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90180A - 一种薄膜生产用塑型系统及其塑型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薄膜生产用塑型系统及其塑型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90180A
CN112590180A CN202011345717.1A CN202011345717A CN112590180A CN 112590180 A CN112590180 A CN 112590180A CN 202011345717 A CN202011345717 A CN 202011345717A CN 112590180 A CN112590180 A CN 1125901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shearing
film
material shifting
clo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4571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90180B (zh
Inventor
邢付党
王娜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Hengbao Plastic Packaging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134571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9018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901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901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901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901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55/00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55/28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blown tubular films, e.g. by infl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9/00Combinations of shaping techniques not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main groups B29C39/00 - B29C67/00, e.g. associations of moulding and joining techniques; Apparatus therefore
    • B29C69/001Combinations of shaping techniques not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main groups B29C39/00 - B29C67/00, e.g. associations of moulding and joining techniques; Apparatus therefore a shaping technique combined with cutting, e.g. in parts or slices combined with rearranging and joining the cut pa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07/00Flat articles, e.g. films or she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rocessing And Handling Of Plastics And Other Materials For Molding In General (AREA)
  • Blow-Moulding Or Thermoform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膜生产用塑型系统及其塑型工艺,属于薄膜生产技术领域,薄膜生产用塑型系统包括工作桌、储料筒、闭合系统、吹塑系统、冷却系统、输送系统、拨料系统和剪切系统,所述储料筒设置在工作桌的顶部,所述储料筒设有注料口,所述闭合系统设置在储料筒的顶部,所述吹塑系统设置在工作桌的顶部,所述冷却系统设置在工作桌的旁侧且位于吹塑系统的出料端,所述输送系统设置在吹塑系统的旁侧,所述拨料系统设置在输送系统上,所述剪切系统设置在拨料系统旁侧。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薄膜生产用塑型系统及其塑型工艺,对薄膜进行塑型,防止薄膜在移动和冷却过程中产生折皱。

Description

一种薄膜生产用塑型系统及其塑型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薄膜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薄膜生产用塑型系统及其塑型工艺。
背景技术
薄膜是一种薄而软的透明薄片。用塑料、胶粘剂、橡胶或其他材料制成。薄膜科学上的解释为:由原子,分子或离子沉积在基片表面形成的二维材料。
在薄膜加工中常见的工艺类型包括压延法、吹塑法、流延法、拉伸法等方式,而吹塑薄膜工艺因其较强的原料适应性,是所有薄膜中使用最常见的加工方式之一,在对薄膜进行生产加工时,薄膜冷却过程中,会发现堆积而产生折皱,导致薄膜出现残次品,同时在移动过程中,薄膜移动只采用转杆进行输送,输送效率低而且薄膜很容易出现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膜生产用塑型系统及其塑型工艺,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薄膜生产用塑型系统,包括工作桌、储料筒、闭合系统、吹塑系统、冷却系统、输送系统、拨料系统和剪切系统,所述储料筒设置在工作桌的顶部,所述储料筒设有注料口,所述闭合系统设置在储料筒的顶部,所述吹塑系统设置在工作桌的顶部,所述冷却系统设置在工作桌的旁侧且位于吹塑系统的出料端,所述输送系统设置在吹塑系统的旁侧,所述拨料系统设置在输送系统上,所述剪切系统设置在拨料系统旁侧。
进一步,所述闭合系统包括闭合电机、闭合齿轮、闭合转动轮、注料筒和六个闭合弧板,所述闭合转动轮转动设置在储料筒的顶部且位于注料口处,所述闭合转动轮上设有齿槽,所述闭合转动轮上设有六个滑动槽,六个所述闭合弧板均铰接在储料筒和六个闭合滑动槽上,所述闭合齿轮转动设置在储料筒的顶部且与闭合转动轮的齿槽相啮合,所述闭合电机的主轴连接在闭合齿轮上,所述注料筒设置在闭合转动轮上。
进一步,所述吹塑系统包括绞龙电机、绞龙连接杆、输料绞龙、输料筒、吹塑箱和吹塑泵,所述输料筒设置在储料筒的侧壁上,所述绞龙电机设置在储料筒的侧壁上且绞龙电机的主轴贯穿储料筒,所述绞龙连接杆的一端连接在绞龙电机的主轴上,所述输料绞龙设置在输料筒内且连接在绞龙连接杆的另一端上,所述吹塑箱设置在输料筒的出料端,所述吹塑箱上设有出料口,所述吹塑泵设置在吹塑箱上。
进一步,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冷却座、上冷却轮、下冷却轮、冷却电机、两个承载盒、两个缓冲弹簧、两个限位杆和四个活动块,所述冷却座设置在工作桌的旁侧,两个所述承载盒对称设置在冷却座上,四个所述活动块两两设置在两个承载盒内且活动块与承载盒滑动配合,所述上冷却轮的两端转动安装在其中两个活动块上,所述下冷却轮的两端转动安装在另外两个活动块上,所述上冷却轮和下冷却轮距离的中心线与吹塑箱的吹料口位于同一平面,两个所述缓冲弹簧分别设置两个承载盒和活动块之间,两个所述限位杆分别设置在两个承载盒上且位于两个缓冲弹簧内,所述冷却电机的主轴设置在下冷却轮的一端。
进一步,所述输送系统包括输送座、输送承载杆、输送拉紧杆、输送电机、若干输送杆和若干输送齿轮,所述输送座设置在冷却座的旁侧,所述输送承载杆转动设置在输送座上,所述输送拉紧杆转动设置在输送座上且位于输送承载杆的侧下方,若干所述输送杆均转动设置在输送座上且一端均贯穿输送座,若干所述输送齿轮分别设置在若干输送杆的一端且若干所述输送齿轮两两啮合,所述输送电机的主轴连接在其中一个输送齿轮上。
进一步,所述拨料系统包括拨料架和两个拨料组件,两个所述拨料组件均包括拨料电机、拨料主轮、拨料从轮、拨料皮带、拨料板和两个拨料转动杆,所述拨料电机设置在输送座的侧壁上且拨料电机的主轴贯穿输送座,所述拨料主轮设置在拨料电机的主轴上,所述拨料从轮转动设置在输送座上,所述拨料皮带套设在拨料主轮和拨料从轮上,两个所述拨料转动杆的一端分别连接在拨料主轮和拨料从轮上,所述拨料板铰接在两个拨料转动杆的另一端,所述拨料架设置两个拨料板上,所述拨料板和拨料架的底部均设有防滑片。
进一步,所述剪切系统包括剪切架、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刀片、连接架、伸缩电缸、两个剪切转动板、两个剪切铰接板、两个剪切连接板、两个剪切支撑杆、两个伸缩杆和两个剪切弹簧,所述剪切架设置在输送座的旁侧,两个所述剪切支撑杆设置在剪切架上,所述第一支撑板套设在两个剪切支撑杆上且与两个剪切支撑杆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支撑板套设在两个剪切支撑杆上且与两个剪切支撑杆滑动配合,所述第三支撑板套设在两个剪切支撑杆上且与两个剪切支撑杆滑动配合,两个所述伸缩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两个所述剪切弹簧套设在两个伸缩杆上,所述伸缩电缸设置在剪切架上,所述连接架的一端设置在伸缩电缸的伸缩端上且另一端贯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刀片设置在连接架的另一端上,两个所述剪切转动板转动设置在剪切架上,两个所述剪切连接板的两端分别铰接在剪切转动板和第一支撑板上,两个所述剪切铰接板的两端分别铰接在剪切转动板和第三支撑板上。
一种薄膜生产用塑型系统的塑型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工作开始前,将注料筒注入原料,然后闭合电机开始运作,带动闭合齿轮转动,闭合齿轮转动带动闭合转动轮转动,闭合转动轮转动带动六个闭合弧板通过六个闭合滑动槽进行在储料筒上转动,将注料口打开,原料进入储料筒内,防止在塑型过程中原料过多,导致薄膜塑型厚度不均匀;
第二步:当原料进入储料筒内时,绞龙电机开始运作,带动绞龙连接杆转动,绞龙连接杆转动,带动输料绞龙转动将原料通过输料筒输送进入吹塑箱内,然后吹塑泵开始运作,将原料吹塑通过出料口形成薄膜原型,对薄膜进行塑形;
第三步:当薄膜原型从出料口进入上冷却轮和下冷却轮中时,冷却电机开始运作,带动下冷却轮转动,上冷却轮和下冷却轮开始对薄膜原型进行按压、输送和冷却,将薄膜表面进行按压平整,同时对薄膜原型进行冷却塑型,两个缓冲弹簧对上冷却轮进行缓冲,防止按压力度过大导致薄膜损坏;
第四步:薄膜经过冷却之后,从输送承载杆的上方和输送拉紧杆的下方经过,移动至输送杆上,输送承载杆、输送拉紧杆和输送杆相配合,对薄膜进行拉紧,防止薄膜在输送过程中出现折皱,导致薄膜出现残次品,提高经济效率,同时输送杆对薄膜进行输送,与拨料系统相配合,将薄膜移动至剪切系统;
第五步:两个拨料电机开始运作,带动两个拨料主轮开始转动,两个拨料主轮通过两个拨料皮带带动拨料从轮开始转动,两个拨料主轮和两个拨料从轮带动四个拨料转动杆转动,带动拨料架和两个拨料板通过防滑片来回拨动输送杆上的薄膜,将薄膜移动至剪切系统内,提高装置的塑型效率;
第六步:当薄膜随输送杆、拨料架和两个拨料板移动至刀片处时,伸缩电缸开始运作,带动连接架移动,连接架移动带动刀片移动,然后连接架到达尾端,从而带动第一支撑板移动,第一支撑板移动通过剪切连接板带动剪切转动板转动,剪切转动板转动通过剪切铰接板带动第三支撑板移动,然后刀片与第三支撑板相配合,对薄膜进行剪切,本装置采用多层缓冲,防止在剪切过程中,薄膜产生损坏。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其一,本发明工作开始前,将注料筒注入原料,然后闭合电机开始运作,带动闭合齿轮转动,闭合齿轮转动带动闭合转动轮转动,闭合转动轮转动带动六个闭合弧板通过六个闭合滑动槽进行在储料筒上转动,将注料口打开,原料进入储料筒内,防止在塑型过程中原料过多,导致薄膜塑型厚度不均匀。
其二,本发明当薄膜原型从吹塑箱的出料口进入上冷却轮和下冷却轮中时,冷却电机开始运作,带动下冷却轮转动,上冷却轮和下冷却轮开始对薄膜原型进行按压、输送和冷却,将薄膜表面进行按压平整,同时对薄膜原型进行冷却塑型,两个缓冲弹簧对上冷却轮进行缓冲,防止按压力度过大导致薄膜损坏。
其三,本发明薄膜经过冷却之后,从输送承载杆的上方和输送拉紧杆的下方经过,移动至输送杆上,输送承载杆、输送拉紧杆和输送杆相配合,对薄膜进行拉紧,防止薄膜在输送过程中出现折皱,导致薄膜出现残次品,提高经济效率,同时输送杆对薄膜进行输送,与拨料系统相配合,将薄膜移动至剪切系统。
其四,本发明两个拨料电机开始运作,带动两个拨料主轮开始转动,两个拨料主轮通过两个拨料皮带带动拨料从轮开始转动,两个拨料主轮和两个拨料从轮带动四个拨料转动杆转动,带动拨料架和两个拨料板通过防滑片来回拨动输送杆上的薄膜,将薄膜移动至剪切系统内,提高装置的塑型效率。
其五,本发明当薄膜随输送杆、拨料架和两个拨料板移动至刀片处时,伸缩电缸开始运作,带动连接架移动,连接架移动带动刀片移动,然后连接架到达尾端,从而带动第一支撑板移动,第一支撑板移动通过剪切连接板带动剪切转动板转动,剪切转动板转动通过剪切铰接板带动第三支撑板移动,然后刀片与第三支撑板相配合,对薄膜进行剪切,然后在输送杆、拨料架和两个拨料板的逐步输送下,刀片对薄膜进行间歇式剪切,本装置采用多层缓冲,防止在剪切过程中,薄膜产生损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闭合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吹塑系统的立体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冷却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输送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拨料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剪切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工作桌1,储料筒11,闭合系统2,吹塑系统3,冷却系统4,输送系统5,拨料系统6,剪切系统7,闭合电机21,闭合齿轮22,闭合转动轮23,注料筒24,闭合弧板25,绞龙电机31,绞龙连接杆32,输料绞龙33,输料筒34,吹塑箱35,吹塑泵36,冷却座41,上冷却轮42,下冷却轮43,冷却电机44,承载盒45,缓冲弹簧46,限位杆47,活动块48,输送座51,输送承载杆52,输送拉紧杆53,输送电机54,输送杆55,输送齿轮56,拨料架61,拨料组件62,拨料电机63,拨料主轮64,拨料从轮65,拨料皮带66,拨料板67,拨料转动杆68,剪切架71,第一支撑板72,第二支撑板721,第三支撑板722,刀片73,连接架74,伸缩电缸75,剪切转动板76,剪切铰接板761,剪切连接板762,剪切支撑杆77,伸缩杆78,剪切弹簧7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至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薄膜生产用塑型系统,包括工作桌1、储料筒11、闭合系统2、吹塑系统3、冷却系统4、输送系统5、拨料系统6和剪切系统7,所述储料筒11设置在工作桌1的顶部,所述储料筒11设有注料口,所述闭合系统2设置在储料筒11的顶部,所述吹塑系统3设置在工作桌1的顶部,所述冷却系统4设置在工作桌1的旁侧且位于吹塑系统3的出料端,所述输送系统5设置在吹塑系统3的旁侧,所述拨料系统6设置在输送系统5上,所述剪切系统7设置在拨料系统6旁侧;工作开始前,将原料注入闭合系统2内,然后闭合系统2开始运作将原料注入储料筒11,然后吹塑系统3将从闭合系统2注入的原料进行吹塑成薄膜进入冷却系统4内,在输送系统5和拨料系统6的牵引下,薄膜通过冷却系统4进行碾平和冷却,然后输送系统5和拨料系统6相配合,将薄膜移动至剪切系统7内。
所述闭合系统2包括闭合电机21、闭合齿轮22、闭合转动轮23、注料筒24和六个闭合弧板25,所述闭合转动轮23转动设置在储料筒11的顶部且位于注料口处,所述闭合转动轮23上设有齿槽,所述闭合转动轮23上设有六个滑动槽,六个所述闭合弧板25均铰接在储料筒11和六个闭合滑动槽上,所述闭合齿轮22转动设置在储料筒11的顶部且与闭合转动轮23的齿槽相啮合,所述闭合电机21的主轴连接在闭合齿轮22上,所述注料筒24设置在闭合转动轮23上;工作开始前,将注料筒24注入原料,然后闭合电机21开始运作,带动闭合齿轮22转动,闭合齿轮22转动带动闭合转动轮23转动,闭合转动轮23转动带动六个闭合弧板25通过六个闭合滑动槽进行在储料筒11上转动,将注料口打开,原料进入储料筒11内,防止在塑型过程中原料过多,导致薄膜塑型厚度不均匀。
所述吹塑系统3包括绞龙电机31、绞龙连接杆32、输料绞龙33、输料筒34、吹塑箱35和吹塑泵36,所述输料筒34设置在储料筒11的侧壁上,所述绞龙电机31设置在储料筒11的侧壁上且绞龙电机31的主轴贯穿储料筒11,所述绞龙连接杆32的一端连接在绞龙电机31的主轴上,所述输料绞龙33设置在输料筒34内且连接在绞龙连接杆32的另一端上,所述吹塑箱35设置在输料筒34的出料端,所述吹塑箱35上设有出料口,所述吹塑泵36设置在吹塑箱35上;当原料进入储料筒11内时,绞龙电机31开始运作,带动绞龙连接杆32转动,绞龙连接杆32转动,带动输料绞龙33转动将原料通过输料筒34输送进入吹塑箱35内,然后吹塑泵36开始运作,将原料吹塑通过出料口形成薄膜原型,对薄膜进行塑形。
所述冷却系统4包括冷却座41、上冷却轮42、下冷却轮43、冷却电机44、两个承载盒45、两个缓冲弹簧46、两个限位杆47和四个活动块48,所述冷却座41设置在工作桌1的旁侧,两个所述承载盒45对称设置在冷却座41上,四个所述活动块48两两设置在两个承载盒45内且活动块48与承载盒45滑动配合,所述上冷却轮42的两端转动安装在其中两个活动块48上,所述下冷却轮43的两端转动安装在另外两个活动块48上,所述上冷却轮42和下冷却轮43距离的中心线与吹塑箱35的吹料口位于同一平面,两个所述缓冲弹簧46分别设置两个承载盒45和活动块48之间,两个所述限位杆47分别设置在两个承载盒45上且位于两个缓冲弹簧46内,所述冷却电机44的主轴设置在下冷却轮43的一端;当薄膜原型从吹塑箱35的出料口进入上冷却轮42和下冷却轮43中时,冷却电机44开始运作,带动下冷却轮43转动,上冷却轮42和下冷却轮43开始对薄膜原型进行按压、输送和冷却,将薄膜表面进行按压平整,同时对薄膜原型进行冷却塑型,两个缓冲弹簧46对上冷却轮42进行缓冲,防止按压力度过大导致薄膜损坏。
所述输送系统5包括输送座51、输送承载杆52、输送拉紧杆53、输送电机54、若干输送杆55和若干输送齿轮56,所述输送座51设置在冷却座41的旁侧,所述输送承载杆52转动设置在输送座51上,所述输送拉紧杆53转动设置在输送座51上且位于输送承载杆52的侧下方,若干所述输送杆55均转动设置在输送座51上且一端均贯穿输送座51,若干所述输送齿轮56分别设置在若干输送杆55的一端且若干所述输送齿轮56两两啮合,所述输送电机54的主轴连接在其中一个输送齿轮56上;薄膜经过冷却之后,从输送承载杆52的上方和输送拉紧杆53的下方经过,移动至输送杆55上,输送承载杆52、输送拉紧杆53和输送杆55相配合,对薄膜进行拉紧,防止薄膜在输送过程中出现折皱,导致薄膜出现残次品,提高经济效率,同时输送杆55对薄膜进行输送,与拨料系统6相配合,将薄膜移动至剪切系统7。
所述拨料系统6包括拨料架61和两个拨料组件62,两个所述拨料组件62均包括拨料电机63、拨料主轮64、拨料从轮65、拨料皮带66、拨料板67和两个拨料转动杆68,所述拨料电机63设置在输送座51的侧壁上且拨料电机63的主轴贯穿输送座51,所述拨料主轮64设置在拨料电机63的主轴上,所述拨料从轮65转动设置在输送座51上,所述拨料皮带66套设在拨料主轮64和拨料从轮65上,两个所述拨料转动杆68的一端分别连接在拨料主轮64和拨料从轮65上,所述拨料板67铰接在两个拨料转动杆68的另一端,所述拨料架61设置两个拨料板67上,所述拨料板67和拨料架61的底部均设有防滑片;两个拨料电机63开始运作,带动两个拨料主轮64开始转动,两个拨料主轮64通过两个拨料皮带66带动拨料从轮65开始转动,两个拨料主轮64和两个拨料从轮65带动四个拨料转动杆68转动,带动拨料架61和两个拨料板67通过防滑片来回拨动输送杆55上的薄膜,将薄膜移动至剪切系统7内,提高装置的塑型效率。
所述剪切系统7包括剪切架71、第一支撑板72、第二支撑板721、第三支撑板722、刀片73、连接架74、伸缩电缸75、两个剪切转动板76、两个剪切铰接板761、两个剪切连接板762、两个剪切支撑杆77、两个伸缩杆78和两个剪切弹簧79,所述剪切架71设置在输送座51的旁侧,两个所述剪切支撑杆77设置在剪切架71上,所述第一支撑板72套设在两个剪切支撑杆77上且与两个剪切支撑杆77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支撑板721套设在两个剪切支撑杆77上且与两个剪切支撑杆77滑动配合,所述第三支撑板722套设在两个剪切支撑杆77上且与两个剪切支撑杆77滑动配合,两个所述伸缩杆78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支撑板72和第二支撑板721上,两个所述剪切弹簧79套设在两个伸缩杆78上,所述伸缩电缸75设置在剪切架71上,所述连接架74的一端设置在伸缩电缸75的伸缩端上且另一端贯穿第一支撑板72和第二支撑板721,所述刀片73设置在连接架74的另一端上,两个所述剪切转动板76转动设置在剪切架71上,两个所述剪切连接板762的两端分别铰接在剪切转动板76和第一支撑板72上,两个所述剪切铰接板761的两端分别铰接在剪切转动板76和第三支撑板722上;当薄膜随输送杆55、拨料架61和两个拨料板67移动至刀片73处时,伸缩电缸75开始运作,带动连接架74移动,连接架74移动带动刀片73移动,然后连接架74到达尾端,从而带动第一支撑板72移动,第一支撑板72移动通过剪切连接板762带动剪切转动板76转动,剪切转动板76转动通过剪切铰接板761带动第三支撑板722移动,然后刀片73与第三支撑板722相配合,对薄膜进行剪切,然后在输送杆55、拨料架61和两个拨料板67的逐步输送下,刀片73对薄膜进行间歇式剪切,本装置采用多层缓冲,防止在剪切过程中,薄膜产生损坏。
一种薄膜生产用塑型系统的塑型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工作开始前,将注料筒24注入原料,然后闭合电机21开始运作,带动闭合齿轮22转动,闭合齿轮22转动带动闭合转动轮23转动,闭合转动轮23转动带动六个闭合弧板25通过六个闭合滑动槽进行在储料筒11上转动,将注料口打开,原料进入储料筒11内,防止在塑型过程中原料过多,导致薄膜塑型厚度不均匀;
第二步:当原料进入储料筒11内时,绞龙电机31开始运作,带动绞龙连接杆32转动,绞龙连接杆32转动,带动输料绞龙33转动将原料通过输料筒34输送进入吹塑箱35内,然后吹塑泵36开始运作,将原料吹塑通过出料口形成薄膜原型,对薄膜进行塑形;
第三步:当薄膜原型从出料口进入上冷却轮42和下冷却轮43中时,冷却电机44开始运作,带动下冷却轮43转动,上冷却轮42和下冷却轮43开始对薄膜原型进行按压、输送和冷却,将薄膜表面进行按压平整,同时对薄膜原型进行冷却塑型,两个缓冲弹簧46对上冷却轮42进行缓冲,防止按压力度过大导致薄膜损坏;
第四步:薄膜经过冷却之后,从输送承载杆52的上方和输送拉紧杆53的下方经过,移动至输送杆55上,输送承载杆52、输送拉紧杆53和输送杆55相配合,对薄膜进行拉紧,防止薄膜在输送过程中出现折皱,导致薄膜出现残次品,提高经济效率,同时输送杆55对薄膜进行输送,与拨料系统6相配合,将薄膜移动至剪切系统7;
第五步:两个拨料电机63开始运作,带动两个拨料主轮64开始转动,两个拨料主轮64通过两个拨料皮带66带动拨料从轮65开始转动,两个拨料主轮64和两个拨料从轮65带动四个拨料转动杆68转动,带动拨料架61和两个拨料板67通过防滑片来回拨动输送杆55上的薄膜,将薄膜移动至剪切系统7内,提高装置的塑型效率;
第六步:当薄膜随输送杆55、拨料架61和两个拨料板67移动至刀片73处时,伸缩电缸75开始运作,带动连接架74移动,连接架74移动带动刀片73移动,然后连接架74到达尾端,从而带动第一支撑板72移动,第一支撑板72移动通过剪切连接板762带动剪切转动板76转动,剪切转动板76转动通过剪切铰接板761带动第三支撑板722移动,然后刀片73与第三支撑板722相配合,对薄膜进行剪切,本装置采用多层缓冲,防止在剪切过程中,薄膜产生损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薄膜生产用塑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桌(1)、储料筒(11)、闭合系统(2)、吹塑系统(3)、冷却系统(4)、输送系统(5)、拨料系统(6)和剪切系统(7),所述储料筒(11)设置在工作桌(1)的顶部,所述储料筒(11)设有注料口,所述闭合系统(2)设置在储料筒(1)的顶部,所述吹塑系统(3)设置在工作桌(1)的顶部,所述冷却系统(4)设置在工作桌(1)的旁侧且位于吹塑系统(3)的出料端,所述输送系统(5)设置在吹塑系统(3)的旁侧,所述拨料系统(6)设置在输送系统(5)上,所述剪切系统(7)设置在拨料系统(6)旁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膜生产用塑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闭合系统(2)包括闭合电机(21)、闭合齿轮(22)、闭合转动轮(23)、注料筒(24)和六个闭合弧板(25),所述闭合转动轮(23)转动设置在储料筒(11)的顶部且位于注料口处,所述闭合转动轮(23)上设有齿槽,所述闭合转动轮(23)上设有六个滑动槽,六个所述闭合弧板(25)均铰接在储料筒(11)和六个闭合滑动槽上,所述闭合齿轮(22)转动设置在储料筒(11)的顶部且与闭合转动轮(23)的齿槽相啮合,所述闭合电机(21)的主轴连接在闭合齿轮(22)上,所述注料筒(24)设置在闭合转动轮(23)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膜生产用塑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吹塑系统(3)包括绞龙电机(31)、绞龙连接杆(32)、输料绞龙(33)、输料筒(34)、吹塑箱(35)和吹塑泵(36),所述输料筒(34)设置在储料筒(11)的侧壁上,所述绞龙电机(31)设置在储料筒(11)的侧壁上且绞龙电机(31)的主轴贯穿储料筒(11),所述绞龙连接杆(32)的一端连接在绞龙电机(31)的主轴上,所述输料绞龙(33)设置在输料筒(34)内且连接在绞龙连接杆(32)的另一端上,所述吹塑箱(35)设置在输料筒(34)的出料端,所述吹塑箱(35)上设有出料口,所述吹塑泵(36)设置在吹塑箱(35)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薄膜生产用塑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系统(4)包括冷却座(41)、上冷却轮(42)、下冷却轮(43)、冷却电机(44)、两个承载盒(45)、两个缓冲弹簧(46)、两个限位杆(47)和四个活动块(48),所述冷却座(41)设置在工作桌(1)的旁侧,两个所述承载盒(45)对称设置在冷却座(41)上,四个所述活动块(48)两两设置在两个承载盒(45)内且活动块(48)与承载盒(45)滑动配合,所述上冷却轮(42)的两端转动安装在其中两个活动块(48)上,所述下冷却轮(43)的两端转动安装在另外两个活动块(48)上,所述上冷却轮(42)和下冷却轮(43)距离的中心线与吹塑箱(35)的吹料口位于同一平面,两个所述缓冲弹簧(46)分别设置两个承载盒(45)和活动块(48)之间,两个所述限位杆(47)分别设置在两个承载盒(45)上且位于两个缓冲弹簧(46)内,所述冷却电机(44)的主轴设置在下冷却轮(43)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薄膜生产用塑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系统(5)包括输送座(51)、输送承载杆(52)、输送拉紧杆(53)、输送电机(54)、若干输送杆(55)和若干输送齿轮(56),所述输送座(51)设置在冷却座(41)的旁侧,所述输送承载杆(52)转动设置在输送座(51)上,所述输送拉紧杆(53)转动设置在输送座(51)上且位于输送承载杆(52)的侧下方,若干所述输送杆(55)均转动设置在输送座(51)上且一端均贯穿输送座(51),若干所述输送齿轮(56)分别设置在若干输送杆(55)的一端且若干所述输送齿轮(56)两两啮合,所述输送电机(54)的主轴连接在其中一个输送齿轮(56)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薄膜生产用塑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料系统(6)包括拨料架(61)和两个拨料组件(62),两个所述拨料组件(62)均包括拨料电机(63)、拨料主轮(64)、拨料从轮(65)、拨料皮带(66)、拨料板(67)和两个拨料转动杆(68),所述拨料电机(63)设置在输送座(51)的侧壁上且拨料电机(63)的主轴贯穿输送座(51),所述拨料主轮(64)设置在拨料电机(63)的主轴上,所述拨料从轮(65)转动设置在输送座(51)上,所述拨料皮带(66)套设在拨料主轮(64)和拨料从轮(65)上,两个所述拨料转动杆(68)的一端分别连接在拨料主轮(64)和拨料从轮(65)上,所述拨料板(67)铰接在两个拨料转动杆(68)的另一端,所述拨料架(61)设置两个拨料板(67)上,所述拨料板(67)和拨料架(61)的底部均设有防滑片。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薄膜生产用塑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切系统(7)包括剪切架(71)、第一支撑板(72)、第二支撑板(721)、第三支撑板(722)、刀片(73)、连接架(74)、伸缩电缸(75)、两个剪切转动板(76)、两个剪切铰接板(761)、两个剪切连接板(762)、两个剪切支撑杆(77)、两个伸缩杆(78)和两个剪切弹簧(79),所述剪切架(71)设置在输送座(51)的旁侧,两个所述剪切支撑杆(77)设置在剪切架(71)上,所述第一支撑板(72)套设在两个剪切支撑杆(77)上且与两个剪切支撑杆(77)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支撑板(721)套设在两个剪切支撑杆(77)上且与两个剪切支撑杆(77)滑动配合,所述第三支撑板(722)套设在两个剪切支撑杆(77)上且与两个剪切支撑杆(77)滑动配合,两个所述伸缩杆(78)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支撑板(72)和第二支撑板(721)上,两个所述剪切弹簧(79)套设在两个伸缩杆(78)上,所述伸缩电缸(75)设置在剪切架(71)上,所述连接架(74)的一端设置在伸缩电缸(75)的伸缩端上且另一端贯穿第一支撑板(72)和第二支撑板(721),所述刀片(73)设置在连接架(74)的另一端上,两个所述剪切转动板(76)转动设置在剪切架(71)上,两个所述剪切连接板(762)的两端分别铰接在剪切转动板(76)和第一支撑板(72)上,两个所述剪切铰接板(761)的两端分别铰接在剪切转动板(76)和第三支撑板(722)上。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薄膜生产用塑型系统的塑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工作开始前,将注料筒(24)注入原料,然后闭合电机(21)开始运作,带动闭合齿轮(22)转动,闭合齿轮(22)转动带动闭合转动轮(23)转动,闭合转动轮(23)转动带动六个闭合弧板(25)通过六个闭合滑动槽进行在储料筒(11)上转动,将注料口打开,原料进入储料筒(11)内,防止在塑型过程中原料过多,导致薄膜塑型厚度不均匀;
第二步:当原料进入储料筒(11)内时,绞龙电机(31)开始运作,带动绞龙连接杆(32)转动,绞龙连接杆(32)转动,带动输料绞龙(33)转动将原料通过输料筒(34)输送进入吹塑箱(35)内,然后吹塑泵(36)开始运作,将原料吹塑通过出料口形成薄膜原型,对薄膜进行塑形;
第三步:当薄膜原型从吹塑箱(35)的出料口进入上冷却轮(42)和下冷却轮(43)中时,冷却电机(44)开始运作,带动下冷却轮(43)转动,上冷却轮(42)和下冷却轮(43)开始对薄膜原型进行按压、输送和冷却,将薄膜表面进行按压平整,同时对薄膜原型进行冷却塑型,两个缓冲弹簧(46)对上冷却轮(42)进行缓冲,防止按压力度过大导致薄膜损坏;
第四步:薄膜经过冷却之后,从输送承载杆(52)的上方和输送拉紧杆(53)的下方经过,移动至输送杆(55)上,输送承载杆(52)、输送拉紧杆(53)和输送杆(55)相配合,对薄膜进行拉紧,防止薄膜在输送过程中出现折皱,导致薄膜出现残次品,提高经济效率,同时输送杆(55)对薄膜进行输送,与拨料系统(6)相配合,将薄膜移动至剪切系统(7);
第五步:两个拨料电机(63)开始运作,带动两个拨料主轮(64)开始转动,两个拨料主轮(64)通过两个拨料皮带(66)带动拨料从轮(65)开始转动,两个拨料主轮(64)和两个拨料从轮(65)带动四个拨料转动杆(68)转动,带动拨料架(61)和两个拨料板(67)通过防滑片来回拨动输送杆(55)上的薄膜,将薄膜移动至剪切系统(7)内,提高装置的塑型效率;
第六步:当薄膜随输送杆(55)、拨料架(61)和两个拨料板(67)移动至刀片(73)处时,伸缩电缸(75)开始运作,带动连接架(74)移动,连接架(74)移动带动刀片(73)移动,然后连接架(74)到达尾端,从而带动第一支撑板(72)移动,第一支撑板(72)移动通过剪切连接板(762)带动剪切转动板(76)转动,剪切转动板(76)转动通过剪切铰接板(761)带动第三支撑板(722)移动,然后刀片(73)与第三支撑板(722)相配合,对薄膜进行剪切,然后在输送杆(55)、拨料架(61)和两个拨料板(67)的逐步输送下,刀片(73)对薄膜进行间歇式剪切,本装置采用多层缓冲,防止在剪切过程中,薄膜产生损坏。
CN202011345717.1A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薄膜生产用塑型装置及其塑型工艺 Active CN1125901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45717.1A CN112590180B (zh)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薄膜生产用塑型装置及其塑型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45717.1A CN112590180B (zh)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薄膜生产用塑型装置及其塑型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90180A true CN112590180A (zh) 2021-04-02
CN112590180B CN112590180B (zh) 2023-01-17

Family

ID=751843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45717.1A Active CN112590180B (zh)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薄膜生产用塑型装置及其塑型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90180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87030A (en) * 1971-06-29 1975-03-12 Becker & Co Naturinwerk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shrinkably stretched flexible thermoplastic tubing
EP0392690A2 (en) * 1989-04-10 1990-10-17 Exxon Chemical Patent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ation of thermoplastic film
CN101480847A (zh) * 2009-01-22 2009-07-15 马镇鑫 多层共挤吹膜设备和多层共挤吹膜工艺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87030A (en) * 1971-06-29 1975-03-12 Becker & Co Naturinwerk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shrinkably stretched flexible thermoplastic tubing
EP0392690A2 (en) * 1989-04-10 1990-10-17 Exxon Chemical Patent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ation of thermoplastic film
CN101480847A (zh) * 2009-01-22 2009-07-15 马镇鑫 多层共挤吹膜设备和多层共挤吹膜工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温志远等: "《塑料成型工艺及设备 第2版》", 30 November 2012,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90180B (zh) 2023-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591033U (zh) 一种塑料制品吹吸塑成型循环生产系统
CN112590180B (zh) 一种薄膜生产用塑型装置及其塑型工艺
CN111691240A (zh) 一种可降解环保纸浆模塑餐盒制作加工工艺
CN215791875U (zh) 一种连续吸塑成型高阻隔性水囊生产装置
CN112407459A (zh) 一种热敏纸塑封装置
CN113715233B (zh) 一种聚氨酯产品脱模装置
US20040232601A1 (en) Continuous twin sheet thermoforming process and apparatus
CN116175906A (zh) 一种模具及使用该模具制作异型复合材料回转体的方法
CN212498690U (zh) 一种生产保温瓶用注塑机自动化卸料装置
CN212707676U (zh) 一种塑料制品加工用成型模具
CN114536640A (zh) 一种高效环保eva发泡板材生产装置
US6360414B1 (en) Rotary deflashing apparatus
CN216068512U (zh) 一种硅油风扇风叶的成型模具
CN112959733A (zh) 一种纸箱模切机
CN218283654U (zh) 一种便于下料的射芯机
JPS5923534B2 (ja) プラスチックシ−トの圧縮成形装置
CN217834492U (zh) 一种注塑模具切口刀自动卸料装置
CN215159223U (zh) 一种注塑件箱体传送装置
CN218192434U (zh) 一种射芯机脱模装置
CN215664148U (zh) 充电盒自动覆膜摆盘机
CN219789414U (zh) 一种包装盒切边取模装置
CN215589356U (zh) 一种全自动高速带有输送结构模裁切机
CN218227569U (zh) 一种高效全自动塑料加工机
CN114684412B (zh) 一种颗粒条包机有序出料连线装置
CN220198424U (zh) 一种侧向脱模的注塑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28

Address after: 528400 card 4, building a, BaiShaWan Industrial Park, East District, Zhong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Zhongshan Hengbao plastic packaging material Co.,Ltd.

Address before: 476000 No.6 Jinxiu Road, Liangyuan District, Shangqiu City, Henan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Xing Fuda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