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68786A - 工业吸尘器 - Google Patents

工业吸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68786A
CN112568786A CN202011069576.5A CN202011069576A CN112568786A CN 112568786 A CN112568786 A CN 112568786A CN 202011069576 A CN202011069576 A CN 202011069576A CN 112568786 A CN112568786 A CN 1125687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separation device
vacuum cleaner
industrial
dirt c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6957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士松
毋宏兵
钟红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5687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68786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7/00Suction cleaners adapted for additional purposes; Tables with suction openings for cleaning purposes; Containers for cleaning articles by suction; Suction cleaners adapted to cleaning of brushes; Suction cleaners adapted to taking-up liqui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10Filters; Dust separators; Dust removal; Automatic exchange of fil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9/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uction cleaners, e.g. mechanical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uction or for effecting pulsating action; S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suction cleaners or parts thereof; Carrying-vehic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tion cleaners
    • A47L9/10Filters; Dust separators; Dust removal; Automatic exchange of filters
    • A47L9/16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cyclones or other devices with centrifugal a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4CENTRIFUGAL APPARATUS OR MACHINES FOR CARRYING-OUT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 B04CAPPARATUS USING FREE VORTEX FLOW, e.g. CYCLONES
    • B04C5/00Apparatus in which the axial direction of the vortex is reversed
    • B04C5/24Multiple arrangement thereof
    • B04C5/26Multiple arrangement thereof for series flow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5/0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f air flow or gas flow
    • B08B5/04Cleaning by suction, with or without auxiliary a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55/00Safety devic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machines; Accessories fitted to grinding or polishing machines for keeping tools or parts of the machine in good working condition
    • B24B55/06Dust extraction equipment on grinding or polishing mach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ilters For Electric Vacuum Clea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业吸尘器,该工业吸尘器包括吸尘导管;用于自所述吸尘导管吸入空气而产生气流的气流发生装置,所述气流发生装置包括电机、由所述电机驱动的风扇;一级分离装置,包括尘桶,所述尘桶包括侧壁及由所述侧壁形成的收容腔,所述收容腔与所述吸尘导管连通;连接通道,包括入口和出口,其中所述入口与所述收容腔连通;二级分离装置,所述二级分离装置连通所述出口和所述气流发生装置。本发明的工业吸尘器中一级、二级分离装置之间设有连接通道,避免在一级、二级分离装置之间形成堵塞,使得工业吸尘器可以持续大吸力的吸尘,提高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工业吸尘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吸尘器。
背景技术
工业吸尘器通常用于收集大面积产生灰尘的场地;或者直接连接到产尘工具的出灰口,如打磨机、砂光机、开槽机等;或者加工金属、塑料或其他的混凝土或石头等材料。在这些吸尘器中,通常包括灰尘收集桶、产生气流的电机和风扇、布基袋式分离过滤装置、电源开关和具有插头的电源线等等。电机和风扇产生真空,载有灰尘的空气通过吸尘管进入灰尘收集桶并流向袋式分离过滤装置,其中大部分灰尘可在此与气流分离并下落至灰尘收集桶中;少部分灰尘还会跟随气流进入后级的圆柱形纸基过滤器(海帕),但有些会被纸基过滤器再次过滤而下落至袋式分离过滤装置中;最后,气流流至风扇处,清洁的空气从风扇处的出口排出。
在操作过程中,灰尘颗粒聚集在布基袋式过滤器的外表面上。由于工作场地灰尘较多,而类似混凝土类的灰尘湿度大、较重,因此极易堵塞过滤器,从而限制空气流动,使吸尘器无法正常持续工作。从而必须频繁手动清洁过滤器的表面或更换新的过滤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持续大吸力、抗堵塞的工业吸尘器。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工业吸尘器,所述工业吸尘器包括:吸尘导管;气流发生装置,用于自所述吸尘导管吸入空气而产生气流,所述气流发生装置包括电机、由所述电机驱动的风扇;一级分离装置,包括尘桶,所述尘桶包括收容腔,所述收容腔与所述吸尘导管连通;连接通道,包括入口和出口,其中所述入口与所述收容腔连通;二级分离装置,所述二级分离装置连通所述出口和所述气流发生装置。
本发明的工业吸尘器,在一级、二级分离装置之间设有连接通道,避免在一级、二级分离装置之间形成堵塞,使得工业吸尘器可以持续大吸力的吸尘,提高了工作效率。
优选的,所述尘桶的内径的范围为200mm~500mm。
优选的,所述尘桶的内径的范围为250mm~400mm。
优选的,所述工业吸尘器具有额定功率P,所述尘桶的内径与所述额定功率P的比例范围为0.133~0.625mm/W。
优选的,所述工业吸尘器具有额定功率P,所述尘桶的内径与所述额定功率P的比例范围为0.167~0.5mm/W。
优选的,所述二级分离装置设有用于收集灰尘的尘杯,所述尘桶的有效体积与所述尘杯的有效体积之比的范围为6~12。
优选的,所述二级分离装置设有用于收集灰尘的尘杯,所述尘桶的有效体积与所述尘杯的有效体积之比的范围为7~11。
优选的,所述二级分离装置设有用于收集灰尘的尘杯,所述尘桶的有效体积的范围为10L~30L;所述尘杯的有效体积的范围为1L~4L。
优选的,所述电机和所述二级分离装置至少之一的至少部分伸入所述收容腔内。
优选的,所述工业吸尘器还设有与所述尘桶可拆卸连接的安装座,所述气流发生装置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
优选的,所述安装座设有收容在收容腔内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至少部分收容所述电机。
优选的,所述容纳腔至少部分收容所述二级分离装置。
优选的,所述二级分离装置设有伸入所述收容腔内的尘杯,所述尘杯包括周壁,其中所述周壁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周壁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周壁活动连接的密封盖。
优选的,所述二级分离装置设有伸入所述收容腔内的尘杯,所述尘桶内设有支架,所述尘杯通过支架与所述尘桶连接,且所述尘杯的倒灰口与所述尘桶的倒灰口朝向一样。
优选的,所述二级分离装置包括二级分离器,所述二级分离器包括分离部、与所述分离部连接的端盖,所述分离部包括多个分离本体,所述每个分离本体设有贯通所述本体的内腔,所述内腔的一端的侧壁上开设有进灰口,所述内腔的另一端为出灰口,其中所述进灰口与所述一级分离装置连通,所述出灰口与所述尘杯连通;所述端盖上设有与所述气流发生装置连通的出风管,所述出风管位于所述内腔中。
优选的,所述多个分离本体的数量是6~12。优选的,所述多个分离本体的数量是8个。
优选的,所述分离本体的直径范围是20~40mm。优选的,所述分离本体的直径是30mm。
优选的,所述出风管直径范围10~20mm。优选的,所述出风管直径是15mm。
优选的,所述端盖和所述分离部可拆卸的连接所述二级分离装置包括与所述出口连通的进风口部分、与所述气流发生装置连通的出风口部分、连通进风口部分和出风口部分的二级分离器、与所述二级分离器连通的尘杯。
优选的,所述分离部设有进灰腔,所述进灰腔连通所述进灰口和所述进风口部分。
优选的,所述端盖上设有出风腔,所述出风腔连通所述出风管和所述出风口部分。优选的,所述入口不低于所述尘杯的下表面。优选的,所述尘杯位于所述收容腔内。
优选的,所述二级分离装置包括与所述出口连通的进风口部分、与所述气流发生装置连通的出风口部分、连通进风口部分和出风口部分的二级分离器、与所述二级分离器连通的尘杯。
优选的,所述连接通道可拆卸地与所述安装座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座上还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连通所述连接通道和所述二级分离装置。
优选的,所述尘杯具有收集灰尘的下底面;所述尘桶具有收集灰尘的下底面,其中所述高于所述尘桶的下底面。
优选的,所述分离部设有进灰腔,所述进灰腔连通所述进灰口和所述进风口部分。
优选的,所述端盖上设有出风腔,所述出风腔连通所述出风管和所述出风口部分。
优选的,所述端盖和所述分离部之间设有密封件。
优选的,所述尘杯包括圆锥形外周面。优选的,所述连接通道穿过所述尘杯。
优选的,所述二级分离器的轴线与所述电机的轴线平行设置。
优选的,所述二级分离装置包括二级分离器,所述二级分离器包括收容在所述收容腔内的多个分离本体,在所述多个分离本体的外周围设有隔离罩,所述隔离罩的外周面至少部分为圆形。
优选的,所述隔离罩为所述尘杯。优选的,所述隔离罩为所述安装座。
优选的,所述工业吸尘器还包括三级分离装置,所述电机具有电机轴线,其中所述一级分离装置的中心线、所述二级分离装置的轴线、三级分离装置的中心线及所述电机轴线重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工业吸尘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工业吸尘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图1所示工业吸尘器的安装座的立体图。
图4为图3所示安装座的另一个角度立体图。
图5为图1所示工业吸尘器的剖视图。
图6为图1所示工业吸尘器的二级分离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7为图6所示的二级分离装置进一步的立体分解图。
图8为图1所示工业吸尘器的安装座从尘桶上取下的示意图,其中去掉部分尘桶。
图9为尘杯的另一种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10和图11为尘杯的另一种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和立体分解图。
图1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的工业吸尘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13为图12所示工业吸尘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14和图15为图12所示工业吸尘器的二级、三级分离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16为图12所示工业吸尘器的剖视图。
图17为图12所示工业吸尘器的固定座的立体示意图。
图18为图12所示工业吸尘器的部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
请参见图1和图2,工业吸尘器100包括气流发生装置30、与气流发生装置30连通的分离装置32、用于收集灰尘的尘桶34。尘桶34的下部可以安装在底座36上,在底座36的下方设置若干滚轮38,用于使吸尘器100能够很容易按照需求移动。尘桶34的上部可以设置保护罩40,保护罩40即可以覆盖在气流发生装置30用于保护气流发生装置30,又可以设置把手42,方便移动吸尘器100。本申请的工业吸尘器100仅是习惯性的命名,并不局限其使用场合,该工业吸尘器100可广泛应用于房间、车间等各种场合,进行清洁工作。
吸尘器100的主开关44可设置在保护罩40上,便于控制工业吸尘器100工作。在本实施方式中,工业吸尘器设有可与气流发生装置30电连接的电源线41,采用交流电源(市电)为工业吸尘器供电。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直流电源供电,如电池包、车载电瓶等。保护罩40上还设有插座43,可为其它机器提供电源。如可插接打磨机、开槽机等电动工具,如此当电动工具开始启动工作的同时就可以进行吸尘工作,非常方便。
尘桶34的上部包括由可拆卸的安装座50所封盖的开口52。在这里,开口52也是倒灰口,当尘桶34满尘后,可由开口52向外清理灰尘。安装座50可以经由任何常规方式(如一个或多个紧固机构51)来紧固到尘桶34上。可定义开口52所在平面为开口平面。可以理解,尘桶34与安装座50可以密封地配接。密封配合可以为通过形状配合实现的密封配合,即没有设置密封件而是直接通过尘桶34与安装座50的形状配合实现的密封。密封配合还可以为弹性配接,即尘桶34在安装座50之间设有密封件,通过该密封件的变形实现密封配接。通过设置密封件,当安装座50装配至尘桶34上后可以保证密封性,进而确保负压值(真空度)提高吸尘效率。
气流发生装置30设置在安装座50上。参见图2至图4所示,安装座50包括座体54、沿座体54向下延伸的本体56,其中座体54具有背向尘桶34的上表面58和沿上表面向下延伸的凸缘60、和上表面58背身设置的下表面。下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加强筋61,以增加座体54的强度和稳定性。凸缘60被设计成可装配在尘桶34的上部的外表面上,本体56伸入尘桶34内。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体56包括内壁64、与内壁64相连的底壁66、容纳腔68。其中容纳腔68可用于收容气流发生装置30。安装座50可以由适当的常规材料(例如塑料或金属)制成。
在本实施例中,吸尘导管70设置在安装座50上。具体的,吸尘导管70设置在安装座50的上表面58上,可与吸尘软管或喷嘴等相连,用于抽吸灰尘。在这里,灰尘仅是习惯性的命名,不代表吸尘器仅可以收集尘土。为了表述简便本实施方式中的灰尘为待清理的任何污物,如在打磨墙体时产生的粉尘、木料加工产生的木屑等等。当然,吸尘导管70也可以设置在尘桶34上。
气流发生装置30通过在吸尘导管70形成吸力以及在排气口形成排出力,从而产生清洁操作所需的抽吸气流。结合图2、图3和图5,气流发生装置30包括电机72、由电机72驱动的风扇74,其中电机72围绕电机轴线X可旋转地设置在电机壳体76内。尘桶34沿中心线延伸,电机轴线X平行于尘桶34的中心线。
电机壳体76可拆卸地固定在安装座50上并且可以与安装座50一起被取下。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电机壳体76可通过紧固元件(如螺钉)连接至安装座50的底壁66上。当然,电机壳体76也可以与安装座50一体地构成。在这里,一体地构成可以理解为材料锁合地连接,如通过焊接、粘接又或一体成型,如通过一个铸件制造等。
排气口78设置在电机壳体76上,且与风扇74对应。排气口78可以是格栅形式,也可以在排气口处安装与排气口连通的排气格栅。
气流发生装置30至少部分收容于容纳腔68中,即至少部分伸入尘桶34内。如此设计,有利于提高减振效果和减少噪音。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电机72至少部分伸入尘桶34内;或是电机72在其轴线X方向上的长度超过一半伸入尘桶34内,即电机72在其轴线X方向上的长度超过一半以上位于开口平面之下。
参见图2、图5,在本发明中,分离装置32至少设有两级分离装置,包括一级分离装置80和二级分离装置82。而为了避免因由灰尘阻塞进而导致气流减小的问题,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一级分离装置80中则不设计滤网式过滤器。具体的,一级分离装置80包括一级分离器,在本实施例中,则采用尘桶34作为一级分离器。尘桶34包括侧壁84、收容腔86和下底面109。其中侧壁84的内表面和下底面109的上表面形成收容腔86,收容腔86与吸尘导管70连通,起到分离灰尘的作用,同时又可以用于收集灰尘。
侧壁84的外表面的形状可以多种多样,并不局限于完整的圆柱形或圆锥形。而侧壁84的内表面至少部分是圆形,具体的,侧壁可以是至少部分是圆柱形,也可以至少部分是圆锥形。吸尘导管70在与侧壁84大体呈切向的方向上将带有灰尘的气流带进一级分离器的内部,以便在一级分离器的内部建立旋转气涡流。这种旋转气涡流在尘桶34内由顶壁向下大体呈螺旋运动。在一级分离器中的旋转气流产生离心分离力将大质量的粉尘与小质量的干净空气分离,用于清除吸入气流中所夹带的大部分灰尘,并促使灰尘沉积在尘桶34的下底面109。
本发明的吸尘器较为常见的使用环境是装修类的工程环境,特别适用于墙体粉刷前的打磨使用。经过分析可知,打磨产生的粉尘的直径小于0.2微米占比是15%左右;而粉尘的直径大于0.3微米的占比是70%以上。而本发明采用尘桶34作为一级分离器,主要用于分离大于0.2微米的粉尘。因此一级分离器的分离效率会影响到整机的性能。
通常吸尘器整机分离效率在95%左右,而一级分离器的分离效率则在65%以上,甚至达到80%左右。而如果一级分离效率低,则进入下游分离器(如二级分离器)的灰尘大量增加,导致下游分离器(如二级分离器)来不及分离,灰尘就会排出;或发生堵塞现象,使机器不能正常工作。
而一级分离器的内径将会影响到分离效率。如果对于内径过小,如小于200mm,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想法是:分离器的内径小,在分离器内部的涡流角速度相对升高,高角速度可以产生更大的离心分离力,以分离较多的灰尘,分离效率高。但事实并非如此,在一级分离器内部的涡流角速度相对升高,反而不利于灰尘沉积在尘桶34内;甚至还会带动已沉积在尘桶34内的灰尘进入下游分离器,使分离效率降低。同时,内径小的尘桶34容量也小,不足以满足工程需求。
如果对于内径过大,如大于500mm,在一级分离器的内部的涡流角速度相对降低,离心分离力小,不利于灰尘沉积,一级分离器的分离效率降低;那么进入下游分离器的含尘量升高,则会导致下游的分离器(如二级分离器)来不及分离就会排出;或发生堵塞现象,使机器不能正常工作,影响整机的性能。
在本实施方式中,尘桶34的内径的范围是200mm~500mm,也就是说一级分离器的内径的范围是200mm~500mm;或是尘桶内周长的范围是628mm~1570mm。在这里,如果尘桶是圆锥形,同内径范围指的是最大处的内径的范围。可替换的实施例中,尘桶34的内径的范围是250mm~400mm,也就是说一级分离器的内径的范围是250mm~400。一级分离器的内径还可以是300mm、350mm等。
为了进一步提高分离效率,较佳地选择了一级分离器的内径与吸尘器的额定功率P的比例。如果吸尘器的额定功率P很高,一级分离器的内径过小,在一级分离器的内部的涡流速度相对升高,反而不利于灰尘沉积在尘桶34内;甚至还会带动已沉积在尘桶34内的灰尘进入下游分离器,导致分离效率低。如果吸尘器的额定功率P较低,而一级分离器的内径较大,在一级分离器的内部的涡流速度就会较低,那么灰尘并未能分离出来沉积到尘桶34内,而被带入下游分离器,不利于提高一级分离器的分离效率。
对于吸尘器来讲,额定功率P一般在800W~1500W。为了提高整机的性能,较佳地选择了一级分离器的内径与吸尘器的额定功率P的比例范围为0.133~0.625mm/W。可替换的实施例中,一级分离器的内径与吸尘器的额定功率P的比例范围为0.167~0.5mm/W。可替换的实施例中,一级分离器的内径与吸尘器的额定功率P的比例为0.3mm/W。也说是说,较佳的选择了一级分离器的内径相对于额定功率P的比例,使得分离效率高,且不易堵塞,进而可以持续大吸力的吸尘。
尘桶34可以使用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制成,能够在不打开安装座50的情况下,透过侧壁84直接观察到尘桶内的灰尘收集情况,判断是否需要倾倒灰尘。
继续参照图2和5,二级分离装置82通过连接通道88与一级分离装置80连通。连接通道88具有大体上的圆柱形部分,包括与收容腔86连通的入口90、与二级分离装置82连通的出口92、及连通入口90和出口92的封闭的管道。也说是,在这里,尘桶34的收容腔86至二级分离装置82之间无需设置海帕类易堵塞过滤器。而是通过连接通道88直接连通,如此设计,避免在一级、二级分离装置80和82之间形成堵塞,使得工业吸尘器可以持续大吸力的吸尘。当然,入口90可以设置不易堵塞的格栅式滤网,用于防止吸入大面积的纸屑类灰尘,造成堵塞。
安装座50的底壁66上设有通孔94。连接通道88与安装座50的底壁66连接,且连接通道88的出口92与通孔94连通。当然,连接通道88也可以穿过通孔94,与二级分离装置82连通;或是二级分离装置82的进风口部分穿过通孔94与连接通道88的出口92连通。
连接通道88可以固定或可拆卸的连接在安装座50上,且位于在尘桶34的收容腔86内。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通道88具有与尘桶34的中心线重合的轴线。当然,连接通道88也可以具有与尘桶的纵向轴线相偏离的轴线,如弯曲的轴线,进而可以改变入口90的位置。
而连接通道88的圆柱形部分可以具有可变尺寸,如,圆柱形部分可以包括递减的横截面面积。
可以理解,连接通道88、通孔94及二级分离装置82之间可以通过形状配合实现的密封配合,也可以通过设置密封件密封配合。进而保证由收容腔86至二级分离装置82的气道上的密封效果。
继续参见图5,连接通道88与收容腔86连通的一端设有向外凸伸入收容腔86的镂空的支撑架87,支撑架87内设有可封闭通道入口的浮球89。浮球89在气流的流动路径上位于二级分离装置82的上游,即气流先经过浮球89所在位置再经过连接通道88流至二级分离装置82。通过设置浮球89,当吸尘器吸液体时,当水位到达一定的高度,即浮球89所在位置,浮球89会随着水位的升高而向上运动,当水位达到预警时,浮球89会堵住连接通道88的入口90,使得气流无法进行正常的流通,此时用户可以通过气流的变化知道水满;也可以通过电控设置,当浮球89堵住连接通道88时,通过检测气流的变化启动预警鸣笛以提醒用户水满,此处的水满,不仅仅指代纯液体的水,也可以指代含有灰尘的泥水等流动的灰尘。
请参见图6,在本实施方式中,二级分离装置82包括与出口92连通的进风口部分96、与气流发生装置30连通的出风口部分98、连通进风口部分96和出风口部分98的二级分离器99、与二级分离器99连通用于收容灰尘的尘杯102。
请参见图6和图7,二级分离器99为多个锥形旋风分离器并联组成,包括分离部103和与分离部连接的端盖104,进风口部分96与分离部103连通,出风口部分98与端盖104连通。在本实施例中,端盖104和分离部103可拆卸地连接,便于进行清洁内部结构。在端盖104和分离部103之间设有密封件106,通过该密封件106的变形实现密封配接。如此设计,拆卸、维修方便,且也可以提供很好的密封空间。
端盖104包括上盖108和下盖110,其中上盖108和下盖110共同形成与出风口部分98连通的出风腔112。上盖108和下盖110之间设有密封件106,通过该密封件106的变形实现两者之间的密封,可以通过紧固件将两者连接在一起。
在本实施例中,出风口部分98包括一根与出风腔112连通的管道;当然,出风口部分98也可以包括至少2个与出风腔112连通的管道,进而提高吸尘效率。
分离部103包括多个分离本体118,每个分离本体118设有贯通本体118的内腔120,内腔120的一端的侧壁上开设有进灰口122,内腔120的另一端为出灰口124,其中进灰口122与进风口部分96连通,出灰口124与尘杯102连通,由二级分离器99分离后的灰尘通过出灰口124排至尘杯102。端盖104上设有与出风口部分连通的出风管114,出风管114位于内腔120中。
多个出风管114位于下盖110的底壁上。每个出风管114具有大体上圆柱形的形状并从底壁向下突出。出风管114将从二级分离器99排出的清洁空气通过出风腔112引向气流发生装置30。
在本实施例中,分离本体118为圆锥形。当然,分离本体也并非局限于圆锥形,其可以是圆柱体。多个锥形的分离本体118排列在二级分离器99的轴线Y的周围,可角度地排列或对称排列在二级分离器99的轴线Y的周围。二级分离器99的轴线Y与电机轴线X平行设置(如图5所示)。在平行于电机轴线X的方向上,二级分离器99和电机72至少部分重叠。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平行于电机轴线X的方向上,电机72约一半以上的长度与二级分离器99重叠。如此设计,使得结构更加紧凑。而且与气流发生装置30连通的出风口部分98基本于气流发生装置30的气流入口几乎平齐,如此有利于气流的流通。
多个分离本体118的数量可以是6~12,可以是8个;或10个。数量过少,如小于6个,则会导致参与分离的锥体数量不足,导致分离量不足,粉尘堵塞;数量过多,也会导致过风面积增大,降低气流速度,进而降低分离效率,这些均不利于提升分离效率。
而分离本体118的直径范围是20~40mm,最优30mm。出风管114直径范围10~20mm,最优15mm。因为直径取小的话,离心半径小,分离容量变小,易堵塞;直径大的话,因过风面积增大,在电机功率不充的情况下,风速下降,导致角速度下降,也导致离心力下降。而离心力变小则会影响分离效率。
分离部103上设有阻隔件126,阻隔件126将端盖104和分离部103隔开,将各个分离本体形成相对独立的空间。阻隔件126抵靠着分离部103的上表面125上方和凸缘127的内径,以限定出从进气口部分96到各个分离本体118的空气通道,即进灰腔128。再由进灰腔128流至各个进灰口122。阻隔件126通过固定板111固定在分离部103上。阻隔件126上设有供出风管114穿过的孔,而孔和出风管114紧密配合,形成相对密封的空间。
连接通道88将部分得到清洁的空气引入进灰腔128,再大体上呈切线地引向每个分离本体118的进灰口122,引起涡流型旋流或回旋流。每个分离本体118分离的灰尘通过出灰口124被收集到尘杯102内。因而,尘杯102和尘桶34完全相互分离,使得其中一个中的气流不会影响另一个中的气流。这样进一步提高了吸尘器的尘土收集效率。
结合图2、图3和图6,二级分离装置82的至少一部分安装在安装座50上。通过安装座50支承并可以与安装座50一起被取下,这样使二级分离装置82很方便进行清理、维修。在所示实施方式中,多个分离本体118中至少两个分离本体118的外表面设有连接凸耳130,通过紧固元件(如螺钉)穿过连接凸耳130连接至安装座50的底壁66上。底壁66上还设有多个与分离本体118相匹配的锥形腔132,用于收容分离本体118设有出灰口124的另一端。分离本体118和锥形腔132之间还设有密封结构,提高了二级分离装置82的密封效果。
同样,进风口部分96也设有连接凸耳134,通过紧固元件(如螺钉)穿过连接凸耳134连接至安装座50的底壁66上。
二级分离装置82至少部分收容于容纳腔68中,且在气流产生装置30的旁侧以圆弧状排布,电机壳体76可至少部分容纳在圆弧状的开口处,如此设计,使得结构更加紧凑。
同时,可参见图5,二级分离装置82至少部分伸入尘桶34内。如此设计,有利于提高减振效果和减少噪音。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分离部103至少部分伸入尘桶34内。当然,分离部103也可都伸入尘桶34内,即分离部103最高处不高于开口平面设置,均位于开口平面之下。
在本实施方式中,分离部103包括多个分离本体118,如果将多个分离本体118直接设置在尘桶34的收容腔86内,由于分离本体118均为独自的个体,其多个锥形将组成不规则的外壁会导致流径尘桶34内的气流紊乱,影响作为一级分离器的尘桶34的分离效率。因此,在二级分离器99的外周围设有隔离罩,则可以避免因多个分离本体118暴露于尘桶34内,构成不光滑表面,而超成气流紊乱。隔离罩的外周面至少部分为圆形,其作用是引导气流的流动。在本实施方式中,隔离罩为安装座50的内壁64,内壁64具有至少为圆形的外周面。当然,隔离罩也可以为尘杯102,也就是说,包围或环绕着多个分离本体118的尘杯102也可以起到避免导致流径尘桶34内的气流紊乱的作用。或隔离罩也可以是安装座50和尘杯102共同形成。
参照图8,包围或环绕着多个分离本体118的尘杯102包括周壁136和底壁138。尘杯102还设有倒灰口142。尘杯102即可以安装在安装座50上,也可以安装在尘桶34上。根据安装的位置不同,则倒灰口设置的位置也有所区别。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尘杯102与尘桶34连接。如此,倒灰口142设置的朝向与尘桶34的倒灰口52朝向一样,面向安装座50。具体的,尘桶34内设有支架140。该支架140可由尘桶34的下底面109向上延伸,尘杯102的底壁138与支架140连接,使得尘杯102的倒灰口142和尘桶34的倒灰口52朝向一样,均朝着安装座50的座体54方向。如此,将安装座50拆卸后,就可以将尘桶34和尘杯102内的灰尘同时处理掉,省去分别倒灰的麻烦。
尘杯102可以使用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制成,如此可以直接观察到尘杯102内的灰尘收集情况,判断是否需要倾倒灰尘。
当然,在这里,尘杯102与安装座50之间易于拆卸且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尘杯102的周壁136靠近安装座50的上端外径与安装座50的底壁66的外径相适配,密封件(未示出)可以绕安装座50的底壁66装配以在底壁66与周壁136之间形成密封。如此,即易于拆卸,且密封效果好。
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尘杯102具有圆锥形的外表面,且沿远离安装座的方向上,横截面越来越小。而尘杯102的形状并不一定局限于圆锥形,可以是圆柱,也可以是其它规则形状。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连接通道88穿过尘杯102,其具有与尘杯102的轴线相重合的中心线。当然,连接通道88也可以直接形成在尘杯102上。即由尘杯102的底壁138向上延伸出连接通道88,用于连通收容腔86和进风口部分96。
尘杯可以具有不同的形状和安装方式。请参见图9,尘杯的另一种结构,包围或环绕着多个锥形的分离本体118的尘杯102a则具有与分离部103适配的形状。尘杯102a外周面上设有供连接通道88a至少部分容纳的凹槽103a,且连接通道88a的入口90a更靠近安装座50设置。尘杯102a包括周壁136a、与周壁136a活动设置的密封盖160a。周壁136a靠近安装座50的一端通过紧固件(螺钉)连接在安装座50的本体56上;周壁136a的另一端为开口设置,以提供倾倒灰尘的倒灰口142a。密封盖160a活动连接在周壁136a,以便密封倒灰口142a。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密封盖160a的一端枢转连接在周壁136a上,另一端和周壁136a之间设有锁紧机构162a,通过该锁紧机构162a可将密封盖160a固定连接在周壁136a上,进而可以密封倒灰口142a。可以理解,在密封盖160a和周壁136a之间可以设置密封结构,以保证密封盖160a在不打开的时候,尘杯102a的密封效果。
可以理解的,锁紧机构162a的形式可以很多种。在本实施方式中,锁紧机构162a包括设置在周壁136a上的卡接部164a、设置在密封盖160a上的配合部166a,其中配合部166a上设有卡槽168a,卡接部164a一端设有供按压的按压端170a;另一端设有与卡槽168a配合的卡钩172a。卡钩172a和卡槽168a配合,可以将密封盖160a固定连接在周壁136a上,进而密封倒灰口142a;如需倒灰时,将安装座50取下,按压按压端170a,使得卡钩172a和卡槽168a脱开配合,进而使密封盖160a转动,露出倒灰口142a,就可以方便倒灰。
请参见图10和图11,尘杯的另一种结构。尘杯102b包括周壁136b、与周壁136a活动设置的密封盖160b。同样,周壁136b靠近安装座50的一端通过紧固件(螺钉)连接在安装座50的本体56上;周壁136b的另一端为开口设置,以提供倾倒灰尘的倒灰口142b。密封盖160b活动连接在周壁136b的另一端,以便密封倒灰口142b。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是,密封盖160b可以从周壁136b上取下,在密封盖160b和周壁136b之间设置有锁定机构180b。通过该锁定机构180b可将密封盖160b固定连接在周壁136b上,进而密封倒灰口142b。
可以理解的,锁定机构180b的形式可以很多种,在本实施方式中,锁定机构180b包括设置在周壁136b上的配合槽182b、设置在密封盖160b上的凸起184b,通过凸起184b与配合槽182b的旋转配合实现密封盖160b与周壁136b的相互固定。如需倒灰时,转动密封盖160b,使得凸起184b和配合槽182b脱开配合,取下密封盖160b,露出倒灰口142b,就可以方便倒灰。
在密封盖160b和周壁136b之间可以设置密封结构,以保证密封盖160b在不打开的时候,尘杯102b的密封效果。
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通道88b可连接在密封盖160b上,如此设计,可在密封盖160b取下的时,方便对连接通道88b进行维护。当然,连接通道88b和底壁66上的通孔94(未图示)之间设有密封结构,以保证密封效果。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连接通道88、88a、88b和尘杯102、102a、102b有不同的安装位置和安装方法,但较优选的,连接通道88、88a、88b的入口不低于尘杯102、102a、102b下表面。在这里,尘杯102、102a、102b下表面指的是尘杯102、102a、102b面向尘桶34的下底面109。
需要的话,可以设置三级分离器。在这里,可称为末级过滤器组件144,用于在含有任何污染物的排出气流排入大气的前对其进行过滤。请继续参见图5,末级过滤器组件144包括过滤器元件146,该过滤器元件146位于二级分离装置82的下游以及气流发生装置30的上游。末级过滤器组件144使来自二级分离装置82的较清洁空气流动集中,并引导较清洁空气穿过过滤器元件146,以对排出的气流中所残留的任何残留细尘进行过滤,并将清洁空气流汇入气流发生装置30的进气口(未示出)。
在本实施例中,可继续参见图2,过滤器元件146收容在过滤壳体148内,过滤壳体148与电机壳体76一体式构成。过滤壳体148上匹配设有可拆卸封罩150,过滤器元件146可以由封罩150支承并可以与其一起被取下。便于清理、维护过滤器元件146。当然,也可以设置与过滤壳体148可活动地封罩,如以铰接的方式连接,以提供清洁过滤器元件146的入口。
过滤器元件146可以是一级或多级。其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泡沫过滤器。这种泡沫过滤器可以是粗糙泡沫层和细泡沫层的复合组件。如果需要的话,这两个泡沫层可以通过常规装置相互固定。备选地或另外地,可以采用折叠过滤器(HAPA)。
工作时,请参见图5,通过相对于尘桶34的侧壁切向方向设置的吸尘导管70,夹带灰尘的空气进入一级分离装置80。空气随后绕收容腔86建立涡流,其中通过离心力使空气中夹带的许多颗粒和液体沿侧壁84的内表面行进并通过离心力脱离旋转气流。这些颗粒集中在尘桶34的下底面109上。然而,相对较轻的细小灰尘承受更小的离心力。因而,在尘桶34的底部附近循环的空气流中会包含细小灰尘。因此,可以在尘桶34内设置延伸到尘桶34的底部的阻挡件,循环的气流撞击阻挡件并阻止进一步旋转,由此,也会使空气中夹带的大部分细小灰尘落下。
部分得到清洁的空气穿过连接通道88的入口90行进,通过进灰腔128进入多个分离本体118。在那里,空气沿几个分离本体118的内腔120发生旋流或螺旋下降,以使残留细灰尘分离出来。此时得到双重清洁的空气穿过出风管114向上流动并进入出风腔112。在二级分离器中得到分离的细灰尘积聚在尘杯102、102a、102b内。清洁空气由各个出风管114流出并重新结合至出风腔112并通过出风口部分98进入末级过滤器组件144内,并穿过过滤器组件144而与气流发生装置30的进口流体连通。清洁后的空气通过电动壳体76上的排气口被排入大气。
继续参见图5,尘桶34和尘杯102被构造成彼此相互独立地相对密封结构。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排空灰尘,从尘桶34上拆下安装座50,可以同时倾斜尘桶34和尘杯102以排空其中的脏物。或是,从尘桶34上拆下安装座50,并将尘杯102a、102b中的脏物倒入尘桶34内,再倾倒尘桶34以排空其中的脏物。或是,从尘桶34上拆下安装座50,并分别倾倒尘桶34和尘杯102a、102b中的脏物。
一级分离装置80主要用于分离大于0.2微米的粉尘;二级分离装置82主要用于分离小于等于0.2微米的粉尘。而大多的碎屑或灰尘将在一级分离装置80中被分离出来,并被收集在尘桶34内。因而尘桶34所需要的有效体积较大,尘杯102、102a、102b所需要的有效体积相对较小。为了可以使尘桶34和尘杯102几乎或接近同时尘满,即尘桶34和尘杯102、102a、102b排空的频率相同,进而减少工业吸尘器的倒灰次数。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尘桶34的有效体积和尘杯102的有效体积之比范围为6~12。可替换的实施例中,尘桶34的有效体积和尘杯102的有效体积之比范围为7~11。可替换的实施例中,尘桶34的有效体积和尘杯102的有效体积之比还可以是8;9或10等。
在这里,有效体积指定的是吸尘器正常工作状态下,尘桶34或尘杯102最大装灰的体积。而如果吸尘器因装灰量大而发生堵塞或因来不及过滤喷灰而停止工作,则为非正常工作状态。
而由于场合的不同,产灰量也有所区别。如打磨机打磨墙一天的产灰量大约在10L~25L左右。因此,尘桶34的有效体积可以设置为大于等于10L、小于等于30L,具体的,可以是20L或25L等等。尘杯102的有效体积可以设置为大于等于1L、小于等于4L。如尘杯102的有效体积1.5L,如2L等等。如此,对于使用者来说,只需要每天工作完后清理一次吸尘器,非常方便使用。
尘杯102位于尘桶34的收容腔86内,但为了提高尘桶的有效体积,可参见图5,尘杯102的下底面101则高于尘桶34的下底面109。如此设计,即可以提高尘桶34的有效体积,又可以减少工业吸尘器的整体高度。在这里,为了描述方便,尘杯102的下底面101可以以底壁138理想化认为其厚度极小时,底壁138所在的平面。当然,也可以定义为尘杯102用于承接灰尘的底壁138的内表面为下底面。而在尘杯的其它结构中,同样可以将密封盖160a、160b理想化认为其厚度极小时,密封盖160a、160b所在的平面为尘杯102a、102b的下底面或是密封盖160a、160b的内表面为尘杯102a、102b的下底面。
在不影响工业吸尘器的整体高度及尘杯102的有效体积的情况下,尘杯102的下底面101和尘桶34的下底面109之间的距离L约为50mm~450mm。当然,尘杯102的下底面101和尘桶34的下底面109之间的距离L也可以是100mm~400mm。或距离L也可以是150mm~350mm。
具体实施方式二
如图12至图13所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揭示了工业吸尘器200,包括气流发生装置230、与气流发生装置230连通的分离装置232、用于收集灰尘的尘桶234。尘桶234的下部可以安装在底座236上,在底座236的下方设置若干滚轮238,用于使吸尘器200能够很容易按照需求移动。尘桶234的上部可以设置保护罩240,保护罩240即可以覆盖在气流发生装置230用于保护气流发生装置230,又可以设置把手242,方便移动吸尘器200。
分离装置232包括多级分离装置,包括一级分离装置280、二级分离装置282和三级分离装置244。其中,一级分离装置280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在此就不赘述。
另外,同第一实施方式,二级分离装置282通过连接通道288与一级分离装置280连通。可参见图16,连接通道288大体为圆柱形,包括与收容腔286连通的入口290、与二级分离装置282连通的出口292、及连通入口290和出口292的封闭的管道。在这里,尘桶234的收容腔286至二级分离装置282之间无需设置海帕类易堵塞过滤器。当然,入口290可以设置不易堵塞的格栅式滤网,用于防止吸入大面积的纸屑类灰尘。
参见图13至图15,二级分离装置282收容在尘桶234的收容腔286内,二级分离装置282包括与出口292连通的二级分离器299、用于收集灰尘的尘杯302。在本实施方式中,二级分离器299也是多个锥形旋风分离器并联组成,包括分离部303和与分离部303连通的出风部304。
分离部303包括连接在安装座250上的分离座305和设置在分离座305上的多个分离本体318。该安装座250可拆卸的安装在尘桶234上,用于密封尘桶234。每个分离本体318设有贯通本体318的内腔320,内腔320的一端的侧壁上开设有进灰口322,内腔320的另一端为出灰口324,其中进灰口322与出口292连通,出灰口324与尘杯302连通,由二级分离器299分离后的灰尘通过出灰口324排至尘杯302。
出风部304包括多个出风管314,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出风管114设置在安装座250上。出风管314的个数与分离本体318对应,且每个出风管314位于各自对应的内腔320中。
在安装座250和分离座305之间设有密封件307,用于保证二级分离装置282的密封效果。在密封件307上还设有供出风管314穿过的安装孔。
在本实施例中,分离本体118为圆锥形。当然,分离本体也并非局限于圆锥形,其可以是圆柱体。多个锥形的分离本体118围绕二级分离器299的轴线Y(与分离座305的轴线重合)均匀设置。二级分离器299的轴线Y与连接通道288的中心线重合,同时也与尘桶234的中心线重合。也就是说,二级分离装置的轴线与一级分离装置的轴线或一级分离器的中心线重合。如此设计,有利于气流的流通。
多个分离本体318的数量可以是6~12,可以是8个;或10个。数量过少,如小于6个,则会导致参与分离的锥体数量不足,导致分离量不足,粉尘堵塞;数量过多,也会导致过风面积增大,降低气流速度,进而降低分离效率,这些均不利于提升分离效率。
而分离本体318的直径范围是20~40mm,最优30mm。出风管314直径范围10~20mm,最优15mm。因为直径取小的话,离心半径小,分离容量变小,易堵塞;直径大的话,因过风面积增大,在电机功率不充的情况下,风速下降,导致角速度下降,也导致离心力下降。而离心力变小则会影响分离效率。
连接通道288将部分得到清洁的空气引入二级分离器299,再大体上呈切线地引向每个分离本体318的进灰口322,引起涡流型旋流或回旋流。每个分离本体318分离的灰尘通过出灰口324被收集到尘杯302内。因而,尘杯302和尘桶234完全相互分离,使得其中一个中的气流不会影响另一个中的气流,这样进一步提高了吸尘器的尘土收集效率。在这里,尘杯302的结构和安装方式,尘桶234的有效体积和尘杯302的有效体积之比的范围都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在此就不赘述。
在二级分离器299的外周围同样设有隔离罩。在本实施例中,隔离罩为尘杯302。尘杯302的外周面至少部分为圆形,其可以引导气流的流动。参见图15和图16,尘杯302与安装座250连接,且尘杯302设置在分离本体118的外周围,使分离本体118收容于尘杯302内。在分离本体118的外周围形成相对光滑的外周面,避免因分离本体118暴露于尘桶234内,使气流经过锥体时形成紊乱的气流,影响一级分离器280的分离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尘杯302的结构类似于尘杯102b,包括周壁336、与周壁336活动设置的密封盖360。同样,周壁336靠近安装座250的一端通过紧固件(如螺钉或卡扣)连接在安装座250上;周壁336的另一端为开口设置,以提供倾倒灰尘的倒灰口。密封盖360活动连接在周壁336的另一端,以便密封倒灰口。密封盖360可以从周壁336上取下,在密封盖360和周壁336之间设置有锁定机构(未图示)。通过该锁定机构可将密封盖360固定连接在周壁336上,进而密封倒灰口。周壁336具有至少部分为圆形的外周面,用于引导气流的流动。
如需倒灰时,可以拆卸安装座250,并将密封盖360从周壁336拆卸下来,露出倒灰口,进而方便倒灰。同时,也可以将尘杯302从安装座250上拆卸下来,进一步清理二级分离器299。
参见图13和图14,工业吸尘器200还设有三级分离装置244。在这里,三级分离装置244为海帕过滤器,经过二级分离装置282的气流可以经过海帕过滤器再次过滤后流向气流发生装置230。设置在第一、第二分离装置280和282之后的末端分离装置244采用海帕过滤器。可以实现了对尘气的高效率除尘,又避免了作为第三级过滤的海帕过滤器的堵塞。
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座250同第一实施方式中,同样设有容纳腔268,海帕过滤器244则收容在该容纳腔268中。该海帕过滤器244位于出风部304的下游以及气流发生装置230的上游。用于引导来自多个出风管314的较清洁空气流动并穿过海帕过滤器244,以对排出的气流中所残留的任何残留细尘进行过滤,并将清洁空气流汇入气流发生装置230的进气口(未示出)。
海帕过滤器244包括外壳246和海帕片248。海帕片248收容在外壳246的内腔中,三级分离装置244的中心线与二级分离器299的轴线Y重合。外壳246设置为盘状,且在外壳246的两个端部可设置通气格栅,即不影响气流的流通,又增加了强度,有效地将海帕片248收容中外壳246的内腔中。
参见图13和16,吸尘导管270设置在尘桶234上,可与吸尘软管或喷嘴等相连,用于抽吸灰尘。气流发生装置230通过在吸尘导管270形成吸力以及在排气口278形成排出力,从而产生清洁操作所需的抽吸气流。
气流发生装置230设置在安装座250的上方。气流发生装置230包括电机272、由电机272驱动的风扇274,其中电机272围绕电机轴线X可旋转地设置在电机壳体276内。电机轴线X与三级分离装置的轴线以及二级分离器299的轴线Y大体重合,如此设置,使得气流的流向大致沿直线流通,避免能量损失。
安装座250上设有可拆卸的固定座330。电机壳体276通过紧固元件(如螺钉)连接至固定座330上。工业吸尘器200包括锁固机构340,用于将固定座锁定在安装座250。锁固机构340的结构可以有很多种。在本实施方式中,锁固机构340包括设置在安装座250上的卡持部342、设置在固定座330上的锁固手柄344,锁固手柄344上设有与卡持部342相配合的锁定部(未图示)。当卡持部342与锁定部配合时,固定座330与安装座250固定连接;当操作锁固手柄344,使锁定部脱开与卡持部342配合,此时固定座330可出安装座250上取出,从而可露出海帕过滤器244,进而可对海帕过滤器244进行清理。
排气口278设置在电机壳体276上,且与风扇274对应。在本实施方式中,排气口278为多个,均匀排布在电机壳体276的外壁上。而通过排气口278的气流并不直接排出,而是经过导向形成吹尘气流流向吹尘管332,再经吹尘管332直接排出或外接吹尘软管进行吹尘操作。
具体的,请参见图17,在固定座330上设有与排气口278连通的气腔334,气腔334与吹尘管332的入口338连通。
工业吸尘器200工作时,请结合图13、图16和图17,其中图16中的虚线示出了抽吸气流的流向。通过相对于尘桶234的侧壁切向方向设置的吸尘导管270,夹带灰尘的空气进入一级分离装置280。空气随后绕收容腔286建立涡流,其中通过离心力使空气中夹带的许多颗粒和液体沿侧壁284的内表面行进并通过重力脱离旋转气流。这些颗粒集中在尘桶234的下底面309上。部分得到清洁的空气穿过连接通道288的入口290进入多个分离本体318。在那里,空气沿多个分离本体318的内腔320发生旋流或螺旋下降,以使残留细灰尘分离出来。此时得到双重清洁的空气穿过出风管314向上流动并进入海帕过滤器244。在二级分离器282中得到分离的细灰尘积聚在尘杯302内。清洁后空气由各个出风管314流出并进入海帕过滤器244内,并穿过海帕过滤器244而通过固定座330上的通孔(未标号)进入气流发生装置230入口。入口设置在电机轴线X方向上,由入口进入的清洁后空气再由风扇274从排气口278排出电机壳体276外。由排气口278排出的清洁后空气通过固定座330上的气腔334流向吹尘管332排出或外接吹尘软管进行吹尘操作。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在本实施方式中,一级分离器280(尘桶234或一级分离装置)的中心线、二级分离器299(二级分离装置)的轴线Y、三级分离装置244的中心线以及电机轴线X大体重合,如此设置,使得气流发生装置230产生的抽吸气流大致沿直线流通,避免能量损失。
为了避免电机272过热,影响效率。在本实施方式中,请参见图13和图18,工业吸尘器200还设置了冷却风扇390,电机壳体276上设有与电机壳体276的内腔连通的冷却进风口(未图示)和冷却出风口(未图示)。
安装座250上设有进风格栅392,进风格栅392处可设置有消音器(未图示)。冷却空气可经安装座250和保护罩240的空隙中流入,经消声器进入电机壳体276的内部。
而为了更好对冷却气流进行导向和消音,电机壳体276上还设有导向部394,导向部394呈扇形设置,设有出风格栅396。在出风格栅396处同样可设有消声器(未图示)。经过电机壳体276内部的冷却空气可流径导向部394,并由固定座250和保护罩240的空隙排出并经出风格栅396处的消声器后排出工业吸尘器。
具体可参见图18,图中虚线示出冷却气流的方向。冷却风扇390由电机272驱动,产生冷却气流,该气流由安装座250和保护罩240的空隙中流入,流径进风格栅392处的消音器后由冷却进风口进入电机壳体276的内部,流径电机272,对电机272进行冷却,再经风扇390外侧的冷却出风口流向导向部394,再经固定座250和保护罩240的空隙流出,并流经出风格栅396处的消声器后排出工业吸尘器。由图18可以看出,冷却气流的流向并非直线,而是多处弯折的曲线,如此设置,可以更好的降低噪音。当然,该实施方式中的冷却风扇390等冷却方案同样适用于第一实施方式。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采用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在满足工业级应用场景粉尘量大的同时,可以实现持续地分离,满足了用户的需求。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是,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的实现方式,但只要其采用的技术精髓与本发明相同或相近似,或者任何基于本发明做出的变化和替换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工业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业吸尘器包括:
吸尘导管;
气流发生装置,用于自所述吸尘导管吸入空气而产生气流,所述气流发生装置包括电机、由所述电机驱动的风扇;
一级分离装置,包括尘桶,所述尘桶包括收容腔,所述收容腔与所述吸尘导管连通;
连接通道,包括入口和出口,其中所述入口与所述收容腔连通;
二级分离装置,所述二级分离装置连通所述出口和所述气流发生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尘桶的内径的范围为200mm~5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尘桶的内径的范围为250mm~4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业吸尘器具有额定功率P,所述尘桶的内径与所述额定功率P的比例范围为0.133~0.625mm/W。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业吸尘器具有额定功率P,所述尘桶的内径与所述额定功率P的比例范围为0.167~0.5mm/W。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分离装置设有用于收集灰尘的尘杯,所述尘桶的有效体积与所述尘杯的有效体积之比的范围为6~12;或是7~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业吸尘器还设有与所述尘桶可拆卸连接的安装座,所述二级分离装置设有伸入所述收容腔内的尘杯,所述尘杯包括周壁,其中所述周壁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周壁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周壁活动连接的密封盖。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分离装置设有伸入所述收容腔内的尘杯,所述尘桶内设有支架,所述尘杯通过支架与所述尘桶连接,且所述尘杯的倒灰口与所述尘桶的倒灰口朝向一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分离装置包括二级分离器,所述二级分离器包括收容在所述收容腔内的多个分离本体,在所述多个分离本体的外周围设有隔离罩,所述隔离罩的外周面至少部分为圆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业吸尘器还包括三级分离装置,所述电机具有电机轴线,其中所述一级分离装置的中心线、所述二级分离装置的轴线、三级分离装置的中心线及所述电机轴线重合。
CN202011069576.5A 2019-09-30 2020-09-30 工业吸尘器 Withdrawn CN11256878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433379 2019-09-30
CN201910943337 2019-09-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68786A true CN112568786A (zh) 2021-03-30

Family

ID=75117170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80269.9A Pending CN112568785A (zh) 2019-09-30 2019-12-13 工业吸尘器
CN202022219895.1U Active CN213665058U (zh) 2019-09-30 2020-09-30 工业吸尘器
CN202011069576.5A Withdrawn CN112568786A (zh) 2019-09-30 2020-09-30 工业吸尘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80269.9A Pending CN112568785A (zh) 2019-09-30 2019-12-13 工业吸尘器
CN202022219895.1U Active CN213665058U (zh) 2019-09-30 2020-09-30 工业吸尘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3) CN112568785A (zh)
WO (2) WO202106294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38609A1 (zh) * 2022-01-21 2023-07-27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过滤装置及设有该过滤装置的工业吸尘器、电动工具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46522A (zh) * 2021-12-30 2022-03-29 尚科宁家(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吸污效果好的表面清洁装置
CN115121069B (zh) * 2022-05-27 2023-07-18 浙江大学 自洁除尘装置及除尘设备
CN115370461B (zh) * 2022-08-16 2023-09-22 钱江集团温岭正峰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清洁机的散热结构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31706Y (zh) * 2007-12-26 2008-10-15 宁波华东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多级旋风过滤器
CN102319043A (zh) * 2011-07-29 2012-01-18 泰怡凯电器(苏州)有限公司 旋风分离装置及装有该装置的旋风吸尘器
CN102613942A (zh) * 2012-03-31 2012-08-01 江苏美的春花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立式吸尘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503334D0 (en) * 1995-02-21 1995-04-12 Black & Decker Inc A cyclone dust extractor
KR100587357B1 (ko) * 2004-10-08 2006-06-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싸이클론 집진장치
KR100577679B1 (ko) * 2005-03-29 2006-05-10 삼성광주전자 주식회사 사이클론 집진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진공청소기
CN201015575Y (zh) * 2007-03-13 2008-02-06 王跃旦 吸尘器旋风分离器
CN201064420Y (zh) * 2007-06-15 2008-05-28 苏州科比电器有限公司 吸尘器两级旋风储尘筒
CN102204800B (zh) * 2010-03-29 2013-04-24 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吸尘器旋风除尘装置及其吸尘器
GB2504776B (en) * 2012-08-10 2015-05-27 Vax Ltd Dust separation in vacuum cleaners
CN103961025A (zh) * 2013-02-04 2014-08-06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吸尘器
JP6110564B2 (ja) * 2014-04-14 2017-04-05 江蘇美的清潔電器股▲分▼有限公司 サイクロンセパレーター
GB2527787B (en) * 2014-07-02 2017-01-18 Dyson Technology Ltd Vacuum cleaner
KR101641261B1 (ko) * 2014-10-28 2016-07-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청소기
CN107613827A (zh) * 2015-04-30 2018-01-19 博世电动工具(中国)有限公司 电动工具组件及其旋风式吸尘器
CN109247873A (zh) * 2017-07-14 2019-01-22 永康市龙力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旋风分离装置
CN111588306A (zh) * 2018-07-11 2020-08-28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吸尘设备
CN209136450U (zh) * 2018-08-30 2019-07-23 广东百胜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第一级旋风过滤系统和包括其的吸尘器
CN109480694A (zh) * 2018-12-12 2019-03-19 深圳市蓝达镭得科技有限公司 灰尘分离装置及吸尘器
CN110169736A (zh) * 2019-07-01 2019-08-2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分离器、尘杯组件及除尘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31706Y (zh) * 2007-12-26 2008-10-15 宁波华东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多级旋风过滤器
CN102319043A (zh) * 2011-07-29 2012-01-18 泰怡凯电器(苏州)有限公司 旋风分离装置及装有该装置的旋风吸尘器
CN102613942A (zh) * 2012-03-31 2012-08-01 江苏美的春花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立式吸尘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38609A1 (zh) * 2022-01-21 2023-07-27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过滤装置及设有该过滤装置的工业吸尘器、电动工具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65058U (zh) 2021-07-13
WO2021062947A1 (zh) 2021-04-08
WO2021063402A1 (zh) 2021-04-08
CN112568785A (zh) 2021-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665058U (zh) 工业吸尘器
US20220378259A1 (en) Handheld vacuum cleaner
WO2020108492A1 (zh) 手持清洁设备
CN108463152B (zh) 电动吸尘器
US7162770B2 (en) Dust separation system
KR100390608B1 (ko) 진공청소기의 사이클론 집진장치
EP1842475B1 (en) A Second-Stage Separator Device For A Vacuum Cleaner
KR101524805B1 (ko) 사이클론 집진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진공청소기
GB2460536A (en) A collection chamber arrangement for a cyclonic vacuum cleaner
KR20040089208A (ko) 진공청소기용 사이클론 집진장치
CN101730495A (zh) 旋流式通用真空装置
CN112351717B (zh) 真空吸尘器
RU2322176C1 (ru) Пылесос (варианты)
JP6402365B2 (ja) 電気掃除機
KR100546622B1 (ko) 청소기의 집진장치
JP4621008B2 (ja) 真空掃除機のゴミ分離装置
KR20190111026A (ko) 진공청소기를 위한 분리 시스템 및 분리 시스템을 포함하는 진공청소기
KR100556442B1 (ko) 진공 청소기의 집진장치
KR20060125955A (ko) 집진 유니트
KR100546627B1 (ko) 진공 청소기의 집진장치
KR100617093B1 (ko) 청소기의 집진장치
CN219699798U (zh) 分离器和清洁装置
CN114631752B (zh) 导流件、尘气分离机构和清洁设备
JP5472417B1 (ja) 遠心分離装置
KR101459629B1 (ko) 공기조화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