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42714A - 浮动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浮动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542714A CN112542714A CN202010657703.7A CN202010657703A CN112542714A CN 112542714 A CN112542714 A CN 112542714A CN 202010657703 A CN202010657703 A CN 202010657703A CN 112542714 A CN112542714 A CN 11254271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using
- pitch direction
- movable housing
- fixing
- fix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91—Coupling devices allowing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coupling parts, e.g. floating or self aligning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005—Guiding, mounting, polarizing or locking means; Extractors
- H01R12/7011—Locking or fixing a connector to a PCB
- H01R12/707—Soldering or welding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6—Coupling device provided on the PCB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0—Sockets for co-operation with pins or blades
- H01R13/11—Resilient sockets
- H01R13/113—Resilient sockets co-operating with pins or blades having a rectangular transverse section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31—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engagement only
- H01R13/6315—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engagement only allowing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coupling parts, e.g. floating connection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浮动连接器。插座连接器5包括固定壳体6、可移动壳体7、横跨固定壳体6和可移动壳体7设置的多个插座触点8、以及限制可移动壳体7从固定壳体6向上运动的插座压紧部9。可移动壳体7相对于固定壳体6在多个插座触点8的间距方向上可移动。插座压紧部9包括:两个壳体固定部21,该两个壳体固定部待固定到固定壳体6、以及弹性变形部20,该弹性变形部由壳体固定部21支承并在插入和移除方向上与可移动壳体7相对。弹性变形部20在间距方向上与可移动壳体7相对,并且在间距方向上可弹性变形。
Description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发明要求2019年9月20日提交日本知识产权局的第2019-171092号日本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该日本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浮动连接器。
背景技术
如本申请的图16中所示,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开第2007-18785号公开了一种连接器103,其中多个触点102设置成横跨固定块100和可移动壳体101,使得可移动壳体101相对于固定块100在间距方向上浮动。在固定块100上安装有固定凸片(fixed tab)104,该固定凸片限制可移动壳体101在从固定块100的移除方向上的运动。
发明内容
在上述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开第2007-18785号中,可移动壳体101与固定凸片104之间的间隙在间距方向上需要足够大,以便实现可移动壳体101在间距方向上的期望浮动量。因此,实现在间距方向上的期望浮动量与减小连接器的尺寸是折衷的关系。
鉴于前述内容,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实现在间距方向上的期望浮起量又在间距方向上减小浮动连接器的尺寸的技术。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浮动连接器,该浮动连接器包括固定壳体;可移动壳体;横跨所述固定壳体和所述可移动壳体设置的多个触点;和运动限制构件,所述运动限制构件限制所述可移动壳体在从所述固定壳体的移除方向上的运动,其中所述可移动壳体相对于所述固定壳体在所述多个触点的间距方向上可移动,所述运动限制构件包括:至少一个固定部,所述至少一个固定部待固定到所述固定壳体;和弹性变形部,所述弹性变形部由所述至少一个固定部支承且在平行于所述移除方向的方向上与所述可移动壳体相对;以及所述弹性变形部在所述间距方向上与所述可移动壳体相对,并且在所述间距方向上可弹性变形(elastically deformable)。
根据本公开,既可以实现在间距方向上的期望浮动量,又可以在间距方向上减小浮动连接器的尺寸。
根据下文给出的详细描述和附图,本公开内容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充分地理解,附图仅通过说明的方式给出,因此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公开内容的限制。
附图说明
图1是配合在一起的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图;
图2是连接器组件在配合在一起之前的立体图;
图3是插座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插座压紧部(hold-down)的立体图;
图5是插座压紧部的主视图;
图6是可移动壳体的立体图;
图7是固定壳体的立体图;
图8是插座连接器的局部切除立体图;
图9是插座连接器的浮动功能的说明图;
图10是插座连接器的浮动功能的说明图;
图11是弹性变形的插座压紧部的平面图;
图12是插座压紧部(第二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13是插座压紧部(第三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14是插座连接器(第三实施方式)的局部剖切立体图;
图15是插座压紧部(第四实施方式)的立体图;以及
图16是示出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开第2007-18785号的图1(A)的简化形式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参考图1至图11描述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中所示,连接器组件1是板对板连接器,该板对板连接器机械地和电气地连接插头板2和插座板3,并且该连接器组件包括插头连接器4,该插头连接器4待安装在插头板2的连接器安装表面2A上;和插座连接器5(浮动连接器),该插座连接器5待安装在插座板3的连接器安装表面3A上。
如图2和图3所示,插座连接器5包括固定壳体6、可移动壳体7、多个插座触点8(触点)和两个插座压紧部9(运动限制构件)。
固定壳体6和可移动壳体7设置成在与插座板3的连接器安装表面3A正交的方向上彼此重叠。多个插座触点8横跨固定壳体6和可移动壳体7设置。多个插座触点8在平行于插座板3的连接器安装表面3A的方向上布置成两行。两个插座压紧部9将固定壳体6固定到插座板3的连接器安装表面3A。
术语“插入和移除方向(insertion and removal direction)”、“间距方向(pitchdirection)”和“宽度方向(width direction)”通过参照图1至图3来定义。插入和移除方向、间距方向和宽度方向是彼此正交的方向。
插入和移除方向是插头连接器4插入插座连接器5和从插座连接器5移除的方向。插入和移除方向是与插头板2的连接器安装表面2A和插座板3的连接器安装表面3A正交的方向。插入和移除方向包括向上(移除方向)和向下(配合方向)。向上方向是将插头连接器4从插座连接器5移除的方向。向下方向是插头连接器4与插座连接器5配合的方向。
间距方向是对准多个插座触点8所沿着的方向。在如本实施方式中那样将多个插座触点8布置成两行的情况下,间距方向可以定义为对准属于两行之一的多个插座触点8所沿着的方向。间距方向是平行于插头板2的连接器安装表面2A和插座板3的连接器安装表面3A的方向。间距方向包括在间距方向上向内和向外。在间距方向上向内是在间距方向上朝向连接器组件1的中心的方向。在间距方向上向外是在间距方向上远离连接器组件1的中心的方向。
宽度方向是与插入和移除方向、以及间距方向正交的方向。在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将多个插座触点8布置为两行的情况下,宽度方向可以定义为两行彼此相对所沿着的方向。宽度方向是平行于插头板2的连接器安装表面2A和插座板3的连接器安装表面3A的方向。宽度方向包括在宽度方向上向内和向外。在宽度方向上向内是在宽度方向上朝向连接器组件1的中心的方向。在宽度方向上向外是在宽度方向上远离连接器组件1的中心的方向。
在该实施方式中,插座连接器5是所谓的浮动连接器。具体地,如图3所示,各插座触点8被弯曲成S形。各插座触点8的两端分别固定到固定壳体6和可移动壳体7。各插座触点8通过对铜或铜合金制成的金属板进行冲压和弯曲而形成。因此,各插座触点8可弹性变形,因此可移动壳体7能够相对于固定壳体6在间距方向和宽度方向上移动和倾斜。即,可移动壳体7能够相对于固定壳体6浮动。由于插座连接器5是浮动连接器,所以在将插头连接器4与插座连接器5配合时,即使插头板2相对于插座板3倾斜、或插头连接器4与插座连接器5在间距方向或宽度方向上稍微地未对齐,也可以容忍误差并且使插头连接器4和插座连接器5配合在一起。
插头连接器4
返回参照图2,插头连接器4包括插头壳体10、多个插头触点11和两个插头压紧部12(也参照图1)。当插头连接器4与插座连接器5配合时,多个插头触点11布置成分别与多个插座触点8相接触。两个插头压紧部12将插头壳体10固定到插头板2的连接器安装表面2A。
插座连接器5
插座连接器5在下文中将参考图4至图8进行详细描述。
插座连接器5:插座压紧部9
图4和图5示出了两个插座压紧部9之一。两个插座压紧部9具有相同的形状,并且省略了对另一个的说明。
在该实施方式中,插座压紧部9是通过对由铜或铜合金制成的金属板进行冲压和弯曲而形成的。如图4和图5所示,插座压紧部9在宽度方向上对称地形成。
如图4所示,插座压紧部9包括弹性变形部20、两个壳体固定部21(固定部)和两个板固定部22。
弹性变形部20包括连梁(coupling beam)23和接触部24。
连梁23具有细长的形状以连接两个壳体固定部21。连梁23像固定-固定梁(fixed-fixed beam)一样由两个壳体固定部21支承。连梁23包括中心梁部25、两个固定连梁部26和两个倾斜中间部27。中心梁部25设置在两个倾斜中间部27之间。中心梁部25和两个倾斜中间部27设置在两个固定连梁部26之间。因此,一个固定连梁部26、一个倾斜中间部27、中心梁部25、另一个倾斜中间部27和另一个固定连梁部26沿着宽度方向以此叙述的顺序连续地形成。
中心梁部25的厚度方向和固定连梁部26的厚度方向均与间距方向一致。中心梁部25相对于两个固定连梁部26在间距方向上向内设置。两个固定连梁部26在间距方向上设置在相同位置处。各倾斜中间部27连接中心梁部25和各固定连梁部26。各倾斜中间部27随着其在宽度方向上向外行进而在间距方向上向外延伸。因此,两个倾斜中间部27随着它们在间距方向上向内行进而延伸以彼此靠近。
在中心梁部25和各倾斜中间部27之间形成有内弯曲部28(弯曲部(bend))。在存在内弯曲部28的情况下,中心梁部25的厚度方向与各倾斜中间部27的厚度方向彼此不相同。在各倾斜中间部27和各固定连梁部26之间形成外弯曲部29(弯曲部)。在存在外弯曲部29的情况下,各倾斜中间部27的厚度方向与各固定连梁部26的厚度方向彼此不相同。
接触部24像悬臂梁一样由中心梁部25支承,并从中心梁部25向下突出。具体地,接触部24具有向下延伸弹簧部30和水平突出部31。向下延伸弹簧部30是从中心梁部25向下突出的部分。水平突出部31是从向下延伸弹簧部30的下端30A沿间距方向向内突出的部分。因此,当从宽度方向观察时,接触部24为L形。水平突出部31具有在间距方向上面向内的端表面31A和面向下的下表面31B。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中心梁部25具有向下敞开的两个狭缝32。两个狭缝32在宽度方向上形成在接触部24的两侧。在存在两个狭缝32的情况下,接触部24的向下延伸弹簧部30在插入和移除方向上的长度足够长。
各壳体固定部21是将插座压紧部9固定到固定壳体6的部分,并且该壳体固定部包括固定部主体35和加固部(fixation part)36。各壳体固定部21的固定部主体35是从连梁23在宽度方向上的各端23A在间距方向上向内延伸的部分。加固部36是待通过压配合而固定在固定壳体6的部分,并且该加固部是从固定部主体35向下方突出的部分。注意,加固部36可以不通过压配合固定到固定壳体6,而通过粘接、焊接、螺钉连接或其他手段而固定到固定壳体6。
各板固定部22是通过钎焊将插座压紧部9固定到插座板3的连接器安装表面3A的图案的部分,并且该板固定部形成为从各壳体固定部21的下端21A在宽度方向上向外突出。注意,各板固定部22可以不通过钎焊固定到插座板3的连接器安装表面3A的图案,而通过粘接、焊接、螺钉或其他手段固定到插座板3的连接器安装表面3A。
插座连接器5:可移动壳体7
图6示出了可移动壳体7在间距方向上的端部。可移动壳体7由绝缘树脂制成并且在间距方向和宽度方向上对称地形成,并且该可移动壳体包括可移动壳体主体40和两个浮动干涉部41。
可移动壳体主体40形成为在间距方向上伸长的矩形平行六面体,并且该可移动壳体主体具有在间距方向上面向外的上表面40A和两个侧表面40B。可移动壳体主体40的上表面40A具有配合插入开口42,该配合插入开口向上敞开且能够容纳插头连接器4。
各浮动干涉部41是与各插座压紧部9组合而防止可移动壳体7从固定壳体6向上移动的部分,并且该浮动干涉部在间距方向上从各侧表面40B向外突出。各浮动干涉部41基本上形成为矩形平行六面体,并且该浮动干涉部具有在间距方向上面向外的上表面41A和端表面41B。上表面41A具有凹部43。各浮动干涉部41具有凹部43的底表面43A。上表面41A在宽度方向上通过凹部43分开,从而具有两个上分离表面41C。当从上方观察时,该两个上分离表面41C在宽度方向上设置在底表面43A的两侧。两个上分离表面41C设置在底表面43A上方。因此,当在间距方向上观察时,各浮动干涉部41呈向上敞开的U形。端表面41B是与间距方向正交的表面。
插座连接器5:固定壳体6
如图3所示,固定壳体6由绝缘树脂制成,并且在间距方向和宽度方向上对称地形成,并且该固定壳体包括平板内底部50、两个触点保持部51和两个压紧部保持部52。内底部50的厚度方向平行于插入和移除方向。两个触点保持部51在宽度方向上在内底部50的两侧彼此相对。两个压紧部保持部52在间距方向上在内底部50的两侧彼此相对。因此,两个触点保持部51和两个压紧部保持部52设置为围绕内底部50。
各触点部保持部51是保持多个插座触点8的部分。
各压紧部保持部52是保持各插座压紧部9的部分,并且当从上方观察时,该压紧部保持部在间距方向上为向内敞开的大致U形。由于固定壳体6在间距方向上是对称的,因此在下文中描述一个压紧部保持部52,而另一个则不再赘述。图7以放大比例示出了压紧部保持部52。如图7所示,压紧部保持部52包括两个压紧部支撑部(hold-down hold part)53和压紧保护部54。
两个压紧部支撑部53沿宽度方向彼此分离且彼此相对。各压紧部支撑部53具有在间距方向上向上敞开且延伸的固定部主体容纳槽55,以及在宽度方向上向外敞开且在插入和移除方向上延伸的加固部容纳槽56。
压紧部保护部54包括外保护部57(外壁),该外保护部57在宽度方向上延伸以便连接两个压紧部支撑部53和两个内保护部58。两个内保护部58相对于外保护部57在间距方向上向内设置,并且该两个内保护部在宽度方向上彼此分离。在两个内保护部58和外保护部57之间分别形成有间隙59,该间隙能够容纳插座压紧部9的弹性变形部20。外保护部57的下部具有通孔60,该通孔在间距方向上贯通外保护部57。
制造插座连接器5的方法
在下文中描述制造插座连接器5的方法。省略了制造插座连接器5的各组件的方法,并且在下文中描述了组装插座连接器5的方法。
首先,将图3所示的多个插座触点8压配合到固定壳体6的两个触点保持部51的对应狭缝中。
接下来,将多个插座触点8压配合到可移动壳体7的可移动壳体主体40的相应狭缝中。
由此,多个插座触点8设置为横跨固定壳体6和可移动壳体7。
然后,两个插座压紧部9分别由固定壳体6的两个压紧部保持部52保持。具体地,将图4中的固定部主体35容纳在图7中的固定部主体容纳槽55中,且将图4中的加固部36压配合到图7中的加固部容纳槽56中。从而,将各插座压紧部9的各壳体固定部21不可移动地固定到固定壳体6。尽管图4中的固定连梁部26分别插入图7中的间隙59中,但是由于间隙59在间距方向上的尺寸大于固定连梁部26的厚度方向,所以在固定连梁部26容纳在间隙59的情况下,允许固定连梁部26在间距方向上弹性变形。进一步地,尽管图4中的中心梁部25和两个倾斜中间部27在间距方向上在其外侧被图7中的压紧部保护部54的外保护部57覆盖,但是中心梁部25和两个倾斜中间部27在间距方向上在其内侧不被压紧部保护部54覆盖。进一步地,由于图4中的中心梁部25和两个倾斜中间部27相对于两个固定连梁部26在间距方向上向内设置,因此中心梁部25和两个倾斜中间部27设置成与图7中的压紧部保护部54的外保护部57分开。这样允许中心梁部25和两个倾斜中间部27在间距方向上的弹性变形和弹性移位。进一步地,虽然连梁23像固定-固定梁一样由两个壳体固定部21支承,但是由于连梁23包括多个弯曲部、即两个内弯曲部28和两个外弯曲部29,因此与连梁23在宽度方向上是线性的情况相比,连梁23在间距方向上易于为弹性变形性的。
图8示出了其中固定壳体6和插座压紧部9被部分切除的立体图。如图8所示,在组装的插座连接器5中,插座压紧部9的弹性变形部20的连梁23设置在可移动壳体7的浮动干涉部41上方。连梁23在插入和移除方向上与浮动干涉部41相对。具体地,连梁23的中心梁部25在插入和移除方向上与浮动干涉部41的上分离表面41C相对。进一步地,接触部24的水平突出部31的下表面31B在插入和移除方向上与浮动干涉部41的凹部43的底表面43A相对。因此,当从插座连接器5向上移除插头连接器4时,即使可移动壳体7相对于固定壳体6向上移动,可移动壳体7也在插入和移除方向上抵靠(butt against)插座压紧部9,从而限制了可移动壳体7的进一步向上运动。这样当从插座连接器5中移除插头连接器4时,防止了横跨固定壳体6和可移动壳体7设置的多个插座触点8由于过度变形而受到损坏。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在组装的插座连接器5中,插座压紧部9的弹性变形部20的接触部24相对于可移动壳体7的可移动壳体主体40在间距方向上向外设置。具体地,接触部24的水平突出部31的端表面31A在间距方向上与可移动壳体主体40的侧表面40B相对。如图9所示,当可移动壳体7相对于固定壳体6在间距方向上处于中立位置时,端表面31A和侧表面40B在间距方向上彼此间隔开预定距离P。因此,如图10所示,当可移动壳体7相对于固定壳体6在间距方向上移动预定距离P时,侧表面40B与端表面31A。
图11示出了当将外力在间距方向上向外施加到插座压紧部9的弹性变形部20的水平突出部31的端表面31A时、使用三维有限元方法的插座压紧部9的弹性变形的数值分析结果。在该数值分析中使用的边界条件是两个壳体固定部21不移位。如图11所示,弹性变形部20在间距方向上可弹性变形。具体地,接触部24的水平突出部31的端表面31A在间距方向上向外弹性地移位。
因此,从侧表面40B与端表面31A接触的状态(如图10所示)起,可移动壳体7能够相对于固定壳体6在间距方向上移动,且伴有弹性变形部20在间距方向上的弹性变形性。由于弹性变形部20在间距方向上可弹性变形,因此可移动壳体7相对于固定壳体6在间距方向上可移动大于预定距离P的距离。因此,即使可移动壳体7与弹性变形部20之间的间隙、预定距离P在间距方向上设定得小时,也通过弹性变形部20的弹性变形实现在比该间隙大的距离上的浮动。因此,可以实现在间距方向上的期望浮动量,以及在间距方向上减小插座连接器5的尺寸。
以上描述了第一实施方式。以上描述的实施方式具有以下特征。
如图1到3中所示,插座连接器5(浮动连接器)包括固定壳体6、可移动壳体7、横跨固定壳体6和可移动壳体7设置的多个插座触点8(触点)以及插座压紧部9(运动限制构件),该插座压紧部限制可移动壳体7从固定壳体6(在移除方向上)的向上运动。可移动壳体7相对于固定壳体6在多个插座触点8的间距方向上可移动。如图4所示,插座压紧部9包括:两个壳体固定部21(固定部),该两个壳体固定部21待固定到固定壳体6;以及弹性变形部20,该弹性变形部20由壳体固定部21支承且在插入和移除方向上与可移动壳体7相对。如图8到图11所示,弹性变形部20在间距方向上与可移动壳体7相对,且在间距方向上可弹性变形。在这种结构中,即使可移动壳体7与弹性变形部20之间的间隙在间距方向上设定得小,也通过弹性变形部20的弹性变形实现在比该间隙大的距离上的浮动。因此,可以实现在间距方向上的期望浮动量,以及减小插座连接器5在间距方向上的尺寸。
尽管在该实施方式中插座连接器5包括两个插座压紧部9,但是插座连接器5可以仅包括一个插座压紧部9。进一步地,尽管在该实施方式中插座压紧部9包括两个壳体固定部21,但是插座压紧部9可以仅包括一个壳体固定部21。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弹性变形部20包括连接两个壳体固定部21的连梁23。连梁23包括多个弯曲部、即两个内弯曲部28和两个外弯曲部29。在这种结构中,连梁23易于在间距方向上为弹性变形性的,从而可以实现在间距方向上的期望浮动量,且更有效地减小插座连接器5在间距方向上的尺寸。
尽管在该实施方式中连梁23具有多个弯曲部,但是连梁23可以仅具有一个弯曲部。进一步地,连梁23可以具有至少一个曲线部(curve)而不是弯曲部。同样在这种情况下,连梁23易于在间距方向上为弹性变形性的,从而可以实现在间距方向上的期望浮动量,且更有效地减小插座连接器5在间距方向上的尺寸。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连梁23的弯曲部、即两个内弯曲部28和两个外弯曲部29使连梁23弯曲,以便改变连梁23的厚度方向。在连梁23具有曲线部而不是弯曲部的情况下,该曲线部优选地使连梁23成曲形,以便改变连梁23的厚度方向。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弹性变形部20包括:连接两个壳体固定部21的连梁23;和由连梁23支承并能够在间距方向上与可移动壳体7相接触的接触部24。接触部24以在间距方向上接触部24的运动引起连梁23的扭曲变形的方式而设置。具体地,由于接触部24像悬臂梁一样由连梁23支撑,因此,当接触部24在间距方向上移动时,在接触部24中产生力矩,从而引起连梁23的扭曲变形。在这种结构中,连梁23扭曲变形,从而可以实现在间距方向上的期望浮动量,以及更有效地减小插座连接器5在间距方向上的尺寸。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壳体固定部21的厚度方向是与间距方向正交的方向。换句话说,壳体固定部21的厚度方向与宽度方向一致。在这种结构中,与壳体固定部21的厚度方向与间距方向一致的情况相比,连梁23更长,且连梁23更容易为弹性变形性的。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弹性变形部20包括:连接两个壳体固定部21的连梁23;和由连梁23支承并能够在间距方向上与可移动壳体7接触的接触部24。接触部24像悬臂梁一样由连梁23支承。在这种结构中,接触部24易于在间距方向上变形,因此可以实现在间距方向上的期望浮动量,且更有效地减小插座连接器5在间距方向上的尺寸。
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插座连接器5具有外保护部57(外壁),该外保护部57在间距方向上从可移动壳体7横跨弹性变形部20设置,并且覆盖弹性变形部20。在这种结构中,弹性变形部20很少暴露于外部,因此可以防止弹性变形部20与其他部分意外地导通。
第二实施方式
下文参考图12描述第二实施方式。在下文,主要描述本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差异,并且省略冗余的描述。
例如,如图4所示,连梁23具有两个内弯曲部28和两个外弯曲部29,使得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连梁23容易在间距方向上为弹性变形性的。
可替代地,在该实施方式中,连梁23在宽度方向上是线性的,如图12所示。同样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接触部24像悬臂梁一样由连梁23支承,所以接触部24易于在间距方向上向外为弹性变形性的,因此可以实现在间距方向上的期望浮动量,且更有效地减小插座连接器5在间距方向上的尺寸。
进一步地,由于接触部24像悬臂梁一样由连梁23支承,因此当接触部24在间距方向上移动时,在接触部24中产生力矩,这会引起连梁23的扭曲变形。在这种结构中,连梁23被扭曲变形,因此可以实现在间距方向上的期望浮动量,且更有效地减小插座连接器5在间距方向上的尺寸。
第三实施方式
下文将参照图13和图14描述第三实施方式。在下文,主要描述本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区别,并且省略冗余的描述。
本实施方式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接触部24的形状。
具体而言,如图1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的接触部24像悬臂梁一样由中心梁部25支承,且接触部24从中心梁部25向下突出。具体地,接触部24具有倾斜弹簧部70、竖直突出部71和两个L形突出部72。
倾斜弹簧部70是从中心梁部25向下突出的部分。具体地,倾斜弹簧部70随着其向下行进而在间距方向上向内延伸。竖直突出部71是从倾斜弹簧部70的下端70A向下突出的部分。竖直突出部71的厚度方向与间距方向一致。从上方观察时,两个L形突出部72形成为L形,分别从竖直突出部71在宽度方向上的两端在宽度方向上向外突出,然后在间距方向上向外突出。
图14示出了固定壳体6和插座压紧部9被部分地切除的立体图。如图14所示,在组装的插座连接器5中,插座压紧部9的弹性变形部20的连梁23设置在可移动壳体7的浮动干涉部41上方。连梁23在插入和移除方向上与浮动干涉部41相对。具体地,连梁23的中心梁部25在插入和移除方向上与浮动干涉部41的两个上分离表面41C相对。进一步地,接触部24的竖直突出部71的下表面71B和接触部24的两个L形突出部72的下表面72B在插入和移除方向上与浮动干涉部41的凹部43的底表面43A相对。因此,当从插座连接器5向上移除插头连接器4时,即使可移动壳体7相对于固定壳体6向上移动,可移动壳体7也在插入和移除方向上抵靠在插座压紧部9上,从而限制了可移动壳体7的进一步向上运动。这样当从插座连接器5中移除插头连接器4时,防止横跨固定壳体6和可移动壳体7设置的多个插座触点8由于过度变形而受到损坏。
进一步地,如图14所示,在组装的插座连接器5中,插座压紧部9的弹性变形部20的接触部24相对于可移动壳体7的可移动壳体主体40在间距方向向外设置。具体地,接触部24的竖直突出部71的侧表面71A在间距方向上与可移动壳体主体40的侧表面40B相对。当可移动壳体7相对于固定壳体6在间距方向上处于中间位置时,侧表面71A和侧表面40B在间距方向上彼此隔开预定距离。由于弹性变形部20在间距方向上可弹性变形,因此,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可移动壳体7相对于固定壳体6在间距方向上移动大于预定距离的距离。因此,即使可移动壳体7与弹性变形部20之间的间隙(上述的预定距离)在间距方向上设定得小,也通过弹性变形部20的弹性变形来实现在比该间隙大的距离上的浮动。因此,可以实现在间距方向上的期望浮动量,且更有效地减小插座连接器5在间距方向上的尺寸。
第四实施方式
下文参考图15描述第四实施方式。在下文,主要描述本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并且省略冗余的描述。
例如,在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弹性变形部20包括:连梁23,该连梁23像固定-固定梁一样由两个壳体固定部21支承;以及接触部24,该接触部4像悬臂梁一样由连梁23支撑,如图4所示。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5所示,弹性变形部20形成为悬臂梁。具体而言,弹性变形部20具有两个防脱梁80,并且各防脱梁80像悬臂梁一样由各壳体固定部21支承。各防脱梁80从各壳体固定部21在宽度方向上线性地向内延伸。
在各防脱梁80的自由端处形成有接触部81。接触部81具有在间距方向上面向内的侧表面81A和面向下的下表面81B。侧表面81A在间距方向上与可移动壳体7的可移动壳体主体40的侧表面40B相对。下表面81B在插入和移除方向上与可移动壳体7的浮动干涉部41的上表面41A相对。
由于下表面81B在插入和移除方向上与上表面41A相对,因此当从插座连接器5向上移除插头连接器4时,即使可移动壳体7相对于固定壳体6向上移动,可移动壳体7在插入和移除方向上抵靠在插座压紧部9,从而限制了可移动壳体7的进一步向上运动。这样当从插座连接器5中移除插头连接器4时,防止了横跨固定壳体6和可移动壳体7设置的多个插座触点8由于过度变形而受到损坏。
进一步地,当可移动壳体7相对于固定壳体6在间距方向上处于中间位置时,侧表面81A和侧表面40B在间距方向上彼此隔开预定距离。由于弹性变形部20在间距方向上可弹性变形,因此可移动壳体7相对于固定壳体6在间距方向上移动大于预定距离的距离。因此,即使可移动动壳体7与弹性变形部20之间的间隙(上述预定距离)在间距方向上设定得小,也通过弹性变形部20的弹性变形来实现在比该间隙大的距离上的浮动。因此,可以实现在间距方向上的期望浮动量,且更有效地减小插座连接器5在间距方向上的尺寸。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弹性变形部20像悬臂梁一样由壳体固定部21支撑,因此,弹性变形部20在间距方向上更容易为弹性变形性的,因此可以实现在间距方向上的期望浮动量,且更有效地减小插座连接器5在间距方向上的尺寸。
尽管上面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但是可以适当地组合第一至第四实施方式。
根据如此描述的公开,显而易见的是,可以以许多方式改变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这样的变化不应被认为是背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并且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所有这样的修改旨在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浮动连接器,其包括:
固定壳体;
可移动壳体;
多个触点,其设置为横跨所述固定壳体和所述可移动壳体;和
运动限制构件,所述运动限制构件限制所述可移动壳体在从所述固定壳体的移除方向上的运动,其中
所述可移动壳体相对于所述固定壳体在所述多个触点的间距方向上可移动,
所述运动限制构件包括:至少一个固定部,所述至少一个固定部待固定到所述固定壳体;和弹性变形部,所述弹性变形部由所述至少一个固定部支承且在平行于所述移除方向的方向上与所述可移动壳体相对;以及
所述弹性变形部在所述间距方向上与所述可移动壳体相对,且在所述间距方向上可弹性变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连接器,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固定部包括两个固定部,
所述弹性变形部包括连接所述两个固定部的连梁,以及
所述连梁具有至少一个弯曲部或曲线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浮动连接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弯曲部或曲线部使所述连梁弯曲或成曲形,以改变所述连梁的厚度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连接器,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固定部包括两个固定部,
所述弹性变形部包括:连梁,所述连梁连接所述两个固定部;和接触部,所述接触部由所述连梁支承并能够在所述间距方向上与所述可移动壳体相接触;以及
所述接触部以在所述间距方向上所述接触部的运动引起所述连梁的扭曲变形的方式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浮动连接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固定部的厚度方向与所述间距方向正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连接器,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固定部包括两个固定部,
所述弹性变形部包括:连梁,所述连梁连接所述两个固定部;和接触部,所述接触部由所述连梁支承并能够在所述间距方向上与所述可移动壳体相接触;以及
所述接触部像悬臂梁一样由所述连梁支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连接器,其中,所述弹性变形部像悬臂梁一样由所述至少一个固定部支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连接器,其还包括:
外壁,所述外壁设置成从所述可移动壳体横跨所述弹性变形部,并且覆盖所述弹性变形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9-171092 | 2019-09-20 | ||
JP2019171092A JP7297622B2 (ja) | 2019-09-20 | 2019-09-20 | フローティングコネクタ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542714A true CN112542714A (zh) | 2021-03-23 |
CN112542714B CN112542714B (zh) | 2022-08-09 |
Family
ID=718331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657703.7A Active CN112542714B (zh) | 2019-09-20 | 2020-07-09 | 浮动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223148B2 (zh) |
EP (1) | EP3796480B1 (zh) |
JP (1) | JP7297622B2 (zh) |
CN (1) | CN112542714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775406B (zh) * | 2021-04-22 | 2022-08-21 | 禾昌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 多邊形連接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687790B1 (ja) * | 2019-07-26 | 2020-04-28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及び電子機器 |
JP7297622B2 (ja) * | 2019-09-20 | 2023-06-26 |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フローティングコネクタ |
CN117117567B (zh) * | 2023-10-20 | 2024-01-26 | 连兴旺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 浮动板对板连接器 |
Citation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40014335A1 (en) * | 2002-07-18 | 2004-01-22 | Yamaichi Electronics Co., Ltd. | Connector for connecting circuit boards |
JP2007220542A (ja) * | 2006-02-17 | 2007-08-30 | Iriso Denshi Kogyo Kk | コネクタ |
CN102474046A (zh) * | 2009-08-07 | 2012-05-23 | 3M创新有限公司 | 浮动连接器 |
CN104425919A (zh) * | 2013-09-05 | 2015-03-18 | 意力速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 连接器 |
CN206076547U (zh) * | 2016-09-22 | 2017-04-05 | 深圳市深台帏翔电子有限公司 | 连接器 |
US20180048083A1 (en) * | 2016-08-09 | 2018-02-15 | Hirose Electric Co., Ltd. | Electrical Connector |
CN107799948A (zh) * | 2016-08-29 | 2018-03-13 |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 用于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的限制件 |
TW201817094A (zh) * | 2016-09-07 | 2018-05-01 | Dai Ichi Seiko Co Ltd | 電連接器及連接器裝置 |
CN208444982U (zh) * | 2018-07-17 | 2019-01-29 | 乔讯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浮动式电连接器 |
US10199761B1 (en) * | 2017-11-22 | 2019-02-05 | Greenconn Corp. | Signal transmission assembly and floating connector |
CN109390720A (zh) * | 2017-08-09 | 2019-02-26 |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 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CN109390718A (zh) * | 2017-08-09 | 2019-02-26 |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 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与对象连接体的组装体 |
JP2019033033A (ja) * | 2017-08-09 | 2019-02-28 |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
CN109687206A (zh) * | 2017-10-18 | 2019-04-26 | 格棱电子科技(赣州)有限公司 | 信号传输组件、及浮动式连接器与其焊接件 |
CN110247215A (zh) * | 2014-09-17 | 2019-09-17 | 山一电机株式会社 | 插头、插座以及具备它们的基板连接用连接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7018785A (ja) | 2005-07-06 | 2007-01-25 | D D K Ltd | コネクタ |
JP5185731B2 (ja) * | 2008-08-27 | 2013-04-17 | 第一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フローティングコネクタ用固定具及び該固定具を用いるフローティングコネクタ |
JP2011249076A (ja) * | 2010-05-25 | 2011-12-08 | Fujitsu Component Ltd | フローティングコネクタ |
CN103403978A (zh) * | 2013-01-23 | 2013-11-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盲插集成连接器 |
JP5491664B1 (ja) * | 2013-07-19 | 2014-05-14 | イリソ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電気コネクタ |
JP6084133B2 (ja) * | 2013-08-08 | 2017-02-22 |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5946804B2 (ja) * | 2013-08-09 | 2016-07-06 |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EP2874238A1 (en) * | 2013-11-13 | 2015-05-20 | Iriso Electronics Co., Ltd. | Connector terminal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
JP2017117601A (ja) * | 2015-12-22 | 2017-06-29 | イリソ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CN106299781B (zh) * | 2016-08-10 | 2018-12-28 | 深圳市深台帏翔电子有限公司 | 连接器 |
CN106299783B (zh) * | 2016-09-22 | 2019-02-15 | 深圳市深台帏翔电子有限公司 | 连接器 |
JP6316911B1 (ja) * | 2016-11-24 | 2018-04-25 | イリソ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7137939B2 (ja) * | 2017-05-19 | 2022-09-15 |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アッセンブリ |
JP6446109B1 (ja) * | 2017-10-10 | 2018-12-26 | イリソ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7093273B2 (ja) * | 2018-09-07 | 2022-06-29 |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DE202018105926U1 (de) * | 2018-10-16 | 2018-11-02 | Odu Gmbh & Co. Kg | Schwimmender Verbinder |
JP7207975B2 (ja) * | 2018-11-29 | 2023-01-18 | イリソ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US10535947B1 (en) * | 2019-03-11 | 2020-01-14 | Greenconn Corp. | Signal transmission assembly, floating connector, and conductive terminal of floating connector |
JP7297622B2 (ja) * | 2019-09-20 | 2023-06-26 |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フローティングコネクタ |
JP7358171B2 (ja) * | 2019-10-02 | 2023-10-10 |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 電気コネクタ |
JP7161463B2 (ja) * | 2019-10-10 | 2022-10-26 |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2019
- 2019-09-20 JP JP2019171092A patent/JP7297622B2/ja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6-18 US US16/904,977 patent/US11223148B2/en active Active
- 2020-07-09 CN CN202010657703.7A patent/CN112542714B/zh active Active
- 2020-07-23 EP EP20187426.0A patent/EP3796480B1/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40014335A1 (en) * | 2002-07-18 | 2004-01-22 | Yamaichi Electronics Co., Ltd. | Connector for connecting circuit boards |
JP2007220542A (ja) * | 2006-02-17 | 2007-08-30 | Iriso Denshi Kogyo Kk | コネクタ |
CN102474046A (zh) * | 2009-08-07 | 2012-05-23 | 3M创新有限公司 | 浮动连接器 |
CN104425919A (zh) * | 2013-09-05 | 2015-03-18 | 意力速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 连接器 |
CN110247215A (zh) * | 2014-09-17 | 2019-09-17 | 山一电机株式会社 | 插头、插座以及具备它们的基板连接用连接器 |
US20180048083A1 (en) * | 2016-08-09 | 2018-02-15 | Hirose Electric Co., Ltd. | Electrical Connector |
CN107799948A (zh) * | 2016-08-29 | 2018-03-13 |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 用于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的限制件 |
TW201817094A (zh) * | 2016-09-07 | 2018-05-01 | Dai Ichi Seiko Co Ltd | 電連接器及連接器裝置 |
CN206076547U (zh) * | 2016-09-22 | 2017-04-05 | 深圳市深台帏翔电子有限公司 | 连接器 |
CN109390720A (zh) * | 2017-08-09 | 2019-02-26 |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 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CN109390718A (zh) * | 2017-08-09 | 2019-02-26 |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 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与对象连接体的组装体 |
JP2019033033A (ja) * | 2017-08-09 | 2019-02-28 |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
CN109687206A (zh) * | 2017-10-18 | 2019-04-26 | 格棱电子科技(赣州)有限公司 | 信号传输组件、及浮动式连接器与其焊接件 |
US10199761B1 (en) * | 2017-11-22 | 2019-02-05 | Greenconn Corp. | Signal transmission assembly and floating connector |
CN208444982U (zh) * | 2018-07-17 | 2019-01-29 | 乔讯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浮动式电连接器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775406B (zh) * | 2021-04-22 | 2022-08-21 | 禾昌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 多邊形連接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796480B1 (en) | 2022-03-09 |
JP7297622B2 (ja) | 2023-06-26 |
US20210091498A1 (en) | 2021-03-25 |
JP2021048099A (ja) | 2021-03-25 |
CN112542714B (zh) | 2022-08-09 |
EP3796480A1 (en) | 2021-03-24 |
US11223148B2 (en) | 2022-01-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542714B (zh) | 浮动连接器 | |
KR102483940B1 (ko) | 커넥터 조립체 | |
CN109004411B (zh) | 多触点连接器 | |
EP1675222B1 (en) | Connection terminal and connector equipped therewith | |
US10128614B2 (en) | Movable connector | |
KR101105965B1 (ko) | 콘택트 및 전기커넥터 | |
CN102623841A (zh) | 浮动型连接器 | |
US7297026B2 (en) | Connector with a shell having a function of guiding insertion and removal of a mating connector | |
JP4187017B2 (ja) | コネクタ | |
EP4027462A1 (en) | Socket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US7841879B2 (en) | Floating-type connector | |
JP2020064834A (ja) | 可動コネクタ | |
EP4027463A1 (en) | Socket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CN114514657A (zh) | 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 |
CN116799533A (zh) | 浮动连接器 | |
JP2022186850A (ja) | 可動コネクタ | |
CN114600321B (zh) | 连接器 | |
EP3217486A1 (en) |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structure | |
JP6884164B2 (ja) | レセプタクルコネクタ及びタブ端子 | |
US7544098B2 (en) | Connector having a stopper mechanism defining a movable range of a housing receiving a connection object | |
WO2024190297A1 (ja) |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 |
JP7454344B2 (ja) | ライトアングルコネクタと接続対象物との嵌合構造及びライトアングルコネクタと接続対象物との嵌合方法 | |
US20230198180A1 (en) | Connector and assembly | |
KR20230095810A (ko) | 커넥터 및 커넥터 조립체 | |
JP2021144788A (ja) | フローティングコネクタ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気接続構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