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42129A - 发光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发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42129A
CN112542129A CN202011261113.9A CN202011261113A CN112542129A CN 112542129 A CN112542129 A CN 112542129A CN 202011261113 A CN202011261113 A CN 202011261113A CN 112542129 A CN112542129 A CN 1125421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terminal
coupled
node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6111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42129B (zh
Inventor
陈弘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5421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421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421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421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33Improving the luminance or brightness uniformity across the scree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30Semiconductor lamps, e.g. solid state lamps [SSL] 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 or organic LED [OL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发光装置,包括多级像素电路。多级像素电路中的一像素电路包括第一开关至第七开关、电容与发光元件。电容的第一端耦接第一开关的第一端。第二开关的第一端耦接第一开关的第二端,第二开关的控制端耦接电容的第二端。第三开关的第一端耦接第二开关的第二端。发光元件的阳极端耦接第三开关的第二端。第四开关的第一端耦接阳极端。第五开关的第一端耦接第二开关的第二端。第六开关的第一端耦接第二开关的第一端。第七开关的第一端耦接第二开关的第二端,第七开关的第二端耦接电容的第二端。

Description

发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显示技术,特别是关于一种显示装置的像素电路。
背景技术
显示面板利用跳帧(skip frame)以降低功率消耗。显示面板的像素电路在进行发光操作时,像素电路中的电压互相影响造成画面闪烁(flicker)。此外,发光元件可能在操作中累积电荷,造成画面的亮度异常。因此,要如何发展能够克服上述问题的相关技术为本领域重要之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包含一种发光装置,包括多级像素电路。多级像素电路中的一像素电路包括第一开关至第七开关、电容与发光元件。电容的第一端耦接第一开关的第一端。第二开关的第一端耦接第一开关的第二端,第二开关的控制端耦接电容的第二端。第三开关的第一端耦接第二开关的第二端。发光元件的阳极端耦接第三开关的第二端。第四开关的第一端耦接阳极端。第五开关的第一端耦接第二开关的第二端。第六开关的第一端耦接第二开关的第一端。第七开关的第一端耦接第二开关的第二端,第七开关的第二端耦接电容的第二端。
本发明实施例包含一种发光装置,包括多级像素电路。多级像素电路中的一像素电路包括第一开关至第八开关、电容与发光元件。电容的第一端耦接第一开关的第一端。第二开关的第一端耦接第一开关的第二端,第二开关的控制端耦接电容的第二端。第三开关的第一端耦接第二开关的第二端。发光元件的阳极端耦接第三开关的第二端。第四开关的第一端耦接阳极端。第五开关的第一端耦接第二开关的第二端。第六开关的第一端耦接第二开关的第一端。第七开关的第一端耦接第六开关的第二端,第七开关的第二端耦接电容的第二端。第八开关的第一端耦接第六开关的第二端。
本发明实施例包含一种发光装置,包括多级像素电路。多级像素电路中的一像素电路包括第一开关至第七开关、电容与发光元件。电容的第一端耦接第一开关的第一端。第二开关的第一端耦接第一开关的第二端,第二开关的控制端耦接电容的第二端。第三开关的第一端耦接第二开关的第二端。发光元件的阳极端耦接第三开关的第二端。第四开关的第一端耦接阳极端。第五开关的第一端耦接第二开关的第二端。第六开关的第一端耦接第二开关的第一端。第七开关的第一端耦接第二开关的第一端,第七开关的第二端耦接电容的第二端。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案的一实施例所示的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案的一实施例所示的显示装置中的像素电路的电路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的像素电路进行操作所示的时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的像素电路进行操作所示的时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的像素电路进行操作所示的时序图。
图6为根据本案的一实施例所示的显示装置中的像素电路的电路图。
图7为根据本案的一实施例所示的显示装置中的像素电路的电路图。
图8为根据本案的一实施例所示的显示装置中的像素电路的电路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0:显示面板
110:显示装置
120:控制装置
130:数据输入装置
140:发光装置
SL(1)~SL(n+1):扫描线
S1、S2、S3:控制信号
DL(1)~DL(m):数据线
D1:数据信号
EL(1)~EL(n):发光线
EM:发光信号
DV(1)~DV(n):像素电路
DV(n-1):前级像素电路
DV(n+1):后级像素电路
112、200、600、700、800:像素电路
L2、L7、L8:发光元件
P31~P33、P41~P43、P51~P54:阶段
VST、EMST:信号
VL:致能电压电位
VH:禁能电压电位
DD、SS:电压信号
RF、RF1、RF2、RF3:参考信号
C2、C7、C8:电容
T21~T27、T64、T71~T78、T81~T87:开关
201、203、205、207、611、701、703、705、707、709、711、801、803、805、807、811:节点
VRF、VD1:电压电位
VTH:临界电压电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于本文中,当一元件被称为「连接」或「耦接」时,可指「电性连接」或「电性耦接」。「连接」或「耦接」亦可用以表示二或多个元件间相互搭配操作或互动。此外,虽然本文中使用「第一」、「第二」、…等用语描述不同元件,该用语仅是用以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元件或操作。除非上下文清楚指明,否则该用语并非特别指称或暗示次序或顺位,亦非用以限定本发明。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将进一步理解的是,诸如在通常使用的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当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和本发明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将不被解释为理想化的或过度正式的意义,除非本文中明确地这样定义。
这里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如本文所使用的,除非内容清楚地指示,否则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旨在包括复数形式,包括「至少一个」。「或」表示「和/或」。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所列项目的任何和所有组合。还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或「包含」指定所述特征、区域、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的存在及/或部件,但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区域整体、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以下将以附图揭露本案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案。也就是说,在本揭示内容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附图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图1为根据本案的一实施例所绘示的显示面板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显示面板100包括显示装置110、控制装置120、数据输入装置130与发光装置140。控制装置120通过控制线SL(1)~SL(n+1)提供多个控制信号,例如图2中的控制信号S1与控制信号S2,至显示装置110。数据输入装置130藉由数据线DL(1)~DL(m)提供多个数据信号,例如图2中的数据信号D1,至显示装置110。发光装置140通过发光线EL(1)~EL(n)提供多个发光信号,例如图2中的发光信号EM,至显示装置110。其中n与m皆为正整数。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可以由玻璃基板或塑胶基板所制成,但不限于此。
如图1所示,显示装置110包含多级彼此串接的像素电路DV(1)~DV(n),其中包含像素电路112。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10中的像素电路112依据控制装置120、数据输入装置130与发光装置140提供的信号进行发光操作。
举例来说,如图2所示,像素电路200为像素电路112的一种实施例,像素电路200依据控制装置120提供的控制信号S1重置,并且通过控制装置120提供的控制信号S2写入由数据输入装置130提供的数据信号D1,其中数据信号D1的电压电位决定了发光元件L2的发光强度,最后通过发光装置140提供的发光信号EM控制发光元件L2的发光时间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信号S1与控制信号S2分别通过控制线SL(n)与控制线SL(n+1)传输至像素电路112,数据信号D1通过数据线DL(m)传输至像素电路112,发光信号EM通过发光线EL(n)传输至像素电路112,但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此,通过其他各种导线传输控制信号S1、控制信号S2、数据信号D1与发光信号EM至像素电路112的方式亦在本发明涉及范围内。
在先前的作法中,像素电路112在进行数据写入操作时,像素电路112中的多个信号,例如图2中的电压信号DD与参考信号RF会互相影响,使得发光元件L2产生闪烁(flicker)。
相较于上述的作法,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多种可以使电压信号DD与参考信号RF不会互相影响的像素电路,例如图2的像素电路200、图6的像素电路600、图7的像素电路700、图8的像素电路800。
图2为根据本案的一实施例所示的显示装置中的像素电路的电路图。请参照图1与图2,图2中的像素电路200为显示装置110中的像素电路112的一实施例。在一些实施例中,像素电路200包含开关T21~T27、电容C2与发光元件L2。
如图2所示,开关T21的一端用以接收电压信号DD,并且耦接电容C2的一端,开关T21的另一端耦接节点201,电容C2的另一端耦接节点203。开关T22的控制端耦接节点203,开关T22的一端耦接节点201,开关T22的另一端耦接节点205。开关T23的一端耦接节点205,开关T23的另一端耦接节点207。开关T24的一端耦接节点207。开关T25的一端耦接节点205。开关T26的一端耦接节点201。开关T27的一端耦接节点203,开关T27的另一端耦接节点205。
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关T21的控制端与开关T23的控制端用以接收发光信号EM,开关T25的控制端与开关T24的控制端用以接收控制信号S1,开关T26的控制端与开关T27的控制端用以接收控制信号S2。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的像素电路进行操作所示的时序图。图3所示的时序图依序包括阶段P31、阶段P32与阶段P33。
请参照图2与图3,在阶段P31,控制信号S1与控制信号S2具有致能电压电位VL,使得开关T27与开关T25导通。此时开关T25用以接收参考信号RF,使得参考信号RF经过开关T25、节点205与开关T27调整节点203的电压电位,将节点203的电压电位拉至参考信号RF的电压电位VRF。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压电位VRF为致能电压电位VL。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容C2将节点203维持在致能电压电位VL,使得开关T22在阶段P31的后的阶段,例如阶段P32与阶段P33维持导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关T26耦接一多工器以确保数据信号D1不会在阶段P31时输入像素电路200。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阶段P31,控制信号S1具有致能电压电位VL,使得开关T24导通。此时开关T24用以提供参考信号RF至节点207,使得节点207可以从开关T24放电。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信号RF的电压电位VRF比节点207的电压电位低,使得节点207的多余电荷可以从开关T24离开像素电路200。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阶段P31,节点203的电压电位与节点207的电压电位被参考信号RF重置,因此阶段P31被称为重置阶段。
在阶段P32,控制信号S2具有致能电压电位VL,使得开关T26导通。此时节点203具有电压电位VRF,因此开关T22导通。此时开关T26用以接收数据信号D1,使得数据信号D1经过开关T26、节点201、开关T22、节点205与开关T27调整节点203的电压电位,将节点203的电压电位拉至(VD1-VTH),其中电压电位VD1为数据信号D1的电压电位,临界电压电位VTH为开关T22的临界电压电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阶段P32,数据信号D1被写入像素电路200,而节点203的电压电位被调整至(VD1-VTH)以在阶段P33补偿开关T22的临界电压电位VTH。因此阶段P32被称为数据写入与补偿阶段。
在阶段P33,发光信号EM具有致能电压电位VL,使得开关T21与开关T23导通,电容C2将节点203的电压电位维持在(VD1-VTH)使得开关T22导通。此时开关T21用以接收电压信号DD,使得电压信号DD经过开关T21、节点201、开关T22、节点205、开关T23、节点207与发光元件L2。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开关T22的栅极电压电位与源极电压电位的差,也就是节点203的电压电位与节点201的电压电位的差设为VGS,通过电子学中的公式可得知通过开关T22的电流具有电流电位为K×(VGS-VTH)^2。在阶段P33,将(VD1-VTH)带入节点203的电压电位,并且将电压信号DD的电压电位VDD带入节点201的电压电位,即可得出电流电位为K×(VDD-VD1)^2,其中K为一常数。因此通过开关T22的电流与临界电压电位VTH无关,而与数据信号D1的电压电位VD1有关。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阶段P33,开关T24、开关T25、开关T26与开关T27关闭。此时通过T22的电流与通过发光元件L2的电流具有相同的电流电位。通过阶段P31、阶段P32与阶段P33所述的操作可以使临界电压电位VTH的数值大小不影响发光元件L2的发光强度。发光元件L2的发光强度取决于数据信号D1的电压电位VD1与电压信号DD的电压电位VDD。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阶段P33,像素驱动电路200中的发光元件L2发光,因此阶段P33被称为发光阶段。
请参照图2与图3,在阶段P31~P33,开关T21与开关T25至少有一者关闭,使得电压信号DD与参考信号RF不会互相影响,以保持像素电路200中的电压稳定。举例来说,在阶段P31,开关T25导通而开关T21关闭,在阶段P32,开关T25与开关T21皆关闭,在阶段P33,开关T21导通而开关T25关闭,使得电压信号DD与参考信号RF在阶段P31~P33不会互相拉扯。
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关T26也可以依据有别于控制信号S2的控制信号,例如控制信号S3(图未示)导通,其中控制信号S3在阶段P31具有禁能电位电压VH,在阶段P32具有致能电位电压VL。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关T25与开关T24接收的参考信号可以不同,举例来说开关T25可以接收参考信号RF1(图未示),而开关T24可以接收参考信号RF2(图未示),其中参考信号RF1与参考信号RF2可以具有不同的电压电位。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关T24也可以依据有别于控制信号S1的控制信号导通。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的像素电路进行操作所示的时序图。图4所示的时序图依序包括阶段P41、阶段P42与阶段P43。图4类似于图3,其中阶段P41对应于阶段P31,阶段P42对应于阶段P32,阶段P43对应于阶段P33。图4与图3相同之处不再重复说明。图4与图3不同之处在于,在图4中,控制信号S2在阶段P41与阶段P42具有禁能电压电位。
请参照图2、图3与图4。像素电路200在阶段P41与阶段P31具有类似的操作,控制信号S1将开关T24导通以对节点207放电。阶段P41与阶段P31不同之处在于,控制信号S2具有禁能电压电位VH,使得开关T27关闭,因此参考信号RF不会影响节点203的电压电位。
在阶段P42,控制信号S2具有禁能电压电位VH,使得开关T26关闭。此时数据信号D1不写入像素电路200。
阶段P43与阶段P33的操作相同。在阶段P43,发光元件L2依据流经开关T22的电流发光。在一些实施例中,阶段P41~P43在阶段P33之后,开关T27在阶段P41~P43保持关闭,使得节点203的电压电位从阶段P33到阶段P41~P43没有改变。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阶段P33,节点203的电压电位为(VD1-VTH),在阶段P43,节点203的电压电位也为(VD1-VTH)。流经开关T22的电流在阶段P33与阶段P43具有相同的电流电位,因此发光元件L2在阶段P33与阶段P43具有相同的发光强度。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的像素电路进行操作所绘示的时序图。图5所示的时序图依序包括阶段P51、阶段P52、阶段P53与阶段P54,其中阶段P51、阶段P52、阶段P53与阶段P54的时间长度相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像素电路112依据信号VST与信号EMST进行发光操作。当信号VST具有致能电压电位VL时,数据信号D1写入像素电路112。当信号EMST具有致能电压电位VL时,像素电路112用以依据发光信号EM发光。
在一些实施例中,信号VST为控制信号S1与控制信号S2的起始信号,信号EMST为发光信号EM的起始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信号S1、控制信号S2与发光信号EM依据对应的起始信号VST、EMST开始进行操作。在一些实施例中,信号VST为控制信号S2。在一些实施例中,信号EMST为发光信号EM。
请参照图3、图4与图5。图3所述的操作包含将数据信号D1写入像素电路200,对应图5中的阶段P51。图4所述的操作包含像素电路200的发光,而不包含将数据信号D1写入像素电路200,对应图5中的阶段P52与阶段P53。
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信号VST在阶段P51具有致能电压电位VL以将数据信号D1写入像素电路112,信号EMST在阶段P51、阶段P52与阶段P53具有致能电压电位VL使得像素电路112发光。换句话说,相较于信号EMST在阶段P51、阶段P52与阶段P53都有进行发光的操作,信号VST只有在阶段P51进行数据写入的操作。信号VST的频率为信号EMST的频率的三分之一。在一些实施例中,信号VST的频率为15赫兹,信号EMST的频率为45赫兹。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信号VST与信号EMST的关系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信号VST的频率与信号EMST的频率的其他关系亦在本案思及的范围内。举例来说,信号VST的频率也可以是信号EMST的频率的二分之一,也就是在阶段P53,信号VST即具有致能电压电位VL。在不同实施例中,信号VST的频率与信号EMST的频率可以有不同的倍率关系。
在一些实施例中,信号VST的频率较信号EMST的频率小,因此功率消耗比信号VST与信号EMST具有相同频率的情况低。在一些实施例中,信号VST具有致能电压电位VL的阶段,例如图5中的阶段P51被称为有效帧(active frame),而信号VST不具有致能电压电位VL的阶段,例如图5中的阶段P52与阶段P53被称为跳帧(skip frame)。
在先前的作法中,像素电路在跳帧时无法对发光元件的阳极端,例如像素电路200中的发光元件L2的节点207放电。相较于先前的作法,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多种可以在跳帧时对发光元件的阳极端,例如节点207、节点707、节点807放电的像素电路,例如像素电路200、像素电路600、像素电路700与像素电路800。本发明实施例也可以在有效帧时对发光元件的阳极端放电。
图6为根据本案的一实施例所示的显示装置中的像素电路的电路图。请参照图1与图6,图6中的像素电路600为显示装置110中的像素电路112的一实施例。请参照图2与图6,像素电路600与像素电路200具有类似的结构,因此像素电路600与像素电路200的相同之处不再重复说明。像素电路600与像素电路200的不同之处在于,像素电路600包含开关T64。
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关T64的一端耦接节点207,开关T64的另一端耦接开关T64的控制端于节点611,并且用以接收控制信号S1。
请参照图6、图3与图4,在阶段P31与阶段P41,控制信号S1具有致能电压电位VL,使得开关T64导通。此时开关T24用以提供控制信号S1至节点207,使得节点207可以从开关T64往节点611放电。在一些实施例中,致能电压电位VL比节点207的电压电位低,使得节点207的多余电荷可以从开关T64离开像素电路600。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路600与电路200在阶段P32、阶段P33、阶段P42与阶段P43具有相同的操作,因此不重复说明。
图7为根据本案的一实施例所绘示的显示装置中的像素电路的电路图。请参照图1与图7,图7中的像素电路700为显示装置110中的像素电路112的一实施例。在一些实施例中,像素电路700包含开关T71~T78、电容C7与发光元件L7。
如图7所示,开关T71的一端用以接收电压信号DD,并且耦接电容C7的一端,开关T71的另一端耦接节点701,电容C7的另一端耦接节点703。开关T72的控制端耦接节点703,开关T72的一端耦接节点701,开关T72的另一端耦接节点705。开关T73的一端耦接节点705,开关T73的另一端耦接节点707。开关T74的一端耦接节点707。开关T75的一端耦接节点705。开关T76的一端耦接节点701,开关T76的另一端耦接节点709。开关T77的一端耦接节点703,开关T77的另一端耦接节点709。开关T78的一端耦接节点709。
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关T71的控制端与开关T73的控制端用以接收发光信号EM,开关T74的控制端与开关T78的控制端用以接收控制信号S1,开关T75的控制端、开关T76的控制端与开关T77的控制端用以接收控制信号S2。
请参照图2、图3与图7。在阶段P31,像素电路700与像素电路200具有类似的操作。在阶段P31,控制信号S1与控制信号S2具有致能电压电位VL,使得开关T77与开关T78导通。此时开关T78用以接收参考信号RF,使得参考信号RF经过开关T78、节点709与开关T77调整节点703的电压电位,将节点703的电压电位拉至参考信号RF的电压电位VRF。
在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开关T74的控制端耦接开关T74的一端于节点711,并且用以接收控制信号S1。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开关T74也可以具有如同图2中开关T24的配置,即开关T74的控制端用以接收控制信号S1,开关T74的一端用以接收参考信号RF。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阶段P31,控制信号S1具有致能电压电位VL,使得开关T74导通。此时开关T74用以提供控制信号S1至节点707,使得节点707可以从开关T74往节点711放电。在一些实施例中,致能电压电位VL比节点707的电压电位低,使得节点707的多余电荷可以从开关T74离开像素电路700。
在阶段P32,像素电路700与像素电路200具有类似的操作。在阶段P32,控制信号S2具有致能电压电位VL,使得开关T75、开关T76与开关T77导通。此时节点703具有电压电位VRF,因此开关T72导通。此时开关T75用以接收数据信号D1,使得数据信号D1经过开关T75、节点705、开关T72、节点701、开关T76、节点709与开关T77调整节点703的电压电位,将节点703的电压电位调整至(VD1-VTH)。
在阶段P33,像素电路700与像素电路200具有类似的操作。在阶段P33,发光信号EM具有致能电压电位VL,使得开关T71与开关T73导通。此时开关T71用以接收电压信号DD,使得电压信号DD经过开关T71、节点701、开关T72、节点705、开关T73、节点707与发光元件L7。电容C7将节点703的电压电位维持在(VD1-VTH)。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阶段P33,发光元件L7依据通过开关T72的电流发光,其中通过开关T72的电流具有电流电位K×(VDD-VD1)^2。
请参照图7与图3,在阶段P31~P33,开关T71与开关T78至少有一者关闭,使得电压信号DD与参考信号RF不会互相影响,以保持像素电路700中的电压稳定。举例来说,在阶段P31,开关T78导通而开关T71关闭,在阶段P32,开关T78与开关T71皆关闭,在阶段P33,开关T71导通而开关T78关闭,使得电压信号DD与参考信号RF在阶段P31~P33不会互相拉扯。
请参照图2、图7与图4。在阶段P41~P43,像素电路700与像素电路200具有类似的操作。
在阶段P41,控制信号S1将开关T74导通以对节点707放电,控制信号S2具有禁能电压电位VH,使得开关T77关闭,因此参考信号RF不会影响节点703的电压电位。
在阶段P42,控制信号S2具有禁能电压电位VH,使得开关T75关闭。此时数据信号D1不写入像素电路700。
阶段P43与阶段P33的操作相同。在阶段P43,发光元件L7依据流经开关T72的电流发光,其中由于节点703的电压电位为(VD1-VTH),通过开关T72的电流具有电流电位K×(VDD-VD1)^2。
图8为根据本案的一实施例所示的显示装置中的像素电路的电路图。请参照图1与图8,图8中的像素电路800为显示装置110中的像素电路112的一实施例。在一些实施例中,像素电路800包含开关T81~T87、电容C8与发光元件L8。
如图8所示,开关T81的一端用以接收电压信号DD,并且耦接电容C8的一端,开关T81的另一端耦接节点801,电容C8的另一端耦接节点803。开关T82的控制端耦接节点803,开关T82的一端耦接节点801,开关T82的另一端耦接节点805。开关T83的一端耦接节点805,开关T83的另一端耦接节点807。开关T84的一端耦接节点807。开关T85的一端耦接节点805。开关T86的一端耦接节点801。开关T87的一端耦接节点803,开关T87的另一端耦接节点801。
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关T81的控制端与开关T83的控制端用以接收发光信号EM,开关T84的控制端与开关T86的控制端用以接收控制信号S1,开关T85的控制端与开关T87的控制端用以接收控制信号S2。
请参照图2、图3与图8。在阶段P31,像素电路800与像素电路200具有类似的操作。在阶段P31,控制信号S1与控制信号S2具有致能电压电位VL,使得开关T86与开关T87导通。此时开关T86用以接收参考信号RF,使得参考信号RF经过开关T86、节点801与开关T87调整节点803的电压电位,将节点803的电压电位拉至参考信号RF的电压电位VRF。
在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开关T84的控制端耦接开关T84的一端于节点811,并且用以接收控制信号S1。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开关T84也可以具有如同图2中开关T24的配置,即开关T84的控制端用以接收控制信号S1,开关T84的一端用以接收参考信号RF。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阶段P31,控制信号S1具有致能电压电位VL,使得开关T84导通。此时开关T84用以提供控制信号S1至节点807,使得节点807可以从开关T84往节点811放电。在一些实施例中,致能电压电位VL比节点807的电压电位低,使得节点807的多余电荷可以从开关T84离开像素电路800。
在阶段P32,像素电路800与像素电路200具有类似的操作。在阶段P32,控制信号S2具有致能电压电位VL,使得开关T85与开关T87导通。此时节点803具有电压电位VRF,因此开关T82导通。此时开关T85用以接收数据信号D1,使得数据信号D1经过开关T85、节点805、开关T82、节点801与开关T87调整节点803的电压电位,将节点803的电压电位拉至(VD1-VTH)。
在阶段P33,像素电路800与像素电路200具有类似的操作。在阶段P33,发光信号EM具有致能电压电位VL,使得开关T81与开关T83导通,电容C8将节点803的电压电位维持在(VD1-VTH)使得开关T82导通。此时开关T81用以接收电压信号DD,使得电压信号DD经过开关T81、节点801、开关T82、节点805、开关T83、节点807与发光元件L8。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阶段P33,发光元件L8依据通过开关T82的电流发光,其中通过开关T82的电流具有电流电位K×(VDD-VD1)^2。
请参照图8与图3,在阶段P31~P33,开关T81与开关T86至少有一者关闭,使得电压信号DD与参考信号RF不会互相影响,以保持像素电路800中的电压稳定。举例来说,在阶段P31,开关T86导通而开关T81关闭,在阶段P32,开关T86与开关T81皆关闭,在阶段P33,开关T81导通而开关T86关闭,使得电压信号DD与参考信号RF始终不会互相拉扯。
请参照图2、图8与图4。在阶段P41~P43,像素电路800与像素电路200具有类似的操作。
在阶段P41,控制信号S1将开关T84导通以对节点807放电,控制信号S2具有禁能电压电位VH,使得开关T87关闭,因此参考信号RF不会影响节点803的电压电位。
在阶段P42,控制信号S2具有禁能电压电位VH,使得开关T85关闭。此时数据信号D1不写入像素电路800。
阶段P43与阶段P33的操作相同。在阶段P43,发光元件L8依据流经开关T82的电流发光,其中由于节点803的电压电位为(VD1-VTH),通过开关T82的电流具有电流电位K×(VDD-VD1)^2。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2、图6、图7与图8中的电压信号SS的电压电位低于电压电位VDD,使得发光元件L2、L7、L8可以正常发光。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关T24、T64、T74、T84不一定依据控制信号S1导通,根据线路与布局的不同,也可以依据来自前级像素电路DV(n-1)(图未示)的控制信号或来自后级像素电路DV(n+1)(图未示)的控制信号导通。在一些实施例中,节点207与节点607为发光元件L2的阳极端,节点707为发光元件L7的阳极端,节点807为发光元件L8的阳极端。
在不同的实施例中,发光元件L2、L7、L8可以是微发光二极管(mLED)、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或其他不同类型的发光元件。在不同的实施例中,开关T21~T27、开关T64、开关T71~T78与开关T81~T87可以是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晶体管(PMOS)、薄膜晶体管(TFT)或其他不同类型的开关元件。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开关T24、T64、T74、T84放电发光元件L2、L7、L8的阳极端,使得阳极端不会残留导致发光装置100的画面品质不佳的多余电荷。此外,通过开关T21与T25在像素电路200与像素电路600中隔离电压信号DD与参考信号RF,使得电压信号DD与参考信号RF不会互相影响,以增加显示装置110的画面品质。在像素电路700中的开关T71与T78以及在像素电路800中的开关T81与T86亦具有隔离电压信号DD与参考信号RF的功能。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5)

1.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级像素电路,该些像素电路中的一像素电路包括:
一第一开关;
一电容,该电容的一第一端耦接该第一开关的一第一端;
一第二开关,该第二开关的一第一端耦接该第一开关的一第二端,该第二开关的一控制端耦接该电容的一第二端;
一第三开关,该第三开关的一第一端耦接该第二开关的一第二端;
一发光元件,该发光元件的一阳极端耦接该第三开关的一第二端;
一第四开关,该第四开关的一第一端耦接该阳极端;
一第五开关,该第五开关的一第一端耦接该第二开关的该第二端;
一第六开关,该第六开关的一第一端耦接该第二开关的该第一端;以及
一第七开关,该第七开关的一第一端耦接该第二开关的该第二端,该第七开关的一第二端耦接该电容的该第二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四开关用以在导通时对该阳极端进行放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四开关的一控制端与该第四开关的一第二端用以接收一控制信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四开关用以依据一控制信号、来自该些像素电路中一前级像素电路的一控制信号与来自该些像素电路中一后级像素电路的一控制信号中之一者导通,其中该第五开关用以依据该控制信号导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一开关导通时,该第五开关关闭,当该第五开关导通时,该第一开关关闭。
6.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级像素电路,该些像素电路中之一者包括:
一第一开关;
一电容,该电容的一第一端耦接该第一开关的一第一端;
一第二开关,该第二开关的一第一端耦接该第一开关的一第二端,该第二开关的一控制端耦接该电容的一第二端;
一第三开关,该第三开关的一第一端耦接该第二开关的一第二端;
一发光元件,该发光元件的一阳极端耦接该第三开关的一第二端;
一第四开关,该第四开关的一第一端耦接该阳极端;
一第五开关,该第五开关的一第一端耦接该第二开关的该第二端;
一第六开关,该第六开关的一第一端耦接该第二开关的该第一端;
一第七开关,该第七开关的一第一端耦接该第六开关的一第二端,该第七开关的一第二端耦接该电容的该第二端;以及
一第八开关,该第八开关的一第一端耦接该第六开关的该第二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该第四开关导通时,该第四开关的一第二端具有一参考电压电位,其中该参考电压电位低于该阳极端的一电压电位。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四开关的一控制端与该第四开关的一第二端用以接收一控制信号。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四开关用以依据一控制信号、来自该些像素电路中一前级像素电路的一控制信号与来自该些像素电路中一后级像素电路的一控制信号中之一者导通,其中该第八开关用以依据该控制信号导通。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一开关导通时,该第八开关关闭,当该第八开关导通时,该第一开关关闭。
11.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级像素电路,该些像素电路中之一者包括:
一第一开关;
一电容,该电容的一第一端耦接该第一开关的一第一端;
一第二开关,该第二开关的一第一端耦接该第一开关的一第二端,该第二开关的一控制端耦接该电容的一第二端;
一第三开关,该第三开关的一第一端耦接该第二开关的一第二端;
一发光元件,该发光元件的一阳极端耦接该第三开关的一第二端;
一第四开关,该第四开关的一第一端耦接该阳极端;
一第五开关,该第五开关的一第一端耦接该第二开关的该第二端;
一第六开关,该第六开关的一第一端耦接该第二开关的该第一端;以及
一第七开关,该第七开关的一第一端耦接该第二开关的该第一端,该第七开关的一第二端耦接该电容的该第二端。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四开关用以在导通将该阳极端的一电压电位拉至一第一电压电位,其中该第一电压电位小于一参考电压电位加上一临界电压电位的一电压电位。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四开关的一控制端与该第四开关的一第二端用以接收一控制信号。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四开关用以依据一控制信号、来自该些像素电路中一前级像素电路的一控制信号与来自该些像素电路中一后级像素电路的一控制信号中之一者导通,其中该第六开关用以依据该控制信号导通。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一开关导通时,该第六开关关闭,当该第六开关导通时,该第一开关关闭。
CN202011261113.9A 2020-05-20 2020-11-12 发光装置 Active CN11254212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16772A TWI734486B (zh) 2020-05-20 2020-05-20 發光裝置
TW109116772 2020-05-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42129A true CN112542129A (zh) 2021-03-23
CN112542129B CN112542129B (zh) 2023-07-25

Family

ID=75014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61113.9A Active CN112542129B (zh) 2020-05-20 2020-11-12 发光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42129B (zh)
TW (1) TWI73448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33237A (zh) * 2022-12-16 2023-04-07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05033A2 (en) * 2004-06-29 2006-01-12 Nuelight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high-performance display device having individual pixel luminance sensing and control
CN101014991A (zh) * 2004-06-29 2007-08-08 彩光公司 用于具有各像素发光度检测和控制的高性能显示装置的系统和方法
KR20120074422A (ko) * 2010-12-28 2012-07-0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다이오드 표시장치
CN105185304A (zh) * 2015-09-09 2015-12-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像素电路、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591124A (zh) * 2017-09-29 2018-01-16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像素补偿电路、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US20180075801A1 (en) * 2016-09-09 2018-03-15 Apple Inc. Display flicker reduc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US20180204889A1 (en) * 2016-03-28 2018-07-19 Apple Inc.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s
US20190057646A1 (en) * 2017-08-17 2019-02-21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Low Refresh Rate Display Pixels
TW201909157A (zh) * 2017-02-22 2019-03-01 大陸商昆山國顯光電有限公司 像素驅動電路及其驅動方法和電晶體的版圖結構
CN110223641A (zh) * 2018-12-07 2019-09-10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电路
WO2019187062A1 (ja) * 2018-03-30 2019-10-0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及び表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10529B (zh) * 2016-12-19 2019-02-05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像素驱动电路、驱动方法及有机发光显示面板
KR102592012B1 (ko) * 2017-12-20 2023-10-2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화소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05033A2 (en) * 2004-06-29 2006-01-12 Nuelight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high-performance display device having individual pixel luminance sensing and control
CN101014991A (zh) * 2004-06-29 2007-08-08 彩光公司 用于具有各像素发光度检测和控制的高性能显示装置的系统和方法
KR20120074422A (ko) * 2010-12-28 2012-07-0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다이오드 표시장치
CN105185304A (zh) * 2015-09-09 2015-12-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像素电路、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180204889A1 (en) * 2016-03-28 2018-07-19 Apple Inc.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s
US20180075801A1 (en) * 2016-09-09 2018-03-15 Apple Inc. Display flicker reduc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TW201909157A (zh) * 2017-02-22 2019-03-01 大陸商昆山國顯光電有限公司 像素驅動電路及其驅動方法和電晶體的版圖結構
US20190057646A1 (en) * 2017-08-17 2019-02-21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Low Refresh Rate Display Pixels
CN107591124A (zh) * 2017-09-29 2018-01-16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像素补偿电路、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WO2019187062A1 (ja) * 2018-03-30 2019-10-0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及び表示装置
CN110223641A (zh) * 2018-12-07 2019-09-10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电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42129B (zh) 2023-07-25
TWI734486B (zh) 2021-07-21
TW202145182A (zh) 2021-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62175B2 (en)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for driving pixel-driving circuit
US10657894B2 (en) Pixel circuit,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4093326B (zh) 一种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
US9262966B2 (en) Pixel circuit,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09509433B (zh) 像素电路、显示装置和像素驱动方法
US8111216B2 (en) Display system and pixel driving circuit thereof
US9496293B2 (en) Pixel circuit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10311783B2 (en) Pixel circuit,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8130183B2 (en) Scan driver and scan signal driving method an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using the same
CN107146575A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CN111445866B (zh) 移位寄存器、驱动方法、驱动控制电路及显示装置
US9972245B2 (en) Pixel circuit, driving method for the pixel circuit,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8538244B (zh) 一种移位寄存器及其驱动方法、发射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US11250783B2 (en) Gate driver on array circuit, pixel circuit of an AMOLED display panel, AMOLED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of driving pixel circuit of AMOLED display panel
CN111341267B (zh)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
WO2022068385A1 (zh) 显示面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3707090A (zh) 像素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599959A (zh) 触发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US10726778B2 (en) Emission driving circuit, driving method of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US20220036821A1 (en) Display devices, pixel driving circuits and methods of driving the same
CN112542129B (zh) 发光装置
KR20220060089A (ko) 구동 회로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115565493B (zh) 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US20200074935A1 (en) Display Apparatus, Driver for Driving Display Panel and Source Driving Signal Generation Method
CN214226481U (zh) 一种提高输出波形稳定性的gip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