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62981A - 显示装置及触控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及触控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62981A
CN112462981A CN202011498431.7A CN202011498431A CN112462981A CN 112462981 A CN112462981 A CN 112462981A CN 202011498431 A CN202011498431 A CN 202011498431A CN 112462981 A CN112462981 A CN 1124629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display
retaining wall
display device
interi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9843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62981B (zh
Inventor
虞精兵
黄彦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terface Opto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Interface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General Interface Solution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terface Opto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Interface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Yecheng Optoelectronics Wuxi Co Ltd
General Interface Solutio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erface Opto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Interface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Yecheng Optoelectronics Wuxi Co Ltd, General Interface Solution Ltd filed Critical Interface Opto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9843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62981B/zh
Priority to TW109146100A priority patent/TWI76099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629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629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629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629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以及挡墙。显示面板包括显示面、与显示面相背的背面以及连接于显示面与背面的之间的多个侧面。显示面定义有显示区以及围绕显示区设置的非显示区。挡墙包括位于所述显示面的非显示区内的内挡墙与外挡墙,内挡墙与外挡墙至少部分间隔设置,内挡墙环绕显示区且外挡墙环绕内挡墙,内挡墙具有第一缺口且外挡墙具有第二缺口,第一缺口与第二缺口对准且二者相互连通,第一缺口与第二缺口作为将透明液体胶引入至显示面上且被所述内挡墙环绕的区域内的注胶口。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应用显示装置的触控显示装置。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及触控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应用显示装置的触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触控显示装置包括显示装置以及贴合于所述显示装置上的触控面板。所述触控面板与所述显示装置组装时需将显示装置的表面上涂敷透明的液体胶,二者通过所述液体胶进行贴合。然而当涂敷的透明液体胶过多时,透明液体胶会溢出至所述显示装置之外,进而影响触控显示装置的外观和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包括显示面、与所述显示面相背的背面以及连接于所述显示面与所述背面的之间的多个侧面,所述显示面定义有显示区以及围绕所述显示区设置的非显示区;以及
挡墙,包括设置于所述显示面上的所述非显示区的内挡墙与外挡墙,所述内挡墙与所述外挡墙至少部分间隔设置,所述内挡墙环绕所述显示区且所述外挡墙环绕所述内挡墙,所述内挡墙具有第一缺口且所述外挡墙具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第二缺口对准且二者相互连通,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第二缺口作为透明液体胶引入至所述显示面上且被所述内挡墙环绕的区域内的注胶口。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内挡墙与所述外挡墙为间隔设置的且所述内挡墙与所述外挡墙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方向的高度相同。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框体,所述框体包括覆盖所述背面的第一部、位于所述显示面的非显示区的第二部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部与所述第二部之间的第三部,所述第三部相对所述多个侧面设置,所述第二部为围绕所述显示区的一整圈,所述第二部包括靠近且环绕所述显示区的内边缘以及靠近所述非显示区的最外边缘的外边缘,所述外边缘环绕所述内边缘;所述内档墙与所述外档墙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内的框体上,所述内挡墙位于所述内边缘与所述外挡墙之间,所述外挡墙位于所述外边缘与内挡墙之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内挡墙距离所述内边缘为0.5毫米以上,所述外挡墙距离所述外边缘0.5毫米以上。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内挡墙的宽度大于等于1.5毫米且所述外挡墙的宽度大于等于1.5毫米。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内挡墙与所述外挡墙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方向的高度大于等于2.5毫米。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内挡墙包括左内墙、与所述左内墙相对设置的右内墙以及连接于所述左内墙与所述右内墙之间的下内墙,所述第一缺口位于所所述左内墙与所述右内墙之间且相对所述下内墙设置;所述外挡墙为具有所述第二缺口的矩形框结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缺口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缺口的宽度,且所述第二缺口的宽度大于等于10毫米。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挡墙为透光材质或不透光材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用于保护所述显示面板的透明盖板,所述透明盖板位于所述挡墙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挡墙、所述显示面与所述透明盖板限定的区域用于容纳所述透明液体胶。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
所述显示装置;以及
触控面板,位于所述挡墙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挡墙、所述显示面与所述触控面板限定的区域用于容纳所述透明液体胶。
在所述显示装置中,所述挡墙包括位于所述显示面的非显示区的内挡墙与外挡墙,所述内挡墙围绕所述显示区且所述外挡墙围绕所述内挡墙,所述内挡墙环绕区域作为透明液体胶的有效区且所述内挡墙与所述外挡墙之间的区域形成为透明液体胶的溢出区。则当从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第二缺口注入至所述有效区内的透明液体胶过多时(当透明液体胶的液面高度大于所述内挡墙在垂直所述显示面方向的高度时),所述透明液体胶可以进入所述内挡墙与所述外挡墙之间的溢出区,如此所述透明液体胶不会溢出所述外挡墙之外,即所述透明液体胶不会溢出所述显示装置之外,从而不会因溢出至所述显示装置之外的透明液体胶而影响所述显示装置的外观和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局部剖面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框体与挡墙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局部剖面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显示装置 200
显示面板 100
显示面 101
显示区 10A
非显示区 10B
背面 102
侧面 103
背光模组 10
显示模组 20
第一偏光片 30
第二偏光片 40
框体 50
第一部 51
第二部 52
内边缘 521
外边缘 522
第三部 53
挡墙 60
内挡墙 61
第一缺口 611
左内墙 612
右内墙 613
下内墙 614
外挡墙 62
第二缺口 621
透明液体胶 70
有效区 71
延伸长度 H
溢出区 72
透明盖板 80
触控显示装置 300
触控面板 301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可以通过多种不同形式实现,而并不应解释为仅局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发明更为全面和完整的公开,并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范围。为了清晰可见,在图中,层和区域的尺寸被放大了。
除非另外定义,这里所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述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还应当理解,比如在通用的辞典中所定义的那些的术语,应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领域的环境中的含义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以过度理想化或过度正式的含义来解释,除非在本文中明确地定义。
参照图1和图2,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显示装置200,包括显示面板100以及挡墙60。所述显示面板100包括显示面101、与所述显示面101相背的背面102以及连接于所述显示面101与所述背面102的之间的多个侧面103。所述显示面101定义有显示区10A以及围绕所述显示区10A设置的非显示区10B。所述挡墙60包括设置于所述显示面101的所述非显示区10B内的所述框体50上的内挡墙61与外挡墙62。所述内挡墙61与所述外挡墙62至少部分间隔设置,所述内挡墙61环绕所述显示区10A且所述外挡墙62环绕所述内挡墙61;所述内挡墙61具有第一缺口611且所述外挡墙62具有第二缺口621,所述第一缺口611与所述第二缺口621对准且二者相互连通,所述第一缺口611与所述第二缺口621作为将透明液体胶70引入至所述显示面101上且被所述内挡墙61环绕的区域的注胶口。
如图1所示,所述显示装置200还包括框体50,所述框体50覆盖所述背面102,并沿所述多个侧面103弯折延伸至所述显示面101的非显示区10B。所述内挡墙61与所述外挡墙62位于非显示区10B内的所述框体50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框体50可以为但不限于铁框。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透明液体胶70为透光的光学液体胶。具体地,所述透明液体胶70可以为机硅类的液态胶或者丙烯酸树脂类的液态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挡墙61与所述外挡墙62间隔设置,即所述内挡墙61与所述外挡墙62不相互连接。所述挡墙60为透光材质或不透光材质,即所述内挡墙61与所述外挡墙62为透光或不透光的材质。具体地,所述内挡墙61与所述外挡墙62可以为但不限于双面胶条。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由所述内挡墙61环绕的区域定义为注入所述透明液体胶70的有效区71,在图2中的虚框区域为所述有效区71。所述内挡墙61与所述外挡墙62之间的区域定位为注入所述透明液体胶70的溢出区72。在所述显示装置200中,所述挡墙60包括位于框体50上内挡墙61与外挡墙62,所述内挡墙61围绕所述显示区10A,所述外挡墙62围绕所述内挡墙61,则当从所述第一缺口611与所述第二缺口621注入的透明液体胶70过多时,使得所述有效区71不足以容纳这些透明液体胶70,所述透明液体胶70可以进入所述内挡墙61与所述外挡墙62之间的区域(所述溢出区72)。所述溢出区72用于容纳注胶过程中多余的透明液体胶70,如此使得所述透明液体胶70不会溢出所述显示装置200。
如图1所示,所述内挡墙61与所述外挡墙62间隔设置且所述内挡墙61与所述外挡墙62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101方向的高度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挡墙61与所述外挡墙62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101方向的高度大于等于2.5毫米。通常,注入至有效区71的所述透明液体胶70的液面高度(在垂直所述显示面101方向的高度)与所述内挡墙61的高度相同,所述透明液体胶70的液面的具体高度可以依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
如图1和如图2所示,所述框体50包括覆盖所述背面102的第一部51、位于所述显示面101的所述非显示区10B的第二部52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部51与所述第二部52之间的第三部53。所述第三部53相对所述多个侧面103设置,所述第二部52为围绕所述显示区10A的一整圈。所述第二部52包括靠近且环绕所述显示区10A的内边缘521以及靠近所述非显示区10B的最外边缘的外边缘522,所述外边缘522环绕所述内边缘52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挡墙61与所述外挡墙62位于非显示区10B内的所述框体50上。所述内挡墙61位于所述内边缘521与所述外挡墙62之间,所述外挡墙62位于所述外边缘522与内挡墙61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挡墙61与所述内边缘521之间的距离为0.5毫米以上,所述外挡墙62与所述外边缘522之间的距离为0.5毫米以上,如此,一方面使得所述外挡墙62不会因覆盖框体50的外边缘522而影响所述显示装置200的外观,另一方面使得所述内挡墙61不会因覆盖所述框体50的内边缘521而影响所述显示区10A。
如图2所示,所述内挡墙61在所述框体50上延伸为具有所述第一缺口611的U型结构。所述外挡墙62在所述框体50上延伸为具有所述第二缺口621的矩形框状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内挡墙61包括左内墙612、与所述左内墙612相对设置的右内墙613以及连接于所述左内墙612与所述右内墙613之间的下内墙614,所述第一缺口611位于所所述左内墙612与所述右内墙613之间且相对所述下内墙614设置。所述外挡墙62为具有所述第二缺口621的四边形结构。所述第一缺口611与所述第二缺口621相互连通且所述第一缺口611与所述第二缺口621的中心位置在同一直线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左内墙612、所述右内墙613以及所述下内墙614均与所述外挡墙62至少部分间隔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左内墙612、所述右内墙613以及所述下内墙614均与所述外挡墙62间隔设置。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外挡墙62连接所述左内墙612以及所述右内墙613,所述外挡墙62与所述下内墙614间隔设置;所述内挡墙61与所述外挡墙62之间的连接关系不限于此,只要保证所述内挡墙61与所述外挡墙62至少部分间隔设置,能保证过多的透明液体胶70能从所述有效区71溢出至所述溢出区72即可。
如图2所示,所述内挡墙61的宽度大于等于1.5毫米且所述外挡墙62的宽度大于等于1.5毫米。所述第一缺口611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缺口621的宽度,且所述第二缺口621的宽度大于等于10毫米。所述宽度为平行X方向的宽度。
如图1所示,所述显示装置200还包括用于保护所述显示面板100的透明盖板80,所述透明盖板80位于所述挡墙60远离所述显示面板100的一侧,所述挡墙60、所述显示面101与所述透明盖板80限定的区域用于容纳所述透明液体胶70。所述挡墙60、所述显示面101与所述透明盖板80限定的区域包括所述有效区71与所述溢出区72。
进一步参照图2,所述第一缺口611与所述第二缺口621的宽度为平行于X方向的延伸宽度,U型结构的所述内挡墙61的左内墙612或右内墙613具有平行Y方向的延伸长度H,该延伸长度H记为所述有效区71的延伸长度。所述X方向与所述Y方向相交且垂直。当对所述显示装置200内注入所述透明液体胶时,将所述显示装置200设置于进行注胶的工作台上且使所述显示装置200立起(使所述显示装置200的厚度方向平行所述工作台的台面),此时所述第一缺口611与所述第二缺口621相对于所述工作台的台面设置(即,所述下内墙614较所述第一缺口611更接近所述工作台的台面)。当通过所述第一缺口611与所述第二缺口621注入所述透明液体胶70至所述有效区71时,所述透明液体胶70的高度自所述下内墙614沿所述延伸长度H逐渐增大,当注入的所述透明液体胶70过多而超过所述有效区71的延伸长度时,过多的透明液体胶70可溢出至所述溢出区72,从而过多的透明液体胶70不会溢出至所述显示装置200之外。
如图1所示,所述显示面板100包括背光模组10与所述背光模组10相对设置的显示模组20,所述背光模组10位于所述显示模组20与所述第一部51之间,所述背光模组10为所述显示模组20提供进行图像显示所需的背光。所述背光模组10可以为直下式背光模组或侧发光式背光模组。所述显示装置200还包括位于所述显示模组20与所述背光模组10之间的第一偏光片30以及位于所述显示模组20与所述第二部52之间的第二偏光片4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200为液晶显示装置,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200可为OLED显示装置、微型LED显示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组20包括位于第一偏光片30远离所述背光模组10一侧的薄膜晶体管基板(图未示)、位于所述薄膜晶体管基板远离所述背光模组10一侧的彩色滤光基板(图未示)以及位于所述薄膜晶体管基板与所述彩色滤光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图未示)。
参照图3,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300,所述触控显示装置300包括显示装置200以及触控面板301,所述触控面板301位于所述挡墙60远离所述显示面板100的一侧。所述挡墙60、所述显示面101与所述触控面板301限定的区域用于容纳所述透明液体胶70。所述触控面板301用于感应外界的触摸。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透明盖板80位于所述触控面板301远离所述显示面板100的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显示装置300为液晶显示装置或OLED显示装置。
所述触控显示装置300应用于需要设置显示屏的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例如(但不限于):移动电话、移动电视、智能电话、蓝牙装置、无线电子邮件接收器、手持型或携带型计算机、迷你笔记型计算机、笔记型计算机、智能本、平板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传真机、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器/导航仪、摄影机、数字媒体播放器、摄录像机、游戏控制面板、腕表、钟表、计算器、电视监视器、平板显示器、电子阅读装置(例如,电子阅读器)、移动健康装置、计算机监视器、汽车显示器(包含里程计显示器及速度计显示器等)、驾驶舱控制件及/或显示器、摄影机景观显示器(例如,车辆中的后视摄影机的显示器)、电子照片、电子广告牌或标识、投影仪、冰箱、洗涤器、干燥器、洗涤器/干燥器、美观结构(例如,关于一件珠宝或衣服的影像显示),但并不以此为限。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案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面板,包括显示面、与所述显示面相背的背面以及连接于所述显示面与所述背面的之间的多个侧面,所述显示面定义有显示区以及围绕所述显示区设置的非显示区;以及
挡墙,包括设置于所述显示面上的所述非显示区的内挡墙与外挡墙,所述内挡墙与所述外挡墙至少部分间隔设置,所述内挡墙环绕所述显示区且所述外挡墙环绕所述内挡墙,所述内挡墙具有第一缺口且所述外挡墙具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第二缺口对准且二者相互连通,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第二缺口作为透明液体胶引入至所述显示面上且被所述内挡墙环绕的区域内的注胶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挡墙与所述外挡墙为间隔设置的,且所述内挡墙与所述外挡墙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方向的高度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框体,所述框体包括覆盖所述背面的第一部、位于所述显示面的非显示区的第二部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部与所述第二部之间的第三部,所述第三部相对所述多个侧面设置,所述第二部为围绕所述显示区的一整圈,所述第二部包括靠近且环绕所述显示区的内边缘以及靠近所述非显示区的最外边缘的外边缘,所述外边缘环绕所述内边缘;所述内档墙与所述外档墙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内的框体上,所述内挡墙位于所述内边缘与所述外挡墙之间,所述外挡墙位于所述外边缘与内挡墙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挡墙距离所述内边缘为0.5毫米以上,所述外挡墙距离所述外边缘0.5毫米以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挡墙的宽度大于等于1.5毫米且所述外挡墙的宽度大于等于1.5毫米。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挡墙与所述外挡墙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方向的高度大于等于2.5毫米。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挡墙包括左内墙、与所述左内墙相对设置的右内墙以及连接于所述左内墙与所述右内墙之间的下内墙,所述第一缺口位于所所述左内墙与所述右内墙之间且相对所述下内墙设置;所述外挡墙为具有所述第二缺口的矩形框结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缺口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缺口的宽度,且所述第二缺口的宽度大于等于10毫米。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为透光材质或不透光材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用于保护所述显示面板的透明盖板,所述透明盖板位于所述挡墙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挡墙、所述显示面与所述透明盖板限定的区域用于容纳所述透明液体胶。
11.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以及
触控面板,位于所述挡墙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挡墙、所述显示面与所述触控面板限定的区域用于容纳所述透明液体胶。
CN202011498431.7A 2020-12-17 2020-12-17 显示装置及触控显示装置 Active CN1124629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98431.7A CN112462981B (zh) 2020-12-17 2020-12-17 显示装置及触控显示装置
TW109146100A TWI760994B (zh) 2020-12-17 2020-12-24 顯示裝置及觸控顯示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98431.7A CN112462981B (zh) 2020-12-17 2020-12-17 显示装置及触控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62981A true CN112462981A (zh) 2021-03-09
CN112462981B CN112462981B (zh) 2022-08-30

Family

ID=748037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98431.7A Active CN112462981B (zh) 2020-12-17 2020-12-17 显示装置及触控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62981B (zh)
TW (1) TWI76099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82556A (zh) * 2021-09-10 2021-12-10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制作方法、拼接屏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4038838A (zh) * 2021-05-07 2022-02-11 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拼接显示屏、彩膜组件、显示背板、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302235U (zh) * 2015-12-31 2016-06-08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
CN208045503U (zh) * 2018-03-06 2018-11-02 深圳柔宇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
CN109300910A (zh) * 2018-08-31 2019-02-0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9378400A (zh) * 2018-09-17 2019-02-2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9728194A (zh) * 2018-12-28 2019-05-07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739393A (zh) * 2019-01-11 2019-05-10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模组、智能终端及贴合方法
CN110045550A (zh) * 2019-06-11 2019-07-23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挡墙结构、显示面板和显示器
CN209842296U (zh) * 2019-03-22 2019-12-24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的挡墙结构和显示面板
CN110828691A (zh) * 2019-10-24 2020-02-2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63820A (zh) * 2019-12-02 2020-04-2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CN111415970A (zh) * 2020-04-27 2020-07-1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
CN111488066A (zh) * 2019-01-28 2020-08-04 苏州璨鸿光电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及其贴合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85955B (zh) * 2018-08-22 2022-05-10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302235U (zh) * 2015-12-31 2016-06-08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
CN208045503U (zh) * 2018-03-06 2018-11-02 深圳柔宇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
CN109300910A (zh) * 2018-08-31 2019-02-0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9378400A (zh) * 2018-09-17 2019-02-2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9728194A (zh) * 2018-12-28 2019-05-07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739393A (zh) * 2019-01-11 2019-05-10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模组、智能终端及贴合方法
CN111488066A (zh) * 2019-01-28 2020-08-04 苏州璨鸿光电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及其贴合方法
CN209842296U (zh) * 2019-03-22 2019-12-24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的挡墙结构和显示面板
CN110045550A (zh) * 2019-06-11 2019-07-23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挡墙结构、显示面板和显示器
CN110828691A (zh) * 2019-10-24 2020-02-2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63820A (zh) * 2019-12-02 2020-04-2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CN111415970A (zh) * 2020-04-27 2020-07-1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38838A (zh) * 2021-05-07 2022-02-11 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拼接显示屏、彩膜组件、显示背板、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3782556A (zh) * 2021-09-10 2021-12-10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制作方法、拼接屏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25926A (zh) 2022-07-01
CN112462981B (zh) 2022-08-30
TWI760994B (zh) 2022-04-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00892B (zh)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0895773B1 (en) Display device
CN107248374B (zh) 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TWI719738B (zh) 顯示面板及顯示裝置
CN105785632B (zh) 显示装置
CN109001935B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08169839B (zh) 导光板以及包括导光板的液晶显示器
US10969625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high screen ratio
CN109782488A (zh)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
WO2019127714A1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TWI756965B (zh) 顯示裝置
CN1550844B (zh) 电光装置、电子设备、及电光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12462981B (zh) 显示装置及触控显示装置
US20200174307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high screen ratio
US20200133082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4428828A (zh) 显示装置
US20080018823A1 (en) System for displaying images includ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fixing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JP2008090053A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携帯機器
US20160118370A1 (en) Display device
US11302230B2 (en) Display 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method
WO2020037751A1 (zh) 全面显示屏及采用该全面显示屏的显示装置
US20230408859A1 (en) Display modul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CN110796954A (zh) 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KR101899906B1 (ko) 휴대용 정보 기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태블릿 pc
TWM521193U (zh) 電子顯示模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11

Address after: 518109, Building E4, 101, Foxconn Industrial Park, No. 2 East Ring 2nd Road, Fukang Community, Longhua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formerly Building 1, 1st Floor, G2 District), H3, H1, and H7 factories in K2 District, North Shenchao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Park, Minqing Road,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INTERFACE OPTOELECTRONICS (SHENZHEN) Co.,Ltd.

Patentee after: Interface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Patentee after: GENERAL INTERFACE SOLUTION Ltd.

Address before: No.689 Hezuo Road, West District, high tech Zone,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Interface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Patentee before: INTERFACE OPTOELECTRONICS (SHENZHEN) Co.,Ltd.

Patentee before: Yicheng Photoelectric (Wuxi) Co.,Ltd.

Patentee before: GENERAL INTERFACE SOLUTION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