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07943U - 转接头 - Google Patents

转接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07943U
CN210607943U CN201922049236.5U CN201922049236U CN210607943U CN 210607943 U CN210607943 U CN 210607943U CN 201922049236 U CN201922049236 U CN 201922049236U CN 210607943 U CN210607943 U CN 2106079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clip arm
slot
adapter
circuit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4923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煌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unpu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unpu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unpu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unpu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04923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079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079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079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接头,包括绝缘壳体及至少一个端子,绝缘壳体形成有一个用于插设柔性电路板的插槽,端子设置与绝缘壳体内,端子采用导体材料制成,端子包括第一插接部及第二插接部,第一插接部暴露于插槽内以与柔性电路板的导电触点接触,第二插接部暴露于绝缘壳体外,第二插接部包括用于与线对板连接器的连接部接触的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之间形成有间隙以与线对板连接器的连接部插接。如此,第二插接部设置有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以与线对板连接器的连接部接触,双接触点可提供更好的接触性,同时可加大与线对板连接器对插时的插拔力,增加插拔可靠性。

Description

转接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接头。
背景技术
目前,将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柔性印刷电路板)与WTB(Wire-to-Board Connector,线对板连接器)连接的转接头的插拔可靠性较低,转接头与WTB的插接端的接触性不够好,亟需提供一种可靠性高的连接FPC和WTB的转接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需要提供一种转接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接头,包括绝缘壳体及至少一个端子,所述绝缘壳体形成有一个用于插设柔性电路板的插槽,所述端子设置与所述绝缘壳体内,所述端子采用导体材料制成,所述端子包括第一插接部及第二插接部,所述第一插接部暴露于所述插槽内以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导电触点接触,所述第二插接部暴露于所述绝缘壳体外,所述第二插接部包括用于与线对板连接器的连接部接触的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所述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二触点之间形成有间隙以与线对板连接器的连接部插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第一插接部包括第一夹臂及与所述第一夹臂相对的第二夹臂,所述第一夹臂与所述第二夹臂之间形成有收容空间,从而使得所述柔性电路板可夹设于所述第一夹臂与所述第二夹臂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第一夹臂和/或所述第二夹臂凸出形成有抵接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插槽包括第一面及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所述第一面内凹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一安装位,所述第二面对应内凹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二安装位,每个所述第一安装位嵌设有一个所述第一夹臂,每个所述第二安装位嵌设有一个所述第二夹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第二插接部包括第一夹持臂及与所述第一夹持臂相对的第二夹持臂,所述第一夹持臂凸出形成有所述第一触点,所述第二夹持臂凸出形成有所述第二触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第一夹持臂与所述第二夹持臂之间形成有所述间隙,所述间隙呈开口逐渐减小的U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端子还包括端子本体,所述端子本体连接所述第一插接部与所述第二插接部,所述端子本体内凹形成有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绝缘壳体的内壁上的凸起部卡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端子本体的上下两侧均形成有一个所述卡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端子为一体成型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绝缘壳体包括第一端及与所述第一端相背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内凹形成有所述插槽,所述第二端凸出形成有并排设置的至少两个安装部,相邻的两个所述安装部之间形成有装配位,所述装配位与所述插槽连通,每个所述装配位内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二插接部。
本实用新型的转接头,由于第二插接部设置有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以与线对板连接器的连接部接触,双接触点可提供更好的接触性,同时可加大与线对板连接器对插时的插拔力,增加插拔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接头与线对板连接器的组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接头与线对板连接器的另一组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接头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接头的另一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接头的端子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接头的端子的另一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不同实施方式中类似元件采用了相关联的类似的元件标号。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申请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在某些情况下,本申请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显示或者描述,这是为了避免本申请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所淹没,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详细描述这些相关操作并不是必要的,他们根据说明书中的描述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术知识即可完整了解相关操作。
另外,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特点、操作或者特征可以以任意适当的方式结合形成各种实施方式。同时,方法描述中的各步骤或者动作也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显而易见的方式进行顺序调换或调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中的各种顺序只是为了清楚描述某一个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是必须的顺序,除非另有说明其中某个顺序是必须遵循的。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请参阅图1、图2、图5及图6,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转接头10,包括绝缘壳体11及至少一个端子12,绝缘壳体11形成有一个用于插设柔性电路板的插槽111,端子12设置与绝缘壳体11内,端子12采用导体材料制成,端子12包括第一插接部121及第二插接部122,第一插接部121暴露于插槽111内以与柔性电路板的导电触点接触,第二插接部122暴露于绝缘壳体11外,第二插接部122包括用于与线对板连接器20的连接部21接触的第一触点122a和第二触点122b,第一触点122a与第二触点122b之间形成有间隙122c以与线对板连接器20的连接部21插接。
请结合参阅图3及图4,在本实施方式中,绝缘壳体11基本呈长方体状,绝缘壳体11包括第一端11a及与第一端11a相背的第二端11b,第一端11a内凹形成有插槽111,第二端11b凸出形成有至少两个安装部112,安装部112并排设置,相邻的两个安装部112之间形成有装配位113,装配位113与插槽111连通,每个装配位113内设置有一个第二插接部122,即绝缘壳体11于第一端11a处形成有插槽端以与柔性电路板插接,绝缘壳体11于第二端11b处形成有插头端以与线对板连接器20插接,通过转接头10从而实现柔性电路板与线对板连接器20的连接。其中,插槽111包括第一面111a及与第一面111a相对的第二面111b,第一面111a内凹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一安装位111c,第二面111b对应内凹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二安装位111d,第一安装位111c与第二安装位111d用于与端子12的第一插接部121配合安装。
在本实施方式中,端子12还包括端子本体123,端子本体123连接第一插接部121与第二插接部122,端子本体123内凹形成有卡槽123a,卡槽123a与绝缘壳体11的内壁上的凸起部卡接。进一步地,端子本体123的上下两侧均形成有一个卡槽123a,对应地,绝缘壳体11的上下内壁均凸出形成有一个凸起部,端子12通过卡槽123a与凸起部配合卡接固定于绝缘壳体11内。优选地,端子12为一体成型结构,便于量产且品质稳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端子12的第一插接部121包括第一夹臂121a及第二夹臂121b,第一夹臂121a与第二夹臂121b上下相对,第一夹臂121a与第二夹臂121b之间形成有收容空间121c,从而使得柔性电路板可夹设于第一夹臂121a与第二夹臂121b之间。每个第一夹臂121a嵌设于插槽111的一个第一安装位111c内,每个第二夹臂121b嵌设于插槽111的一个第二安装位111d内。进一步地,第一夹臂121a和/或第二夹臂121b凸出形成有抵接端121d,柔性电路板插设于插槽111内时,抵接端121d与柔性电路板的导电触点接触实现柔性电路板与转接头10的电连接,安装拆卸方便,插拔可靠性较高。
在本实施方式中,端子12的第二插接部122包括第一夹持臂122d及第二夹持臂122e,第一夹持臂122d与第二夹持臂122e左右相对,第一夹持臂122d凸出形成有第一触点122a,第二夹持臂122e凸出形成有第二触点122b。进一步地,第一夹持臂122d与第二夹持臂122e之间形成有间隙122c,间隙122c呈开口逐渐减小的U形。线对板连接器20与转接头10的第二端11b插接时,线对板连接器20内设置有若干个连接部21,每个连接部21对应插设于一个第二插接部122的间距内,即每个连接部21插设于第一夹持臂122d与第二夹持臂122e之间且与第一触点122a和第二触点122b同时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转接头10,由于端子12的第二插接部122设置有第一触点122a和第二触点122b以与线对板连接器20的连接部21接触,双接触点可提供更好的接触性,同时可加大与线对板连接器20对插时的插拔力,增加插拔可靠性。
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

Claims (10)

1.一种转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绝缘壳体,所述绝缘壳体形成有一个用于插设柔性电路板的插槽;及
设置于所述绝缘壳体内的至少一个端子,所述端子采用导体材料制成,所述端子包括第一插接部及第二插接部,所述第一插接部暴露于所述插槽内以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导电触点接触,所述第二插接部暴露于所述绝缘壳体外,所述第二插接部包括用于与线对板连接器的连接部接触的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所述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二触点之间形成有间隙以与线对板连接器的连接部插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部包括第一夹臂及与所述第一夹臂相对的第二夹臂,所述第一夹臂与所述第二夹臂之间形成有收容空间,从而使得所述柔性电路板可夹设于所述第一夹臂与所述第二夹臂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臂和/或所述第二夹臂凸出形成有抵接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包括第一面及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所述第一面内凹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一安装位,所述第二面对应内凹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二安装位,每个所述第一安装位嵌设有一个所述第一夹臂,每个所述第二安装位嵌设有一个所述第二夹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接部包括第一夹持臂及与所述第一夹持臂相对的第二夹持臂,所述第一夹持臂凸出形成有所述第一触点,所述第二夹持臂凸出形成有所述第二触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臂与所述第二夹持臂之间形成有所述间隙,所述间隙呈开口逐渐减小的U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还包括端子本体,所述端子本体连接所述第一插接部与所述第二插接部,所述端子本体内凹形成有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绝缘壳体的内壁上的凸起部卡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本体的上下两侧均形成有一个所述卡槽。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为一体成型结构。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壳体包括第一端及与所述第一端相背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内凹形成有所述插槽,所述第二端凸出形成有并排设置的至少两个安装部,相邻的两个所述安装部之间形成有装配位,所述装配位与所述插槽连通,每个所述装配位内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二插接部。
CN201922049236.5U 2019-11-25 2019-11-25 转接头 Active CN2106079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49236.5U CN210607943U (zh) 2019-11-25 2019-11-25 转接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49236.5U CN210607943U (zh) 2019-11-25 2019-11-25 转接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07943U true CN210607943U (zh) 2020-05-22

Family

ID=70695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49236.5U Active CN210607943U (zh) 2019-11-25 2019-11-25 转接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079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95980C (zh) 插件适配器
US5885088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polarization means
US6974344B2 (en) Board moun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EP2164135B1 (en) Blade and receptacle power connector
EP0961352B1 (en) Multi-pin connector for flat cable
EP0630080A2 (en) Circuit board mounted modular phone jack
EP1235301A3 (en) A connector assembly for a flat wire member
JP3746515B2 (ja) 携帯電話接続システム
TWI275212B (en) Modular jack assembly
US6568963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improved contacts
KR0122784Y1 (ko) 전기 커넥터가 부착된 소형 전기 모터
CN210607943U (zh) 转接头
US6461200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CN212991386U (zh) 一种自短路连接器以及对应的连接器组件和插接端子
EP1530262A2 (en) Multiconnection device
CN219809172U (zh) 一种无线安装的风扇框架
CN220209528U (zh) 层叠连接器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19591695U (zh) 一种线对线连接器
CN211088567U (zh) 转接连接器及转接组件
CN216671989U (zh) 一种具有多触位电源件连接器
CN217903496U (zh) 超薄自短路连接器插芯和对应连接器组件
CN220122156U (zh) 印刷电路板组件和连接器组件
CN220368172U (zh) 中继转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N213278512U (zh) 磁吸数据线
CN218300449U (zh) 线缆用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