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59031B - 一种基于水动力的水利河道漂浮垃圾收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水动力的水利河道漂浮垃圾收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59031B
CN112459031B CN202011391543.2A CN202011391543A CN112459031B CN 112459031 B CN112459031 B CN 112459031B CN 202011391543 A CN202011391543 A CN 202011391543A CN 112459031 B CN112459031 B CN 1124590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rotating shaft
fixedly connected
spring
sid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9154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59031A (zh
Inventor
孟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min Lichuang Water Conservancy Technology Co.,Ltd.
Shandong Li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Li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Huimin Lichuang Water Conservanc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Li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Huimin Lichuang Water Conservanc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Li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9154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5903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590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590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590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590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15/00Cleaning or keeping clear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Apparatus therefor
    • E02B15/04Devices for cleaning or keeping clear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from oil or like float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ng or removing these materials
    • E02B15/10Devices for removing the material from the surfac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15/00Cleaning or keeping clear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Apparatus therefor
    • E02B15/04Devices for cleaning or keeping clear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from oil or like float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ng or removing these materials
    • E02B15/10Devices for removing the material from the surface
    • E02B15/104Conveyors; Paddle wheels; Endless bel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B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 F03B11/00Parts or detail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the preceding groups, e.g. wear-protection couplings, between turbine and generat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B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 F03B13/00Adaptations of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special use; Combinations of machines or engines with driving or driven apparatus; Power stations or aggregates
    • F03B13/12Adaptations of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special use; Combinations of machines or engines with driving or driven apparatus; Power stations or aggregates characterised by using wave or tide energy
    • F03B13/14Adaptations of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special use; Combinations of machines or engines with driving or driven apparatus; Power stations or aggregates characterised by using wave or tide energy using wave energ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30Energy from the sea, e.g. using wave energy or salinity gradi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Cleaning Or Clearing Of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垃圾收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水动力的水利河道漂浮垃圾收集装置。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自动打捞,基于水动力的水利河道漂浮垃圾收集装置。实施方案是基于水动力的水利河道漂浮垃圾收集装置,包括有导轨网、限位板、销钉、浮力架等;导轨网上开有通水孔并设有导向槽,在导轨网的两侧设有限位板,导轨网和限位板通过销钉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其优势在于:在本河道漂浮垃圾收集装置中设有的齿轮组件可以依靠水流就能为该装置提供动力去收集河道漂浮的垃圾,无需使用电能;在本河道漂浮垃圾收集装置中设有的皮带收集机构通过齿轮机构提供的动力,自动收集河道漂浮的垃圾,代替了人工打捞,实现了自动收集河道漂浮垃圾。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水动力的水利河道漂浮垃圾收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垃圾收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水动力的水利河道漂浮垃圾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村庄的河道、堤防上漂浮的垃圾常见的为:塑料袋、饮料瓶、泡沫板、食品包装袋等,这些漂浮垃圾不仅污染河流生态环境,而且对周边居民生产生活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目前,在村庄的河道、堤防上的河道垃圾清理方式是最常见的时人工清理,通过清洁工人驾驶小型船只用竹竿和网兜等工具去打捞清理的漂浮垃圾,这种方法打捞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清洁工人的劳动强度大、效率低。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自动打捞,基于水动力的水利河道漂浮垃圾收集装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动打捞,基于水动力的水利河道漂浮垃圾收集装置。
一种基于水动力的水利河道漂浮垃圾收集装置,包括有导轨网、限位板、销钉、浮力架、气囊、导流机构、齿轮组件、动力变速装置、皮带收集装置和收集箱,导轨网上开有通水孔并设有导向槽,在导轨网的两侧设有限位板,导轨网和限位板通过销钉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浮力架前端为斜面并对称安放在导轨网一侧,在两侧的浮力架下均匀分布有两个提供装置漂浮的气囊,导流机构部分组件固定连接在浮力架上,齿轮组件部分组件与导流机构转动连接,动力变速装置部分组件与齿轮组件滑动连接,皮带收集装置部分组件与齿轮组件固定连接,收集箱可拆卸的连接在浮力架上;
所述河道漂浮垃圾收集装置包括有导流机构,导流机构有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第一导流板,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在两侧的浮力架上,第二固定板其前端为弧形而后端则为方形,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在两侧的第一固定板上,第一导流板固定连接在两侧浮力架斜面上,在第一导流板上设有固定转轴的固定支架;
所述河道漂浮垃圾收集装置包括有齿轮组件,齿轮组件有第一转轴、桨叶、第二转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第一转轴两端设有导向槽,第一转轴转动连接在浮力架的两侧,第二转轴转动连接在第二固定板的两侧,桨叶转动连接在第一转轴上,第一齿轮通过轴承套滑动连接在第一转轴上,第二齿轮固定连接在第二转轴上,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第三齿轮通过轴承套滑动连接在第一转轴上,第四齿轮固定连接在第二转轴上,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
所述河道漂浮垃圾收集装置包括有动力变速装置,动力变速装置有固定臂、横板、第二导流板、第一连接杆、挡板、第一U形块、第一弹簧、第一接触头、第二弹簧、细轴和第三弹簧,固定臂固定连接在第一转轴靠近第一齿轮的轴承套上,横板两端均匀的开有凹槽其中间为一个贯穿的孔洞,横板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臂上,横板另一端则固定连接在以它为对称中心的另一侧固定臂上,第二导流板铰接在两侧的固定臂上,两侧的第一连接杆其一端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圆形垫片,在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还设有一个圆形的触碰头,两侧的第一连接杆与两侧固定臂滑动连接,在横板上固定连接至少一个挡板,第一连接杆与挡板滑动连接,两个第一U形块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杆上,第一弹簧套在与第一连接杆固定连接的第一U形块接触部分中,第一接触头安装在横板均匀开有的凹槽处并于其滑动连接,第二弹簧一端固定连接在横板开有的凹槽内壁,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接触头下,细轴一端滑动连接在一侧的第一连接杆一侧,细轴的另一端滑动连接在另一侧的第一连接杆一侧,第三弹簧套在细轴上;
所述河道漂浮垃圾收集装置包括有皮带收集装置,皮带收集装置有第一滚轴、第七转轴、第二滚轴、第三滚轴、第二皮带、第八转轴和拨片,第一滚轴固定套在第二转轴上,第七转轴转动连接在两侧的第二固定板上,第七转轴上方设有第三滚轴,第二滚轴也转动连接在两侧第二固定板上,第三滚轴转动连接在两侧第二固定板上,在第一滚轴、第二滚轴和第三滚轴上绕有第二皮带,第七转轴的两端位置和中间位置设有的圆形导轮来固定第二滚轴下转动过的第二皮带,第二皮带上均匀分布有一个凹槽,第八转轴转动连接在第二皮带上均匀分布的凹槽内,拨片铰接在第八转轴两侧。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河道漂浮垃圾收集装置还包括有横向运动机构,横向运动机构有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三固定板、第三转轴、第三锥齿轮、第四转轴、第一皮带、第五齿轮、第五转轴、第六齿轮、第七齿轮、第一导向轮、第四固定板、第六转轴、第八齿轮和第二导向轮,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固定连接在一个套在第一转轴两端滑动连接的轴承套上,第一锥齿轮滑动连接在第一转轴上,第二锥齿轮也滑动连接在第一转轴上,第三固定板一端固定连接在浮力架上,第三固定板另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为啮合连接,第四转轴转动连接在浮力架上,第三转轴和第四转轴之间绕有第一皮带,第五齿轮固定连接第四转轴上,第五转轴通过固定支架转动连接在浮力架上,第六齿轮固定连接在第五转轴上,第五齿轮与第六齿轮啮合连接,第七齿轮也固定连接在第五转轴上,第一导向轮固定连接在第七齿轮下,第四固定板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五转轴上,第四固定板另一端则设有转动连接的第六转轴,第六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第八齿轮,第七齿轮与第八齿轮啮合连接,第二导向轮固定连接第八齿轮下,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与导轨网上的导向槽滑动连接,另一侧以桨叶为中心的对称结构。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河道漂浮垃圾收集装置还包括有横向运动机构触发装置,横向运动装置有第二连接杆、第二U形块、第四弹簧、L形架、第二接触头和第五弹簧,第二连接杆两端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圆形垫片,第二连接杆滑动连接在动力机构中的第一转轴内,第二U形块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杆上,第四弹簧套在与第二连接杆固定连接的第二U形块接触部分中,两端的L形架底部开有贯穿的凹槽,L形架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杆两侧上,L形架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其靠近浮力架的一侧,在两侧的第二U形块底部的凹槽设有可以滑动连接的第二接触头,第五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L形架的底部凹槽上,第五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接触头下。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河道漂浮垃圾收集装置还包括有第六弹簧,第六弹簧套在第八转轴上,第六弹簧一端与拨片固定连接,第六弹簧另一侧固定连接在另一侧的拨片上。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河道漂浮垃圾收集装置还包括有可拆卸的收集箱。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在本河道漂浮垃圾收集装置中设有的齿轮组件可以依靠水流就能为该装置提供动力去收集河道漂浮的垃圾,无需使用电能。
2、在本河道漂浮垃圾收集装置中设有的皮带收集机构通过齿轮机构提供的动力,自动收集河道漂浮的垃圾,代替了人工打捞,实现了自动收集河道漂浮垃圾。
3、在本河道漂浮垃圾收集装置中设有的变速机构,可以依据水流的湍急程度自动调整齿轮机构的啮合关系,进而调整皮带收集机构转动收集垃圾的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局部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导流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齿轮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齿轮组件立体结构局部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动力变速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动力变速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动力变速装置立体结构局部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动力变速装置立体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皮带收集装置立体结构局部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横向运动机构立体结构局部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横向运动触发装置立体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横向运动触发装置立体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的弹簧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名称及序号:1_导轨网,2_限位板,3_销钉,4_浮力架,401_气囊,501_第一固定板,502_第二固定板,503_第一导流板,601_第一转轴,602_桨叶,603_第二转轴,604_第一齿轮,605_第二齿轮,606_第三齿轮,607_第四齿轮,608_第一锥齿轮,609_第二锥齿轮,6091_第三固定板,610_第三转轴,6101_第三锥齿轮,611_第四转轴,612_第一皮带,613_第五齿轮,614_第五转轴,615_第六齿轮,616_第七齿轮,617_第一导向轮,6171_第四固定板,618_第六转轴,619_第八齿轮,620_第二导向轮,701_固定臂,702_横板,703_第二导流板,704_第一连接杆,705_挡板,706_第一U形块,707_第一弹簧,708_第一接触头,709_第二弹簧,710_细轴,711_第三弹簧,801_第二连接杆,802_第二U形块,803_第四弹簧,804_L形架,805_第二接触头,806_第五弹簧,901_第一滚轴,902_第七转轴,903_第二滚轴,904_第三滚轴,905_第二皮带,906_第八转轴,907_拨片,1001_第六弹簧,11_收集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实施例1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14所示,包括有导轨网1、限位板2、销钉3、浮力架4、气囊401、导流机构、齿轮组件、动力变速装置、皮带收集装置和收集箱11,导轨网1上开有通水孔并设有导向槽,在导轨网1的两端设有限位板2,导轨网1和限位板2通过两侧的销钉3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浮力架4前端为斜面并对称安放在导轨网1右侧,在两侧的浮力架4下端均匀分布有两个固定连接提供装置漂浮的气囊401,导流机构部分组件固定连接在浮力架4前端,齿轮组件部分组件与导流机构转动连接,动力变速装置部分组件与齿轮组件滑动连接,皮带收集装置部分组件与齿轮组件固定连接,收集箱11可拆卸的连接在两端浮力架4内壁上。
选择好要清洁的较窄河道,通过人工把导轨网1和限位板2通过销钉3固定到准备做清洁区域较窄河道的两侧,将该装置放入河道内,通过浮力架4设有能给予浮力的气囊401使其漂浮在河道上不会沉入,导流机构会将流动的河水引入到齿轮机构中,动力变速装置会根据河道的水流速度调节齿轮组件中的动力,皮带收集装置会依靠齿轮组件输出的动力将河道上漂浮的矿泉水瓶、塑料袋、食品包装袋等漂浮的垃圾收集到收集箱11中。
实施例2
使用时,如图2-3所示,导流机构有第一固定板501、第二固定板502和第一导流板503,第一固定板501固定连接在两侧的浮力架4内壁上,第二固定板502其前端为弧形而后端则为方形,第二固定板502固定连接在两侧的第一固定板501上端,第一导流板503固定连接在两侧浮力架4斜面前端,在第一导流板503上设有固定转轴的固定支架。
第一导流板503通过固定连接在浮力架4斜面的两侧,可以将河道里的水流引入进齿轮组件中。
实施例3
使用时,如图4-14所示,齿轮组件有第一转轴601、桨叶602、第二转轴603、第一齿轮604、第二齿轮605、第三齿轮606和第四齿轮607,第一转轴601两端设有导向槽,第一转轴601转动连接在浮力架4的两侧内壁上,第二转轴603转动连接在第二固定板502的两侧内壁上,桨叶602转动连接在第一转轴601中间位置,第一齿轮604通过轴承套滑动连接在第一转轴601两端,第二齿轮605固定连接在第二转轴603两端,第一齿轮604与第二齿轮605啮合,第三齿轮606通过轴承套滑动连接在第一转轴601两端,第四齿轮607固定连接在第二转轴603两端,第三齿轮606与第四齿轮607啮合。
当河道里的水流进入齿轮组件时,第一转轴601上的桨叶602会因为水流的冲击而转动,桨叶602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转轴601转动,第二转轴603上的第二齿轮605会因为与第一转轴601上的第一齿轮604啮合进而被带动开始旋转,第二转轴603将动力传递到皮带收集装置上,带动皮带收集装置进行收集河道上漂浮的矿泉水瓶、塑料袋、食品包装袋等漂浮的垃圾。
动力变速装置有固定臂701、横板702、第二导流板703、第一连接杆704、挡板705、第一U形块706、第一弹簧707、第一接触头708、第二弹簧709、细轴710和第三弹簧711,固定臂701固定连接在第一转轴601靠近第一齿轮604的轴承套上,横板702两端均匀的开有凹槽其中间为一个贯穿的孔洞,横板702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臂701内壁上,横板702另一端则固定连接在以它为对称中心的另一侧固定臂701内壁上,第二导流板703铰接在两侧的固定臂701两端,两侧的第一连接杆704其靠近第二导流板703一端上固定连接有圆形垫片,在第一连接杆704靠近第二导流板703的一端还设有一个圆形的触碰头,两侧的第一连接杆704与两侧固定臂701滑动连接,在横板702上固定连接至少一个挡板705,第一连接杆704与挡板705滑动连接,两个第一U形块706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杆704上端,第一弹簧707套在与第一连接杆704固定连接的第一U形块706接触部分中,第一接触头708安装在横板702均匀开有的凹槽处并于其滑动连接,第二弹簧709下端固定连接在横板702开有的凹槽内壁,第二弹簧709的上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接触头708下,细轴710左端滑动连接在一侧的第一连接杆704右侧,细轴710的右端滑动连接在另一侧的第一连接杆704左侧,第三弹簧711套在细轴710上。
在河道水流湍急的时候,会触发动力变速装置,湍急的水流在经过两侧固定臂701上的第二导流板703时,第二导流板703会通过挤压第七转轴902上的圆形垫片使其向内滑动,就触发了动力变速装置,固定臂701触碰轴承套上的第一齿轮604与第三齿轮606转动,而第一U形块706也会随着第一连接杆704向内移动,第一U形块706在第一弹簧707的弹性势能作用下会快速移动,第一U形块706在移动过程中通过挤压第一接触头708下的第二弹簧709,移动完毕后会被第一接触头708和第二弹簧709固定,动力变速装置去拨动第一转轴601上的第一齿轮604和第三齿轮606,让第一齿轮604带动第二齿轮605转动,快速实现变成小轮带动大轮转动,防止打齿,将湍急的水流转化为慢速均匀的动力,当水流慢速流动时,第二导流板703不在挤压圆形垫片,第七转轴902通过细轴710上套有的第三弹簧711进行快速复位,动力变速装置同样会去拨动第一转轴601上的第一齿轮604和第三齿轮606,让第三齿轮606带动第四齿轮607转动,快速实现变成大轮带动小轮转动,防止打齿,将慢速流动的水流转化为快速均匀的动力,这样就实现了河道漂浮垃圾收集装置的变速过程。
皮带收集装置有第一滚轴901、第七转轴902、第二滚轴903、第三滚轴904、第二皮带905、第八转轴906和拨片907,第一滚轴901固定套在第二转轴603上,第七转轴902转动连接在两侧的第二固定板502内壁两侧上,第七转轴902上方设有第三滚轴904,第二滚轴903也转动连接在两侧第二固定板502内壁两侧上,第三滚轴904转动连接在两侧第二固定板502内壁两侧上,在第一滚轴901、第二滚轴903和第三滚轴904上绕有第二皮带905,第七转轴902的两端位置和中间位置设有的圆形导轮来固定第二滚轴903下转动过的第二皮带905,第二皮带905上均匀分布有一个凹槽,第八转轴906转动连接在第二皮带905上均匀分布的凹槽内,拨片907铰接在第八转轴906两端。
皮带收集机构中的第一滚轮依靠通过第二转轴603转动提供的动力,带动第一滚轮、第二滚轴903和第三滚轴904上第二皮带905转动,第二皮带905通过其转动连接的第八转轴906上的拨片907将漂浮的矿泉水瓶、塑料袋、食品包装袋等漂浮的垃圾收集到收集箱11中。
还包括横向运动机构,横向运动机构有第一锥齿轮608、第二锥齿轮609、第三固定板6091、第三转轴610、第三锥齿轮6101、第四转轴611、第一皮带612、第五齿轮613、第五转轴614、第六齿轮615、第七齿轮616、第一导向轮617、第四固定板6171、第六转轴618、第八齿轮619和第二导向轮620,第一锥齿轮608和第二锥齿轮609固定连接在一个套在第一转轴601两端滑动连接的轴承套上,第一锥齿轮608滑动连接在第一转轴601左端,第二锥齿轮609也滑动连接在第一转轴601左端,第三固定板6091前端固定连接在浮力架4上端,第三固定板6091后端转动安装有第三转轴610,第三转轴610上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6101,第一锥齿轮608和第二锥齿轮609与第三锥齿轮6101为啮合连接,第四转轴611与浮力架4转动连接,第三转轴610和第四转轴611之间绕有第一皮带612,第五齿轮613固定连接第四转轴611上端,第五转轴614通过固定支架转动连接在浮力架4上端,第六齿轮615固定连接在第五转轴614上端,第五齿轮613与第六齿轮615啮合连接,第七齿轮616也固定连接在第五转轴614上端,第一导向轮617固定连接在第七齿轮616下端,第四固定板6171前端转动连接在第五转轴614上端,第四固定板6171后端则设有转动连接的第六转轴618上端,第六转轴618上固定连接有第八齿轮619,第七齿轮616与第八齿轮619啮合连接,第二导向轮620固定连接第八齿轮619下短,第一导向轮617和第二导向轮620与导轨网1上的导向槽滑动连接,另一侧是以桨叶602为中心的对称结构。
当河道漂浮垃圾收集装置从右往左运动时,这时的第一锥齿轮608是在顺时针转空转,而第二锥齿轮609则是顺时针啮合第三锥齿轮6101转动,第三锥齿轮6101逆时针转动通过第一皮带612将动力传递到第五齿轮613、第六齿轮615、第七齿轮616和第八齿轮619上,进而带动第一导向轮617和第二导向轮620右运动的,通过第一导向轮617和第二导向轮620互相配合使河道漂浮垃圾收集装置沿导轨网1向左运动,而河道漂浮垃圾收集装置从左往右运动时原理同上。
还包括横向运动机构触发装置,横向运动装置有第二连接杆801、第二U形块802、第四弹簧803、L形架804、第二接触头805和第五弹簧806,第二连接杆801两端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圆形垫片,第二连接杆801滑动连接在动力机构中的第一转轴601内,第二U形块802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杆801两端上,第四弹簧803套在与第二连接杆801固定连接的第二U形块802接触部分中,两端的L形架804底部开有贯穿的凹槽,L形架804的前端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杆801两侧上,L形架804后端固定连接在其靠近浮力架4的一侧,在两侧的L形架804底部的凹槽设有滑动连接的第二接触头805,第五弹簧806的下端固定连接在L形架804的底部凹槽上,第五弹簧806的上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接触头805下端。
当河道漂浮垃圾收集装置在运动到左侧的限位板2时,第二连接杆801两端的圆形垫片会触发其左侧的横向运动机构触发装置,第二连接杆801拨动第一锥齿轮608和第二锥齿轮609将其位置变换,变成第一锥齿轮608顺时针啮合第三锥齿轮6101转动而第二锥齿轮609则是顺时针转空转,第三锥齿轮6101顺时针转动进而使第一导向轮617和第二导向轮620右运动,当垃圾收集装置从左往右运动时在到达右侧的限位板2原理同上,在这个过程中,第二U形块802会和第二连接杆801一起左右滑动,通过第四弹簧803的弹性势能快速移动,防止打齿,L形架804上的第二接触头805和第五弹簧806会在第二U形块802移动完毕后将其固定住,这样就完成了漂浮垃圾收集装置左右的移动。
还包括有第六弹簧1001,第六弹簧1001套在第八转轴906上,第六弹簧1001左端与拨片907固定连接,第六弹簧1001右端固定连接在另一侧的拨片907。
通过第六弹簧1001的弹性势能,皮带收集机构中的拨片907在收集漂浮的矿泉水瓶、塑料袋、食品包装袋等漂浮的垃圾不会因为转动将垃圾打飞出去,便于收集。
还包括有可拆卸的收集箱11。
当河道漂浮的垃圾收集装满时,通过人工换上新的收集箱11或者经过回收分类清洁干净后重新安装上,河道漂浮垃圾收集装置继续开始工作。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Claims (5)

1.一种基于水动力的水利河道漂浮垃圾收集装置,包括有导轨网(1)、限位板(2)、销钉(3)、浮力架(4)和气囊(401),导轨网(1)上开有通水孔并设有导向槽,在导轨网(1)的两侧设有限位板(2),导轨网(1)和限位板(2)通过销钉(3)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浮力架(4)前端为斜面并对称安放在导轨网(1)一侧,在两侧的浮力架(4)下均匀分布有两个提供装置漂浮的气囊(401),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导流机构、齿轮组件、动力变速装置、皮带收集装置和收集箱(11),导流机构部分组件固定连接在浮力架(4)上,齿轮组件部分组件与导流机构转动连接,动力变速装置部分组件与齿轮组件滑动连接,皮带收集装置部分组件与齿轮组件固定连接,收集箱(11)可拆卸的连接在浮力架(4)上;
导流机构有第一固定板(501)、第二固定板(502)和第一导流板(503),第一固定板(501)固定连接在两侧的浮力架(4)上,第二固定板(502)其前端为弧形而后端则为方形,第二固定板(502)固定连接在两侧的第一固定板(501)上,第一导流板(503)固定连接在两侧浮力架(4)斜面上,在第一导流板(503)上设有固定转轴的固定支架;
齿轮组件有第一转轴(601)、桨叶(602)、第二转轴(603)、第一齿轮(604)、第二齿轮(605)、第三齿轮(606)和第四齿轮(607),第一转轴(601)两端设有导向槽,第一转轴(601)转动连接在浮力架(4)的两侧,第二转轴(603)转动连接在第二固定板(502)的两侧,桨叶(602)转动连接在第一转轴(601)上,第一齿轮(604)通过轴承套滑动连接在第一转轴(601)上,第二齿轮(605)固定连接在第二转轴(603)上,第一齿轮(604)与第二齿轮(605)啮合,第三齿轮(606)通过轴承套滑动连接在第一转轴(601)上,第四齿轮(607)固定连接在第二转轴(603)上,第三齿轮(606)与第四齿轮(607)啮合;
动力变速装置有固定臂(701)、横板(702)、第二导流板(703)、第一连接杆(704)、挡板(705)、第一U形块(706)、第一弹簧(707)、第一接触头(708)、第二弹簧(709)、细轴(710)和第三弹簧(711),固定臂(701)固定连接在第一转轴(601)靠近第一齿轮(604)的轴承套上,横板(702)两端均匀的开有凹槽其中间为一个贯穿的孔洞,横板(702)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臂(701)上,横板(702)另一端则固定连接在以它为对称中心的另一侧固定臂(701)上,第二导流板(703)铰接在两侧的固定臂(701)上,两侧的第一连接杆(704)其一端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圆形垫片,在第一连接杆(704)的一端还设有一个圆形的触碰头,两侧的第一连接杆(704)与两侧固定臂(701)滑动连接,在横板(702)上固定连接至少一个挡板(705),第一连接杆(704)与挡板(705)滑动连接,两个第一U形块(706)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杆(704)上,第一弹簧(707)套在与第一连接杆(704)固定连接的第一U形块(706)接触部分中,第一接触头(708)安装在横板(702)均匀开有的凹槽处并于其滑动连接,第二弹簧(709)一端固定连接在横板(702)开有的凹槽内壁,第二弹簧(70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接触头(708)下,细轴(710)一端滑动连接在一侧的第一连接杆(704)一侧,细轴(710)的另一端滑动连接在另一侧的第一连接杆(704)一侧,第三弹簧(711)套在细轴(710)上;
皮带收集装置有第一滚轴(901)、第七转轴(902)、第二滚轴(903)、第三滚轴(904)、第二皮带(905)、第八转轴(906)和拨片(907),第一滚轴(901)固定套在第二转轴(603)上,第七转轴(902)转动连接在两侧的第二固定板(502)上,第七转轴(902)上方设有第三滚轴(904),第二滚轴(903)也转动连接在两侧第二固定板(502)上,第三滚轴(904)转动连接在两侧第二固定板(502)上,在第一滚轴(901)、第二滚轴(903)和第三滚轴(904)上绕有第二皮带(905),第七转轴(902)的两端位置和中间位置设有的圆形导轮来固定第二滚轴(903)下转动过的第二皮带(905),第二皮带(905)上均匀分布有一个凹槽,第八转轴(906)转动连接在第二皮带(905)上均匀分布的凹槽内,拨片(907)铰接在第八转轴(906)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水动力的水利河道漂浮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横向运动机构,横向运动机构有第一锥齿轮(608)、第二锥齿轮(609)、第三固定板(6091)、第三转轴(610)、第三锥齿轮(6101)、第四转轴(611)、第一皮带(612)、第五齿轮(613)、第五转轴(614)、第六齿轮(615)、第七齿轮(616)、第一导向轮(617)、第四固定板(6171)、第六转轴(618)、第八齿轮(619)和第二导向轮(620),第一锥齿轮(608)和第二锥齿轮(609)固定连接在一个套在第一转轴(601)两端滑动连接的轴承套上,第一锥齿轮(608)滑动连接在第一转轴(601)上,第二锥齿轮(609)也滑动连接在第一转轴(601)上,第三固定板(6091)一端固定连接在浮力架(4)上,第三固定板(6091)另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三转轴(610),第三转轴(610)上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6101),第一锥齿轮(608)和第二锥齿轮(609)与第三锥齿轮(6101)为啮合连接,第四转轴(611)转动连接在浮力架(4)上,第三转轴(610)和第四转轴(611)之间绕有第一皮带(612),第五齿轮(613)固定连接第四转轴(611)上,第五转轴(614)通过固定支架转动连接在浮力架(4)上,第六齿轮(615)固定连接在第五转轴(614)上,第五齿轮(613)与第六齿轮(615)啮合连接,第七齿轮(616)也固定连接在第五转轴(614)上,第一导向轮(617)固定连接在第七齿轮(616)下,第四固定板(6171)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五转轴(614)上,第四固定板(6171)另一端则设有转动连接的第六转轴(618),第六转轴(618)上固定连接有第八齿轮(619),第七齿轮(616)与第八齿轮(619)啮合连接,第二导向轮(620)固定连接第八齿轮(619)下,第一导向轮(617)和第二导向轮(620)与导轨网(1)上的导向槽滑动连接,另一侧以桨叶(602)为中心的对称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水动力的水利河道漂浮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横向运动机构触发装置,横向运动装置有第二连接杆(801)、第二U形块(802)、第四弹簧(803)、L形架(804)、第二接触头(805)和第五弹簧(806),第二连接杆(801)两端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圆形垫片,第二连接杆(801)滑动连接在动力机构中的第一转轴(601)内,第二U形块(802)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杆(801)上,第四弹簧(803)套在与第二连接杆(801)固定连接的第二U形块(802)接触部分中,两端的L形架(804)底部开有贯穿的凹槽,L形架(80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杆(801)两侧上,L形架(804)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其靠近浮力架(4)的一侧,在两侧的L形架(804)底部的凹槽设有滑动连接的第二接触头(805),第五弹簧(806)的一端固定连接在L形架(804)的底部凹槽上,第五弹簧(80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接触头(805)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水动力的水利河道漂浮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第六弹簧(1001),第六弹簧(1001)套在第八转轴(906)上,第六弹簧(1001)一端与拨片(907)固定连接,第六弹簧(1001)另一侧固定连接在另一侧的拨片(907)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水动力的水利河道漂浮垃圾收集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可拆卸的收集箱(11)。
CN202011391543.2A 2020-12-03 2020-12-03 一种基于水动力的水利河道漂浮垃圾收集装置 Active CN1124590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91543.2A CN112459031B (zh) 2020-12-03 2020-12-03 一种基于水动力的水利河道漂浮垃圾收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91543.2A CN112459031B (zh) 2020-12-03 2020-12-03 一种基于水动力的水利河道漂浮垃圾收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59031A CN112459031A (zh) 2021-03-09
CN112459031B true CN112459031B (zh) 2022-01-07

Family

ID=748053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91543.2A Active CN112459031B (zh) 2020-12-03 2020-12-03 一种基于水动力的水利河道漂浮垃圾收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5903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31005A (zh) * 2021-05-25 2021-09-24 刘庭娜 一种带自动清洗功能的漂浮式垃圾回收装置
CN113605336B (zh) * 2021-07-30 2022-04-05 江苏中科基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倒流的蓝藻围隔收集装置
CN113605342B (zh) * 2021-10-09 2021-12-14 江苏鲁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河道垃圾收集船
CN115852915B (zh) * 2022-10-25 2023-05-12 河海大学 一种用于河流水中悬浮物处理的打捞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80962B1 (ko) * 2013-02-08 2015-01-09 해양환경관리공단 오일 스키머 컨베이어
CN204139146U (zh) * 2014-10-24 2015-02-04 贵州师范大学 河道漂浮垃圾打捞装置
CN211057751U (zh) * 2019-09-30 2020-07-21 吉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河道治理用的小型水面垃圾回收装置
CN111395290B (zh) * 2020-04-17 2021-07-27 山东同其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渠道漂浮垃圾收集装置
CN113293748A (zh) * 2020-07-16 2021-08-24 施若熙 一种用于河流漂浮垃圾的清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59031A (zh) 2021-03-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59031B (zh) 一种基于水动力的水利河道漂浮垃圾收集装置
CN110144865B (zh) 一种市政河道垃圾打捞设备
CN112695718B (zh) 一种基于水动力的水利河道漂浮垃圾收集装置
CN110158564A (zh) 一种利用潮汐能的海洋漂浮垃圾收集装置
CN104895030A (zh) 海洋溢油收集设备
CN210975774U (zh) 一种河道用水生态修复系统
CN108528647A (zh) 一种水上漂浮物收集机器人
CN116464007A (zh) 一种便携式河湖水面垃圾及污染物收集清理装置
CN111619749A (zh) 一种节能环保型湖面垃圾清除装置的工作方法
CN112195891A (zh) 一种水车式河流垃圾收集装置使用方法
CN201574874U (zh) 海浪集能装置
CN213571850U (zh) 一种市政工程用河湖漂浮物打捞装置
CN111764366B (zh) 一种环保船用打捞装置
CN108487205A (zh) 一种浮萍收集装置、水上机器人
CN212427040U (zh) 一种市政用河流垃圾快速清理设备
CN115110495A (zh) 一种利用潮汐能的海洋漂浮垃圾收集装置
CN111980844B (zh) 一种可自动检测并进行异物清除的水利发电设备
CN211006602U (zh) 一种漂浮式水污染处理装置
CN219030650U (zh) 一种垃圾收集设备及水面清污器
CN219731927U (zh) 一种水面漂浮物打捞装置
CN217231713U (zh) 水电站坝前清污装置
CN113404024B (zh) 一种河道漂浮垃圾收集装置
CN220394478U (zh) 水电站大坝进水口漂浮物清理装置
CN215948125U (zh) 一种升船机船厢漂浮物收集装置
CN214564415U (zh) 一种水陆两栖可变形球形六足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15

Address after: 251700 intersection of Le'an third road and Sun Wu eighth Road, Huimin County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Binzhou City, Shan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Huimin Lichuang Water Conservancy Technology Co.,Ltd.

Applicant after: Shandong Li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050091 Room 204, Shinan business, No.19, xinshinan Road, Qiaoxi District, Shijiazhuang City, Hebe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Meng Qia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