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05426U - 二次电池及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二次电池及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05426U
CN213905426U CN202022838942.0U CN202022838942U CN213905426U CN 213905426 U CN213905426 U CN 213905426U CN 202022838942 U CN202022838942 U CN 202022838942U CN 213905426 U CN213905426 U CN 2139054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ing edge
secondary battery
circuit board
top wall
b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3894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小钊
李超鹏
曾春秀
姚楚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Nv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Nv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Nv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Nv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83894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054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054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054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及终端设备,二次电池包括收容于主体部内的电芯本体、包装袋、极耳和电路板。包装袋包括主体部、第一封边和第二封边;主体部包括沿电芯本体的厚度方向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顶壁和侧壁,顶壁连接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侧壁连接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和顶壁;第一封边与主体部的顶壁相连且弯折固定于顶壁,第二封边与主体部的侧壁相连且弯折固定于侧壁;极耳连接于电芯本体、穿过第一封边并延伸到包装袋的外部,电路板与极耳连接,电路板的至少部分设置于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和第二封边的外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上。通过减少甚至避免电路板占用沿电芯本体的长度方向的空间,提高电池的空间利用率,从而提升电池容量。

Description

二次电池及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次电池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电子产品的蓬勃发展,对二次电池容量提升的要求越来越高。提升电池容量可以有多种方式,比如可以通过提高电极材料活性提升电池容量,但是随着电极材料的实际比能量越来越接近理论值,改善电极材料已无太大空间;使用新型复合材料可以提高电极材料比能量,目前多处于实验阶段,应用还不够成熟;电池通常由内部的电芯本体和外部的包装袋构成,节省电芯本体外部的占用空间对提升电池容量至关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次电池及终端设备,其能够有效节省二次电池在电芯本体的长度方向上的占用空间,为电芯本体在其长度方向上提供更多可用空间,从而提升电池容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所述二次电池包括电芯本体、包装袋、极耳以及电路板。所述包装袋包括主体部、第一封边和第二封边;所述电芯本体收容于所述主体部内,所述主体部包括第一表面、第二表面、顶壁以及侧壁,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沿电芯本体的厚度方向相背设置,所述顶壁连接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侧壁连接所述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和顶壁;所述第一封边与所述主体部的顶壁相连且弯折固定于所述顶壁,所述第二封边与所述主体部的侧壁相连且弯折固定于所述侧壁;所述极耳连接于所述电芯本体、穿过所述第一封边并延伸到所述包装袋的外部,所述电路板与所述极耳连接,且所述电路板的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和第二封边的外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全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上,所述极耳从所述第一封边向所述第一表面延伸且弯折以与所述电路板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用于连接所述极耳,所述第二部分用于布置元器件。所述第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封边的外表面上,所述极耳从所述第一封边伸出且反向弯折以与所述第一部分连接;所述第二部分连接于所述第一部分且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和所述第二封边的外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上,且所述第二部分包括延伸部和布置部,延伸部连接于所述第一部分和布置部之间,所述布置部用于布置元器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封边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二部分沿所述电芯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包装袋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封边和所述第二封边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具有连接于所述第一封边的第一连接端和连接于所述第二封边的第二连接端,所述连接部包括彼此相连的第一翻折区和第二翻折区,所述第一翻折区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一封边,所述第二翻折区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二封边。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封边朝向所述第一表面延伸,所述第二封边朝向所述第二表面延伸;所述第一翻折区从所述第一连接端弯折在所述第一封边的远离所述顶壁的一侧,所述第二翻折区从所述第二连接端朝向所述顶壁弯折。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二次电池还包括压块,所述压块具有凹部和相对所述凹部突出的凸部,所述凸部位于所述第一封边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一翻折区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凹部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封边朝向所述第一表面延伸,所述第二封边朝向所述第一表面延伸;所述第一翻折区从所述第一连接端弯折在所述第一封边的靠近所述顶壁的一侧,所述第二翻折区从所述第二连接端弯折在所述第一翻折区和所述顶壁之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另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前述的二次电池。
本公开的有益效果如下:
在根据本公开的二次电池中,包装袋的主体部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位于电芯本体的厚度方向上,第二封边位于主体部的侧壁所在的方向(即电芯本体的宽度方向)上,通过将电路板的至少部分设置于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和第二封边的外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上,使电路板充分利用沿电芯本体的厚度方向和/或电芯本体的宽度方向的空间,以减小沿电芯本体的长度方向(即主体部的顶壁所在的方向)消耗的封装空间,通过减少甚至避免电路板占用沿电芯本体的长度方向的空间来节省沿电芯本体的长度方向的空间,为电芯本体在其长度方向上提供更大的可用空间,提高电池的空间利用率,从而可提升电池容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公开的终端设备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公开的二次电池的第一实施例的成型后的一立体图。
图3为图2的二次电池的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4为根据本公开的二次电池的第二实施例的成型后的立体图。
图5为根据本公开的二次电池的第三实施例的成型后的一立体图。
图6为图5的二次电池的实施例的成型后的另一立体图。
图7为图5的二次电池的实施例的成型前的一示意图。
图8为图5的二次电池的实施例的成型前的另一示意图。
图9为图5的二次电池的实施例的成型前的再一示意图。
图10为图5的二次电池的实施例的成型前的还一示意图。
图11为图5的二次电池的实施例的成型前的又一示意图。
图12为根据本公开的二次电池的第四实施例的成型后的一立体图。
图13为图12的二次电池的实施例的成型后的另一立体图。
图14为根据本公开的二次电池的第五实施例的成型后的立体图。
图15为根据本公开的二次电池的第六实施例的成型后的立体图。
图16为根据本公开的二次电池的第七实施例的成型后的立体图。
图17为图16的二次电池的实施例的压块的立体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200智能穿戴设备 241第一翻折区
100二次电池 242第二翻折区
1电芯本体 3极耳
2包装袋 31极耳延伸段
2a第一包装膜 32极耳连接段
S1第一内腔 4电路板
2b第二包装膜 41第一部分
S2第二内腔 42第二部分
21主体部 421延伸部
211第一表面 422布置部
212第二表面 5元器件
213顶壁 6压块
214侧壁 61凹部
22第一封边 62凸部
23第二封边 7导电连接片
24连接部 8胶体
24a第一连接端 X电芯本体的宽度方向
24b第二连接端 Y电芯本体的长度方向
Z电芯本体的厚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示出本公开的实施例,且将理解的是,所公开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的示例,本公开可以以各种形式实施,因此,本文公开的具体细节不应被解释为限制,而是仅作为权利要求的基础且作为表示性的基础用于教导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以各种方式实施本公开。
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公开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公开;本公开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本公开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或主次关系,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或信号连接;“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公开中出现的“多个”是指两个以上(包括两个)。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公开实施例描述的二次电池适用于各种使用二次电池的终端设备,例如,手机、便携式设备、智能穿戴设备、笔记本电脑、电瓶车、电动汽车、轮船、航天器、电动玩具和电动工具等。二次电池为所述终端设备提供电源。本公开实施例描述的二次电池不仅仅局限适用于上述所描述的终端设备,还可以适用于所有使用二次电池的终端设备,但为描述简洁,下述实施例均以智能穿戴设备为例进行说明。例如,图1示出一种智能穿戴设备200的结构,所述智能穿戴设备200的内部设置有二次电池100,二次电池100为智能穿戴设备200提供电源,满足使用智能穿戴设备200时的用电需求。
参照图2至图16示出的示例,本公开的二次电池包括电芯本体1、包装袋2、极耳3以及电路板4。
电芯本体1是二次电池100实现充放电功能的核心构件。电芯本体1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以及将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隔开的隔膜。正极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和涂覆于正极集流体表面的正极活性物质层,正极集流体可为铝箔,正极活性物质层包括三元材料、锰酸锂或磷酸铁锂。负极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和涂覆于负极集流体表面的负极活性物质层,负极集流体可为铜箔,负极活性物质层包括石墨或硅。
电芯本体1可为叠片式结构。具体地,正极极片设置为多个,负极极片设置为多个,所述多个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沿电芯本体1的厚度方向Z交替层叠,隔膜将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隔开。
可替代地,电芯本体1也可为卷绕式结构。具体地,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均为一个,且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为带状结构。将正极极片、隔膜和负极极片依次层叠并卷绕两圈以上以形成电芯本体1。电芯本体1可为扁平状。
参照图7示出的示例,包装袋2包括第一包装膜2a和第二包装膜2b,电芯本体1设置于第一包装膜2a和第二包装膜2b之间。第一包装膜2a和第二包装膜2b沿电芯本体1的厚度方向Z上下布置。
第一包装膜2a具有第一内腔S1,电芯本体1至少部分容纳于第一内腔S1内。第一内腔S1可通过冲压拉伸第一包装膜2a而形成。在图7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二包装膜2b通过冲压形成第二内腔S2,电芯本体1的一部分容纳于第一内腔S1内,且电芯本体1的另一部分容纳于第二内腔S2内。在替代的实施例中,第二包装膜2b可为平板状。
第一包装膜2a和第二包装膜2b可以一体设置,也可以分体设置。例如,第一包装膜2a和第二包装膜2b可由一张包装膜(例如铝塑膜、钢塑膜等)弯折而成。具体地,参照图7,可通过冲压在所述一张包装膜上形成两个凹腔,然后将所述一张包装膜弯折成两层,即形成本申请的第一包装膜2a和第二包装膜2b。两个凹腔分别为第一包装膜2a的第一内腔S1和第二包装膜2b的第二内腔S2。电芯本体1设置于第一包装膜2a和第二包装膜2b之间,两个凹腔围成收容电芯本体1的空间。
参照图2至图16,包装袋2包括主体部21、第一封边22和第二封边23。电芯本体1收容于主体部21内,主体部21包括第一表面211、第二表面212、顶壁213以及侧壁214,第一表面211和第二表面212沿电芯本体1的厚度方向Z相背设置,顶壁213连接第一表面211和第二表面212,侧壁214连接第一表面211、第二表面212和顶壁213。第一封边22与主体部21的顶壁213相连且弯折固定于顶壁213,第二封边23与主体部21的侧壁214相连且弯折固定于侧壁214。极耳3连接于电芯本体1、穿过第一封边22并延伸到包装袋2的外部,电路板4与极耳3连接,且电路板4的至少部分设置于第一表面211、第二表面212和第二封边23的外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上。
在根据本公开的二次电池中,包装袋2的主体部21的第一表面211和第二表面212位于电芯本体1的厚度方向Z上,第二封边23位于主体部21的侧壁214所在的方向(即电芯本体1的宽度方向X)上,通过将电路板4的至少部分设置于第一表面211、第二表面212和第二封边23的外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上,使电路板4充分利用沿电芯本体1的厚度方向Z和/或电芯本体的宽度方向X的空间,以减小沿电芯本体1的长度方向Y(即主体部21的顶壁213所在的方向)消耗的封装空间,通过减少甚至避免电路板4占用沿电芯本体1的长度方向Y的空间来节省沿电芯本体1的长度方向Y的空间,为电芯本体1在其长度方向Y上提供更大的可用空间,提高电池的空间利用率,从而可提升电池容量。
参照图2至图16,在一些实施例中,极耳3可为两个,一个极耳3连接于正极极片的正极集流体,另一个极耳3连接于负极极片的负极集流体。两个极耳3将电芯本体1与包装袋2外部的诸如电路板4的构件连接,进而实现电芯本体1的充放电。极耳3的材质可为铝、镍或铜镀镍。
参照图2至图1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封边23的数量可设置为两个,两个第二封边23分别与主体部21的两个侧壁213相连且分别弯折固定于所述两个侧壁213。
参照图2至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路板4全部设置于第一表面211上,极耳3从第一封边22向第一表面211延伸且弯折以与电路板4连接。在二次电池中,相比于沿电芯本体1的长度方向Y的空间,电芯本体1的厚度方向Z上的富余空间更大,富余空间是指除去电芯本体1之外的构件可利用的空间,将电路板4沿电芯本体1的厚度方向Z设置,以充分利用电芯本体1的厚度方向Z上的富余空间,避免电路板4占用沿电芯本体1的长度方向Y的空间,如此可使电芯本体1在其长度方向Y上的尺寸做得更大,以提升电池容量并充分利用空间。如图2至图4所示,极耳3可通过导电连接片7与电路板4连接。导电连接片7可为U形,U形的导电连接片7夹持极耳3并与电路板4连接,从而使极耳3与电路板4连接。导电连接片7可为镍片。在图2至图4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封边22朝向第一表面211弯折延伸并固定于主体部21的顶壁213,极耳3从第一封边22伸出,极耳3包括极耳延伸段31和极耳连接段32,极耳延伸段31在第一表面211上沿电芯本体1的长度方向Y延伸,极耳连接段32连接于极耳延伸段31,且从极耳延伸段31朝向电路板4的远离第一表面211的外表面弯折,U形的导电连接片夹持极耳连接段32并固定于所述电路板4的外表面,以将极耳连接段32固定于所述电路板4的外表面。电路板4和极耳3的极耳延伸段31可通过诸如胶体8粘接于第一表面211上。如图2至图4所示,电路板4上可布置有元器件5。
参照图5和图6以及图12至图15,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路板4包括第一部分41和第二部分42。第一部分41用于连接极耳3,第二部分42用于布置元器件5。第一部分41设置于第一封边22的外表面上,极耳3从第一封边22伸出且反向弯折以与第一部分41连接,第二部分42连接于第一部分41且设置于第一表面211、第二表面212和第二封边23的外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上。其中,第一封边22的外表面是指第一封边22的远离顶壁213的表面,第二封边23的外表面是指第二封边23的远离侧壁214的表面。在二次电池中,由于电路板4的第二部分42布置有元器件5,所以电路板4的第二部分42占用的空间较大,通过将用于布置元器件5的第二部分42设置于沿电芯本体1的厚度方向Z和/或电芯本体的宽度方向X的空间上,以减小沿电芯本体1的长度方向Y消耗的封装空间,通过减少电路板4占用沿电芯本体1的长度方向Y的空间,为电芯本体1在其长度方向Y上提供更大的可用空间,提高电池的空间利用率,从而可提升电池容量。在图5和图6以及图12至图15示出的实施例中,极耳3从第一封边22伸出且反向弯折以与第一部分41连接,极耳3可通过导电连接片7与电路板4连接,导电连接片7可为平板状,极耳3和电路板4分别位于平板状的导电连接片7两侧以与导电连接片7固定,从而使极耳3与电路板4连接。
具体地,如图5、图6以及图1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部分42可设置于第二表面212上,且第二部分42包括延伸部421和布置部422,延伸部421连接于第一部分41和布置部422之间,布置部422用于布置元器件5。通过将占用空间较大的第二部分42设置于沿电芯本体1的厚度方向Z的空间上,以减少电路板4占用沿电芯本体1的长度方向Y的空间,提高电池的空间利用率,从而可提升电池容量。在图5、图6以及图14示出的实施例中,极耳3从第一封边22伸出且反向弯折以与第一部分41连接,电路板4的第一部分41在第一封边22的外表面上沿电芯本体1的宽度方向X延伸,第二部分42的延伸部421在第二表面212上沿电芯本体1的长度方向Y延伸,布置部422沿电芯本体1的宽度方向X延伸以有足够的空间来布置元器件5。
如图12、图13以及图1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部分42可设置于第二封边23的外表面上,第二部分42沿电芯本体1的长度方向Y延伸。在二次电池中,通过将占用空间较大的第二部分42设置于沿电芯本体1的宽度方向X的空间上,以减少电路板4占用沿电芯本体1的长度方向Y的空间,提高电池的空间利用率,从而可提升电池容量。在图12、图13以及图15中,极耳3从第一封边22伸出且反向弯折以与第一部分41连接,电路板4的第一部分41在第一封边22的外表面上沿电芯本体1的宽度方向X延伸,第二部分42连接于第一部分41的沿电芯本体1的宽度方向X的一端并沿电芯本体1的长度方向Y延伸,以供元器件5布置。
通过弯折第一封边22和第二封边23将其固定于主体部21,可以节省封装空间,进而为电芯本体1提供更多的空间,以提升电池容量。参照图2至图16,在一些实施例中,包装袋2还包括连接第一封边22和第二封边23的连接部24。连接部24具有连接于第一封边22的第一连接端24a和连接于第二封边23的第二连接端24b,连接部24包括彼此相连的第一翻折区241和第二翻折区242,第一翻折区241通过第一连接端24a连接第一封边22,第二翻折区242通过第二连接端24b连接第二封边23。
在图2和图3、图5和图6以及图12和图13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封边22朝向第一表面211延伸,第二封边23朝向第二表面212延伸,第一翻折区241从第一连接端24a弯折在第一封边22的远离顶壁213的一侧,第二翻折区242从第二连接端24b朝向顶壁213弯折。也就是说,第一封边22和第二封边23沿电芯本体1的厚度方向Z以相反的方向弯折且延伸,通过弯折第一封边22和第二封边23将其固定于主体部21,可以节省封装空间,进而为电芯本体1提供更多的空间,以提升电池容量。其中,第一封边22可弯折贴合于顶壁213,第二封边23可弯折贴合于侧壁214。以图5和图6示出的二次电池的实施例为例,图7至图11为图5和图6示出的二次电池在成型前的状态的示意图。参照图5至图11,使电芯本体1入袋(指包装袋2)通过热压以密封收容电芯本体1的空间,使第二封边23弯折并朝向第一表面211延伸以固定于侧壁214,然后使第一封边22弯折并朝向第二表面212延伸以固定于顶壁213,第一封边22和第二封边23弯折固定后形成连接部24,使电路板4设置于相应位置上并使极耳3反向弯折以与电路板4连接,最终得到图5和图6示出的二次电池的实施例。
在图4、图14和图15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封边22朝向第一表面211延伸,第二封边23朝向第一表面211延伸,第一翻折区241从第一连接端24a弯折在第一封边22的靠近顶壁213的一侧,第二翻折区242从第二连接端24b弯折在第一翻折区241和顶壁213之间。也就是说,第一封边22和第二封边23沿电芯本体1的厚度方向Z同向弯折且延伸,通过弯折第一封边22和第二封边23将其固定于主体部21,可以节省封装空间,进而为电芯本体1提供更多的空间,以提升电池容量。其中,第一封边22可弯折贴合于顶壁213,第二封边23可弯折贴合于侧壁214。
参照图2至图6以及图12至图1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封边22位于第一表面211和第二表面212之间,第二封边23位于第一表面211和第二表面212之间,从而使第一封边22和第二封边23在弯折固定于本体部21后沿电芯本体1的厚度方向Z的尺寸不会超出第一表面211和第二表面212,以避免第一封边22和第二封边23额外占用沿电芯本体1的厚度方向Z的空间,并且能够防止第一封边22和第二封边23沿电芯本体1的厚度方向Z露出本体部21而受撞击损坏,从而避免封装失效。
参照图16和图17,在一些实施例中,二次电池还可包括压块6,压块6具有凹部61和相对凹部61突出的凸部62,凸部62位于第一封边22的外表面上,第一翻折区241至少部分收容于凹部61内。如图16和图17所示,在电路板4全部设置于第一表面211上时,可在第一封边22的外表面上设置压块6,通过压块6的凸部62压紧第一封边22的外表面,连接部42能够相对稍稍向上翘曲,由此连接部42的第一翻折区241和第二翻折区242受挤压的力较小,并且凸部62限制第一翻折区241的位移,能够防止第一翻折区241回弹,从而使包装袋2不易破损,并减小连接部42相对主体部21沿电芯本体1的宽度方向X外凸的可能性,以避免连接部42外凸易受碰撞而使包装袋2破损,保证封装效果。
上面详细的说明描述多个示范性实施例,但本文不意欲限制到明确公开的组合。因此,除非另有说明,本文所公开的各种特征可以组合在一起而形成出于简明目的而未示出的多个另外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公开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二次电池,所述二次电池包括电芯本体、包装袋、极耳以及电路板;
所述包装袋包括主体部、第一封边和第二封边;所述电芯本体收容于所述主体部内,所述主体部包括第一表面、第二表面、顶壁以及侧壁,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沿电芯本体的厚度方向相背设置,所述顶壁连接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侧壁连接所述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和顶壁;
所述第一封边与所述主体部的顶壁相连且弯折固定于所述顶壁,所述第二封边与所述主体部的侧壁相连且弯折固定于所述侧壁;
其特征在于,
所述极耳连接于所述电芯本体、穿过所述第一封边并延伸到所述包装袋的外部,所述电路板与所述极耳连接,且所述电路板的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和第二封边的外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全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上,所述极耳从所述第一封边向所述第一表面延伸且弯折以与所述电路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用于连接所述极耳,所述第二部分用于布置元器件;
所述第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封边的外表面上,所述极耳从所述第一封边伸出且反向弯折以与所述第一部分连接;所述第二部分连接于所述第一部分且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二表面和所述第二封边的外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上,且所述第二部分包括延伸部和布置部,延伸部连接于所述第一部分和布置部之间,所述布置部用于布置元器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封边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二部分沿所述电芯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包装袋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封边和所述第二封边的连接部;
所述连接部具有连接于所述第一封边的第一连接端和连接于所述第二封边的第二连接端,所述连接部包括彼此相连的第一翻折区和第二翻折区,所述第一翻折区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一封边,所述第二翻折区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二封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边朝向所述第一表面延伸,所述第二封边朝向所述第二表面延伸;
所述第一翻折区从所述第一连接端弯折在所述第一封边的远离所述顶壁的一侧,所述第二翻折区从所述第二连接端朝向所述顶壁弯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电池还包括压块,所述压块具有凹部和相对所述凹部突出的凸部,所述凸部位于所述第一封边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一翻折区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凹部内。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边朝向所述第一表面延伸,所述第二封边朝向所述第一表面延伸;
所述第一翻折区从所述第一连接端弯折在所述第一封边的靠近所述顶壁的一侧,所述第二翻折区从所述第二连接端弯折在所述第一翻折区和所述顶壁之间。
10.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
CN202022838942.0U 2020-11-30 2020-11-30 二次电池及终端设备 Active CN2139054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38942.0U CN213905426U (zh) 2020-11-30 2020-11-30 二次电池及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38942.0U CN213905426U (zh) 2020-11-30 2020-11-30 二次电池及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05426U true CN213905426U (zh) 2021-08-06

Family

ID=771242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38942.0U Active CN213905426U (zh) 2020-11-30 2020-11-30 二次电池及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0542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39904A (zh) * 2022-03-31 2022-06-17 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 电芯、电池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39904A (zh) * 2022-03-31 2022-06-17 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 电芯、电池及电子设备
CN114639904B (zh) * 2022-03-31 2024-03-15 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 电芯、电池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10240B (zh) 二次电池和终端设备
CN112510242B (zh) 二次电池及终端设备
CN211455865U (zh) 电芯及采用该电芯的电池
CN112133876B (zh) 电池及终端设备
CN112332039B (zh) 二次电池、电池模块以及使用电池作为电源的装置
CN212676424U (zh) 电池和使用电池的装置
CN113675535B (zh) 电芯及电子装置
CN114975864A (zh) 极片、电芯结构、锂电池以及电子设备
CN114467223A (zh) 一种电极组件、电化学装置及用电设备
US20220223918A1 (en) Secondary battery and battery module
CN213905426U (zh) 二次电池及终端设备
CN212625746U (zh) 电池、电池组及电子装置
CN213150965U (zh) 电池和使用电池的装置
CN115133232A (zh) 电芯及用电装置
CN114188673B (zh) 电芯及电子设备
CN216624507U (zh) 电芯及用电装置
CN215184263U (zh) 电池组及电子装置
CN115810879A (zh) 电芯及用电设备
WO2022170998A1 (zh) 一种电池和电子设备
CN213692110U (zh) 电极组件和电池
CN201498558U (zh) 具有直贴式极耳的软包装动力锂离子电池
CN214254551U (zh) 电池单元及终端设备
CN113193308A (zh) 电池及其用电设备
CN211789187U (zh) 电池外壳及锂电池
CN117790874B (zh) 二次电池及用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