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83212A - 马达 - Google Patents

马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83212A
CN112583212A CN202011030704.5A CN202011030704A CN112583212A CN 112583212 A CN112583212 A CN 112583212A CN 202011030704 A CN202011030704 A CN 202011030704A CN 112583212 A CN112583212 A CN 1125832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s bar
projection
insulator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3070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田尚
山崎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5832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832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3/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current collectors with motors or generators, e.g. brush mounting plates or connections to windings; Disposition of current collectors in motors or generators; 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mmut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nsulation, Fastening Of Motor, Generator Wind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马达,其具有:转子,其以中心轴线为中心;以及定子,其配置于转子的径向外侧。定子具有:筒状的定子铁芯,其沿轴向延伸;绝缘件,其安装于定子铁芯;线圈,其隔着绝缘件安装于定子铁芯;以及能够弹性变形的汇流条,其与线圈连接,沿周向延伸。绝缘件具有:卷绕部,其供线圈卷绕;以及突部,其配置于卷绕部的径向外侧,比卷绕部沿轴向突出。突部沿周向相互隔开间隔地设置有三个以上。汇流条以被迫弹性变形的姿势至少被三个突部从汇流条的径向内侧和径向外侧保持。

Description

马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马达。
背景技术
马达具有转子和定子。定子具有定子铁芯、绝缘件、线圈以及汇流条。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无刷马达具有绝缘件,该绝缘件设置有沿着周向的收纳槽。收纳槽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汇流条的主体部被收纳于多个收纳槽中。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5256669号公报
在现有的马达中,难以将汇流条安装于绝缘件。具体而言,如果不以高精度管理收纳槽和汇流条的各尺寸,则有可能产生汇流条在收纳槽的内侧移动或者未进入收纳槽等不良情况。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组装容易的马达。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马达具有:转子,其以中心轴线为中心;以及定子,其配置于所述转子的径向外侧。所述定子具有:筒状的定子铁芯,其沿轴向延伸;绝缘件,其安装于所述定子铁芯;线圈,其隔着所述绝缘件安装于所述定子铁芯;以及能够弹性变形的汇流条,其与所述线圈连接,沿周向延伸。所述绝缘件具有:卷绕部,其供所述线圈卷绕;以及突部,其配置于所述卷绕部的径向外侧,比所述卷绕部沿轴向突出。所述突部在周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设置有三个以上。所述汇流条以被迫弹性变形的姿势至少被三个所述突部从所述汇流条的径向内侧和径向外侧保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马达,组装容易。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一个实施方式的马达的剖视图。
图2是示出一个实施方式的定子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一个实施方式的定子的俯视图。
图4是示出一个实施方式的定子的绝缘件的一部分(绝缘件部)和汇流条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一个实施方式的定子的绝缘件的一部分、汇流条以及线圈的线圈端的立体图。
标号说明
1:马达;20:转子;30:定子;31:定子铁芯;32:绝缘件;33:线圈;33a:线圈端;34:汇流条;34a:弯折部;34b:平板部;40:绝缘件部;40a:卷绕部;40c:外壁部;40d:凹陷部;40e:第1端面;40f:第2端面;40g:汇流条支承座;40h:端面;41:突部;41a:第1突部;41b:第2突部;J:中心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马达1的中心轴线J所延伸的方向简称为“轴向”。在本实施方式中,轴向为上下方向。上侧(+Z)相当于轴向一侧,下侧(-Z)相当于轴向另一侧。另外,将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径向简称为“径向”,将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周向简称为“周向”。如图3所示,沿轴向观察时,将周向中的规定的旋转方向称为周向一侧θ1,将与规定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旋转方向称为周向另一侧θ2。在本实施方式中,俯视观察马达1时,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逆时针方向相当于周向一侧θ1,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顺时针方向相当于周向另一侧θ2。另外,上下方向、上侧以及下侧仅是用于对各部分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说明的名称,实际的配置关系等也可以是这些名称所示的配置关系等以外的配置关系等。
本实施方式的马达1例如搭载于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省略图示)。电动助力转向装置搭载于汽车的车轮的操舵机构。电动助力转向装置是通过马达来减轻操舵力的装置。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马达1具有:转子20,其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定子30,其配置于转子20的径向外侧;壳体11;以及多个轴承15、16。马达1是内转子型的马达。转子20相对于定子30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进行旋转。
壳体11收纳转子20和定子30。壳体11呈沿轴向延伸的筒状。壳体11具有周壁部11a、顶壁部11b、底壁部11c以及轴承保持壁部11d。周壁部11a呈沿轴向延伸的圆筒状。顶壁部11b封闭周壁部11a的上侧的开口。底壁部11c封闭周壁部11a的下侧的开口。底壁部11c对轴承16进行保持。轴承保持壁部11d固定于周壁部11a的内周面。轴承保持壁部11d对轴承15进行保持。
转子20具有轴21、转子铁芯22以及磁铁23。轴21呈沿轴向延伸的圆柱状。另外,轴21也可以呈沿轴向延伸的圆筒状。轴21被多个轴承15、16支承为能够绕中心轴线J进行旋转。多个轴承15、16在轴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并被壳体11支承。即,轴21经由多个轴承15、16而被壳体11支承。
转子铁芯22呈沿轴向延伸的筒状。转子铁芯22的外径比轴21大。转子铁芯22的轴向上的长度比轴21小。转子铁芯22的内周面与轴21的外周面固定。转子铁芯22通过压入和粘接等而与轴21固定。转子铁芯22在轴向上位于一对轴承15、16之间。磁铁23固定于转子铁芯22的外周部。
定子30与转子20在径向上隔着间隙而对置。定子30从径向外侧在周向的整周范围内包围转子20。如图1至图3所示,定子30具有定子铁芯31、绝缘件32、线圈33、汇流条34以及连接端子35。另外,图1省略了汇流条34和连接端子35的图示。
定子铁芯31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环状。定子铁芯31呈沿轴向延伸的筒状。定子铁芯31从径向外侧包围转子20。定子铁芯31例如由沿轴向层叠的多个电磁钢板构成。定子铁芯31固定于壳体11的内周面。定子铁芯31与壳体11的固定例如通过热压配合或压入等来进行。
定子铁芯31具有铁芯背部31a和多个齿31b。铁芯背部31a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筒状。铁芯背部31a的径向外侧面与周壁部11a的内周面固定。齿31b从铁芯背部31a的径向内侧面向径向内侧突出。多个齿31b在周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各齿31b的径向内侧面与转子20的径向外侧面隔着间隙而对置。
绝缘件32安装于定子铁芯31。绝缘件32由绝缘性的材料构成。绝缘件32例如是树脂制的。绝缘件32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环状。绝缘件32具有至少从上侧与多个齿31b对置的上侧部分32a和至少从下侧与多个齿31b对置的下侧部分32b。上侧部分32a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环状。具体而言,上侧部分32a具有从上侧与各齿31b对置的部分和从周向与各齿31b对置的部分。下侧部分32b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环状。具体而言,下侧部分32b具有从下侧与各齿31b对置的部分和从周向与各齿31b对置的部分。
如图2和图3所示,绝缘件32具有沿周向排列的多个绝缘件部40。多个绝缘件部40沿周向以等间距排列。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绝缘件部40构成绝缘件32中的上侧部分32a。多个绝缘件部40具有彼此相同的形状。即,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作为同一种类的共用部件(共用品)的多个绝缘件部40沿周向排列,构成环状的绝缘件32中的至少上侧部分32a。在本实施方式中,沿周向排列地设置有12个绝缘件部40。
如图4和图5所示,绝缘件部40具有卷绕部40a、内壁部40b、外壁部40c、突部41、凹陷部40d、第1端面40e、第2端面40f以及汇流条支承座40g。即,绝缘件32具有卷绕部40a、内壁部40b、外壁部40c、突部41、凹陷部40d、第1端面40e、第2端面40f以及汇流条支承座40g。
卷绕部40a在各绝缘件部40上设置有一个。即,绝缘件部40具有一个卷绕部40a。在卷绕部40a上卷绕有线圈33。在从径向观察时,卷绕部40a呈向下侧开口的U字状。卷绕部40a具有从上侧与齿31b接触的部分、从周向一侧θ1与齿31b接触的部分以及从周向另一侧θ2与齿31b接触的部分。
内壁部40b配置于卷绕部40a的径向内侧。内壁部40b呈板状,一对板面朝向径向。内壁部40b与卷绕部40a的径向内侧的端部连接。内壁部40b具有比卷绕部40a向上侧突出的部分、比卷绕部40a向周向一侧θ1突出的部分以及比卷绕部40a向周向另一侧θ2突出的部分。即,内壁部40b比卷绕部40a向上侧突出。内壁部40b比卷绕部40a沿轴向突出。
外壁部40c配置于卷绕部40a的径向外侧。外壁部40c呈板状,一对板面朝向径向。外壁部40c与卷绕部40a的径向外侧的端部连接。外壁部40c具有比卷绕部40a向上侧突出的部分、比卷绕部40a向周向一侧θ1突出的部分以及比卷绕部40a向周向另一侧θ2突出的部分。即,外壁部40c比卷绕部40a向上侧突出。外壁部40c比卷绕部40a沿轴向突出。
突部41配置于卷绕部40a的径向外侧。突部41比卷绕部40a向上侧突出。即,突部41比卷绕部40a沿轴向突出。突部41从外壁部40c的朝向上侧的端面40h向上侧突出。即,突部41从外壁部40c的朝向轴向的端面40h沿轴向突出。
突部41在各绝缘件部40上设置有多个。即,绝缘件部40具有多个突部41。多个突部41在周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各绝缘件部40具有两个突部41。因此,如图2和图3所示,突部41在绝缘件32上沿周向相互隔开间隔地设置有三个以上。
如图4和图5所示,多个突部41具有第1突部41a和第2突部41b。第1突部41a和第2突部41b在周向上配置于互不相同的位置。即,第2突部41b在周向上配置于与第1突部41a不同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突部41a与外壁部40c的周向另一侧θ2的端部连接。第2突部41b与位于外壁部40c的周向的两端部间的中间部分连接。
第1突部41a和第2突部41b在径向上配置于互不相同的位置。具体而言,第1突部41a具有位于比第2突部41b靠径向外侧的位置的部分。第2突部41b具有位于比第1突部41a靠径向内侧的位置的部分。第1突部41a的径向内侧面具有位于比第2突部41b的径向外侧面靠径向外侧的位置的部分。第1突部41a的轴向位置和第2突部41b的轴向位置彼此相同。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突部41b的下端部以外的部分的轴向位置和第1突部41a的轴向位置彼此相同。
第1突部41a的周向上的长度(宽度)比第2突部41b的周向上的长度大。第1突部41a的径向内侧面是平面。即,突部41的径向内侧面是平面。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第1突部41a的径向内侧面随着朝向周向一侧θ1而位于径向外侧。换言之,第1突部41a的径向内侧面在周向上随着朝向与第1突部41a相邻的第2突部41b侧而朝向径向外侧延伸。沿轴向观察时,第1突部41a的径向内侧面是相对于通过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假想圆的圆周上的一部分的切线、具体而言是通过第1突部41a的径向内侧面上的切线倾斜的倾斜面。
如图3至图5所示,第2突部41b的径向外侧面是朝向径向外侧凸出的曲面。即,突部41的径向外侧面是朝向径向外侧凸出的曲面。具体而言,第2突部41b的径向外侧面的与中心轴线J垂直的截面的形状是朝向径向外侧凸出的曲线状。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突部41b的径向外侧面的与中心轴线J平行的截面的形状是沿轴向延伸的直线状。第2突部41b的与中心轴线J垂直的截面的形状是非圆形状。即,突部41的与中心轴线J垂直的截面的形状是非圆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突部41的与中心轴线J垂直的截面的形状是将四边形的四条边中的一条边置换为凸圆弧后的形状。
如图4和图5所示,凹陷部40d从外壁部40c的朝向上侧的端面40h向下侧凹陷。即,凹陷部40d从外壁部40c的朝向轴向的端面40h沿轴向凹陷。在本实施方式中,凹陷部40d位于外壁部40c的周向一侧θ1的端部。从径向观察时,凹陷部40d呈向上侧开口的U字状。凹陷部40d沿径向贯穿外壁部40c。凹陷部40d的周向上的长度比线圈33的线圈端33a的线径大。因此,如图5所示,能够使线圈端33a穿过凹陷部40d。详细而言,通过从凹陷部40d的上侧插入线圈端33a,能够使线圈端33a沿径向穿过凹陷部40d。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卷绕于卷绕部40a的线圈33的线圈端33a穿过凹陷部40d,能够容易地将线圈端33a向绝缘件32的径向外侧引出。引出的线圈端33a例如能够容易地焊接于汇流条34的径向外侧面。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突部41和凹陷部40d在周向上配置于互不相同的位置。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抑制突部41与凹陷部40d发生干涉,从而稳定地得到突部41和凹陷部40d的各功能。
第1端面40e构成端面40h的一部分。第1端面40e构成端面40h中的周向另一侧θ2的端部以外的部分。第1端面40e是朝向上侧的平面。第1端面40e是与中心轴线J垂直的平面。第2端面40f构成端面40h的一部分。第2端面40f构成端面40h中的周向另一侧θ2的端部。第2端面40f是朝向上侧的平面。第2端面40f是与中心轴线J垂直的平面。第2端面40f位于比第1端面40e靠上侧的位置。
汇流条支承座40g位于端面40h。汇流条支承座40g位于第2端面40f。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突部41a的周向位置与汇流条支承座40g的周向位置彼此相同。即,第1突部41a和汇流条支承座40g沿径向排列。
如图1至图3所示,线圈33隔着绝缘件32安装于定子铁芯31。线圈33沿周向排列地设置有多个。线圈33的数量与绝缘件部40的数量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线圈33沿周向排列地设置有12个。各线圈33隔着各绝缘件部40安装于各齿31b。线圈33是通过隔着绝缘件部40的卷绕部40a在齿31b上卷绕导线而构成的。如图5所示,线圈33具有线圈端33a。线圈端33a是线圈33的导线的端部,也可以换言之为引出线等。
本实施方式的马达1例如是三相马达。三相是指U相、V相以及W相。在三相马达的情况下,U相、V相以及W相的各线圈33由第1导线、第2导线以及第3导线中的任意导线构成。各相的线圈33的线圈端33a与汇流条34连接。虽然没有特别图示,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各相的线圈33的线圈端33a通过焊接而与汇流条34固定。即,汇流条34与线圈33连接。
如图2和图3所示,汇流条34呈板状,一对板面朝向径向。汇流条34是金属制的,由导电性的材料构成。汇流条34沿周向延伸。汇流条34能够弹性变形。汇流条34作为将各相的线圈33彼此电连接的中性点而发挥功能。因此,汇流条34也可以换言之为中性点汇流条。汇流条34安装于绝缘件32。汇流条34被沿周向排列的多个绝缘件部40保持。汇流条34在周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汇流条34沿周向排列地设置有两个。多个汇流条34具有彼此相同的形状。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汇流条34是同一种类的共用部件(共用品)。
如图3所示,汇流条34以被迫弹性变形的姿势至少被三个突部41从汇流条34的径向内侧和径向外侧保持。在本实施方式中,汇流条34以至少周向的一部分发生了弹性变形的姿势、在图示的例子中以至少周向另一侧θ2的端部向径向内侧发生了弹性变形的姿势被沿周向排列的多个突部41从径向内侧和径向外侧保持。具体而言,汇流条34从在图3中双点划线所示的弹性变形前的状态变为实线所示的被迫弹性变形的状态,通过两个突部41(第2突部41b)从汇流条34的径向内侧接触,通过两个突部41(第1突部41a)从汇流条34的径向外侧接触。
在本实施方式中,被迫弹性变形的姿势的汇流条34利用复原变形力和摩擦阻力而保持于在周向上配置于互不相同的位置的三个以上的突部41。另外,以下有时将该汇流条34的保持状态简称为“弹性保持”。例如与不同于本实施方式的在沿周向延伸的槽的内侧或沿径向隔开间隙而对置的一对壁部之间等夹持汇流条来进行保持的情况相比,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容易地确保绝缘件32和汇流条34的各尺寸的管理精度。换言之,即使在绝缘件32和汇流条34的各尺寸的管理精度较低的情况下,也容易将汇流条34安装于绝缘件32。因此,本实施方式的马达1容易组装。
汇流条34遍及沿周向排列的多个绝缘件部40而延伸,至少被两个第1突部41a和一个第2突部41b从汇流条34的径向内侧和径向外侧保持。汇流条34被沿周向排列的至少两个第1突部41a和一个第2突部41b弹性保持。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汇流条34遍及沿周向相邻的两个绝缘件部40而延伸,被两个第1突部41a的各径向内侧面和两个第2突部41b的各径向外侧面从汇流条34的径向两侧保持。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在使部件通用化而容易进行组装的同时,得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各种作用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突部41a和第2突部41b在径向上配置于互不相同的位置,具体而言,第1突部41a相对于第2突部41b配置于径向外侧。多个突部41中的位于径向内侧的第2突部41b与汇流条34的径向内侧面接触,位于径向外侧的第1突部41a与汇流条34的径向外侧面接触。沿周向排列的多个绝缘件部40的第1突部41a和第2突部41b沿着周向呈锯齿状配置。根据本实施方式,容易将汇流条34插入三个以上的突部41之间。容易将汇流条34组装到绝缘件32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第1突部41a的轴向位置与第2突部41b的轴向位置彼此相同,因此能够将配置汇流条34的区域在轴向上抑制得较小。例如在不同于本实施方式的、第1突部的轴向位置和第2突部的轴向位置互不相同的情况下,被第1突部和第2突部保持的汇流条随着朝向周向而朝向轴向倾斜地延伸,由此配置汇流条的区域在轴向上变大,从而马达的轴向的外形有可能变大。另一方面,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被第1突部41a和第2突部41b保持的汇流条34沿着周向延伸,因此能够将马达1的轴向的外形抑制得较小。
在本实施方式中,汇流条34被汇流条支承座40g从下侧支承。即,汇流条34被汇流条支承座40g从轴向支承。汇流条34的朝向下侧的端面和构成汇流条支承座40g的面在轴向上相互接触。根据本实施方式,绝缘件32从径向内侧、径向外侧以及轴向支承汇流条34。因此,绝缘件32能够稳定地保持汇流条34。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汇流条支承座40g配置在位于比第1端面40e靠上侧的位置的第2端面40f,因此在被汇流条支承座40g支承的汇流条34与第1端面40e之间,在轴向上隔开间隔。通过在周向的汇流条支承座40g以外的部分对汇流条34和线圈端33a进行焊接,抑制了外壁部40c被焊接用夹具夹持,并且热不容易从汇流条34传递至绝缘件32,从而能够抑制绝缘件32因热而熔化的不良情况等。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突部41a的周向位置与汇流条支承座40g的周向位置彼此相同,第1突部41a和汇流条支承座40g沿径向排列。因此,例如与不同于本实施方式的第1突部的周向位置和汇流条支承座的周向位置互不相同的情况相比,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在周向上扩大汇流条34与线圈端33a的可焊接部位。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突部41b的径向外侧面是朝向径向外侧凸出的曲面,即突部41的径向外侧面是凸曲面。另外,汇流条34沿周向延伸。因此,在使汇流条34弹性变形的状态下,容易使汇流条34的径向内侧面与突部41的径向外侧面接触。因此,容易将汇流条34组装到绝缘件32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第1突部41a的径向内侧面是平面,即突部41的径向内侧面是平面,因此能够确保突部41的径向内侧面与汇流条34的径向外侧面的接触面积较大,容易利用突部41稳定地保持汇流条34。另外,由于第1突部41a的周向上的长度比第2突部41b的周向上的长度大,因此能够确保第1突部41a的径向内侧面与汇流条34的径向外侧面的接触面积更大。另外,由于第1突部41a的径向内侧面随着朝向周向一侧θ1而位于径向外侧,因此容易朝向与第1突部41a的周向一侧θ1相邻的第2突部41b的径向外侧面引导汇流条34。因此,容易将汇流条34插入第1突部41a与第2突部41b之间。
如图3至图5所示,汇流条34具有弯折部34a和平板部34b。弯折部34a构成汇流条34的周向的一部分。弯折部34a是屈曲的板状的部分。沿轴向观察时,弯折部34a的径向外侧面朝向径向外侧突出。即,弯折部34a向径向外侧突出。沿轴向观察时,弯折部34a的径向内侧面朝向径向外侧凹陷。弯折部34a在周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一个汇流条34上沿周向相互隔开间隔地设置有两个弯折部34a。
在本实施方式中,汇流条34的弯折部34a的径向内侧面与第2突部41b的径向外侧面、即突部41的径向外侧面接触。通过汇流条34具有弯折部34a,能够在不使汇流条34较大地弹性变形,即能够将汇流条34的弹性变形量抑制得较小的同时,通过三个以上的突部41对汇流条34进行弹性保持。容易将汇流条34安装于绝缘件32,容易组装。另外,能够简单地进行汇流条34相对于绝缘件32的周向的定位。
平板部34b构成汇流条34的周向的一部分。平板部34b呈一对板面分别为平面的平坦的板状。平板部34b是汇流条34中的在周向上与弯折部34a连接的部分。即,平板部34b在周向上与弯折部34a相连。如图5所示,线圈端33a与平板部34b的径向外侧面对置。详细而言,通过使沿径向穿过凹陷部40d的线圈端33a向上侧弯折,线圈端33a与平板部34b在径向上对置。从该状态起,能够通过焊接简单地固定平板部34b和线圈端33a。
平板部34b沿周向排列地设置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一个汇流条34上沿周向排列地设置有三个平板部34b。三个平板部34b配置于汇流条34中的周向一侧θ1的端部、周向另一侧θ2的端部以及位于周向的两端部之间的中间部分。多个平板部34b中的至少一个平板部34b的径向外侧面与第1突部41a的径向内侧面接触。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一个汇流条34中,两个平板部34b的径向外侧面与两个第1突部41a的径向内侧面接触。即,平板部34b的径向外侧面与突部41的径向内侧面接触。根据本实施方式,确保了汇流条34与突部41的接触面积较大,使汇流条34与突部41的接触状态稳定。汇流条34被突部41稳定地弹性保持。
如图2和图3所示,连接端子35安装于绝缘件32。连接端子35与绝缘件32固定。连接端子35是金属制的,由导电性的材料构成。在连接端子35上连接有未图示的外部电源等。连接端子35呈板状。连接端子35在周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端子35在周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设置有三个。连接端子35具有安装孔35a、连接部35b以及线圈端保持部35c。
安装孔35a沿轴向贯穿连接端子35中的与中心轴线J垂直地扩展的板状的部分。安装孔35a的与中心轴线J垂直的截面的形状为非圆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孔35a的与中心轴线J垂直的截面的形状为将四边形的四条边中的一条边置换为凸圆弧的形状。在安装孔35a的内侧从轴向插入有第2突部41b。即,在安装孔35a中插入有突部41。通过突部41与安装孔35a的内侧嵌合,连接端子35相对于绝缘件32被定位。详细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绝缘件32的突部41的与中心轴线J垂直的截面的形状为非圆形状,因此能够将多个突部41中的用于汇流条34的弹性保持的突部41以外的突部41用于连接端子35的定位。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抑制连接端子35相对于突部41进行旋转,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连接端子35相对于绝缘件32的定位。容易将连接端子35组装到绝缘件32上。
连接部35b位于连接端子35中的沿轴向延伸的板状的部分的上端部。在连接部35b上连接有未图示的外部电源等的端子。虽然没有特别图示,但线圈端保持部35c对线圈33的线圈端33a进行保持。在本实施方式中,线圈端保持部35c沿轴向观察时呈J字状,能够对沿轴向延伸的线圈端33a进行保持。线圈端保持部35c和线圈端33a例如通过焊接而固定。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例如如下述所说明的那样,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结构的变更等。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举出了汇流条34和连接端子35分别利用突部41而定位并安装于绝缘件32的例子,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连接端子35以外的部件利用突部41而定位并安装于绝缘件32。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举出了马达1搭载于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一例,但并不限于此。马达1例如也可以用于泵、制动器、离合器、吸尘器、干燥器、吊扇、洗衣机以及冰箱等。
此外,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也可以组合在上述的实施方式、变形例以及补充说明等中说明的各结构(构成要素),并且可以进行结构的附加、省略、置换及其他变更。另外,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方式限定,而仅受权利要求书限定。

Claims (12)

1.一种马达,其具有:
转子,其以中心轴线为中心;以及
定子,其配置于所述转子的径向外侧,
所述定子具有:
筒状的定子铁芯,其沿轴向延伸;
绝缘件,其安装于所述定子铁芯;
线圈,其隔着所述绝缘件安装于所述定子铁芯;以及
能够弹性变形的汇流条,其与所述线圈连接,沿周向延伸,
所述绝缘件具有:
卷绕部,其供所述线圈卷绕;以及
突部,其配置于所述卷绕部的径向外侧,比所述卷绕部沿轴向突出,
所述突部沿周向相互隔开间隔地设置有三个以上,
所述汇流条以被迫弹性变形的姿势至少被三个所述突部从所述汇流条的径向内侧和径向外侧保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绝缘件具有沿周向排列的多个绝缘件部,
所述绝缘件部具有:
一个所述卷绕部;以及
多个所述突部,
多个所述突部具有:
第1突部;以及
第2突部,其在周向上配置于与所述第1突部不同的位置,
所述汇流条遍及沿周向排列的多个所述绝缘件部而延伸,至少被两个所述第1突部和一个所述第2突部从所述汇流条的径向内侧和径向外侧保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第1突部和所述第2突部在径向上配置于互不相同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第1突部的轴向位置与所述第2突部的轴向位置彼此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汇流条具有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弯折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汇流条具有在周向上与所述弯折部相连的平板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绝缘件具有:
外壁部,其配置于所述卷绕部的径向外侧,比所述卷绕部沿轴向突出;以及
凹陷部,其从所述外壁部的朝向轴向的端面沿轴向凹陷,
所述突部从所述外壁部的所述端面沿轴向突出,
所述突部和所述凹陷部在周向上配置于互不相同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绝缘件具有位于所述端面的汇流条支承座,
所述汇流条被所述汇流条支承座从轴向支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绝缘件具有:
第1端面,其构成所述端面的一部分;以及
第2端面,其构成所述端面的一部分,位于比所述第1端面靠轴向一侧的位置,所述汇流条支承座位于所述第2端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突部的径向外侧面是朝向径向外侧凸出的曲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突部的径向内侧面是平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马达,其中,
所述突部的与所述中心轴线垂直的截面的形状为非圆形状。
CN202011030704.5A 2019-09-30 2020-09-27 马达 Pending CN11258321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80053A JP2021058005A (ja) 2019-09-30 2019-09-30 モータ
JP2019-180053 2019-09-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83212A true CN112583212A (zh) 2021-03-30

Family

ID=751196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30704.5A Pending CN112583212A (zh) 2019-09-30 2020-09-27 马达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1058005A (zh)
CN (1) CN112583212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14674A (zh) * 2001-10-26 2003-04-30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薄型无电刷电动机的集中式配电装置
JP2005304278A (ja) * 2004-04-16 2005-10-27 Asmo Co Ltd モータ
JP2008278704A (ja) * 2007-05-02 2008-11-13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回転電機用ステータ、そのコイル端末とバスバー用端子との接続構造及びその接続方法
JP2010110048A (ja) * 2008-10-28 2010-05-13 Asmo Co Ltd インシュレータ、ステータ及び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
WO2018180641A1 (ja) * 2017-03-31 2018-10-04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モータ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14674A (zh) * 2001-10-26 2003-04-30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薄型无电刷电动机的集中式配电装置
JP2005304278A (ja) * 2004-04-16 2005-10-27 Asmo Co Ltd モータ
JP2008278704A (ja) * 2007-05-02 2008-11-13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回転電機用ステータ、そのコイル端末とバスバー用端子との接続構造及びその接続方法
JP2010110048A (ja) * 2008-10-28 2010-05-13 Asmo Co Ltd インシュレータ、ステータ及び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
WO2018180641A1 (ja) * 2017-03-31 2018-10-04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モー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058005A (ja) 2021-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25301B (zh) 马达
WO2018038246A1 (ja) モータ
JP6127794B2 (ja)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
CN109792182B (zh) 马达
US20200220412A1 (en) Motor
US10840656B2 (en) Bus bar unit and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having the same
JP5896333B2 (ja) モータ
CN210129790U (zh) 马达
US20040108787A1 (en) Commutator having short-circuiting parts, motor having such a commutato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uch a commutator
JP2005086985A (ja) ステータ及び該ステータを用いた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JP2021052492A (ja) バスバーユニットおよびモータ
CN112583212A (zh) 马达
WO2020080548A1 (ja) モータ
WO2017170296A1 (ja) モータ及びモータの製造方法
CN112583170A (zh) 汇流条装置、定子以及马达
JP4247151B2 (ja) 回転電機
US10873238B2 (en) Motor
JP2019126123A (ja) モータ
CN113452180A (zh) 马达
WO2019064747A1 (ja) ロータ及びそのロータを備えたモータ
JP2023104065A (ja) バスバーユニット
KR20230083621A (ko) 모터
WO2019097593A1 (ja) 電動機
CN116896202A (zh) 旋转电机
JP2013236521A (ja) 直流電動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