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63680A - 一种电池及其封装方法、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及其封装方法、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63680A
CN112563680A CN202011270381.7A CN202011270381A CN112563680A CN 112563680 A CN112563680 A CN 112563680A CN 202011270381 A CN202011270381 A CN 202011270381A CN 112563680 A CN112563680 A CN 1125636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battery
cell body
side wall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7038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63680B (zh
Inventor
郭锐
钱靖
王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ker Innovation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ker Innovation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ker Innovation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ker Innovation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7038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6368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636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636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636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636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24Alkaline accumulators
    • H01M10/30Nickel accum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24Alkaline accumulators
    • H01M10/28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4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24Electrodes for alkaline accum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24Electrodes for alkaline accumulators
    • H01M4/26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30Batteries in portable systems, e.g. mobile phone, laptop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及其封装方法、电子装置,该电池包括:电芯本体、电极引出部件和绝缘隔离部件,所述电芯本体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电极,所述电芯本体的侧壁设置有第二电极;所述绝缘隔离部件设置于所述电芯本体侧壁上的第二电极的第一部分的外侧,并露出所述电芯本体侧壁上的第二电极的第二部分;部分所述电极引出部件设置于所述绝缘隔离部件的外侧并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极。本申请的方案无需自电子装置中取出电池,即可实现对电池的供电,进而简化用户的充电操作,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及其封装方法、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及其封装方法、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装置的功能日益强大,已成为人们生活和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电子装置内安装有电池,电池可以为电子装置供电,而且可以利用外部电源通过对电池进行充电,从而使得电池可以循环使用,避免浪费和环境污染,节省用户的日常开支。
目前常规的可充电电池(例如标准镍氢可充电AA电池),其大多采用顶部作为正极,整体外壳及底部作为负极的制造工艺,这种封装结构的电池当放置于电子装置内部处于供电状态下时,其顶部和底部电极(也即正负极)均被占用,进行放电,而要想对该电池进行充电,只能在不使用时将该电池自电子装置(例如游戏手柄等)中取出,放入专用的充电器中进行充电,无法实现不取出电池对其进行边充电边放电的功能。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电池及其封装方法、电子装置,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无法实现不取出电池对其进行充电的功能,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所述电池包括:
电芯本体,所述电芯本体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电极,所述电芯本体的侧壁设置有第二电极;
绝缘隔离部件,所述绝缘隔离部件设置于所述电芯本体侧壁上的第二电极的第一部分的外侧,并露出所述电芯本体侧壁上的第二电极的第二部分;
电极引出部件,部分所述电极引出部件设置于所述绝缘隔离部件的外侧并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极。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电极引出部件包括侧壁部和连接部,其中,所述连接部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侧壁部;和/或
所述电极引出部件还包括盖帽结构,所述盖帽结构设置于所述电芯本体的所述第一端,并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极。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侧壁部环绕所述绝缘隔离部件设置,并且所述侧壁部在所述电芯本体的轴向方向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绝缘隔离部件在所述电芯本体的轴向方向的长度。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侧壁部为套筒,套设于所述绝缘隔离部件外侧;
或者,
所述侧壁部覆盖所述绝缘隔离部件在所述电芯本体的圆周方向上的部分表面。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盖帽结构覆盖所述电芯本体的所述第一端并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极,其中,所述盖帽结构和所述侧壁部连接。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盖帽结构上设置有导电凸起,所述导电凸起沿所述电芯本体的轴向向所述第一端的外侧凸出;和/或
所述盖帽结构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散热开口,所述散热开口贯穿所述盖帽结构。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绝缘隔离部件套设于所述电芯本体的部分侧壁上,所述绝缘隔离部件的一个端部与所述电芯本体的所述第一端对齐。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二电极还设置在所述电芯本体的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电极为正极,所述第二电极为负极;和/或
所述电池还包括绝缘垫,所述绝缘垫设置于所述第一端,并位于所述电芯本体侧壁上的第二电极的边缘和所述第一电极之间。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电池还包括塑封膜,所述塑封膜位于所述电芯本体的侧壁外侧并覆盖所述电极引出部件和所述第二电极的第二部分,其中,所述封装膜中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露出部分所述电极引出部件,所述第二开口露出至少部分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为通过激光镭雕工艺雕刻而成的。
本申请再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前述的电池。
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的封装方法,所述封装方法包括:
提供待封装电池,所述待封装电池包括前述的电池;
采用热缩的方法使塑封膜包覆所述待封装电池的侧壁,其中,所述塑封膜覆盖部分所述电极引出部件和所述第二电极的第二部分;
通过激光镭雕工艺在所述塑封膜上雕刻形成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其中,所述第一开口露出部分所述电极引出部件,所述第二开口露出至少部分所述第二电极的第二部分。
根据本申请的电池,其通过设置电极引出部件将电芯本体的第一电极引出到电芯本体的侧壁上,并且使负极的第二部分也暴露于外部,从而使得电池在两端分别具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外,其侧壁上也具有第二电极和第一电极,当该电池安装至电子装置内时,可以通过位于两端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进行放电以实现对电子装置的供电,还可以将侧壁上的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和电源电连接对电池进行充电,从而无需自电子装置中取出电池,即可实现对电池的供电,进而简化用户的充电操作,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发明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发明。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可充电电池的立体分解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可充电电池的电极引出部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的可充电电池的电极引出部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的可充电电池的电极引出部件展开时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可充电电池的盖帽结构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可充电电池的主视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电池的封装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附图标记:
电芯本体 1 绝缘垫 2
绝缘隔离部件 3 电极引出部件 4
盖帽结构 5 塑封膜 6
连接部 42 侧壁部 41
导电凸起 51 散热开口 52
第一开口 61 第二开口 62
第一端 101 第二端 102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发明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能够以不同形式实施,而不应当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提出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将使公开彻底和完全,并且将本发明的范围完全地传递给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层和区的尺寸以及相对尺寸可能被夸大。自始至终相同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
应当明白,当元件或层被称为“在...上”、“与...相邻”、“连接到”或“耦合到”其它元件或层时,其可以直接地在其它元件或层上、与之相邻、连接或耦合到其它元件或层,或者可以存在居间的元件或层。相反,当元件被称为“直接在...上”、“与...直接相邻”、“直接连接到”或“直接耦合到”其它元件或层时,则不存在居间的元件或层。应当明白,尽管可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描述各种元件、部件、区、层和/或部分,这些元件、部件、区、层和/或部分不应当被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仅用来区分一个元件、部件、区、层或部分与另一个元件、部件、区、层或部分。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教导之下,下面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层或部分可表示为第二元件、部件、区、层或部分。
空间关系术语例如“在...下”、“在...下面”、“下面的”、“在...之下”、“在...之上”、“上面的”等,在这里可为了方便描述而被使用从而描述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其它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当明白,除了图中所示的取向以外,空间关系术语意图还包括使用和操作中的器件的不同取向。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翻转,然后,描述为“在其它元件下面”或“在其之下”或“在其下”元件或特征将取向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在...下面”和“在...下”可包括上和下两个取向。器件可以另外地取向(旋转90度或其它取向)并且在此使用的空间描述语相应地被解释。
在此使用的术语的目的仅在于描述具体实施例并且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制。在此使用时,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还应明白术语“组成”和/或“包括”,当在该说明书中使用时,确定所述特征、整数、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更多其它的特征、整数、操作、元件、部件和/或组的存在或添加。在此使用时,术语“和/或”包括相关所列项目的任何及所有组合。
为了彻底理解本发明,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以便阐释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发明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目前不取出电池无法对其进行充电等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包括:电芯本体,所述电芯本体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电极,所述电芯本体的侧壁设置有第二电极;绝缘隔离部件,所述绝缘隔离部件设置于所述电芯本体侧壁上的第二电极的第一部分的外侧,并露出所述电芯本体侧壁上的第二电极的第二部分;电极引出部件,部分所述电极引出部件设置于所述绝缘隔离部件的外侧并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极。
根据本申请的电池,其通过设置电极引出部件将电芯本体的第一电极引出到电芯本体的侧壁上,并且使负极的第二部分也暴露于外部,从而使得电池在两端分别具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外,其侧壁上也具有第二电极和第一电极,当该电池安装至电子装置内时,可以通过位于两端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进行放电以实现对电子装置的供电,同时还可以将侧壁上的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和电源电连接对电池进行充电,从而无需自电子装置中取出电池,即可实现对电池的供电,进而简化用户的充电操作,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下面参考图1至图6对本发明的电池进行解释和说明。在不冲突的前提下,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本申请的电池可以为可充电电池,还可以为其他任意适合类型的电池,本申请主要以电池为可充电电池为例。
作为示例,如图1所示,本申请的可充电电池包括电芯本体1,电芯本体1,所述电芯本体1的第一端101设置有第一电极,所述电芯本体1的第二端102及所述电芯本体1的侧壁设置有第二电极。本文主要以第一电极为正极,第二电极为负极为例对本申请的方案进行说明,但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电极为负极,第二电极为正极也可以适用于本申请。
电芯本体1的形状可以为任意适合的形状,例如圆柱形等。其尺寸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任何适合的尺寸,例如当可充电电池为AA规格电池时,对应的电芯本体1的尺寸为符合AA规格电池的要求的尺寸。
电芯本体1的结构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任意适合的结构,以镍氢电池为例,电芯本体1可以包括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依次叠加卷绕成圆柱体,从而使得负极片位于电芯本体1的最外侧。
所述隔膜上均匀设置有若干贯穿该隔膜的微孔,微孔结构不仅能够增加透气性,促进离子传递,还可使电解液充分浸润,增加电解液的反应面积,增加放电反应进程。隔膜可以由磺化聚丙烯-尼龙树脂制成或者其他适合的材料制成。聚丙烯-尼龙树脂膜经磺化亲水性处理后,吸收电解液能力增加,从而促进离子传递,使内阻减小,并提高荷电保持率。
如图1所示,所述可充电电池还包括绝缘垫2,所述绝缘垫2设置于电芯本体1的第一端101,并位于所述电芯本体1侧壁上的第二电极例如负极的边缘(以及位于第一端101的边缘)和所述第一电极例如正极之间,该绝缘垫2可以是任意适合的绝缘材料,例如橡胶垫片、塑料垫片等。该绝缘垫2用于隔离端面的所述第一电极例如正极和侧壁上的第二电极例如负极,避免两者之间发生短路。其中,该绝缘垫2可以为圆环形,其外径可以和电芯本体1的直径相匹配。
如图1所示,所述可充电电池还包括电极引出部件4,部分所述电极引出部件4设置于绝缘隔离部件3的外侧并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极例如正极,从而可以将位于第一端101的第一电极引出到侧壁。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电极引出部件4包括侧壁部41和连接部42,其中,所述连接部42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极例如正极和所述侧壁部41。侧壁部41设置于电芯本体1的侧壁外侧,例如,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所述侧壁部41可以为套筒,套筒套设于所述电芯本体1的部分侧壁外侧;又例如,所述侧壁部41覆盖所述绝缘隔离部件在所述电芯本体的圆周方向上的部分表面;或者,还可以是其他的任意能够将第一电极例如正极引出到侧壁的结构。
侧壁部41和连接部42可以为任意能够导电的材料,例如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可以包括铜、铝、金、银等金属或金属合金材料。
示例性地,如图4所示,电极引出部件4是可以展开的,其可以展开为片状结构,例如其可以为金属片状结构。装配时可以利用卷绕工艺,将电极引出部件4套设固定于电芯本体1上,其中,如图2,卷绕后连接部42的延伸方向与电芯本体1的轴向方向平行,为了使连接部42和位于第一端101的第一电极电连接,还需将连接部42向第一端101弯折,使其和第一电极接触而电连接,如图3所示。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可充电电池还包括绝缘隔离部件3,所述绝缘隔离部件3设置于所述电芯本体1侧壁上的第二电极的第一部分的外侧,并露出所述电芯本体1侧壁上的第二电极的第二部分,所述绝缘隔离部件3设置于所述电芯本体1侧壁上的第二电极例如负极的第一部分和所述电极引出部件4之间,并露出所述电芯本体1侧壁上的第二电极的第二部分。其中,绝缘隔离部件3可以包覆所述电芯本体1侧壁上的第二电极的第一部分,以将第二电极的第一部分和电极引出部件4相隔离,从而避免两者直接接触而发生短路。可选地,负极的第一部分可以是指被绝缘隔离部件3覆盖的部分,负极的第二部分可以是指未绝缘隔离部件3覆盖的部分,例如其可以位于电芯本体1的侧壁靠近电芯本体1的第二端102的位置。
可选地,所述绝缘隔离部件3套设于所述电芯本体1的部分侧壁上,所述绝缘隔离部件3的一个端部与所述电芯本体1的所述第一端101对齐,以将负极和正极隔离开。
电极引出部件4的侧壁部41环绕所述绝缘隔离部件3设置,并且所述侧壁部41在所述电芯本体1的轴向方向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绝缘隔离部件3在所述电芯本体1的轴向方向的长度,从而避免侧壁部41延伸到绝缘隔离部件3之外和未被绝缘隔离部件3覆盖的第二电极例如负极相接触而发生短路。
绝缘隔离部件3的材料可以是任意具有绝缘性的材料,例如绝缘隔离部件3可以包括牛皮纸,牛皮纸的材料可以包括聚丙烯膜、聚氯乙烯膜、纤维布或纤维塑料等,该牛皮纸具有很好的柔韧性和强度,其可以通过卷绕的方式贴附于电芯本体1的侧壁上。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可充电电池还包括盖帽结构5,所述盖帽结构5设置于所述电芯本体1的所述第一端101并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极例如正极,通过该盖帽结构5可以将第一端101的第一电极向第一端101外凸出,以便于在放电时增加和例如弹片等导电部件的接触面积。
可选地,所述盖帽结构5覆盖所述电芯本体1的所述第一端101并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极例如正极,其中,所述盖帽结构5和所述电极引出部件4连接,例如盖帽结构5和电极引出部件4的侧壁部连接,可以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连接。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盖帽结构5上设置有导电凸起51,所述导电凸起51沿所述电芯本体1的轴向向所述第一端101的外侧凸出,其中,导电凸起51的形状可以是圆柱形、方形,或者其他适合的形状,通过该导电凸起51的设置可以在放电时增加和例如弹片等导电部件的接触面积,从而保证可充电电池在电子装置中的位置发生适当的偏移时,仍然能够和弹片接触,避免了因接触不良而导致的不能给电子装置供电的问题。
继续如图5所示,所述盖帽结构5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散热开口52,所述散热开口52贯穿所述盖帽结构5,例如贯穿盖帽结构5的与所述电芯本体1的第一端101的端面相平行且匹配的平面部,凸起结构设置在该平面部上。为保证镍氢电池本身的使用安全性,在盖帽结构5上增加了散热开口52,从而确保电池短路过热后产生的气体可以迅速排出,避免爆炸等安全风险。
该散热开口52的尺寸、形状和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设定,在此不对其进行具体限定。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1和图6所示,所述可充电电池还包括塑封膜6,所述塑封膜6位于所述电芯本体1的侧壁外侧并覆盖所述电极引出部件4和所述第二电极的第二部分,其中,所述封装膜中设置有第一开口61和第二开口62,所述第一开口61露出部分所述电极引出部件4,所述第二开口62露出至少部分负极的第二部分(也即露出在绝缘隔离部件3外的部分),通过在电芯本体1的整个侧壁外侧设置塑封膜6,可以避免第一电极例如正极引出至电芯本体1的侧壁上后,电池掉落在金属平面而和电芯本体1的侧壁上的负极电连接造成短路问题,同时还能满足电池安规标识等塑封要求。
可选地,在塑封膜6上还设置有例如电池安规标识等的标识,从而使便于用户查看到电池的生产商及其安规标识等。
在塑封膜6上设置第一开口61和第二开口62,通过该第一开口61和第二开口62露出侧壁上的正极和负极,当该可充电电池安装至电子装置内时,可以通过位于两端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进行放电以实现对电子装置的供电,同时还可以将侧壁上的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和电源电连接对可充电电池进行充电,从而无需自电子装置中取出可充电电池,即可实现对可充电电池的供电,进而简化用户的充电操作,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以通过任意适合的方法在塑封膜6上形成第一开口61和第二开口62,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开口61和所述第二开口62可以为通过激光镭雕工艺雕刻而成。例如,可以在将塑封膜6整个塑封到电芯本体1的侧壁上后,通过激光镭雕工艺在塑封膜6上形成开口,可以保证其可生产性和一致性,并且,可利用现有产线标准镭雕激光机,通过调整激光强度实现塑封均匀切割,保证塑封强度及美观的同时不对电芯金属外壳(也即负极和电极引出部件4等)产生损坏,最终实现电极的侧面引出。
综上所述,根据本申请的可充电电池,其通过设置电极引出部件将电芯本体的第一电极引出到电芯本体的侧壁上,并且使负极的第二部分也暴露于外部,从而使得可充电电池在两端分别具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外,其侧壁上也具有第二电极和第一电极,当该可充电电池安装至电子装置内时,可以通过位于两端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进行放电以实现对电子装置的供电,同时还可以将侧壁上的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和电源电连接对可充电电池进行充电,从而无需自电子装置中取出可充电电池,即可实现对可充电电池的供电,进而简化用户的充电操作,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另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包括前文实施例中的电池例如可充电电池的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的装置主体中设置有电池安装空间,其中,该可充电电池安装于该安装空间内,其中在该安装空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和电池的端部的负极电连接的部件例如弹簧,和电池的端部的正极电连接的部件例如弹片等,通过将可充电电池设置于该安装空间内,并使两端的正极和负极分别抵触弹片和弹簧,从而实现对电子装置的供电。
可选地,电子装置的装置主体还具有电池盖,该电池盖封闭所述安装空间,同时该电池盖的内侧还可以设置有和位于电池的侧壁上的正极和负极电连接的导电部件,在电池盖的盖体上还设置有至少两个插孔,可以使的与电源电连接的充电器可以通过该插孔和导电部件相接触电连接,以对可充电电池进行充电,从而无需自电子装置中取出可充电电池,即可实现对可充电电池的供电,进而简化用户的充电操作,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申请的电子装置可以例如为游戏手柄、遥控器、玩具、收音机等任意需要使用例如电池进行供电的电子装置。
常规的电子装置中用于安装电池的安装空间,为了便于用户将电池取出,通常会将安装空间的尺寸设置的较大,这很容易导致在电子装置例如游戏手柄的使用过程中,电池随着电子装置的移动而晃动,引起接触不良等问题,而如果不让其晃动,而将该安装空间的尺寸设置的较小,则又会使得用户不易将该电池取出,而本申请的可充电电池,则无需自电子装置中取出可充电电池,即可实现对可充电电池的供电,因此,可以使用户在设计初期为了避免可充电电池的晃动,将其安装空间和可充电电池之间的空隙设置的相对较小,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下面,参考图7对本申请的电池的封装方法进行描述,其中,图7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电池的封装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作为示例,如图7所示,首先,在步骤S1中,提供待封装电池。该待封装电池可以是任意的需要进行封装的电池,例如,该待封装电池可以是前文中描述的还未通过塑封膜进行封装时的电池。关于待封装电池的结构可以参考前文的描述。
接着,在步骤S2中,采用热缩的方法使塑封膜包覆所述待封装电池的侧壁,其中,所述塑封膜覆盖部分所述电极引出部件和所述第二电极的第二部分。
在进行热缩之前,首先通过塑封膜将整个待封装电池的侧壁包裹起来,并根据定位标识调整对位,之后,再采用热缩的方法使塑封膜包覆所述待封装电池的侧壁,其中,塑封膜可以使用具有热缩性的膜材料,热缩的方法也即指通过对塑封膜进行加热,使其遇热收缩,从而紧紧地包覆在所述待封装电池的侧壁上。
接着,在步骤S3中,通过激光镭雕工艺在所述塑封膜上雕刻形成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其中,所述第一开口露出部分所述电极引出部件,所述第二开口露出至少部分所述第二电极的第二部分。
在雕刻之前,首先将已包覆有塑封膜的待封装电池放置于镭雕定位冶具中,并根据定位标识对位摆放。该过程可以通过例如机械手等运输工具实现,或者通过人工放置的方式实现。
通过激光镭雕工艺在所述塑封膜上雕刻形成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可以包括以下步骤:首先,获取用户输入的用于设定镭雕路径机参数的设置指令,根据该设置指令,设定镭雕路径机参数,之后,获取用户输入的用于启动镭雕切膜工艺的启动指令,根据该启动指令,启动镭雕路径机的镭雕切膜功能,对塑封膜进行激光镭雕工艺,以在所述塑封膜上雕刻形成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露出部分所述电极引出部件,例如露出电极引出部件的部分侧壁部,所述第二开口露出至少部分所述第二电极的第二部分;最后去除雕刻后从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处剥落的塑封膜的残膜。
在雕刻完成之后,还包括检查塑封膜的外观是否满足预设要求,当满足预设要求时,对包覆有塑封膜的电池进行包装,例如用外包装进行包装,当不满足预设要求时,则去除全部的塑封膜,重新按照前述的步骤S1和步骤S2进行封装,直到满足预设要求。
通过本申请的封装方法,在将塑封膜包覆待封装电池的侧壁之后再进行激光镭雕工艺形成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可以保证其可生产性和一致性,保证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尺寸不会受到过热缩的影响,保证其开口尺寸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并且,可利用现有产线标准镭雕激光机,通过调整激光强度实现塑封膜的均匀切割,保证塑封强度及美观的同时不对电芯金属外壳(也即负极和电极引出部件4等)产生损坏,最终实现电极的侧面引出。
尽管这里已经参考附图描述了示例实施例,应理解上述示例实施例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不意图将本发明的范围限制于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其中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所有这些改变和修改意在被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所要求的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发明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本发明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相应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其发明点在于可以用少于某个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的特征来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发明的单独实施例。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Claims (11)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括:
电芯本体,所述电芯本体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电极,所述电芯本体的侧壁设置有第二电极;
绝缘隔离部件,所述绝缘隔离部件设置于所述电芯本体侧壁上的第二电极的第一部分的外侧,并露出所述电芯本体侧壁上的第二电极的第二部分;
电极引出部件,部分所述电极引出部件设置于所述绝缘隔离部件的外侧并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引出部件包括侧壁部和连接部,其中,所述连接部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侧壁部;和/或
所述电极引出部件还包括盖帽结构,所述盖帽结构设置于所述电芯本体的所述第一端,并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侧壁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部环绕所述绝缘隔离部件设置,并且所述侧壁部在所述电芯本体的轴向方向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绝缘隔离部件在所述电芯本体的轴向方向的长度。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部为套筒,套设于所述绝缘隔离部件外侧;
或者,
所述侧壁部覆盖所述绝缘隔离部件在所述电芯本体的圆周方向上的部分表面。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帽结构覆盖所述电芯本体的所述第一端并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极,其中,所述盖帽结构和所述侧壁部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帽结构上设置有导电凸起,所述导电凸起沿所述电芯本体的轴向向所述第一端的外侧凸出;和/或
所述盖帽结构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散热开口,所述散热开口贯穿所述盖帽结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隔离部件套设于所述电芯本体的部分侧壁上,所述绝缘隔离部件的一个端部与所述电芯本体的所述第一端对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还设置在所述电芯本体的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电极为正极,所述第二电极为负极;和/或
所述电池还包括绝缘垫,所述绝缘垫设置于所述第一端,并位于所述电芯本体侧壁上的第二电极的边缘和所述第一电极之间。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还包括塑封膜,所述塑封膜位于所述电芯本体的侧壁外侧并覆盖所述电极引出部件和所述第二电极的第二部分,其中,所述封装膜中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露出部分所述电极引出部件,所述第二开口露出至少部分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为通过激光镭雕工艺雕刻而成的。
10.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电池。
11.一种电池的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方法包括:
提供待封装电池,所述待封装电池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电池;
采用热缩的方法使塑封膜包覆所述待封装电池的侧壁,其中,所述塑封膜覆盖部分所述电极引出部件和所述第二电极的第二部分;
通过激光镭雕工艺在所述塑封膜上雕刻形成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其中,所述第一开口露出部分所述电极引出部件,所述第二开口露出至少部分所述第二电极的第二部分。
CN202011270381.7A 2020-11-13 2020-11-13 一种电池及其封装方法、电子装置 Active CN1125636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70381.7A CN112563680B (zh) 2020-11-13 2020-11-13 一种电池及其封装方法、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70381.7A CN112563680B (zh) 2020-11-13 2020-11-13 一种电池及其封装方法、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63680A true CN112563680A (zh) 2021-03-26
CN112563680B CN112563680B (zh) 2023-06-23

Family

ID=75042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70381.7A Active CN112563680B (zh) 2020-11-13 2020-11-13 一种电池及其封装方法、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63680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29441A (ja) * 2003-10-27 2005-05-19 Sony Corp 二次電池および電池パック
JP2005319501A (ja) * 2004-05-11 2005-11-17 Keyence Corp 薄膜レーザーマーキング方法及びその装置並びにフィルム材
CN106313631A (zh) * 2016-08-29 2017-01-11 浙江新长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包装膜的打标打孔一体机
CN206806455U (zh) * 2017-06-23 2017-12-26 陈性保 一种新型的动力电池结构
WO2018076389A1 (zh) * 2016-10-31 2018-05-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金属外壳及其制备方法、移动终端
CN108847460A (zh) * 2018-06-26 2018-11-20 安徽相源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圆柱形散热防爆锂电池
WO2020071843A1 (ko) * 2018-10-05 2020-04-09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이차전지
CN210692594U (zh) * 2019-05-15 2020-06-05 浙江天宏锂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盖帽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29441A (ja) * 2003-10-27 2005-05-19 Sony Corp 二次電池および電池パック
JP2005319501A (ja) * 2004-05-11 2005-11-17 Keyence Corp 薄膜レーザーマーキング方法及びその装置並びにフィルム材
CN106313631A (zh) * 2016-08-29 2017-01-11 浙江新长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包装膜的打标打孔一体机
WO2018076389A1 (zh) * 2016-10-31 2018-05-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金属外壳及其制备方法、移动终端
CN206806455U (zh) * 2017-06-23 2017-12-26 陈性保 一种新型的动力电池结构
CN108847460A (zh) * 2018-06-26 2018-11-20 安徽相源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圆柱形散热防爆锂电池
WO2020071843A1 (ko) * 2018-10-05 2020-04-09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이차전지
CN210692594U (zh) * 2019-05-15 2020-06-05 浙江天宏锂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盖帽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63680B (zh) 2023-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89442B (zh) 大容量二次电池
US7691530B2 (en) Cylindrical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y
JP4250932B2 (ja) 非水電解質電池から成る電池ブロック及び交換機器サイズのバッテリーパック
JP2011119216A (ja) 二次電池
US8119281B2 (en) Secondary battery
WO2020056879A1 (zh) 纽扣电池
KR20060022127A (ko) 권취형 전극 조립체와 이를 구비하는 리튬 이온 이차 전지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01320791A (zh) 电池组
WO2020103959A1 (zh) 一种用于电池的软包电芯
CN110429353B (zh) 低成本二次电池
CN110114898A (zh) 袋型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CN110556487B (zh) 二次电池
JP2003242947A (ja) 電池パックの製造方法
JP6111286B2 (ja) 供給電圧制御回路を備えたスマート電池及び電池を製造する方法
WO2019235476A1 (ja) 蓄電素子
CN112563680B (zh) 一种电池及其封装方法、电子装置
JP4263308B2 (ja) 熱発散手段を有する円筒形電池
CN117039353A (zh) 电池和具有所述电池的电子装置
KR101422656B1 (ko) 신규한 구조의 내장형 전지셀
KR100322100B1 (ko) 밀폐전지
US20230261247A1 (en) Cylindrical type secondary battery
CN213026284U (zh) 微型锂离子电池
KR20220066600A (ko) 이차전지
CN209282341U (zh) 一种无线充电电池装置以及充电座
KR102356496B1 (ko) 이차 전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