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77952A - 一种样本分析装置和样本稀释测试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样本分析装置和样本稀释测试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77952A
CN112577952A CN201910943146.2A CN201910943146A CN112577952A CN 112577952 A CN112577952 A CN 112577952A CN 201910943146 A CN201910943146 A CN 201910943146A CN 112577952 A CN112577952 A CN 1125779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lution
sample
item
parameters
proj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4314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志红
周丽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4314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77952A/zh
Publication of CN1125779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779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84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28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physical details of (bio-)chemical methods covered elsewhere, e.g. G01N33/50, C12Q
    • G01N1/38Diluting, dispersing or mixing sampl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01Arrangements or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the optical investig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75Systems in which material is subjected to a chemical reaction, the progress or the result of the reaction being investigated
    • G01N21/77Systems in which material is subjected to a chemical reaction, the progress or the result of the reaction being investigated by observing the effect on a chemical indicator
    • G01N21/78Systems in which material is subjected to a chemical reaction, the progress or the result of the reaction being investigated by observing the effect on a chemical indicator producing a change of colou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28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physical details of (bio-)chemical methods covered elsewhere, e.g. G01N33/50, C12Q
    • G01N1/38Diluting, dispersing or mixing samples
    • G01N2001/386Other diluting or mixing process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01Arrangements or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the optical investigation
    • G01N2021/0106General arrangement of respective parts
    • G01N2021/0112Apparatus in one mechanical, optical or electronic block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一种样本分析装置和样本稀释测试的方法,所述样本分析装置包括:测定部件,用于对样本进行项目测试,以获得项目的测试数据;样本部件,用于承载待测试的样本,吸取样本后提供给所述测定部件;试剂部件,用于承载试剂,吸取试剂后提供给所述测定部件;以及处理器,用于当确定样本需要进行项目的稀释重测时,根据样本所进行的项目的测试数据,确定样本进行所述项目的稀释重测的稀释参数。本发明提出一种高效和智能的稀释方案,达到尽可能一次稀释重测即可得到可靠的测试结果,避免了二次甚至多次的稀释重测,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测试效率,并降低了试剂消耗,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样本分析装置和样本稀释测试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样本分析装置和样本稀释测试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生化或免疫等分析仪上,其测试的各项目,一般都有一个仪器所支持或者说宣称的测量范围,当项目的测试结果超过该项目的仪器所宣称的测量范围时——例如过高时,说明此时测试结果已经不可靠,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进行稀释重测;此外,由于样本浓度过高,发生底物耗尽和抗原过剩等现象时——仪器通常能够根据测试过程中的测试数据来判断是否出现这些现象,虽然有可能此时得到的测试结果仍然在仪器所宣称的测量范围内,但其实测试结果已经不可靠了,在这种情况下也需要进行稀释重测。可以理解地,上面只是对需要进行稀释重测的情况进行举例,并没有限定需要稀释重测的情况只能是上面的两种情况。
稀释重测有两种实现方式:
一是按照一定的稀释倍数,把被测样本进行稀释,然后用稀释后的样本与试剂进行反应;
二是把被测样本参与测试的体积相对标准体积减少,由于参与反应的试剂体积不变,这样使得参与反应的被测样本相对浓度降低。
可以看到,不管是把被测样本进行稀释,还是把被测样本进行减量,其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达到稀释样本后进行测试的目的;例如对于需要稀释5倍的测试,可以通过把样本按1:4的方式执行稀释后,得到稀释5倍的样本,也可以使参与反应的样本体积减为标准样本体积的1/5,实现5倍稀释;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一些方案中也可以把将被测样本进行稀释和把被测样本进行减量结合起来,以实现预期的稀释倍数。
稀释重测涉及到对样本的稀释倍数、减量倍数或实际用到的体积等这些参数,本文中把这些实现样本稀释重测的参数统称为稀释参数。
目前在样本需要进行项目的稀释重测时——例如用户手工申请了稀释测试时,或者系统触发了稀释重测的条件时,大部分分析仪都可以按照预先设定的一套稀释参数——例如一种稀释倍数对样本进行项目的稀释重测。这些预先设定的一套稀释参数可以是用户预先手工在相关交互界面上所设置的,也可以是厂家在系统中预先设置的各项目的默认稀释参数。
在实际的测试过程中,有些项目——典型地,像MALB(尿微量白蛋白)、a-AMY(a-淀粉酶)和LIP(脂肪酶)等临床浓度分布范围很宽的生化测试项目,在进行一次稀释重测后,有可能还是会出现测试结果超过该项目的仪器所宣称的测量范围等情况,需要进行二次稀释重测。大部分分析仪没有预先设置二次稀释重测的稀释参数,因此通常都需要用户手工在相关交互界面上临时设置——例如设置比第一次稀释重测更大的稀释倍数,或者,干脆由用户手动对样本进行稀释或减量。
当进行稀释重测不能一次到位,而要进行二次甚至更多次稀释重测时,显而易见地,这对分析仪的测试效率和测试成本都带了明显的负面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样本分析装置和样本稀释测试的方法。
根据第一方面,一种实施例提供一种样本分析装置,包括:
测定部件,用于对样本进行项目测试,以获得项目的测试数据;
样本部件,用于承载待测试的样本,吸取样本后提供给所述测定部件;
试剂部件,用于承载试剂,吸取试剂后提供给所述测定部件;以及
处理器,用于当确定样本需要进行项目的稀释重测时,根据样本所进行的项目的测试数据,确定样本进行所述项目的稀释重测的稀释参数。
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根据样本所进行的项目的测试数据,确定样本进行所述项目的稀释重测的稀释参数,包括:
所述处理器根据样本所进行的项目的测试数据,确定项目测试所触发的报警规则;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项目测试所触发的报警规则,确定样本进行所述项目的稀释重测的稀释参数。
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根据样本所进行的项目的测试数据,确定项目测试所触发的报警规则,包括:
所述处理器根据样本所进行的项目的测试数据,计算报警特征量;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计算的报警特征量确定项目测试所触发的报警规则。
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根据样本所进行的项目的测试数据,确定样本进行所述项目的稀释重测的稀释参数,包括:
所述处理器根据样本所进行的项目的测试数据,计算报警特征量;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报警特征量,确定样本进行所述项目的稀释重测的稀释参数。
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确定样本进行所述项目的稀释重测的稀释参数,包括:
所述项目预设有多套稀释参数;
所述处理器从所述多套稀释参数中选择一套稀释参数,作为样本进行所述项目的稀释重测的稀释参数。
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从所述多套稀释参数中选择一套稀释参数,包括:
所述项目预设有项目的测试数据与所述多套稀释参数的匹配规则;
所述处理器根据样本进行的所述项目的测试数据,基于所述匹配规则从所述多套稀释参数中匹配一套稀释参数,作为样本进行所述项目的稀释重测的稀释参数。
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从所述多套稀释参数中选择一套稀释参数,包括:
所述项目预设有报警规则与所述多套稀释参数的匹配规则;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项目测试所触发的报警规则,基于所述匹配规则从所述多套稀释参数中匹配一套稀释参数,作为样本进行所述项目的稀释重测的稀释参数。
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从所述多套稀释参数中选择一套稀释参数,包括:
所述项目预设有报警特征量与所述多套稀释参数的匹配规则;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报警特征量,基于所述匹配规则从所述多套稀释参数中匹配一套稀释参数,作为样本进行所述项目的稀释重测的稀释参数。
一实施例中,所述多套稀释参数分别为N的不同倍数;响应于对N的数值的设置命令,设置所述多套稀释参数。
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确定样本进行所述项目的稀释重测的稀释参数,包括:
所述项目预设有一套默认的稀释参数;
所述处理器判断是否需要修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
当判断需要时,则修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并将修改后的稀释参数,作为样本进行所述项目的稀释重测的稀释参数。
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判断是否要需修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包括:
所述项目预设有用于判断是否修改默认的稀释参数的报警规则集合;
当所述项目测试所触发的报警规则落入所述报警规则集合时,则处理器判断需要修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反之,则处理器判断不需要修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
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判断是否要需修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包括:
所述项目预设有用于判断是否修改默认的稀释参数的报警特征量的第一范围;
当所述报警特征量落入所述第一范围时,则处理器判断需要修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反之,则处理器判断不需要修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
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判断是否要需修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包括:
所述项目预设有用于判断是否修改默认的稀释参数的第二范围;
当样本进行的所述项目的测试数据落入所述第二范围时,则处理器判断需要修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反之,则处理器判断不需要修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
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修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包括:
所述项目预设有报警规则与修改方式的对应规则;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项目测试所触发的报警规则,基于所述对应规则选择对应的修改方式;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选择的对应的修改方式,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进行修改。
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修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包括:
所述项目预设有报警特征量与修改方式的对应规则;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报警特征量,基于所述对应规则选择对应的修改方式;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选择的对应的修改方式,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进行修改。
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修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包括:
所述项目预设有测试数据与修改方式的对应规则;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进行的项目的测试数据,基于所述对应规则选择对应的修改方式;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选择的对应的修改方式,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进行修改。
一实施例中,所述修改方式包括:对默认的稀释参数提高或降低预设的倍数。
一实施例中,所述样本所进行的项目的测试数据,包括:样本需要进行稀释重测的项目的测试数据,和/或,关联项目的测试数据,其中所述关联项目为与样本需要进行稀释重测的项目相关联的项目。
一实施例中,当确定样本需要进行项目的稀释重测时,所述处理器还根据所确定的稀释参数,控制样本进行项目的稀释重测。
一实施例中,所述样本分析装置还包括显示部件,用于显示处理器所确定的稀释参数。
根据第二方面,一种实施例提供一种样本稀释测试的方法,包括:
根据样本的测试数据,判断样本是否需要进行项目的稀释重测;
当判断需要时,根据样本所进行的项目的测试数据,确定样本进行所述项目的稀释重测的稀释参数。
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样本所进行的项目的测试数据,确定样本进行所述项目的稀释重测的稀释参数,包括:
根据样本所进行的项目的测试数据,确定项目测试所触发的报警规则;
根据所述项目测试所触发的报警规则,确定样本进行所述项目的稀释重测的稀释参数。
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样本所进行的项目的测试数据,确定项目测试所触发的报警规则,包括:
根据样本所进行的项目的测试数据,计算报警特征量;
根据所计算的报警特征量确定项目测试所触发的报警规则。
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样本所进行的项目的测试数据,确定样本进行所述项目的稀释重测的稀释参数,包括:
根据样本所进行的项目的测试数据,计算报警特征量;
根据所述报警特征量,确定样本进行所述项目的稀释重测的稀释参数。
一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样本进行所述项目的稀释重测的稀释参数,包括:
所述项目预设有多套稀释参数;
从所述多套稀释参数中选择一套稀释参数,作为样本进行所述项目的稀释重测的稀释参数。
一实施例中,所述从所述多套稀释参数中选择一套稀释参数,包括:
所述项目预设有项目的测试数据与所述多套稀释参数的匹配规则;
根据样本进行的所述项目的测试数据,基于所述匹配规则从所述多套稀释参数中匹配一套稀释参数,作为样本进行所述项目的稀释重测的稀释参数。
一实施例中,所述从所述多套稀释参数中选择一套稀释参数,包括:
所述项目预设有报警规则与所述多套稀释参数的匹配规则;
根据所述项目测试所触发的报警规则,基于所述匹配规则从所述多套稀释参数中匹配一套稀释参数,作为样本进行所述项目的稀释重测的稀释参数。
一实施例中,所述从所述多套稀释参数中选择一套稀释参数,包括:
所述项目预设有报警特征量与所述多套稀释参数的匹配规则;
根据所述报警特征量,基于所述匹配规则从所述多套稀释参数中匹配一套稀释参数,作为样本进行所述项目的稀释重测的稀释参数。
一实施例中,所述多套稀释参数分别为N的不同倍数;响应于对N的数值的设置命令,设置所述多套稀释参数。
一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样本进行所述项目的稀释重测的稀释参数,包括:
所述项目预设有一套默认的稀释参数;
判断是否需要修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
当判断需要时,则修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并将修改后的稀释参数,作为样本进行所述项目的稀释重测的稀释参数。
一实施例中,所述判断是否要需修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包括:
所述项目预设有用于判断是否修改默认的稀释参数的报警规则集合;
当所述项目测试所触发的报警规则落入所述报警规则集合时,则判断需要修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反之,则判断不需要修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
一实施例中,所述判断是否要需修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包括:
所述项目预设有用于判断是否修改默认的稀释参数的报警特征量的第一范围;
当所述报警特征量落入所述第一范围时,则判断需要修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反之,则判断不需要修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
一实施例中,所述判断是否要需修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包括:
所述项目预设有用于判断是否修改默认的稀释参数的第二范围;
当样本进行的所述项目的测试数据落入所述第二范围时,则判断需要修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反之,则判断不需要修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
一实施例中,所述修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包括:
所述项目预设有报警规则与修改方式的对应规则;
根据所述项目测试所触发的报警规则,基于所述对应规则选择对应的修改方式;
根据所选择的对应的修改方式,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进行修改。
一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包括:
所述项目预设有报警特征量与修改方式的对应规则;
根据所述报警特征量,基于所述对应规则选择对应的修改方式;
根据所选择的对应的修改方式,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进行修改。
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修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包括:
所述项目预设有测试数据与修改方式的对应规则;
根据所进行的项目的测试数据,基于所述对应规则选择对应的修改方式;
根据所选择的对应的修改方式,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进行修改。
一实施例中,所述修改方式包括:对默认的稀释参数提高或降低预设的倍数。
一实施例中,所述样本所进行的项目的测试数据,包括:样本需要进行稀释重测的项目的测试数据,和/或,关联项目的测试数据,其中所述关联项目为与样本需要进行稀释重测的项目相关联的项目。
一实施例中,当确定样本需要进行项目的稀释重测时,还根据所确定的稀释参数,控制样本进行项目的稀释重测。
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显示所确定的稀释参数。
根据第三方面,一种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程序,所述程序能够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本文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依据上述实施例的样本分析装置、样本稀释测试的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确定样本需要进行项目的稀释重测时,根据样本所进行的项目的测试数据,确定样本进行所述项目的稀释重测的稀释参数,从而提出一种高效和智能的稀释方案,达到尽可能一次稀释重测即可得到可靠的测试结果,避免了二次甚至多次的稀释重测,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测试效率,并降低了试剂消耗,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实施例的样本分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另一种实施例的样本分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又一种实施例的样本分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由项目的测试数据直接确定样本进行项目的稀释重测的稀释参数的示意图;
图5为由项目测试数据所计算的报警特征量确定样本进行项目的稀释重测的稀释参数的示意图;
图6为由项目测试数据所触发的报警规则确定样本进行项目的稀释重测的稀释参数的示意图;
图7为一种例子中MALB项目的理论浓度与样本分析装置的实测浓度的曲线示意图;
图8为一种实施例的样本稀释测试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9为一种实施例的如何根据样本所进行的项目的测试数据确定样本进行项目的稀释重测的稀释参数的流程图;
图10为另一种实施例的样本稀释测试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1为又一种实施例的样本稀释测试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不同实施方式中类似元件采用了相关联的类似的元件标号。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申请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在某些情况下,本申请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显示或者描述,这是为了避免本申请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所淹没,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详细描述这些相关操作并不是必要的,他们根据说明书中的描述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术知识即可完整了解相关操作。
另外,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特点、操作或者特征可以以任意适当的方式结合形成各种实施方式。同时,方法描述中的各步骤或者动作也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显而易见的方式进行顺序调换或调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中的各种顺序只是为了清楚描述某一个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是必须的顺序,除非另有说明其中某个顺序是必须遵循的。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对于任意一个项目的稀释重测,分析仪都只是设置了一套稀释参数,当项目需要进行稀释重测时,只能采用其被设置的唯一一套稀释参数,这很有可能会导致项目在一次稀释重测时,还需要进行二次甚至多次稀释重测。在进行二次甚至多次稀释重测时,通常都需要用户手工在相关交互界面上临时设置——例如设置比第一次稀释重测更大的稀释倍数,或者,干脆由用户手动对样本进行稀释或减量;虽然有些分析仪也会设置项目在进行二次重测时所对应的一套稀释参数,但是这本质上也不能改变和降低项目需要进行二次甚至多次稀释重测的局面。
申请人考虑到上述情况,当样本需要进行项目的稀释重测时,根据样本所进行的项目的测试数据——可以是反应过程数据和/或结果数据来确定样本进行所述项目的稀释重测的稀释参数;例如,可以预先设置多套稀释参数,然后当样本需要进行项目的稀释重测时,根据样本所进行的项目的测试数据,从这多套稀释参数中选择一套稀释参数来进行稀释重测;再例如,可以预先设置一套默认的稀释参数,然后当样本需要进行项目的稀释重测时,根据样本所进行的项目的测试数据,来判断是否需要修改默认的稀释参数。本发明可以降低需要进行二次和多次稀释重测的概率,尽可能使得一次稀释重测就达到可以获取可靠测试结果的目的。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样本分析装置。请参照图1,一实施例中样本分析装置可以包括样本部件10、试剂部件20、测定部件30和处理器40;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2,样本分析装置还可以包括显示部件50;下面具体说明。
样本部件10用于承载待测试的样本,吸取样本后提供给测定部件30。请参照图3,一些实施例中样本部件10可以包括样本承载部件11和样本分注机构12。样本承载部件11用于承载样本。一些例子中样本承载部件11可以包括样本分配模块(SDM,Sample DeliveryModule)及前端轨道;另一些例子中——例如图3就是这样的例子,样本承载部件11也可以是样本盘,样本盘包括多个可以放置诸如样本管的样本位,样本盘通过转动其盘式结构,可以将样本调度到相应位置,例如供样本分注机构12吸取样本的位置。样本分注机构12用于吸取样本并排放到待加样的反应杯中。例如样本分注机构12可以包括样本针,样本针通过二维或三维的驱动机构来在空间上进行二维或三维的运动,从而样本针可以移动去吸取样本承载部件11所承载的样本,以及移动到待加样的反应杯,并向反应杯排放样本。
试剂部件20用于承载试剂,吸取试剂后提供给测定部件30。一些实施例中试剂部件20可以包括试剂承载部件13和试剂分注机构14。试剂承载部件13用于承载试剂。在一实施例中,试剂承载部件13可以为试剂盘,试剂盘呈圆盘状结构设置,具有多个用于承载试剂容器的位置,试剂承载部件13能够转动并带动其承载的试剂容器转动,用于将试剂容器转动到特定的位置,例如被试剂分注机构14吸取试剂的位置。试剂承载部件13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试剂分注机构14用于吸取试剂并排放到待加试剂的反应杯中。在一实施例中,试剂分注机构14可以包括试剂针,试剂针通过二维或三维的驱动机构来在空间上进行二维或三维的运动,从而试剂针可以移动去吸取试剂承载部件13所承载的试剂,以及移动到待加试剂的反应杯,并向反应杯排放试剂。
测定部件30则用于对样本进行项目测试,以获得项目的测试数据。一些实施例中测定部件30可以包括反应部件15和光测部件16。反应部件15具有至少一个放置位,放置位用于放置反应杯并孵育反应杯中的反应液。例如,反应部件15可以为反应盘,其呈圆盘状结构设置,具有一个或多个用于放置反应杯的放置位,反应盘能够转动并带动其放置位中的反应杯转动,用于在反应盘内调度反应杯以及孵育反应杯中的反应液。光测部件16用于对孵育完成的反应液进行光测定,得到样本的反应数据。例如光测部件16对待测的反应液的发光强度进行检测,通过定标曲线,计算样本中待测成分的浓度等。在一实施例中,光测部件16分离设置于反应部件15的外面。
如上所述,项目的测试数据可以是指反应过程数据,也可以是指结果数据,还可以是反应过程数据和结果数据的统称。以一生化项目为例,其反应过程数据可以是反应过程中一个或多个波长的吸光度,其结果数据可以是样本中待测成分的浓度。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40用于当确定样本需要进行项目的稀释重测时,根据样本所进行的项目的测试数据,确定样本进行所述项目的稀释重测的稀释参数——例如根据样本所进行的项目的测试数据,确定样本进行所述项目的稀释重测的不同稀释参数。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40根据样本所进行的项目的测试数据确定样本进行所述项目的稀释重测的稀释参数中,样本所进行的项目的测试数据包括:样本需要进行稀释重测的项目的测试数据,和/或,关联项目的测试数据,其中所述关联项目为与样本需要进行稀释重测的项目相关联的项目。
举个例子,样本S在样本分析装置上进行了项目T1,其测试数据为D1;一些例子中,样本S不仅进行了项目T1,还进行了其他一个或多个项目,不妨以项目T2和T3为例,其对应的测试数据分别为D2和D3;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单机测试来讲,样本S所进行了项目T2和T3,是在项目T1所在的样本分析装置上进行;对于由多个样本分析装置级联所构成的级联系统或流水线系统,样本S所进行了项目T2和T3可以是在项目T1所在的样本分析装置上进行,也可以是在其他的样本分析装置上进行。当确定样本S需要进行项目T1的稀释重测时——例如处理器40根据测试数据D1判断样本S需要进行项目T1的稀释重测,或者当用户看到样本S所进行的项目T1的测试数据D1时,用户手动申请对样本S进行项目T1的稀释重测,则处理器40根据样本S所进行的项目的测试数据,确定样本S进行项目T1的稀释重测的稀释参数。在确定样本S进行项目T1的稀释重测的稀释参数中所涉及到的样本S所进行的项目的测试数据,一些例子中,可以是项目T1的测试数据D1,一些例子中也可以是与项目T1所关联的项目,这些关联项目可以预先设置好,例如预先设置好T2是项目T1的关联项目,还有一些例子中,也可以是项目T1的测试数据D1和项目T1的关联项目T2的测试数据D2。因此一些例子中处理器40根据样本S所进行的项目T1的测试数据D1,确定样本S进行项目T1的稀释重测的稀释参数;一些例子中处理器40根据样本S所进行的项目T2的测试数据D2,确定样本S进行项目T1的稀释重测的稀释参数;还有一些例子中处理器40根据样本S所进行的项目T1的测试数据D1和项目T2的测试数据D2,确定样本S进行项目T1的稀释重测的稀释参数。
下面对处理器40如何根据样本所进行的项目的测试数据确定样本进行项目的稀释重测的稀释参数进行说明。
确定样本的稀释参数的直接因素,可以是项目的测试数据,也可以是由项目测试数据所触发的报警规则,还可以是由项目测试数据所计算的报警特征量。
因此请参照图4,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40根据样本所进行的项目的测试数据,直接确定样本进行项目的稀释重测的稀释参数。
请参照图5,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40根据样本所进行的项目的测试数据,计算报警特征量,并根据所计算得到的报警特征量,确定样本进行所述项目的稀释重测的稀释参数。本文中将由测试数据通过计算公式得到的数值,定义为报警特征量。
请参照图6,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40根据样本所进行的项目的测试数据,确定项目测试所触发的报警规则,再根据所述项目测试所触发的报警规则,确定样本进行所述项目的稀释重测的稀释参数。需要说明的是,一般地,样本分析装置会预设有一条或多条报警规则,有些报警规则是根据项目的结果数据来判断是否被触发,例如当项目的结果数据大于或小于一阈值时,则判断触发相应的报警规则,有些报警规则是根据由项目的测试数据计算得到的报警特征量来判断是否被触发。
以上说明了项目的测试数据、由项目测试数据所计算的报警特征量或由项目测试数据所触发的报警规则,都可以是确定样本进行项目的稀释重测的稀释参数的例子。下面对具体如何确定稀释参数进行说明。
方式一是从多套稀释参数中选择一套。
因此一些实施例中项目预设有多套稀释参数,例如两套或两套以上的稀释参数;处理器40从所述多套稀释参数中选择一套稀释参数,作为样本进行所述项目的稀释重测的稀释参数。下面从项目的测试数据、由项目测试数据所计算的报警特征量或由项目测试数据所触发的报警规则这三个因素的角度分别来说明如何从多套稀释参数中选择一套。
先从项目的测试数据的角度来说明。
一些实施例中,项目预设有项目的测试数据与所述多套稀释参数的匹配规则;处理器40根据样本进行的所述项目的测试数据,基于该匹配规则从该多套稀释参数中匹配一套稀释参数,作为样本进行项目的稀释重测的稀释参数。
不妨仍以样本S、项目T1和测试数据D1为例,项目T1预设有多套稀释参数,项目T1的这多套稀释参数与项目T1的测试数据之间有预设的匹配规则,例如将划分出若干个数值区间,每个数值区间对应着一套稀释参数,当需要进行项目T1的稀释重测时,则判断样本S进行项目T1的测试数据落入哪个区间,然后选择出对应的一套稀释参数,进行项目T1的稀释重测。
再从由项目测试数据所计算的报警特征量的角度来说明。
一些实施例中项目预设有报警特征量与该多套稀释参数的匹配规则;处理器40根据由项目测试数据所计算的报警特征量,基于匹配规则从多套稀释参数中匹配一套稀释参数,作为样本进行所述项目的稀释重测的稀释参数。
不妨仍以样本S、项目T1和测试数据D1为例,项目T1预设有多套稀释参数,报警特征量与该多套稀释参数有匹配规则。不妨以用于表征一个生化项目是否发生底物耗尽的报警特征量为例,一些例子中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表征项目是否发生底物耗尽的报警特征量:
Figure BDA0002223473330000121
P表示表征项目是否发生底物耗尽的报警特征量,A1表示T1时间点所对应的吸光度,A2表示T2时间点所对应的吸光度,A3表示T3时间点所对应的吸光度,相应地,K1表示反应时间T1至T2内反应曲线的斜率,K2表示反应时间T2至T3内反应曲线的斜率。报警特征量P越接近1,则样本的反应曲线越不符合预设的表明底物耗尽的反应曲线的形态,相应地,报警特征量P越远离1,则样本的反应曲线越符合预设的表明底物耗尽的反应曲线的形态,因此可以设置多个区间,例如0到0.5的区间,0.5到0.8的区间,1.2到2的区间,以及大于2区间,每个区间分别对应着一套不同的稀释参数,由项目T1的测试数据D1计算出报警特征量P,再判断计算出的报警特征量P落在哪个区间,然后选择出对应的一套稀释参数,进行项目T1的稀释重测。
一些样本分析装置也可以采用多条报警规则来判断是否发生底物耗尽,每条报警规则都分别计算各自的报警特征量,然后根据这些报警特征量和相应的匹配规则从多套稀释参数中选择一套稀释参数,进行项目T1的稀释重测。例如有三条报警规则,分别对应着三个报警特征量,预设划分有多个区间例如两个区间,则这三个报警特征量落入这两个区间的情况至少有九种情况,每种情况对应着一套稀释参数;根据项目T1的测量数量D1分别计算出上述三条报警规则各自的报警特征量,不妨记为a、b和c,然后根据这三个报警特征量a、b和c落入上述两个区间的情况,来从九套稀释参数中选择一套稀释参数,进行项目T1的稀释重测。
再从由项目测试数据所触发的报警规则的角度来说明。
一些实施例中项目预设有报警规则与所述多套稀释参数的匹配规则;处理器40根据项目测试所触发的报警规则,基于上述匹配规则从上述多套稀释参数中匹配一套稀释参数,作为样本进行所述项目的稀释重测的稀释参数。
不妨仍以样本S、项目T1和测试数据D1为例,若根据测试数据D1判断只触发了报警规则1,则选择与只触发报警规则1相匹配的一套稀释参数;若根据测试数据D1判断只触发了报警规则2,则选择与只触发报警规则2相匹配的一套稀释参数;若根据测试数据D1判断同时触发了报警规则1和报警规则2,则选择与同时触发报警规则1和报警规则2相匹配的一套稀释参数。
下面再结合图7并以MALB项目为例进行说明。关于MALB项目的报警功能包括大于线性的报警规则、发生底物耗尽的报警规则和发生抗原过剩的报警规则等。一样本分析装置宣称对MALB项目的测量范围为4mg/L到300mg/L,临床上当肾功能异常时,可能会导致出MALB为30000mg/L以上的极高浓度样本。对于刚刚超出线性上限的样本,最高稀释倍数达到75倍时,就会导致样本被稀释到测量范围下限附近,这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难以保证。而此倍数下,最高可覆盖到的上限浓度仅为300*75=22500mg/L,这就导致难以给出一套默认稀释参数,满足不同高浓度范围的样本都能够被一次稀释到线性范围内。MALB项目属于抗原抗体结合反应,根据反应特点和结果可靠性,可以把被测样本浓度划分为三个范围:一是有效测试范围,即厂家宣称的线性范围即图中4mg/L到300mg/L的范围;二是可给出“大于线性”数据报警的浓度范围即图中300mg/L到23000mg/L的范围,在这个范围内时,实测结果不准确,但由于结果已经超出测量上限,系统根据测试结果,判断触发大于线性的报警规则,给出“大于线性”的报警,此范围内,已经难以用默认的一套稀释倍数,使稀释后的反应在线性范围上下限范围以内;三是“抗原过剩”导致的假结果范围即图中22500mg/L到50000mg/L的范围。另外由于MALB项目属于抗原抗体结合的透射比浊类反应,在样本浓度很高时,会发生抗原过剩现象,导致实际测试结果低于该项目的线性上限300mg/L,此时需要用更高的稀释倍数,才能使稀释后的反应在线性范围内。为了避免抗原过剩导致的假结果,样本分析装置可以采用现有的或未来出现的发生抗原过剩的报警规则,例如提供相关的计算公式和判断阈值等,来实现抗原过剩的有效判断。通常,“抗原过剩”报警和“大于线性”报警覆盖到的样本浓度范围会有一定的重合区域,以确保不存在假结果数据报警盲区。一些例子中可以预先设定三套稀释参数,例如分别为稀释倍数N1、稀释倍数N2和稀释倍数N3,其中N1小于N2,N2小于N3,例如N1为30,N2为100,N3为200。当仅出现“大于线性”数据报警即只触发大于线性的报警规则时,则采用稀释倍数N1进行稀释重测;当同时出现“抗原过剩”数据报警和“大于线性”数据报警时即同时触发大于线性的报警规则和发生抗原过剩的报警规则时,则采用稀释倍数N2进行稀释重测;当仅出现“抗原过剩”数据报警即只触发发生抗原过剩的报警规则时,则采用稀释倍数N3进行稀释重测。
以上就是关于处理器40如何从多套稀释参数中选择一套,作为样本进行所述项目的稀释重测的稀释参数的一些说明。需要说有的是,样本分析装置中预设的多套稀释参数可以是确定的静态的参数,例如上述的30、100和200等,也可以是满足一定关系的动态关联的参数,例如所述多套稀释参数分别为N的不同倍数——比如有三套稀释参数,其稀释倍数分别为N、2N和4N;处理器40可以响应于对N的数值的设置命令,设置所述多套稀释参数;这样用户就可以通过键盘等输入工具设置N的值了。
方式二是预设设置一套默认的稀释参数,然后再判断是否要修改该默认的稀释参数。
因此一些实施例中项目预设有一套默认的稀释参数;处理器40判断是否需要修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当判断需要时,则处理器40修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并将修改后的稀释参数,作为样本进行所述项目的稀释重测的稀释参数。可以看到方式二中涉及到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当项目需要稀释重测时,如何判断是否需要修改默认的稀释参数,二是当判断需要修改时,如何具体来修改默认的稀释参数,下面分别说明。
下面从项目的测试数据、由项目测试数据所计算的报警特征量或由项目测试数据所触发的报警规则这三个因素的角度分别说明如何判断是否需要修改默认的稀释参数的问题。
先从项目的测试数据的角度来说明。一些实施例中项目预设有用于判断是否修改默认的稀释参数的第二范围;当样本进行的所述项目的测试数据落入所述第二范围时,则处理器40判断需要修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反之,则处理器40判断不需要修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不妨仍以样本S、项目T1和测试数据D1为例,这里可以取测试数据D1为结果数据为例,项目T1预设有用于判断是否修改默认的稀释参数的第二范围,第二范围可以是结果数据的一个浓度范围,当测试数据D1落在该第二范围所表征的浓度范围内,则判断要修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反之,则判断不需要修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
再从由项目测试数据所计算的报警特征量的角度来说明。一些实施例中项目预设有用于判断是否修改默认的稀释参数的报警特征量的第一范围;当由项目测试数据所计算的报警特征量落入所述第一范围时,则处理器40判断需要修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反之,则处理器40判断不需要修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不妨仍以样本S、项目T1和测试数据D1为例,项目T1预设有用于判断是否修改默认的稀释参数的报警特征量的第一范围,当由测试数据D1计算得到的报警特征量落入该第一范围内时,则判断要修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反之,则判断不需要修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
再从由项目测试数据所触发的报警规则的角度来说明。一些实施例中项目预设有用于判断是否修改默认的稀释参数的报警规则集合;当所述项目测试所触发的报警规则落入所述报警规则集合时,则处理器40判断需要修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反之,则处理器40判断不需要修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不妨仍以样本S、项目T1和测试数据D1为例,项目T1预设有用于判断是否修改默认的稀释参数的报警规则集合,例如报警规则集合中具有报警规则1至5;若根据测试数据D1判断未触发报警规则,或者虽然触发了报警规则,但是没有触发报警规则1至5,则判断不需要修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若根据测试数据D1判断触发报警规则1至5中的任意一条或多条,则判断需要修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
下面从项目的测试数据、由项目测试数据所计算的报警特征量或由项目测试数据所触发的报警规则这三个因素的角度分别说明当判断需要修改时如何具体来修改默认的稀释参数。
先从项目的测试数据的角度来说明。一些实施例中项目预设有测试数据与修改方式的对应规则;处理器40根据所进行的项目的测试数据,基于所述对应规则选择对应的修改方式;处理器40根据所选择的对应的修改方式,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进行修改。不妨仍以样本S、项目T1和测试数据D1为例,项目T预设有测试数据与修改方式的对应规则,例如将测试数据划分出若干个数值区间,每个数值区间对应着一种修改方式,当需要进行项目T1的稀释重测时,则判断样本S进行项目T1的测试数据落入哪个区间,然后选择出对应的一种修改方式,进行项目T1的稀释重测。
再从由项目测试数据所计算的报警特征量的角度来说明。一些实施例中项目预设有报警特征量与修改方式的对应规则;处理器40根据由项目测试数据所计算的报警特征量,基于所述对应规则选择对应的修改方式;所述处理器40根据所选择的对应的修改方式,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进行修改。不妨仍以样本S、项目T1和测试数据D1为例,项目T预设有报警特征量与修改方式的对应规则,例如将报警特征量划分出若干个数值区间,每个数值区间对应着一种修改方式,当需要进行项目T1的稀释重测时,则判断由项目T1的测试数据计算得到的报警特征量落入哪个区间,然后选择出对应的一种修改方式,进行项目T1的稀释重测。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不同种类的报警特征量可能是由不同的公式所计算的,例如上文所涉及的三种报警特征量a、b和c,因此可以针对每种报警特征量都分别预设与修改方式的对应规则,具体在修改时,可以根据当前需求只计算一种报警特征量即可,然后当前所计算的这种报警特征量来选择其对应的修改方式。
再从由项目测试数据所触发的报警规则的角度来说明。一些实施例中,项目预设有报警规则与修改方式的对应规则;处理器40根据所述项目测试所触发的报警规则,基于所述对应规则选择对应的修改方式;处理器40根据所选择的对应的修改方式,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进行修改。不妨仍以样本S、项目T1和测试数据D1为例,若根据测试数据D1判断只触发了报警规则1,则选择与只触发报警规则1所对应的一种修改方式;若根据测试数据D1判断只触发了报警规则2,则选择与只触发报警规则2所对应的一种修改方式;若根据测试数据D1判断同时触发了报警规则1和报警规则2,则选择与同时触发报警规则1和报警规则2所对应的一种修改方式。
一些实施例中修改方式包括:对默认的稀释参数提高或降低预设的倍数。例如有预设有三种修改方式,第一种修改方式是对默认的稀释参数提高2倍,第二种修改方式是对对默认的稀释参数提高4倍,第三种修改方式是对对默认的稀释参数降低2倍,根据上面所述的对应规则来从这三种修改方式中选择对应的修改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对默认的稀释参数提高的倍数,是指进一步将默认的稀释参数提高,以使得样本被稀释的程度更大;对默认的稀释参数降低的倍数,是指将默认的稀释降低,以使得样本被稀释的程度变小,举例说明:例如默认的稀释参数为实现4倍的稀释——这可以通过把样本按1:3的方式执行稀释,或者使参与反应的样本体积减为标准样本体积的1/4,来得到稀释4倍的样本;当修改方式是对默认的稀释参数提高2倍,指的是将默认的稀释参数修改为实现8倍的稀释——这可以通过把样本按1:7的方式执行稀释,或者使参与反应的样本体积减为标准样本体积的1/8,来得到稀释8倍的样本;当修改方式是对默认的稀释参数降低2倍,指的是将默认的稀释参数修改为实现2倍的稀释——这可以通过把样本按1:1的方式执行稀释,或者使参与反应的样本体积减为标准样本体积的1/2,来得到稀释2倍的样本。可以理解地,一些实施例中当对默认的稀释参数修改后,修改后的稀释参数会被用于当前项目的稀释重测,但是项目所对应的默认的稀释参数还是不变的。
一些实施例中,在确定了稀释参数后,处理器40还根据所确定的稀释参数,控制样本进行项目的稀释重测。另一些实施例中,在确定了稀释参数后,显示部件50还显示处理器40所确定的稀释参数,以供用户查看;用户查看后,可以采用上述所确定的稀释参数,启动样本分析装置进行项目的稀释重测,也可以再手工去设置和调整稀释参数,再启动样本分析装置进行项目的稀释重测。
以上就是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样本分析装置的说明,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公开样本稀释测试的方法。请参照图8,一些实施例的样本稀释测试的方法可以包括步骤100和步骤110,下面具体说明。
步骤100:根据样本的测试数据,判断样本是否需要进行项目的稀释重测。当需要时,则进行步骤110。
步骤110:根据样本所进行的项目的测试数据,确定样本进行所述项目的稀释重测的稀释参数。一些实施例中,步骤110根据样本所进行的项目的测试数据确定样本进行所述项目的稀释重测的稀释参数中,样本所进行的项目的测试数据包括:样本需要进行稀释重测的项目的测试数据,和/或,关联项目的测试数据,其中所述关联项目为与样本需要进行稀释重测的项目相关联的项目。
下面对步骤110如何根据样本所进行的项目的测试数据确定样本进行项目的稀释重测的稀释参数进行说明。
确定样本的稀释参数的直接因素,可以是项目的测试数据,也可以是由项目测试数据所触发的报警规则,还可以是由项目测试数据所计算的报警特征量。
因此请返回参照图4,一些实施例中步骤110根据样本所进行的项目的测试数据,直接确定样本进行项目的稀释重测的稀释参数。
因此请返回参照图5,一些实施例中步骤110根据样本所进行的项目的测试数据,计算报警特征量,并根据所计算得到的报警特征量,确定样本进行所述项目的稀释重测的稀释参数。本文中将由测试数据通过计算公式得到的数值,定义为报警特征量。
因此请返回参照图6,一些实施例中步骤110根据样本所进行的项目的测试数据,确定项目测试所触发的报警规则,再根据所述项目测试所触发的报警规则,确定样本进行所述项目的稀释重测的稀释参数。需要说明的是,一般地,样本分析装置会预设有一条或多条报警规则,有些报警规则是根据项目的结果数据来判断是否被触发,例如当项目的结果数据大于或小于一阈值时,则判断触发相应的报警规则,有些报警规则是根据由项目的测试数据计算得到的报警特征量来判断是否被触发。
以上说明了项目的测试数据、由项目测试数据所计算的报警特征量或由项目测试数据所触发的报警规则,都可以是确定样本进行项目的稀释重测的稀释参数的例子。下面对具体如何确定稀释参数进行说明。
方式一是从多套稀释参数中选择一套。
因此一些实施例中项目预设有多套稀释参数,例如两套或两套以上的稀释参数;步骤110从所述多套稀释参数中选择一套稀释参数,作为样本进行所述项目的稀释重测的稀释参数。下面从项目的测试数据、由项目测试数据所计算的报警特征量或由项目测试数据所触发的报警规则这三个因素的角度分别来说明如何从多套稀释参数中选择一套。
先从项目的测试数据的角度来说明。一些实施例中项目预设有项目的测试数据与所述多套稀释参数的匹配规则;步骤110根据样本进行的所述项目的测试数据,基于该匹配规则从该多套稀释参数中匹配一套稀释参数,作为样本进行项目的稀释重测的稀释参数。
不妨仍以样本S、项目T1和测试数据D1为例,项目T1预设有多套稀释参数,项目T1的这多套稀释参数与项目T1的测试数据之间有预设的匹配规则,例如将划分出若干个数值区间,每个数值区间对应着一套稀释参数,当需要进行项目T1的稀释重测时,则判断样本S进行项目T1的测试数据落入哪个区间,然后选择出对应的一套稀释参数,进行项目T1的稀释重测。
再从由项目测试数据所计算的报警特征量的角度来说明。一些实施例中,项目预设有报警特征量与该多套稀释参数的匹配规则;步骤110根据由项目测试数据所计算的报警特征量,基于匹配规则从多套稀释参数中匹配一套稀释参数,作为样本进行所述项目的稀释重测的稀释参数。本文中将由测试数据通过计算公式得到的数值,定义为报警特征量。
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多条报警规则来判断是否发生底物耗尽,每条报警规则都分别计算各自的报警特征量,然后步骤110根据这些报警特征量和相应的匹配规则从多套稀释参数中选择一套稀释参数,进行项目T1的稀释重测。例如有三条报警规则,分别对应着三个报警特征量,预设划分有多个区间例如两个区间,则这三个报警特征量落入这两个区间的情况至少有九种情况,每种情况对应着一套稀释参数;根据项目T1的测量数量D1分别计算出上述三条报警规则各自的报警特征量,不妨记为a、b和c,然后根据这三个报警特征量a、b和c落入上述两个区间的情况,来从九套稀释参数中选择一套稀释参数,进行项目T1的稀释重测。
再从由项目测试数据所触发的报警规则的角度来说明。一些实施例中,项目预设有报警规则与所述多套稀释参数的匹配规则;步骤110根据项目测试所触发的报警规则,基于上述匹配规则从上述多套稀释参数中匹配一套稀释参数,作为样本进行所述项目的稀释重测的稀释参数。需要说明的是,一般地,样本分析装置会预设有一条或多条报警规则,有些报警规则是根据项目的结果数据来判断是否被触发,例如当项目的结果数据大于或小于一阈值时,则判断触发相应的报警规则,有些报警规则是根据由项目的测试数据计算得到的报警特征量来判断是否被触发。
不妨仍以样本S、项目T1和测试数据D1为例,若根据测试数据D1判断只触发了报警规则1,则选择与只触发报警规则1相匹配的一套稀释参数;若根据测试数据D1判断只触发了报警规则2,则选择与只触发报警规则2相匹配的一套稀释参数;若根据测试数据D1判断同时触发了报警规则1和报警规则2,则选择与同时触发报警规则1和报警规则2相匹配的一套稀释参数。
以上就是关于步骤110如何从多套稀释参数中选择一套,作为样本进行所述项目的稀释重测的稀释参数的一些说明。需要说有的是,步骤110中涉及到的预设的多套稀释参数可以是确定的静态的参数,也可以是满足一定关系的动态关联的参数,例如所述多套稀释参数分别为N的不同倍数——比如有三套稀释参数,其稀释倍数分别为N、2N和4N;样本稀释测试的方法可以响应于对N的数值的设置命令,设置所述多套稀释参数;这样用户就可以通过键盘等输入工具设置N的值了。
方式二是预设设置一套默认的稀释参数,然后再判断是否要修改该默认的稀释参数。
因此请参照图9,一些实施例中项目预设有一套默认的稀释参数;步骤110包括步骤111判断是否需要修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当判断需要时,则步骤113修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步骤115则将修改后的稀释参数,作为样本进行所述项目的稀释重测的稀释参数。可以看到方式二中涉及到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当项目需要稀释重测时,如何判断是否需要修改默认的稀释参数,二是当判断需要修改时,如何具体来修改默认的稀释参数,下面分别说明。
下面从项目的测试数据、由项目测试数据所计算的报警特征量或由项目测试数据所触发的报警规则这三个因素的角度分别说明如何判断是否需要修改默认的稀释参数的问题。
先从项目的测试数据的角度来说明。一些实施例中项目预设有用于判断是否修改默认的稀释参数的第二范围;当样本进行的所述项目的测试数据落入所述第二范围时,则步骤111判断需要修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反之,则步骤111判断不需要修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不妨仍以样本S、项目T1和测试数据D1为例,这里可以取测试数据D1为结果数据为例,项目T1预设有用于判断是否修改默认的稀释参数的第二范围,第二范围可以是结果数据的一个浓度范围,当测试数据D1落在该第二范围所表征的浓度范围内,则判断要修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反之,则判断不需要修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
再从由项目测试数据所计算的报警特征量的角度来说明。一些实施例中项目预设有用于判断是否修改默认的稀释参数的报警特征量的第一范围;当由项目测试数据所计算的报警特征量落入所述第一范围时,则步骤111判断需要修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反之,则步骤111判断不需要修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不妨仍以样本S、项目T1和测试数据D1为例,项目T1预设有用于判断是否修改默认的稀释参数的报警特征量的第一范围,当由测试数据D1计算得到的报警特征量落入该第一范围内时,则判断要修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反之,则判断不需要修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
再从由项目测试数据所触发的报警规则的角度来说明。一些实施例中项目预设有用于判断是否修改默认的稀释参数的报警规则集合;当所述项目测试所触发的报警规则落入所述报警规则集合时,则步骤111判断需要修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反之,则步骤111判断不需要修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不妨仍以样本S、项目T1和测试数据D1为例,项目T1预设有用于判断是否修改默认的稀释参数的报警规则集合,例如报警规则集合中具有报警规则1至5;若根据测试数据D1判断未触发报警规则,或者虽然触发了报警规则,但是没有触发报警规则1至5,则判断不需要修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若根据测试数据D1判断触发报警规则1至5中的任意一条或多条,则判断需要修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
下面从项目的测试数据、由项目测试数据所计算的报警特征量或由项目测试数据所触发的报警规则这三个因素的角度分别说明当判断需要修改时如何具体来修改默认的稀释参数。
先从项目的测试数据的角度来说明。一些实施例中项目预设有测试数据与修改方式的对应规则;步骤113根据所进行的项目的测试数据,基于所述对应规则选择对应的修改方式;步骤113再根据所选择的对应的修改方式,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进行修改。不妨仍以样本S、项目T1和测试数据D1为例,项目T预设有测试数据与修改方式的对应规则,例如将测试数据划分出若干个数值区间,每个数值区间对应着一种修改方式,当需要进行项目T1的稀释重测时,则判断样本S进行项目T1的测试数据落入哪个区间,然后选择出对应的一种修改方式,进行项目T1的稀释重测。
再从由项目测试数据所计算的报警特征量的角度来说明。一些实施例中项目预设有报警特征量与修改方式的对应规则;步骤113根据由项目测试数据所计算的报警特征量,基于所述对应规则选择对应的修改方式;步骤113再根据所选择的对应的修改方式,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进行修改。不妨仍以样本S、项目T1和测试数据D1为例,项目T预设有报警特征量与修改方式的对应规则,例如将报警特征量划分出若干个数值区间,每个数值区间对应着一种修改方式,当需要进行项目T1的稀释重测时,则判断由项目T1的测试数据计算得到的报警特征量落入哪个区间,然后选择出对应的一种修改方式,进行项目T1的稀释重测。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不同种类的报警特征量可能是由不同的公式所计算的,例如上文所涉及的三种报警特征量a、b和c,因此可以针对每种报警特征量都分别预设与修改方式的对应规则,具体在修改时,可以根据当前需求只计算一种报警特征量即可,然后当前所计算的这种报警特征量来选择其对应的修改方式。
再从由项目测试数据所触发的报警规则的角度来说明。一些实施例中,项目预设有报警规则与修改方式的对应规则;步骤113根据所述项目测试所触发的报警规则,基于所述对应规则选择对应的修改方式;步骤113再根据所选择的对应的修改方式,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进行修改。不妨仍以样本S、项目T1和测试数据D1为例,若根据测试数据D1判断只触发了报警规则1,则选择与只触发报警规则1所对应的一种修改方式;若根据测试数据D1判断只触发了报警规则2,则选择与只触发报警规则2所对应的一种修改方式;若根据测试数据D1判断同时触发了报警规则1和报警规则2,则选择与同时触发报警规则1和报警规则2所对应的一种修改方式。
一些实施例中修改方式包括:对默认的稀释参数提高或降低预设的倍数。例如有预设有三种修改方式,第一种修改方式是对默认的稀释参数提高2倍,第二种修改方式是对对默认的稀释参数提高4倍,第三种修改方式是对对默认的稀释参数降低2倍,根据上面所述的对应规则来从这三种修改方式中选择对应的修改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对默认的稀释参数提高的倍数,是指进一步将默认的稀释参数提高,以使得样本被稀释的程度更大;对默认的稀释参数降低的倍数,是指将默认的稀释降低,以使得样本被稀释的程度变小,举例说明:例如默认的稀释参数为实现4倍的稀释——这可以通过把样本按1:3的方式执行稀释,或者使参与反应的样本体积减为标准样本体积的1/4,来得到稀释4倍的样本;当修改方式是对默认的稀释参数提高2倍,指的是将默认的稀释参数修改为实现8倍的稀释——这可以通过把样本按1:7的方式执行稀释,或者使参与反应的样本体积减为标准样本体积的1/8,来得到稀释8倍的样本;当修改方式是对默认的稀释参数降低2倍,指的是将默认的稀释参数修改为实现2倍的稀释——这可以通过把样本按1:1的方式执行稀释,或者使参与反应的样本体积减为标准样本体积的1/2,来得到稀释2倍的样本。可以理解地,一些实施例中当对默认的稀释参数修改后,修改后的稀释参数会被用于当前项目的稀释重测,但是项目所对应的默认的稀释参数还是不变的。
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0,在确定了稀释参数后,样本稀释测试的方法还可以有一步骤120,根据所确定的稀释参数,控制样本进行项目的稀释重测。另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1,在确定了稀释参数后,样本稀释测试的方法还可以有一步骤122,显示步骤110所确定的稀释参数,以供用户查看;用户查看后,可以采用上述所确定的稀释参数,启动样本分析装置进行项目的稀释重测,也可以再手工去设置和调整稀释参数,再启动样本分析装置进行项目的稀释重测。
本发明在稀释重测时提供了一种高效和智能的稀释方案,达到尽可能一次稀释重测即可得到可靠的测试结果,避免了二次甚至多次的稀释重测,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测试效率,并降低了试剂消耗,提升用户体验。
本文参照了各种示范实施例进行说明。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不脱离本文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示范性实施例做出改变和修正。例如,各种操作步骤以及用于执行操作步骤的组件,可以根据特定的应用或考虑与系统的操作相关联的任何数量的成本函数以不同的方式实现(例如一个或多个步骤可以被删除、修改或结合到其他步骤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另外,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本文的原理可以反映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产品中,该可读存储介质预装有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任何有形的、非暂时性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皆可被使用,包括磁存储设备(硬盘、软盘等)、光学存储设备(CD至ROM、DVD、Blu Ray盘等)、闪存和/或诸如此类。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可被加载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以形成机器,使得这些在计算机上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上执行的指令可以生成实现指定的功能的装置。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可以指示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的方式运行,这样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就可以形成一件制造品,包括实现指定功能的实现装置。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以加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一个计算机实现的进程,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可以提供用于实现指定功能的步骤。
虽然在各种实施例中已经示出了本文的原理,但是许多特别适用于特定环境和操作要求的结构、布置、比例、元件、材料和部件的修改可以在不脱离本披露的原则和范围内使用。以上修改和其他改变或修正将被包含在本文的范围之内。
前述具体说明已参照各种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以在不脱离本披露的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各种修正和改变。因此,对于本披露的考虑将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意义上的,并且所有这些修改都将被包含在其范围内。同样,有关于各种实施例的优点、其他优点和问题的解决方案已如上所述。然而,益处、优点、问题的解决方案以及任何能产生这些的要素,或使其变得更明确的解决方案都不应被解释为关键的、必需的或必要的。本文中所用的术语“包括”和其任何其他变体,皆属于非排他性包含,这样包括要素列表的过程、方法、文章或设备不仅包括这些要素,还包括未明确列出的或不属于该过程、方法、系统、文章或设备的其他要素。此外,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耦合”和其任何其他变体都是指物理连接、电连接、磁连接、光连接、通信连接、功能连接和/或任何其他连接。
具有本领域技术的人将认识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基本原理的情况下,可以对上述实施例的细节进行许多改变。

Claims (41)

1.一种样本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测定部件,用于对样本进行项目测试,以获得项目的测试数据;
样本部件,用于承载待测试的样本,吸取样本后提供给所述测定部件;
试剂部件,用于承载试剂,吸取试剂后提供给所述测定部件;以及
处理器,用于当确定样本需要进行项目的稀释重测时,根据样本所进行的项目的测试数据,确定样本进行所述项目的稀释重测的稀释参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本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根据样本所进行的项目的测试数据,确定样本进行所述项目的稀释重测的稀释参数,包括:
所述处理器根据样本所进行的项目的测试数据,确定项目测试所触发的报警规则;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项目测试所触发的报警规则,确定样本进行所述项目的稀释重测的稀释参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样本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根据样本所进行的项目的测试数据,确定项目测试所触发的报警规则,包括:
所述处理器根据样本所进行的项目的测试数据,计算报警特征量;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计算的报警特征量确定项目测试所触发的报警规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本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根据样本所进行的项目的测试数据,确定样本进行所述项目的稀释重测的稀释参数,包括:
所述处理器根据样本所进行的项目的测试数据,计算报警特征量;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报警特征量,确定样本进行所述项目的稀释重测的稀释参数。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样本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确定样本进行所述项目的稀释重测的稀释参数,包括:
所述项目预设有多套稀释参数;
所述处理器从所述多套稀释参数中选择一套稀释参数,作为样本进行所述项目的稀释重测的稀释参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样本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从所述多套稀释参数中选择一套稀释参数,包括:
所述项目预设有项目的测试数据与所述多套稀释参数的匹配规则;
所述处理器根据样本进行的所述项目的测试数据,基于所述匹配规则从所述多套稀释参数中匹配一套稀释参数,作为样本进行所述项目的稀释重测的稀释参数。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样本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从所述多套稀释参数中选择一套稀释参数,包括:
所述项目预设有报警规则与所述多套稀释参数的匹配规则;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项目测试所触发的报警规则,基于所述匹配规则从所述多套稀释参数中匹配一套稀释参数,作为样本进行所述项目的稀释重测的稀释参数。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样本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从所述多套稀释参数中选择一套稀释参数,包括:
所述项目预设有报警特征量与所述多套稀释参数的匹配规则;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报警特征量,基于所述匹配规则从所述多套稀释参数中匹配一套稀释参数,作为样本进行所述项目的稀释重测的稀释参数。
9.如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样本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套稀释参数分别为N的不同倍数;响应于对N的数值的设置命令,设置所述多套稀释参数。
10.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样本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确定样本进行所述项目的稀释重测的稀释参数,包括:
所述项目预设有一套默认的稀释参数;
所述处理器判断是否需要修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
当判断需要时,则处理器修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并将修改后的稀释参数,作为样本进行所述项目的稀释重测的稀释参数。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样本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判断是否要需修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包括:
所述项目预设有用于判断是否修改默认的稀释参数的报警规则集合;
当所述项目测试所触发的报警规则落入所述报警规则集合时,则处理器判断需要修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反之,则处理器判断不需要修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样本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判断是否要需修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包括:
所述项目预设有用于判断是否修改默认的稀释参数的报警特征量的第一范围;
当所述报警特征量落入所述第一范围时,则处理器判断需要修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反之,则处理器判断不需要修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样本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判断是否要需修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包括:
所述项目预设有用于判断是否修改默认的稀释参数的第二范围;
当样本进行的所述项目的测试数据落入所述第二范围时,则处理器判断需要修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反之,则处理器判断不需要修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
14.如权利要求10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样本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修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包括:
所述项目预设有报警规则与修改方式的对应规则;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项目测试所触发的报警规则,基于所述对应规则选择对应的修改方式;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选择的对应的修改方式,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进行修改。
15.如权利要求10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样本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修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包括:
所述项目预设有报警特征量与修改方式的对应规则;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报警特征量,基于所述对应规则选择对应的修改方式;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选择的对应的修改方式,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进行修改。
16.如权利要求10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样本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修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包括:
所述项目预设有测试数据与修改方式的对应规则;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进行的项目的测试数据,基于所述对应规则选择对应的修改方式;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选择的对应的修改方式,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进行修改。
17.如权利要求14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样本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改方式包括:对默认的稀释参数提高或降低预设的倍数。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本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样本所进行的项目的测试数据,包括:样本需要进行稀释重测的项目的测试数据,和/或,关联项目的测试数据,其中所述关联项目为与样本需要进行稀释重测的项目相关联的项目。
19.如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样本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当确定样本需要进行项目的稀释重测时,所述处理器还根据所确定的稀释参数,控制样本进行项目的稀释重测。
20.如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样本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部件,用于显示处理器所确定的稀释参数。
21.一种样本稀释测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样本的测试数据,判断样本是否需要进行项目的稀释重测;
当判断需要时,根据样本所进行的项目的测试数据,确定样本进行所述项目的稀释重测的稀释参数。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样本所进行的项目的测试数据,确定样本进行所述项目的稀释重测的稀释参数,包括:
根据样本所进行的项目的测试数据,确定项目测试所触发的报警规则;
根据所述项目测试所触发的报警规则,确定样本进行所述项目的稀释重测的稀释参数。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样本所进行的项目的测试数据,确定项目测试所触发的报警规则,包括:
根据样本所进行的项目的测试数据,计算报警特征量;
根据所计算的报警特征量确定项目测试所触发的报警规则。
24.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样本所进行的项目的测试数据,确定样本进行所述项目的稀释重测的稀释参数,包括:
根据样本所进行的项目的测试数据,计算报警特征量;
根据所述报警特征量,确定样本进行所述项目的稀释重测的稀释参数。
25.如权利要求21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样本进行所述项目的稀释重测的稀释参数,包括:
所述项目预设有多套稀释参数;
从所述多套稀释参数中选择一套稀释参数,作为样本进行所述项目的稀释重测的稀释参数。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多套稀释参数中选择一套稀释参数,包括:
所述项目预设有项目的测试数据与所述多套稀释参数的匹配规则;
根据样本进行的所述项目的测试数据,基于所述匹配规则从所述多套稀释参数中匹配一套稀释参数,作为样本进行所述项目的稀释重测的稀释参数。
27.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多套稀释参数中选择一套稀释参数,包括:
所述项目预设有报警规则与所述多套稀释参数的匹配规则;
根据所述项目测试所触发的报警规则,基于所述匹配规则从所述多套稀释参数中匹配一套稀释参数,作为样本进行所述项目的稀释重测的稀释参数。
28.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多套稀释参数中选择一套稀释参数,包括:
所述项目预设有报警特征量与所述多套稀释参数的匹配规则;
根据所述报警特征量,基于所述匹配规则从所述多套稀释参数中匹配一套稀释参数,作为样本进行所述项目的稀释重测的稀释参数。
29.如权利要求25至2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套稀释参数分别为N的不同倍数;响应于对N的数值的设置命令,设置所述多套稀释参数。
30.如权利要求21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样本进行所述项目的稀释重测的稀释参数,包括:
所述项目预设有一套默认的稀释参数;
判断是否需要修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
当判断需要时,则修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并将修改后的稀释参数,作为样本进行所述项目的稀释重测的稀释参数。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是否要需修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包括:
所述项目预设有用于判断是否修改默认的稀释参数的报警规则集合;
当所述项目测试所触发的报警规则落入所述报警规则集合时,则判断需要修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反之,则判断不需要修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
32.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是否要需修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包括:
所述项目预设有用于判断是否修改默认的稀释参数的报警特征量的第一范围;
当所述报警特征量落入所述第一范围时,则判断需要修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反之,则判断不需要修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
33.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是否要需修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包括:
所述项目预设有用于判断是否修改默认的稀释参数的第二范围;
当样本进行的所述项目的测试数据落入所述第二范围时,则判断需要修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反之,则判断不需要修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
34.如权利要求30至3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包括:
所述项目预设有报警规则与修改方式的对应规则;
根据所述项目测试所触发的报警规则,基于所述对应规则选择对应的修改方式;
根据所选择的对应的修改方式,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进行修改。
35.如权利要求30至3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包括:
所述项目预设有报警特征量与修改方式的对应规则;
根据所述报警特征量,基于所述对应规则选择对应的修改方式;
根据所选择的对应的修改方式,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进行修改。
36.如权利要求30至3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修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包括:
所述项目预设有测试数据与修改方式的对应规则;
根据所进行的项目的测试数据,基于所述对应规则选择对应的修改方式;
根据所选择的对应的修改方式,对所述默认的稀释参数进行修改。
37.如权利要求34至3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改方式包括:对默认的稀释参数提高或降低预设的倍数。
38.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样本所进行的项目的测试数据,包括:样本需要进行稀释重测的项目的测试数据,和/或,关联项目的测试数据,其中所述关联项目为与样本需要进行稀释重测的项目相关联的项目。
39.如权利要求21至3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确定样本需要进行项目的稀释重测时,还根据所确定的稀释参数,控制样本进行项目的稀释重测。
40.如权利要求21至3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所确定的稀释参数。
4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程序,所述程序能够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21至4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0943146.2A 2019-09-30 2019-09-30 一种样本分析装置和样本稀释测试的方法 Pending CN11257795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43146.2A CN112577952A (zh) 2019-09-30 2019-09-30 一种样本分析装置和样本稀释测试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43146.2A CN112577952A (zh) 2019-09-30 2019-09-30 一种样本分析装置和样本稀释测试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77952A true CN112577952A (zh) 2021-03-30

Family

ID=751164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43146.2A Pending CN112577952A (zh) 2019-09-30 2019-09-30 一种样本分析装置和样本稀释测试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77952A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269061A (ja) * 1987-04-25 1988-11-07 Toshiba Corp 自動化学分析装置
JPH05256852A (ja) * 1991-09-30 1993-10-08 Shimadzu Corp 自動分析方法
JP2001249137A (ja) * 2001-02-19 2001-09-14 Olympus Optical Co Ltd 自動分析装置
US20070038406A1 (en) * 2005-07-25 2007-02-15 Sysmex Corporation Analyzing system, diagnostic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thereof
CN101520465A (zh) * 2008-02-27 2009-09-02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自动分析装置
JP2010271111A (ja) * 2009-05-20 2010-12-02 Jeol Ltd 生化学自動分析装置
JP2011017660A (ja) * 2009-07-10 2011-01-27 Beckman Coulter Inc 自動分析装置および再検方法
US20150029813A1 (en) * 2011-11-25 2015-01-29 Colvistec Ag Colour Strength Measurement and its Use in Production Processes
JP2016161295A (ja) * 2015-02-26 2016-09-05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自動分析装置及び試料希釈攪拌方法
CN106290817A (zh) * 2016-08-27 2017-01-04 王玮 一种医疗检测试样免疫分析系统以及分析方法
CN106706938A (zh) * 2017-02-14 2017-05-24 四川迈克生物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样本测试方法、样本测试控制装置及样本测试系统
CN108593407A (zh) * 2018-03-13 2018-09-28 迈克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样本稀释方法和装置、样本分析仪器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269061A (ja) * 1987-04-25 1988-11-07 Toshiba Corp 自動化学分析装置
JPH05256852A (ja) * 1991-09-30 1993-10-08 Shimadzu Corp 自動分析方法
JP2001249137A (ja) * 2001-02-19 2001-09-14 Olympus Optical Co Ltd 自動分析装置
US20070038406A1 (en) * 2005-07-25 2007-02-15 Sysmex Corporation Analyzing system, diagnostic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thereof
CN101520465A (zh) * 2008-02-27 2009-09-02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自动分析装置
JP2010271111A (ja) * 2009-05-20 2010-12-02 Jeol Ltd 生化学自動分析装置
JP2011017660A (ja) * 2009-07-10 2011-01-27 Beckman Coulter Inc 自動分析装置および再検方法
US20150029813A1 (en) * 2011-11-25 2015-01-29 Colvistec Ag Colour Strength Measurement and its Use in Production Processes
JP2016161295A (ja) * 2015-02-26 2016-09-05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自動分析装置及び試料希釈攪拌方法
CN106290817A (zh) * 2016-08-27 2017-01-04 王玮 一种医疗检测试样免疫分析系统以及分析方法
CN106706938A (zh) * 2017-02-14 2017-05-24 四川迈克生物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样本测试方法、样本测试控制装置及样本测试系统
CN108593407A (zh) * 2018-03-13 2018-09-28 迈克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样本稀释方法和装置、样本分析仪器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380106B2 (ja) 分析装置、分析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1452005A (zh) 自动分析装置
US20190162744A1 (en) Automatic analysis device and automatic analysis method
WO2014017277A1 (ja) 自動分析装置
EP2881741B1 (en) Automatic analysis device
CN112782411B (zh) 一种样本重测策略的设置方法、重测方法和样本分析系统
JP6340245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CN112577952A (zh) 一种样本分析装置和样本稀释测试的方法
CN112782412A (zh) 一种样本优先程度的设置方法、测试方法和样本分析系统
JP7109166B2 (ja) 信号オフセットの決定及び補正
US11385250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lassifying a biological sample regarding the presence of an analyte
CN115327143A (zh) 一种样本分析装置和方法
JP5953089B2 (ja) 測定データの異常を検出する方法、及び、測定データの異常検出装置
CN112834762A (zh) 一种自动确定测试液用量的方法及测试分析仪
JPH05273118A (ja) 被検試料液の濃度又は成分の分析方法及び分析装置
JP2008203008A (ja) 自動分析装置
WO2020142874A1 (zh) 样本分析设备和试剂分配的评估方法
WO2021081899A1 (zh) 样本分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JP2016085086A (ja) 分注装置及び臨床検査装置
JP6211806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EP4227687A1 (en) Sample analysis apparatus and sample analysis method
US11531037B2 (en) Display device, sample measurement system, display method and program
CN115480060A (zh) 一种样本分析装置和快速定标的方法
CN112147090A (zh) 一种生化分析仪和生化反应中发生底物耗尽的判断方法
JP5215164B2 (ja) 自動分析装置及び自動分析装置における手分注測定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