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91649A - 一种便携式的汽车托运用上车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的汽车托运用上车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91649A
CN112591649A CN202011516729.6A CN202011516729A CN112591649A CN 112591649 A CN112591649 A CN 112591649A CN 202011516729 A CN202011516729 A CN 202011516729A CN 112591649 A CN112591649 A CN 1125916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automobile
block
rods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1672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91649B (zh
Inventor
丁咏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Yuzh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151672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9164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916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916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916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916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7/00Lifting frames, e.g. for lifting vehicles; Platform lifts
    • B66F7/02Lifting frames, e.g. for lifting vehicles; Platform lifts with platforms suspended from ropes, cables, or chains or screws and movable along pillars
    • B66F7/025Lifting frames, e.g. for lifting vehicles; Platform lifts with platforms suspended from ropes, cables, or chains or screws and movable along pillars screw opera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3/00Hand carts having more than one axis carrying transport wheels; Steering devices therefor; Equipment therefor
    • B62B3/02Hand carts having more than one axis carrying transport wheels; Steering devices therefor; Equipment therefor involving parts being adjustable, collapsible, attachable, detachable or converti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5/00Accessories or detai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 ca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5/00Accessories or detai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 carts
    • B62B5/06Hand moving equipment, e.g. handle b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7/00Lifting frames, e.g. for lifting vehicles; Platform lifts
    • B66F7/28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end stops, pivoting supporting members, sliding runners adjustable to load dimens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2202/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type or characteristics of transported articles
    • B62B2202/90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logy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Handcart (AREA)
  • Vehicle Cleaning, Maintenance, Repair, Refitting, And Outrigg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上车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的汽车托运用上车设备。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自动推动汽车、自动升降且操作简单方便的便携式的汽车托运用上车设备。一种便携式的汽车托运用上车设备,包括有:电动轮和安装板,安装板上转动式设有两组电动轮;手推杆,安装板上设有手推杆;升降机构,安装板上设有升降机构;推动机构,升降机构上设有推动机构。本发明通过推块推动汽车向后移动,从而将汽车推至货车上,达到了自动推动汽车的效果,再通过启动电机,电机的输出轴转动使螺杆转动,从而使移动板和汽车向上移动,待推块将汽车推至货车上后,人们使电机反转,从而使移动板移回原位,如此达到了自动升降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的汽车托运用上车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托运用上车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的汽车托运用上车设备。
背景技术
托运,是指托运人委托具有托运资质的公司将货物运输到指定地点,交给指定收货人的服务,在托运故障车的过程中,需要将故障车移动到货车上,而现有的上车设备主要依靠人工操作,不仅使用不方便,而且将故障车移动到货车上较为困难,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另外现有的上车设备结构过于简单,功能单一。
专利申请CN110091789A,公开日为2019.08.06,公开了一种汽车托运用上车设备,包括有第一滑轨、第一滑块、连接板、第一电机、连板和第一轴承座等,通过操作人员将故障车移动到横板上,然后同时控制两个第一电机反转,使得两个L形板向上移动,从而使横板随之向上移动,当横板与车厢平齐时,人们同时关闭两个第一电机,然后将故障车移动到车厢内,再逆时针转动推板,使推板处于竖直状态,然后控制电动轮反转,通过拉绳带动从动轮反转,从而带动第二滑块向左移动,进而带动转轴向左移动,推板随之向左移动,推板向左推动故障车,与此同时,操作人员向左推动故障车,将故障车推动至车厢内,然而该装置不能实现自动推动汽车,需要人工手动推动,费时费力。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能够自动推动汽车、自动升降且操作简单方便的便携式的汽车托运用上车设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上车设备功能单一,操作复杂且使用不便利的缺点,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自动推动汽车、自动升降且操作简单方便的便携式的汽车托运用上车设备。
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的汽车托运用上车设备,包括有:
电动轮和安装板,安装板上转动式设有两组电动轮;
手推杆,安装板上设有手推杆;
升降机构,安装板上设有升降机构;
推动机构,升降机构上设有推动机构。
进一步说明,升降机构包括有:
螺杆,安装板上转动式设有两根螺杆;
螺母,两根螺杆上均螺纹式设有螺母;
移动板,两个螺母之间连接有移动板;
挡板,移动板内侧设有挡板;
轮子,移动板顶部转动式设有八个轮子。
进一步说明,推动机构包括有:
推动块,挡板上设有两块推动块;
连接柱,两根螺杆顶部之间转动式连接有连接柱;
第一滑杆,连接柱上设有两根第一滑杆;
连接块,两根第一滑杆之间连接有连接块;
第一滑动块,两根第一滑杆之间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滑动块;
第一弹簧,两根第一滑杆上均绕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一侧与连接柱连接,第一弹簧另一侧与第一滑动块连接;
第二滑杆,连接柱上设有两根第二滑杆;
第一滑套,两根第二滑杆上均滑动式设有第一滑套;
第二弹簧,两根第二滑杆上均绕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顶部与第二滑杆连接,第二弹簧底部与第一滑套连接;
楔形块,两个第一滑套上均设有楔形块,楔形块与第一滑动块配合;
连杆,两个第一滑套之间连接有连杆,连杆位于推动块上方;
推块,第一滑动块底部设有推块。
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阻挡机构,阻挡机构包括有:
第二滑套,移动板上设有四个第二滑套;
第三滑杆,两组相邻的两个第二滑套内侧之间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三滑杆;
斜面块,两根第三滑杆上均设有斜面块;
第四滑杆,移动板内部滑动式设有两根第四滑杆;
滚珠,两根第四滑杆底部均转动式设有滚珠;
第三弹簧,两根第四滑杆上均绕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顶部与移动板连接,第三弹簧底部与第四滑杆连接。
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卡住机构,卡住机构包括有:
阻挡柱,连接柱底部设有四根阻挡柱;
第一支架,移动板上设有两根第一支架;
第一转轴,两根第一支架上部之间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转轴;
摆动块,第一转轴上设有两块摆动块,摆动块与第三滑杆配合;
扭力弹簧,第一转轴上绕有两根扭力弹簧,扭力弹簧内侧与摆动块连接,扭力弹簧外侧与第一支架连接;
第五滑杆,挡板内部滑动式设有两根第五滑杆,第五滑杆与摆动块配合;
第二滑动块,两根第五滑杆上均设有第二滑动块;
连接杆,两块第二滑动块顶部均设有连接杆;
第四弹簧,两根第五滑杆上均绕有第四弹簧,第四弹簧一侧与第五滑杆连接,第四弹簧另一侧与挡板连接;
第三滑套,挡板上设有四根第三滑套;
第六滑杆,两组相邻的两根第三滑套内侧之间均滑动式连接有第六滑杆,第六滑杆位于阻挡柱下方;
第五弹簧,两根第六滑杆上均绕有两根第五弹簧,第五弹簧顶部与第三滑套连接,第五弹簧底部与第六滑杆连接。
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旋转机构,旋转机构包括有:
电机,安装板上安装有两个电机;
第二转轴,两个电机的输出轴上均设有第二转轴;
第一锥齿轮组,两根第二转轴上均设有第一锥齿轮组,第一锥齿轮组与螺杆下部连接。
进一步说明,还包括有拉动机构,拉动机构包括有:
第二支架,安装板上设有两根第二支架;
第三转轴,两根第二支架上部内侧均转动式设有第三转轴;
第二锥齿轮组,两根第三转轴上均设有第二锥齿轮组,第二锥齿轮组与第二转轴连接;
第一绕线轮,两根第三转轴上均设有第一绕线轮;
第三支架,连接柱上设有四根第三支架;
第二绕线轮,两组相邻的两根第三支架上部之间均转动式连接有第二绕线轮;
拉绳,两个第一绕线轮与第一滑动块之间均连接有拉绳,拉绳绕过第二绕线轮。
进一步说明,第三转轴的形状为圆柱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通过电动轮转动使安装板移动,安装板带动螺杆移动,进而使螺母移动,螺母移动使移动板移动,从而使汽车移动,从而方便人们托运汽车;
2、本发明通过第一滑动块移动带动推块向后移动,推块移动并推动汽车向后移动,从而将汽车推至货车上,如此达到了自动推动汽车的效果;
3、本发明通过斜面块与滚珠配合,斜面块移动使滚珠向上移动,滚珠移动使第四滑杆在移动板内向上滑动,如此能够防止汽车从移动板上掉落;
4、本发明通过第五滑杆与摆动块配合,第五滑杆向前移动使摆动块转动,从而使第三滑杆向后移动,第三滑杆移动使第四滑杆向上移动,进而对汽车起到限位作用,达到了自动限位的作用;
5、本发明通过启动电机,电机的输出轴转动使螺杆转动,从而使移动板和汽车向上移动,待推块将汽车推至货车上后,人们使电机反转,从而使移动板移回原位,如此达到自动升降的效果;
6、本发明通过第二转轴使第二锥齿轮组反向转动,从而使第一绕线轮反向转动,第一绕线轮转动并拉动拉绳,从而使第一滑动块移回原位,楔形块再次将其卡住,如此能够代替人工手动操作,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升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推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阻挡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卡住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旋转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拉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1:电动轮,2:安装板,3:手推杆,4:升降机构,41:螺杆,42:螺母,43:移动板,44:挡板,45:轮子,5:推动机构,51:推动块,52:连接柱,53:第一滑杆,54:连接块,55:第一滑动块,56:第一弹簧,57:第二滑杆,58:第一滑套,59:楔形块,510:第二弹簧,511:连杆,512:推块,6:阻挡机构,61:第二滑套,62:第三滑杆,63:斜面块,64:第四滑杆,65:滚珠,66:第三弹簧,7:卡住机构,71:阻挡柱,72:第一支架,73:第一转轴,74:摆动块,75:扭力弹簧,76:第二滑动块,77:连接杆,78:第五滑杆,79:第四弹簧,710:第三滑套,711:第六滑杆,712:第五弹簧,8:旋转机构,81:电机,82:第二转轴,83:第一锥齿轮组,9:拉动机构,91:第二支架,92:第三转轴,93:第二锥齿轮组,94:第一绕线轮,95:第三支架,96:第二绕线轮,97:拉绳。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在下文中更全面地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当前优选的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于本文所阐述的实施方式;而是为了透彻性和完整性而提供这些实施方式,并且这些实施方式将本发明的范围充分地传达给技术人员。
实施例1
一种便携式的汽车托运用上车设备,如图1所示,包括有电动轮1、安装板2、手推杆3、升降机构4和推动机构5,安装板2底部前后两侧内部均转动式设有电动轮1,安装板2顶部前侧设有手推杆3,安装板2顶侧前部设有升降机构4,升降机构4上设有推动机构5。
当人们需要将故障的汽车转移至货车上时,首先人们启动电动轮1,使得电动轮1在地面上转动,进而使安装板2移动,从而使手推杆3和升降机构4移动,升降机构4移动带动推动机构5,如此使本设备移动,同时人们抓住手推杆3来控制本设备移动的方向,待本设备移至汽车旁时,人们使安装板2移至汽车下部,同时汽车位于升降机构4中,然后关闭电动轮1,从而使本设备停止移动,随后人们使升降机构4运转,升降机构4使汽车向上移动,同时人们使汽车固定在升降机构4中,待汽车离开地面时,人们使升降机构4停止运转,从而使汽车停止移动,随后人们启动电动轮1,待本设备移至货车旁时,人们关闭电动轮1,从而使本设备停止移动,人们再使升降机构4运转,升降机构4运转带动推动机构5运转,当推动机构5运转至内部配合时,推动机构5将汽车推至货车上,随后人们使升降机构4和推动机构5停止运转并恢复原位,人们再次启动电动轮1,并控制手推杆3移动方向,从而将本设备移回原位,然后人们关闭电动轮1,从而使本设备停止移动,若再次使用本设备,重复上述步骤即可。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2和图3所示,升降机构4包括有螺杆41、螺母42、移动板43、挡板44和轮子45,安装板2顶侧前部左右两侧均转动式设有螺杆41,左右两侧的螺杆41上均螺纹式设有螺母42,左右两侧的螺母42之间连接有移动板43,移动板43前部左右两侧之间连接有挡板44,移动板43顶部左右两侧均转动式设有四个轮子45。
当安装板2移动时,安装板2带动螺杆41移动,进而使螺母42移动,螺母42移动使移动板43移动,从而使挡板44和轮子45移动,人们再使安装板2移至汽车下部,同时汽车与移动板43配合,待汽车靠近挡板44,并且汽车完全与移动板43配合时,人们使本设备停止移动,然后手动转动螺杆41,从而使螺母42在螺杆41上向上滑动,螺母42移动带动移动板43向上移动,从而使挡板44、轮子45向上移动,当移动板43移至与汽车接触后,移动板43使汽车向上移动,待汽车离开地面后,人们使螺杆41停止转动,从而使汽车停止向上移动,随后人们使本设备移至货车旁,人们继续转动螺杆41,继而使汽车向上移动,随后推动机构5再将移动板43上的汽车推至货车上,同时汽车与轮子45接触并产生摩擦,摩擦力使轮子45转动,从而方便推动汽车,待汽车与轮子45离开后,轮子45停止转动,然后人们使螺杆41反向转动,继而使螺母42和移动板43向下移回原位,从而使挡板44和轮子45移回原位,随后人们将本设备移回原位。
推动机构5包括有推动块51、连接柱52、第一滑杆53、连接块54、第一滑动块55、第一弹簧56、第二滑杆57、第一滑套58、楔形块59、第二弹簧510、连杆511和推块512,挡板44前侧上部左右两侧均设有推动块51,左右两侧的螺杆41顶部之间转动式连接有连接柱52,连接柱52后部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一滑杆53,左右两侧的第一滑杆53后侧之间连接有连接块54,左右两侧的第一滑杆53之间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滑动块55,左右两侧的第一滑杆53前部均绕有第一弹簧56,第一弹簧56前侧与连接柱52连接,第一弹簧56后侧与第一滑动块55连接,连接柱52顶部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二滑杆57,左右两侧的第二滑杆57上均滑动式设有第一滑套58,左右两侧的第二滑杆57上均绕有第二弹簧510,第二弹簧510顶部与第二滑杆57连接,第二弹簧510底部与第一滑套58连接,左右两侧的第一滑套58后侧均设有楔形块59,楔形块59与第一滑动块55配合,左右两侧的第一滑套58前侧之间连接有连杆511,连杆511位于推动块51上方,第一滑动块55底部设有推块512。
初始状态下,由于楔形块59与第一滑动块55配合,第一弹簧56处于压缩状态,当挡板44向上移动时,挡板44带动推动块51向上移动,待推动块51移至与连杆511接触后,推动块51移动使连杆511向上移动,继而使第一滑套58在第二滑杆57上向上滑动,第二弹簧510由初始状态变为压缩状态,同时第一滑套58移动带动楔形块59向上移动,待楔形块59与第一滑动块55分开后,第一弹簧56由压缩状态复位,弹力使第一滑动块55在第一滑杆53上向后滑动,连接块54能够防止第一滑动块55从第一滑杆53上移出,同时第一滑动块55移动带动推块512向后移动,推块512移动并推动汽车向后移动,从而将汽车推至货车上,如此达到了自动推动汽车的效果,随后人们反向转动螺杆41,从而使挡板44和推动块51移回原位,此时第二弹簧510由压缩状态复位,弹力使第一滑套58、楔形块59和连杆511移回原位,人们再手动将第一滑动块55推回原位,第一弹簧56由初始状态变为压缩状态,待第一滑动块55移至与楔形块59接触后,第一滑动块55使楔形块59向上移动,继而使第一滑套58向上移动,第二弹簧510由初始状态变为压缩状态,当第一滑动块55与楔形块59分开时,第二弹簧510由压缩状态复位,弹力使和第一滑套58和楔形块59移回原位,楔形块59再次与第一滑动块55配合。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之上,如图1、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还包括有阻挡机构6,阻挡机构6包括有第二滑套61、第三滑杆62、斜面块63、第四滑杆64、滚珠65和第三弹簧66,移动板43底部左右两侧均设有两个第二滑套61,前后两侧的第二滑套61内侧之间滑动式连接有第三滑杆62,左右两侧的第三滑杆62后侧均设有斜面块63,移动板43后部左右两侧内部均滑动式设有第四滑杆64,左右两侧的第四滑杆64底部均转动式设有滚珠65,左右两侧的第四滑杆64上均绕有第三弹簧66,第三弹簧66顶部与移动板43连接,第三弹簧66底部与第四滑杆64连接。
当汽车完全与移动板43配合后,人们手动使第三滑杆62在第二滑套61内向后滑动,继而使斜面块63向后移动,当斜面块63移至与滚珠65接触后,斜面块63移动使滚珠65向上移动,同时滚珠65与斜面块63接触并产生摩擦,摩擦力使滚珠65转动,另外滚珠65移动使第四滑杆64在移动板43内向上滑动,第三弹簧66由初始状态变为压缩状态,如此对汽车起到限位作用,待第四滑杆64不能再向上移动时,人们使第三滑杆62停止移动,并使其保持现有状态,同时滚珠65停止转动,当移动板43向上移动时,移动板43带动第二滑套61和第四滑杆64向上移动,第二滑套61带动第三滑杆62向上移动,进而带动斜面块63向上移动,同时第四滑杆64带动滚珠65和第三弹簧66向上移动,此时第四滑杆64能够防止汽车向上移动时从移动板43上掉落下来,当第一滑动块55和楔形块59分开时,人们使第三滑杆62移回原位,从而使斜面块63移回原位,此时第三弹簧66由压缩状态复位,弹力使第四滑杆64和滚珠65移回原位。
还包括有卡住机构7,卡住机构7包括有阻挡柱71、第一支架72、第一转轴73、摆动块74、扭力弹簧75、第二滑动块76、连接杆77、第五滑杆78、第四弹簧79、第三滑套710、第六滑杆711和第五弹簧712,连接柱52底部设有四根阻挡柱71,移动板43顶侧前部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一支架72,左右两侧的第一支架72上部之间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转轴73,第一转轴73左右两部均设有摆动块74,摆动块74与第三滑杆62配合,第一转轴73左右两侧均绕有扭力弹簧75,扭力弹簧75内侧与摆动块74连接,扭力弹簧75外侧与第一支架72连接,挡板44上部左右两侧内部均滑动式设有第五滑杆78,第五滑杆78与摆动块74配合,左右两侧的第五滑杆78后侧均设有第二滑动块76,左右两侧的第二滑动块76顶部均设有连接杆77,左右两侧的第五滑杆78前部均绕有第四弹簧79,第四弹簧79前侧与第五滑杆78连接,第四弹簧79后侧与挡板44连接,挡板44前侧上部左右两侧均设有两根第三滑套710,左侧的两根第三滑套710内侧之间与右侧的两根第三滑套710内侧之间均滑动式连接有第六滑杆711,第六滑杆711位于阻挡柱71下方,左右两侧的第六滑杆711下部均绕有两根第五弹簧712,第五弹簧712顶部与第三滑套710连接,第五弹簧712底部与第六滑杆711连接。
当汽车与移动板43逐渐配合,且汽车与第二滑动块76接触时,汽车使第二滑动块76向前移动,从而使第五滑杆78在挡板44内向前滑动,第四弹簧79由初始状态变为拉伸状态,同时第二滑动块76移动带动连接杆77向前移动,待连接杆77移至与第六滑杆711接触后,连接杆77使第六滑杆711在第三滑套710内向下滑动,第五弹簧712由初始状态变为拉伸状态,当连接杆77与第六滑杆711分开,第五弹簧712由拉伸状态复位,弹力使第六滑杆711移回原位,此时第六滑杆711卡住连接杆77,从而防止第二滑动块76复位,另外第五滑杆78移动使摆动块74向后转动,扭力弹簧75由初始状态变为压缩状态,摆动块74转动使第一转轴73转动,并使第三滑杆62向后移动,第三滑杆62移动使第四滑杆64向上移动,进而对汽车起到限位作用,随后挡板44带动第五滑杆78和第三滑套710向上移动,第五滑杆78带动第二滑动块76、连接杆77和第四弹簧79向上移动,第三滑套710带动第六滑杆711向上移动,同时移动板43带动第一支架72向上移动,进而使第一转轴73向上移动,从而使摆动块74向上移动,由此在汽车上升过程中,第四滑杆64能够阻挡汽车从移动板43上滑落,另外当第六滑杆711移至与阻挡柱71接触后,阻挡柱71使第六滑杆711向下移动,第五弹簧712由初始状态变为压缩状态,待第六滑杆711移至与连接杆77分开时,推块512推动汽车向后移动,当汽车与第二滑动块76分开时,第四弹簧79由拉伸状态复位,弹力使第二滑动块76、第五滑杆78和连接杆77移回原位,同时扭力弹簧75由压缩状态复位,弹力使摆动块74和第一转轴73转回原位,进而使第三滑杆62移回原位,从而使第四滑杆64移回原位,随后推块512将汽车推至货车上,当挡板44向下移回原位时,挡板44使连接杆77移回原位,同时第五弹簧712由压缩状态复位,从而使第六滑杆711移回原位,同时移动板43使摆动块74向下移回原位。
还包括有旋转机构8,旋转机构8包括有电机81、第二转轴82和第一锥齿轮组83,安装板2顶侧前部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电机81,两个电机81的输出轴上均设有第二转轴82,左右两侧的第二转轴82后侧均设有第一锥齿轮组83,第一锥齿轮组83与螺杆41下部连接。
当汽车位于移动板43上时,人们启动电机81,电机81的输出轴转动使第二转轴82转动,进而使第一锥齿轮组83转动,从而使螺杆41转动,螺杆41转动使移动板43向上移动,移动板43移动使汽车向上移动,待汽车与地面分开时,人们关闭电机81,从而使本设备停止移动,当本设备移至货车旁时,人们再次启动电机81,从而使汽车继续向上移动,当第一滑动块55与楔形块59分开时,人们关闭电机81,从而使汽车停止移动,随后推块512将汽车推至货车上,人们再使电机81反转,继而使第二转轴82和第一锥齿轮组83反向转动,从而使移动板43移回原位,如此达到自动升降的效果,随后人们关闭电机81,使得移动板43不再移动。
还包括有拉动机构9,拉动机构9包括有第二支架91、第三转轴92、第二锥齿轮组93、第一绕线轮94、第三支架95、第二绕线轮96和拉绳97,安装板2顶侧前部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二支架91,左右两侧的第二支架91上部内侧均转动式设有第三转轴92,第三转轴92外侧设有第二锥齿轮组93,第二锥齿轮组93与第二转轴82连接,第三转轴92内侧设有第一绕线轮94,连接柱52前部左右两侧均设有两根第三支架95,左侧的两根第三支架95上部之间与右侧的两根第三支架95上部之间均转动式连接有第二绕线轮96,左右两侧的第一绕线轮94与第一滑动块55之间均连接有拉绳97,拉绳97绕过第二绕线轮96。
当第二转轴82转动时,第二转轴82带动第二锥齿轮组93转动,进而使第三转轴92转动,由于第一绕线轮94为单向线轮,此时第三转轴92不会使第一绕线轮94转动,当第一滑动块55向后移动时,推块512推动汽车向后移动,同时第一滑动块55拉动拉绳97,继而使第一绕线轮94空转并放出拉绳97,同时拉绳97与第二绕线轮96接触并产生摩擦,摩擦力使第二绕线轮96转动,当第二转轴82反向转动时,第二转轴82使第二锥齿轮组93反向转动,从而使第三转轴92和第一绕线轮94反向转动,第一绕线轮94转动并拉动拉绳97,从而使第一滑动块55移回原位,楔形块59再次将其卡住,如此能够代替人工手动操作,省时省力,另外拉绳97移动使第二绕线轮96转回原位。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实施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实施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便携式的汽车托运用上车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电动轮(1)和安装板(2),安装板(2)上转动式设有两组电动轮(1);
手推杆(3),安装板(2)上设有手推杆(3);
升降机构(4),安装板(2)上设有升降机构(4);
推动机构(5),升降机构(4)上设有推动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的汽车托运用上车设备,其特征在于,升降机构(4)包括有:
螺杆(41),安装板(2)上转动式设有两根螺杆(41);
螺母(42),两根螺杆(41)上均螺纹式设有螺母(42);
移动板(43),两个螺母(42)之间连接有移动板(43);
挡板(44),移动板(43)内侧设有挡板(44);
轮子(45),移动板(43)顶部转动式设有八个轮子(4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的汽车托运用上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推动机构(5)包括有:
推动块(51),挡板(44)上设有两块推动块(51);
连接柱(52),两根螺杆(41)顶部之间转动式连接有连接柱(52);
第一滑杆(53),连接柱(52)上设有两根第一滑杆(53);
连接块(54),两根第一滑杆(53)之间连接有连接块(54);
第一滑动块(55),两根第一滑杆(53)之间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滑动块(55);
第一弹簧(56),两根第一滑杆(53)上均绕有第一弹簧(56),第一弹簧(56)一侧与连接柱(52)连接,第一弹簧(56)另一侧与第一滑动块(55)连接;
第二滑杆(57),连接柱(52)上设有两根第二滑杆(57);
第一滑套(58),两根第二滑杆(57)上均滑动式设有第一滑套(58);
第二弹簧(510),两根第二滑杆(57)上均绕有第二弹簧(510),第二弹簧(510)顶部与第二滑杆(57)连接,第二弹簧(510)底部与第一滑套(58)连接;
楔形块(59),两个第一滑套(58)上均设有楔形块(59),楔形块(59)与第一滑动块(55)配合;
连杆(511),两个第一滑套(58)之间连接有连杆(511),连杆(511)位于推动块(51)上方;
推块(512),第一滑动块(55)底部设有推块(5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的汽车托运用上车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阻挡机构(6),阻挡机构(6)包括有:
第二滑套(61),移动板(43)上设有四个第二滑套(61);
第三滑杆(62),两组相邻的两个第二滑套(61)内侧之间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三滑杆(62);
斜面块(63),两根第三滑杆(62)上均设有斜面块(63);
第四滑杆(64),移动板(43)内部滑动式设有两根第四滑杆(64);
滚珠(65),两根第四滑杆(64)底部均转动式设有滚珠(65);
第三弹簧(66),两根第四滑杆(64)上均绕有第三弹簧(66),第三弹簧(66)顶部与移动板(43)连接,第三弹簧(66)底部与第四滑杆(64)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的汽车托运用上车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卡住机构(7),卡住机构(7)包括有:
阻挡柱(71),连接柱(52)底部设有四根阻挡柱(71);
第一支架(72),移动板(43)上设有两根第一支架(72);
第一转轴(73),两根第一支架(72)上部之间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转轴(73);
摆动块(74),第一转轴(73)上设有两块摆动块(74),摆动块(74)与第三滑杆(62)配合;
扭力弹簧(75),第一转轴(73)上绕有两根扭力弹簧(75),扭力弹簧(75)内侧与摆动块(74)连接,扭力弹簧(75)外侧与第一支架(72)连接;
第五滑杆(78),挡板(44)内部滑动式设有两根第五滑杆(78),第五滑杆(78)与摆动块(74)配合;
第二滑动块(76),两根第五滑杆(78)上均设有第二滑动块(76);
连接杆(77),两块第二滑动块(76)顶部均设有连接杆(77);
第四弹簧(79),两根第五滑杆(78)上均绕有第四弹簧(79),第四弹簧(79)一侧与第五滑杆(78)连接,第四弹簧(79)另一侧与挡板(44)连接;
第三滑套(710),挡板(44)上设有四根第三滑套(710);
第六滑杆(711),两组相邻的两根第三滑套(710)内侧之间均滑动式连接有第六滑杆(711),第六滑杆(711)位于阻挡柱(71)下方;
第五弹簧(712),两根第六滑杆(711)上均绕有两根第五弹簧(712),第五弹簧(712)顶部与第三滑套(710)连接,第五弹簧(712)底部与第六滑杆(71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的汽车托运用上车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旋转机构(8),旋转机构(8)包括有:
电机(81),安装板(2)上安装有两个电机(81);
第二转轴(82),两个电机(81)的输出轴上均设有第二转轴(82);
第一锥齿轮组(83),两根第二转轴(82)上均设有第一锥齿轮组(83),第一锥齿轮组(83)与螺杆(41)下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的汽车托运用上车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拉动机构(9),拉动机构(9)包括有:
第二支架(91),安装板(2)上设有两根第二支架(91);
第三转轴(92),两根第二支架(91)上部内侧均转动式设有第三转轴(92);
第二锥齿轮组(93),两根第三转轴(92)上均设有第二锥齿轮组(93),第二锥齿轮组(93)与第二转轴(82)连接;
第一绕线轮(94),两根第三转轴(92)上均设有第一绕线轮(94);
第三支架(95),连接柱(52)上设有四根第三支架(95);
第二绕线轮(96),两组相邻的两根第三支架(95)上部之间均转动式连接有第二绕线轮(96);
拉绳(97),两个第一绕线轮(94)与第一滑动块(55)之间均连接有拉绳(97),拉绳(97)绕过第二绕线轮(9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的汽车托运用上车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三转轴(92)的形状为圆柱体。
CN202011516729.6A 2020-12-21 2020-12-21 一种便携式的汽车托运用上车设备 Active CN1125916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16729.6A CN112591649B (zh) 2020-12-21 2020-12-21 一种便携式的汽车托运用上车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16729.6A CN112591649B (zh) 2020-12-21 2020-12-21 一种便携式的汽车托运用上车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91649A true CN112591649A (zh) 2021-04-02
CN112591649B CN112591649B (zh) 2022-06-28

Family

ID=751995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16729.6A Active CN112591649B (zh) 2020-12-21 2020-12-21 一种便携式的汽车托运用上车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9164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78614A (zh) * 2021-09-26 2021-11-23 湖南省农业装备研究所 一种移栽机自动放盘装置及放盘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79581A1 (en) * 2004-06-04 2005-12-22 Ikotec Morrison, S.L. Single-column, movable side mini-lift for moving automotive vehicles
US20090283366A1 (en) * 2008-05-13 2009-11-19 K&L Supply Company Lifting assembly
CN206735704U (zh) * 2017-03-30 2017-12-12 成都铁塔厂 一种钢结构装车用搬运装置
CN208149367U (zh) * 2018-03-22 2018-11-27 广州天钺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装卸的货物运输车
CN208150871U (zh) * 2018-04-28 2018-11-27 山东小胖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设备安装托举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79581A1 (en) * 2004-06-04 2005-12-22 Ikotec Morrison, S.L. Single-column, movable side mini-lift for moving automotive vehicles
US20090283366A1 (en) * 2008-05-13 2009-11-19 K&L Supply Company Lifting assembly
CN206735704U (zh) * 2017-03-30 2017-12-12 成都铁塔厂 一种钢结构装车用搬运装置
CN208149367U (zh) * 2018-03-22 2018-11-27 广州天钺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装卸的货物运输车
CN208150871U (zh) * 2018-04-28 2018-11-27 山东小胖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设备安装托举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78614A (zh) * 2021-09-26 2021-11-23 湖南省农业装备研究所 一种移栽机自动放盘装置及放盘方法
CN113678614B (zh) * 2021-09-26 2023-02-17 湖南省农业装备研究所 一种移栽机自动放盘装置及放盘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91649B (zh) 2022-06-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567107A (en) Extravehicular apparatus for loading and securing cargo
US4493603A (en) Wheel chair lift apparatus
US3998343A (en) Cargo moving apparatus for trucks
CN211336082U (zh) 一种氧气瓶转运装置
CN112591649B (zh) 一种便携式的汽车托运用上车设备
US3215402A (en) Jack
CN209757064U (zh) 高效电动汽车换电站
US5269642A (en) Container loading and unloading system
CN114109049B (zh) 一种可滑动式卸料平台
US3043395A (en) Mechanized ladder device
CN208531742U (zh) 污泥运输系统
CA2233749C (en) Forms transfer system and method
CN109080528B (zh) 一种适用于共享单车的自动搬运装置及方法
US3156366A (en) Parking and handling devices
CN212334055U (zh) 一种便于移动使用的车架
CN109162515A (zh) 一种智能停车机器人
CN113548607B (zh) 智能断路器升降检修平台车
CN107939105A (zh) 纵移车库
CN112591443A (zh) 轮胎检测自动装卸机
CN209891111U (zh) 一种交通锥自动拾放设备
CN219381236U (zh) 一种轮胎自动化供料仓
CN114934702B (zh) 一种旋转式立体车库
CN112010231A (zh) 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续航锂电池安装辅助装置
CN219056444U (zh) 一种具有自动卸货功能的agv小车
CN220766231U (zh) 电梯轿厢门质量检测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09

Address after: 211100 300 Chi Hui Road, Qil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ark, Jiangning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Applicant after: NANJING YUZH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A602, 127 display art industrial park, Minzhi community, Minzhi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110

Applicant before: Ding Yongche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