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54124B - 一种溢油海岸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溢油海岸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54124B
CN112554124B CN202011533836.XA CN202011533836A CN112554124B CN 112554124 B CN112554124 B CN 112554124B CN 202011533836 A CN202011533836 A CN 202011533836A CN 112554124 B CN112554124 B CN 1125541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n
adsorption
transmission
mixing
was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3383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54124A (zh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ongyuan Petrochemical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ongyuan Petrochemical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ongyuan Petrochemical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ongyuan Petrochemical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3383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5412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541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541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541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541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HSTREET CLEANING; CLEANING OF PERMANENT WAYS; CLEANING BEACHES; DISPERSING OR PREVENTING FOG IN GENERAL CLEANING STREET OR RAILWAY FURNITURE OR TUNNEL WALLS
    • E01H12/00Cleaning beaches or sandboxes
    • E01H12/006Oil remov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00Microorganisms, e.g. protozoa;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opagating, maintaining or preserving microorganisms or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eparing or isolating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microorganism;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1/20Bacteria;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20Controlling water pollution; Waste water treatment
    • Y02A20/204Keeping clear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from oil spi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Tropical Medicine & Parasitology (AREA)
  • Vir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溢油海岸处理装置,属于海岸带石油污染修复设备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为:一种溢油海岸处理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沿传输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装置本体内的吸附结构、混合结构、尾端处理结构,设置在所述装置本体内、输出端分别通过控量结构与所述混合结构的输入端相连通的沙仓、菌剂仓、营养物质仓,以及承接设置在所述吸附结构输出端与所述混合结构的输入端之间的传动结构。该溢油海岸处理装置的构造简单,操作简便,使得该装置能够有效地将将待处理的砾石沙堆与菌剂以及营养物质相结合,可以达到快速清理,能有效地增增加该溢油海岸的处理效率,并且可以满足不同时期的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溢油海岸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岸带石油污染修复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溢油海岸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社会对于石油资源的依赖程度高,在石油资源的使用和运输过程中,不时有海洋油污泄露发生,泄露的油污随着涨潮退潮,留在沿海城市的沙滩上,带来污染的同时严重影响城市形象,特别对于旅游城市,严重影响旅客的旅游体验,进而影响城市的经济发展。
而海滩又根据其本体的特性,分为了砾石滩、粗石滩以及细砂滩,尤其是对于砾石滩以及粗石滩如何进行溢油油污的处理;现有沙滩油污污染处理方式主要有两种:焚烧法和换填法。
而根据城市发展规划,焚烧炉的建设地点需要远离城市主要区域,即需要设置在偏远地区,不可能建设在污染的沙滩周边,因此焚烧法需要将污染的海沙运输至符合焚烧炉建设的地区,运输成本大,而且焚烧炉的建设投资大,建设焚烧炉的需要办理的程序众多,焚烧易产生二次污染物,焚烧后的海沙无法二次利用,最终还需用于填埋或者用于其他用途,因此焚烧法不是一种经济适用的沙滩油污净化处理方式。换填法相对于焚烧法,处理简单,但是没有根本性去除海沙中的油污,只能运输至填埋场填埋,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
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是本发明面临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溢油海岸处理装置,能够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措施实现的:一种溢油海岸处理装置,包括:底部设置有车轮的装置本体,沿传输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装置本体内的吸附结构、混合结构、尾端处理结构,设置在所述装置本体内、输出端分别通过控量结构与所述混合结构的输入端相连通的沙仓、菌剂仓、营养物质仓,以及承接设置在所述吸附结构输出端与所述混合结构的输入端之间的传动结构;所述尾端处理结构贯穿设置在所述装置本体一端,所述装置本体另一端设有用以连接牵引结构的连接杆。
本发明具体的特点还有,所述吸附结构包括顶壁开设第一入料口、侧壁底部开设第一出料口的吸附仓,轴线水平且相互间错设置在所述吸附仓内、分别与所述吸附仓侧壁转动配合的若干个第一搅拌板,与所述第一出料口相配合的连接部件,一端部设置在所述吸附仓底部、另一端部贯通所述连接部件的传输部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吸附仓下方用以回收吸附仓内的溶液的废液吸取箱。
本发明具体的特点还有,所述混合结构包括:顶面开设输入口,底面开设输出口的混合筒,输出端分别与所述输入口相连通、内部分别设有第一传送带的三根传送筒,以及设置在所述混合筒内的搅拌装置,所述输入口位于所述沙仓的输出口的正下方,一个所述传送筒的输入端与所述传动结构的输出端相连通,一个所述传送筒的输入端与所述菌剂仓的输出端相连通,一个所述传送筒的输入端与所述营养物质仓的输出端相连通。
本发明具体的特点还有,所述尾端处理结构包括:相对两侧壁完全贯穿的固型盒,传送面位于所述输出口正下方、输出端与所述固型盒其中一贯穿的侧壁相配合的第二传送带,位于所述装置本体外且一端部铰接在所述固型盒另一贯穿的侧壁顶部的刮板;相对应设置在所述刮板另一端部两端的两个辅助轮,以及一端相对应固定在所述刮板中部两端的两个固型杆,所述固型杆远离所述刮板的一端设有收垄犁。
本发明具体的特点还有,所述溢油海岸处理装置还包括沿传输方向设置在所述吸附结构与混合装置结构之间,且由所述传动结构承接传输的洗涤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洗涤结构包括:顶壁开设第二入料口、侧壁底部开设第二出料口的洗涤仓,轴线水平且相互间错设置在所述洗涤仓内、分别与所述洗涤仓侧壁转动配合的若干个第二搅拌板,与所述第二出料口相配合的连接部件,一端部设置在所述吸附仓底部、另外在部贯通所述连接部件的传输部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洗涤仓下方用以回收洗涤仓内的溶液的废液收集箱。
进一步的,所述的传输部件设置为绞龙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部件包括:相对两侧壁贯通、底壁设有过滤网的传送盒,位于所述传送盒下方、且输入端与所述过滤网相配合的收集池,输入端与所述收集池的输出端相连通的加压泵,以及与所述加压泵的输出相连通的高压喷头;
在所述吸附结构中,所述高压喷头位于所述吸附仓内与所述第一入料口相配合;
在所述洗涤结构中,所述高压喷头位于所述洗涤仓内与所述第二入料口相配合;
所述传输部件贯穿所述传送盒贯通的两侧壁。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结构包括:内置第一绞龙、底端贯通、倾斜固定在所述装置本体内的传输筒,开设在所述传输筒上端部底面上的第三出料口,以及设置在所述传输筒顶端、输出轴与所述绞龙的转轴同轴的第一驱动电机;所述传输筒的底端与相对应的所述传送盒相配合且连通;所述第三出料口与所述第二入料口或所述传送筒输入端相配合。
首先,目前市面上关于溢油海岸油污处理方面,并未发现有相同或者相类似的处理装置,该装置的设计也算是弥补了此类处理装置的空白,对溢油海岸处理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本发明主要是针对于粗砾石沙滩做出的处理装置,针对于这种硬度较大且体积一般的粗砾石,专门的设计了本发明的具体性结构;
其次,本发明通过独特的结构设计以及结合,使得该装置能够有效地将将待处理的砾石与菌剂以及营养物质相结合,可以达到快速清理,能有效地增增加该油污沙滩的处理效率;
再次,该装置综合的将物理吸附、化学洗涤以及微生物降解处理结合到一起,且该装置能够有效地解决了砾石沙堆的降解问题;
最后,利用细沙作为整个待处理砾石的分散剂,使得存于砾石表面上的油性物质的浓度降低,因油污对于菌群具有一定的毒性,为后期的菌剂中降解菌的生存环境提供生存保证,也是为微生物堆肥提供稳定基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正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A处扩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B处扩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C处扩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传动结构正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上视横切面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装置本体;1-1、小车轮;1-2、连接杆;2、吸附结构;21、吸附仓;211、第一入料口;212、第一出料口;22、第一搅拌板;23、吸附单元;24、废液吸取箱;25、超声波清洗器;3、洗涤结构;31、洗涤仓;311、第二入料口;312、第二出料口;32、第二搅拌板;34、废液收集箱;4、混合结构;41、混合筒;411、输入口;412、输出口;421、第二搅拌杆;422、第二振动板;43、传送筒;44、第一传送带;5、尾端处理结构;51、固型盒;52、刮板;53、辅助轮;531、弹簧;532、小车轮;54、固型杆;541、收垄犁;6、菌剂仓;7、营养物质仓;8、沙仓;9、传动结构;91、传输筒;911、第三出料口;92、第一绞龙;93、第一驱动电机;10、控量结构;101、连接筒;102;电磁阀门;11、第二传送带;12、传输部件;121、第二绞龙;122、第二驱动电机;13、连接部件;131、传送盒;132、过滤网;133、收集池;134、加压泵;135、高压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参见图1-图5,本发明是:一种溢油海岸处理装置,包括:底部设置有车轮1-1的装置本体1,沿传输方向依次设置在装置本体内的吸附结构2、混合结构4、尾端处理结构5,设置在装置本体内、输出端分别通过控量结构10与混合结构4的输入端相连通的沙仓6、菌剂仓7、营养物质仓8,以及承接设置在吸附结构输出端与混合结构的输入端之间的传动结构9;尾端处理结构贯穿设置在装置本体1一端,装置本体1另一端设有用以连接牵引结构的连接杆1-2。
具体的,主要是提供了一种溢油海岸处理装置,主要是为了处理这种由粗砾石组成的沙堆,当然,该装置也可用于细沙装置的处理,目前,关于这种由粗砾石组成的海岸未发现相类似或者相同的处理装置,因此,本发明的所提供的处理装置算是弥补了该领域,对于溢油海岸的处理具有一定的意义。
具体的,主要是出于对砾石的硬度以及体积的考虑,因此,该装置综合的将物理吸附结构、生物降解结合在了一起,其中,当处于吸附结构中,因为要涉及到砾石的旋转吸附,使用普通的水进行冲洗,并且根据独特的固液分离装置,使得砾石与水分离开,此外,为了保证整体装置的密封性,因为液体的特性,因此连接方式也是采用特有的传动结构进行连接;混合结构主要是为了将砾石与营养物质、砂石以及菌剂进行混合,混合的物质是多种多样的,因此为了保证整个装置可以稳定的进行,因此采用了这种竖向混合的方式,且进入管道也是采用多个管道,而非单管道;最后,尾部处理装置的设置,主要是为了方便堆肥,利于微生物的生长,而特别的设计的一种堆肥装置,大概有二,其一是为了给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相对稳定的环境;其二,该装置的设立可以形成较为明显的图形,以便人们区别,从而减少危险环境造成的危害。
本发明具体的特点还有,吸附结构包括顶壁开设第一入料口211、侧壁底部开设第一出料口212的吸附仓21,轴线水平且相互间错设置在吸附仓内、分别与吸附仓侧壁转动配合的若干个第一搅拌板22,与第一出料口212相配合的连接部件13,一端部设置在吸附仓底部、另一端部贯通连接部件13的传输部件12,以及设置在吸附仓下方用以回收吸附仓内的溶液的废液吸取箱24。
进一步的,吸附仓内还设置有吸附单元23,吸附单元设置在搅拌板上,吸附单元设置为吸附海绵棒,用以吸附砾石中的油污。
具体的,优选的提供了一种吸附装置,使得位于粗砾石等粗质沙滩的油污便于吸附,并且考虑到这种具体粗砾石的重量以及体积,该装置主要包括了混合吸附部分,其中混合吸附部分,依旧是利用搅拌板的搅拌作用,使得砾石等沙子充分与该水溶液进行混合。
本发明具体的特点还有,混合结构包括:顶面开设输入口411,底面开设输出口412的混合筒41,输出端分别与输入口411相连通、内部分别设有第一传送带44的三根传送筒43,以及设置在混合筒内的搅拌装置,输入口411位于沙仓的输出口的正下方,一个传送筒43的输入端与传动结构9的输出端相连通,一个传送筒43的输入端与菌剂仓7的输出端相连通,一个传送筒43的输入端与营养物质仓8的输出端相连通。
进一步的,搅拌装置包括:若干组搅拌杆421,搅拌杆上设置有用以打撒以及混合沙子的搅拌扇叶;以及若干组振动板422,振动板与搅拌杆混合交叉式分布设置。
主要是出于对砾石重量的考虑,因此,为了减少该沙子直接落入第二传送带上,因此,在该绞龙上部设置有这种振动板,其主要功能有二,其一,则是为了阻碍该沙子直接落入第二传送带上,其二,则是振动,将落入其上的沙子以及其他成分进行振动,以此打撒,并且通过与之交加设置的搅拌杆用以混合。
在此,具体的提供一种振动板的结构,振动板包括振动板本体,设置在振动板本体两侧的振动杆,振动振动筛板本体通过振动杆与混合筒连接,以及设置在混合筒外的若干组与之配合的振动小电机。
具体的,优选的提供了一种混合装置,并且专门的说明了该混合装置的具体的部件,通过不同的传送筒进行物质的传递,且通过竖直搅拌桶进行搅拌,有效地确保了搅拌的混合程度。
其中,沙仓内置细沙,该细沙主要存在两个功能,其一,则是为微生物的降解提供一个相对舒适的降解环境,由于该装置主要是处理砾石等体积较大的砾石沙滩,因此砾石之间存在一定缝隙,不采用细沙混合的话,设置的菌剂会直接和空气接触,容易被风或者其他因素影响;其二,则是该细沙的结构设立可以保证整个装置的输出的稳定性。
该营养物质仓内置的营养物质主要根据菌剂仓的菌剂的种类具体设计,而非采用某一具体的营养物质成分,另外,为了保证菌剂内生物降解菌的生存环境,因此,在这些营养物质之外,优选的混合麦秆粉,由于麦秆粉与沙子本身属于两种不同的物质,因此两者之间存在着缝隙,缝隙内存在有一定的空气,以此来促进菌剂内微生物的降解,因为麦秆粉本身可以被微生物降解,降解过程中提供了温度以及稳定的PH值,微生物的存活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保证。
因沙滩上本身就含有一定的微生物,对于石油污染的沙滩,其本身也对石油进行了一定的降解,因此,为避免对当地海岸造成二次伤害,因此,在具体选择菌剂时,要首先分析该沙滩中的微生物群主要成分,根据该主要成分选择不同的降解菌群,制作不同的菌剂,菌剂制作为粉状,或者颗粒装置,以便于生存降解
进一步的,本发明优选提供一种最为基础的营养物质,营养物质设置为N、P营养盐,N:P的比为10:1;本发明优选提供一种最为基础的菌剂成分,菌剂优选使用石油降解菌群,有氧固氮菌群和有氧芽孢菌群组成的菌剂,其中,有氧固氮菌群和有氧芽孢菌群主要用以分解降解麦秆粉,提供石油降解菌所需的温度、PH值等。
进一步的,第一传送带上设置有用以进一步加强运输的阻挡带,考虑到均是砾石石子以及细沙或者粉状类型,因此,在该传送带上设置有阻挡带。
本发明具体的特点还有,尾端处理结构包括:相对两侧壁完全贯穿的固型盒51,传送面位于输出口412正下方、输出端与固型盒51其中一贯穿的侧壁相配合的第二传送带11,位于装置本体外且一端部铰接在固型盒另一贯穿的侧壁顶部的刮板52;相对应设置在刮板另一端部两端的两个辅助轮53,以及一端相对应固定在刮板中部两端的两个固型杆54,固型杆远离刮板的一端设有收垄犁541。
具体的,优选的提供了一种尾端处理结构,主要是为了保证微生物降解的环境需要,因此将该装置设计成了一种堆肥装置,而且该堆肥装置的结构相对简单,主要是利用收垄犁进行固型,使用时,收垄犁541与地面接触,辅助轮包括一端与刮板固定连接移动轴,设置在移动轴另一端的小车轮532,以及套设移动轴上、位于刮板与相对应小车轮之间的弹簧531,小车轮与收垄犁位于刮板同一侧。
本发明的具体特点还有,溢油海岸处理装置还包括沿传输方向设置在吸附结构与混合装置结构之间,且由传动结构承接传输的洗涤结构3。
进一步的,洗涤结构包括:顶壁开设第二入料口311、侧壁底部开设第一出料口312的洗涤仓31,轴线水平且相互间错设置在洗涤仓内、分别与洗涤仓侧壁转动配合的若干个第二搅拌板32,与第一出料口相配合的连接部件13,一端部设置在吸附仓底部、另外在部贯通连接部件13的传输部件12,以及设置在洗涤仓下方用以回收洗涤仓内的溶液的废液收集箱34。
具体的,主要是在原有结构的基础上添加了洗涤结构,并且优选的提供了一种传动结构,因为水溶液的物理性质,导致处于吸附装置的中的固液分离分离的效果不是十分的明显,因此,根据该装置的具体的特性,优选的采用了绞龙进行物质的运输,而非其他运输类结构,此外,为了保证整个装置的密封性,因此,采用传输筒的结构进行固定连接。
具体的提供了一种洗涤结构,该洗涤结构与吸附结构相类似,该洗涤结构主要是利用化学试剂进一步的洗涤,使得位于其中的油污得到进一步的处理,从而减少砾石表面的油性物质的浓度。
具体的,该装置主要是利用化学试剂对已经吸附过的砾石进行进一步的化学洗涤清洗,使得经该化学试剂洗涤过的砾石等小石块上的油污得到进一步的处理,处理后的小石块本身含有微量甚至没有化学试剂,考虑到后续的需要进行生物降解,因此该化学试剂的选择需要考虑到后续菌剂中菌种的选择,可选择可生物降解的表面活性剂作为清洗化学试剂。
进一步的,传输部件12设置为绞龙结构。
进一步的,绞龙结构包括第二绞龙121,所第二绞龙设置在吸附仓或者洗涤仓的底部,第二绞龙设置在第一出料口或第二出料口相配合,设置在吸附仓或洗涤仓外侧面上,且位于第一出料口或第二出料口相对的一侧面上,且输出轴与第一绞龙相互配合的第二驱动电机122。
本发明的具体特点还有,连接部件13包括:相对两侧壁贯通、底壁设有过滤网132的传送盒131,位于传送盒131下方、且输入端与过滤网相配合的收集池133,输入端与收集池的输出端相连通的加压泵134,以及与加压泵的输出相连通的高压喷头135;在吸附结构中,高压喷头位于吸附仓21内与第一入料口211相配合;在洗涤结构中,高压喷头位于洗涤仓31内与第二入料口311相配合;传输部件贯穿传送盒131贯通的两侧壁。
为进一步的加强砾石等沙子充分的融合程度,因此专门的设置了一种水循环喷吐结构,以此加强整个吸附仓内的水的流动。
本发明的具体特点还有,传动结构包括:内置第一绞龙92、底端贯通、倾斜固定在装置本体1内的传输筒91,开设在传输筒上端部底面上的第三出料口911,以及设置在传输筒顶端、输出轴与绞龙的转轴同轴的第一驱动电机93;传输筒91的底端与相对应的传送盒相配合且连通;第三出料口911与第二入料口311或传送筒输入端相配合。
进一步的,控量装置10包括:与沙仓、菌剂仓、营养物质仓相配合连接的出料筒101,以及设置在出料筒或者连通管的电磁阀门102。
进一步的,吸附结构中还包括超声单元,超声单元设置在吸附仓内,超声单元设为超声波清洗器25,超声波清洗器设置在吸附仓内侧面中心位置上。
此外,为了进一步的使得处于砾石表面,或者是砂石中的油性物质与水溶液进行融合,因此,专门在该中部设置有超声波清洗器,以此来振动砾石等砂石的表面。
本发明的具体特点还有,吸附结构,设置在其后的洗涤结构,与之配合的混合结构,以及设置在混合结构的尾端处理结构在整个装置内呈线性排布。
进一步的,吸附结构与洗涤结构处于整个装置的同一侧,且混合结构处于装个装置的另一侧上,且位于横切面的中线上,尾端处理结构位于整个装置一端,且靠近洗涤结构。
进一步的,为了进一步的压缩使用空间,因此采用了这种布局方式,将吸附结构与洗涤结构处于整个装置的同一侧,而把混合结构处于装个装置的另一侧上,且位于横切面的中线上,尾端处理结构位于整个装置一端,且靠近洗涤结构。
具体的,本发明优选的提供了两种实施例,其一,参见图1,如前者所说的这样,将该吸附结构、洗涤结构、混合结构以及尾端处理结构处于同一直线上,形成一种线性装置;其二,参见图6的上视横切面示意图,将该吸附结构与洗涤结构处于整个装置的同一侧,且混合结构处于装个装置的另一侧上,且位于横切面的中线上,尾端处理结构位于整个装置一端,且靠近洗涤结构。
工作原理:利用人力或者机械,将该装置挂靠在车上,随后将该装置运输至所要处理的位置处,利用挖掘机等装置,使得位于海岸出的砾石等砂体送入吸附结构中,此时打开电源,使得该装置进行工作,通过吸附结构进行第一步的吸附,通过传动结构传送至洗涤结构中进行第二步的化学清洗,随后通过的传动结构传送至混合装置内,与营养物质、菌剂以及细沙组成混合体,随后通过传送带传出,通过传送带传输至固型盒内,并且通过源源不断的沙子的推挤,使得带有砾石等沙体落入地面,并且通过收垄犁进行固型。
本发明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溢油海岸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设置有车轮(1-1)的装置本体(1),沿传输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装置本体内的吸附结构(2)、用以混合菌剂、营养物质的混合结构(4)、尾端处理结构(5),设置在所述装置本体内、输出端分别通过控量结构(10)与所述混合结构(4)的输入端相连通的沙仓(6)、菌剂仓(7)、营养物质仓(8),以及承接设置在所述吸附结构输出端与所述混合结构的输入端之间的传动结构(9);
所述尾端处理结构贯穿设置在所述装置本体(1)一端,所述装置本体(1)另一端设有用以连接牵引结构的连接杆(1-2);
其中,所述吸附结构包括顶壁开设第一入料口(211)、侧壁底部开设第一出料口(212)的吸附仓(21),轴线水平且相互间错设置在所述吸附仓内、分别与所述吸附仓侧壁转动配合的若干个第一搅拌板(22),与所述第一出料口(212)相配合的连接部件(13),一端部设置在所述吸附仓底部、另一端部贯通所述连接部件(13)的传输部件(12),且所述吸附仓下方设置用以回收吸附仓内的溶液的废液吸取箱(24),所述吸附仓(21)内设置有吸附单元(23),所述吸附单元包括用以吸附砾石的油污的吸附海绵棒;
所述尾端处理结构包括:相对两侧壁完全贯穿的固型盒(51),传送面位于所述混合结构(4)输出端的正下方、输出端与所述固型盒(51)其中一贯穿的侧壁相配合的第二传送带(11),位于所述装置本体外且一端部铰接在所述固型盒另一贯穿的侧壁顶部的刮板(52),相对应设置在所述刮板另一端部两端的两个辅助轮(53),以及一端相对应固定在所述刮板中部两端的两个固型杆(54),所述固型杆远离所述刮板的一端设有收垄犁(5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溢油海岸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结构包括:顶面开设输入口(411),底面开设输出口(412)的混合筒(41),输出端分别与所述输入口(411)相连通、内部分别设有第一传送带(44)的三根传送筒(43),以及设置在所述混合筒内的搅拌装置;
所述输入口(411)位于所述沙仓的输出口的正下方,一个所述传送筒(43)的输入端与所述传动结构(9)的输出端相连通,一个所述传送筒(43)的输入端与所述菌剂仓(7)的输出端相连通,一个所述传送筒(43)的输入端与所述营养物质仓(8)的输出端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溢油海岸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搅拌装置包括:若干组搅拌杆(421),搅拌杆设置有用以打撒以及混合沙子的搅拌扇叶;以及若干组振动板(422),振动板与搅拌杆混合交叉式分布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溢油海岸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油海岸处理装置还包括沿传输方向设置在所述吸附结构与混合装置结构之间,且由所述传动结构承接传输的洗涤结构(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溢油海岸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涤结构包括:顶壁开设第二入料口(311)、侧壁底部开设第二出料口(312)的洗涤仓(31),轴线水平且相互间错设置在所述洗涤仓内、分别与所述洗涤仓侧壁转动配合的若干个第二搅拌板(32),与所述第二出料口相配合的连接部件(13),一端部设置在所述吸附仓底部、另一端部贯通所述连接部件(13)的传输部件(12),以及设置在所述洗涤仓下方用以回收洗涤仓内的溶液的废液收集箱(3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溢油海岸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输部件(12)设置为绞龙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溢油海岸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部件(13)包括:相对两侧壁贯通、底壁设有过滤网(132)的传送盒(131),位于所述传送盒(131)下方、且输入端与所述过滤网相配合的收集池(133),输入端与所述收集池的输出端相连通的加压泵(134),以及与所述加压泵的输出相连通的高压喷头(135);
在所述吸附结构中,所述高压喷头位于所述吸附仓(21)内与所述第一入料口(211)相配合;
在所述洗涤结构中,所述高压喷头位于所述洗涤仓(31)内与所述第二入料口(311)相配合;
所述传输部件贯穿所述传送盒(131)贯通的两侧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溢油海岸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结构包括:内置第一绞龙(92)、底端贯通、倾斜固定在所述装置本体(1)内的传输筒(91),开设在所述传输筒上端部底面上的第三出料口(911),以及设置在所述传输筒顶端、输出轴与所述绞龙的转轴同轴的第一驱动电机(93);
所述传输筒(91)的底端与相对应的所述传送盒相配合且连通;
所述第三出料口(911)与所述第二入料口(311)或所述传送筒输入端相配合。
CN202011533836.XA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溢油海岸处理装置 Active CN1125541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33836.XA CN112554124B (zh)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溢油海岸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33836.XA CN112554124B (zh)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溢油海岸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54124A CN112554124A (zh) 2021-03-26
CN112554124B true CN112554124B (zh) 2022-12-13

Family

ID=750314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33836.XA Active CN112554124B (zh) 2020-12-22 2020-12-22 一种溢油海岸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5412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43190B (zh) * 2022-03-22 2023-09-05 湖北春木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粉末涂料过筛装置
CN115186569B (zh) * 2022-07-07 2023-01-31 中科三清科技有限公司 漂浮物的漂移模拟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336980A1 (de) * 1983-10-11 1985-04-18 Sloman Neptun Schiffahrts AG, 2800 Bremen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reinigen von mit kohlenwasserstoffen und insbesondere oel bzw. derivaten hiervon verschmutzten feststoffteilchen
JP2005075960A (ja) * 2003-09-01 2005-03-24 Noritomi Tekkosho:Kk 土壌団子製造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土壌団子
JP2010046595A (ja) * 2008-08-20 2010-03-04 Arthur:Kk 汚染土壌の微生物分級浄化方法及び汚染土壌の微生物分級浄化装置
CN104876406A (zh) * 2015-05-12 2015-09-02 福建省科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含油污泥深度资源化利用的工艺和系统
CN105032902A (zh) * 2015-09-01 2015-11-11 山东科技大学 钻井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CN109940041A (zh) * 2019-03-27 2019-06-28 徐州工程学院 一种重度污染土壤修复装置
CN110153178A (zh) * 2019-06-29 2019-08-23 江西师范大学 一种利用微生物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处理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588190B1 (fr) * 1985-10-08 1989-03-03 F Tec Sarl Procede de desinfection de milieux interstitiels charges en germes pathogenes
DE4020156A1 (de) * 1990-06-25 1992-01-09 Klaus Jordan Vorrichtung zum reinigen von kontaminierten, aufgelockerten boeden, insbesondere von sandkastenfuellungen
JP4599766B2 (ja) * 2001-06-21 2010-12-15 Jfe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土壌洗浄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03320364A (ja) * 2002-04-30 2003-11-11 Starlite Co Ltd 土壌の浄化方法
US7690445B2 (en) * 2003-11-07 2010-04-06 Racional Energy & Environment Co. Oil contaminated substrate treat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KR200393760Y1 (ko) * 2005-03-25 2005-08-31 주식회사 한국특장기술 백사장 청소기
KR20090091630A (ko) * 2008-02-25 2009-08-28 (주)지앤지코리아 유류에 오염된 물체를 세정하기 위한 장치
CN201310085Y (zh) * 2008-11-20 2009-09-16 黄启忠 沙滩清洁车
CN104671625A (zh) * 2015-02-12 2015-06-03 绿野工程私人有限公司 油泥砂资源化处理系统及油泥砂热化学分相处理装置
CN105964686A (zh) * 2016-07-25 2016-09-28 厦门嵩湖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沙滩油污污染净化处理系统和处理方法
CN107852875A (zh) * 2017-11-27 2018-03-30 荆州市俏佳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施肥装置
CN110183078A (zh) * 2019-06-06 2019-08-30 天科院环境科技发展(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油泥沙生物修复处理方法
CN110183071A (zh) * 2019-06-25 2019-08-30 常州清立环能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12058889B (zh) * 2020-07-15 2022-04-19 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石油烃类有机污染土壤的高效一体化清洗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336980A1 (de) * 1983-10-11 1985-04-18 Sloman Neptun Schiffahrts AG, 2800 Bremen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reinigen von mit kohlenwasserstoffen und insbesondere oel bzw. derivaten hiervon verschmutzten feststoffteilchen
JP2005075960A (ja) * 2003-09-01 2005-03-24 Noritomi Tekkosho:Kk 土壌団子製造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土壌団子
JP2010046595A (ja) * 2008-08-20 2010-03-04 Arthur:Kk 汚染土壌の微生物分級浄化方法及び汚染土壌の微生物分級浄化装置
CN104876406A (zh) * 2015-05-12 2015-09-02 福建省科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含油污泥深度资源化利用的工艺和系统
CN105032902A (zh) * 2015-09-01 2015-11-11 山东科技大学 钻井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CN109940041A (zh) * 2019-03-27 2019-06-28 徐州工程学院 一种重度污染土壤修复装置
CN110153178A (zh) * 2019-06-29 2019-08-23 江西师范大学 一种利用微生物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处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54124A (zh) 2021-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475137B1 (ko) 에코그린형 전처리, 선별처리 및 선별물의 재처리 및 재활용 방법
CN112554124B (zh) 一种溢油海岸处理装置
US6293731B1 (en) Method for treatment of dredged materials to form a structural fill
KR100870909B1 (ko) 유류에 오염된 토사석의 복원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04291543B (zh) 钻井废弃泥浆不落地无害化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109881731B (zh) 基于黑臭水河的河道生态修复系统及方法
CN113399448B (zh) 一种有机污染土壤的修复装置
CN111533399A (zh) 一种淤泥固化施工设备
CN215467029U (zh) 一种园林生态土壤环保修复装置
US20110170953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moving liquid hydrocarbons from contaminated soil
CN104986885A (zh) 页岩气开采中压裂液的返排液回收处理装置
JP4364889B2 (ja) 浚渫土の処理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1618916B (zh) 污水复清方法及设备
CN208965615U (zh) 筛分破碎铲斗结构
KR100872058B1 (ko) 건설현장에서 발생하는 고농도 슬러리 장치
CN210358527U (zh) 一种用于土壤生物治理的生物投放装置
KR20080074135A (ko) 가수굴착 및 용매를 사용한 정화 방법
CN106977073A (zh) 生态清淤集成系统
CN114573198B (zh) 一种人工湖底泥原位生态修复结构
CN217651090U (zh) 一种污染河道疏浚底泥生态修复系统
CN114160568B (zh) 一种石油烃污染土壤生物治理装置及方法
CN212857114U (zh) 一种多功能的土壤修复治理装置
CN112813916B (zh) 一种用于石油油污沙滩的微生物处理车
CN106884451A (zh) 生态清淤和同步淤泥脱水一体化施工工艺
JP3806064B2 (ja) 土壌浄化設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17

Address after: No. 288 Hangkong Road, High tech Economic Zone, Jianhu County, Yanche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4700

Applicant after: Jiangsu Hongyuan Petrochemical Machinery Co.,Ltd.

Address before: 250002 ground floor, building 11, Guidu garden, Shizhong District,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HANDONG CAIYUANHEXIN ENERGY EFFICIENCY PROJECT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