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93270A - 一种压辊间距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压辊间距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93270A
CN112493270A CN202011306315.0A CN202011306315A CN112493270A CN 112493270 A CN112493270 A CN 112493270A CN 202011306315 A CN202011306315 A CN 202011306315A CN 112493270 A CN112493270 A CN 1124932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in wheel
roller
compression roller
tensioning
rock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0631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强
李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130631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93270A/zh
Publication of CN1124932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932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1BAKING; EDIBLE DOUGHS
    • A21CMACHINES OR EQUIPMENT FOR MAKING OR PROCESSING DOUGHS; HANDLING BAKED ARTICLES MADE FROM DOUGH
    • A21C3/00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shaping batches of dough before subdivision
    • A21C3/02Dough-sheeters; Rolling-machines; Rolling-pins
    • A21C3/024Dough-sheeters; Rolling-machines; Rolling-pins using one or more rollers with an axis of rotation substantially parallel or oblique to the direction of dough transport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ress Drives And Press L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辊间距调节装置,涉及压辊间距调节技术领域,包括:压辊支架,压辊支架上设置有活动孔;上压辊,上压辊的两端与压辊支架转动连接;下压辊,下压辊的两端可移动地设置在活动孔内;摇杆,一端通过第一转轴与压辊支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下压辊转动连接,第一转轴与下压辊的中心的连线与下压辊与上压辊的中心的连线形成夹角;摇杆驱动机构,设置于摇杆的一侧,摇杆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摇杆绕第一转轴转动;该压辊间距调节装置通过在下压辊的两端设置摇杆,利用摇杆驱动机构驱动摇杆转动,进而调节压辊间距,无需手动调节。

Description

一种压辊间距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压辊间距调节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压辊间距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面食是人们普遍喜爱且经济的一类食品,在面食的制作过程中,揉面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步骤,以前多靠人力手工揉面,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为了减轻人工负担和提高生产效率,压面机应运而生。压面机是把面粉跟水搅拌均匀之后代替传统手工揉面的食品机械,主要用于制作面条,也可制造吞皮、糕点、面点等。压面机的作用是使面团中的面筋质进一步形成细密的网络,并使面团成为一定厚度的具有可塑性、延伸性的面带。压面机一般包括两个互相平行的压辊,分别为定压辊和动压辊,定压辊与机身相固定,动压辊则固定在一调节机构上。现有的压面机上的压辊多为手动调节,调节误差较大,容易造成面皮厚度不均,并且手动调节不智能、不安全,容易造成人员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压辊间距调节装置,通过在下压辊的两端对称地设置摇杆,利用摇杆驱动机构驱动摇杆转动,进而调节压辊间距,无需手动调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压辊间距调节装置,包括:
压辊支架,所述压辊支架上设置有活动孔;
上压辊,所述上压辊的两端与压辊支架转动连接;
下压辊,所述下压辊的两端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活动孔内;
摇杆,一端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压辊支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下压辊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下压辊的中心的连线与所述下压辊与所述上压辊的中心的连线形成夹角;
摇杆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摇杆的一侧,所述摇杆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摇杆绕所述第一转轴转动。
可选地,所述摇杆驱动机构包括:
扇形蜗轮,设置于所述下压辊的两端,所述扇形蜗轮的一端设置有齿,所述扇形蜗轮的另一端与所述摇杆相连接;
蜗杆,转动设置于所述压辊支架的两侧,所述蜗杆与所述扇形蜗轮相配合;
蜗杆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蜗杆转动。
可选地,所述蜗杆驱动组件包括:
第一锥齿轮,设置于所述蜗杆的一端;
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与所述压辊支架转动连接;
第二锥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与所述第一锥齿轮相啮合;
第一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的中部;
第一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的一侧;
第二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
可选地,所述压辊支架包括左支架和右支架,所述左支架与所述右支架通过连接板相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上。
可选地,所述压辊支架的一侧设置有下压辊驱动机构,所述下压辊驱动机构包括:
第二驱动电机;
第一链轮,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
第二链轮,设置在所述下压辊的一端;
第一张紧链轮,设置于所述第二链轮的一侧;
第一链条,与所述第一链轮、所述第二链轮和所述第一张紧链轮相配合。
可选地,所述压辊支架的另一侧设置有压辊传动机构,所述压辊传动机构包括:
第三链轮,设置在所述下压辊的另一端;
第四链轮,设置在所述第三链轮的上方,与所述上压辊相连接;
第五链轮和第二张紧链轮,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三链轮的下方两侧,所述第三链轮、所述第五链轮和所述第二张紧链轮在所述第四链轮周围形成三角形排布,所述第五链轮与所述压辊支架转动连接;
第二链条,与所述第三链轮、所述第四链轮、所述第五链轮和所述第二张紧链轮相配合。
可选地,所述压辊支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张紧板和第二张紧板,所述第一张紧板的一端和第二张紧板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压辊支架的两侧,所述第一张紧链轮和所述第二张紧链条分别与所述第一张紧板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张紧板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张紧板的一侧和所述第二张紧板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张紧板相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压辊支架上,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张紧板相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压辊支架上。
可选地,所述上压辊的一侧设置有上刮刀,所述下压辊的一侧设置有下刮刀。
可选地,所述下压辊的一侧设置有输入支撑组件,所述输入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两端与所述压辊支架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转动套设有第一支撑辊。
可选地,所述下压辊的另一侧设置有输出支撑组件,所述输出支撑组件包括两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在所述压辊支架的两侧,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设置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上转动套设有第二支撑辊。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辊间距调节装置,其有益效果在于:
1、该压辊间距调节装置通过在下压辊的两端设置摇杆,利用摇杆驱动机构驱动摇杆转动,进而调节压辊间距,无需手动调节;
2、该压辊间距调节装置利用驱动电机经各个齿轮和蜗杆与扇形蜗轮的传动配合带动摇杆转动,实现对上下压辊间距的调节,调节的准确度高;
3、该压辊间距调节装置的下压辊驱动机构和压辊传动机构均具有张紧链轮,能够支持下压辊的实时调节,无需停机。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压辊间距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压辊间距调节装置的下压辊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压辊间距调节装置的压辊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压辊间距调节装置的摇杆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压辊支架;2、上压辊;3、下压辊;4、摇杆;5、第一转轴;6、扇形蜗轮;7、蜗杆;8、第一锥齿轮;9、第二转轴;10、第二锥齿轮;11、第一齿轮;12、第一驱动电机;13、第二齿轮;14、连接板;15、第二驱动电机;16、第一链轮;17、第二链轮;18、第一张紧链轮;19、第一链条;20、第三链轮;21、第四链轮;22、第五链轮;23、第二张紧链轮;24、第二链条;25、第一张紧板;26、第二张紧板;27、第一弹簧;28、第二弹簧;29、上刮刀;30、下刮刀;31、第一支撑杆;32、第一支撑辊;33、支撑板;34、第二支撑杆;35、第二支撑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以下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发明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辊间距调节装置,包括:
压辊支架,压辊支架上设置有活动孔;
上压辊,上压辊的两端与压辊支架转动连接;
下压辊,下压辊的两端可移动地设置在活动孔内;
摇杆,一端通过第一转轴与压辊支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下压辊转动连接,第一转轴与下压辊的中心的连线与下压辊与上压辊的中心的连线形成夹角;
摇杆驱动机构,设置于摇杆的一侧,摇杆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摇杆绕第一转轴转动。
具体的,摇杆驱动机构通过驱动摇杆绕第一转轴转动,带动摇杆另一端上的下压辊在活动孔内移动,使得下压辊靠近或远离上压辊,实现压辊间距的调节,第一转轴设置在下压辊的一侧,第一转轴的中心、下压辊的中心和上压辊的中心的连线不能形成一条直线,也就是说,第一转轴不能设置在下压辊的中心和上压辊的中心的连线的延长线上,保证摇杆绕第一转轴转动时,下压辊能够靠近或远离上压辊。
可选地,摇杆驱动机构包括:
扇形蜗轮,设置于下压辊的两端,扇形蜗轮的一端设置有齿,扇形蜗轮的另一端与摇杆相连接;
蜗杆,转动设置于压辊支架的两侧,蜗杆与扇形蜗轮相配合;
蜗杆驱动组件,能够驱动蜗杆转动。
具体的,扇形蜗轮为蜗轮的一部分,扇形蜗轮的转动中心为蜗轮的转动中心,扇形蜗轮的转动中心为第一转轴的中心,蜗杆与扇形蜗轮配合,带动扇形蜗轮转动,进而带动摇杆绕第一转轴转动,摇杆的形状不做限定,摇杆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下压辊转动配合。
可选地,蜗杆驱动组件包括:
第一锥齿轮,设置于蜗杆的一端;
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两端与压辊支架转动连接;
第二锥齿轮,设置于第二转轴的两端,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
第一齿轮,设置于第二转轴的中部;
第一驱动电机,设置于第二转轴的一侧;
第二齿轮,设置于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齿轮相啮合。
具体的,第一驱动电机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带动第一齿轮和第二转轴转动,第二转轴带动其两端的第二锥齿轮转动,通过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的啮合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进而带动蜗杆转动。
可选地,压辊支架包括左支架和右支架,左支架与右支架通过连接板相连接,第一驱动电机设置在连接板上。
可选地,压辊支架的一侧设置有下压辊驱动机构,下压辊驱动机构包括:
第二驱动电机;
第一链轮,设置在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
第二链轮,设置在下压辊的一端;
第一张紧链轮,设置于第二链轮的一侧;
第一链条,与第一链轮、第二链轮和第一张紧链轮相配合。
具体的,第二驱动电机带动第一链轮转动,通过第一链条的传动,第一链轮带动第二链轮转动,进而带动下压辊转动,实现下压辊的驱动;第一张紧链轮的设置能够始终保持第一链条的张紧状态,保证第一链条能够在下压辊发生移动后依然能够正常传动。
可选地,压辊支架的另一侧设置有压辊传动机构,压辊传动机构包括:
第三链轮,设置在下压辊的另一端;
第四链轮,设置在第三链轮的上方,与上压辊相连接;
第五链轮和第二张紧链轮,分别设置于第三链轮的下方两侧,第三链轮、第五链轮和第二张紧链轮在第四链轮周围形成三角形排布,第五链轮与压辊支架转动连接;
第二链条,与第三链轮、第四链轮、第五链轮和第二张紧链轮相配合。
具体的,下压辊在下压辊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转动,带动第三链轮转动,在第二链条的传动作用下,第三链轮带动第四链轮、第五链轮和第二张紧链轮一起转动,驱动上压辊转动,第二张紧链轮的设置能够始终保持第二链条的张紧状态,保证第二链条能够在下压辊发生移动后依然能够正常传动;第五链轮的设置是为了保证第二链条与第三链轮、第四链轮和第二张紧链轮之间的传动。
可选地,压辊支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张紧板和第二张紧板,第一张紧板的一端和第二张紧板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于压辊支架的两侧,第一张紧链轮和第二张紧链条分别与第一张紧板的另一端和第二张紧板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一张紧板的一侧和第二张紧板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第一弹簧的一端与第一张紧板相连接,第一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压辊支架上,第二弹簧的一端与第二张紧板相连接,第二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压辊支架上。
具体的,第一张紧链轮和第二张紧链轮分别通过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带动第一张紧板和第二张紧板来实现张紧效果。
可选地,上压辊的一侧设置有上刮刀,下压辊的一侧设置有下刮刀。
具体的,上刮刀能够实时刮掉附着在上压辊上的面团,保持上压辊表面的光洁,下刮刀能够实时刮掉附着在下压辊上的面团,保持下压辊表面的光洁。
在一个示例中,上压辊与下压辊之间还设置有限位板组件,限位板组件为两个与上压辊和下压辊形状相配合的板,能够在上压辊和下压辊轴向上限制面皮的移动。
可选地,下压辊的一侧设置有输入支撑组件,输入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的两端与压辊支架活动连接,第一支撑杆上转动套设有第一支撑辊。
可选地,下压辊的另一侧设置有输出支撑组件,输出支撑组件包括两个支撑板,支撑板设置在压辊支架的两侧,两个支撑板之间设置有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上转动套设有第二支撑辊。
具体的,面皮在输入支撑组件的支撑托举作用下,进入上辊和下辊之间进行压延,经过压延后,面皮在输出支撑组件的支撑托举作用下,进入后面的工序。
实施例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压辊间距调节装置,包括:
压辊支架1,压辊支架1上设置有活动孔;
上压辊2,上压辊2的两端与压辊支架1转动连接;
下压辊3,下压辊3的两端可移动地设置在活动孔内;
摇杆4,一端通过第一转轴5与压辊支架1转动连接,另一端与下压辊3转动连接,第一转轴5与下压辊3的中心的连线与下压辊3与上压辊2的中心的连线形成夹角;
摇杆驱动机构,设置于摇杆4的一侧,摇杆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摇杆4绕第一转轴5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摇杆驱动机构包括:
扇形蜗轮6,设置于下压辊3的两端,扇形蜗轮6的一端设置有齿,扇形蜗轮6的另一端与摇杆4相连接;
蜗杆7,转动设置于压辊支架1的两侧,蜗杆7与扇形蜗轮7相配合;
蜗杆驱动组件,能够驱动蜗杆7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蜗杆驱动组件包括:
第一锥齿轮8,设置于蜗杆7的一端;
第二转轴9,第二转轴9的两端与压辊支架1转动连接;
第二锥齿轮10,设置于第二转轴9的两端,与第一锥齿轮8相啮合;
第一齿轮11,设置于第二转轴9的中部;
第一驱动电机12,设置于第二转轴9的一侧;
第二齿轮13,设置于第一驱动电机12的输出端,与第一齿轮11相啮合。
在本实施例中,压辊支架1包括左支架和右支架,左支架与右支架通过连接板14相连接,第一驱动电机12设置在连接板14上。
在本实施例中,压辊支架1的一侧设置有下压辊驱动机构,下压辊驱动机构包括:
第二驱动电机15;
第一链轮16,设置在第二驱动电机15的输出端上;
第二链轮17,设置在下压辊3的一端;
第一张紧链轮18,设置于第二链轮17的一侧;
第一链条19,与第一链轮16、第二链轮17和第一张紧链轮18相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压辊支架1的另一侧设置有压辊传动机构,压辊传动机构包括:
第三链轮20,设置在下压辊3的另一端;
第四链轮21,设置在第三链轮20的上方,与上压辊2相连接;
第五链轮22和第二张紧链轮23,分别设置于第三链轮20的下方两侧,第三链轮20、第五链轮22和第二张紧链轮23在第四链轮21周围形成三角形排布,第五链轮22与压辊支架1转动连接;
第二链条24,与第三链轮20、第四链轮21、第五链轮22和第二张紧链轮23相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压辊支架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张紧板25和第二张紧板26,第一张紧板25的一端和第二张紧板26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于压辊支架1的两侧,第一张紧链轮18和第二张紧链轮23分别与第一张紧板25的另一端和第二张紧板26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一张紧板25的一侧和第二张紧板26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弹簧27和第二弹簧28,第一弹簧27的一端与第一张紧板25相连接,第一弹簧27的另一端连接在压辊支架1上,第二弹簧28的一端与第二张紧板26相连接,第二弹簧28的另一端连接在压辊支架1上。
在本实施例中,上压辊2的一侧设置有上刮刀29,下压辊3的一侧设置有下刮刀30。
在本实施例中,下压辊3的一侧设置有输入支撑组件,输入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杆31,第一支撑杆31的两端与压辊支架1活动连接,第一支撑杆31上转动套设有第一支撑辊32。
在本实施例中,下压辊3的另一侧设置有输出支撑组件,输出支撑组件包括两个支撑板33,支撑板33设置在压辊支架1的两侧,两个支撑板33之间设置有第二支撑杆34,第二支撑杆34上转动套设有第二支撑辊35。
综上,本发明提供的压辊间距调节装置使用时,面皮在输入支撑组件的支撑托举作用下,进入上压辊2和下压辊3之间进行压延,两辊之间的距离直接决定着经此压延后的面皮厚度,上刮刀29能够实时刮掉附着在上压辊2上的面团,保持上压辊2表面的光洁,下刮刀30能够实时刮掉附着在下压辊3上的面团,保持下压辊3表面的光洁,经过压延后,面皮在输出支撑组件的支撑托举作用下,进入后面的工序。
在此压延过程中,下压辊驱动机构通过第二驱动电机15利用链条传动从下压辊3的一端带动下压辊3转动,下压辊3通过其另一端的压辊传动机构利用链条传动带动上压辊2与下压辊3相向转动,实现面皮的压延;两辊之间的间距调节是通过摇杆驱动机构带动摇杆4绕第一转轴5转动带动下压辊3移动实现对下压辊3与上压辊2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当需要调节压辊间距时,第一驱动电机12带动第二齿轮13转动,第二齿轮13与第一齿轮11配合带动第一齿轮11和第二转轴9转动,进而带动第二锥齿轮10转动,通过第二锥齿10轮与第一锥齿轮8的配合带动蜗杆7转动,蜗杆7与扇形蜗轮6啮合,能够带动扇形蜗轮6和摇杆4绕第一转轴5转动,进而带动下压辊3移动,调节下压辊3与上压辊2之间的间距;该压辊间距调节装置通过在下压辊3的两端设置摇杆4,利用摇杆驱动机构驱动摇杆4转动,进而调节压辊间距,无需手动调节;并且下压辊驱动机构和压辊传动机构分别具有第一张紧链轮18和第二张紧链轮23,能够支持下压辊3的实时调节,无需停机。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

Claims (10)

1.一种压辊间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辊支架,所述压辊支架上设置有活动孔;
上压辊,所述上压辊的两端与压辊支架转动连接;
下压辊,所述下压辊的两端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活动孔内;
摇杆,一端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压辊支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下压辊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下压辊的中心的连线与所述下压辊与所述上压辊的中心的连线形成夹角;
摇杆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摇杆的一侧,所述摇杆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摇杆绕所述第一转轴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辊间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杆驱动机构包括:
扇形蜗轮,设置于所述下压辊的两端,所述扇形蜗轮的一端设置有齿,所述扇形蜗轮的另一端与所述摇杆相连接;
蜗杆,转动设置于所述压辊支架的两侧,所述蜗杆与所述扇形蜗轮相配合;
蜗杆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蜗杆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辊间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驱动组件包括:
第一锥齿轮,设置于所述蜗杆的一端;
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与所述压辊支架转动连接;
第二锥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与所述第一锥齿轮相啮合;
第一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的中部;
第一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的一侧;
第二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辊间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辊支架包括左支架和右支架,所述左支架与所述右支架通过连接板相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辊间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辊支架的一侧设置有下压辊驱动机构,所述下压辊驱动机构包括:
第二驱动电机;
第一链轮,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
第二链轮,设置在所述下压辊的一端;
第一张紧链轮,设置于所述第二链轮的一侧;
第一链条,与所述第一链轮、所述第二链轮和所述第一张紧链轮相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辊间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辊支架的另一侧设置有压辊传动机构,所述压辊传动机构包括:
第三链轮,设置在所述下压辊的另一端;
第四链轮,设置在所述第三链轮的上方,与所述上压辊相连接;
第五链轮和第二张紧链轮,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三链轮的下方两侧,所述第三链轮、所述第五链轮和所述第二张紧链轮在所述第四链轮周围形成三角形排布,所述第五链轮与所述压辊支架转动连接;
第二链条,与所述第三链轮、所述第四链轮、所述第五链轮和所述第二张紧链轮相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辊间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辊支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张紧板和第二张紧板,所述第一张紧板的一端和第二张紧板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压辊支架的两侧,所述第一张紧链轮和所述第二张紧链条分别与所述第一张紧板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张紧板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张紧板的一侧和所述第二张紧板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张紧板相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压辊支架上,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张紧板相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压辊支架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辊间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辊的一侧设置有上刮刀,所述下压辊的一侧设置有下刮刀。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辊间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辊的一侧设置有输入支撑组件,所述输入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两端与所述压辊支架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转动套设有第一支撑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辊间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辊的另一侧设置有输出支撑组件,所述输出支撑组件包括两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在所述压辊支架的两侧,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设置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上转动套设有第二支撑辊。
CN202011306315.0A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压辊间距调节装置 Pending CN1124932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06315.0A CN112493270A (zh)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压辊间距调节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06315.0A CN112493270A (zh)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压辊间距调节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93270A true CN112493270A (zh) 2021-03-16

Family

ID=74958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06315.0A Pending CN112493270A (zh)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压辊间距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93270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52302Y (zh) * 2000-11-09 2001-10-10 广州市番禺力丰食品机械厂 压面机压辊间距调节装置
CN103478186A (zh) * 2013-09-25 2014-01-01 宝鸡市冯氏面业有限公司 食品压延机辊间距调节机构
CN104349678A (zh) * 2012-06-08 2015-02-11 哈斯食品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生产平轧的、被连续输送的面片的装置
US20180132489A1 (en) * 2016-11-15 2018-05-17 Gruma S.A.B. De C.V. Comestible product sheeter and sheeter roller,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CN110547307A (zh) * 2019-10-17 2019-12-10 武汉轻工大学 一种用于鲜湿面条制作的压延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52302Y (zh) * 2000-11-09 2001-10-10 广州市番禺力丰食品机械厂 压面机压辊间距调节装置
CN104349678A (zh) * 2012-06-08 2015-02-11 哈斯食品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生产平轧的、被连续输送的面片的装置
CN103478186A (zh) * 2013-09-25 2014-01-01 宝鸡市冯氏面业有限公司 食品压延机辊间距调节机构
US20180132489A1 (en) * 2016-11-15 2018-05-17 Gruma S.A.B. De C.V. Comestible product sheeter and sheeter roller,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CN110547307A (zh) * 2019-10-17 2019-12-10 武汉轻工大学 一种用于鲜湿面条制作的压延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33780B (en) A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beating and rolling a food dough belt
JP2917002B2 (ja) パン生地等の延展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12493270A (zh) 一种压辊间距调节装置
CN206390114U (zh) 一种包子皮成型机
CN200973326Y (zh) 压面折叠机
CN108064899A (zh) 一种包子皮成型机及加工方法
CN209171284U (zh) 一种全自动揉面机
CN111374156B (zh) 面带擀压展宽机
CN205082578U (zh) 一种滚压式面条面皮机
JPH037531A (ja) パン成形機
CN210648180U (zh) 一种双伺服高速送料装置的释放上箱体组件
CN218571274U (zh) 一种锅盔生产装置
CN213486636U (zh) 一种面饼擀压成型设备
CN219288582U (zh) 一种用于带状面皮生产的自动压面机
CN216219821U (zh) 一种压面生产加工设备
CN220037366U (zh) 一种压面机传动结构
CN211532540U (zh) 一种切面机
CN218303153U (zh) 一种面皮起酥机压辊升降装置
CN210352887U (zh) 一种面包成型机压辊调节机构
CN218999389U (zh) 一种免拆刀压面机
CN213549343U (zh) 压辊间隙调节机构
CN220308325U (zh) 一种茶叶加工用揉捻装置
CN110122518B (zh) 一种用于面团加工的起酥机
CN209660284U (zh) 一种立地式起酥机
CN219612911U (zh) 一种高速压面机的压面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