来翻转第一绝缘管段1以调整第二绝缘管段2和玻璃板14之间的夹角,以使得第二绝缘管段2处于所需夹角位置处,例如在图4中,第二绝缘管段2从图4所示的竖向向下位置调整到虚线所示的倾斜位置,以对玻璃板14的局部厚度进行多点调整。这样,夹角越大,加热调整装置的第二绝缘管段2的加热辐射的横向区域越大,从而影响玻璃板横向厚度范围越广。例如,当加热调整装置的第二绝缘管段2与玻璃板流向夹角成90度时,加热调整装置的第二绝缘管段2的加热辐射的横向区域最大,影响玻璃板横向厚度范围达到最大。
进一步地,为了提升局部厚度的加热调整效果,能够根据玻璃板14的局部厚度的调整需求来进行以下至少一种操作:操作一:将第一绝缘管段1沿着条形间缝13的延伸方向调整位置,这样,可以适应于不同位置的局部厚度调整;操作二:调整第一绝缘管段1的插入量以调整第二绝缘管段2和玻璃板14之间的间隔,该间隔的调整可以影响第二绝缘管段2对玻璃板14的加热辐射量,从而更好地调整局部厚度;操作三:调整电加热丝的加热功率,可以根据局部厚度的调整需求,来增大或降低加热功率。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例如包括各个具体技术特征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6)

1.一种加热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绝缘管段(1)、第二绝缘管段(2)、绝缘结构(3)和电加热丝(4),其中,
所述第一绝缘管段(1)内具有第一内部通道,所述第二绝缘管段(2)内具有第二内部通道;
所述绝缘结构(3)内具有贯通通道,并且所述绝缘结构(3)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管段(1)和所述第二绝缘管段(2)彼此靠近的一端之间;
所述电加热丝(4)穿入到所述第一内部通道后通过所述贯通通道进入到所述第二内部通道,所述电加热丝(4)从所述第二内部通道穿出后在所述第二绝缘管段(2)上沿着返回方向以预定螺距螺旋缠绕以形成第二加热段(5),并在所述第一绝缘管段(1)上沿着返回方向布置;
其中,所述绝缘结构(3)能够活动,以允许所述第二绝缘管段(2)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绝缘管段(1)弯折到所需角度;
所述加热调整装置用于玻璃厚度调整的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结构(3)能够在360°的角度范围内弯折,以允许所述第二绝缘管段(2)能够在360°的角度范围内弯折到所述所需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结构(3)包括多个绝缘珠,所述电加热丝(4)穿过各个所述绝缘珠内的贯通通道以将多个所述绝缘珠串联以形成串珠链,其中,所述串珠链限位在所述第一绝缘管段(1)和所述第二绝缘管段(2)彼此靠近的端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管段(1)和所述第二绝缘管段(2)彼此靠近的端部分别包括各自的端壁,所述串珠链限位在所述第一绝缘管段(1)和所述第二绝缘管段(2)的彼此靠近的所述端壁之间,所述电加热丝(4)穿过所述端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丝(4)从所述第二绝缘管段(2)的另一端穿出后在所述第二绝缘管段(2)上沿着所述返回方向螺旋缠绕以使得所述第二绝缘管段(2)整体形成为所述第二加热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管段(2)相对于所述第一绝缘管段(1)的相对位置通过所述电加热丝(4)来保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丝(4)在所述第一绝缘管段(1)上沿着所述返回方向以预定螺距螺旋缠绕以形成第一加热段(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管段(1)包括内管(7)和套装在所述内管(7)的外部的外管(8),所述内管(7)的内部通道作为所述第一内部通道,其中,所述外管(8)和所述内管(7)之间形成环形间隙,所述电加热丝(4)在所述环形间隙中沿着所述返回方向布置并从所述外管(8)穿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热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管段(1)的另一端设置有对穿入到所述第一内部通道内的电加热丝和从所述外管(8)穿出的电加热丝进行限位的限位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加热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
第一缺口(11),所述第一缺口(11)形成在所述内管(7)的另一端的端面上;
两个第二缺口(12),两个所述第二缺口(12)周向间隔地形成在所述外管(8)的另一端的端面上;
其中,
穿入到所述第一内部通道内的电加热丝限位在所述第一缺口(11)和一个所述第二缺口(12)中;
从所述外管(8)穿出的电加热丝限位在另一个所述第二缺口(12)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加热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管段(1)和所述第二绝缘管段(2)分别为陶瓷管段,所述绝缘结构(3)为陶瓷结构。
12.一种玻璃厚度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权利要求1-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加热调整装置的第二绝缘管段(2)弯折到相对于第一绝缘管段(1)的所需角度;
将弯折到所需角度的第二绝缘管段(2)从炉体(9)和冷却机构(10)之间的条形间缝(13)伸入,以使得所述第一绝缘管段(1)位于所述条形间缝(13)内,并使得所述第二绝缘管段(2)位于冷却机构(10)和玻璃板(14)之间,所述第二绝缘管段上的第二加热段对所述玻璃板的局部厚度进行加热调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玻璃厚度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所述第二绝缘管段(2)和所述玻璃板(14)保持平行,以对所述玻璃板(14)的局部厚度进行单点调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玻璃厚度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能够根据所述玻璃板(14)的局部厚度的调整需求来进行以下至少一种操作:
操作一:将所述第一绝缘管段(1)沿着所述条形间缝(13)的延伸方向调整位置;
操作二:调整所述第一绝缘管段(1)的插入量以调整所述第二绝缘管段(2)和所述玻璃板(14)之间的间隔;
操作三:调整电加热丝的加热功率。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玻璃厚度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玻璃板的局部厚度连续多点处于玻璃厚度曲线的高位而需要调整时,先将所述第二绝缘管段(2)和所述玻璃板(14)保持平行,然后根据玻璃板的需要调整厚度部分所处的位置来翻转所述第一绝缘管段(1)以调整所述第二绝缘管段(2)和所述玻璃板(14)之间的夹角,以使得所述第二绝缘管段(2)处于所需夹角位置处,以对所述玻璃板(14)的局部厚度进行多点调整。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玻璃厚度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绝缘管段(2)处于所述所需夹角位置时,能够根据所述玻璃板(14)的局部厚度的调整需求来进行以下至少一种操作:
操作一:将所述第一绝缘管段(1)沿着所述条形间缝(13)的延伸方向调整位置;
操作二:调整所述第一绝缘管段(1)的插入量以调整所述第二绝缘管段(2)和所述玻璃板(14)之间的间隔;
操作三:调整电加热丝的加热功率。
CN202011462050.3A 2020-12-11 2020-12-11 加热调整装置和玻璃厚度调整方法 Active CN1126080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62050.3A CN112608012B (zh) 2020-12-11 2020-12-11 加热调整装置和玻璃厚度调整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62050.3A CN112608012B (zh) 2020-12-11 2020-12-11 加热调整装置和玻璃厚度调整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08012A CN112608012A (zh) 2021-04-06
CN112608012B true CN112608012B (zh) 2022-03-29

Family

ID=752337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62050.3A Active CN112608012B (zh) 2020-12-11 2020-12-11 加热调整装置和玻璃厚度调整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0801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57610B (zh) * 2022-06-28 2023-09-15 甘肃旭盛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加热调整装置及玻璃厚度调整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528385U (zh) * 2016-01-14 2016-08-31 彩虹显示器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玻璃成型区厚度调整风加热装置
CN206767926U (zh) * 2017-05-02 2017-12-19 芜湖东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加热器和定型炉
CN209493477U (zh) * 2018-12-04 2019-10-15 彩虹(合肥)液晶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调整平板玻璃厚度高点的装置
JP2020007168A (ja) * 2018-07-03 2020-01-16 日本電気硝子株式会社 ガラス物品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CN210855802U (zh) * 2019-09-16 2020-06-26 科立视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溢流法成型设备的加热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528385U (zh) * 2016-01-14 2016-08-31 彩虹显示器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玻璃成型区厚度调整风加热装置
CN206767926U (zh) * 2017-05-02 2017-12-19 芜湖东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加热器和定型炉
JP2020007168A (ja) * 2018-07-03 2020-01-16 日本電気硝子株式会社 ガラス物品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CN209493477U (zh) * 2018-12-04 2019-10-15 彩虹(合肥)液晶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调整平板玻璃厚度高点的装置
CN210855802U (zh) * 2019-09-16 2020-06-26 科立视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溢流法成型设备的加热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08012A (zh) 2021-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08012B (zh) 加热调整装置和玻璃厚度调整方法
KR101699661B1 (ko) 열 조절에 의한 유리 유동 관리
US1156596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hickness of glass sheet
CN104475282A (zh) 间接加热的毛细管气雾剂发生器
JPS60235669A (ja) 熔融接着剤チユ−ブ
KR20090068117A (ko) 기판 온도 조정 및 고정 장치
KR20080104955A (ko) 필라멘트 램프 및 광조사식 가열 처리 장치
CN101517699A (zh) 加热灯
TW201941260A (zh) 多區域加熱器
JP7479357B2 (ja) ガラス製造装置の電気フランジを支持するアセンブリ
CN107311431A (zh) 一种调节料道内玻璃液温差的复合温控系统
KR20180108056A (ko) 온도유지기능이 구비된 삼방밸브
KR20210082402A (ko) 약액의 온도제어장치
JP2020522450A (ja) ガラス製造装置及び方法
KR101009990B1 (ko) 히터
KR20170085645A (ko) 기판 열처리용 세라믹 히터 모듈
KR102393965B1 (ko) 가스 가열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가스 공급 시스템
CN211367396U (zh) 一种液晶玻璃点状加热装置
JP2019526524A (ja) ガラス製造装置及び方法
CN220265560U (zh) 一种电子玻璃铂金通道搅拌槽上部加热盖板砖
CN112797625A (zh) 一种高温气体加热装置
JP5293453B2 (ja) フィラメントランプ
KR20200084726A (ko) 나선형 히팅 파이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온풍기
JPS62170481A (ja) 管状電気炉
JP2010244786A (ja) シーズヒータとそれを用いた加熱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406

Assignee: Beijing Yijiuchangxin Technology Co.,Ltd.

Assignor: TUNGHSU TECHNOLOGY GROUP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2110000053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Heating adjustment device and glass thickness adjustment metho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329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21021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406

Assignee: Shandong Yikang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Assignor: Beijing Yijiuchangxin Technology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4110000003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Heating adjustment device and glass thickness adjustment metho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329

License type: Fen Xuke

Record date: 20240130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