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24036A - 一种罗茨鼓风机润滑双油箱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罗茨鼓风机润滑双油箱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24036A
CN112524036A CN202011402333.9A CN202011402333A CN112524036A CN 112524036 A CN112524036 A CN 112524036A CN 202011402333 A CN202011402333 A CN 202011402333A CN 112524036 A CN112524036 A CN 1125240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groove
end cover
gear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0233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万君
卜定国
徐康
陈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Mingye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Mingye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Mingye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Mingye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0233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24036A/zh
Publication of CN1125240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240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04C29/02Lubrication; Lubricant separ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8/0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18/08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intermeshing-engagement type, i.e. with engag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similar to that of toothed gearing
    • F04C18/12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intermeshing-engagement type, i.e. with engag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similar to that of toothed gearing of other than internal-axis type
    • F04C18/126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intermeshing-engagement type, i.e. with engag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similar to that of toothed gearing of other than internal-axis type with radially from the rotor body extending elements, not necessarily co-operating with corresponding recesses in the other rotor, e.g. lobes, Roots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04C29/02Lubrication; Lubricant separation
    • F04C29/026Lubricant separ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04C29/04Heating; Cooling; Heat insulation
    • F04C29/042Heating; Cooling; Heat insulation by injecting a flui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04C29/06Silencing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罗茨鼓风机润滑双油箱结构,涉及鼓风机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罗茨鼓风机缸体、主动轴、从动轴、驱动端盖、齿轮端盖、驱动端罩、齿轮罩、第一储油腔和第二储油腔。本发明中可在罗茨鼓风机缸体两侧储存润滑油,对罗茨鼓风机的润滑效果更佳,加注周期长,省时省力,可有效避免使用润滑脂出现的滴漏情况,第一甩油盘和第二甩油盘配合使用,可有效加强对第一储油腔内部润滑油的分散效果,第一储油腔的润滑油向第二储油腔辐散,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润滑效果更佳,磨损更小,工作效率更高,使齿轮得到润滑,可以降低罗茨风机齿轮的温度,保持风机中的正常温度,降低罗茨风机的噪声和保持罗茨风机的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罗茨鼓风机润滑双油箱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鼓风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罗茨鼓风机润滑双油箱结构。
背景技术
罗茨鼓风机,也称作罗茨风机,系属容积回转鼓风机,利用两个或者三个叶形转子在气缸内作相对运动来压缩和输送气体的回转压缩机。这种鼓风机结构简单,制造方便,适用于低压力场合的气体输送和加压,也可用作真空泵。罗茨鼓风机输送介质为清洁空气,清洁煤气,二氧化硫及其他惰性气体,特殊气体行业(煤气、天然气、沼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及高压工况的首选产品。沉浸式鼓风机是罗茨鼓风机的升级版,沉水式罗茨鼓风机又称水下风机、水底风机和潜水式鼓风机,主要用于市政河道治理、黑臭河道治理、一体化污水治理、农村污水处理等行业,沉浸式罗茨鼓风机一般安装较为方便。
现有的罗茨鼓风机采用单润滑油箱设计,使用润滑油与润滑脂相互配合使用,但润滑脂加注周期比较短,且润滑脂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滴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罗茨鼓风机润滑双油箱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罗茨鼓风机润滑双油箱结构,包括罗茨鼓风机缸体、主动轴和从动轴,所述主动轴和所述从动轴均分别贯穿所述罗茨鼓风机缸体,所述罗茨鼓风机缸体外壁一端设有驱动端盖,所述罗茨鼓风机缸体外壁另一端设有齿轮端盖,所述驱动端盖外壁远离所述罗茨鼓风机缸体一侧设有驱动端罩,所述齿轮端盖外壁远离所述罗茨鼓风机缸体一侧设有齿轮罩,所述驱动端盖和所述驱动端罩之间设有第一储油腔,所述齿轮端盖和所述齿轮罩之间设有第二储油腔,所述第一储油腔与所述第二储油腔贯通。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端盖和所述齿轮端盖与所述罗茨鼓风机缸体之间均分别通过若干个第一螺栓固定连接,且所述罗茨鼓风机缸体于所述第一螺栓外侧设有圆柱销,第一螺栓将罗茨鼓风机缸体与驱动端盖和齿轮端盖固定连接在一起,圆柱销进行辅助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端盖和所述驱动端罩之间通过若干个第二螺栓固定连接,所述齿轮端盖和所述齿轮罩之间通过若干个第三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主动轴一端穿过所述驱动端盖和所述驱动端罩并延伸至所述驱动端罩外侧,所述主动轴另一端穿过所述齿轮端盖并延伸至所述第二储油腔内部,所述主动轴外壁于所述第二储油腔内部套设有第一齿轮,所述从动轴外壁于所述第二储油腔内部套设有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主动轴外壁于所述驱动端罩之间设有第一骨架油封,所述主动轴外壁于所述驱动端盖之间设有第二骨架油封,所述主动轴外壁与所述齿轮端盖之间设有第三骨架油封,所述从动轴外壁与所述驱动端盖之间设有第四骨架油封,所述从动轴外壁与所述齿轮端盖之间设有第五骨架油封,所述主动轴外壁于所述第一储油腔内部设有第一甩油盘,所述从动轴外壁于所述第一储油腔内部设有第二甩油盘,所述第一甩油盘外壁设有若干个第一甩油槽,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甩油槽通过第一环形槽连通,所述第一甩油盘外壁于所述第一环形槽外侧设有若干个第二甩油槽,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甩油槽通过第二环形槽连通,所述第一甩油盘外壁于所述第二环形槽外侧设有若干个第三甩油槽,相邻两个所述第三甩油槽通过第三环形槽连通,所述第一甩油槽、所述第二甩油槽和所述第三甩油槽均包括第一圆形凹槽,所述第一圆形凹槽两端对称设有第二圆形凹槽,所述第一甩油槽一端与所述第二环形槽连通,所述第二甩油槽一端与所述第三环形槽连通,所述第一甩油槽尺寸为所述第二甩油槽尺寸的两倍,所述第二甩油槽的尺寸为所述第三甩油槽尺寸的两倍。
进一步的,所述主动轴外壁于所述第一齿轮外侧设有第一齿轮压板,所述从动轴外壁于所述第二齿轮外侧设有第二齿轮压板,第一齿轮压板对第一齿轮进行加固,第二齿轮压板对第二齿轮进行加固。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端盖与所述主动轴外壁之间设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设于所述第一骨架油封和所述第二骨架油封之间,第一轴承对主动轴外侧进行滚动辅助,所述驱动端盖与所述从动轴之间设有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设于所述第四骨架油封外侧,第三轴承对从动轴外侧进行滚动辅助。
进一步的,所述齿轮端盖与所述主动轴之间设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设于所述第三骨架油封外侧,第二轴承对主动轴进行滚动辅助,所述齿轮端盖与所述从动轴之间设有第四轴承,所述第四轴承设于所述第五骨架油封外侧,第四轴承对从动轴进行滚动辅助,所述齿轮端盖外壁于所述第二轴承外侧设有第一轴承压板,第一轴承压板对第二轴承外侧进行防护,所述齿轮端盖外壁于所述第四轴承外侧设有第二轴承压板,第二轴承压板对第四轴承进行防护。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甩油槽和所述第二甩油槽交错设置,若干个所述第三甩油槽设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甩油槽外侧,第一甩油槽、第二甩油槽和第三甩油盘分布更加均匀,甩油效果更佳。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甩油盘外壁设有若干个第四甩油槽,相邻两个所述第四甩油槽通过第四环形槽连通,所述第二甩油盘外壁于所述第四环形槽外侧设有若干个第五甩油槽,相邻两个所述第五甩油槽通过第五环形槽连通,所述第二甩油盘外壁于所述第五环形槽外侧设有若干个第六甩油槽,相邻两个所述第六甩油槽通过第六环形槽连通,所述第四甩油槽、所述第五甩油槽和所述第六甩油槽均包括第三圆形凹槽,所述第三圆形凹槽两端对称设有第四圆形凹槽,所述第六甩油槽一端与所述第五环形槽连通,所述第五甩油槽一端与所述第四环形槽连通,所述第六甩油槽尺寸为所述第五甩油槽尺寸的两倍,所述第五甩油槽的尺寸为所述第四甩油槽尺寸的两倍。
进一步的,若干个所述第四甩油槽设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五甩油槽之间,所述第五甩油槽和所述第六甩油槽交错设置,第四甩油槽、第五甩油槽和第六甩油槽分布更加均匀,甩油效果更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储油腔、第二储油腔、第一甩油盘和第二甩油盘,第一储油腔和第二储油腔分别在罗茨鼓风机缸体两侧储存润滑油,对罗茨鼓风机的润滑效果更佳,加注周期长,省时省力,可有效避免使用润滑脂出现的滴漏情况,第一甩油盘和第二甩油盘配合使用,可有效加强对第一储油腔内部润滑油的分散效果,第一储油腔的润滑油向第二储油腔辐散,加强润滑油分布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上的均匀程度,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润滑效果更佳,磨损更小,工作效率更高,使齿轮得到润滑,可以降低罗茨风机齿轮的温度,保持风机中的正常温度,降低罗茨风机的噪声和保持罗茨风机的稳定,润滑油进入第一甩油槽、第二甩油槽和第三甩油槽内部,再从第一甩油槽、第二甩油槽和第三甩油槽中甩出,实现对润滑油的多重螺旋式搅拌辐散处理,第一环形槽、第二环形槽和第三环形槽可加强甩油槽相互配合工作的辐散范围,第一甩油槽、第二甩油槽和第三甩油槽尺寸依次缩小,使得第一甩油盘外侧中部螺旋式辐散范围广,第一甩油盘外侧外部螺旋式辐散强度高,更加密集,可有效加强对润滑油的辐散处理效果,甩油槽采用第一圆形凹槽和第二圆形凹槽设计,可进一步加强第一甩油盘的多重螺旋式辐散处理效果,设备更加节能,润滑油利用率高,润滑油损失少,设备使用寿命更高;
2、本发明通过设置第四甩油槽、第四环形槽、第五甩油槽、第五环形槽、第六甩油槽和第六环形槽,第四甩油槽、第五甩油槽和第六甩油槽相互配合,润滑油进入第四甩油槽、第五甩油槽和第六甩油槽内部,再从第四甩油槽、第五甩油槽和第六甩油槽中甩出,实现对润滑油的多重螺旋式搅拌辐散处理,第四环形槽将第四甩油槽连通,可加强第四甩油槽相互配合工作的辐散范围,第五环形槽将第五甩油槽连通,可加强第五甩油槽相互配合工作的辐散范围,第六环形槽将第六甩油槽连接,可加强第六甩油槽相互配合工作的辐散范围,第四甩油槽、第五甩油槽和第六甩油槽尺寸依次扩大,使得第二甩油盘外侧中部螺旋式辐散强度高,更加密集,第二甩油盘外侧外部螺旋式辐散范围广,可有效加强对润滑油的辐散处理效果,同时与第一甩油盘的辐散强度和辐散范围相反,可进一步加强对润滑油的辐散处理效果,甩油槽采用第三圆形凹槽和第四圆形凹槽设计,可进一步加强第二甩油盘的多重螺旋式辐散处理效果,润滑油利用率高,设备使用寿命更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整体的侧视图;
图2是本发明整体的主视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图2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图2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图2中D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第一甩油盘的侧视图;
图8是本发明第二甩油盘的侧视图;
图中:1、罗茨鼓风机缸体;2、主动轴;3、从动轴;4、驱动端盖;5、齿轮端盖;6、驱动端罩;7、齿轮罩;8、第一储油腔;9、第二储油腔;10、第一螺栓;11、圆柱销;12、第二螺栓;13、第三螺栓;14、第一齿轮;15、第二齿轮;16、第一骨架油封;17、第二骨架油封;18、第三骨架油封;19、第四骨架油封;20、第五骨架油封;21、第一甩油盘;22、第二甩油盘;23、第一甩油槽;24、第二甩油槽;25、第三甩油槽;26、第一环形槽;27、第二环形槽;28、第三环形槽;29、第一圆形凹槽;30、第二圆形凹槽;31、第一齿轮压板;32、第二齿轮压板;33、第一轴承;34、第三轴承;35、第二轴承;36、第四轴承;37、第一轴承压板;38、第二轴承压板;39、第四甩油槽;40、第四环形槽;41、第五甩油槽;42、第五环形槽;43、第六甩油槽;44、第六环形槽;45、第三圆形凹槽;46、第四圆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7所示的一种罗茨鼓风机润滑双油箱结构,包括罗茨鼓风机缸体1、主动轴2和从动轴3,所述主动轴2和所述从动轴3均分别贯穿所述罗茨鼓风机缸体1,所述罗茨鼓风机缸体1外壁一端设有驱动端盖4,所述罗茨鼓风机缸体1外壁另一端设有齿轮端盖5,所述驱动端盖4外壁远离所述罗茨鼓风机缸体1一侧设有驱动端罩6,所述齿轮端盖5外壁远离所述罗茨鼓风机缸体1一侧设有齿轮罩7,所述驱动端盖4和所述驱动端罩6之间设有第一储油腔8,所述齿轮端盖5和所述齿轮罩7之间设有第二储油腔9,所述第一储油腔8与所述第二储油腔9贯通,所述主动轴2一端穿过所述驱动端盖4和所述驱动端罩6并延伸至所述驱动端罩6外侧,所述主动轴2另一端穿过所述齿轮端盖5并延伸至所述第二储油腔9内部,所述主动轴2外壁于所述第二储油腔9内部套设有第一齿轮14,所述从动轴3外壁于所述第二储油腔9内部套设有与所述第一齿轮14相啮合的第二齿轮15,所述主动轴2外壁于所述驱动端罩6之间设有第一骨架油封16,所述主动轴2外壁于所述驱动端盖4之间设有第二骨架油封17,所述主动轴2外壁与所述齿轮端盖5之间设有第三骨架油封18,所述从动轴3外壁与所述驱动端盖4之间设有第四骨架油封19,所述从动轴3外壁与所述齿轮端盖5之间设有第五骨架油封20,所述主动轴2外壁于所述第一储油腔8内部设有第一甩油盘21,所述从动轴3外壁于所述第一储油腔8内部设有第二甩油盘22,所述第一甩油盘21外壁设有若干个第一甩油槽23,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甩油槽23通过第一环形槽26连通,所述第一甩油盘21外壁于所述第一环形槽26外侧设有若干个第二甩油槽24,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甩油槽24通过第二环形槽27连通,所述第一甩油盘21外壁于所述第二环形槽27外侧设有若干个第三甩油槽25,相邻两个所述第三甩油槽25通过第三环形槽28连通,所述第一甩油槽23、所述第二甩油槽24和所述第三甩油槽25均包括第一圆形凹槽29,所述第一圆形凹槽29两端对称设有第二圆形凹槽30,所述第一甩油槽23一端与所述第二环形槽27连通,所述第二甩油槽24一端与所述第三环形槽28连通,所述第一甩油槽23尺寸为所述第二甩油槽24尺寸的两倍,所述第二甩油槽24的尺寸为所述第三甩油槽25尺寸的两倍。
所述驱动端盖4和所述齿轮端盖5与所述罗茨鼓风机缸体1之间均分别通过若干个第一螺栓10固定连接,且所述罗茨鼓风机缸体1于所述第一螺栓10外侧设有圆柱销11,第一螺栓10将罗茨鼓风机缸体1与驱动端盖4和齿轮端盖5固定连接在一起,圆柱销11进行辅助固定。
所述驱动端盖4和所述驱动端罩6之间通过若干个第二螺栓12固定连接,所述齿轮端盖5和所述齿轮罩7之间通过若干个第三螺栓13固定连接。
所述主动轴2外壁于所述第一齿轮14外侧设有第一齿轮压板31,所述从动轴3外壁于所述第二齿轮15外侧设有第二齿轮压板32,第一齿轮压板31对第一齿轮14进行加固,第二齿轮压板32对第二齿轮15进行加固。
所述驱动端盖4与所述主动轴2外壁之间设有第一轴承33,所述第一轴承33设于所述第一骨架油封16和所述第二骨架油封17之间,第一轴承33对主动轴2外侧进行滚动辅助,所述驱动端盖4与所述从动轴3之间设有第三轴承34,所述第三轴承34设于所述第四骨架油封19外侧,第三轴承34对从动轴3外侧进行滚动辅助。
所述齿轮端盖5与所述主动轴2之间设有第二轴承35,所述第二轴承35设于所述第三骨架油封18外侧,第二轴承35对主动轴2进行滚动辅助,所述齿轮端盖5与所述从动轴3之间设有第四轴承36,所述第四轴承36设于所述第五骨架油封20外侧,第四轴承36对从动轴3进行滚动辅助,所述齿轮端盖5外壁于所述第二轴承35外侧设有第一轴承压板37,第一轴承压板37对第二轴承35外侧进行防护,所述齿轮端盖5外壁于所述第四轴承36外侧设有第二轴承压板38,第二轴承压板38对第四轴承36进行防护。
所述第一甩油槽23和所述第二甩油槽24交错设置,若干个所述第三甩油槽25设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甩油槽24外侧,第一甩油槽23、第二甩油槽24和第三甩油槽25分布更加均匀,甩油效果更佳。
实施方式具体为:使用时,通过设置第一储油腔8、第二储油腔9、第一甩油盘21和第二甩油盘22,第一储油腔8和第二储油腔9分别在罗茨鼓风机缸体1两侧储存润滑油,对罗茨鼓风机的润滑效果更佳,加注周期长,省时省力,可有效避免使用润滑脂出现的滴漏情况,驱动端盖4对主动轴2和从动轴3外侧进行密封防护,驱动端罩6对第一储油腔8外部进行密封处理,保证润滑油的正常储存和工作,齿轮端盖5对主动轴2和从动轴3外侧进行密封防护,齿轮罩7可对第二储油腔9进行密封处理,保证润滑油的正常储存和工作,主动轴2带动第一齿轮14进行旋转,第一齿轮14和第二齿轮15相互啮合,第二齿轮15带动从动轴3进行旋转,第一骨架油封16对主动轴2和驱动端罩6连接处进行防护,可有效避免第一储油腔8内部的润滑油从驱动端罩6处泄漏,第二骨架油封17可对主动轴2和驱动端盖4连接处进行密封处理,可有效避免第一储油腔8内部的润滑油从驱动端盖4向罗茨鼓风机缸体1内部泄漏,第三骨架油封18可对主动轴2和齿轮端盖5连接处进行防护,可有效避免第二储油腔9内部的润滑油从齿轮端盖5向罗茨鼓风机缸体1内部泄漏,第四骨架油封19可对从动轴3和驱动端盖4连接处进行防护,可有效避免第一储油腔8内部润滑油从驱动端盖4向罗茨鼓风机缸体1内部泄漏,第五骨架油封20可对从动轴3和齿轮端盖5连接处进行防护,可有效避免第二储油腔9内部润滑油从齿轮端盖5向罗茨鼓风机缸体1内部泄漏,主动轴2带动第一甩油盘21在第一储油腔8内部旋转,从动轴3带动第二甩油盘22在第一储油腔8内部旋转,第一甩油盘21和第二甩油盘22配合使用,可有效加强对第一储油腔8内部润滑油的分散效果,第一储油腔8的润滑油向第二储油腔9辐散,加强润滑油分布在第一齿轮14和第二齿轮15上的均匀程度,第一齿轮14和第二齿轮15的润滑效果更佳,磨损更小,工作效率更高,使齿轮得到润滑,可以降低罗茨风机齿轮的温度,保持风机中的正常温度,降低罗茨风机的噪声和保持罗茨风机的稳定,第一甩油盘21外壁的第一甩油槽23、第二甩油槽24和第三甩油槽25相互配合,润滑油进入第一甩油槽23、第二甩油槽24和第三甩油槽25内部,再从第一甩油槽23、第二甩油槽24和第三甩油槽25中甩出,实现对润滑油的多重螺旋式搅拌辐散处理,第一环形槽26将第一甩油槽23连通,可加强第一甩油槽23相互配合工作的辐散范围,第二环形槽27将第二甩油槽24连通,可加强第二甩油槽24相互配合工作的辐散范围,第三环形槽28将第三甩油槽25连接,可加强第三甩油槽25相互配合工作的辐散范围,第一甩油槽23、第二甩油槽24和第三甩油槽25尺寸依次缩小,使得第一甩油盘21外侧中部螺旋式辐散范围广,第一甩油盘21外侧外部螺旋式辐散强度高,更加密集,可有效加强对润滑油的辐散处理效果,甩油槽采用第一圆形凹槽29和第二圆形凹槽30设计,可进一步加强第一甩油盘21的多重螺旋式辐散处理效果,设备更加节能,润滑油利用率高,润滑油损失少,设备使用寿命更高。
如附图2和附图8所示的一种罗茨鼓风机润滑双油箱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甩油盘22外壁的若干个第四甩油槽39,相邻两个所述第四甩油槽39通过第四环形槽40连通,所述第二甩油盘22外壁于所述第四环形槽40外侧设有若干个第五甩油槽41,相邻两个所述第五甩油槽41通过第五环形槽42连通,所述第二甩油盘22外壁于所述第五环形槽42外侧设有若干个第六甩油槽43,相邻两个所述第六甩油槽43通过第六环形槽44连通,所述第四甩油槽39、所述第五甩油槽41和所述第六甩油槽43均包括第三圆形凹槽45,所述第三圆形凹槽45两端对称设有第四圆形凹槽46,所述第六甩油槽43一端与所述第五环形槽42连通,所述第五甩油槽41一端与所述第四环形槽40连通,所述第六甩油槽43尺寸为所述第五甩油槽41尺寸的两倍,所述第五甩油槽41的尺寸为所述第四甩油槽39尺寸的两倍。
若干个所述第四甩油槽39设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五甩油槽41之间,所述第五甩油槽41和所述第六甩油槽43交错设置,第四甩油槽39、第五甩油槽41和第六甩油槽43分布更加均匀,甩油效果更佳。
实施方式具体为:使用时,通过设置第四甩油槽39、第四环形槽40、第五甩油槽41、第五环形槽42、第六甩油槽43和第六环形槽44,第四甩油槽39、第五甩油槽41和第六甩油槽43相互配合,润滑油进入第四甩油槽39、第五甩油槽41和第六甩油槽43内部,再从第四甩油槽39、第五甩油槽41和第六甩油槽43中甩出,实现对润滑油的多重螺旋式搅拌辐散处理,第四环形槽40将第四甩油槽39连通,可加强第四甩油槽39相互配合工作的辐散范围,第五环形槽42将第五甩油槽41连通,可加强第五甩油槽41相互配合工作的辐散范围,第六环形槽44将第六甩油槽43连接,可加强第六甩油槽43相互配合工作的辐散范围,第四甩油槽39、第五甩油槽41和第六甩油槽43尺寸依次扩大,使得第二甩油盘22外侧中部螺旋式辐散强度高,更加密集,第二甩油盘22外侧外部螺旋式辐散范围广,可有效加强对润滑油的辐散处理效果,同时与第一甩油盘21的辐散强度和辐散范围相反,可进一步加强对润滑油的辐散处理效果,甩油槽采用第三圆形凹槽45和第四圆形凹槽46设计,可进一步加强第二甩油盘22的多重螺旋式辐散处理效果,润滑油利用率高,设备使用寿命更高。
本发明工作原理:
参照说明书附图1-7,通过设置第一储油腔8、第二储油腔9、第一甩油盘21和第二甩油盘22,第一储油腔8和第二储油腔9分别在罗茨鼓风机缸体1两侧储存润滑油,对罗茨鼓风机的润滑效果更佳,加注周期长,省时省力,可有效避免使用润滑脂出现的滴漏情况,第一甩油盘21和第二甩油盘22配合使用,可有效加强对第一储油腔8内部润滑油的分散效果,第一储油腔8的润滑油向第二储油腔9辐散,加强润滑油分布在第一齿轮14和第二齿轮15上的均匀程度,第一齿轮14和第二齿轮15的润滑效果更佳,磨损更小,工作效率更高,使齿轮得到润滑,可以降低罗茨风机齿轮的温度,保持风机中的正常温度,降低罗茨风机的噪声和保持罗茨风机的稳定,润滑油进入第一甩油槽23、第二甩油槽24和第三甩油槽25内部,再从第一甩油槽23、第二甩油槽24和第三甩油槽25中甩出,实现对润滑油的多重螺旋式搅拌辐散处理,第一环形槽26、第二环形槽27和第三环形槽28可加强甩油槽相互配合工作的辐散范围,第一甩油槽23、第二甩油槽24和第三甩油槽25尺寸依次缩小,使得第一甩油盘21外侧中部螺旋式辐散范围广,第一甩油盘21外侧外部螺旋式辐散强度高,更加密集,可有效加强对润滑油的辐散处理效果,甩油槽采用第一圆形凹槽29和第二圆形凹槽30设计,可进一步加强第一甩油盘21的多重螺旋式辐散处理效果,设备更加节能,润滑油利用率高,润滑油损失少,设备使用寿命更高;
进一步的,参照说明书附图2和附图8,通过设置第四甩油槽39、第四环形槽40、第五甩油槽41、第五环形槽42、第六甩油槽43和第六环形槽44,第四甩油槽39、第五甩油槽41和第六甩油槽43相互配合,润滑油进入第四甩油槽39、第五甩油槽41和第六甩油槽43内部,再从第四甩油槽39、第五甩油槽41和第六甩油槽43中甩出,实现对润滑油的多重螺旋式搅拌辐散处理,第四环形槽40将第四甩油槽39连通,可加强第四甩油槽39相互配合工作的辐散范围,第五环形槽42将第五甩油槽41连通,可加强第五甩油槽41相互配合工作的辐散范围,第六环形槽44将第六甩油槽43连接,可加强第六甩油槽43相互配合工作的辐散范围,第四甩油槽39、第五甩油槽41和第六甩油槽43尺寸依次扩大,使得第二甩油盘22外侧中部螺旋式辐散强度高,更加密集,第二甩油盘22外侧外部螺旋式辐散范围广,可有效加强对润滑油的辐散处理效果,同时与第一甩油盘21的辐散强度和辐散范围相反,可进一步加强对润滑油的辐散处理效果,甩油槽采用第三圆形凹槽45和第四圆形凹槽46设计,可进一步加强第二甩油盘22的多重螺旋式辐散处理效果,润滑油利用率高,设备使用寿命更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罗茨鼓风机润滑双油箱结构,包括罗茨鼓风机缸体(1)、主动轴(2)和从动轴(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轴(2)和所述从动轴(3)均分别贯穿所述罗茨鼓风机缸体(1),所述罗茨鼓风机缸体(1)外壁一端设有驱动端盖(4),所述罗茨鼓风机缸体(1)外壁另一端设有齿轮端盖(5),所述驱动端盖(4)外壁远离所述罗茨鼓风机缸体(1)一侧设有驱动端罩(6),所述齿轮端盖(5)外壁远离所述罗茨鼓风机缸体(1)一侧设有齿轮罩(7),所述驱动端盖(4)和所述驱动端罩(6)之间设有第一储油腔(8),所述齿轮端盖(5)和所述齿轮罩(7)之间设有第二储油腔(9),所述第一储油腔(8)与所述第二储油腔(9)贯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罗茨鼓风机润滑双油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端盖(4)和所述齿轮端盖(5)与所述罗茨鼓风机缸体(1)之间均分别通过若干个第一螺栓(10)固定连接,且所述罗茨鼓风机缸体(1)于所述第一螺栓(10)外侧设有圆柱销(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罗茨鼓风机润滑双油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端盖(4)和所述驱动端罩(6)之间通过若干个第二螺栓(12)固定连接,所述齿轮端盖(5)和所述齿轮罩(7)之间通过若干个第三螺栓(13)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罗茨鼓风机润滑双油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轴(2)一端穿过所述驱动端盖(4)和所述驱动端罩(6)并延伸至所述驱动端罩(6)外侧,所述主动轴(2)另一端穿过所述齿轮端盖(5)并延伸至所述第二储油腔(9)内部,所述主动轴(2)外壁于所述第二储油腔(9)内部套设有第一齿轮(14),所述从动轴(3)外壁于所述第二储油腔(9)内部套设有与所述第一齿轮(14)相啮合的第二齿轮(15),所述主动轴(2)外壁于所述驱动端罩(6)之间设有第一骨架油封(16),所述主动轴(2)外壁于所述驱动端盖(4)之间设有第二骨架油封(17),所述主动轴(2)外壁与所述齿轮端盖(5)之间设有第三骨架油封(18),所述从动轴(3)外壁与所述驱动端盖(4)之间设有第四骨架油封(19),所述从动轴(3)外壁与所述齿轮端盖(5)之间设有第五骨架油封(20),所述主动轴(2)外壁于所述第一储油腔(8)内部设有第一甩油盘(21),所述从动轴(3)外壁于所述第一储油腔(8)内部设有第二甩油盘(22),所述第一甩油盘(21)外壁设有若干个第一甩油槽(23),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甩油槽(23)通过第一环形槽(26)连通,所述第一甩油盘(21)外壁于所述第一环形槽(26)外侧设有若干个第二甩油槽(24),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甩油槽(24)通过第二环形槽(27)连通,所述第一甩油盘(21)外壁于所述第二环形槽(27)外侧设有若干个第三甩油槽(25),相邻两个所述第三甩油槽(25)通过第三环形槽(28)连通,所述第一甩油槽(23)、所述第二甩油槽(24)和所述第三甩油槽(25)均包括第一圆形凹槽(29),所述第一圆形凹槽(29)两端对称设有第二圆形凹槽(30),所述第一甩油槽(23)一端与所述第二环形槽(27)连通,所述第二甩油槽(24)一端与所述第三环形槽(28)连通,所述第一甩油槽(23)尺寸为所述第二甩油槽(24)尺寸的两倍,所述第二甩油槽(24)的尺寸为所述第三甩油槽(25)尺寸的两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罗茨鼓风机润滑双油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轴(2)外壁于所述第一齿轮(14)外侧设有第一齿轮压板(31),所述从动轴(3)外壁于所述第二齿轮(15)外侧设有第二齿轮压板(3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罗茨鼓风机润滑双油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端盖(4)与所述主动轴(2)外壁之间设有第一轴承(33),所述第一轴承(33)设于所述第一骨架油封(16)和所述第二骨架油封(17)之间,所述驱动端盖(4)与所述从动轴(3)之间设有第三轴承(34),所述第三轴承(34)设于所述第四骨架油封(19)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罗茨鼓风机润滑双油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端盖(5)与所述主动轴(2)之间设有第二轴承(35),所述第二轴承(35)设于所述第三骨架油封(18)外侧,所述齿轮端盖(5)与所述从动轴(3)之间设有第四轴承(36),所述第四轴承(36)设于所述第五骨架油封(20)外侧,所述齿轮端盖(5)外壁于所述第二轴承(35)外侧设有第一轴承压板(37),所述齿轮端盖(5)外壁于所述第四轴承(36)外侧设有第二轴承压板(38)。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罗茨鼓风机润滑双油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甩油槽(23)和所述第二甩油槽(24)交错设置,若干个所述第三甩油槽(25)设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甩油槽(24)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罗茨鼓风机润滑双油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甩油盘(22)外壁设有若干个第四甩油槽(39),相邻两个所述第四甩油槽(39)通过第四环形槽(40)连通,所述第二甩油盘(22)外壁于所述第四环形槽(40)外侧设有若干个第五甩油槽(41),相邻两个所述第五甩油槽(41)通过第五环形槽(42)连通,所述第二甩油盘(22)外壁于所述第五环形槽(42)外侧设有若干个第六甩油槽(43),相邻两个所述第六甩油槽(43)通过第六环形槽(44)连通,所述第四甩油槽(39)、所述第五甩油槽(41)和所述第六甩油槽(43)均包括第三圆形凹槽(45),所述第三圆形凹槽(45)两端对称设有第四圆形凹槽(46),所述第六甩油槽(43)一端与所述第五环形槽(42)连通,所述第五甩油槽(41)一端与所述第四环形槽(40)连通,所述第六甩油槽(43)尺寸为所述第五甩油槽(41)尺寸的两倍,所述第五甩油槽(41)的尺寸为所述第四甩油槽(39)尺寸的两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罗茨鼓风机润滑双油箱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第四甩油槽(39)设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五甩油槽(41)之间,所述第五甩油槽(41)和所述第六甩油槽(43)交错设置。
CN202011402333.9A 2020-12-04 2020-12-04 一种罗茨鼓风机润滑双油箱结构 Pending CN11252403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02333.9A CN112524036A (zh) 2020-12-04 2020-12-04 一种罗茨鼓风机润滑双油箱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02333.9A CN112524036A (zh) 2020-12-04 2020-12-04 一种罗茨鼓风机润滑双油箱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24036A true CN112524036A (zh) 2021-03-19

Family

ID=749983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02333.9A Pending CN112524036A (zh) 2020-12-04 2020-12-04 一种罗茨鼓风机润滑双油箱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24036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06830Y (zh) * 2005-07-26 2006-08-16 谢维民 双油箱罗茨鼓风机
CN203906300U (zh) * 2014-05-27 2014-10-29 宜兴优纳特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自冷却双油箱罗茨鼓风机
CN203906277U (zh) * 2014-06-05 2014-10-29 宜兴优纳特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风冷罗茨鼓风机
CN204140429U (zh) * 2014-08-09 2015-02-04 长沙华中一鼓风机有限公司 新型罗茨鼓风机
CN204140417U (zh) * 2014-09-16 2015-02-04 宜兴优纳特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罗茨鼓风机
CN204663879U (zh) * 2015-04-10 2015-09-23 镇江纽普兰气力输送有限公司 节能高压罗茨鼓风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06830Y (zh) * 2005-07-26 2006-08-16 谢维民 双油箱罗茨鼓风机
CN203906300U (zh) * 2014-05-27 2014-10-29 宜兴优纳特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自冷却双油箱罗茨鼓风机
CN203906277U (zh) * 2014-06-05 2014-10-29 宜兴优纳特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风冷罗茨鼓风机
CN204140429U (zh) * 2014-08-09 2015-02-04 长沙华中一鼓风机有限公司 新型罗茨鼓风机
CN204140417U (zh) * 2014-09-16 2015-02-04 宜兴优纳特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罗茨鼓风机
CN204663879U (zh) * 2015-04-10 2015-09-23 镇江纽普兰气力输送有限公司 节能高压罗茨鼓风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91609B (zh) 双轴谐波式齿轮泵
CN211343328U (zh) 一种内啮合齿轮泵
CN112524036A (zh) 一种罗茨鼓风机润滑双油箱结构
CN209164072U (zh) 一种外啮合齿轮泵用里端楔牙形卸荷槽
CN212079628U (zh) 一种固定式螺杆风冷空压机
CN206409380U (zh) 一种具有无间隙外啮合齿形的高压螺旋齿轮泵
CN112746953B (zh) 一种多进油口内啮合齿轮泵
CN214092308U (zh) 两级螺杆压缩机
CN210164647U (zh) 涡旋式油气回收真空泵
CN100535444C (zh) 旋转活塞式输油泵
CN206681972U (zh) 一种错相齿轮补偿结构的齿轮泵
CN208669577U (zh) 一种中开式双旋线螺杆泵
CN203614396U (zh) 箱外支撑旋转活塞泵
CN207145223U (zh) 一种小冲击齿轮式油泵
CN219587769U (zh) 一种压缩机
CN219101630U (zh) 一种天然气压缩机的压缩缸
CN104912722B (zh) 一种混动自循环润滑式水轮机
CN215805160U (zh) 一种甩油盘充分供油的无油螺杆压缩机
CN209557248U (zh) 一种罗茨风机油室密封装置
CN219865461U (zh) 配备变频功能的凸轮式双转子泵
CN203756518U (zh) 斜齿行星齿轮泵
CN217271750U (zh) 一种主传动箱
CN2402834Y (zh) 动片转子式高压泵
CN219327142U (zh) 一种二次供水用组合式水箱结构
CN208480496U (zh) 一种智能纳米增氧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31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