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77234B - 一种便携式制冷设备及并联式斯特林制冷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制冷设备及并联式斯特林制冷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577234B CN112577234B CN201910944664.6A CN201910944664A CN112577234B CN 112577234 B CN112577234 B CN 112577234B CN 201910944664 A CN201910944664 A CN 201910944664A CN 112577234 B CN112577234 B CN 11257723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cold
- refrigeration
- cavity
- portab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1/00—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9/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in which the refrigerant is air or other gas of low boiling point
- F25B9/14—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in which the refrigerant is air or other gas of low boiling point characterised by the cycle used, e.g. Stirling cycl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25D17/06—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便携式制冷设备,包括壳体和斯特林机,所述壳体包括制冷腔和散热腔,所述斯特林机的冷端被配置在制冷腔内,其热端被配置在散热腔内,且制冷腔和散热腔相互隔离;其中,所述制冷腔内配置有:用于由冷端导出冷量的冷量导出装置;用于将制冷腔分割为进风区和出风区的导风板,该进风区和出风区相互连通且分设于导风板的两侧;用于强制换冷空气由进风区向出风区流动的制冷风扇;所述冷量导出装置和斯特林机的冷端紧固连接,且二者配置于导风板的同一侧。本发明提供的便携式制冷装置小巧且可保证制冷效果。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并联式斯特林制冷系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制冷设备及并联式斯特林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制冷设备需要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外界气流从进风口进入制冷设备内部,流经制冷设备内部的制冷部件后,气流温度降低,再由风机驱动低温气流从出风口排出,以实现制冷。为了防止冷风回流,现有技术中制冷设备的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的距离常设置得较远,例如设置在机器的相对的两个端部上。现有技术中制冷设备的这种结构布局使得制冷设备体积较大,不方便携带,因而不利于应用在一些空间较小的应用场合,例如车载冰箱等。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便携式制冷设备及并联式斯特林制冷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便携式制冷设备,包括壳体和斯特林机,所述壳体包括制冷腔和散热腔,所述斯特林机的冷端被配置在制冷腔内,其热端被配置在散热腔内,且制冷腔和散热腔相互隔离;其中,所述制冷腔内配置有:
用于由冷端导出冷量的冷量导出装置;
用于将制冷腔分割为进风区和出风区的导风板,该进风区和出风区相互连通且分设于导风板的两侧;
用于强制换冷空气由进风区向出风区流动的制冷风扇;
所述冷量导出装置和斯特林机的冷端紧固连接,且二者配置于导风板的同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斯特林机通过弹性悬挂结构安装在壳体内,且斯特林机的中轴线和壳体的中轴线重合。
进一步的,所述导风板上开设有连通进风区和出风区的通风孔,所述制冷风扇固定在导风板上,并正对通风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冷量导出装置包括冷端适配器和固定在该冷端适配器的冷量交换器,所述导风板固定安装在冷量交换器上,且所述制冷风扇靠近冷量交换器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冷量交换器上具有多个相互平行的翅片,相邻翅片间形成供空气流通的换冷风道,所述导风板上具有封闭换冷风道后侧端部的挡板部以使换冷空气在该换冷风道和通风孔间流动。
进一步的,所述导风板具有防止进风和出风相混合的前端部,该前端部伸出于制冷腔外,且朝向于出风区方向弯折以使换冷空气的出风方向倾斜于进风方向。
进一步的,所述冷量交换器垂直于斯特林机的中轴线安装或者倾斜于斯特林机的中轴线安装,且其前后两端部均位于制冷腔内。
进一步的,所述制冷腔的腔壁设置有EPS发泡胶制成的保冷罩,且其前侧具有一开孔,所述冷量导出装置和导风板均由该开孔装入制冷腔内。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位于前述开孔处设置有环形限位棱边,且该限位棱边的外侧设置有密封垫。
进一步的,所述保冷罩的底壁上具有供液体流出制冷腔的导流面。
进一步的,所述保冷罩的底壁上相对于导流面的另一侧具有用于增加底壁厚度的补强部。
进一步的,所述保冷罩上具有供多根连接导线并排穿过侧壁的穿线孔。
进一步的,所述保冷罩的侧壁外侧面具有供多根连接导线并排嵌入的过线槽,该过线槽沿该侧壁的外侧面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保冷罩包括前罩部和后罩部,所述前罩部和后罩部之间设置有防止冷量泄露的密封件。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腔内配置有:用于由热端导出热量的热量导出器;用于强制热空气流出散热腔的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位于散热腔的底部,热量导出器位于散热腔的上部。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风扇、热量导出器和斯特林机三者的中轴线重合。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为长方体形,其具有顶面、底面和四个侧面,所述散热腔的进风口位于热量导出器的上方,且该进风口设置于四个侧面中的三个上,其另一侧面为安装面。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四个侧向棱边中部各具有一个向内凹进的安装平台,其用于悬挂安装斯特林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并联式斯特林制冷系统,其包括多个并联连接的制冷设备,该制冷设备包括壳体和斯特林机,所述壳体包括制冷腔和散热腔,所述斯特林机的冷端被配置在制冷腔内,其热端被配置在散热腔内,且制冷腔和散热腔相互隔离;其中所述制冷腔的内侧设置有导风板和冷量导出装置,所述导风板将制冷腔分割为进风区和出风区,该进风区和出风区相互连通且分设于导风板的两侧,所述冷量导出装置和斯特林机的冷端紧固连接,且二者被配置于导风板的同一侧;
所述制冷腔的外侧连接有引风装置,该引风装置包括引风罩和制冷风扇,引风罩和制冷腔连通,制冷风扇安装在引风罩上以驱动换冷空气由进风区向出风区流动。
进一步的,所述多个并联连接的制冷设备的制冷腔相互间并排设置,且均与引风罩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冷量导出装置位于在进风区内,所述引风罩与进风区对接以将二者连通,且所述出风区位于引风罩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引风罩与制冷设备的壳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多个并联连接的制冷设备的壳体之间通过连接片连接,该连接片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制冷设备的壳体上。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由于导风板将制冷腔分割为进风区和出风区,使得进风口和出风口相邻设置,由制冷风扇强制换冷空气流经冷量导出装置实现制冷,使得制冷设备体积较小,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便携式制冷设备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实施例中便携式制冷设备的立体爆炸图。
图3为实施例中便携式制冷设备另一视角的立体爆炸图。
图4为实施例中便携式制冷设备的剖视图。
图5为实施例中便携式制冷设备中的导风板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6为实施例中便携式制冷设备中的导风板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7为实施例中便携式制冷设备中的保冷罩的立体图。
图8为图7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实施例中便携式制冷设备中的保冷罩的剖视图。
图10为实施例中便携式制冷设备多个并联的组合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中便携式制冷设备多个并联的部分爆炸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中便携式制冷设备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3是实施例中便携式制冷设备又一实施例的组合图。
图14是实施例中便携式制冷设备又一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15是实施例中便携式制冷设备又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壳体;101-制冷腔;102-散热腔;11-上壳;10-子单元;1011-进风区;1012-出风区;103-散热风孔;111-安装平台;1110-螺钉孔;12-下壳;121-限位棱边;2-斯特林机;21-冷端;22-热端;23-橡胶柱;24-隔热环;31-制冷风扇;311-风口挡板;32-导风板;321-进风隔板;322-前端部;323-挡板部;324-通风孔;33-冷量交换器;34-冷端适配器;341-倾斜面;5-保冷罩;51-前罩部;52-后罩部;501-过线槽;502-穿线孔;503-圆孔;511-凸台部;512-导流面;513-补强部;53-密封件;54-密封垫;6-散热风扇;7-连接片;8-导线;9-引风罩;91-板体;92-罩体;93-折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或者文字定义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以下实施方式中是基于图1中制冷设备竖直放置且制冷腔的开口朝向纸面内侧正对观察者时所处方位进行描述,在制冷设备位于该方位时,制冷腔位于斯特林机的上方,进风口位于出风口上方,斯特林机位于出风口上方,且散热风扇位于斯特林机的底部,制冷腔的前侧敞开为开口,后侧封闭,斯特林机的冷端从制冷腔的底部穿出并伸入制冷腔内。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至图9,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制冷设备,包括壳体1和斯特林机2,所述壳体1包括制冷腔101和散热腔102,所述斯特林机2的冷端21被配置在制冷腔101内,其热端22被配置在散热腔102内,且制冷腔101和散热腔102相互隔离;其中,所述制冷腔101内配置有:用于由冷端21导出冷量的冷量导出装置;用于将制冷腔101分割为进风区1011和出风区1012的导风板32,该进风区1011和出风区1012相互连通且分设于导风板32的两侧;用于强制换冷空气由进风区1011向出风区1012流动的制冷风扇31;所述冷量导出装置和斯特林机2的冷端21紧固连接,且二者配置于导风板32的同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的制冷设备为长方体结构,制冷腔位101于位于斯特林机2的上方,冷端21从制冷腔101的底部穿入。冷量导出装置整体固定安装在冷端21上。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由导风板32将制冷腔101分割为进风区1011和出风区1012,使得进风口和出风口相邻设置,由制冷风扇31强制换冷空气流经冷量导出装置实现制冷,其体积较小,便于携带。
请重点参阅图4,所述导风板32呈倾斜设置,导风板32自内而外呈朝向背离所述制冷风扇31的方向倾斜设置,使得所述进风区1011自左向右呈逐渐缩小设置,所述出风区1012自左向右呈逐渐增大设置。如此设置使得进风时气流呈逐渐收拢状态,从而提高进风的速度,而出风时气流在左侧被压缩,提高了风阻,降低了出风区1012处的风速,从而增加了热交换效率,可以使空气更有效率的被制冷。导风板32呈倾斜设置使其与所述斯特林机2的中轴线的垂直平面之间具有夹角。进一步的,所述冷端21上安装有冷量导出装置,所述冷量导出装置包括冷端适配器34和固定在该冷端适配器34的冷量交换器33。所述冷端适配器34的外侧端面为倾斜面341。所述冷端适配器34的外侧端面接触安装所述冷量交换器33,所述冷量交换器33与所述冷端适配器34接触的一面为平面,所述冷量交换器33背向所述冷端适配器34的一面上设有多个相互平行的翅片,相邻翅片间形成供空气流通的换冷风道。所述导风板32固定安装在冷量交换器33上,且所述制冷风扇31靠近冷量交换器33设置,所述制冷风扇31、导风板32、冷量交换器33、冷端适配器34固定安装为一体,所述导风板32夹装在所述制冷风扇31和所述冷量交换器33之间,所述制冷风扇31、导风板32和冷量交换器33均呈倾斜安装。
本实施例中,导风板32呈倾斜安装,导风效果好,而且使得该便携式制冷设备无论是在横装还是竖装的装配情况下,都有倾斜向下的斜面,冷凝水都可以沿导风板32排出,不致于沉积在装置内部,久而久之损坏装置内部器件。制冷风扇31、导风板32、冷量交换器33、冷端适配器34固定安装为一体,形成一个整体模块,方便装配和拆卸。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为了提高热交换效率,更充分地将冷端21上产生的冷量导出,本实施例中将制冷风扇31固定安装在导风板32上的通孔处,且制冷风扇31与通孔的周边密封以防止漏风,且制冷风扇31尽量靠近冷量交换器33设置,在本实施例中二者之间的间隙为5mm左右。制冷风扇31为涡轮风扇,侧向进风,轴向出风。
请一并参阅图7至图9,所述制冷腔101的腔壁设置有EPS发泡胶制成的保冷罩5,其前侧具有一开孔,所述冷量导出装置和导风板32均由该开孔装入制冷腔内,所述制冷风扇31、冷量交换器33、冷端适配器34均安装于保冷罩5内。所述壳体1上位于前述开孔处设置有环形限位棱边121,且该限位棱边121的外侧设置有密封垫54。该限位棱边121具有安装时起定位作用,密封垫54可以在安装处形成密封,防止风量泄漏。所述保冷罩5包括相互盖合的前罩部51和后罩部52,且二者之间具有防止冷量泄露的密封件53。所述保冷罩5的靠近所述冷端适配器34的内侧面为斜面的导流面512,其倾斜方向为自前罩部51向制冷腔101的开口方向上呈朝向所述斯特林机2的方向倾斜,如此设置当该便携式制冷设备无论是竖向放置还是横向放置时,该导流面512(即保冷罩5的底壁内侧面)均可起到排水作用,尤其是在竖向放置时,倾斜面更有利于排水。由于该导流面512的设置,使得该内侧面处的底壁厚度减弱,为了保证其强度,所述保冷罩5的底壁上相对于导流面512的另一侧具有用于增加底壁厚度的补强部513,该补强部513不仅可以增加底壁的厚度,还可以防止泄露冷量。所述前罩部51和后罩部52之间还设有密封件53,以防止冷量泄露,该密封件53为片状硅胶垫。所述保冷罩5上还具有供多根连接导线8并排穿过侧壁的穿线孔502,所述保冷罩5的侧壁外侧面具有供多根连接导线8并排嵌入的过线槽502,该过线槽501沿该侧壁的外侧面延伸。所述保冷罩5的前罩部51和后罩部52盖合后,其朝向斯特林机2的一侧形成一圆孔503,供斯特林机2的冷端21穿过圆孔503而位于制冷腔101内,所述圆孔503的周围还设有凸台部511,所述凸台部511内侧安装有隔热环24,所述隔热环24套设在冷端21和热端22之间以阻止两者之间热传递,所述隔热环24为柔性的胶皮材质,可用以支撑,以及可受力变形,以提供较佳的隔热效果。在本实施例中,隔热环24和保冷罩5之间的承托面和密封面均为顶面,也即保冷罩5的圆孔503内形成有一个凸字形阶梯,隔热环24为圆柱形,隔热环24的中部具有一过孔,冷端21穿过该过孔并通过粘合剂黏合,隔热环24的顶面和圆孔503内阶梯的底面接触,但在侧向上具有间隙,使得二者之间在横向发生错位时不会撞到圆孔503的侧壁同时又能保持密封,从而防止在斯特林机2工作过程中,其产生的机械振动损坏保冷罩5。
请再次参阅图4,所述散热腔102内配置有用于由热端导出热量的热量导出器以及用于强制热空气流出散热腔102的散热风扇6。所述散热风扇6位于散热腔102的底部,热量导出器位于散热腔的上部,所述散热风扇6、热量导出器和斯特林机2三者的中轴线重合。所述壳体1上开设有与散热腔102连通的散热风孔103,所述散热风孔103开设在所述壳体1的上壳11的顶面和两侧面,以及所述壳体1的下壳12的两侧面上,当上、下壳盖合时,上壳两侧面的散热风孔103与下壳12的两侧面上的散热风孔103对应相连,使得散热风孔103形成在壳体1的三面上,且连成“匚”型的带状。由于壳体1的底面通常用于安装,因而未开设散热风孔103;另一方面因底面开设有制冷腔101的开口,为避免从制冷腔101吹出的冷风被吸入散热风孔103而影响制冷效果,此处也不宜开设散热风孔103。即,所述壳体1为长方体形,其具有顶面、底面和四个侧面,所述散热腔的进风口(即散热风孔103)位于热量导出器的上方,且该进风口设置于四个侧面中的三个上,其另一侧面为安装面。外界气流经散热风孔103进入散热腔102内,流经斯特林机2的热端22,由散热风机6排出,实现对斯特林机2的散热。制冷气流和散热气流由所述保冷罩5隔离。
请重点参阅图5,所述导风板32包括进风隔板321、前端部322和挡板部323,前端部322和挡板部323位于所述进风隔板321的相对两端,且均相对于于所述进风隔板321呈弯折设置。所述导风板32的前端部322延伸出所述壳体1,且呈朝向斯特林机2的方向弯折设置。所述进风隔板321上开设有连通进风区1011和出风区1012通风孔324,所述制冷风扇31固定在导风板32上,且正对所述通风孔324,以将进入进风区1011的气流通过通风孔324吹向出风区1012。所述导风板32上的挡板部323弯折位于冷量交换器33的翅片上方,具有封闭换冷风道后侧端部,在起到安装固定作用的同时,兼具使换冷空气在该换冷风道和通风孔324间流动的作用。气流从进风口进入进风区1011时,其流动方向为沿着进风隔板321的表面倾斜向上流动,而气流从出风口流出出风区1012时,其流动方向为沿着前端部322的表面倾斜向下流动,由于前端部322相对于进风隔板321呈弯折设置,因而上述进风和出风时的流动方向不平行,呈相交设置。如此,便在该相交处的下方区域形成一个气流稳定的静风区,该静风区隔开了进风气流和出风气流,避免从出风口出来的冷风回流到进风口,具有防止进风和出风相混合的作用,从而保证制冷效果。
请参阅图6,作为一种改进的实施例,导风板32的前端部322还可以与进风隔板321呈分体设置,且前端部322为楔形块。此时进风方向为图中的Y方向,而出风方向为图中的X方向,可见两者为相交设置。而楔形块的实体部分即为静风区,起到防止冷风回流的作用。
请参阅图4,进一步的,所述斯特林机2通过弹性悬挂结构安装在壳体1内,且所述斯特林机2的中轴线C经过所述制冷风扇31、冷量交换器33、冷端适配器34、散热风机6的中心,且与安装于其外的壳体1的中轴线相重合,这些部件均设置在中轴线上可减少杠杆造成的摇摆效应,使得装置的稳定性好。请再次参阅图2和图3,所述斯特林机2上围绕中轴线C设置有多组旋转对称的橡胶柱23,橡胶柱23可起到减震作用。所述壳体1上对应设有多组螺钉孔1110,所述壳体1上开设有螺钉孔1110的区域为平面区域。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为长方体状,包括相互盖合的上壳11和下壳12,上壳11和下壳12分别具有两个长侧边角,所述螺钉孔1110开设在所述长方体的四个长侧壁上;或者,所述长方体的四个侧向棱边中部的部分区域内凹形成呈平面的安装平台111,所述螺钉孔1110开设在所述安装平台111上,其用于悬挂安装斯特林机2。打螺钉处为平面,使得斯特林机2的安装更加平稳;螺钉设置在安装平台111处,螺钉的螺钉头不会凸出安装平台111,不易受到碰撞而松动或损坏。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12,其为另一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在于,实施例一中的冷量交换器33倾斜于斯特林机2的中轴线安装;而本实施例中,所述冷量交换器33垂直于斯特林机2的中轴线安装,其前后两端部均位于制冷腔101内。
具体的,所述导风板32所在平面与所述斯特林机2的中轴线的垂直平面相平行。即在制冷设备横装的情况下,导风板32呈竖直设置;在制冷设备竖装的情况下,导风板32则是呈水平设置。导风板32所在平面与所述斯特林机2的中轴线的垂直平面相平行,使得制冷设备的整机稳定性较好,抗震性能好。惟在竖装的情况下,导流冷凝水的效果有所欠缺,因而本实施例提供的制冷设备以横装为佳。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10和图1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并联式斯特林制冷系统,其包括多个并联连接的制冷设备。每个制冷设备相对于该并联式斯特林制冷系统而言为一个子单元10。每一子单元10可独立控制,或者是多个子单元10共同控制。所述多个子单元10通过多个连接片7连接,并打螺钉固定。当多个子单元10并排连接时,其以侧面相互贴靠而并排,此时侧面的散热风孔103相互贴靠重叠,成为多个子单元10的散热气流连通的共用风孔。
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13到图15,其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图示。其在实施例三的并联式斯特林制冷系统的基础上,又增设有引风装置。
具体的,所述制冷腔101的外侧连接有引风装置,该引风装置包括引风罩9和制冷风扇31,引风罩9和制冷腔101连通,制冷风扇31安装在引风罩9上以驱动换冷空气由进风区1011向出风区1012流动。所述冷量导出装置(即冷端适配器34和冷量交换器33)位于在进风区1011内,所述引风罩9与进风区1011对接以将二者连通,且所述出风区1012位于引风罩9的外侧。进一步的,所述引风罩9包括板体91和罩体92,罩体92上设有折板93,折板93伸入所述制冷腔内,以将制冷腔分割为进风区1011和出风区1012,此处的折板93即为导风板。所述罩体92对应制冷风扇31处开设有风口,该风口处还设有风口挡板311,以在制冷设备不工作时遮蔽风口。进一步的,所述引风罩9与制冷设备的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多个并联连接的制冷设备的制冷腔相互间并排设置,且均与引风罩9连通。
本实施例中,制冷风扇31位于进风区1011一侧,即制冷风扇31以向内吸风的方式将外界空气吸入制冷腔101内,因此流经制冷风扇31的气流是制冷前的气流,不致于使得制冷风扇31长期工作在低温而冻住或是影响使用寿命。当然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将制冷风扇31设置在出风区一侧。例如本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制冷风扇31配置为向外吹风的风扇,此时则是从图15中的标号1012结构处进风,从标号1011结构处出风,也即,进出风方向发生了变化。
通过以上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由导风板32将制冷腔101分割为进风区1011和出风区1012,使得进风口和出风口相邻设置,由制冷风扇31强制换冷空气流经冷量导出装置实现制冷,其体积较小,便于携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1)
1.一种便携式制冷设备,包括壳体和斯特林机,所述壳体包括制冷腔和散热腔,所述斯特林机的冷端被配置在制冷腔内,其热端被配置在散热腔内,且制冷腔和散热腔相互隔离;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腔内配置有:
用于由冷端导出冷量的冷量导出装置;
用于将制冷腔分割为进风区和出风区的导风板,该进风区和出风区相互连通且分设于导风板的两侧;
用于强制换冷空气由进风区向出风区流动的制冷风扇;
所述冷量导出装置和斯特林机的冷端紧固连接,且二者配置于导风板的同一侧;
所述导风板包括进风隔板和用于防止进风和出风相混合的前端部,所述前端部设于进风隔板的一端且伸出于制冷腔外,所述前端部相对进风隔板朝向于出风区方向弯折以使换冷空气的出风方向倾斜于进风方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斯特林机通过弹性悬挂结构安装在壳体内,且斯特林机的中轴线和壳体的中轴线重合。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上开设有连通进风区和出风区的通风孔,所述制冷风扇固定在导风板上,并正对通风孔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量导出装置包括冷端适配器和固定在该冷端适配器的冷量交换器,所述导风板固定安装在冷量交换器上,且所述制冷风扇靠近冷量交换器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量交换器上具有多个相互平行的翅片,相邻翅片间形成供空气流通的换冷风道,所述导风板上具有封闭换冷风道后侧端部的挡板部以使换冷空气在该换冷风道和通风孔间流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量交换器垂直于斯特林机的中轴线安装或者倾斜于斯特林机的中轴线安装,且其前后两端部均位于制冷腔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腔的腔壁设置有EPS发泡胶制成的保冷罩,且其前侧具有一开孔,所述冷量导出装置和导风板均由该开孔装入制冷腔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位于前述开孔处设置有环形限位棱边,且该限位棱边的外侧设置有密封垫。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冷罩的底壁上具有供液体流出制冷腔的导流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携式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冷罩的底壁上相对于导流面的另一侧具有用于增加底壁厚度的补强部。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冷罩上具有供多根连接导线并排穿过侧壁的穿线孔。
12.如权利要求7或11所述的便携式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冷罩的侧壁外侧面具有供多根连接导线并排嵌入的过线槽,该过线槽沿该侧壁的外侧面延伸。
1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冷罩包括前罩部和后罩部,所述前罩部和后罩部之间设置有防止冷量泄露的密封件。
14.如权利要求1或2或6或7所述的便携式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腔内配置有:
用于由热端导出热量的热量导出器;
用于强制热空气流出散热腔的散热风扇;
所述散热风扇位于散热腔的底部,热量导出器位于散热腔的上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便携式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扇、热量导出器和斯特林机三者的中轴线重合。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便携式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长方体形,其具有顶面、底面和四个侧面,所述散热腔的进风口位于热量导出器的上方,且该进风口设置于四个侧面中的三个上,其另一侧面为安装面。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便携式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四个侧向棱边中部各具有一个向内凹进的安装平台,其用于悬挂安装斯特林机。
18.一种并联式斯特林制冷系统,其包括多个并联连接的制冷设备,该制冷设备包括壳体和斯特林机,所述壳体包括制冷腔和散热腔,所述斯特林机的冷端被配置在制冷腔内,其热端被配置在散热腔内,且制冷腔和散热腔相互隔离;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腔的内侧设置有导风板和冷量导出装置,所述导风板将制冷腔分割为进风区和出风区,该进风区和出风区相互连通且分设于导风板的两侧,所述冷量导出装置和斯特林机的冷端紧固连接,且两者被配置于导风板的同一侧;
所述制冷腔的外侧连接有引风装置,该引风装置包括引风罩和制冷风扇,该引风罩和制冷腔连通,该制冷风扇安装在引风罩上以驱动换冷空气由进风区向出风区流动;
所述多个并联连接的制冷设备的制冷腔相互间并排设置,且均与引风罩连通。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并联式斯特林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量导出装置位于在进风区内,所述引风罩与进风区对接以将二者连通,且所述出风区位于引风罩的外侧。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并联式斯特林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罩与制冷设备的壳体固定连接。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并联式斯特林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并联连接的制冷设备的壳体之间通过连接片连接,该连接片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制冷设备的壳体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944664.6A CN112577234B (zh) | 2019-09-30 | 2019-09-30 | 一种便携式制冷设备及并联式斯特林制冷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944664.6A CN112577234B (zh) | 2019-09-30 | 2019-09-30 | 一种便携式制冷设备及并联式斯特林制冷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577234A CN112577234A (zh) | 2021-03-30 |
CN112577234B true CN112577234B (zh) | 2022-07-15 |
Family
ID=751173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944664.6A Active CN112577234B (zh) | 2019-09-30 | 2019-09-30 | 一种便携式制冷设备及并联式斯特林制冷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577234B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59298A (zh) * | 2006-11-24 | 2007-05-09 |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 一种可作为低温冰箱冷源的斯特林制冷机 |
CN204947833U (zh) * | 2015-08-19 | 2016-01-06 | 大连弘大特种风机有限公司 | 一种电机冷却器系统 |
CN205014669U (zh) * | 2015-09-29 | 2016-02-03 | 宁波荣捷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斯特林制冷机的冷量导出系统 |
CN108454347A (zh) * | 2017-10-31 | 2018-08-28 | 山东中科万隆电声科技有限公司 | 风冷式斯特林驻车空调 |
CN108488910A (zh) * | 2018-03-20 | 2018-09-04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751963B2 (en) * | 2002-09-24 | 2004-06-22 | The Coleman Company, Inc. | Portable insulated container with refrigeration |
-
2019
- 2019-09-30 CN CN201910944664.6A patent/CN11257723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59298A (zh) * | 2006-11-24 | 2007-05-09 |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 一种可作为低温冰箱冷源的斯特林制冷机 |
CN204947833U (zh) * | 2015-08-19 | 2016-01-06 | 大连弘大特种风机有限公司 | 一种电机冷却器系统 |
CN205014669U (zh) * | 2015-09-29 | 2016-02-03 | 宁波荣捷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斯特林制冷机的冷量导出系统 |
CN108454347A (zh) * | 2017-10-31 | 2018-08-28 | 山东中科万隆电声科技有限公司 | 风冷式斯特林驻车空调 |
CN108488910A (zh) * | 2018-03-20 | 2018-09-04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577234A (zh) | 2021-03-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931541B (zh) | 空调器室外机 | |
JP2010123298A (ja) | 車両用バッテリー冷却システム | |
KR20070086899A (ko) | 공기 조화 장치의 실외 유닛 | |
CN104266281A (zh) | 桌面空调 | |
KR20230068815A (ko) | 차량용 통합 열관리 시스템의 냉매모듈 | |
JP2004156814A (ja) | 室外ユニットの電装品箱 | |
CN112577234B (zh) | 一种便携式制冷设备及并联式斯特林制冷系统 | |
KR20020085786A (ko) | 냉장고 | |
CN211854516U (zh) | 一种便携式制冷设备及斯特林制冷系统 | |
CN218379662U (zh) | 空调装置 | |
EP4382819A1 (en) | Electric control box, air conditioner outdoor unit, and air conditioner | |
JP4087086B2 (ja) | 冷蔵庫 | |
CN215412220U (zh) | 电控盒、空调外机及空调器 | |
CN215187657U (zh) | 电控盒装置及空调器 | |
JP5423322B2 (ja) |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 |
KR102174363B1 (ko) | 분리타입 직교류 슬림형 냉각모듈 | |
CN112324576B (zh) | 散热装置 | |
EP4181641A1 (en) | Heat exchange module and cabinet | |
CN221763679U (zh) |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 |
CN218379841U (zh) | 空调装置 | |
CN220730736U (zh) | 一种计算机机箱的隔开式结构 | |
CN218379840U (zh) | 空调装置 | |
CN220653824U (zh) | 一种具有防水散热功能的机箱结构 | |
CN221763677U (zh) |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 |
WO2023187931A1 (ja) | 熱交換装置および冷却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