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77720A - 一种滑移连接组件、车门扶手及车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滑移连接组件、车门扶手及车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77720A
CN112477720A CN202011308478.2A CN202011308478A CN112477720A CN 112477720 A CN112477720 A CN 112477720A CN 202011308478 A CN202011308478 A CN 202011308478A CN 112477720 A CN112477720 A CN 1124777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rail
sliding
piece
connection assembly
hand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0847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77720B (zh
Inventor
刘松梅
金远达
姜际超
潘如杨
龚洁
祝贺
王鹏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0847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7772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777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777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777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777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3/00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3/02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f hand grips or stra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3/00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3/02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f hand grips or straps
    • B60N3/026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f hand grips or strap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x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021/0273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automatically movable to an operative position, e.g. in case of collision or impending collis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Support Devices For Sliding Do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滑移连接组件、车门扶手及车门。该滑移连接组件包括第一滑移件、剪切件和第二滑移件;该第一滑移件与第一待固定件连接;该第二滑移件与第二待固定件连接,该第二滑移件包括导轨;该第二滑移件与该第一滑移件通过该剪切件和该导轨连接;该导轨用于当该剪切件断裂后,能够在外力作用下使该第一滑移件沿该导轨移动,进而使该第一滑移件的移动带动该第一待固定件移动到预设位置。本申请提供的滑移连接组件具有当发生碰撞时,能够使得与其连接的第一待固定件滑出,从而降低人与第一待固定件的碰撞风险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滑移连接组件、车门扶手及车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滑移连接组件、车门扶手及车门。
背景技术
侧面碰撞是交通事故中常见的一种碰撞形式,约占事故总数的30%,仅次于正面碰撞。侧面碰撞过程中,由于侧面结构不可能像前部和后部那样有足够的空间发生结构变形来吸收碰撞能量,一旦发生碰撞,车内的乘员会和车门内饰发生二次碰撞,而比较容易受伤的肋骨部位与比较凸出的车门扶手接触,尤其是在不具备侧气囊的情况下,容易导致人肋骨部位伤害值超标。随着各国法规对车辆碰撞安全的重视,中国新车评价规程2021版参考欧洲新车评价规程,增加了侧面柱碰试验,该工况车门侵入大,即使配备有侧面安全气囊,扶手触底人肋骨的现象也很常见,一旦发生触底,会引起较大的肋骨变形量,给人员造成严重伤害,也会降低汽车的安全评级。
现有车型一般通过减小车门扶手y向凸出量,即减小车门扶手宽度来减小扶手对肋骨的作用,但减小扶手宽度大大降低了乘坐的舒适性,引起客户的抱怨;也有一些车通过对车门扶手结构进行弱化来减小碰撞过程中扶手对肋骨的作用力,通过弱化扶手来降低扶手刚度,虽然可以缓解肋骨的变形量,但会降低扶手的强度,长期使用会引起变形,且通过扶手自身变形的压溃空间小,对肋骨的缓解作用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是现有技术中汽车发生侧面碰撞时,易造成人员与车门扶手发生严重碰撞,进而伤害人员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在一方面公开了一种滑移连接组件,其包括第一滑移件、剪切件和第二滑移件;
该第一滑移件与第一待固定件连接;
该第二滑移件与第二待固定件连接,该第二滑移件包括导轨;
该第二滑移件与该第一滑移件通过该剪切件和该导轨连接;
该导轨用于当该剪切件断裂后,能够在外力作用下使该第一滑移件沿该导轨移动,进而使该第一滑移件的移动带动该第一待固定件移动到预设位置。
可选地,该第一滑移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
该第一连接件与该第二连接件之间存在预设高度;
该第一连接件与该第二滑移件连接;
该第二连接件与该第一待固定件固定连接。
可选地,该第一连接件上设有移动件;
该移动件与该导轨滑动或者滚动连接。
可选地,该第二滑移件包括连接部和固定部;
该连接部与该固定部存在预设夹角;
该连接部包括该导轨,该连接部与该剪切件连接;
该固定部与该第二待固定件固定连接。
可选地,该连接部包括靠近该固定部的第一端;
该第二连接件靠近该第一端。
可选地,该连接部包括底板;
该底板包括相对的第一边和第二边;
该导轨包括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
该第一边上设有该第一导轨;
该第二边上设有该第二导轨;
该第一导轨与该第二导轨位于该底板的同一侧的同一平面上。
可选地,该第一滑移件还包括第三连接件;
该第三连接件的一端与该第一连接件连接,该第三连接件的另一端与该第二连接件连接;
该第一连接件包括相对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
该第一侧边置于该第一导轨内;
该第二侧边置于该第二导轨内;
且该第一导轨与该第二导轨之间的距离大于该第三连接件的宽度。
本申请在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车门扶手,其包括扶手和上述的滑移连接组件;
该第一滑移件与该扶手连接。
本申请在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车门,其包括车门内板和上述的车门扶手;
第二滑移件与该车门内板固定连接。
可选地,该车门内板设有通孔;
该车门内板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
该通孔与该扶手相对应,且该扶手位于该第一侧;
该通孔用于当扶手沿该导轨移动时,能够使该扶手移动到该第二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提供的滑移连接组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滑移连接组件,其包括第一滑移件、剪切件和第二滑移件;该第一滑移件与第一待固定件连接;该第二滑移件与第二待固定件连接,该第二滑移件包括导轨;该第二滑移件与该第一滑移件通过该剪切件和该导轨连接;该导轨用于当该剪切件断裂后,能够在外力作用下使该第一滑移件沿该导轨移动,进而使该第一滑移件的移动带动该第一待固定件移动到预设位置。在一种应用场景中,第一待固定件为汽车车门扶手,在发生碰撞过程中,由于滑移移动组件受到外力,从而使得剪切件断裂,进而促使汽车车门扶手滑出车外,从而降低人与第一待固定件的碰撞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滑移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剪切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第一滑移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第二滑移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滑移连接组件的截面图;
图6为本申请另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滑移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另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滑移连接组件的俯视图;
图8为本申请另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第一滑移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另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第二滑移件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对附图作补充说明:
1-第一滑移件;101-第一连接件;102-第二连接件;103-第三连接件;104-移动件;105-第一安装孔;106-第二安装孔;2-第二滑移件;201-连接部;2011-底板;202-固定部;203-第三安装孔;204-第四安装孔;205-导轨;2051-竖板;2052-横板;3-剪切件;301-挡件;302-连接柱;303-弱化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申请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的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而且,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如图1所示,图1为本申请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滑移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滑移连接组件,其包括第一滑移件1、剪切件3和第二滑移件2;该第一滑移件1与第一待固定件连接;该第二滑移件2与第二待固定件连接,该第二滑移件2包括导轨205;该第二滑移件2与该第一滑移件1通过该剪切件3和该导轨205连接;该导轨205用于当该剪切件3断裂后,能够在外力作用下使该第一滑移件1沿该导轨205移动,进而使该第一滑移件1的移动带动该第一待固定件移动到预设位置。
为了更好地描述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下面将该滑移连接组件应用于汽车领域来进行说明,从而图1可以看出,第一滑移件1与车门扶手连接;第二滑移件2与车门连接,当受到外力作用下,例如撞击,此时剪切件3会发生断裂,进而使得第一滑移件1朝X轴负方向移动,进而带动与第一滑移件1连接的车门扶手朝X负方向移动,从而降低了乘客与车门扶手发生碰撞的风险,当然该滑移移动组件还可以用于汽车中其他零部件之间的连接,以达到降低乘客受伤风险的目的。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图2为本申请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剪切件3的结构示意图;该剪切件3包括两个挡件301和连接柱302,连接柱302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挡件301,该挡件301用于将第一滑移件1和第二滑移件2限制在两个挡件301之间的区域,连接柱302上设有弱化线303,为了在发生碰撞时,该剪切件3容易从该弱化线303出断裂,从而使第一滑移件1与第二滑移件2能够相对滑动。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图3为本申请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第一滑移件1的结构示意图。该第一滑移件1包括第一连接件101和第二连接件102;该第一连接件101与该第二连接件102之间存在预设高度;该第一连接件101与该第二滑移件2连接;该第二连接件102与该第一待固定件固定连接,第一连接件101上设有第一安装孔105,第一安装孔105与剪切件3连接,第二连接件102上设有第二安装孔106,第一安装孔105与第一待固定件连接。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从图3可以看出,该第一连接件101上设有移动件104;该移动件104与该导轨205滑动或者滚动连接。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该第一滑移件1还包括第三连接件103;该第三连接件103的一端与该第一连接件101连接,该第三连接件103的另一端与该第二连接件102连接,该第三连接件103与第一连接件101、第二连接件102均存在预设夹角,进而使得第一连接件101与第二连接件102之间的距离存在预设高度,以便于当第一滑移件1移动时,能够带动第一待固定件移出较远的距离。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图4为本申请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第二滑移件2的结构示意图;该第二滑移件2包括连接部201和固定部202;该连接部201与该固定部202存在预设夹角;优选地,连接部201与该固定部202的预设夹角为90度;该连接部201包括该导轨205,该连接部201与该剪切件3连接;该固定部202与该第二待固定件固定连接。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固定部202上设有第三安装孔203,第三安装孔203与第二待固定件连接,连接部201上设有第四安装孔204,该第四安装孔204与剪切件3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安装孔106与第一待固定件的连接方式为包括焊接、螺接、销接和粘接等固定连接方式中的任一种,第三安装孔203与第二待固定件的连接方式为焊接、螺接、销接和粘接等固定连接方式中的任一种。
如图5所示,图5为本申请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滑移连接组件的截面图。导轨205为底部具有通孔的凹槽结构;移动件104为“工”形结构,移动件104的中部设于导轨205的通孔内,从而使得移动件104能够卡在导轨205上,即当剪切件3断裂后,第二移动件104也不会从第一移动件104上掉落,以免造成其他伤害。
在另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如图6-8所示,图6为本申请另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滑移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另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滑移连接组件的俯视图;图8为本申请另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第一滑移件的结构示意图。该第一连接件101包括相对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该第一侧边置于该第一导轨内;该第二侧边置于该第二导轨内;且该第一导轨与该第二导轨之间的距离大于该第三连接件103的宽度,有利于第一滑移件1的第三连接件103能够沿导轨205移动到较远的距离,可选地,第三连接件103靠近第一连接件101的一端的两侧的边为斜边,当然也可以是直边,只要该第三连接件103靠近第一连接件101的一端的宽度小于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之间的最小距离即可。
如图9所示,图9为本申请另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第二滑移件2的结构示意图。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该连接部201包括靠近该固定部202的第一端;该第二连接件102靠近该第一端。在另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该连接部201包括远离固定部202的第二端,该第二连接件102靠近该第二端。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从图9可以看出,该连接部201包括底板2011;该导轨205包括竖板2051和横板2052;竖板2051的一端与底板2011的侧面连接,竖板2051的另一端与横板2052固定连接,优选地,横板2052与底板2011平行设置,第一滑移件1的第一连接件101位于该横板2052上。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该底板2011包括相对的第一边和第二边;该导轨205包括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该第一边上设有该第一导轨;该第二边上设有该第二导轨;该第一导轨与该第二导轨位于该底板2011的同一侧的同一平面上,可选地,竖板2051包括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横板2052包括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故第一竖板与第一横板构成第一导轨,第二竖板和第二横板构成第二导轨。
本申请在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车门扶手,其包括扶手和上述的滑移连接组件;该第一滑移件1与该扶手连接。
本申请在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车门,其包括车门内板和上述的车门扶手;第二滑移件2与该车门内板固定连接。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该车门内板设有通孔;该车门内板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该通孔与该扶手相对应,且该扶手位于该第一侧;该通孔用于当扶手沿该导轨205移动时,能够使该扶手移动到该第二侧,从而避免了发生碰撞时,乘客与车门扶手之间的碰撞风险。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滑移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滑移件(1)、剪切件(3)和第二滑移件(2);
所述第一滑移件(1)与第一待固定件连接;
所述第二滑移件(2)与第二待固定件连接,所述第二滑移件(2)包括导轨(205);
所述第二滑移件(2)与所述第一滑移件(1)通过所述剪切件(3)和所述导轨(205)连接;
所述导轨(205)用于当所述剪切件(3)断裂后,能够在外力作用下使所述第一滑移件(1)沿所述导轨(205)移动,进而使所述第一滑移件(1)的移动带动所述第一待固定件移动到预设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移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移件(1)包括第一连接件(101)和第二连接件(102);
所述第一连接件(101)与所述第二连接件(102)之间存在预设高度;
所述第一连接件(101)与所述第二滑移件(2)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件(102)与所述第一待固定件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移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01)上设有移动件(104);
所述移动件(104)与所述导轨(205)滑动或者滚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移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移件(2)包括连接部(201)和固定部(202);
所述连接部(201)与所述固定部(202)存在预设夹角;
所述连接部(201)包括所述导轨(205),所述连接部(201)与所述剪切件(3)连接;
所述固定部(202)与所述第二待固定件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滑移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01)包括靠近所述固定部(202)的第一端;
所述第二连接件(102)靠近所述第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滑移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01)包括底板(2011);
所述底板(2011)包括相对的第一边和第二边;
所述导轨(205)包括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
所述第一边上设有所述第一导轨;
所述第二边上设有所述第二导轨;
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第二导轨位于所述底板(2011)的同一侧的同一平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滑移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移件(1)还包括第三连接件(103);
所述第三连接件(10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01)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件(10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102)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件(101)包括相对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
所述第一侧边置于所述第一导轨内;
所述第二侧边置于所述第二导轨内;
且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第二导轨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三连接件(103)的宽度。
8.一种车门扶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扶手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滑移连接组件;
所述第一滑移件(1)与所述扶手连接。
9.一种车门,其特征在于,包括车门内板和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门扶手;
所述第二滑移件(2)与所述车门内板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内板设有通孔;
所述车门内板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
所述通孔与所述扶手相对应,且所述扶手位于所述第一侧;
所述通孔用于当扶手沿所述导轨(205)移动时,能够使所述扶手移动到所述第二侧。
CN202011308478.2A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滑移连接组件、车门扶手及车门 Active CN1124777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08478.2A CN112477720B (zh)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滑移连接组件、车门扶手及车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08478.2A CN112477720B (zh)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滑移连接组件、车门扶手及车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77720A true CN112477720A (zh) 2021-03-12
CN112477720B CN112477720B (zh) 2022-10-04

Family

ID=749322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08478.2A Active CN112477720B (zh)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滑移连接组件、车门扶手及车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77720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34660A1 (en) * 2007-11-28 2009-05-2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ide impact door trim buckle initiator design in armrest and grab handle region
US20110025083A1 (en) * 2009-07-31 2011-02-03 Honda Motor Co., Ltd Grab handle bracket
JP2016013765A (ja) * 2014-07-02 2016-01-28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車両用内装材
CN109532609A (zh) * 2017-09-22 2019-03-29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扶手和车辆
CN110281823A (zh) * 2019-06-20 2019-09-27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挥鞭伤的吸能装置
CN210049736U (zh) * 2019-04-03 2020-02-11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铰链机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34660A1 (en) * 2007-11-28 2009-05-2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ide impact door trim buckle initiator design in armrest and grab handle region
US20110025083A1 (en) * 2009-07-31 2011-02-03 Honda Motor Co., Ltd Grab handle bracket
JP2016013765A (ja) * 2014-07-02 2016-01-28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車両用内装材
CN109532609A (zh) * 2017-09-22 2019-03-29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扶手和车辆
CN210049736U (zh) * 2019-04-03 2020-02-11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铰链机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10281823A (zh) * 2019-06-20 2019-09-27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挥鞭伤的吸能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77720B (zh) 2022-10-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574019C (en) Climbing guard for railway vehicles
EP1927524B1 (en) Train equipped with interfaces that absorb energy between the carriages in case of collision
EP1232083B1 (de) Schienenfahrzeug zur personenbeförderung, insbesondere für den nahverkehr
EP2412599B1 (en) Railcar
JP2002225704A (ja) 車両のフレーム上方における衝突に対処するようにしたエネルギー吸収構造物が設けられた運転室を有する鉄道車両
CN112109758B (zh) 一种轨道车辆防撞系统及防撞方法
EP1723020B1 (en) Deformable frame for a vehicle cabin
WO2022057423A1 (zh) 一种挡车器及轨道车辆防撞方法
CA2529234C (en) Anti-climbing device for railway carriages
CN112078620B (zh) 一种轨道车辆前端结构
CN112477720B (zh) 一种滑移连接组件、车门扶手及车门
EP3357785B1 (en) Energy absorption device and rail vehicle having same
CN106985776B (zh) 一种抗撞结构的导向刚度补偿装置
CN108909553B (zh) 车辆座椅安装结构
CN109094656B (zh) 一种汽车及其车架
CN209987883U (zh) 一种汽车防撞保险装置
CN210478826U (zh) 一种商用车驾驶室前围结构
CN102975770A (zh) 汽车地板梁及具有该汽车地板梁的汽车地板
CN210760619U (zh) 偏置碰撞防护装置及电动汽车
CN101357606A (zh) 乘用车侧面碰撞座椅倾翻装置及带有倾翻装置的乘用车
CN114275044B (zh) 一种前地板纵梁结构及车辆
CN205971510U (zh) 一种加强偏置碰撞a柱的结构件
CN215621953U (zh) 一种司机室骨架结构、司机室及其轨道车辆
CN114274903B (zh) 汽车的外装结构及汽车
CN217227481U (zh) 一种无人驾驶安全防撞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