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49303A -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49303A
CN112449303A CN201910818639.3A CN201910818639A CN112449303A CN 112449303 A CN112449303 A CN 112449303A CN 201910818639 A CN201910818639 A CN 201910818639A CN 112449303 A CN112449303 A CN 1124493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ing
train
time
equipment
in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1863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绍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1863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49303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098518 priority patent/WO2021036461A1/zh
Priority to EP20857099.4A priority patent/EP4021090A4/en
Publication of CN1124493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49303A/zh
Priority to US17/680,920 priority patent/US20220182929A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3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where the received signal is a power saving comma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location or mobility data, e.g. speed data
    • H04W36/3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location or mobility data, e.g. speed data by mobility data, e.g. speed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5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ing location based information parameters
    • H04W4/027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ing location based information parameters using movement velocity, acceleration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04W4/08User group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04W4/42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for mass transport vehicles, e.g. buses, trains or aircraf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04W4/44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vehicles and infrastructures, e.g. vehicle-to-cloud [V2C] or vehicle-to-home [V2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60Subscription-based services using application servers or record carriers, e.g. SIM application toolk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3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radio access network or backbone network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206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he radio access network or backbone network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access points, e.g. base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48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dependent on the time of the day, e.g. according to expected transmission activ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该方法包括:第一设备确定测量用户设备UE;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测量UE确定列车的移动速度;所述第一设备通过站间接口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在第一时刻之前或第一时刻时关闭节能状态,第一时刻是根据所述列车的移动速度获得的,站间接口包括XN接口或X2接口。该第二设备可以在第一时刻之前或是第一时刻关闭节能状态,从而可以使得当列车到达该第二设备时,该第二设备能够满足列车上终端用户的需求。当该第二设备接收到第一信令之前,以节能状态运行,可以节约资源。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高速铁路通信网络(高铁专网)是利用基站设备建立覆盖高速铁路的专用网络,它作为区别于公网的一张独立运营的通信网络,高铁专网中的基站收发模式和工作原理与公网相同。高铁专网只覆盖高速铁路及沿线区域,为高铁列车上的用户以及沿线区域的用户提供服务。
由于高速铁路运输的特殊性,需要部署高铁专网,以保障高速铁路安全运行,满足旅客高速数据通信和娱乐的需求。移动通信网络覆盖的主要目标是列车上乘客的移动通信设备,其次是铁路沿线覆盖区域的用户的移动设备。
当铁路沿线覆盖区域没有列车经过时,用户数量较少,基站大部分时间资源是空闲的。若基站一直以节能状态运行,则列车到达该基站时,无法满足列车上终端用户的需求。若基站一直关闭节能状态,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可以使得当列车到达基站时满足列车上终端的需求,同时可以节约资源。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设备确定测量用户设备UE;第一设备根据测量UE确定列车的移动速度;第一设备通过站间接口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令,第一信令用于指示第二设备在第一时刻之前或第一时刻时关闭节能状态,第一时刻是根据列车的移动速度获得的,站间接口包括XN接口或X2接口。该第二设备可以在第一时刻之前或是第一时刻关闭节能状态,从而可以使得当列车到达该第二设备时,该第二设备能够满足列车上终端用户的需求。当该第二设备接收到第一信令之前,以节能状态运行,可以节约资源。
可选的,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令包括列车的移动速度,第一设备根据测量UE确定列车的移动速度之前,方法还包括:第一设备通过站间接口从第三设备接收包含有第二时刻的信令,第二时刻为列车到达第三设备的时刻,包含有第二时刻的信令包括HANDOVER REQUEST信令;第一设备确定第三时刻,第三时刻为列车到达第一设备的时刻;第一设备根据测量UE确定列车的移动速度包括:第一设备根据第二时刻、第三时刻和第一设备与第三设备之间的距离确定列车的移动速度。
可选的,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令还包括:列车中用户设备的信息,列车中的用户设备的信息用于第二设备确定需要承载的无线负荷。该第二设备可以确定需要承载的无线负荷,然后根据该需要承载的无线负荷来确定需要开启的载波数,这样可以在满足列车用户设备需求的前提下尽量节约资源。
可选的,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确定第三时刻包括:第一设备确定测量UE频偏为0的时刻为第三时刻。该频偏为0的时刻为该列车在基站发射塔正下方位置。
可选的,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根据测量UE确定列车的移动速度之前,该方法还包括:第一设备通过站间接口从第三设备接收请求建立拓扑连接信令,请求建立拓扑连接信令包括XN SETUPREQUEST信令,请求建立拓扑连接信令包含第三设备的位置信息或第一设备与第三设备之间的距离,第三设备的位置信息用于第一设备确定第一设备与第三设备之间的距离;第一设备通过站间接口向第三设备发送回应建立拓扑连接信令,回应建立拓扑连接信令包括XNSETUP RESPONSE信令;第一设备与第三设备建立拓扑连接。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二设备通过站间接口从第一设备接收第一信令,站间接口包括XN接口或X2接口;第二设备根据第一信令确定第一时刻;第二设备在第一时刻之前或第一时刻时关闭节能状态。该第二设备可以在第一时刻之前或是第一时刻关闭节能状态,从而可以使得当列车到达该第二设备时,该第二设备能够满足列车上终端用户的需求。当该第二设备接收到第一信令之前,以节能状态运行,可以节约资源。
可选的,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令还包括列车中用户设备的信息,第二设备在第一时刻之前或第一时刻时关闭节能状态之前,方法还包括:第二设备根据用户设备的信息确定需要承载的无线负荷。该第二设备可以确定需要承载的无线负荷,然后根据该需要承载的无线负荷来确定需要开启的载波数,这样可以在满足列车用户设备需求的前提下尽量节约资源。
可选的,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设备根据第一信令确定第一时刻之后,方法还包括:第二设备通过站间接口向第四设备发送第二信令,第二信令用于指示第四设备在第四时刻之前或第四时刻时关闭节能状态。这样列车沿线的基站设备都可以在列车到达之前或之时关闭节能状态,给列车上的用户设备提供服务。
可选的,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设备向第四设备发送第二信令之前,方法还包括:第二设备根据列车的移动速度和第一设备与第四设备之间的距离确定第四时刻,第二信令包括第四时刻。
可选的,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设备通过站间接口从第一设备接收第一信令之前,方法还包括:第二设备通过站间接口从第一设备接收请求建立拓扑连接信令,请求建立拓扑连接信令包括XN SETUPREQUEST信令;第二设备通过站间接口向第一设备发送回应建立拓扑连接信令,回应建立拓扑连接信令包括XN SETUP RESPONSE信令;第二设备与第一设备建立拓扑连接。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包括:处理单元,用于确定测量用户设备UE;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测量UE确定列车的移动速度;发送单元,用于通过站间接口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令,第一信令用于指示第二设备在第一时刻之前或第一时刻时关闭节能状态,第一时刻是根据列车的移动速度获得的,站间接口包括XN接口或X2接口。
可选的,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信装置还包括:接收单元,用于通过站间接口从第三设备接收包含有第二时刻的信令,第二时刻为列车到达第三设备的时刻,包含有第二时刻的信令包括HANDOVER REQUEST信令;处理单元,还用于确定第三时刻,第三时刻为列车到达第一设备的时刻;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第二时刻、第三时刻和第一设备与第三设备之间的距离确定列车的移动速度。
可选的,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还用于确定测量UE频偏为0的时刻为第三时刻。
可选的,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发送单元,还用于通过站间接口向第二设备发送请求建立拓扑连接信令,请求建立拓扑连接信令包括XN SETUP REQUEST信令;接收单元,还用于通过站间接口从第二设备接收回应建立拓扑连接信令,回应建立拓扑连接信令包括XN SETUP RESPONSE信令;处理单元,还用于与第二设备建立拓扑连接。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接收单元,用于通过站间接口从第一设备接收第一信令,站间接口包括XN接口或X2接口;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第一信令确定第一时刻;处理单元,还用于在第一时刻之前或第一时刻时关闭节能状态。
可选的,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用户设备的信息确定需要承载的无线负荷。
可选的,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信装置还包括:发送单元,用于通过站间接口向第四设备发送第二信令,第二信令用于指示第四设备在第四时刻之前或第四时刻时关闭节能状态。
可选的,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列车的移动速度和第一设备与第四设备之间的距离确定第四时刻,第二信令包括第四时刻。
可选的,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收单元,还用于通过站间接口从第一设备接收请求建立拓扑连接信令,请求建立拓扑连接信令包括XN SETUP REQUEST信令;发送单元,还用于通过站间接口向第一设备发送回应建立拓扑连接信令,回应建立拓扑连接信令包括XN SETUP RESPONSE信令;处理单元,还用于与第一设备建立拓扑连接。
本发明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收发器,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指令,以使得通信装置执行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本发明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收发器,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指令,以使得通信装置执行第二方面及第二方面中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本发明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计算机程序指令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程序指令。
本发明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计算机程序指令包括用于执行第二方面及第二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程序指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该方法包括:第一设备确定测量用户设备UE;第一设备根据测量UE确定列车的移动速度;第一设备通过站间接口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令,第一信令用于指示第二设备在第一时刻之前或第一时刻时关闭节能状态,第一时刻是根据所述列车的移动速度获得的,所述站间接口包括XN接口或X2接口。该第二设备可以在第一时刻之前或是第一时刻关闭节能状态,从而可以使得当列车到达该第二设备时,该第二设备能够满足列车上终端用户的需求。当该第二设备接收到第一信令之前,以节能状态运行,可以节约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场景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出现的术语“和/或”,可以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申请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模块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模块,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模块。
由于高速铁路运输的特殊性,需要部署高铁专网,以保障高速铁路安全运行,满足旅客高速数据通信和娱乐的需求。移动通信网络覆盖的主要目标是列车上乘客的移动通信设备,其次是铁路沿线覆盖区域的用户的移动设备。
当铁路沿线覆盖区域没有列车经过时,用户数量较少,基站大部分时间资源是空闲的。若基站一直以节能模式运行,则列车经过时,无法满足列车上终端用户的需求。若基站一直按照满功耗运行,当列车不在其范围内时,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当列车运行时,可以通过调用预先设置的车次信息或者开放接口对接列车调度系统信息数据库,从而获得列车的位置,并开启列车所在位置的基站,关闭列车已经离开区域的基站从而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但是这种做法需要访问列车调度系统信息数据库,会造成安全成本和维护成本升高。
也可以通过在列车上设置中继基站的方式来通知铁路沿线的基站列车的移动速度和列车的资源使用情况。但是在这种方式下,列车到达基站的时间和无线负荷的计算都依赖中继基站。中继基站的组网比较复杂,建网和维护成本都比较高。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5G场景,也可以应用于4G领域,5G基站之间通过XN接口传递信令,5G基站同4G基站或者4G基站之间通过X2接口传递信令。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101、第一设备确定测量UE。
第一设备可以为基站。该第一设备可以在列车中选择至少一个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该测量UE为该至少一个UE中的任意一个UE。
102、第一设备根据测量UE确定列车的移动速度。
第一设备可以根据测量UE确定列车的移动速度。由于该测量UE位于列车内部,其移动速度和列车保持一致。所以,根据该测量UE的速度可以认为是该列车的移动速度。该第一设备根据测量UE确定列车的移动速度的方式可以为:该第一设备可以根据该第一设备与该第一设备前一个基站之间的距离以及列车到达该前一个基站与第一设备之间的时间差确定该列车的移动速度。若该距离为D,时间差为T,列车的移动速度为V,则该第一设备可以确定列车的移动速度V=D/T。
103、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令。
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令,该第一信令可以包括步骤102中该第一设备确定的列车的移动速度。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令之前,该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需要建立拓扑连接。该第一设备可以在第一信令中携带该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和/或该列车中用户设备的信息。该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可以都为基站,该基站自建设好之后位置信息就不会改变,所以该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是确定的,该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具体是指该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列车行驶的轨道长度。该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可以预先存储在该第一设备中。该用户设备的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列车中UE的个数、平均UE占用无线资源数、UE平均天线个数、UE平均最大带宽能力。
该第二设备可以根据该用户设备的信息确定需要承载的无线负荷。示例性的,该第二设备可以根据该用户设备的信息确定需要开启的载波数。
104、第二设备根据第一信令确定第一时刻。
该第二设备根据第一信令确定第一时刻。该第一信令可以包括列车的速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该第一时刻可以为第一设备计算出来,并携带在第一信令中的。该第一设备可以根据该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与该列车的速度确定该第一时刻,该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可以预先配置在第一设备上。在该种情况下,该第一信令可以不包含该列车的移动速度。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该第一时刻可以是第二设备计算出来的。该第一信令可以包含列车的移动速度和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该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也可以是预先配置在第二设备上的。该第二设备在接收到第一信令之后,根据该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以及该列车的速度确定该第一时刻。
105、第二设备在第一时刻之前或第一时刻时关闭节能状态。
该第二设备可以在第一时刻之前或第一时刻时关闭节能状态,并且根据步骤103中确定的需要承载的无线负荷来确定需要开启的载波数。当第二设备确定列车已经完全经过,即可重新开启节能状态。示例性的,该第二设备可以根据该第二设备上没有高速UE接入从而确定列车已经完全经过。或者通过判断第二设备上接入的UE数量减少达到预定百分比来确定列车已经完全经过。例如,当某一时刻,第二设备上接入的UE数量减少了80%,则该第二设备可以确定列车已经完全经过,可以重新开启节能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设备确定测量用户设备UE;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测量UE确定列车的移动速度;所述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包括所述列车的移动速度,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在第一时刻之前或第一时刻时关闭节能状态。该第二设备可以在第一时刻之前或是第一时刻关闭节能状态,从而可以使得当列车到达该第二设备时,该第二设备能够满足列车上终端用户的需求。当该第二设备接收到第一信令之前,以节能状态运行,可以节约资源。
在列车行驶过程中,列车到达第二设备之后,还会继续向前行驶,第二设备在确定第一时刻之后,可以确定按照列车目前的速度达到下一个基站的时间,从而通知下一个基站在该列车到达之前或之时关闭节能状态。从而可以使得列车轨道沿线所有基站都能够在列车到达之前或之时关闭节能状态,给列车上的用户设备提供服务。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如图3所示。在该方法中,该第三设备、第一设备、第二设备、第四设备都为列车沿途的基站,而且按照列车行驶的方向,该第三设备、第一设备、第二设备、第四设备的排列顺序如图3所示。该基站可以通过已经配置好的XN接口相连。该基站上电之后,若上述基站都为5G基站,可以通过XN SETUP REQUEST和XNSETUP RESPONSE信令建立起拓扑连接,(该拓扑连接是双向的)。扩展siteposition信元,可以携带本侧基站的地理位置,该地理位置可以用经纬度坐标表示。该拓扑关系也可以是根据XN接口中新增的XN应用流程(XN application process,XNAP)协议上扩展出的信令:XNSHAKEHAND REQUEST和XN SHAKEHAND REQUEST RESPONSE建立的。此处不做限制。若上述基站中存在4G基站,可以通过X2 SETUP REQUEST信令和X2 SETUP RESPONSE信令传递信令。
如图2,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201、第一设备从第三设备接收第二时刻。
第三设备可以先识别接入的高速UE,该第三设备识别高速UE的方式可以对连接态的UE进行连续频偏检测。示例性的,该第三设备可以连续检测某个UE的频偏,若连续三次检测到的频偏大于或等于预设的频偏门限或者连续三次检测到频偏的变化量都大于或等于预设频偏变化量,则该第三设备可以确定该UE为高速UE。
该第三设备再对上述高速UE进行分组。该分组的依据可以为:该第三设备可以选定一个目标UE,示例性的,该目标UE可以为该列车上第一个进入该第三设备覆盖区域的UE。该第三设备可以将该目标UE从进入该覆盖区域直至该目标UE离开覆盖区域这段时间内与该第三设备有过连接关系的UE分为一组。该第三设备可以选择同一个组内的至少一个UE作为测量UE。该第三设备还可以统计每一组内UE的信息,该每一组内UE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UE的个数,以及该组UE占用的无线资源数,如RB数等信息。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三设备对UE的分组不限于是针对高速UE,也可以是对非高速UE进行分组。该第三设备可以将选择的至少一个测量UE的信息以及每一组内UE的信息发送给第一设备。
以该至少一个测量UE中目标测量UE为例,该目标测量UE为至少一个测量UE中的任意一个,该第三设备确定该目标测量UE的频偏为0的时刻为第二时刻,该第二时刻可以记为TA,该第二时刻为绝对时间(包含年、月、日、时、分、秒)。由于运动的UE在运动方向上与基站夹角为90度时,频偏为0,所以,频偏为0的时刻可以认为该UE在基站发射塔正下方的位置。该第二时刻列车在第三设备发射塔的正下方。此处以测量频偏是否为0来确定该列车是否在第三设备发射塔正下方为例,但不限制于此。
该第三设备将该第二时刻TA发送给第一设备。示例性的,可以通过XN接口的HANDOVER REQUEST信令发送给第一设备。该第一设备接收到该HANDOVER REQUEST信令之后,给第三设备回复HANDOVER REQUEST ACKNOWLEDGEMENT信令。该第三设备也可以通过XN接口中XNAP协议上心扩展出的信令消息:MEASURE UE NOTIFY将第二时刻TA发送给第一设备。该第一设备即受到该MEASURE UE NOTIFY信令之后,向第三设备回复MEASURE UEACKNOWLEDGEMENT信令。此处不做限制。
202、第一设备确定测量UE。
第三设备可以从第三设备接收测量UE的信息,从而从该列车上确定至少一个测量UE。以步骤201所述的目标测量UE为例,该第一设备确定该目标测量UE的频偏为0的时刻为第三时刻,该第三时刻可以记为TB,该第三时刻也为步骤201所述的绝对时间。该第三时刻为列车在第一设备正下方位置的时刻。此处不限制于只能通过测量频偏为0确定列车在第一设备正下方位置。
203、第一设备根据第二时刻、第三时刻和第一设备与第三设备之间的距离确定列车的移动速度。
该第一设备根据第二时刻TA、第三时刻TB与第一设备和第三设备之间的距离确定列车的移动速度。该第一设备与第三设备之间的距离可以记为DAB。该第一设备与第三设备之间的距离可以为第三设备发送给第一设备的,也可以为该第一设备在本地中预先存储的。该第一设备可以根据公式V=DAB/(TB-TA)计算出列车的移动速度。
若存在多个测量UE,该第一设备可以计算出多个测量UE中每个测量UE的速度,然后取平均值,作为列车的移动速度。
204、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令。
可以参照实施例一的步骤103进行理解。
该第一信令可以为XNAP协议中扩展出来的UE GROUP NOTIFY信令。该第二设备接收到该第一信令之后可以发送UE GROUP ACKNOWLEDGEMENT消息应答该第一设备。
205、第二设备根据第一信令确定第一时刻。
可以参照实施例一的步骤104进行理解。
206、第二设备根据列车的移动速度和第一设备与第四设备之间的距离确定第四时刻。
该第二设备可以根据步骤203中确定的列车的移动速度确定以及第一设备与第四设备之间的距离确定第四时刻,该第四时刻为列车到达第四设备的时刻。如图3所示,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二设备可以根据第一设备的位置信息与第二设备的位置信息确定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根据第二设备的位置信息与第四设备的位置信息确定第二设备与第四设备之间的距离。该第一设备与第四设备之间的距离可以为该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的距离加上第二设备与第四设备之间的距离。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该第四时刻也可以由第四设备计算,第四设备从第二设备接收到列车的速度之后,根据第一设备与第四设备的距离可以确定第四时刻。该第四设备获取第一设备与第四设备之间的距离的方式如上所述。
207、第二设备向第四设备发送第二信令。
第二设备向第四设备发送第二信令,该第二信令可以包括列车的移动速度、第二设备与第四设备之间的距离、UE分组内UE的数量信息等。该第二设备可以在第四时刻向第四设备发送,也可以将该第四时刻携带在第二信令中。该第二信令中还包含列车中用户设备的信息,该用户设备的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列车中UE的个数、平均UE占用无线资源数、UE平均天线个数、UE平均最大带宽能力。该第二信令中还可以自计算列车速度的基站到该接收基站的距离。该第二设备可以根据该用户设备的信息确定需要承载的无线负荷。请参照图3,例如是在该第一设备计算列车速度的,该第二设备发送给第四设备的第二信令中可以包含该第一设备到第四设备之间的距离。这样可以便于第四设备计算该列车到达该第四设备的时间。
该第二设备可以通过在XN接口中新增的XNAP协议,该第二信令可以命名为UEGROUP NOTIFY。该第四设备接收到该第二信令之后可以发送UE GROUP ACKNOWLEDGEMENT消息应答该第二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条铁路沿线中第四设备之后可能还有其他基站,该第四设备在接收到该第二信令之后,继续向下游发送信令,该信令用于指示下游基站在列车到达之前或之时关闭节能状态并按照需要承载的无线负荷来确定需要开启的载波数。
可以理解的是,在该铁路沿线中,每个基站都具备计算列车速度的能力,每个基站都可以计算列车的速度。列车的速度有可能是变化的,列车中的用户设备的信息也可能是变化的,若基站收到多条包含列车速度与用户设备信息的指令,该基站可以以最新的结果覆盖旧的结果。同样,由于该列车的速度有可能是变化的,该基站向下游基站传递速度在超过预先设定的限制条件的时候可以不继续向下传播。比如,计算一次速度之后传播超过50个基站之后就不再传播,或者是与计算速度的基站的轨道距离除以列车的速度超过20分钟之后就不再传播。此处仅为两种示例,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08、第二设备在第一时刻之前或第一时刻时关闭节能状态。
请参照实施例一的步骤105进行理解,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在该方法中,第二设备在确定第一时刻之后,可以确定按照列车目前的速度达到下一个基站的时间,从而通知下一个基站在该列车到达之前或之时关闭节能状态。从而可以使得列车轨道沿线所有基站都能够在列车到达之前或之时关闭节能状态,给列车上的用户设备提供服务。
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30,该通信装置30可以为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的第一设备,请参照图4,该通信装置30可以包括:
处理单元301,用于确定测量用户设备UE。请参照实施例一的步骤101以及实施例二的步骤202进行理解,此处不再赘述。
该处理单元301,还用于根据测量UE确定列车的移动速度。请参照实施例一的步骤102以及实施例二的步骤203进行理解,此处不再赘述。
该处理单元301,还用于确定第三时刻,第三时刻为列车到达第一设备的时刻。请参照实施例二的步骤202进行理解,此处不再赘述。
该处理单元301,还用于根据第二时刻、第三时刻和第一设备与第三设备之间的距离确定列车的移动速度。请参照实施例二的步骤203进行理解,此处不再赘述。
该处理单元301,还用于确定测量UE频偏为0的时刻为第三时刻。请参照实施例二的步骤202进行理解,此处不再赘述。
该处理单元301,还用于与第二设备建立拓扑连接。
发送单元302,用于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令,第一信令包括列车的移动速度,第一信令用于指示第二设备在第一时刻之前或第一时刻时关闭节能状态。请参照实施例一的步骤103以及实施例二的步骤204进行理解,此处不再赘述。
该发送单元302,还用于通过站间接口向第二设备发送请求建立拓扑连接信令,请求建立拓扑连接信令包括XN SETUP REQUEST信令或XN SHAKEHAND REQUEST信令。
接收单元303,用于接收第二时刻,第二时刻为列车到达第三设备的时刻。请参照实施例二的步骤201进行理解,此处不再赘述。
该接收单元303,还用于通过站间接口从第二设备接收回应建立拓扑连接信令,回应建立拓扑连接信令包括XN SETUP RESPONSE信令或XN SHAKEHAND REQUEST RESPONSE信令。
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40,该通信装置40可以为实施例或实施例二中的第二设备,请参照图5,该通信装置40可以包括:
接收单元401,用于从第一设备接收第一信令,第一信令包括列车的移动速度。请参照实施例一的步骤103以及实施例二的步骤204进行理解,此处不再赘述。
该接收单元401,还用于通过所述站间接口从所述第一设备接收请求建立拓扑连接信令,所述请求建立拓扑连接信令包括XN SETUP REQUEST信令或XN SHAKEHAND REQUEST信令。
处理单元402,用于根据第一信令确定第一时刻。请参照实施例一的步骤104以及实施例二的步骤205进行理解,此处不再赘述。
该处理单元402,还用于在第一时刻之前或第一时刻时关闭节能状态。请参照实施例一的步骤105以及实施例二的步骤208进行理解,此处不再赘述。
该处理单元402,还用于根据用户设备的信息确定需要承载的无线负荷。请参照实施例二的步骤207进行理解,此处不再赘述。
该处理单元402,还用于根据列车的移动速度和第二设备与第四设备之间的距离确定第四时刻,第二信令包括第四时刻。请参照实施例二的步骤206进行理解,此处不再赘述。
该处理单元402,还用于与第一设备建立拓扑连接。
发送单元403,用于向第四设备发送第二信令,第二信令包括列车的移动速度,第二信令用于指示第四设备在第四时刻之前或第四时刻时关闭节能状态。请参照实施例二的步骤207进行理解,此处不再赘述。
该发送单元403,还用于通过所述站间接口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回应建立拓扑连接信令,所述回应建立拓扑连接信令包括XN SETUP RESPONSE信令或XN SHAKEHANDREQUEST RESPONSE信令。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23)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设备确定测量用户设备UE;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测量UE确定列车的移动速度;
所述第一设备通过站间接口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在第一时刻之前或所述第一时刻时关闭节能状态,所述第一时刻是根据所述列车的移动速度获得的,所述站间接口包括XN接口或X2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令包括所述列车的移动速度,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测量UE确定列车的移动速度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所述站间接口从第三设备接收包含有第二时刻的信令,所述第二时刻为所述列车到达所述第三设备的时刻,所述包含有第二时刻的信令包括HANDOVERREQUEST信令;
所述第一设备确定第三时刻,所述第三时刻为所述列车到达所述第一设备的时刻;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测量UE确定列车的移动速度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时刻、所述第三时刻和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三设备之间的距离确定所述列车的移动速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令还包括:
所述列车中用户设备的信息,所述列车中的用户设备的信息用于所述第二设备确定需要承载的无线负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确定第三时刻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确定所述测量UE频偏为0的时刻为第三时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测量UE确定列车的移动速度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所述站间接口从所述第三设备接收请求建立拓扑连接信令,所述请求建立拓扑连接信令包括XN SETUP REQUEST信令,所述请求建立拓扑连接信令包含所述第三设备的位置信息或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三设备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三设备的位置信息用于所述第一设备确定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三设备之间的距离;
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所述站间接口向所述第三设备发送回应建立拓扑连接信令,所述回应建立拓扑连接信令包括XN SETUP RESPONSE信令;
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三设备建立拓扑连接。
6.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二设备通过站间接口从第一设备接收第一信令,所述站间接口包括XN接口或X2接口;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令确定第一时刻;
所述第二设备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前或所述第一时刻时关闭节能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令还包括所述列车中用户设备的信息,所述第二设备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前或所述第一时刻时关闭节能状态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信息确定需要承载的无线负荷。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信令确定第一时刻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通过所述站间接口向第四设备发送第二信令,所述第二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第四设备在第四时刻之前或所述第四时刻时关闭节能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向第四设备发送第二信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列车的移动速度和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四设备之间的距离确定所述第四时刻,所述第二信令包括所述第四时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通过站间接口从第一设备接收第一信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通过所述站间接口从所述第一设备接收请求建立拓扑连接信令,所述请求建立拓扑连接信令包括XN SETUP REQUEST信令;
所述第二设备通过所述站间接口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回应建立拓扑连接信令,所述回应建立拓扑连接信令包括XN SETUP RESPONSE信令;
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建立拓扑连接。
11.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确定测量用户设备UE;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测量UE确定列车的移动速度;
发送单元,用于通过站间接口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信令,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在第一时刻之前或所述第一时刻时关闭节能状态,所述第一时刻是根据所述列车的移动速度获得的,所述站间接口包括XN接口或X2接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还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站间接口从第三设备接收包含有第二时刻的信令,所述第二时刻为所述列车到达所述第三设备的时刻,所述包含有第二时刻的信令包括HANDOVERREQUEST信令;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确定第三时刻,所述第三时刻为所述列车到达所述第一设备的时刻;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时刻、所述第三时刻和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三设备之间的距离确定所述列车的移动速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确定所述测量UE频偏为0的时刻为第三时刻。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通过所述站间接口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请求建立拓扑连接信令,所述请求建立拓扑连接信令包括XN SETUP REQUEST信令;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通过所述站间接口从所述第二设备接收回应建立拓扑连接信令,所述回应建立拓扑连接信令包括XN SETUP RESPONSE信令;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与所述第二设备建立拓扑连接。
15.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通过站间接口从第一设备接收第一信令,所述站间接口包括XN接口或X2接口;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令确定第一时刻;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一时刻之前或所述第一时刻时关闭节能状态。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信息确定需要承载的无线负荷。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还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站间接口向第四设备发送第二信令,所所述第二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第四设备在第四时刻之前或所述第四时刻时关闭节能状态。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列车的移动速度和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四设备之间的距离确定所述第四时刻,所述第二信令包括所述第四时刻。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通过所述站间接口从所述第一设备接收请求建立拓扑连接信令,所述请求建立拓扑连接信令包括XN SETUP REQUEST信令;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通过所述站间接口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回应建立拓扑连接信令,所述回应建立拓扑连接信令包括XN SETUP RESPONSE信令;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与所述第一设备建立拓扑连接。
20.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存储器和收发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指令,以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任一所述的方法。
21.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存储器和收发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指令,以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权利要求6至权利要求10任一所述的方法。
2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包括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任一所述的方法中的程序指令。
2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包括用于执行权利要求6至权利要求10任一所述的方法中的程序指令。
CN201910818639.3A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Pending CN1124493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18639.3A CN112449303A (zh)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PCT/CN2020/098518 WO2021036461A1 (zh) 2019-08-30 2020-06-28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EP20857099.4A EP4021090A4 (en) 2019-08-30 2020-06-28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SSOCIATED DEVICE
US17/680,920 US20220182929A1 (en) 2019-08-30 2022-02-25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18639.3A CN112449303A (zh)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49303A true CN112449303A (zh) 2021-03-05

Family

ID=746848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18639.3A Pending CN112449303A (zh)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182929A1 (zh)
EP (1) EP4021090A4 (zh)
CN (1) CN112449303A (zh)
WO (1) WO202103646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4042316A (ja) * 2022-09-15 2024-03-28 パナソニックコネクト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制御装置、及び基地局制御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821427A1 (en) * 2006-02-20 2007-08-22 Alcatel Lucent Doppler compensation control for radio transmission
CN102164401A (zh) * 2011-04-21 2011-08-24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铁路移动网络基站的节能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3582091A (zh) * 2012-08-07 2014-02-1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高铁专网中基站节能运行的方法及装置
CN104519556A (zh) * 2013-09-30 2015-04-15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中继系统及其实现基站节能的方法和基站
CN104661242A (zh) * 2015-02-06 2015-05-2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模式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8243463A (zh) * 2016-12-27 2018-07-0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lte高铁的小区切换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42362B (zh) * 2013-08-27 2017-02-08 东南大学 一种通信装置以及采用该装置进行干扰协调和节能的方法
US10292058B2 (en) * 2014-12-16 2019-05-14 New Jersey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Radio over fiber antenna extender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high speed trains
EP3494729B1 (en) * 2016-08-04 2023-09-27 Sony Group Corporation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oints
EP3642095A1 (en) * 2017-06-19 2020-04-2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icro sleep for network node providing service to user equipment onboard a high speed train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821427A1 (en) * 2006-02-20 2007-08-22 Alcatel Lucent Doppler compensation control for radio transmission
CN102164401A (zh) * 2011-04-21 2011-08-24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铁路移动网络基站的节能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3582091A (zh) * 2012-08-07 2014-02-1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高铁专网中基站节能运行的方法及装置
CN104519556A (zh) * 2013-09-30 2015-04-15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中继系统及其实现基站节能的方法和基站
CN104661242A (zh) * 2015-02-06 2015-05-2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模式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8243463A (zh) * 2016-12-27 2018-07-0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lte高铁的小区切换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021090A4 (en) 2022-11-02
US20220182929A1 (en) 2022-06-09
EP4021090A1 (en) 2022-06-29
WO2021036461A1 (zh) 2021-03-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48476B2 (en) Method of managing X2 interface, handover method,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9877247B2 (en) Group handover with moving cells
CN102484831B (zh) 检测小区点
CN110753377B (zh) 一种基于位置的小区切换方法、终端和基站
EP2665307B1 (en) Mobility management based on cell size
WO2018045573A1 (zh) 终端移动性管理的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
US20170181046A1 (en) Mobile User Experience in Discontinuous Coverage Networks
CN104303546A (zh) 优化公共运输平台上终端的切换参数设置
CN108391301B (zh) 一种终端接入控制方法、终端及基站
CN105578513A (zh) 一种通信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2685928B (zh) 物联网信息处理方法、基站和物联网系统
WO2013114517A1 (ja) 管理サーバ装置、移動基地局装置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CN106792557B (zh) 一种lte轨道交通场景下数据调度方法
CN112449303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US9357412B2 (en)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CN115002845B (zh) 小区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WO2018045572A1 (zh) 终端接入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08243470A (zh) 一种小区切换方法及基站
CN104053201A (zh) 一种针对高速铁路的主备份中继切换方法
EP3183897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cting a number of user terminals
CN103533594B (zh) 基于用户移动状态感知的车载移动中继切换方法
CN104185234B (zh) 一种数据信息传输、邻小区切换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6171005B (zh) 提高基站处理能力的方法、基带设备、基站及系统
WO2012076982A1 (en) Track and use location and speed of users for handling scenarios in small cell deployments
JP2003169061A (ja) 小電力無線lan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305