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44792A - 生物饲料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生物饲料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44792A
CN112544792A CN202011443321.0A CN202011443321A CN112544792A CN 112544792 A CN112544792 A CN 112544792A CN 202011443321 A CN202011443321 A CN 202011443321A CN 112544792 A CN112544792 A CN 1125447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rage cavity
fermentation
mixture
cover
biological fe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4332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江南
谭金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UDI CHAOYANG PLAST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UDI CHAOYANG PLAST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UDI CHAOYANG PLAST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UDI CHAOYANG PLAST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4332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44792A/zh
Publication of CN1125447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447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10/00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10/30Animal feeding-stuffs from material of plant origin, e.g. roots, seeds or hay; from material of fungal origin, e.g. mushrooms
    • A23K10/37Animal feeding-stuffs from material of plant origin, e.g. roots, seeds or hay; from material of fungal origin, e.g. mushrooms from waste materi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10/00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10/10Animal feeding-stuffs obtained by micro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processes
    • A23K10/12Animal feeding-stuffs obtained by micro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processes by fermentation of natural products, e.g. of vegetable material, animal waste material or biomas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10/00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10/10Animal feeding-stuffs obtained by micro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processes
    • A23K10/14Pretreatment of feeding-stuffs with enzym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10/00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10/30Animal feeding-stuffs from material of plant origin, e.g. roots, seeds or hay; from material of fungal origin, e.g. mushrooms
    • A23K10/35Animal feeding-stuffs from material of plant origin, e.g. roots, seeds or hay; from material of fungal origin, e.g. mushrooms from potato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80Food processing, e.g. use of renewable energies or variable speed drives in handling, conveying or stacking
    • Y02P60/87Re-use of by-products of food processing for fodder productio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hysi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Mycolog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Fodder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饲料的制备方法,S1、将蔬菜废弃物粉碎成渣,获得蔬菜渣料;S2、将麦麸、米糠与水混合放入底部密封的波纹管围成的储蓄腔,封盖子母盖,使得麦麸与米糠在密闭环境下软化;S3、加入蔬菜渣料与软化后的麦麸与米糠混合均匀,获得混合料,向混合料投入纤维素酶和黑曲霉混合均匀并保温,进行第一次发酵;S4、向储蓄腔通入空气,将第一发酵物投入酵母菌和乳酸菌混合均匀并保温,进行第二次发酵;S5、在密闭的储蓄腔中放置,取出,粉碎,干燥,获得生物饲料。本发明的生物饲料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取材环保,营养搭配均衡,通过专用的发酵设备和在饲料配方中添加多种废弃物及多种菌种,改善饲料的品质和适口性,提高家畜的采食量。

Description

生物饲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饲料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生物饲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常规饲料原料如玉米、豆粕、鱼粉等价格处于增长趋势,故全价饲料一直处于高位运行,而且,由于饲料原料价格上涨带来的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等连锁效应,是导致物价上涨的重要因素。
目前人们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要解决因抗生素的滥用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和畜禽粪便不合理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大力发展生物饲料是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生物饲料是一种含有活性的有益微生物的安全、无污染、无药物残留的优质饲料。鉴于此,人们在饲喂家禽时开始采用微生物发酵饲料,但现有的微生物发酵饲料发酵效率低,发酵条件苛刻且操作复杂,饲料口感差,生物利用率低下且保存时间不长,由此导致的微生物发酵饲料难以得到广泛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饲料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但现有的微生物发酵饲料发酵效率低,发酵条件苛刻且操作复杂,饲料口感差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生物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蔬菜废弃物粉碎成渣,获得蔬菜渣料;
S2、将麦麸、米糠与水混合放入底部密封的波纹管围成的储蓄腔,储蓄腔的深度小于等于1m,控制储蓄腔内的温度和湿度,封盖子母盖,使得麦麸与米糠在密闭环境下软化;
S3、加入蔬菜渣料与软化后的麦麸与米糠混合均匀,麦麸、米糠和蔬菜渣料的质量比为 (3~4)∶(2~3)∶(4~5),获得混合料,向混合料投入纤维素酶和黑曲霉混合均匀并保温,进行第一次发酵,获得第一发酵物;
S4、向储蓄腔通入空气,将第一发酵物投入酵母菌和乳酸菌混合均匀并保温,进行第二次发酵,获得第二发酵物;
S5、将第二发酵物在密闭的储蓄腔中放置,取出,粉碎,干燥,获得生物饲料。
进一步地,储蓄腔内设有与子母盖上的子盖连通的控制部件,以通过控制部件调节子盖的开启或闭合,从而调节储蓄腔内的温度和含氧量。
进一步地,当步骤S3中纤维素酶和黑曲霉混合均匀后,控制部件调节子盖闭合,储蓄腔内部温度为40℃~45℃,伴随发酵反应的进行,储蓄腔内部温度逐渐升高到70℃以上,控制部件调节子盖开启。
进一步地,调节混合料的pH值为4.5~5.5。
进一步地,当步骤S4中酵母菌和乳酸菌混合均匀后,控制部件调节子盖闭合,储蓄腔内部温度为35℃~45℃,伴随发酵反应的进行,储蓄腔内部温度逐渐升高到70℃以上,控制部件调节子盖开启。
进一步地,调节第一发酵物的pH值为5~6。
进一步地,蔬菜废弃物包括马铃薯皮或渣、番茄皮或渣。
进一步地,蔬菜废弃物还包括甘蓝叶、萝卜叶、花椰菜茎叶、西兰花叶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还包括:豆粕、菜籽粕或棉粕中的至少一种,将豆粕、菜籽粕或棉粕中的至少一种破碎成渣,与麦麸与米糠混合放入储蓄腔内。
进一步地,步骤S1中软化的温度为60℃~65℃,软化的时间为6h~12h;步骤S4中向储蓄腔通入空气采用中空结构的导气管插入到第一发酵物内,导气管外周壁面上间隔设有多个通气孔;步骤S5中放置的时间为7天~30天。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生物饲料的制备方法,将麦麸、米糠与水混放入波纹管围成的储蓄腔内进行软化处理,再与粉碎成渣的蔬菜渣料混合,分别进行第一次发酵,第二发酵物或的生物饲料。上述采用底部密封的波纹管与子母盖形成混合料的密封环境,有效的保持储蓄腔内的环境和温度,且波纹管可埋设在地下,替代传统的发酵罐或发酵木桶,节省地上空间,且上述储蓄腔的深度小于等于1m,因此波纹管在地下安装方便,不需要挖掘过深,不仅适用于大型工厂安装使用,还可广泛应用于个体农户。上述第一次发酵采用纤维素酶和黑曲霉进行发酵,植物组织可被纤维素酶分解,使得纤维素缠绕的蛋白质释放,细胞壁结构受损以及细胞没有了屏蔽作用,被包藏在细胞内的蛋白质等活性成分被释放出来,从而增肌蛋白质等活性成分的含量。黑曲霉在发酵过程中,可以分泌蛋白酶、淀粉酶、果胶酶、脂肪酶等水解酶,且黑曲霉可提高蔬菜废弃物粗蛋白质的含量,降低纤维素、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改蔬菜废弃物的营养成分提高发酵品质。上述第二次发酵采用酵母菌和乳酸菌。基于第一次的发酵,第一发酵物内溶出更多的蛋白质等活性成分,以及产生水解酶,再采用酵母菌和乳酸菌进行第二次发酵,酵母菌可以调控瘤胃发酵,减少乳酸盐的产生,稳定pH值,从而促进瘤胃内乳酸菌等有益菌的繁殖,进而促进了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提高了饲料的转化效率;乳酸菌能促进动物生长、调节胃肠道的微生态平衡,从而改善胃肠道功能,提高食物消化率,抑制肠道内腐败菌生长,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在发酵过程中,通过菌种等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化学作用,可明显改善饲料的品质和适口性。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本实施例的生物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蔬菜废弃物粉碎成渣,获得蔬菜渣料;
S2、将麦麸、米糠与水混合放入底部密封的波纹管围成的储蓄腔,储蓄腔的深度小于等于1m,控制储蓄腔内的温度和湿度,封盖子母盖,使得麦麸与米糠在密闭环境下软化;
S3、加入蔬菜渣料与软化后的麦麸与米糠混合均匀,麦麸、米糠和蔬菜渣料的质量比为 (3~4)∶(2~3)∶(4~5),获得混合料,向混合料投入纤维素酶和黑曲霉混合均匀并保温,进行第一次发酵,获得第一发酵物;
S4、向储蓄腔通入空气,将第一发酵物投入酵母菌和乳酸菌混合均匀并保温,进行第二次发酵,获得第二发酵物;
S5、将第二发酵物在密闭的储蓄腔中放置,取出,粉碎,干燥,获得生物饲料。
本发明的生物饲料的制备方法,将麦麸、米糠与水混放入波纹管围成的储蓄腔内进行软化处理,再与粉碎成渣的蔬菜渣料混合,分别进行第一次发酵,第二发酵物或的生物饲料。上述采用底部密封的波纹管与子母盖形成混合料的密封环境,有效的保持储蓄腔内的环境和温度,且波纹管可埋设在地下,替代传统的发酵罐或发酵木桶,节省地上空间,且上述储蓄腔的深度小于等于1m,因此波纹管在地下安装方便,不需要挖掘过深,不仅适用于大型工厂安装使用,还可广泛应用于个体农户。上述第一次发酵采用纤维素酶和黑曲霉进行发酵,植物组织可被纤维素酶分解,使得纤维素缠绕的蛋白质释放,细胞壁结构受损以及细胞没有了屏蔽作用,被包藏在细胞内的蛋白质等活性成分被释放出来,从而增肌蛋白质等活性成分的含量。黑曲霉在发酵过程中,可以分泌蛋白酶、淀粉酶、果胶酶、脂肪酶等水解酶,且黑曲霉可提高蔬菜废弃物粗蛋白质的含量,降低纤维素、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改蔬菜废弃物的营养成分提高发酵品质。上述第二次发酵采用酵母菌和乳酸菌。基于第一次的发酵,第一发酵物内溶出更多的蛋白质等活性成分,以及产生水解酶,再采用酵母菌和乳酸菌进行第二次发酵,酵母菌可以调控瘤胃发酵,减少乳酸盐的产生,稳定pH值,从而促进瘤胃内乳酸菌等有益菌的繁殖,进而促进了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提高了饲料的转化效率;乳酸菌能促进动物生长、调节胃肠道的微生态平衡,从而改善胃肠道功能,提高食物消化率,抑制肠道内腐败菌生长,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在发酵过程中,通过菌种等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化学作用,可明显改善饲料的品质和适口性。
上述纤维素酶、黑曲霉、酵母菌、乳酸菌进行分批次发酵,一方面通过加入菌种可产生多种不饱和脂肪酸或芳香酸,可明显刺激动物食欲,改善饲料的适口性,提高动物的采食量,另一方面菌种可改善动物体内菌群环境,建立动物肠道微生态平衡,提高动物免疫力,抑制有害病菌的繁殖,预防和减少疾病的发生,再者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可减少养殖业粪便中氮、磷等排放量,从而保护生态环境,且可提高饲料资源的利用率,促进动物生长。而且,分批次发酵,使得酶、微生物充分发生反应,防止多酶、微生物复合而发生竞争反应。而且,先采用纤维素酶和黑曲霉先对麦麸、米糠、蔬菜皮或渣进行细胞壁破损,并产生水解酶,有利于后的酵母菌和乳酸菌充分反应,以及产生易于吸收的营养成分。
本实施例中,储蓄腔内设有与子母盖上的子盖连通的控制部件,以通过控制部件调节子盖的开启或闭合,从而调节储蓄腔内的温度和含氧量。上述控制部件可通过设定耐受温度,当温度超过70℃以上,控制部件连通子盖以控制子盖的开启,当温度低于70℃,或者储蓄腔内部的空气到达一定的量,也即含氧达一定的量时,控制部件控制子盖闭合。混合料也可以通过子盖投入到储蓄腔内,以避免其他污染物的进入储蓄腔内而污染混合料。
本实施例中,当步骤S3中纤维素酶和黑曲霉混合均匀后,控制部件调节子盖闭合,储蓄腔内部温度为40℃~45℃,伴随发酵反应的进行,储蓄腔内部温度逐渐升高到70℃以上,控制部件调节子盖开启。上述利用储蓄腔内的空气进行第一次发酵,随着纤维素酶酶解时间的延长,以及黑曲霉好氧反应的发生,使得内部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并进一步增加储蓄腔内部的温度,随着储蓄腔温度的升高到会钝化纤维素酶酶解反应,直到酶解反应停止发生,并使得内部的环境逐渐形成无氧环境,而且温度升高也使得黑曲霉被灭活。当温度升高到70℃以上时,控制部件连通子盖以控制子盖的开启,以降低储蓄腔内部温以增加内部的含氧量,再进行第二次发酵发生。
优选地,调节混合料的pH值为4.5~5.5。
本实施例中,当步骤S4中酵母菌和乳酸菌混合均匀后,控制部件调节子盖闭合,储蓄腔内部温度为35℃~45℃,伴随发酵反应的进行,储蓄腔内部温度逐渐升高到70℃以上,控制部件调节子盖开启。上述虽然开启子盖使得储蓄腔内部置换新的空气,但二氧化碳可能无法挥发至大气内,或者二氧化碳挥发量较少,采用的导气管插入到第一发酵物内,以使得储蓄腔内具有充足的空气进行第二发酵,上述酵母菌和乳酸菌采用至少两种进行发酵,酵母菌为好氧菌,乳酸菌为厌氧菌,先通过导气管通入空气,使得好氧细菌先进行反应,伴随着好氧发酵阶段,储蓄腔内的氧气越来越少,产生CO2有助于饲料快速进入厌氧发酵阶段,再进行乳酸菌度发酵,温度进一步升高也使得中酵母菌和乳酸菌被灭活。
优选地,调节第一发酵物的pH值为5~6。
本实施例中,蔬菜废弃物包括马铃薯皮或渣、番茄皮或渣。蔬菜易损耗且易腐烂,使得在蔬菜收获、贮藏、加工和运输过程中损耗成为废弃物,蔬菜废弃物产生量占蔬菜质量的30%以上,蔬菜废弃物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糖类等营养成分,粗纤维含量较低,总体与新鲜蔬菜一致。纤维素酶、黑曲霉和酵母菌同化淀粉、纤维素的能力强,将废弃物中的碳水化合物降解为单糖、双糖等,乳酸菌则产生乳酸改善适口性。菌株的协同作用对废弃物发酵饲料的品质起到积极作用。
上述生物饲料的制备方法制备工艺简单易行,取材环保,营养搭配均衡,通过专用的发酵设备和在饲料配方中添加多种废弃物及多种菌种,可明显改善饲料的品质和适口性,提高家畜的采食量;提高饲料的消化利用率,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加入的菌种利于动物的防病保健;可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泄,净化畜舍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了饲料的贮藏性,便于饲料的商品化和运输。同时,上述生物饲料的制备方法使得的饲料配方的主要原料为蔬菜废弃物、麦麸、米糠,变废为宝,提高饲料资源利用率,保障饲料安全、保护生态环境。
优选地,蔬菜废弃物还包括甘蓝叶、萝卜叶、花椰菜茎叶、西兰花叶中的至少一种。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豆粕、菜籽粕或棉粕中的至少一种,将豆粕、菜籽粕或棉粕中的至少一种破碎成渣,与麦麸与米糠混合放入储蓄腔内。上述生物饲料的制备方法制备获得的生物饲料可以与豆粕、菜籽粕或棉粕混合一同喂养家畜,也可以单独喂养家畜。
本实施例中,步骤S1中软化的温度为60℃~65℃,软化的时间为6h~12h;步骤S4中向储蓄腔通入空气采用中空结构的导气管插入到第一发酵物内,导气管外周壁面上间隔设有多个通气孔;步骤S5中放置的时间为7天~30天。
上述步骤S1中软化的温度为60℃~65℃,软化的时间为6h~12h,在该温度下麦麸、米糠经高温净化,有利于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将农作物秸秆在第一预设时间及第一预设湿度的条件下密闭放置第一预设时间,一方面能够有效杀灭或抑制杂菌的繁殖,保证饲料的质量,另一方面有利于降低抗营养因子,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且该过程不受外界环境温度的限制,整个工艺流程属于可控范围内,能够保证饲料的质量。上述麦麸、米糠与水混合中,水量为麦麸与米糠总量的20%~30%,使得麦麸与米糠具有一定的水分,便于进行软化处理。上述蔬菜废弃物不需要进行软化处理,以防止营养成分的损失。
实施例
实施例1
S1、将马铃薯皮、番茄皮粉碎成渣,马铃薯皮、番茄皮的质量比为6∶4,获得蔬菜渣料;
S2、将麦麸、米糠、与水混合放入底部密封的波纹管围成的储蓄腔,储蓄腔的深度小于等于1m,控制储蓄腔内的温度为60℃,湿度为55%,封盖子母盖,使得麦麸与米糠在密闭环境下软化,时间为6h;
S3、加入蔬菜渣料与软化后的麦麸与米糠混合均匀,麦麸、米糠和蔬菜渣料的质量比为3∶ 2∶5,获得混合料,向混合料投入纤维素酶和黑曲霉混合均匀,纤维素酶的添加量为200U/g,接种4%的黑曲霉,菌液活菌数≥1×109CFU/mL,初始混合料的pH值为5,初始温度为40℃,进行第一次发酵,直至温度升高为70℃以上,控制部件调节子盖开启,获得第一发酵物;
S4、中空结构的导气管插入到第一发酵物内面,向导气管内通入空气流入第一发酵物内,将第一发酵物投入酵母菌和乳酸菌,接种10%的酵母菌和乳酸菌的菌液,菌液活菌数≥1× 109CFU/mL,初始混合料的pH值为5.5,初始温度为40℃,控制部件调节子盖关闭,进行第二次发酵,直至温度升高为70℃以上,控制部件调节子盖开启,获得第二发酵物;
S5、将第二发酵物在密闭的储蓄腔中放置7天,取出,粉碎,干燥,获得生物饲料。
实施例2
S1、马铃薯皮、番茄皮、花椰菜茎叶、西兰花叶粉碎成渣,马铃薯皮、番茄皮、花椰菜茎叶、西兰花叶的质量比为4∶2∶2∶2,获得蔬菜渣料;
S2、将麦麸、米糠、菜籽粕与水混合放入底部密封的波纹管围成的储蓄腔,储蓄腔的深度小于等于1m,控制储蓄腔内的温度为62℃,湿度为62%,封盖子母盖,使得麦麸、米糠、菜籽粕在密闭环境下软化,时间为6h;
S3、加入蔬菜渣料与软化后的麦麸、米糠、菜籽粕混合均匀,麦麸、米糠、菜籽粕和蔬菜渣料的质量比为2∶2∶3∶3,获得混合料,向混合料投入纤维素酶和和果胶酶混合均匀,纤维素酶的添加量为200U/g,接种4%的黑曲霉,菌液活菌数≥1×109CFU/mL,初始混合料的pH值为5,初始温度为40℃,进行第一次发酵,直至温度升高为70℃以上,控制部件调节子盖开启,获得第一发酵物;
S4、中空结构的导气管插入到第一发酵物内面,向导气管内通入空气流入第一发酵物内,将第一发酵物投入酵母菌和乳酸菌,接种10%的酵母菌和乳酸菌的菌液,菌液活菌数≥1× 109CFU/mL,初始混合料的pH值为5.5,初始温度为40℃,控制部件调节子盖关闭,进行第二次发酵,直至温度升高为70℃以上,控制部件调节子盖开启,获得第二发酵物;
S5、将第二发酵物在密闭的储蓄腔中放置7天,取出,粉碎,干燥,获得生物饲料。
实施例3
S1、马铃薯皮、番茄皮、甘蓝叶、萝卜叶、花椰菜茎叶粉碎成渣,柑橘皮与苹果皮的质量比为6∶2∶1∶1,获得蔬菜渣料;
S2、将麦麸、米糠、豆粕与水混合放入底部密封的波纹管围成的储蓄腔,储蓄腔的深度小于等于1m,控制储蓄腔内的温度为70℃,湿度为62%,封盖子母盖,使得麦麸、米糠、豆粕在密闭环境下软化,时间为6h;
S3、加入蔬菜渣料与软化后的麦麸、米糠、豆粕混合均匀,麦麸、米糠、菜籽粕和蔬菜渣料的质量比为2∶1∶4∶3,获得混合料,向混合料投入纤维素酶和和果胶酶混合均匀,纤维素酶的添加量为300U/g,接种4%的黑曲霉,菌液活菌数≥1×109CFU/mL,初始混合料的pH值为5,初始温度为38℃,进行第一次发酵,直至温度升高为70℃以上,控制部件调节子盖开启,获得第一发酵物;
S4、中空结构的导气管插入到第一发酵物内面,向导气管内通入空气流入第一发酵物内,将第一发酵物投入酵母菌和乳酸菌,接种10%的酵母菌和乳酸菌的菌液,菌液活菌数≥1× 109CFU/mL,初始混合料的pH值为5.5,初始温度为40℃,控制部件调节子盖关闭,进行第二次发酵,直至温度升高为70℃以上,控制部件调节子盖开启,获得第二发酵物;
S5、将第二发酵物在密闭的储蓄腔中放置7天,取出,粉碎,干燥,获得生物饲料。
对比例1
市销的豆粕饲料。
对比例2
S1、将柑橘皮、苹果皮、香蕉皮、西瓜皮粉碎成渣,柑橘皮与苹果皮的质量比为6∶2∶1∶ 1,获得蔬菜渣料;
S2、将麦麸、米糠、豆粕与水混合放入底部密封的波纹管围成的储蓄腔,储蓄腔的深度小于等于1m,控制储蓄腔内的温度为70℃,湿度为62%,封盖子母盖,使得麦麸、米糠、豆粕在密闭环境下软化,时间为6h;
S3、加入蔬菜渣料与软化后的麦麸、米糠、豆粕混合均匀,麦麸、米糠、菜籽粕和蔬菜渣料的质量比为2∶2∶3∶3,获得混合料,进行自然发酵14天,获得发酵物
S5、将发酵物在密闭的储蓄腔中放置7天,取出,粉碎,干燥,获得生物饲料。
将上述实施例1~3的生物饲料与对比例1的豆粕饲料、对比例2的生物饲料测定蛋白质含量。
将上述实施例1~3的生物饲料与对比例1的豆粕饲料、对比例2的生物饲分5组,每组 5头乳猪,分别饲喂3个月大乳猪,每日饲喂等重饲料各三次,一个月后测量其平均重量,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性能和体重测试结果
Figure BDA0002823308590000071
由表1可知,实施例1~3的生物饲料的性能与市销的豆粕饲料相近,并优于市销豆粕饲料,长提供所需的养分,并且适口性较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生物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蔬菜废弃物粉碎成渣,获得蔬菜渣料;
S2、将麦麸、米糠与水混合放入底部密封的波纹管围成的储蓄腔,所述储蓄腔的深度小于等于1m,控制储蓄腔内的温度和湿度,封盖子母盖,使得麦麸与米糠在密闭环境下软化;
S3、加入蔬菜渣料与软化后的麦麸与米糠混合均匀,所述麦麸、米糠和蔬菜渣料的质量比为(3~4)∶(2~3)∶(4~5),获得混合料,向混合料投入纤维素酶和黑曲霉混合均匀并保温,进行第一次发酵,获得第一发酵物;
S4、向储蓄腔通入空气,将第一发酵物投入酵母菌和乳酸菌混合均匀并保温,进行第二次发酵,获得第二发酵物;
S5、将第二发酵物在密闭的储蓄腔中放置,取出,粉碎,干燥,获得生物饲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蓄腔内设有与所述子母盖上的子盖连通的控制部件,以通过控制部件调节所述子盖的开启或闭合,从而调节储蓄腔内的温度和含氧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步骤S3中纤维素酶和黑曲霉混合均匀后,控制部件调节所述子盖闭合,储蓄腔内部温度为40℃~45℃,伴随发酵反应的进行,储蓄腔内部温度逐渐升高到70℃以上,控制部件调节所述子盖开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调节所述混合料的pH值为4.5~5.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步骤S4中酵母菌和乳酸菌混合均匀后,控制部件调节所述子盖闭合,储蓄腔内部温度为35℃~45℃,伴随发酵反应的进行,储蓄腔内部温度逐渐升高到70℃以上,控制部件调节所述子盖开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物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调节所述第一发酵物的pH值为5~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蔬菜废弃物包括马铃薯皮或渣、番茄皮或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蔬菜废弃物还包括甘蓝叶、萝卜叶、花椰菜茎叶、西兰花叶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豆粕、菜籽粕或棉粕中的至少一种,将豆粕、菜籽粕或棉粕中的至少一种破碎成渣,与麦麸与米糠混合放入储蓄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S1中所述软化的温度为60℃~65℃,所述软化的时间为6h~12h;
步骤S4中向储蓄腔通入空气采用中空结构的导气管插入到所述第一发酵物内,所述导气管外周壁面上间隔设有多个通气孔;
步骤S5中放置的时间为7天~30天。
CN202011443321.0A 2020-12-08 2020-12-08 生物饲料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254479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43321.0A CN112544792A (zh) 2020-12-08 2020-12-08 生物饲料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43321.0A CN112544792A (zh) 2020-12-08 2020-12-08 生物饲料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44792A true CN112544792A (zh) 2021-03-26

Family

ID=750628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43321.0A Pending CN112544792A (zh) 2020-12-08 2020-12-08 生物饲料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44792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51462A (zh) * 2015-01-20 2016-08-17 甘肃农业大学 一种以混合菌剂对餐厨垃圾进行发酵处理生产生物蛋白饲料的方法
CN106071047A (zh) * 2016-06-27 2016-11-09 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废弃花椰菜茎叶青贮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78346A (zh) * 2016-12-29 2017-04-26 青岛嘉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法利用海蓬子制备奶牛发酵饲料的工艺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51462A (zh) * 2015-01-20 2016-08-17 甘肃农业大学 一种以混合菌剂对餐厨垃圾进行发酵处理生产生物蛋白饲料的方法
CN106071047A (zh) * 2016-06-27 2016-11-09 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废弃花椰菜茎叶青贮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78346A (zh) * 2016-12-29 2017-04-26 青岛嘉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法利用海蓬子制备奶牛发酵饲料的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90566B (zh) 多种微生物混合发酵剂及用其生产高能蛋白生物饲料的方法
CN101914460B (zh) 一种海洋红酵母培养物的发酵方法
CN101720853A (zh) 益生菌两步法酵解蛋白饲料技术
CN111034878A (zh) 提高水产动物生长性能的复合型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74136B (zh) 一种水产养殖用半固体微生态制剂的制备方法
CN104757267A (zh) 一种苹果渣微生物发酵剂及利用其生产生物饲料的方法
CN103947827A (zh) 多种益生菌秸秆发酵饲料的发酵剂及制作方法和多种益生菌秸秆发酵饲料的制作方法
CN105918614A (zh) 高效玉米秸秆生物饲料的集成化加工方法
Hsu et al. Protein enrichment and digestion improvement of napiergrass and pangolagrass with solid-state fermentation
CN102919624B (zh) 菜籽饼粕的微生物发酵脱毒方法
CN111011665A (zh) 一种促进水产动物生长的微生物发酵湿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663814A (zh) 一种兽用混合型中药发酵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06409A (zh) 一种育肥猪喂食用白玉菇菌糠饲料及其生产工艺
CN115067419A (zh) 一种饲料添加剂的应用和蚯蚓发酵液的制备方法
CN110463843A (zh) 适合育肥猪饲用的玉米芯菌酶协同发酵饲料及其生产工艺
CN1955276A (zh) 有机微生物组合物和用途
CN112471325A (zh) 一种秸秆生物发酵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974013A (zh) 一种应用于蛋鸡养殖的菌糠发酵饲料
CN1934989A (zh) 一种微生物饲料添加剂
CN104560759B (zh) 一种粪渣发酵用复合发酵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98980A (zh) 一种微生物秸秆饲料发酵剂
CN110892938A (zh) 利用糖厂滤泥制备生物饲料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09463540A (zh) 一种牲畜生物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62977A (zh) 菌糠发酵饲料及制备方法
CN112617037A (zh) 一种饲用活性腐殖酸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制备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