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54609A - 一种透光混凝土的工业化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透光混凝土的工业化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54609A
CN112454609A CN202011321586.3A CN202011321586A CN112454609A CN 112454609 A CN112454609 A CN 112454609A CN 202011321586 A CN202011321586 A CN 202011321586A CN 112454609 A CN112454609 A CN 1124546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om plate
light
optical fiber
concrete
pou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2158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54609B (zh
Inventor
李蜜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132158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5460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546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546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546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546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1/00Producing shaped prefabricated articles from the material
    • B28B1/14Producing shaped prefabricated articles from the material by simple casting, the material being neither forcibly fed nor positively compac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1/00Producing shaped prefabricated articles from the material
    • B28B1/04Producing shaped prefabricated articles from the material by tamping or ramming
    • B28B1/045Producing shaped prefabricated articles from the material by tamping or ramming combined with vibrating or jol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1/00Producing shaped prefabricated articles from the material
    • B28B1/52Producing shaped prefabricated articles from the material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ducing articles from mixtures containing fibres, e.g. asbestos c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13/00Feeding the unshaped material to mould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shaped articles; Discharging shaped articles from such moulds or apparatus
    • B28B13/02Feeding the unshaped material to mould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shaped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13/00Feeding the unshaped material to mould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shaped articles; Discharging shaped articles from such moulds or apparatus
    • B28B13/04Discharging the shaped articles
    • B28B13/06Removing the shaped articles from mould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透光混凝土的工业化制备方法,包括光纤布置和混凝土浇筑,所述光纤布置包括以下步骤:使用布胶机构在底板表面按照预设的光纤分布点位布设粘胶;使用布纤机构将光纤逐根布设在与布胶机构布胶的相同点位上,使得光纤与底板通过粘胶连接。本发明能够布设不同规格尺寸的光纤,能够实现底板的回收利用,配合使用的布胶机构和布纤机构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透光混凝土的工业化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制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透光混凝土的工业化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混凝土产品逐渐向高性能、多功能方向发展,其中透光(发光)混凝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现有的透光混凝土主要是在混凝土中加入如发光粉或者发光石等发光材料,利用发光材料吸收外界光线转化为内部能量,在夜晚以光能的形式释放。这种透光混凝土造价高,其吸收转化的光能有限,实用性差。因此市场多采用在普通混凝土中加入导光材料的方式制作透光混凝土。
透光混凝土的设计思路是将透光材料植入混凝土,光线由透光材料从混凝土一侧传播至另一侧,从而使混凝土具备透光性。按照光源的不同,透光混凝土又分为被动采光透光混凝土和主动发光透光混凝土,其中,被动采光透光混凝土,其光源为日光、外界灯光等,这一类透光混凝土单纯起透光作用。主动发光透光混凝土,其光源为配套的日光灯、LED灯、灯带等,这一类透光混凝土可通过人为控制光源,实现各种色彩、各种图案的光影效果,甚至可实现播放视频的效果。
透光材料植入工序是透光混凝土制备过程的关键环节,中国专利201110331500.X公开了一种透光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及透光混凝土,其通过在半硬化的混凝土中打孔并灌入透明树脂制备透光混凝土,该方法不适用于小直径和大密度排列方式;中国专利201510252516.X公开了一种基于光纤裹浆的透光混凝土制备工艺,其通过光纤裹浆法制备透光混凝土,通过裹浆厚度控制光纤间距,难以实现光纤精确定位;中国专利201610280793.6公开了一种透光混凝土数字制造方法,其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并控制穿线及勾线机构在两块光纤基板上穿插固定导光纤维制备透光混凝土,可实现透光混凝土的自动化快速生产,但是其类似于缝纫机的穿线及勾线机构并不适用于大直径光纤和光纤高密度排列方式,也不适用于钢筋混凝土,且光纤随穿线机穿透基板的过程中易损坏、基板重复使用率低。
上述专利方法从不同角度出发,对透光混凝土的制备方法进行了一定的创新实践,具备一定的技术可行性,然而目前并未开发出同时满足不同规格尺寸的透光材料的精准植入、辅助材料的回收利用以及生产效率高的透光混凝土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光混凝土的工业化制备方法,其可布设不同规格尺寸的浇筑光纤,能够实现底板的回收利用,配合使用的布胶机构和布纤机构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透光混凝土的工业化制备方法,包括光纤布置和混凝土浇筑,所述光纤布置包括以下步骤:
A1:布胶:使用布胶机构在底板表面按照预设的光纤分布点位布设粘胶;
A2:布纤:使用布纤机构将浇筑光纤逐根布设在与布胶机构布胶的相同点位上,使得浇筑光纤与底板通过粘胶连接。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还包括编码步骤,所述编码步骤在A2步骤之后;
所述编码步骤:将布设在底板上的浇筑光纤逐一编码标记。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还包括依次进行的点位设置步骤和底板裁切步骤,所述点位设置步骤和底板裁切步骤在A1步骤之前;
所述点位设置步骤:根据透光图案和视频播放的要求设置光纤分布点位;
所述底板裁切步骤:根据透光图案和视频播放尺寸要求裁切相应尺寸大小的底板。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包括由底模和侧模组成的浇筑混凝土用的模具,所述混凝土浇筑包括以下步骤:
B1:将底模平铺在浇筑台上;
B2:将布设有浇筑光纤的所述底板贴合固定在所述底模上,使得所述浇筑光纤向上延伸,然后将侧模安装在底模上以组成所述模具;
B3:向模具内注入混凝土拌合物,在此过程中保持浇筑光纤的顶部延伸至透光混凝土成品成型面之外,然后将混凝土拌合物振捣密实,养护至规定龄期后脱模、脱底板后得到所述透光混凝土成品;
B4:清理底板后收纳底板,以备下次使用;
B5:根据透光混凝土成品使用需要,确定是否切除露出透光混凝土成品成型面一侧的浇筑光纤。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光纤布置还包括顶板裁切步骤,所述顶板裁切步骤在所述底板裁切步骤和所述A1步骤之间进行;
所述顶板裁切包括以下步骤:
C1:裁切与底板尺寸一致的顶板,然后按照点位设置步骤中的光纤分布点位在顶板上打光纤孔;
C2:将打好光纤孔的顶板放置在底板上,并使得顶板与底板在纵向重合。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A1步骤中,布胶机构贯穿光纤孔将粘胶布设在底板表面。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A2步骤中,使用布纤机构将浇筑光纤逐根布设于光纤孔内,并使得浇筑光纤抵靠至底板表面。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包括由底模和侧模组成的浇筑混凝土用的模具,所述混凝土浇筑包括以下步骤:
D1:将底模平铺在浇筑台上;
D2:将布设有浇筑光纤的底板连同顶板放置于底模上,并将底板与底模贴合固定,使得所述浇筑光纤向上延伸,然后将侧模安装在底模上以组成所述模具;
D3:将顶板纵向提起使其与所述底板分离,以使得所述顶板处于所述侧模的上侧,并且所述顶板不脱离所述浇筑光纤;
D4:向模具内注入混凝土拌合物,然后将混凝土拌合物振捣密实,养护至规定龄期后将顶板纵向提升使其脱离浇筑光纤,然后脱模、脱底板得到透光混凝土成品;
D5:清理底板后收纳底板,以备下次使用;
D6:根据透光混凝土成品使用需要,确定是否切除露出透光混凝土成品成型面一侧的浇筑光纤。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光纤孔的直径比所述浇筑光纤的直径大1-2mm。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透光混凝土的工业化制备方法步骤合理,通过布胶机构和布纤机构的配合使用,使得透光混凝土的加工效率提高,并且实现将光纤与底板通过粘胶的方式粘接,从而避免了传统方法中在底板上打孔的步骤,使得底板材料可针对不同图案重复利用,降低了工业化加工透光混凝土的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中布胶机构和布纤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布胶机构和布纤机构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布胶机构和布纤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处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3中B处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实施例1中模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实施例2中模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标:1-滑板,2-底板,3-导筒,4-胶筒,5-伸缩杆,6-横梁,7-架板,8-料仓,9-压板,10-弹簧,11-浇筑光纤,12-导槽,13-拨板,14-传送带,15-导板,16-顶板,17-限位板,18-投料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透光混凝土的工业化制备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透光混凝土的工业化制备方法,包括光纤布置和混凝土浇筑,光纤布置包括以下步骤:
布胶步骤:使用布胶机构在底板2表面按照预设的光纤分布点位布设粘胶;布纤步骤:使用布纤机构将浇筑光纤11逐根布设在与布胶机构布胶的相同点位上,使得浇筑光纤11与底板2通过粘胶连接。
通过上述步骤,能够将浇筑光纤11通过粘胶粘贴在底板2上,如图1-5所示,布胶机构和布纤机构集成为一体,并且均安装在架板7上,其工作原理同点胶机。具体的,如图2所示,布胶机构包括胶筒4,这里的胶筒4的出胶原理同点胶机,用于将放置于胶筒4内的粘胶按时按量布设。布纤机构包括导筒3,导筒3和胶筒4的轴线交于一点,还包括如图4和图5所示的送料组件,送料组件包括传送带14和与传送带14配合使用的储料盒,传送带14的外侧设置有若干拨板13,相邻两个拨板13之间形成置料槽,用于将储料盒内集中存放的浇筑光纤逐根输送。架板7上开设有投料孔18,投料孔18与导筒3同轴,用于将置料槽内的浇筑光纤11送入导筒3使其抵靠至底板2。于架板7上设置有限位板17,限位板17处于传送带14的靠近投料孔18的一侧,用于配合传送带14对处于置料槽内的浇筑光纤11进行限位。如图3和图4所示,储料盒包括设置于架板7上的一体成型的料仓8和导槽12,料仓8内设置有压板9,压板9和料仓8内壁之间设置有弹簧10,用于推动浇筑光纤11不断进入导槽12,导槽12的宽度比浇筑光纤11的直径大1-2mm,用于将料仓8内的浇筑光纤11单行排列,使其更方便地被投入置料槽内。
具体的,在进行布胶步骤和布纤步骤时,首先将底板2固定在滑板1上,然后启动布胶机构和布纤机构,通过滑板1在导板15上滑动确定预设点位在X轴方向的坐标,通过伸缩杆5在横梁6上的滑动确定预设点位在Y轴方向的坐标,从而能够在底板2表面按照预设点位进行布胶和布纤操作。更具体的,在确定布胶点位后,伸缩杆5伸长并靠近底板2至设定距离,然后胶筒4内出胶滴至底板2表面预设的布胶点位处,随后传送带14传动一定距离,使得最接近投料孔18的置料槽内的一根浇筑光纤11通过投料孔18进入导筒3内,并通过导筒3的限位使此根浇筑光纤11的端部抵靠至布胶点位处,并通过布设的胶与底板2粘连,为了保证粘连效果,布胶机构和布纤机构保持现有状态一定时间,之后伸缩杆5收缩至已粘接的浇筑光纤完全脱离导筒3即可,如此反复直至底板2上预设的点位均布设完成即可。依据图案或者视频播放要求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点位,然后使用计算机自动控制布胶机构和布纤机构自动进行操作,工作效率高,并且通过将浇筑光纤11与底板2胶粘连接,可以避免在底板2上打孔,一方面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底板2的重复利用,降低生产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根据需要加工的透光混凝土的要求选取不同规格尺寸的浇筑光纤11,主要体现在浇筑光纤11的直径和长度上。根据浇筑光纤11的规格尺寸适当调整布纤机构的尺寸参数使其能够适应多种规格尺寸的浇筑光纤的加工需求。如调整导筒3的内径、调整置料槽的宽度、调整导槽12的宽度以及传送带14和限位板17之间的距离等,使得布纤机构能够适应不同规格尺寸的浇筑光纤。具体的调整方式可以是直接更换相应尺寸的配件。
为了便于对光纤进行管理,还包括编码步骤,编码步骤在布纤步骤之后;编码步骤:将布设在底板上的光纤逐一编码标记。
此步骤针对需要播放动画或者视频的透光混凝土,在将浇筑光纤11布设完成后,将浇筑光纤11捆扎成束,然后进行编码标记,以便对对应点位的浇筑光纤11按需要加对应的光源。此时的每一根浇筑光纤11为一个像素点,通过控制对应浇筑光纤11的光源的明暗及色彩变化实现动画或者视频播放功能,光源可以是发光二极管。
为了符合显示效果,如像素点的密度等,还包括依次进行的点位设置步骤和底板裁切步骤,点位设置步骤和底板裁切步骤在布胶步骤之前;点位设置步骤:根据透光图案和视频播放的要求设置光纤分布点位;底板裁切步骤:根据透光图案和视频播放尺寸要求裁切相应尺寸大小的底板。
这里的点位设置步骤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对应需要的混凝土外形裁切对应底板2。
为了将透光混凝土制造成型,包括由底模和侧模组成的浇筑混凝土用的模具,混凝土浇筑包括以下步骤:
B1:将底模平铺在浇筑台上;
B2:将布设有浇筑光纤的底板贴合固定在底模上,使得浇筑光纤向上延伸,然后将侧模安装在底模上以组成模具;
B3:向模具内注入混凝土拌合物,在此过程中保持浇筑光纤的顶部延伸至透光混凝土成品成型面之外,然后将混凝土拌合物振捣密实,养护至规定龄期后脱模、脱底板后得到透光混凝土成品;如图6所示。
B4:清理底板后收纳底板,以备下次使用;
B5:根据透光混凝土成品使用需要,确定是否切除露出透光混凝土成品成型面一侧的浇筑光纤。本实施例中,若将露出透光混凝土成品成型面一侧的浇筑光纤进行绑扎成束,便可以提供较少的光源,即通过光源集中为成束的浇筑光纤进行照射,节省生产制造成本;并且在需要进行动画和视频播放时,露出的浇筑光纤有利于加设控制设备,方便操作,需要说明的是,播放视频和动画时浇筑光纤均需对应布设光源。因此可依据实际需要决定是否切除露出透光混凝土成型面一侧的浇筑光纤。本实施例中的浇筑光纤为可透光的普通光纤。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还可应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即将布设有光纤的底板2贴合固定在底模上,将浇筑光纤11从钢筋网或者钢筋笼的网格中穿过直至延伸至透光混凝土成品成型面之外,从而不影响透光混凝土内部布筋。为了增强浇筑光纤11的强度和提高效率,可将相邻的多根浇筑光纤11绑扎成束后,再将其穿过钢筋网或者钢筋笼的网格。
综上所述,一种透光混凝土的工业化制备方法,包括光纤布置步骤和混凝土浇筑步骤,光纤布置包括以下步骤:
点位设置步骤:根据透光图案和视频播放的要求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进行光纤分布点位的设置;
底板裁切步骤:根据透光图案和视频播放尺寸要求裁切相应尺寸大小的底板;
光纤剪切步骤:将原始光纤剪切成长度一致的浇筑光纤11;
布胶步骤:将底板平铺在工作台上,使用布胶机构在底板2表面按照预设的光纤分布点位布设粘胶;
布纤步骤:使用布纤机构将浇筑光纤11逐根布设在与布胶机构布胶的相同点位上,使得浇筑光纤11与底板2通过粘胶连接;
编码步骤:将布设在底板2上的光纤逐一编码标记。(仅播放动画或者视频的情况下需要该步骤)
混凝土浇筑包括以下步骤:
B1:将底模平铺在浇筑台上;
B2:将布设有浇筑光纤的底板贴合固定在底模上,使得浇筑光纤向上延伸,然后将侧模安装在底模上以组成模具;
B3:向模具内注入混凝土拌合物,在此过程中保持浇筑光纤的顶部延伸至透光混凝土成品成型面之外,然后将混凝土拌合物振捣密实,养护至规定龄期后脱模、脱底板后得到透光混凝土成品;
B4:清理底板后收纳底板,以备下次使用;
B5:根据透光混凝土成品使用需要,确定是否切除露出透光混凝土成品成型面一侧的浇筑光纤。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对实施例1的进一步改进,重复内容不再赘述。
一种透光混凝土的工业化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光纤布置还包括顶板裁切步骤,顶板裁切步骤在底板裁切步骤和布胶步骤之间进行;
顶板裁切包括以下步骤:C1:裁切与底板尺寸一致的顶板,然后按照点位设置步骤中的光纤分布点位在顶板上打光纤孔;C2:将打好光纤孔的顶板放置在底板上,并使得顶板与底板在纵向重合,光纤孔的直径比浇筑光纤11的直径大1-2mm。便于浇筑光纤11穿过光纤孔,并且布胶步骤中可避免将粘胶涂抹在光纤孔内壁上。布胶步骤中,布胶机构贯穿光纤孔将粘胶布设在底板表面。布纤步骤中,使用布纤机构将浇筑光纤逐根布设于光纤孔内,并使得浇筑光纤抵靠至底板表面。
本实施例中,顶板16上设置的光纤孔与设置在底板2上的浇筑光纤11对应分布,在具体使用时,顶板16可对浇筑光纤11进行固定,使其彼此之间保持平行状态,在浇筑过程中浇筑光纤11不偏移。按照此种方式制得的透光混凝土可以对浇筑光纤11对应加光源以实现光影效果,也可以使用自然光当做光源,具体的,在透光混凝土自然光源侧出现物体时,该物体可对自然光进行遮挡,从而在发光混凝体远离光源侧出现该物体的影子,实现透光混凝土产生光影的目的。
为了进行浇筑,还包括如图7所示的由底模和侧模组成的浇筑混凝土用的模具,混凝土浇筑包括以下步骤:
D1:将底模平铺在浇筑台上;
D2:将布设有浇筑光纤的底板连同顶板放置于底模上,并将底板与底模贴合固定,使得浇筑光纤向上延伸,然后将侧模安装在底模上以组成模具;
D3:将顶板纵向提起使其与底板分离,以使得顶板处于侧模的上侧,并且顶板不脱离浇筑光纤;
D4:向模具内注入混凝土拌合物,然后将混凝土拌合物振捣密实,养护至规定龄期后将顶板纵向提升使其脱离浇筑光纤,然后脱模、脱底板得到透光混凝土成品;
D5:清理底板后收纳底板,以备下次使用;
D6:根据透光混凝土成品使用需要,确定是否切除露出透光混凝土成品成型面一侧的浇筑光纤。是否切除露出透光混凝土成品成型面一侧的浇筑光纤同实施例1,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光纤孔的直径比浇筑光纤的直径大1-2mm。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在应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时,首先将布设有浇筑光纤11的底板2与底模固定,然后将顶板去掉,再将浇筑光纤11逐根穿过钢筋网或者钢筋笼的网格后,然后在透光混凝土成品成型面上侧将顶板再度套设在浇筑光纤11上,随后进行混凝土浇筑步骤即可。
综上所述,一种透光混凝土的工业化制备方法,包括光纤布置步骤和混凝土浇筑步骤,光纤布置包括以下步骤:
点位设置步骤:根据透光图案和视频播放的要求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进行光纤分布点位的设置;
底板裁切步骤:根据透光图案和视频播放尺寸要求裁切相应尺寸大小的底板;
顶板裁切步骤:裁切与底板尺寸一致的顶板,然后按照点位设置步骤中的光纤分布点位在顶板上打光纤孔;将打好光纤孔的顶板放置在底板上,并使得顶板与底板在纵向重合;
光纤剪切步骤:将原始光纤剪切成长度一致的浇筑光纤11;
布胶步骤:将底板平铺在工作台上,使用布胶机构在贯穿光纤孔在底板2表面按照预设的光纤分布点位布设粘胶;
布纤步骤:使用布纤机构将浇筑光纤11逐根布设在与布胶机构布胶的相同点位上,即光纤孔内,使得浇筑光纤11与底板2通过粘胶连接;
编码步骤:将布设在底板2上的光纤逐一编码标记。(仅播放动画或者视频的情况下需要)
混凝土浇筑包括以下步骤:
D1:将底模平铺在工作台上;
D2:将布设有浇筑光纤的底板连同顶板放置于底模上,并将底板与底模固定,使得浇筑光纤向上延伸,然后将侧模安装在底模上以组成模具;
D3:将顶板纵向提起使其与底板分离,以使得顶板处于侧模的上侧,并且顶板不脱离浇筑光纤;
D4:向模具内注入混凝土拌合物,然后将混凝土拌合物振捣密实,养护至规定龄期后将顶板纵向提升使其脱离浇筑光纤,然后脱模、脱底板得到透光混凝土成品;
D5:清理底板后收纳底板,以备下次使用;
D6:根据透光混凝土成品使用需要,确定是否切除露出透光混凝土成品成型面一侧的浇筑光纤。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对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改进,重复内容不再赘述。
在按照实施例1和实施例2制备简单且小型的透光混凝土构件时,可以不使用底板2,即直接将浇筑光纤11通过布胶机构和布纤机构布设在底模上,然后直接进行混凝土浇筑步骤,省去了底板2的成本和裁切步骤,提高了工作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在按照实施例2进行操作时,顶板裁切步骤包括:裁切与底模尺寸一致的顶板,然后按照点位设置步骤中的光纤分布点位在顶板上打光纤孔;将打好光纤孔的顶板放置在底模上,并使得顶板与底模在纵向重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透光混凝土的工业化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纤布置和混凝土浇筑,所述光纤布置包括以下步骤:
A1:布胶:使用布胶机构在底板表面按照预设的光纤分布点位布设粘胶;
A2:布纤:使用布纤机构将浇筑光纤逐根布设在与布胶机构布胶的相同点位上,使得浇筑光纤与底板通过粘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光混凝土的工业化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编码步骤,所述编码步骤在A2步骤之后;
所述编码步骤:将布设在底板上的浇筑光纤逐一编码标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光混凝土的工业化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依次进行的点位设置步骤和底板裁切步骤,所述点位设置步骤和底板裁切步骤在A1步骤之前;
所述点位设置步骤:根据透光图案和视频播放的要求设置光纤分布点位;
所述底板裁切步骤:根据透光图案和视频播放尺寸要求裁切相应尺寸大小的底板。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透光混凝土的工业化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底模和侧模组成的浇筑混凝土用的模具,所述混凝土浇筑包括以下步骤:
B1:将底模平铺在浇筑台上;
B2:将布设有浇筑光纤的所述底板贴合固定在所述底模上,使得所述浇筑光纤向上延伸,然后将侧模安装在底模上以组成所述模具;
B3:向模具内注入混凝土拌合物,在此过程中保持浇筑光纤的顶部延伸至透光混凝土成品成型面之外,然后将混凝土拌合物振捣密实,养护至规定龄期后脱模、脱底板后得到所述透光混凝土成品;
B4:清理底板后收纳底板,以备下次使用;
B5:根据透光混凝土成品使用需要,确定是否切除露出透光混凝土成品成型面一侧的浇筑光纤。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光混凝土的工业化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布置还包括顶板裁切步骤,所述顶板裁切步骤在所述底板裁切步骤和所述A1步骤之间进行;
所述顶板裁切包括以下步骤:
C1:裁切与底板尺寸一致的顶板,然后按照点位设置步骤中的光纤分布点位在顶板上打光纤孔;
C2:将打好光纤孔的顶板放置在底板上,并使得顶板与底板在纵向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透光混凝土的工业化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1步骤中,布胶机构贯穿光纤孔将粘胶布设在底板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透光混凝土的工业化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2步骤中,使用布纤机构将浇筑光纤逐根布设于光纤孔内,并使得浇筑光纤抵靠至底板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透光混凝土的工业化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底模和侧模组成的浇筑混凝土用的模具,所述混凝土浇筑包括以下步骤:
D1:将底模平铺在浇筑台上;
D2:将布设有浇筑光纤的底板连同顶板放置于底模上,并将底板与底模贴合固定,使得所述浇筑光纤向上延伸,然后将侧模安装在底模上以组成所述模具;
D3:将顶板纵向提起使其与所述底板分离,以使得所述顶板处于所述侧模的上侧,并且所述顶板不脱离所述浇筑光纤;
D4:向模具内注入混凝土拌合物,然后将混凝土拌合物振捣密实,养护至规定龄期后将顶板纵向提升使其脱离浇筑光纤,然后脱模、脱底板得到透光混凝土成品;
D5:清理底板后收纳底板,以备下次使用;
D6:根据透光混凝土成品使用需要,确定是否切除露出透光混凝土成品成型面一侧的浇筑光纤。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透光混凝土的工业化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孔的直径比所述浇筑光纤的直径大1-2mm。
CN202011321586.3A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透光混凝土的工业化制备方法 Active CN1124546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21586.3A CN112454609B (zh)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透光混凝土的工业化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21586.3A CN112454609B (zh)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透光混凝土的工业化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54609A true CN112454609A (zh) 2021-03-09
CN112454609B CN112454609B (zh) 2022-06-14

Family

ID=747995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21586.3A Active CN112454609B (zh) 2020-11-23 2020-11-23 一种透光混凝土的工业化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5460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30146A (zh) * 2021-07-16 2021-10-22 上海市建筑装饰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发光地板及其施工方法
CN113844028A (zh) * 2021-09-15 2021-12-28 重庆建工建材物流有限公司 一种透光混凝土模具的三维打印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205A (zh) * 1991-05-23 1992-12-23 Cca株式会社 带图案成型制品的生产方法
US20030026585A1 (en) * 1998-09-02 2003-02-06 Keiji Iimura Photocatalyst apparatus,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reof and photocatalyst reactor
JP2006224349A (ja) * 2005-02-15 2006-08-31 Ohbayashi Corp 光透過性部材の製造方法
US20060236624A1 (en) * 2005-04-08 2006-10-26 Blair James R Concrete microprocessor control device
CN1939862A (zh) * 2005-09-30 2007-04-04 瀚林(香港)有限公司 含光纤透光材料及其制造方法与模具
CN106493852A (zh) * 2016-10-28 2017-03-15 中建西部建设西南有限公司 一种透光混凝土制备装置及制备方法
CN110666924A (zh) * 2019-10-22 2020-01-10 中山市武汉理工大学先进工程技术研究院 一种透光混凝土的制作方法及其制作模具
CN111168834A (zh) * 2018-11-12 2020-05-19 深圳市高新建混凝土有限公司 一种透光混凝土构件的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205A (zh) * 1991-05-23 1992-12-23 Cca株式会社 带图案成型制品的生产方法
US20030026585A1 (en) * 1998-09-02 2003-02-06 Keiji Iimura Photocatalyst apparatus,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reof and photocatalyst reactor
JP2006224349A (ja) * 2005-02-15 2006-08-31 Ohbayashi Corp 光透過性部材の製造方法
US20060236624A1 (en) * 2005-04-08 2006-10-26 Blair James R Concrete microprocessor control device
CN1939862A (zh) * 2005-09-30 2007-04-04 瀚林(香港)有限公司 含光纤透光材料及其制造方法与模具
CN106493852A (zh) * 2016-10-28 2017-03-15 中建西部建设西南有限公司 一种透光混凝土制备装置及制备方法
CN111168834A (zh) * 2018-11-12 2020-05-19 深圳市高新建混凝土有限公司 一种透光混凝土构件的制造方法
CN110666924A (zh) * 2019-10-22 2020-01-10 中山市武汉理工大学先进工程技术研究院 一种透光混凝土的制作方法及其制作模具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30146A (zh) * 2021-07-16 2021-10-22 上海市建筑装饰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发光地板及其施工方法
CN113844028A (zh) * 2021-09-15 2021-12-28 重庆建工建材物流有限公司 一种透光混凝土模具的三维打印方法
CN113844028B (zh) * 2021-09-15 2023-04-18 重庆建工建材物流有限公司 一种透光混凝土模具的三维打印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54609B (zh) 2022-06-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54609B (zh) 一种透光混凝土的工业化制备方法
CN101825260B (zh) 导光板制作方法
CN110666924A (zh) 一种透光混凝土的制作方法及其制作模具
KR101265495B1 (ko) 광섬유를 통해 빛을 발산하는 도로 안전 조명기구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PL342559A1 (en) Composite reinforced with fibre bundles and having ceramic matrix and method of obtaining same
CN101587923B (zh) 用于发光二极管封装成型的网板的使用方法
CN106945306A (zh) 采用拉挤成型的板材制作风电叶片的工艺
CN102601845A (zh) 一种透光混凝土块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装置
CN102605954A (zh) 一种现场浇筑透光混凝土的施工方法
CN106738220A (zh) 超高性能混凝土板生产设备及生产方法
CN104827565B (zh) 基于光纤裹浆的透光混凝土制备工艺
CN111168834A (zh) 一种透光混凝土构件的制造方法
CN104328855A (zh) 一种透光可调式建筑砌块及其制造方法
US5651924A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light panels
CN211058191U (zh) 一种发光石板
US7300193B2 (en) Decorative lighting product and process of making
CN206335681U (zh) 超高性能混凝土板生产设备
CN101131031A (zh) 荧光玻璃钢格栅及其生产方法
CN106799874B (zh) 一种透光木材及其制造方法
CN206623131U (zh) 一种用于裁切导光板的平台
KR100465863B1 (ko) 광섬유 디스플레이 방법
CN112917642A (zh) 一种透光水泥基材料制备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0195096U (zh) 一种可发光的复合树脂板
CN210522956U (zh) 一种光纤并带夹具
CN206367240U (zh) 一种透光木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