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01732A - 一种并条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并条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01732A
CN112501732A CN202011340456.4A CN202011340456A CN112501732A CN 112501732 A CN112501732 A CN 112501732A CN 202011340456 A CN202011340456 A CN 202011340456A CN 112501732 A CN112501732 A CN 1125017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drawing frame
automatic feeding
feeding device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4045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建中
方敏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hunyuan Ke Text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hunyuan Ke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hunyuan Ke Text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hunyuan Ke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4045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01732A/zh
Publication of CN1125017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017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9/00Arrangements for replacing or removing bobbins, cores, receptacles, or completed packages at paying-out or take-up stations ; Combination of spinning-winding machine
    • D01H9/18Arrangements for replacing or removing bobbins, cores, receptacles, or completed packages at paying-out or take-up stations ; Combination of spinning-winding machine for supplying bobbins, cores, receptacles, or completed packages to, or transporting from, paying-out or take-up stations ; Arrangements to prevent unwinding of roving from roving bobbins
    • D01H9/185Transporting c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9/00Changing the web roll
    • B65H19/22Changing the web roll in winding mechanisms or in connection with winding operations
    • B65H19/30Lifting, transporting, or removing the web roll; Inserting core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1/00Arrangements for confining or removing dust, fly or the like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9/00Arrangements for replacing or removing bobbins, cores, receptacles, or completed packages at paying-out or take-up stations ; Combination of spinning-winding machine
    • D01H9/02Arrangements for replacing or removing bobbins, cores, receptacles, or completed packages at paying-out or take-up stations ; Combination of spinning-winding machine for removing completed take-up packages and replacing by bobbins, cores, or receptacles at take-up stations; Transferring material between adjacent full and empty take-up elements
    • D01H9/08Doffing arrangements independent of spinning or twisting mach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并条机,其包括底座、设在底座上表面上的并条机主体和设在底座上表面上位于并条机主体侧方的自动上料装置;所述自动上料装置包括设在底座上的料筒传送机构、设在底座上靠近并条机主体料筒进入侧的水平推动机构和设在底座上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料筒传送机构和水平推动机构电性连接。本申请属于防止设备的技术领域,其具有降低人工的劳动强度和提高生产效率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并条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纺织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并条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棉纺织行业中,经常用到并条机改变棉条的内部结构,从而提高其长片段均匀度,同时降低重量不匀率,使棉条中的纤维伸直平行,减少弯钩,使细度符合规定,使不同种类或不同品质的原料混和均匀,达到规定的混和比。
相关技术中的并条机一般为双眼并条机或单眼并条机,并条机启动前需要人工将料筒放到并条机上,待并条完毕的棉条卷收在料筒中后,并条机中的整个料筒被推出,再进行下一组棉条的卷收。但随着生产效率的需求提高,出条速度也越来越高,人工往并条机上搬放空料筒的速度也需要提高才能不影响生产效率。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人工劳动强度大且容易降低生产效率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降低人工的劳动强度和提高生产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并条机。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并条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并条机,包括底座、设在底座上表面上的并条机主体和设在底座上表面上位于并条机主体侧方的自动上料装置;
所述自动上料装置包括设在底座上的料筒传送机构、设在底座上靠近并条机主体料筒进入侧的水平推动机构和设在底座上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料筒传送机构和水平推动机构电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器能自动输出控制信号控制自动上料装置的启停,进而使自动上料装置上空的料筒传送机构将料筒自动输送到水平推动机构的位置,再由水平推动机构将料筒推到并条机主体上,这个过程无需人工等上一组空料筒卷收完后再由人工将料筒搬放到并条机上,从而降低了人工的劳动强度和减少了卷收棉条等待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可选的,所述自动上料装置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自动上料装置对称设置在底座上表面上并条机主体的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两组自动上料装置使双眼并条机在上料过程中上料筒的速度更快,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可选的,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的两侧对称设有用于放置自动上料装置的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座的上表面上设置了槽,能使整个并条机的高度降低,在往自动上料装置上排布空料筒时更方便快捷,同时还能减小整个并条机的占地空间。
可选的,所述底座的侧面上边缘倾斜设有用于给自动上料装置上料的上料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料架的设置使人工利用小推车等辅助工具在给自动上料装置上料时更省时省力,降低人工开机前向自动上料装置上放置空的料筒时的劳动强度。
可选的,所述上料架上设有用传输料筒的皮带输送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人工需要用手搬移空的料筒时,只需启动皮带输送机即可将空的料筒从皮带输送机的底部输送到自动送料装置上,进一步降低了人工的劳动强度。
可选的,所述料筒传送机构包括安装在底座下表面上的驱动组件和设在底座上的三轮定位皮带输送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组件驱使三轮定位皮带输送组件运转,三轮定位皮带组件将空的料筒逐个运输到并条机主体上用于卷收并条完成的棉条。
可选的,所述水平推动机构包括设在底座上的电动推杆、与电动推杆伸缩端可拆卸连接的推板和设在三轮定位皮带输送组件上靠近电动推杆一侧的压力传感器;
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的信号出入端接口电性连接,所述电动推杆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接口电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压力传感器检测到水平推动机构上有空的料筒时,可将检测到的信息输入控制器中,并在控制器的作用下,使电动推杆作业,然后将位于压力传感器位置正上方的料筒推到并条机主体上。
可选的,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上设有用于将自动上料装置包覆在内的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侧面分别开设有用于供料筒上料时通过的上料口和用于供料筒输出时通过的出料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座的上表面上设置了防护罩,能减少并条机主体周围的飞絮或杂质落到空的料筒中,对并条完成的棉条造成污染,进而提高影响产品质量。
可选的,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沿并条机主体的出料口一侧设有自动卸料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自动卸料装置的能将并条完成后从并条机主体内被推出的料筒进行输送,减少人工搬运料筒时的劳动强度,避免料筒在并条机主体的出料口堆积,影响生产效率。
可选的,所述自动卸料装置包括沿出料方向设置的卸料板、间隔嵌入安装在卸料板上的第一托辊、间隔设置在所述卸料板上第二托辊和动力输出轴与第二托辊的端部可拆卸连接的驱动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启动后,能驱动第二托辊转动,在摩擦力的作用下,使从并条机主体中被推出的卷收有棉条的料筒到卸料板上后进一步的输送出来。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本申请中的控制器能自动输出控制信号控制自动上料装置的启停,进而使自动上料装置上空的料筒传送机构将料筒自动输送到水平推动机构的位置,再由水平推动机构将料筒推到并条机主体上,这个过程无需人工等上一组空料筒卷收完后再由人工将料筒搬放到并条机上,从而降低了人工的劳动强度和减少了卷收棉条等待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2.本申请中上料架能使人工利用小推车等辅助工具在给自动上料装置上料时更省时省力,降低人工开机前向自动上料装置上放置空的料筒时的劳动强度;
3.本申请中的防护罩,能减少并条机主体周围的飞絮或杂质落到空的料筒中,对并条完成的棉条造成污染,进而提高产品质量;
4.本申请中的自动卸料装置能将并条完成后从并条机主体内被推出的料筒进行再次向外输送,减少人工搬运料筒时的劳动强度,避免料筒在并条机主体的出料口堆积,从而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并条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底座和自动上料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料筒传送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器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11、槽;12、上料架;121、皮带输送机;13、防护罩;131、上料口;132、出料口;2、并条机主体;3、自动上料装置;31、料筒传送机构;311、驱动组件;312、三轮定位皮带输送组件;32、水平推动机构;321、电动推杆;322、推板;323、压力传感器;33、控制器;4、自动卸料装置;41、卸料板;42、第一托辊;43、第二托辊;44、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相关技术中,高速并条机的输出速度可达500至700米每分钟,因此需要不停的依靠人工将空的料筒搬移到并条机上,无疑会增加人工搬运料筒时的劳动强度,随着工作时间的推移,更换空的料筒的速度也会下降从而影响生产效率。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并条机能降低人工的劳动强度的,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并条机。参照图1,一种并条机包括底座1、并条机主体2、自动上料装置3和自动卸料装置4。其中,底座1作为支撑部件,可采用螺栓固定在地面上,并条机主体2则放置在底座1的上表面上,两组自动上料装置3对称设置在底座1上表面上位于并条机主体2的两个侧方位置上,自动卸料装置4设置在底座1的上表面上沿并条机主体2出料口一侧的位置。
当并条机通电后,并条机主体2工作,自动上料装置3将并条机通电前事先放置在自动上料装置3上的空的料筒向并条机主体2推动,待并条完成的料筒被并条机主体2推出后,从自动卸料装置4上进行卸料,并再次由自动上料装置3提供空的料筒给并条机主体2,如此往复,降低了人工连续工作时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参照图1和图2,底座1为矩形板体结构,用地脚螺栓固定在底面上。底座1的上表面的两侧还对称开设了用于放置自动上料装置3的槽11,另外,在底座1的侧面的上边缘上还设置了用于给自动上料装置3上料的上料架12,上料架12可采用由多根铝合金管材焊接而成的矩形框体式结构,上料架12上安装有皮带输送机121,当需要向自动上料装置3提供空的料筒时,可将空的料筒略微放在皮带输送机121的输送皮带上即可,进一步降低人工补充空的料筒时的劳动强度。
此外,为了避免飞絮进入空的料筒中影响产品的质量,底座1的上表面上还对称设置了防护罩13,防护罩13可采用焊接或螺栓和角板固定安装在底座1的上表面上,防护罩13能将自动上料装置3以及放置在自动上料装置3上的空的料筒包覆在内。当然,为了便于空料筒的进出,防护罩13的侧面分别开设有用于供料筒上料时通过的上料口131和用于供料筒输出时通过的出料口132。
参照图1,并条机主体2主要由棉条喂入部分、牵伸部分、成条卷收部分和PLC可编程控制器四部分组成,其中,棉条喂入部分包括喂入架和受驱动而转动的喂入罗拉组,牵伸部分包括上下牵伸罗拉和自动清洁器组成,成条卷收部分包括集束器、集束罗拉、弧形导管、喇叭口、紧压罗拉、圈条器和棉条筒底板。当并条机主体2启动后,从原棉条料筒中退绕出来,然后依次经过检测罗拉、牵伸部分、成条卷收部分后完成并条卷收的作业。
参照图1和图3,自动上料装置3包括料筒传送机构31、水平推动机构32和控制器33,其中,料筒传送机构31对称设置在底座1的上表面上,具体的说是安装在槽11内,水平推动机构32设置在底座1上靠近并条机主体2料筒进入侧的位置,控制器33设置在底座1的侧面上并与料筒传送机构31和水平推动机构32电性连接。
参照图3和图4,料筒传送机构31包括安装在底座1下表面上的驱动组件311和设置在底座1上的三轮定位皮带输送组件312。驱动组件311由用螺栓固定安装在底座1的槽11内底面上的壳体、用螺栓安装在壳体内的伺服电机和多个安装在壳体内的滚轮组成。三轮定位皮带输送组件312由水平抵接在驱动组件311上表面上的横板、对称穿设在横板两端的滚轮、绕在滚轮上的传动皮带和与驱动组件311中的伺服电机动力输出轴连接的主动皮带轮,当然,为了使整个三轮定位皮带输送组件312的安装更稳定,也可将滚轮或横板用圆杆沿水平方向固定在底座1的槽11内。
参照图3,水平推动机构32包括电动推杆321、推板322和压力传感器323,电动推杆321安装在与底座1侧面焊接的条形安装板上,电动推杆321与控制器33的信号输出端接口电性连接,推板322与电动推杆321的伸缩端连接在一起,压力传感器323可采用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并用螺栓安装在三轮定位皮带输送组件312上表面上靠近电动推杆321一侧的位置,压力传感器323与控制器33的信号出入端接口电性连接。
参照图3和图5,控制器33可以是一个CPU、微处理器,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上述内容的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控制器33主要由CPU331、RAM332、ROM333和系统总线334等组成,其中CPU331,RAM332和ROM333均连接在系统总线334上。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控制器33可采用AT86C51单片机的集成电路。系统总线334上设置了多个外设接口,系统总线334通过外设输出接口335与料筒传送机构31中的驱动组件311电性连接,系统总线334还通过外设输出接口336与水平推动机构32中的电动推杆321电性连接,系统总线335还通过外设输入接口337与水平推动机构32中的压力传感器323电性连接。
参照图1,自动卸料装置4设置在底座1的上表面上沿并条机主体2的出料口一侧的位置,自动卸料装置4包括卸料板41、第一托辊42、第二托辊43和驱动电机44。
卸料板41为矩形板体结构,卸料板41的上表面上间隔开设了多个安装槽,分别用于安装第一托辊42和第二托辊43。第一托辊42和第二托辊43均可采用聚氨酯材料或橡胶制成的辊子,能提供更大的摩擦力,第一托辊42和第二托辊43的转轴部分插设在安装槽两侧面上。驱动电机44的动力输出轴与第二托辊43的端部可拆卸连接,连接方式可以是通过联轴器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并条机的实施原理为:
首先,在并条机启动前,将空的料筒并排放置在自动上料装置3上,然后将自动上料装置3,然后启动并条机主体2,使得棉条完成并条作业后被卷收在空的料筒中,当卷收完一组料筒后,料筒被推出并条机主体2的前端,控制器33控制自动卸料装置4作业,将料筒卸下。
然后自动上料装置3将空的料筒重新自动输送并推送到并条机主体2上继续下一组料筒的棉条卷收作业,如此往复直至自动上料装置3上的空料筒用完后。人工可将空的料筒通过上料架12上的皮带输送机121继续向自动上料装置3中放置空的料筒。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并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设在底座(1)上表面上的并条机主体(2)和设在底座(1)上表面上位于并条机主体(2)侧方的自动上料装置(3);
所述自动上料装置(3)包括设在底座(1)上的料筒传送机构(31)、设在底座(1)上靠近并条机主体(2)料筒进入侧的水平推动机构(32)和设在底座(1)上的控制器(33),所述控制器(33)与料筒传送机构(31)和水平推动机构(32)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上料装置(3)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自动上料装置(3)对称设置在底座(1)上表面上并条机主体(2)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并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的两侧对称设有用于放置自动上料装置(3)的槽(1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并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侧面上边缘倾斜设有用于给自动上料装置(3)上料的上料架(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并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架(12)上设有用传输料筒的皮带输送机(1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筒传送机构(31)包括安装在底座(1)下表面上的驱动组件(311)和设在底座(1)上的三轮定位皮带输送组件(3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并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推动机构(32)包括设在底座(1)上的电动推杆(321)、与电动推杆(321)伸缩端可拆卸连接的推板(322)和设在三轮定位皮带输送组件(312)上靠近电动推杆(321)一侧的压力传感器(323);
所述压力传感器(323)与控制器(33)的信号出入端接口电性连接,所述电动推杆(321)与控制器(33)的信号输出端接口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上设有用于将自动上料装置(3)包覆在内的防护罩(13),所述防护罩(13)的侧面分别开设有用于供料筒上料时通过的上料口(131)和用于供料筒输出时通过的出料口(132)。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并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沿并条机主体(2)的出料口一侧设有自动卸料装置(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并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卸料装置(4)包括沿出料方向设置的卸料板(41)、间隔嵌入安装在卸料板(41)上的第一托辊(42)、间隔设置在所述卸料板(41)上第二托辊(43)和动力输出轴与第二托辊(43)的端部可拆卸连接的驱动电机(44)。
CN202011340456.4A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并条机 Pending CN11250173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40456.4A CN112501732A (zh)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并条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40456.4A CN112501732A (zh)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并条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01732A true CN112501732A (zh) 2021-03-16

Family

ID=749587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40456.4A Pending CN112501732A (zh)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并条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01732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866454U (zh) * 2014-04-01 2014-10-08 淮北颐丰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并条机换桶装置
CN204453784U (zh) * 2014-12-30 2015-07-08 福建省长乐市长源纺织有限公司 并条机棉条桶旋转输出装置
CN105887255A (zh) * 2016-06-14 2016-08-24 沈阳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并条机新型自动换筒结构
CN105905685A (zh) * 2016-05-30 2016-08-31 长江大学 并条机自动送桶装置
CN210237885U (zh) * 2019-03-08 2020-04-03 武汉裕大华纺织服装集团有限公司 并条机多供料位系统
CN210287637U (zh) * 2019-07-15 2020-04-10 湖北佳锦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并条机换筒装置
CN211570895U (zh) * 2019-12-25 2020-09-25 杭州金象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并条机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866454U (zh) * 2014-04-01 2014-10-08 淮北颐丰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并条机换桶装置
CN204453784U (zh) * 2014-12-30 2015-07-08 福建省长乐市长源纺织有限公司 并条机棉条桶旋转输出装置
CN105905685A (zh) * 2016-05-30 2016-08-31 长江大学 并条机自动送桶装置
CN105887255A (zh) * 2016-06-14 2016-08-24 沈阳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并条机新型自动换筒结构
CN210237885U (zh) * 2019-03-08 2020-04-03 武汉裕大华纺织服装集团有限公司 并条机多供料位系统
CN210287637U (zh) * 2019-07-15 2020-04-10 湖北佳锦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并条机换筒装置
CN211570895U (zh) * 2019-12-25 2020-09-25 杭州金象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并条机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姚城: "《物流配送中心规划与运作管理》", 30 September 2011, 广东经济出版社 *
贺登才: "《中国物流重点课题报告》", 31 October 2012, 中国财富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785C (zh) 卷绕装置
CN106698095B (zh) 条并卷机智能输送系统
US20030146331A1 (en) Sliver discharge device
CN111621881B (zh) 一种棉纱生产用抓棉装置
CN102107796A (zh) 物料导开卷取装置及其速度调节方法
CN112501732A (zh) 一种并条机
CN210048901U (zh) 一种无纺布边角料处理及回用装置
CN210916395U (zh) 多组分纤维自动混合开松梳理成套设备
CN104153056A (zh) 自动下料成卷机
CN208583655U (zh) 一种工件生产线及工件筛选系统
CN215797416U (zh) 一种铜带卷料装置
CN201647717U (zh) 物料导开卷取装置
CN213856417U (zh) 一种高效铝材整平机
CN211051305U (zh) 一种粉体饶平装置
CN214870917U (zh) 一种切管设备
CN220864703U (zh) 一种小口径管材挤出机的理料机构
CN217076539U (zh) 一种新型落纱自动输送装置
CN220519615U (zh) 一种防尘型输送设备
CN212077265U (zh) 一种织带机落带架
CN219811871U (zh) 一种多功能剥线机
CN111729740A (zh) 废旧纺织品再利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7262584U (zh) 一种可伸缩型皮带输送机
CN217341202U (zh) 一种铁矿磨前湿式预选用喷水装置
CN210796736U (zh) 一种新型毛条放卷送料装置
CN213468564U (zh) 一种废旧有色金属连续分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31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