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00001A - 连接器及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及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00001A
CN112600001A CN202011485733.0A CN202011485733A CN112600001A CN 112600001 A CN112600001 A CN 112600001A CN 202011485733 A CN202011485733 A CN 202011485733A CN 112600001 A CN112600001 A CN 1126000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connector
cable
contact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8573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贤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148573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00001A/zh
Publication of CN1126000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000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71Details
    • H01R12/774Retain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78Coupling parts carrying sockets, clips or analogous counter-contact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连接器及电子装置,连接器包含壳体、盖体、接触端子以及定位端子;壳体具有容置槽并设置有分别连通于容置槽的进线孔和接触孔,进线孔供线缆伸入容置槽;盖体连接于壳体,用以可调节地封闭容置槽;接触端子具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设置于接触孔并部分伸入容置槽,用以与线缆电接触,第二连接部由接触孔伸出,用以与电路板连接;定位端子设置于盖体朝向容置槽的一侧,用以在盖体封闭容置槽时定位线缆。

Description

连接器及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器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各种类型排线或者电子线束的应用中,通常需要与PCB线路板进行可随插随拔的电路连接。现有的连接方案包含,在排线或者电子线束的末端使用压接工艺装配上铆接端子或者刺破端子,利用铆接端子或者刺破端子与排线或者电子线束进行咬定和电路连接。并且,铆接端子或者刺破端子的端头部位装配公头(或者母座),相对应地,PCB线路板上进行表面贴片或插孔焊接母座(或者公头)。在此基础上,排线或者电子线束的公头对接插入PCB线路板的母座,从而实现排线或者电子线束与PCB线路板的插接。
然而,上述现有连接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需要在排线或电子线束的末端进行压接装配端子,须增加专用的压接装配设备,导致设备成本的增加,还会因铆接端子或者刺破端子的设置而导致材料成本的增加。另外,由于在端子的端头部位装配公头或母座类型的接插头,必须使用人力进行手工装配,因此还导致了人工成本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无需设置装配端子而能够降低线对板连接的设备成本、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的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器,用以设置于电路板并供线缆电连接;其中,所述连接器包含壳体、盖体、接触端子以及定位端子;所述壳体具有容置槽并设置有分别连通于所述容置槽的进线孔和接触孔,所述进线孔供所述线缆伸入所述容置槽;所述盖体连接于所述壳体,用以可调节地封闭所述容置槽;所述接触端子具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于所述接触孔并部分伸入所述容置槽,用以与所述线缆电接触,所述第二连接部由所述接触孔伸出,用以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定位端子设置于所述盖体朝向所述容置槽的一侧,用以在所述盖体封闭所述容置槽时定位所述线缆。
根据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进线孔和所述接触孔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的沿第一方向的相反的两侧;其中,所述盖体具有靠近所述接触孔的第一侧和靠近所述进线孔的第二侧,所述第一侧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卡合结构,使得所述盖体以所述第一侧可拆装地卡合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二侧活动连接于所述壳体。
根据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卡合结构包含第一卡槽以及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槽设置于所述壳体与所述盖体的其中之一;所述第一卡块设置于所述壳体与所述盖体的其中另一;其中,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一卡块卡合配合。
根据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壳体设置有第一卡座,所述第一卡槽设置于所述第一卡座,所述盖体设置有第二卡座,所述第一卡块设置于所述第二卡座。
根据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卡座包含卡接部以及辅助部;所述卡接部设置于所述盖体的所述第一侧的边缘处;所述辅助部设置于所述盖体,并相间隔地位于所述卡接部的沿所述第一方远离所述第一侧的一侧。
根据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盖体的所述第二侧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二卡合结构,使得所述盖体以所述第二侧可拆装地卡合于所述壳体。
根据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卡合结构包含第二卡槽以及第二卡块;所述第二卡槽设置于所述壳体与所述盖体的其中之一;所述第二卡块设置于所述壳体与所述盖体的其中另一;其中,所述第二卡槽与所述第二卡块卡合配合。
根据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盖体以所述第二侧枢接于所述壳体。
根据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定位端子设置于所述盖体的靠近所述第一侧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壳体具有上表面、下表面以及沿周向布置于所述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的多个侧面;其中,所述壳体通过所述下表面设置于所述电路板,所述容置槽的槽口开口于所述上表面,所述盖体可拆装地连接于所述壳体的上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进线孔和所述接触孔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相反的两个所述侧面。
根据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壳体设置有多个所述进线孔和多个所述接触孔;其中,所述多个进线孔与所述多个接触孔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
根据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壳体设置有进线通槽,所述进线通槽具有间隔布置且相连通的多个圆形槽部,所述多个圆形槽部分别定义多个所述进线孔。
根据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接触端子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设置于所述接触孔,所述第二段伸入所述容置槽,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一段的远离所述第二段的一端;其中,所述第一段设置有定位结构,用以与所述接触孔定位配合,所述第二段设置有电接触结构,用以与所述线缆电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定位结构包含两个定位卡臂;所述两个定位卡臂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两侧,所述定位卡臂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凸起;其中,所述接触孔的孔壁设置有第一定位凹陷,所述第一定位凸起与所述第一定位凹陷卡合配合,以将所述接触端子与所述接触孔相对定位。
根据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电接触结构包含两个电接触臂;所述两个电接触臂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两侧,所述两个电接触臂的靠近所述第一段的一端之间的距离,小于远离所述第一段的一端之间的距离,使得所述两个电接触臂的靠近所述第一段的一端形成电接触卡口,以供所述线缆的电芯穿设于所述电接触卡口并形成电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定位结构和所述电接触结构分别为所述接触端子一体弯折而成。
根据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盖体的朝向所述容置槽的表面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定位端子具有连接部和定位部;其中,所述定位端子通过所述定位部定位所述线缆,所述连接部设置有第二定位凸起,所述安装槽的槽壁设置有第二定位凹陷,所述第二定位凹陷与所述第二定位凸起卡合配合,以使所述定位端子以所述连接部卡固于所述安装槽。
根据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定位端子的下端设置有定位卡口,所述定位端子用以通过所述定位卡口卡固于所述线缆两侧,以使所述线缆定位。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提出的连接器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出的连接器包含壳体、盖体、接触端子以及定位端子。壳体具有供线缆穿设的进线孔。盖体可调节地封闭壳体的容置槽。接触端子设置于壳体的接触孔并部分伸入容置槽,用以与线缆电接触,接触端子由接触孔伸出与电路板连接。定位端子设置于盖体朝向容置槽的一侧,用以在盖体封闭容置槽时定位线缆。通过上述设计,本发明提出的连接器可以用以设置在电路板上,并供线缆直接连接于电连接于接触端子并由定位端子定位,使得线缆末端无须设置装配端子,据此能够降低线对板连接的设备成本、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的连接器。
本发明的另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包含本发明提出的上述连接器的电子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含电路板以及线缆;其中,所述电子装置还包含本发明提出的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以所述壳体设置于所述电路板,所述线缆穿设于所述壳体的容置槽中,并由所述定位端子定位,所述线缆的线芯部分暴露并与所述接触端子的所述第一连接部电连接,所述接触端子的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提出的电子装置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出的电子装置包含电路板、线缆以及本发明提出的连接器。通过上述设计,本发明提出的电子装置通过采用本发明提出的连接器实现线缆与电路板的连接,使得线缆末端无须设置装配端子,据此能够降低线对板连接的设备成本、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的连接器。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考虑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各种目标、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附图仅为本发明的示范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其中: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示出的连接器的另一立体图;
图3是图1示出的连接器的另一立体图;
图4是图1示出的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5是图1示出的连接器的正视图;
图6是图1示出的连接器的左视图;
图7是图1示出的连接器的右视图;
图8是图1示出的连接器与线缆连接时的立体图;
图9是图1示出的连接器与线缆连接时的另一立体图;
图10是图1示出的连接器的壳体与接触端子的装配立体图;
图11是图10示出的壳体的立体图;
图12是图10示出的接触端子的立体图;
图13是图1示出的连接器的盖体与定位端子的装配立体图;
图14是图13示出的盖体的立体图;
图15是图13示出的定位端子的立体图;
图16是图1示出的连接器与线缆连接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连接器; 13141.电接触臂;
110.壳体; 13142.电接触卡口;
111.容置槽; 132.第二连接部;
112.进线孔; 140.定位端子;
113.接触孔; 141.定位卡口;
114.进线通槽; 142.第二定位凸起;
1141.圆形槽部; 151.第一卡座;
120.盖体; 1511.第一卡槽;
1201.第一侧; 152.第二卡座;
1202.第二侧; 1521.第一卡块;
121.安装槽; 1522.卡接部;
130.接触端子; 1523.辅助部;
131.第一连接部; 161.第二卡槽;
1311.第一段; 162.第二卡块;
1312.第二段; 200.线缆;
1313.定位结构; 210.线芯;
13131.定位卡臂; 220.绝缘层;
13132.第一定位凸起; X.第一方向;
1314.电接触结构; Y.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发明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例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发明能够在不同的实施例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附图在本质上是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在对本发明的不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下面描述中,参照附图进行,所述附图形成本发明的一部分,并且其中以示例方式显示了可实现本发明的多个方面的不同示例性结构、系统和步骤。应理解的是,可以使用部件、结构、示例性装置、系统和步骤的其他特定方案,并且可在不偏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进行结构和功能性修改。而且,虽然本说明书中可使用术语“之上”、“之间”、“之内”等来描述本发明的不同示例性特征和元件,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文中仅出于方便,例如根据附图中所述的示例的方向。本说明书中的任何内容都不应理解为需要结构的特定三维方向才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
参阅图1,其代表性地示出了本发明提出的连接器的立体图。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出的连接器是以应用于电子装置中将线缆连接于电路板为例进行说明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为将本发明的相关设计应用于其他类型的电连接场景或其他装置中,而对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多种改型、添加、替代、删除或其他变化,这些变化仍在本发明提出的连接器的原理的范围内。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出的连接器100包含壳体110、盖体120、接触端子130以及定位端子140。配合参阅图2至图16,图2中代表性地示出了连接器100的另一立体图;图3中代表性地示出了连接器100的另一立体图;图4中代表性地示出了连接器100的俯视图;图5中代表性地示出了连接器100的正视图;图6中代表性地示出了连接器100的左视图;图7中代表性地示出了连接器100的右视图;图8中代表性地示出了连接器100与线缆200连接时的立体图;图9中代表性地示出了连接器100与线缆200连接时的另一立体图;图10中代表性地示出了壳体110与接触端子130的装配立体图;图11中代表性地示出了壳体110的立体图;图12中代表性地示出了接触端子130的立体图;图13中代表性地示出了盖体120与定位端子140的装配立体图;图14中代表性地示出了盖体120的立体图;图15中代表性地示出了定位端子140的立体图;图16中代表性地示出了连接器100与线缆200连接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以下将结合上述附图,对本发明提出的连接器100的各主要组成部分的结构、连接方式和功能关系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7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110具有容置槽111,壳体110上设置有进线孔112和接触孔113,进线孔112和接触孔113分别连通于容置槽111,进线孔112能够供线缆200(例如排线或者线束)伸入容置槽111。盖体120连接于壳体110,用以可调节地封闭容置槽111。接触端子130具有第一连接部131和第二连接部132。该第一连接部131设置于接触孔113并部分伸入容置槽111,接触端子130通过第一连接部131与伸入容置槽111的线缆200电接触。该第二连接部132由接触孔113伸出,接触端子130通过第二连接部132与电路板连接。定位端子140设置于盖体120朝向容置槽111的一侧,用以在盖体120封闭容置槽111时定位线缆200。据此,将线缆200末端的线芯210暴露的部分插入接触端子130后,即可形成线缆200-连接器100-电路板的完整电路连接结构。在此基础上,将连接器100的盖体120下扣锁止,盖体120下方的定位端子140下压咬合住线缆200(例如线缆200的绝缘层220),使得线缆200不会脱离或者在连接器100内松动,避免在复杂工况使用环境下的电路接触不良。另外,操作者只需将盖体120开启,取出线缆200,即可完成电缆的拆卸。通过上述设计,本发明提出的连接器100可以用以设置在电路板上,并供线缆200直接连接于电连接于接触端子130并由定位端子140定位,使得线缆200末端无须设置装配端子,据此能够降低线对板连接的设备成本、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的连接器100。另外,本发明提出的连接器100的结构简单,制造工艺简便且适于批量生产,生产周期较短。
可选地,如图1至图7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进线孔112和接触孔113可以分别设置于壳体110的沿第一方向X的相反的两侧,相对应的,盖体120可以具有靠近接触孔113的第一侧1201和靠近进线孔112的第二侧1202。在此基础上,盖体120的第一侧1201与壳体110之间可以设置有第一卡合结构,使得盖体120以其第一侧1201可拆装地卡合于壳体110。另外,盖体120以其第二侧1202活动连接于壳体110。通过上述设计,盖体120能够通过第一卡合结构实现与壳体110的可调节的连接,便于线缆200的插拔操作和定位。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7所示,基于盖体120的第一侧1201与壳体110之间设置有第一卡合结构的设计,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卡合结构可以包含第一卡槽1511以及第一卡块1521。具体而言,该第一卡槽1511设置于壳体110,该第一卡块1521设置于盖体120,第一卡块1521与第一卡槽1511卡合配合。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亦可将第一卡槽1511设置于盖体120,并可将第一卡块1521设置于壳体110,并不以本实施方式为限。
进一步地,如图10和图11所示,基于壳体110设置有第一卡槽1511的设计,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110可以设置有第一卡座151。在此基础上,第一卡槽1511可以设置于该第一卡座151。
进一步地,如图13和图14所示,基于盖体120设置有第一卡块1521的设计,在本实施方式中,盖体120可以设置有第二卡座152。在此基础上,第一卡块1521可以设置于该第二卡座152。
进一步地,如图1、图2和图5所示,基于盖体120设置有第二卡座152,且第一卡块1521设置于第二卡座152的设计,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卡座152可以包含卡接部1522以及辅助部1523。具体而言,该卡接部1522设置于盖体120的第一侧1201的边缘处。该辅助部1523设置于盖体120,辅助部1523相间隔地位于卡接部1522的沿第一方远离第一侧1201的一侧。据此,当操作者操作第二卡座152与第一卡座151卡接或者解锁时,可以通过按压卡接部1522与辅助部1523,使得卡接部1522与辅助部1523产生形变而相向移动,从而使得第一卡块1521能够卡入第一卡槽1511或者由第一卡槽1511移出。通过上述设计,本发明能够进一步方便操作者的操作,提升使用体验。
可选地,如图3、图10至图11、图13至图1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盖体120的第二侧1202与壳体110之间可以设置有第二卡合结构,本发明能够利用该第二卡合结构使得盖体120以其第二侧1202可拆装地卡合于壳体110。
进一步地,如图3、图10至图11、图13至图14所示,基于盖体120的第二侧1202与壳体110之间设置有第二卡合结构的设计,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卡合结构可以包含第二卡槽161以及第二卡块162。具体而言,该第二卡槽161设置于壳体110,该第二卡块162设置于盖体120,第二卡块162与第二卡槽161卡合配合。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亦可将第二卡槽161设置于盖体120,并可将第二卡块162设置于壳体110。需说明的是,盖体120的第二侧1202与壳体110亦可通过其他方式活动连接,例如,盖体120可以通过其第二侧1202枢接于壳体110,均不以本实施方式为限。
可选地,如图13和图1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定位端子140可以设置于盖体120的靠近其第一侧1201的位置。通过上述设计,当盖体120卡合于壳体110时,定位端子140能够卡合于线缆200的临近接触端子130的位置,从而优化对线缆200的定位效果。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定位端子140亦可设置于盖体120的中部或者靠近其第二侧1202的位置,并不以本实施方式为限。
可选地,如图1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110可以具有上表面、下表面以及多个侧面,多个侧面是沿周向布置于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在此基础上,壳体110可以通过其下表面设置于电路板,容置槽111的槽口可以开口于壳体110的上表面,盖体120可拆装地连接于壳体110的上表面。
进一步地,如图1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进线孔112和接触孔113可以分别设置于壳体110的相反的两个侧面,即壳体110的沿第一方向X上的两个侧面。
可选地,如图10和图1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110可以设置有多个进线孔112和多个接触孔113。在此基础上,多个进线孔112与多个接触孔113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据此,当线缆200插接于连接器100时,线缆200的多股线芯210分别对应位于多个进线孔112和多个接触孔113中。
进一步地,如图10和图11所示,基于壳体110设置有多个进线孔112和多个接触孔113的设计,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进线孔112可以沿垂直于第一方向X的第二方向Y间隔布置,且多个接触孔113可以沿该第二方向Y间隔布置。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根据线缆200内的线芯210数量和布置形式,进线孔112与接触孔113的数量与布置形式亦可对应调整,并不以本实施方式为限。
进一步地,如图10和图11所示,基于壳体110设置有多个进线孔112的设计,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线缆200经由进线孔112伸入时,该部分线缆200可以保留其绝缘层220,因此,壳体110可以设置有进线通槽114,该进线通槽114具有间隔布置(例如沿第二方向Y间隔布置)且相连通的多个圆形槽部1141,多个圆形槽部1141分别定义多个进线孔112。
可选地,如图1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接触端子130的第一连接部131可以具有第一段1311和第二段1312。具体而言,该第一段1311设置于接触孔113,该第二段1312伸入容置槽111,且接触端子130的第二连接部132可以连接于第一段1311的远离第二段1312的一端。在此基础上,第一段1311可以设置有定位结构1313,该定位结构1313能够用以与接触孔113定位配合。并且,第二段1312可以设置有电接触结构1314,该电接触结构1314可以用以与线缆200电接触。
进一步地,如图12所示,基于接触端子130的第一段1311设置有定位结构1313的设计,在本实施方式中,定位结构1313可以包含两个定位卡臂13131。具体而言,这两个定位卡臂13131可以分别设置于第一连接部131的两侧,且定位卡臂13131上可以设置有第一定位凸起13132。在此基础上,接触孔113的孔壁可以设置有第一定位凹陷,第一定位凸起13132与第一定位凹陷卡合配合,以将接触端子130与接触孔113相对定位。通过上述设计,能够保证接触端子130与壳体110的连接强度,避免松动脱落。
进一步地,如图12所示,基于接触端子130的第二段1312设置有电接触结构1314的设计,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接触结构1314可以包含两个电接触臂13141。具体而言,这两个电接触臂13141可以分别设置于第一连接部131的两侧,且两个电接触臂13141的靠近第一段1311的一端之间的距离,可以小于两个电接触臂13141的远离第一段1311的一端之间的距离,据此使得两个电接触臂13141的靠近第一段1311的一端形成电接触卡口13142,利用该电接触卡口13142能够供线缆200的电芯穿设并形成电接触。
进一步地,如图12所示,基于接触端子130的第一段1311设置有定位结构1313的设计,在本实施方式中,定位结构1313可以为接触端子130一体弯折而成。通过上述设计,能够简化接触端子130的制造工艺,降低制造成本,同时能够增强接触端子130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地,如图12所示,基于接触端子130的第二段1312设置有电接触结构1314的设计,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接触结构1314可以为接触端子130一体弯折而成。通过上述设计,能够简化接触端子130的制造工艺,降低制造成本,同时能够增强接触端子130的结构强度。
可选地,如图1至图2、图1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接触端子130的第一连接部131与第二连接部132可以采用相对垂直弯折的设计。在此基础上,线缆200经由本发明提出的连接器100连接于电路板时,线缆200和连接器100相对于电路板呈“卧接”的连接形态。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部131与第二连接部132亦可采用其他设计,例如采用其他弯折角度,或者为平直状态(亦相当于弯折角度为180°)。举例而言,当第一连接部131与第二连接部132为相对平直状态时,线缆200经由本发明提出的连接器100连接于电路板时,线缆200和连接器100相对于电路板则呈“立接”的连接形态,均不以本实施方式为限。
可选地,如图13至图1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盖体120的朝向容置槽111的表面可以设置有安装槽121。在此基础上,定位端子140可以具有连接部和定位部,定位端子140可以通过其定位部定位线缆200,并通过其连接部与容置槽111连接。具体而言,定位端子140的连接部可以设置有第二定位凸起142。在此基础上,盖体120的安装槽121的槽壁可以设置有第二定位凹陷,第二定位凹陷与第二定位凸起142卡合配合,据此能够使定位端子140以其连接部卡固于安装槽121。过上述设计,能够保证定位端子140与盖体120的连接强度,避免松动脱落。
可选地,如图15所示,定位端子140的下端(即定位部)可以设置有定位卡口141,例如呈“U”字形、“V”字形等。据此,定位端子140能够通过该定位卡口141卡固于线缆200两侧,以使线缆200定位。
可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110的材质可以包含绝缘材料,例如塑胶等。
可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接触端子130的材质可以包含金属等导电材料,例如铜、金等。
可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定位端子140的材质可以包含金属材料、塑胶材料等。
在此应注意,附图中示出而且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连接器仅仅是能够采用本发明原理的许多种连接器中的几个示例。应当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原理绝非仅限于附图中示出或本说明书中描述的连接器的任何细节或任何部件。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出的连接器包含壳体、盖体、接触端子以及定位端子。壳体具有供线缆穿设的进线孔。盖体可调节地封闭壳体的容置槽。接触端子设置于壳体的接触孔并部分伸入容置槽,用以与线缆电接触,接触端子由接触孔伸出与电路板连接。定位端子设置于盖体朝向容置槽的一侧,用以在盖体封闭容置槽时定位线缆。通过上述设计,本发明提出的连接器可以用以设置在电路板上,并供线缆直接连接于电连接于接触端子并由定位端子定位,使得线缆末端无须设置装配端子,据此能够降低线对板连接的设备成本、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的连接器。
基于上述对本发明提出的连接器的几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以下将结合图8和图9,对本发明提出的电子装置的一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8和图9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出的电子装置包含电路板、线缆200以及本发明提出的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详细说明的连接器100。具体而言,连接器100以其壳体110设置于电路板。线缆200穿设于壳体110的容置槽111中,并由定位端子140定位。线缆200的线芯210部分暴露并与接触端子130的第一连接部131电连接,接触端子130的第二连接部132与电路板电连接。通过上述设计,本发明提出的电子装置通过采用本发明提出的连接器100实现线缆200与电路板的连接,使得线缆200末端无须设置装配端子,据此能够降低线对板连接的设备成本、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的连接器100。
可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盖体120扣合于壳体110时,定位端子140可以定位卡固于线缆200的绝缘层220。通过上述设计,本发明能够避免定位端子140直接接触线缆200的电芯,进一步优化绝缘效果。另外,由于线缆200的绝缘层220通常包含橡胶材质,利用定位端子140与橡胶材质的接触卡固,能够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从而进一步优化定位端子140对线缆200的定位效果。
可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线缆200的线芯210暴露的长度可以为2mm~5mm,例如2mm、3.5mm、4mm、5mm等。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线芯210暴露的长度亦可小于2mm,或可大于5mm,例如1.9mm、5.5mm等,具体可以根据线缆200、电路板的类型灵活调整。在此基础上,亦可相应调整连接器100的相关结构的尺寸,例如容置槽111的尺寸、接触端子130的第一连接部131的尺寸、接触端子130的定位结构1313和电接触结构1314的尺寸、定位端子140在盖体120上的设置位置等。
在此应注意,附图中示出而且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电子装置仅仅是能够采用本发明原理的许多种电子装置中的几个示例。应当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原理绝非仅限于附图中示出或本说明书中描述的电子装置的任何细节或任何部件。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出的电子装置包含电路板、线缆以及本发明提出的连接器。通过上述设计,本发明提出的电子装置通过采用本发明提出的连接器实现线缆与电路板的连接,使得线缆末端无须设置装配端子,据此能够降低线对板连接的设备成本、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的连接器。
以上详细地描述和/或图示了本发明提出的连接器及电子装置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这里所描述的特定实施方式,相反,每个实施方式的组成部分和/或步骤可与这里所描述的其它组成部分和/或步骤独立和分开使用。一个实施方式的每个组成部分和/或每个步骤也可与其它实施方式的其它组成部分和/或步骤结合使用。在介绍这里所描述和/或图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时,用语“一个”、“一”和“上述”等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术语“包含”、“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此外,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仅作为标记使用,不是对其对象的数字限制。
虽然已根据不同的特定实施例对本发明提出的连接器及电子装置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可在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对本发明的实施进行改动。

Claims (20)

1.一种连接器,用以设置于电路板并供线缆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包含:
壳体,具有容置槽并设置有分别连通于所述容置槽的进线孔和接触孔,所述进线孔供所述线缆伸入所述容置槽;
盖体,连接于所述壳体,用以可调节地封闭所述容置槽;
接触端子,具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于所述接触孔并部分伸入所述容置槽,用以与所述线缆电接触,所述第二连接部由所述接触孔伸出,用以与所述电路板连接;以及
定位端子,设置于所述盖体朝向所述容置槽的一侧,用以在所述盖体封闭所述容置槽时定位所述线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线孔和所述接触孔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的沿第一方向的相反的两侧;其中,所述盖体具有靠近所述接触孔的第一侧和靠近所述进线孔的第二侧,所述第一侧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卡合结构,使得所述盖体以所述第一侧可拆装地卡合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二侧活动连接于所述壳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结构包含:
第一卡槽,设置于所述壳体与所述盖体的其中之一;以及
第一卡块,设置于所述壳体与所述盖体的其中另一;
其中,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一卡块卡合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置有第一卡座,所述第一卡槽设置于所述第一卡座,所述盖体设置有第二卡座,所述第一卡块设置于所述第二卡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座包含:
卡接部,设置于所述盖体的所述第一侧的边缘处;以及
辅助部,设置于所述盖体,并相间隔地位于所述卡接部的沿所述第一方远离所述第一侧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的所述第二侧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二卡合结构,使得所述盖体以所述第二侧可拆装地卡合于所述壳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合结构包含:
第二卡槽,设置于所述壳体与所述盖体的其中之一;以及
第二卡块,设置于所述壳体与所述盖体的其中另一;
其中,所述第二卡槽与所述第二卡块卡合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以所述第二侧枢接于所述壳体。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端子设置于所述盖体的靠近所述第一侧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上表面、下表面以及沿周向布置于所述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的多个侧面;其中,所述壳体通过所述下表面设置于所述电路板,所述容置槽的槽口开口于所述上表面,所述盖体可拆装地连接于所述壳体的上表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线孔和所述接触孔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相反的两个所述侧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置有多个所述进线孔和多个所述接触孔;其中,所述多个进线孔与所述多个接触孔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置有进线通槽,所述进线通槽具有间隔布置且相连通的多个圆形槽部,所述多个圆形槽部分别定义多个所述进线孔。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端子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设置于所述接触孔,所述第二段伸入所述容置槽,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一段的远离所述第二段的一端;其中,所述第一段设置有定位结构,用以与所述接触孔定位配合,所述第二段设置有电接触结构,用以与所述线缆电接触。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包含:
两个定位卡臂,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两侧,所述定位卡臂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凸起;
其中,所述接触孔的孔壁设置有第一定位凹陷,所述第一定位凸起与所述第一定位凹陷卡合配合,以将所述接触端子与所述接触孔相对定位。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接触结构包含:
两个电接触臂,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两侧,所述两个电接触臂的靠近所述第一段的一端之间的距离,小于远离所述第一段的一端之间的距离,使得所述两个电接触臂的靠近所述第一段的一端形成电接触卡口,以供所述线缆的电芯穿设于所述电接触卡口并形成电接触。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和所述电接触结构分别为所述接触端子一体弯折而成。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的朝向所述容置槽的表面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定位端子具有连接部和定位部;其中,所述定位端子通过所述定位部定位所述线缆,所述连接部设置有第二定位凸起,所述安装槽的槽壁设置有第二定位凹陷,所述第二定位凹陷与所述第二定位凸起卡合配合,以使所述定位端子以所述连接部卡固于所述安装槽。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端子的下端设置有定位卡口,所述定位端子用以通过所述定位卡口卡固于所述线缆两侧,以使所述线缆定位。
20.一种电子装置,包含电路板以及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还包含权利要求1~19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以所述壳体设置于所述电路板,所述线缆穿设于所述壳体的容置槽中,并由所述定位端子定位,所述线缆的线芯部分暴露并与所述接触端子的所述第一连接部电连接,所述接触端子的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CN202011485733.0A 2020-12-16 2020-12-16 连接器及电子装置 Pending CN11260000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85733.0A CN112600001A (zh) 2020-12-16 2020-12-16 连接器及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85733.0A CN112600001A (zh) 2020-12-16 2020-12-16 连接器及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00001A true CN112600001A (zh) 2021-04-02

Family

ID=751963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85733.0A Pending CN112600001A (zh) 2020-12-16 2020-12-16 连接器及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0000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07669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US6974344B2 (en) Board moun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CN102842784A (zh) 电力连接器和电连接器组件及具有它们的系统
JP2011029188A (ja) 電線基板コネクタ
CN105474466A (zh) 用于接触电导体的端子
CN213425977U (zh) 一种电机与控制器一体化结构
EP1166400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18731897U (zh) 连接器组件
CN213484015U (zh) 连接器及电子装置
CN112671148A (zh) 一种电线连接组件及具有其的电机
CN218525786U (zh) 线端插座连接器
CN113783032B (zh) 一种防水连接器组件
CN112600001A (zh) 连接器及电子装置
CN216085593U (zh) 一种防水连接器组件
CN102396117B (zh) 连接器
CN110676621B (zh) 连接器
CN210866692U (zh) 一种低高度连接器
CN111883957B (zh) 混合型线对线连接器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电源供应装置
CN112542709A (zh) 插接件、电连接机构和电子产品
CN218300341U (zh) 线缆用连接器
CN218300449U (zh) 线缆用连接器
CN210897703U (zh) 连接器母座及电子设备
CN219286245U (zh) 一种插接式微动开关组件
CN219393788U (zh) 带有端子防脱位结构的连接器
CN210607943U (zh) 转接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