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10242A - 二次电池及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二次电池及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10242A
CN112510242A CN202011375805.6A CN202011375805A CN112510242A CN 112510242 A CN112510242 A CN 112510242A CN 202011375805 A CN202011375805 A CN 202011375805A CN 112510242 A CN112510242 A CN 1125102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dge
cell body
sealing edge
battery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7580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10242B (zh
Inventor
黄小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Nv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Nv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Nv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Nv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7580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1024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102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102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102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102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36Small-sized flat cells or batteries for portable equip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30Batteries in portable systems, e.g. mobile phone, laptop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及终端设备,电池包括收容于主体部内的电芯本体、包装袋和极耳。包装袋包括主体部、第一封边和第二封边。电芯本体和主体部形成电池主体,主体部包括位于电芯本体沿其长度方向的一侧的第一侧面和位于电芯本体沿其宽度方向的一侧的第二侧面;极耳连接于电芯本体,且穿过第一封边并延伸到包装袋的外部。第一封边与主体部相连且弯折固定于第一侧面,第二封边与主体部相连且弯折固定于第二侧面;在电芯本体的宽度方向上,第一封边的沿宽度方向的第一边缘位于第二封边的沿长度方向的第二边缘的内侧;电池主体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形成有拐角部,拐角部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一封边和/或第二封边形成避让空间。

Description

二次电池及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次电池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电子产品的蓬勃发展,对二次电池容量提升的要求越来越高。提升电池容量可以有多种方式,比如可以通过提高电极材料活性提升电池容量,但是随着电极材料的实际比能量越来越接近理论值,改善电极材料已无太大空间;使用新型复合材料可以提高电极材料比能量,目前多处于实验阶段,应用还不够成熟;电池通常由内部的电芯本体和外部的包装袋构成,包装袋的合理封装对提升电池容量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次电池及终端设备,其能够避免电池封装时折封边造成包装袋破损的风险,并且保证封装可靠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所述二次电池包括电芯本体、包装袋以及极耳。所述包装袋包括主体部、第一封边和第二封边。所述电芯本体收容于所述主体部内,所述电芯本体和所述主体部形成电池主体,所述主体部包括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位于所述电芯本体沿电芯本体的长度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二侧面位于所述电芯本体沿电芯本体的宽度方向的一侧;所述极耳连接于所述电芯本体,且穿过所述第一封边并延伸到所述包装袋的外部;所述第一封边与所述主体部相连且弯折固定于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封边与所述主体部相连且弯折固定于所述第二侧面;在电芯本体的宽度方向上,所述第一封边的沿电芯本体的宽度方向的第一边缘位于所述第二封边的沿电芯本体的长度方向的第二边缘的内侧;所述电池主体包括与所述第一封边面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二封边面对设置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形成有拐角部,所述拐角部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一封边和/或第二封边形成避让空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还包括第一大面和第二大面,所述第一大面和所述第二大面沿电芯本体的厚度方向相背设置,所述第一封边朝向所述第一大面延伸,且所述第二封边朝向所述第一大面延伸,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之间形成缺口,所述拐角部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一封边和第二封边形成所述避让空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之间连接有第三边缘,所述第一边缘、第二边缘以及第三边缘形成所述缺口。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直接连接形成所述缺口。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还包括第一大面和第二大面,所述第一大面和所述第二大面沿电芯本体的厚度方向相背设置,所述第一封边朝向所述第一大面延伸,所述第二封边朝向所述第二大面延伸;所述拐角部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一封边形成一个所述避让空间,且所述拐角部的另一部分与所述第二封边形成一个所述避让空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边缘相对电芯本体的厚度方向朝远离所述第二封边的方向倾斜,所述第二边缘相对电芯本体的厚度方向朝远离所述第一封边的方向倾斜。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沿电芯本体的厚度方向延伸。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拐角部朝向远离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的方向凹陷。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拐角部为相对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形成的缺角。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前述的二次电池。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如下:
在根据本申请的二次电池中,与包装袋的主体部相连的第一封边和第二封边弯折固定于主体部,且第一封边的沿电芯本体的宽度方向的第一边缘位于第二封边的沿电芯本体的长度方向的第二边缘的内侧,从而第一封边和第二封边在弯折后不会存在重叠的部分,避免因第一封边和第二封边的连接处在弯折后堆叠致使易反弹或易受挤压,从而避免封装破损和封装失效,并且电池主体的拐角部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一封边和/或第二封边形成避让空间,以使第一封边和第二封边的连接处距拐角部较大的距离,从而使拐角部避让第一封边和第二封边的连接处,避免电池主体在拐角部封装失效,进而有效保证拐角部所在的区域处具有良好的封装效果,因此本申请的二次电池能够避免电池封装时折封边造成包装袋破损的风险,并且保证封装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申请的终端设备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申请的二次电池的一实施例的成型后的一立体图。
图3为图2的二次电池的实施例的另一立体图。
图4为图2的二次电池的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5为图2的二次电池的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6为图2的二次电池的实施例的成型前的一示意图。
图7为图2的二次电池的实施例的成型前的另一示意图。
图8为图2的二次电池的实施例的成型前的再一示意图。
图9为图2的二次电池的实施例的成型前的还一示意图。
图10为根据本申请的二次电池的另一实施例的成型后的立体图。
图11为图10的二次电池的实施例的成型前的一示意图。
图12为图10的二次电池的实施例的成型前的另一示意图。
图13为根据本申请的二次电池的再一实施例的成型后的一立体图。
图14为图13的二次电池的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15为图13的二次电池的实施例的成型前的一示意图。
图16为图13的二次电池的实施例的成型前的另一示意图。
图17为根据本申请的二次电池的还一实施例的成型后的一立体图。
图18为图17的二次电池的实施例的另一立体图。
图19为图17的二次电池的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0为根据本申请的二次电池的又一实施例的成型后的一立体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200手机 23第二封边
100二次电池 23a第二边缘
1电芯本体 24缺口
2包装袋 25第三边缘
2a第一包装膜 3极耳
S1第一内腔 4热胀冷缩材料层
2b第二包装膜 S避让空间
S2第二内腔 B电池主体
21主体部 B1拐角部
211第一侧面 B11第一表面
212第二侧面 B12第二表面
213第一大面 X电芯本体的宽度方向
214第二大面 Y电芯本体的长度方向
22第一封边 Z电芯本体的厚度方向
22a第一边缘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示出本申请的实施例,且将理解的是,所公开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示例,本申请可以以各种形式实施,因此,本文公开的具体细节不应被解释为限制,而是仅作为权利要求的基础且作为表示性的基础用于教导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以各种方式实施本申请。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或主次关系,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或信号连接;“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申请中出现的“多个”是指两个以上(包括两个),同理,“多层”指的是两层以上(包括两层)。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二次电池适用于各种使用二次电池的终端设备,例如,手机、便携式设备、智能穿戴设备、笔记本电脑、电瓶车、电动汽车、轮船、航天器、电动玩具和电动工具等。二次电池为所述终端设备提供电源。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二次电池不仅仅局限适用于上述所描述的终端设备,还可以适用于所有使用二次电池的终端设备,但为描述简洁,下述实施例均以手机为例进行说明。例如,图1示出一种手机200的结构,所述手机200的内部设置有二次电池100,二次电池100为手机200提供电源,满足使用手机200时的用电需求。
参照图2至图20,根据本申请的二次电池包括电芯本体1、包装袋2以及极耳3。
电芯本体1是二次电池100实现充放电功能的核心构件。电芯本体1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以及将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隔开的隔膜。正极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和涂覆于正极集流体表面的正极活性物质层,正极集流体可为铝箔,正极活性物质层包括三元材料、锰酸锂或磷酸铁锂。负极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和涂覆于负极集流体表面的负极活性物质层,负极集流体可为铜箔,负极活性物质层包括石墨或硅。
电芯本体1可为叠片式结构。具体地,正极极片设置为多个,负极极片设置为多个,所述多个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沿电芯本体1的厚度方向Z交替层叠,隔膜将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隔开。
可替代地,电芯本体1也可为卷绕式结构。具体地,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均为一个,且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为带状结构。将正极极片、隔膜和负极极片依次层叠并卷绕两圈以上以形成电芯本体1。电芯本体1可为扁平状。
参照图6示出的示例,包装袋2包括第一包装膜2a和第二包装膜2b,电芯本体1设置于第一包装膜2a和第二包装膜2b之间。第一包装膜2a和第二包装膜2b沿电芯本体1的厚度方向Z上下布置。
第一包装膜2a具有第一内腔S1,电芯本体1至少部分容纳于第一内腔S1内。第一内腔S1可通过冲压拉伸第一包装膜2a而形成。在图6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二包装膜2b通过冲压形成第二内腔S2,电芯本体1的一部分容纳于第一内腔S1内,且电芯本体1的另一部分容纳于第二内腔S2内。在替代的实施例中,第二包装膜2b可为平板状。
第一包装膜2a和第二包装膜2b可以一体设置,也可以分体设置。例如,第一包装膜2a和第二包装膜2b可由一张包装膜(例如铝塑膜、钢塑膜等)弯折而成。具体地,参照图6,可通过冲压在所述一张包装膜上形成两个凹腔,然后将所述一张包装膜弯折成两层,即形成本申请的第一包装膜2a和第二包装膜2b。两个凹腔分别为第一包装膜2a的第一内腔S1和第二包装膜2b的第二内腔S2。电芯本体1设置于第一包装膜2a和第二包装膜2b之间,两个凹腔围成收容电芯本体1的空间。
参照图2至图20,包装袋2包括主体部21、第一封边22和第二封边23。电芯本体1收容于主体部21内,电芯本体1和主体部21形成电池主体B。主体部21可包括第一侧面211、第二侧面212、第一大面213以及第二大面214。第一侧面211位于电芯本体1沿电芯本体1的长度方向Y的一侧,第二侧面212位于电芯本体1沿电芯本体1的宽度方向X的一侧。第一大面213和第二大面214沿电芯本体1的厚度方向Z相背设置。极耳3连接于电芯本体1,且穿过第一封边22并延伸到包装袋2的外部。第一封边22与主体部21相连且弯折固定于第一侧面211,第二封边23与主体部21相连且弯折固定于第二侧面212。在电芯本体1的宽度方向X上,第一封边22的沿电芯本体1的宽度方向X的第一边缘22a位于第二封边23的沿电芯本体1的长度方向Y的第二边缘23a的内侧。电池主体B包括与第一封边22面对设置的第一表面B11和与第二封边23面对设置的第二表面B12,第一表面B11和第二表面B12之间形成有拐角部B1,拐角部B1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一封边22和/或第二封边23形成避让空间S。
在根据本申请的二次电池中,与包装袋2的主体部21相连的第一封边22和第二封边23弯折固定于主体部21,且第一封边22的沿电芯本体1的宽度方向X的第一边缘22a位于第二封边23的沿电芯本体1的长度方向Y的第二边缘23a的内侧,从而第一封边22和第二封边23在弯折后不会存在重叠的部分,避免因第一封边和第二封边的连接处在弯折后堆叠致使易反弹或易受挤压,从而避免封装破损和封装失效,并且电池主体B的拐角部B1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一封边22和/或第二封边23形成避让空间S,以使第一封边22和第二封边23的连接处距拐角部B1较大的距离,从而使拐角部B1避让第一封边22和第二封边23的连接处,避免电池主体B在拐角部B1封装失效,进而有效保证拐角部B1所在的区域处具有良好的封装效果,因此本申请的二次电池能够避免电池封装时折封边造成包装袋破损的风险,并且保证封装可靠性。
参照图2至图20,在一些实施例中,极耳3可为两个,一个极耳3连接于正极极片的正极集流体,另一个极耳3连接于负极极片的负极集流体。两个极耳3将电芯本体1与包装袋2外部的诸如电路板(未示出)的构件连接,进而实现电芯本体1的充放电。极耳3的材质可为铝、镍或铜镀镍。
参照图2至图5、图10以及图13和图1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封边22朝向第一大面213延伸,且第二封边23朝向第一大面213延伸,第一边缘22a和第二边缘23a之间形成缺口24,拐角部B1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一封边22和第二封边23形成避让空间S。第一封边22和第二封边23沿电芯本体1的厚度方向Z同向弯折且延伸,通过弯折第一封边22和第二封边23将其固定于主体部21,可以节省封装空间,进而为电芯本体1提供更多的空间,以提升电池容量。其中,第一封边22可弯折贴合于第一侧面211,第二封边23可弯折贴合于第二侧面212。
以图2至图5示出的二次电池的实施例为例,图6至图9为图2至图5示出的二次电池在成型前的状态的示意图。参照图2至图9,使电芯本体1入袋(指包装袋2)通过热压以密封收容电芯本体1的空间,使第二封边23弯折并朝向第一大面213延伸以固定于第二侧面212,然后使第一封边22弯折并朝向第一大面213延伸以固定于第一侧面211,第一封边22和第二封边23弯折固定后形成缺口24,最终得到图2至图5示出的二次电池的实施例。其中,电池主体B的拐角部B1是由电芯本体1的相应拐角和包装袋2的凹坑的相应拐角共同形成,因此它们形状对应。在图2至图5实施例中,形成包装袋2的第一包装膜2a和第二包装膜2b分别设置有第一内腔S1和第二内腔S2,第一内腔S1和第二内腔S2形成收容电芯本体1的空间,因此第一封边22和第二封边23与主体部21的连接部位在电芯本体1的厚度方向Z上位于第一大面213和第二大面214之间,则电池主体B及其拐角部B1也分为在第一封边22的靠近第一大面213一侧的一部分和在第一封边22的靠近第二大面213一侧的另一部分,因此在图中,第一封边22的靠近第一大面213一侧的拐角部B1的一部分与第一封边22和第二封边23形成避让空间S。由于第一封边22和第二封边23弯折固定后,第一边缘22a和第二边缘23a形成缺口24,因此避免第一封边和第二封边弯折后两者的连接位置处堆叠为多层,从而避免由于所述连接位置处堆叠为多层导致的封边反弹和/或所述连接位置处受挤压,由此避免封装破损和封装失效,并且由于拐角部B1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一封边22和第二封边23形成避让空间S,可使电池主体B在拐角部B1位置处距离第一边缘22a和第二边缘23a一定的安全距离,以使拐角部B1与第一封边22和第二封边23之间保持可靠封印,防止包装袋2破损而漏液,从而有效保证拐角部B1所在的区域处具有良好的封装效果。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只有第一包装膜2a上设置有第一内腔S1,第二包装膜2b为平板状,电芯本体1收容于第一内腔S1内,因此第一封边22和第二封边23与主体部21的连接部位在电芯本体1的厚度方向Z上会与第二大面214在同一平面上,则电池主体B及其拐角部B1全部都位于第一封边22的靠近第一大面213一侧,因此拐角部B1的全部与第一封边22和第二封边23形成避让空间S。
具体地,参照图2至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边缘22a和第二边缘23a之间连接有第三边缘25,第一边缘22a、第二边缘23a以及第三边缘25形成缺口24。第一边缘22a和第二边缘23a通过第三边缘25间隔开,可避免在受撞击时第一边缘22a和第二边缘23a受力而相互干涉,影响封装效果。在图2至图5中,第一边缘22a和第二边缘23a沿电芯本体1的厚度方向Z延伸,即平行于电芯本体1的厚度方向Z。且在图中第三边缘25平行于电芯本体1的宽度方向X,当然不限于此。也就是说,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边缘22a和第二边缘23a也可相对电芯本体1的厚度方向Z倾斜,第三边缘25也可相对电芯本体1的宽度方向X倾斜。具体地,第一边缘22a可相对电芯本体1的厚度方向Z朝远离第二封边23的方向倾斜,第二边缘23a可相对电芯本体1的厚度方向Z朝远离第一封边22的方向倾斜。
参照图10、图13和图1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边缘22a和第二边缘23a直接连接形成缺口24。以图10为例,图11和图12为图10示出的二次电池在成型前的状态的示意图。参照图10至图12,使电芯本体1入袋(指包装袋2)通过热压以密封收容电芯本体1的空间,使第二封边23弯折并朝向第一大面213延伸以固定于第二侧面212,然后使第一封边22弯折并朝向第一大面213延伸以固定于第一侧面211,第一封边22和第二封边23弯折固定后形成缺口24,最终得到图10示出的二次电池的实施例。在图10和图13中,第一边缘22a相对电芯本体1的厚度方向Z朝远离第二封边23的方向倾斜,第二边缘23a相对电芯本体1的厚度方向Z朝远离第一封边22的方向倾斜,第一边缘22a和第二边缘23a之间具有较大的距离,可避免在受撞击时第一边缘22a和第二边缘23a受力而相互干涉,影响封装效果。图15和图16为图13和图14示出的二次电池在成型前的状态的示意图,其与图10示出的二次电池的实施例的成型步骤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参照图17至图19,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封边22朝向第一大面213延伸,第二封边23朝向第二大面214延伸。拐角部B1的一部分与第一封边22形成一个避让空间S,且拐角部B1的另一部分与第二封边23形成一个避让空间S。第一封边22和第二封边23沿电芯本体1的厚度方向Z以相反的方向弯折且延伸,通过弯折第一封边22和第二封边23将其固定于主体部21,可以节省封装空间,进而为电芯本体1提供更多的空间,以提升电池容量。其中,第一封边22可弯折贴合于第一侧面211,第二封边23可弯折贴合于第二侧面212。
在图17至图19示出的实施例中,形成包装袋2的第一包装膜2a和第二包装膜2b分别设置有第一内腔S1和第二内腔S2,第一内腔S1和第二内腔S2形成收容电芯本体1的空间,因此第一封边22和第二封边23在电芯本体1的厚度方向Z上位于第一大面213和第二大面214之间,则电池主体B及其拐角部B1也分为在第一封边22的靠近第一大面213一侧的一部分和在第一封边22的靠近第二大面214一侧的另一部分,在图中,第一封边22的靠近第一大面213一侧的拐角部B1的一部分与第一封边22和第二封边23形成一个避让空间S,第一封边22的靠近第二大面214一侧的拐角部B1的另一部分与第一封边22和第二封边23也形成一个避让空间S。因此避免第一封边和第二封边弯折后两者的连接位置处堆叠为多层,从而避免由于所述连接位置处堆叠为多层导致的封边反弹和/或所述连接位置处受挤压,由此避免封装破损和封装失效,并且由于拐角部B1与第一封边22和第二封边23形成避让空间S,可使电池主体B在拐角部B1位置处距离第一边缘22a和第二边缘23a一定的安全距离,以使拐角部B1与第一封边22和第二封边23之间保持可靠封印,防止包装袋2破损而漏液,从而有效保证拐角部B1所在的区域处具有良好的封装效果。
在图17至图19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边缘22a和第二边缘23a沿电芯本体1的厚度方向Z延伸,但不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边缘22a可相对电芯本体1的厚度方向Z朝远离第二封边23的方向倾斜,第二边缘23a可相对电芯本体1的厚度方向Z朝远离第一封边22的方向倾斜。
参照图2至图2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封边23的数量可设置为两个,两个第二封边23分别与主体部21的两个第二侧面212相连且分别弯折固定于所述两个第二侧面212。
例如,参照图2至图5、图10以及图17至图19,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封边22位于第一大面213和第二大面214之间,第二封边23位于第一大面213和第二大面214之间,从而使第一封边22和第二封边23在弯折固定于本体部21后沿电芯本体1的厚度方向Z的尺寸不会超出第一大面213和第二大面214,以避免第一封边22和第二封边23额外占用沿电芯本体1的厚度方向Z的空间,并且能够防止第一封边22和第二封边23沿电芯本体1的厚度方向Z露出本体部21而受撞击损坏,从而避免封装失效。
参照图2至图4、图10以及图17和图18,在一些实施例中,拐角部B1朝向远离第一边缘22a和第二边缘23a的方向凹陷,也可以说拐角部B1相对第一表面B11和第二表面B12向内凹陷,以使避让空间S更大,进一步保证封装可靠性。在图2至图4以及图10中,拐角部B1大致呈L形。
参照图13和图14,在一些实施例中,拐角部B1可为相对第一表面B11和第二表面B12形成的缺角,以保证足够的避让空间S,进一步保证封装可靠性。
在极耳3与诸如电路板的构件连接时,可使从第一封边22伸出的极耳3反向弯折以与电路板连接。
参照图2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封边23的沿电芯本体1的长度方向Y的外表面上可设置有热胀冷缩材料层4。热胀冷缩材料层在常温和加热状态下为膨胀状态,风冷或其它冷却方式下处于收缩状态,热胀冷缩材料层4在用于二次电池时,在二次电池放置于电池仓(未示出)中和从电池仓中取出时为收缩状态,在安装于电池仓后为膨胀状态,如此便于将电池安装于电池仓并便于取放。另外,根据具体需要,还可在电池主体B的底部也设置热胀冷缩材料层4。
上面详细的说明描述多个示范性实施例,但本文不意欲限制到明确公开的组合。因此,除非另有说明,本文所公开的各种特征可以组合在一起而形成出于简明目的而未示出的多个另外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二次电池,所述二次电池包括电芯本体、包装袋以及极耳;
所述包装袋包括主体部、第一封边和第二封边;所述电芯本体收容于所述主体部内,所述电芯本体和所述主体部形成电池主体,所述主体部包括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位于所述电芯本体沿电芯本体的长度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二侧面位于所述电芯本体沿电芯本体的宽度方向的一侧;
所述极耳连接于所述电芯本体,且穿过所述第一封边并延伸到所述包装袋的外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封边与所述主体部相连且弯折固定于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封边与所述主体部相连且弯折固定于所述第二侧面;在电芯本体的宽度方向上,所述第一封边的沿电芯本体的宽度方向的第一边缘位于所述第二封边的沿电芯本体的长度方向的第二边缘的内侧;
所述电池主体包括与所述第一封边面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二封边面对设置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形成有拐角部,所述拐角部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一封边和/或第二封边形成避让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还包括第一大面和第二大面,所述第一大面和所述第二大面沿所述电芯本体的厚度方向相背设置,所述第一封边朝向所述第一大面延伸,且所述第二封边朝向所述第一大面延伸,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之间形成缺口,所述拐角部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一封边和第二封边形成所述避让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之间连接有第三边缘,所述第一边缘、第二边缘以及第三边缘形成所述缺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直接连接形成所述缺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还包括第一大面和第二大面,所述第一大面和所述第二大面沿电芯本体的厚度方向相背设置,所述第一封边朝向所述第一大面延伸,所述第二封边朝向所述第二大面延伸;
所述拐角部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一封边形成一个所述避让空间,且所述拐角部的另一部分与所述第二封边形成一个所述避让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缘相对电芯本体的厚度方向朝远离所述第二封边的方向倾斜,所述第二边缘相对电芯本体的厚度方向朝远离所述第一封边的方向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沿电芯本体的厚度方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拐角部朝向远离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的方向凹陷。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拐角部为相对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形成的缺角。
10.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
CN202011375805.6A 2020-11-30 2020-11-30 二次电池及终端设备 Active CN1125102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75805.6A CN112510242B (zh) 2020-11-30 2020-11-30 二次电池及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75805.6A CN112510242B (zh) 2020-11-30 2020-11-30 二次电池及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10242A true CN112510242A (zh) 2021-03-16
CN112510242B CN112510242B (zh) 2022-04-12

Family

ID=749680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75805.6A Active CN112510242B (zh) 2020-11-30 2020-11-30 二次电池及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10242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04035A (zh) * 2021-09-15 2022-01-07 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芯、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
CN114639904A (zh) * 2022-03-31 2022-06-17 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 电芯、电池及电子设备
CN115332691A (zh) * 2022-10-13 2022-11-11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包装袋、电化学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82393A2 (en) * 2000-04-25 2001-11-01 Polystor Corporation Custom geometry battery cells and methods and tools for their manufacture
CN201084785Y (zh) * 2007-03-28 2008-07-09 惠州Tcl金能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聚合物电池增容结构
CN202167546U (zh) * 2011-06-30 2012-03-14 惠州比亚迪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方形软包装电池
JP2013214520A (ja) * 2013-06-06 2013-10-17 Nec Energy Devices Ltd 積層型二次電池
KR20150122601A (ko) * 2014-04-23 2015-11-02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용량이 증가된 구조의 전지
CN205646005U (zh) * 2016-02-01 2016-10-12 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软包装锂离子电池
US20170005302A1 (en) * 2014-03-19 2017-01-05 Toppan Printing Co., Ltd. Secondary battery
CN206727176U (zh) * 2017-04-12 2017-12-08 深圳市斯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合物锂电池
CN209785987U (zh) * 2019-06-26 2019-12-13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二次电池
CN211605332U (zh) * 2020-03-27 2020-09-29 华鼎国联四川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的封装结构
CN111785861A (zh) * 2020-07-10 2020-10-16 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 电芯、电池及电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82393A2 (en) * 2000-04-25 2001-11-01 Polystor Corporation Custom geometry battery cells and methods and tools for their manufacture
CN201084785Y (zh) * 2007-03-28 2008-07-09 惠州Tcl金能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聚合物电池增容结构
CN202167546U (zh) * 2011-06-30 2012-03-14 惠州比亚迪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方形软包装电池
JP2013214520A (ja) * 2013-06-06 2013-10-17 Nec Energy Devices Ltd 積層型二次電池
US20170005302A1 (en) * 2014-03-19 2017-01-05 Toppan Printing Co., Ltd. Secondary battery
KR20150122601A (ko) * 2014-04-23 2015-11-02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용량이 증가된 구조의 전지
CN205646005U (zh) * 2016-02-01 2016-10-12 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软包装锂离子电池
CN206727176U (zh) * 2017-04-12 2017-12-08 深圳市斯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合物锂电池
CN209785987U (zh) * 2019-06-26 2019-12-13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二次电池
CN211605332U (zh) * 2020-03-27 2020-09-29 华鼎国联四川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的封装结构
CN111785861A (zh) * 2020-07-10 2020-10-16 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 电芯、电池及电子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YUNXIA CHEN: "Sealing life prediction of Li-ion pouch cell under uncertainties using a CZM-based degradation mod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HESION AND ADHESIVE》 *
邱岚: "锂离子动力电池自动折叠封装折边机的设计", 《机床与液压》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04035A (zh) * 2021-09-15 2022-01-07 东莞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芯、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
CN114639904A (zh) * 2022-03-31 2022-06-17 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 电芯、电池及电子设备
CN114639904B (zh) * 2022-03-31 2024-03-15 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 电芯、电池及电子设备
CN115332691A (zh) * 2022-10-13 2022-11-11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包装袋、电化学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4078505A1 (zh) * 2022-10-13 2024-04-18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包装袋、电化学装置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10242B (zh) 2022-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10242B (zh) 二次电池及终端设备
CN112510240B (zh) 二次电池和终端设备
JP4373073B2 (ja) 電池部とこれを採用した2次電池
KR100824898B1 (ko) 팩 전지
KR102488346B1 (ko) 조전지
US20100173194A1 (en) Electric energy storage device and manufactruing method thereof
CN209785987U (zh) 二次电池
KR20040078576A (ko) 필름 외장 전지 및 필름 외장 적층형 조립 전지
KR101243560B1 (ko) 파우치형 리튬 이차 전지
US8021781B2 (en) Jelly-roll type electrode assembly and secondary battery employing the same
CN212676424U (zh) 电池和使用电池的装置
CN210040423U (zh) 二次电池
CN210040267U (zh) 二次电池
CN211295152U (zh) 电池
KR20180091324A (ko) 배터리 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모듈
CN211088324U (zh) 铝塑膜及软包电池
CN216750086U (zh) 电池
WO2022213379A1 (zh) 电芯和用电装置
US20160104872A1 (en) Battery cell
CN214589019U (zh) 电池及用电设备
KR100731436B1 (ko) 파우치형 리튬 이차 전지
TW202131540A (zh) 一種電池、電池模組、電池包以及電動車
CN213905426U (zh) 二次电池及终端设备
CN216624507U (zh) 电芯及用电装置
CN113597701B (zh) 电化学装置以及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